一种发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71659发布日期:2021-02-26 15:36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声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发声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声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声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的扬声器具有振动系统,振动系统的音膜的外周可以与一盆 架连接、并由该盆架支撑。其中盆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可以由一段金属 板材弯折四次成型,金属板材弯折成型后的两个自由端可以采用焊接的方 式固定连接在一起。然而,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发现,焊接后的盆架在其焊 接位置处容易存在缝隙,存在从缝隙中防水失效的风险。
[0003]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发声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声装置,提高防水性能。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发声装置,包括盆架和固接于所述盆架 的振动系统,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驱动所述振膜振动的音圈,所述振膜包 括球顶和位于所述球顶外周的音膜,所述盆架包括至少两个支架部和相邻 两个支架部固定连接形成的拼接部,所述音膜包括连接于所述至少两个支 架部和所述拼接部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 二连接部之间的主体部,且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主体部和第二连接部 的外侧。
[0006]
本发明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盆架具有位于所述盆架外侧的外表面、 与所述外表面相反设置的内表面、远离所述主体部的外端面和与所述外端 面相反设置的内端面,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盆架的外表面和内端面连接、 并在所述盆架的外表面和内端面覆盖住所述拼接部。
[0007]
本发明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与所述盆架的内端面 连接的第一子连接部、与所述盆架的外表面连接的第二子连接部,所述第 一子连接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和所述第二子连接部之间。
[0008]
本发明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支架部包括第一支架部和第 二支架部,所述第一支架部和第二支架部固定连接形成至少一个拼接部, 所述拼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部一端的第一连接结构、设置于所述 第二支架部一端的第二连接结构以及将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 间隔开的缝隙,所述第一连接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缝隙内、并连接所述第 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的第三子连接部,所述第三子连接部还连接所 述第一子连接部和第二子连接部。
[0009]
本发明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架部包括至少一个弯折段和连接于 所述弯折段两端的第一平直段和第二平直段,所述第一连接部还包括与所 述第一子连接部连接、且与所述第二子连接部间隔设置的第四子连接部, 所述第四子连接部与所述弯折段连接、且与所述盆架的内表面连接。
[0010]
本发明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连接部、第二子连接部、第三 子连接部、第
四子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一体成型为所述模块, 使得所述第一子连接部、第二子连接部、第三子连接部和第四子连接部一 体成型于所述盆架上。
[0011]
本发明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盆架具有位于所述盆架外侧的外表面、 与所述外表面相反设置的内表面、远离所述主体部的外端面和与所述外端 面相反设置的内端面,所述第一连接部还与所述盆架的内表面连接、并在 所述盆架的内表面覆盖住所述拼接部。
[0012]
本发明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盆架具有位于所述盆架外侧的外表面、 与所述外表面相反设置的内表面、远离所述主体部的外端面和与所述外端 面相反设置的内端面,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盆架的内表面和内端面连接、 并在所述盆架的内表面和内端面覆盖住所述拼接部。
[0013]
本发明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盆架具有位于所述盆架外侧的外表面、 与所述外表面相反设置的内表面、远离所述主体部的外端面和与所述外端 面相反设置的内端面;
[0014]
所述至少两个支架部包括第一支架部和第二支架部,所述第一支架部 和第二支架部固定连接形成至少一个拼接部,所述拼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 第一支架部一端的第一连接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部一端的第二连接 结构以及将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间隔开的缝隙;
[0015]
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与所述盆架的内端面连接的第一子连接部以及设 置于所述缝隙内、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的第三子连接 部,所述第三子连接部还连接所述第一子连接部。
[00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将音膜的第一连接部连接到盆架的连 接位置处(即拼接部),本发明可以通过音膜的一部分实现对拼接部的进一 步连接,从而可以增加拼接部的连接稳定性和密封效果,提升防水性能。
[0017]
本发明可以将音膜的一部分直接一体成型在盆架上,从而实现与盆架 的固定连接。同时,音膜的第一子连接部可以覆盖住拼接部所在盆架的内 端面,第二子连接部可以覆盖住拼接部所在盆架的外表面,第三子连接部 可以填充于拼接部的缝隙内,从而可以从不同的方向实现对拼接部的包围, 大大降低发声装置因盆架的连接结构不稳定而漏水的可能性,能够有效提 升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发明的发声装置的主视图;
[0019]
图2为图1所示发声装置沿p-p方向的剖视图;
[0020]
图3为图1所示发声装置的爆炸图;
[0021]
图4为本发明发声装置中振动系统固接于盆架的立体图;
[0022]
图5为本发明发声装置中振动系统固接于盆架的另一立体图;
[0023]
图6为本发明发声装置中振膜固接于盆架的立体图;
[0024]
图7为本发明发声装置中音膜和盆架固定连接的示意图;
[0025]
图8为图7所示a的局部放大图;
[0026]
图9为图7所示b的局部放大图;
[0027]
图10为本发明发声装置中盆架的立体图;
[0028]
图11为图10所示c的局部放大图;
[0029]
图12为本发明发声装置中音膜的立体图;
[0030]
图13为图12所示d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32]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图1为本发明的发声装置的主视图,图2 为图1所示发声装置沿p-p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发声装置的爆 炸图。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声装置2,发声装置2可以包括磁路系统10、 振动系统20和支撑系统30。支撑系统30可以作为振动系统20和磁路系 统10的载体,以支撑振动系统20和磁路系统10。磁路系统10可以驱动 振动系统20振动发声。其中,支撑系统30可以包括盆架300和底板500, 盆架300可以承载磁路系统10和振动系统20,底板500可以与磁路系统 10连接。
[0033]
请一并结合图4和图5,图4为本发明发声装置中振动系统固接于盆 架的立体图,图5为本发明发声装置中振动系统固接于盆架的另一立体图, 振动系统20可以包括振膜200、驱动该振膜200的音圈400、和与音圈400 电连接的电路板600。
[0034]
电路板600可以包括与音圈400电连接的第一柔性电路板620和用来 与外部电路连接的第二柔性电路板640。其中,音圈400和第一柔性电路 板620电连接可以理解为音圈400和第一柔性电路板620电性连接,可以 实现数据的传输。应理解两个部件的电连接可以理解为电性连接,诸如采 用信号线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可以实现数据的传输。
[0035]
音圈400具有音圈本体460以及与音圈本体460连接的第一引线420 和第二引线440,第一引线420和第二引线440均与第一柔性电路板620 电连接。第一引线420可以通过一个焊盘与第一柔性电路板620固定连接, 第二引线440可以通过另一个焊盘与第一柔性电路板620固定连接,以实 现音圈400和第一柔性电路板420的电连接。
[0036]
请一并参阅图6,图6为本发明发声装置中振膜固接于盆架的立体图, 振膜200可以包括球顶280、位于球顶280外周的音膜240以及支撑球顶 280和音膜240的骨架260。骨架260设有通孔264以及围绕形成该通孔264的骨架主体262,球顶280可以置于骨架260的外表面,以覆盖住通孔 264。球顶280的外边缘和音膜240的内边缘分别固定于骨架主体262,音 膜240的外边缘固定于盆架300。
[0037]
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振动系统20还可以包括辅助音膜800,辅助音 膜800可以包括第一辅助音膜820和第二辅助音膜840。第一辅助音膜820 和第一柔性电路板620设置于盆架300,第二辅助音膜840和第二柔性电 路板640一起设置于盆架300。第一柔性电路板620和第二柔性电路板640 可以置于盆架300的同一面、且位于盆架300的相对两端位置。
[0038]
需说明的是,盆架300还可以与磁路系统10固定连接,从而通过盆架 300可以实现磁路系统10和振动系统20的固定连接。
[0039]
请一并参阅图7,图7为本发明发声装置中音膜和盆架固定连接的示 意图,盆架300包括至少两个支架部300a和相邻两个支架部300a固定连 接形成的拼接部300b,音膜240包括连接于至少两个支架部300a和拼接 部300b的第一连接部241、连接于骨架260的第二连接部243和位于第一 连接部241和第二连接部243之间的主体部242,且第一连接部241位于 主体部242和第二连接部243的外侧。
[0040]
音膜240的第一连接部241的一部分连接到盆架300的连接位置处(即 拼接部
300b),或者理解为音膜240的第一连接部241可以设置到至少两 个支架部300a以及相邻两个支架部300a固定连接形成的拼接部300b,实 现对至少两个支架部300a和拼接部300b的固定连接和密封效果。本发明 可以通过音膜240的一部分实现对拼接部300b的进一步连接,从而可以增 加拼接部300b的连接稳定性和密封效果,提升防水性能。
[0041]
请一并参阅图8和图9,图8为图7所示a的局部放大图,图9为图7 所示b的局部放大图,盆架300的支架部300a可以为两个,两个支架部 300a相互固定连接可以形成两个拼接部300b,第一连接部241可以与两个 支架部300a以及两个拼接部300b进行固定连接。
[0042]
应理解,本发明支架部300a的个数并不限于两个,支架部300a的个 数也可以为三个或更多个。当支架部300a的个数为三个时,三个支架部300a可以依次固定连接形成三个拼接部300b。即拼接部300b的个数和支 架部300a的个数相同。第一连接部241可以与所有的支架部300a以及所 有的拼接部300b进行固定连接。
[0043]
还应理解,本发明支架部300a的个数为一个也是可以的,一个支架部 300a的两端形成一个拼接部300b。第一连接部241可以与一个支架部300a 以及一个拼接部300b进行固定连接。
[0044]
下面以支架300包括两个支架部300a和两个拼接部300b为例进行说 明。
[0045]
请一并参阅图10,图10为本发明发声装置中盆架的立体图,盆架300 可以具有位于盆架300外侧的外表面325、与外表面相反设置的内表面326、 连接于内表面326和外表面325之间的外端面327和内端面328。其中外 端面327和内端面328相反设置,且内端面328远离磁路系统10、并可以 与音膜240固定连接。
[0046]
支架300可以包括两个支架部300a和两个拼接部300b。两个支架部 300a相互固定连接诸如焊接形成两个拼接部300b。两个支架部300a固定 连接形成拼接部300b可以围绕形成一收纳空间300c。其中音圈400的一 部分可以装入到收纳空间300c内。
[0047]
两个支架部300a包括第一支架部321和第二支架部322,第一支架部 321和第二支架部322固定连接,以形成两个拼接部300b。两个拼接部300b 包括第一拼接部323和第二拼接部324。
[0048]
请一并参阅图11,图11为图10所示c的局部放大图,第一拼接部323 包括与第一支架部321的一端固定连接到第一连接结构3231和与第二支架 部322的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结构3233,第一连接结构3231和第二 连接结构3233可以采用焊接诸如激光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一连 接结构3231和第二连接结构3233固定连接后可能存在拼接焊缝。诸如第 一连接结构3231和第二连接结构3233之间具有第一缝隙3232,本发明为 了防止发声装置2漏水,可以对第一缝隙3232进行封闭或密封操作,以提 升发声装置2的防水性能。
[0049]
第二拼接部324包括与第一支架部3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三连接 结构3241和与第二支架部3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的第四连接结构3243, 第三连接结构3241和第四连接结构3243可以采用焊接诸如激光焊接的方 式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三连接结构3241和第四连接结构3243固定连接后 可能存在拼接焊缝。诸如第三连接结构3241和第四连接结构3243之间具 有第二缝隙3242,本发明为了防止发声装置2漏水,可以对第二缝隙3242 进行封闭或密封操作,以提升发声装置2的防水性能。
[0050]
第一支架部321可以采用金属条弯折一次或多次诸如两次成型。第一 支架部321
具有至少一个平直段和至少一个弯折段,诸如第一支架321具 有依次连接第一平直段3211、第一弯折段3214、第二平直段3212、第二 弯折段3215和第三平直段3213,第一平直段3211和第二平直段3212通 过第一弯折段3214弯折设置诸如相互垂直,第二平直段3212和第三平直 段3213通过第二弯折段3215弯折设置诸如相互垂直。第一平直段3211 和第三平直段3213相对设置,诸如相互平行设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第一 平直段3211和第三平直段3213相对于第二平直段3212对称设置。
[0051]
第一连接结构3231可以与第一平直段3211固定连接,第三连接结构 3241可以与第三平直段3213固定连接。
[0052]
第二支架部322可以采用金属条弯折一次或多次诸如两次成型。第二 支架部322具有至少一个平直段和至少一个弯折段,诸如第二支架322具 有依次连接的第四平直段3221、第三弯折段3224、第五平直段3222、第 四弯折段3225和第六平直段3223。第四平直段3221和第五平直段3222 通过第三弯折段3224弯折设置诸如相互垂直,第五平直段3222和第六平 直段3223通过第四弯折段3225弯折设置诸如相互垂直。第四平直段3221 和第六平直段3223相对设置,诸如相互平行设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第四 平直段3221和第六平直段3223相对于第五平直段3222对称设置。
[0053]
第三连接结构3233可以与第四平直段3211固定连接,第四连接结构 3243可以与第六平直段3223固定连接。
[0054]
本发明在实际生产加工音膜240和盆架300的过程中,可以先将采用 一条或多条金属条诸如钢条弯折成型弯折结构,并在拼接位置进行焊接操 作以形成盆架300结构。然后可以将音膜240成型在盆架300上,从而可 以使得音膜240的一部分与盆架300固定连接,且确保音膜240的一部分 固定连接到拼接位置所形成的拼接部300b,可以实现对拼接部300b的缝 隙(第一缝隙3232和第二缝隙3242)密封或/和封闭,以提升发声装置2 在盆架300位置的防水性能。
[0055]
下面结合音膜240的结构详细说明音膜240与盆架300的固定连接以 提升发声装置2在盆架300位置的防水性能。
[0056]
请一并参阅图12和图13,图12为本发明发声装置中音膜的立体图, 图13为图12所示d的局部放大图。音膜240可以包括连接于至少两个支 架部300a和至少两个拼接部300b的第一连接部241、连接于骨架本体262 的第二连接部243和位于第一连接部241和第二连接部243之间的主体部 242,第一连接部241、主体部242和第二连接部243依次连接,可以一体 成型。其中,第一连接部241位于主体部242和第二连接部243的外侧。
[0057]
本发明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241可以与盆架300的外表 面325和内端面328连接、且在盆架300的外表面325和内端面328覆盖 住拼接部300b(第一拼接部323和第二拼接部324)。第一连接部241可以 包括与盆架300的内端面328连接的第一子连接部2411、与盆架300的外 表面325连接的第二子连接部2412,第一子连接部2411连接于主体部242 和第二子连接部2412之间。
[0058]
本发明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241还可以密封住第一缝隙 3232和第二缝隙3242。第一连接部241还可以包括设置于第一缝隙3232 和第二缝隙3242的两个第三子连接部2413,诸如一个第三子连接部2413 设置于一个第一缝隙3232内、并连接第一连接结构3231和第二连接结构 3233。另一个第三子连接部2413设置于第二缝隙3242内、并连接第
三连 接结构3241和第四连接结构3243。第三子连接部2413还连接第一子连接 部2411和第二子连接部2412,从而可以进一步有效提升发声装置2在盆 架300位置的防水性能。
[0059]
本发明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241还可以包括与第一子连 接部2411连接、且与第二子连接部2412间隔设置的第四子连接部2414, 第四子连接部2414和第二子连接部2412间隔形成有用来容置弯折段诸如 第一弯折段3214、第二弯折段3215、第三弯折段3224和第四弯折段3225 的间隔空间3415。从而使得第四子连接部3414可以与弯折段诸如第一弯 折段3214、第二弯折段3215、第三弯折段3224和第四弯折段3225连接、 且与盆架300的内表面326连接,以增加音膜240和盆架300的固定连接 稳定性,同时可以降低盆架300的弯折段因应力作用而变形的可能性。
[0060]
音膜240的第一连接部241、第二连接部243和主体部242围绕形成 一用来容置球顶280的容置空间244。
[0061]
其中,盆架300的外端面325远离主体部242。
[0062]
本发明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241还可以与盆架300的内 表面326连接、并在盆架300的内表面326覆盖住拼接部300b。
[0063]
本发明可以将音膜240的一部分直接一体成型在盆架300上,从而实 现与盆架300的固定连接。同时,音膜240的第一子连接部2411可以覆盖 住盆架300的拼接部300b所在盆架300的内端面327,第二子连接部2422 可以覆盖住拼接部300b所在盆架300的外表面325,第三子连接部2423 可以填充于拼接部300b的缝隙(第一缝隙3232和第二缝隙3242)内,从 而可以从不同的方向实现对拼接部300b的包围,大大降低发声装置2因 盆架300的连接结构不稳定而漏水的可能性,能够有效提升防水性能。
[0064]
磁路系统10可以包括极芯170、磁轭160、主磁钢150、第一副磁钢 110、第二副磁钢120、第三副磁钢130、第四副磁钢140。磁轭160围设 在音圈400的外侧,且磁轭160与音膜240相互间隔设置,磁轭160具有 凹槽162和围绕形成该凹槽162的磁轭本体164。音圈400的一部分可以 置于凹槽162内,极芯170可以置于凹槽162内。磁轭本体164可以围绕 音圈400和极芯170的外侧。极芯170可以与主磁钢150层叠设置,且极 芯170可以置于音圈400的音圈本体460内侧,以增加音圈本体460的稳 定性。
[0065]
其中,主磁钢150、第一副磁钢110、第二副磁钢120、第三副磁钢130 和第四副磁钢140均固定设置在磁轭160的一面,第一副磁钢110、第二 副磁钢120、第三副磁钢130和第四副磁钢140围设在主磁钢150的周缘, 且第一副磁钢110、第二副磁钢120、第三副磁钢130和第四副磁钢140 均与主磁钢150之间具有磁间隙,音圈400的一部分插入至磁间隙内。
[0066]
底板500可以盖设在主磁钢150、第一副磁钢110、第二副磁钢120、 第三副磁钢130和第四副磁钢140中背离音圈400的一侧。极芯170设置 于主磁钢150远离底板500的一面。
[0067]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 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 但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