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机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11501发布日期:2022-06-05 13:2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包括耳机本体、出音管、耳套、以及多孔介质材料;所述出音管从所述耳机本体延伸,构成具有一体结构的壳体;所述多孔介质材料环绕于所述出音管的管口;所述耳套套接于所述多孔介质材料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套包括外套和内套,所述外套环绕于所述内套的外侧,并与所述内套在远离所述耳机本体的一个端部结合,在靠近所述耳机本体的一端分离;所述多孔介质材料与所述内套的内侧相结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介质材料在沿所述出音管的轴向方向的透气量大于等于1.5m3/m2kpah。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之一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介质材料为圆筒状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之一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介质材料包括非封闭的多个分体结构,所述多个分体结构围绕所述出音口环形排列,所述多个分体结构的至少一端位于所述出音管的端口处。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之一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介质材料具有多个气泡。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6任意之一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进一步包括微槽道,所述微槽道位于出音管的外侧;所述微槽道与所述多孔介质材料的内侧结合,共同构成透气通路;所述微槽道位于所述出音管的前端。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介质材料与所述微槽道在沿所述出音管的轴向的总透气量大于等于1.5m3/m2kpah。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槽道的总截面积大于等于3.5mm2,所述微槽道的长度大于等于3mm。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意之一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槽道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述微槽道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1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本体,出音管,耳套,以及微槽道;所述出音管从所述耳机本体延伸,构成具有一体结构的壳体;所述耳套套接于所述出音管;所述微槽道位于所述出音管的外侧,所述微槽道与所述耳套构成透气通路。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套包括外套和内套,所述外套环绕于所述内套的外侧,并与所述内套在远离所述耳机本体的一个端部结合,在靠近所述耳机本体的一端分离;所述微槽道与所述内套的内侧结合,共同构成透气通路。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槽道在所述出音管的轴向方向的透气量大于等于1.5m3/m2kpah。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任意之一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通路的总截面积大于等于3.5mm2,所述微槽道的长度大于等于3mm。
15.根据权利要求11-14任意之一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槽道的数量为至少一个。16.根据权利要求11-15任意之一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槽道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17.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本体,出音管,耳套,以及透气模块;所述出音管从所述耳机本体延伸,构成具有一体结构的壳体;所述透气模块位于所述耳套的内侧和所述出音管的管体之间,用于连通所述出音管的前腔和外界环境。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套包括外套和内套,所述外套用于与用户的耳道卡合;所述内套的内侧与所述透气模块结合。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模块在沿所述出音管的轴向方向的透气量大于等于1.5m3/m2kpah。20.根据权利要求17-19任意之一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模块包括多个子模块,所述多个子模块用于连通所述出音管的前腔和外界环境。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子模块在沿所述出音管方向的总透气量大于等于1.5m3/m2kpah。22.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显示屏、处理器、通信模块或接口;所述通信模块或所述接口用于与如权利要求1-21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耳机及移动终端,所述耳机包括耳机本体,出音管,耳套,以及多孔介质材料。所述出音管从所述耳机本体延伸,构成具有一体结构的壳体,所述耳套环绕套接于所述出音管的外侧壁面,用于和用户的外耳道充分卡合,以防止脱落。所述多孔介质材料位于所述出音管与所述耳套之间,用于连通所述出音管前腔和外界环境,有助于气流传播和声音传导,缓解用户佩戴耳机时的闭塞感和听诊器效应,同时有效地提高低频降噪的效果,改善听音体验。改善听音体验。改善听音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郑勇 吴融融 柯有和 黎娜 杨和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1
技术公布日:2022/6/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