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设备及其对焦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24571329发布日期:2021-04-06 12:17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拍摄设备及其对焦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视频拍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拍摄设备及其对焦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目前的多数摄像机已经能够实现自动对焦。

摄像机的自动对焦在硬件上主要依靠处理器控制变焦电机和对焦电机的工作,以驱动摄像机的变焦镜头运动以实现对焦。这其中,变焦电机和对焦电机通过齿轮传动机构驱动变焦镜头运动。

由于加工精度、加工误差、装配误差等因素,电机轴上的主动齿轮与镜头上的从动齿轮并非完全啮合,而是存在一定的间隙。我们知道,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的先决条件是主动齿轮的锯齿抵接于从动齿轮的锯齿。但是由于上述间隙的存在,会导致在变焦的过程中,当电机轴的当前转向相较于历史转向发生改变时(如电机轴的上一次运动为逆时针转动,而当前运动为顺时针转动),主动齿轮需先转动一定的角度,以弥补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锯齿间的间隙,之后才能驱动从动齿轮转动。弥补间隙的这个过程称之为电机空回,电机为弥补间隙所走的步数称之为空回步数。

由于电机空回存在,将导致在对焦过程中,镜头的实际位置与逻辑位置不相符,进而导致摄像机反复调节焦距,导致对焦速度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拍摄设备的对焦方法,旨在解决目前的摄像机对焦速度慢的技术问题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拍摄设备的对焦方法,包括:

在向电机发送第一预设驱动指令前,获取所述第一预设驱动指令中的预设驱动步数及电机轴的第一转向;

获取所述电机轴的历史转向;

判断所述第一转向与所述历史转向是否一致,若否,

则先基于所述预设驱动步数和预设修正步数之和确定第一驱动步数,并根据所述第一转向控制所述电机转动所述第一驱动步数,其中,所述预设修正步数大于或等于所述电机的空回步数;

再基于所述第二转向控制所述电机转动所述预设修正步数至第一目标位置,其中,所述第二转向与所述第一转向相反。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向电机发送第一预设驱动指令前,所述拍摄设备的对焦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拍摄设备的自动对焦算法和当前对焦状态获取所述第一预设驱动指令。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电机运动至所述第一目标位置之后,所述拍摄设备的对焦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历史转向更新为所述第二转向。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机为变焦电机和对焦电机中的一者或两者。

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电机为变焦电机时,在所述变焦电机运动至第一目标位置之后,所述拍摄设备的对焦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拍摄设备的当前焦距;

基于焦距-焦点表获取所述拍摄设备的对焦电机的第二预设驱动命令;

基于所述第二预设驱动指令控制所述对焦电机以完成所述拍摄设备的对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焦距-焦点表获取所述拍摄设备的对焦电机的第二预设驱动命令,包括:

基于所述焦距-焦点对照表获取所述当前焦距对应的理论驱动步数;

基于所述理论驱动步数获取预设调节区间;

基于所述预设调节区间生成所述第二预设驱动指令。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理论驱动步数获取所述对焦电机的预设调节区间,包括:

分别计算所述理论驱动步数与预设调节值的和与差,以分别作为所述预设调节区间的两个端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二预设驱动指令控制所述对焦电机以完成所述拍摄设备的对焦,包括:

控制所述对焦电机从所述预设调节区间的任一端点向另一端点运动;

当所述对焦电机运动至所述另一端点后,控制所述对焦电机运动至第二目标位置,所述第二目标位置与所述预设调节区间中最清晰图像获得处相对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拍摄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拍摄设备的对焦程序,以在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拍摄设备的对焦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拍摄设备的对焦程序,所述拍摄设备的对焦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拍摄设备的对焦方法。

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拍摄设备的对焦方法,在判断第一预设驱动指令中的第一转向与电机轴的历史转向不一致时,通过先基于第一转向控制电机转动第一驱动步数,再基于第二转向控制电机转动修正步数,而使镜头的实际位置数据与自动对焦算法中所采用位置数据相匹配,从而极大地提升了拍摄设备的对焦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拍摄设备一实施例的模块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拍摄设备的对焦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拍摄设备在出厂训练过程中,镜头的位置状态示意图;

图4为采用示例性的对焦方法进行对焦时,镜头的位置状态示意图;

图5a为采用本申请的拍摄设备的对焦方法时,镜头的位置状态示意图一;

图5b为采用本申请的拍摄设备的对焦方法时,镜头的位置状态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拍摄设备的对焦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拍摄设备的对焦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当注意的是,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文中出现的“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部件或步骤。位于部件之前的数量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部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部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而“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词解释为名称。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服务器1(又叫拍摄设备)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服务器,如“物联网设备”,摄像机,照相机,带联网功能的ar/vr设备,智能音箱、自动驾驶汽车、pc,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便携计算机等具有显示功能的设备。

如图1所示,所述服务器1包括:存储器11、处理器12及网络接口13。

其中,存储器11至少包括一种类型的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存储器1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服务器1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该服务器1的硬盘。存储器1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服务器1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该服务器1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media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card)等。

进一步地,存储器11还可以包括服务器1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存储器11不仅可以用于存储安装于服务器1的应用软件及各类数据,例如拍摄设备的对焦程序10的代码等,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处理器1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一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cpu)、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数据处理芯片,用于运行存储器11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或处理数据,例如执行拍摄设备的对焦程序10等。

网络接口13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通常用于在该服务器1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

网络可以为互联网、云网络、无线保真(wi-fi)网络、个人网(pan)、局域网(lan)和/或城域网(man)。网络环境中的各种设备可以被配置为根据各种有线和无线通信协议连接到通信网络。这样的有线和无线通信协议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中的至少一个:传输控制协议和互联网协议(tcp/i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文件传输协议(ftp)、zigbee、edge、ieee802.11、光保真(li-fi)、802.16、ieee802.11s、ieee802.11g、多跳通信、无线接入点(ap)、设备对设备通信、蜂窝通信协议和/或蓝牙(bluetooth)通信协议或其组合。

可选地,该服务器还可以包括用户接口,用户接口可以包括显示器(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的用户接口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可以是led显示器、液晶显示器、触控式液晶显示器以及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摸器等。其中,显示器也可以称为显示屏或显示单元,用于显示在服务器1中处理的信息以及用于显示可视化的用户界面。

图1仅示出了具有组件11-13以及拍摄设备的对焦程序10的服务器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图1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服务器1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少或者更多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12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1中存储的拍摄设备的对焦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在向电机发送第一预设驱动指令前,获取所述第一预设驱动指令中的预设驱动步数及电机轴的第一转向;

获取所述电机轴的历史转向;

判断所述第一转向与所述历史转向是否一致,若否,

则先基于所述预设驱动步数和预设修正步数之和确定第一驱动步数,并根据所述第一转向控制所述电机转动所述第一驱动步数,其中,所述预设修正步数大于或等于所述电机的空回步数;

再基于所述第二转向控制所述电机转动所述预设修正步数至第一目标位置,其中,所述第二转向与所述第一转向相反。

在一实施例中,处理器12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1中存储的拍摄设备的对焦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在所述向电机发送第一预设驱动指令前,所述拍摄设备的对焦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拍摄设备的自动对焦算法和当前对焦状态获取所述第一预设驱动指令。

在一实施例中,处理器12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1中存储的拍摄设备的对焦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在所述电机运动至所述第一目标位置之后,所述拍摄设备的对焦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历史转向更新为所述第二转向。

在一实施例中,处理器12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1中存储的拍摄设备的对焦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电机为变焦电机和对焦电机中的一者或两者。

在一实施例中,处理器12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1中存储的拍摄设备的对焦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当所述电机为变焦电机时,在所述变焦电机运动至第一目标位置之后,所述拍摄设备的对焦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拍摄设备的当前焦距;

基于焦距-焦点表获取所述拍摄设备的对焦电机的第二预设驱动命令;

基于所述第二预设驱动指令控制所述对焦电机以完成所述拍摄设备的对焦。

在一实施例中,处理器12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1中存储的拍摄设备的对焦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基于焦距-焦点表获取所述拍摄设备的对焦电机的第二预设驱动命令,包括:

基于所述焦距-焦点对照表获取所述当前焦距对应的理论驱动步数;

基于所述理论驱动步数获取预设调节区间;

基于所述预设调节区间生成所述第二预设驱动指令。

在一实施例中,处理器12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1中存储的拍摄设备的对焦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基于所述理论驱动步数获取所述对焦电机的预设调节区间,包括:

分别计算所述理论驱动步数与预设调节值的和与差,以分别作为所述预设调节区间的两个端点。

在一实施例中,处理器12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1中存储的拍摄设备的对焦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基于所述第二预设驱动指令控制所述对焦电机以完成所述拍摄设备的对焦,包括:

控制所述对焦电机从所述预设调节区间的任一端点向另一端点运动;

当所述对焦电机运动至所述另一端点后,控制所述对焦电机运动至第二目标位置,所述第二目标位置与所述预设调节区间中最清晰图像获得处相对应。

基于上述拍摄设备的硬件构架,提出本发明拍摄设备的对焦方法的实施例。本发明的拍摄设备的对焦方法,旨在解决目前的拍摄设备对焦速度慢的技术问题。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拍摄设备的对焦方法的一实施例,所述拍摄设备的对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在向电机发送第一预设驱动指令前,获取所述第一预设驱动指令中的预设驱动步数及电机轴的第一转向。

其中,第一预设驱动指令是指处理器根据预置的对焦算法和拍摄设备当前的对焦状态所确定的指令。该驱动指令包括电机转动的步数和电机的转向(即电机轴的转向),其用以控制电机的电机轴沿某一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预设步数。这其中,驱动指令所包括的电机转动的步数和电机轴的转向,即为预设驱动步数和第一转向。

值得说明的是,一般情况下拍摄设备在出厂前,厂商会训练拍摄设备的自动对焦算法,以便于拍摄设备在出厂后能够快速实现对焦。在出厂前训练的过程中,电机空回问题依旧存在。由于电机空回的问题,使得镜头的实际位置与逻辑位置并不一致。但是由于电机的空回步数难以测量,因此在自动对焦算法中,所记录的参数是镜头的逻辑位置,而实际所使用的参数却是镜头的实际位置。这其中,由于电机的空回步数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即使训练过程中镜头的实际位置与逻辑位置虽然不一致,但存在固定对应的关系。举例来说,若电机的空回步数为10步,则镜头的逻辑位置300所对应的镜头的实际位置为290,镜头的逻辑位置200所对应的镜头的实际位置为190。

在一种示例性的拍摄设备的对焦方法中,拍摄设备对焦时,处理器直接根据镜头的逻辑位置向电机发送驱动指令,由于电机空回的存在,将导致对焦过程中镜头的逻辑位置-实际位置并不满足自动对焦算法中的逻辑位置-实际位置对应关系,进而导致拍摄设备无法根据训练好的自动对焦算法快速对焦,影响了拍摄设备的对焦速度。

而在本申请中,处理器在向电机发送第一预设驱动指令前,会先获取该第一预设驱动指令中的预设驱动步数和第一转向。即是说在本申请中,对焦时,处理器并不通过该第一预设驱动指令直接控制电机工作。

s20、获取所述电机轴的历史转向。

具体地,该历史转向是指电机在接受到新的驱动指令前最后一次运动时电机轴的转向。

值得说明的是,拍摄设备在启动后会进行af(autofocus自动对焦)自检。af自检会移动拍摄设备的镜头,因此,当拍摄设备af自检完成后首次执行对焦任务时,电机轴的历史转向应是拍摄设备af自检时的转向。

同时,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拍摄设备进行af自检的过程中,也存在电机空回现象。而由于拍摄设备在进行af自检时,会控制镜头朝远离摄像机的方向单侧运动,即在af自检的过程中,电机单向转动。因此,在af自检后,镜头的实际位置相较于逻辑位置靠后(以摄像机主体所在的一侧为后)一个空回步数的距离。

s30、判断所述第一转向与所述历史转向是否一致。

其中,为便于判断第一转向和历史转向是否一致,可以以数值的形式存储电机轴的转向。例如,当电机轴顺时针转动时,可以将电机轴的转向记录为“0”,当电机轴逆时针转动时,可以将电机轴的转向记录为“1”。如此,通过比较第一转向与历史转向的数值,即可判断第一转向与历史转向是否一致。

具体地,当第一预设驱动指令中的第一转向与电机轴的历史转向不一致时,则执行步骤s40。

s40、基于所述预设驱动步数和预设修正步数之和确定第一驱动步数,并根据所述第一转向控制所述电机转动所述第一驱动步数,其中,所述预设修正步数大于或等于所述电机的空回步数。

其中,预设修正步数用于修正电机空回导致镜头位移误差,其可通过拍摄设备在出厂前的反复测试得到。而将预设修正步数设置为大于或等于电机的空回步数,则是为了避免预设修正步数小于电机的空回步数时,在预设修正步数内出现电机转动但镜头未移动的问题。

具体地,当处理器判断第一预设驱动指令中的第一转向与电机轴的历史转向不一致时,会调取存储器中存储的预设修正步数,并基于该预设修正步数与第一预设驱动指令中的预设驱动步数的和确定第一驱动步数。在得到第一驱动步数之后,处理器根据第一转向控制电机转动第一驱动步数。在该过程中,由于第一转向与历史转向不一致,因此会出现电机空回现象,进而导致电机的实际步数相较于逻辑步数之间相差一个空回步数。此时,由于在af自检后,镜头的实际位置相较于逻辑位置也相差一个空回步数,因此,在步骤s40结束后,镜头的逻辑位置与实际位置保持一致。

值得说明的是,相较于预设驱动步数,基于第一驱动步数驱动电机,将使拍摄设备的镜头的位置相较于第一预设驱动指令所对应的位置更为靠后或靠前。

s50、基于所述第二转向控制所述电机转动所述预设修正步数至第一目标位置,其中,所述第二转向与所述第一转向相反。

具体地,由于第二转向与第一转向相反,因此电机根据第二转向转动预设修正步数的过程时,也会发生空回现象。在步骤s40后,镜头的实际位置与逻辑位置一致,那么在步骤s50结束后,镜头的实际位置相较于逻辑位置将靠后一个空回步数的距离。而在拍摄设备出厂训练的过程中,镜头的实际位置与逻辑位置的对应关系也相差一个空回步数的距离(拍摄设备的出厂训练一般是控制镜头从最小焦距运动至最大焦距处,因此镜头的实际位置相较于逻辑位置相差一个空回步数的距离)。

也就是说,在步骤s50结束后,镜头的逻辑位置与第一预设驱动指令的对应的逻辑位置一致,而镜头的实际位置与该该逻辑位置保持一致。即,镜头的逻辑位置-实际位置满足自动对焦算法中的逻辑位置-实际位置对应关系。如此,便可根据预设的对焦算法实现拍摄设备的自动对焦,进而提高了拍摄设备的对焦速度。

示例性的,以空回步数为10的对焦电机为例,对本申请的方案进行说明(为便于计算,将通过电机的步数表示镜头的位移)。

请参照图3所示,图3示出了拍摄设备在出厂训练过程中,镜头的位置状态示意图。

在出厂训练过程中,以镜头的初始位置为0,若控制镜头向x方向运动200步,由于电机空回的存在,那么在对焦电机停止后,镜头的逻辑位置l0=200,镜头的实际位置为r0=190。

请参照图4所示,图4示出了采用示例性的对焦方法进行对焦时,镜头的位置状态示意图。

采用示例性的对焦方法进行对焦时,假使拍摄设备af自检后,镜头的初始逻辑位置l1=300,由于电机空回的存在,镜头的初始实际位置r1=290。

若对焦时,处理器所给出的第一预设驱动指令为:控制镜头从300运动至200。那么,电机在执行上述第一预设驱动指令后,镜头的逻辑位置l2=300-100=200。

此时,假设镜头从0运动至300时电机轴沿顺时针方向选择,那么,镜头从300运动至200时电机轴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即是说,当镜头从300运转至200时候,电机轴的转向发生改变,故而会出现电机空回现象。基于此,镜头的实际位置r2=290-(100-10)=200。此时,镜头的实际位置与逻辑位置一致。

但是,从图3可知,镜头逻辑位置200所对应的实际位置应该为190。此时,由于镜头的实际位置与自动对焦算法实际所采用的数据不一致,将导致拍摄设备无法根据自动对焦算法实现快速对焦。

请参照图5a和图5b所示,图5a和图5b示出了采用本申请的拍摄设备的对焦方法时,镜头的位置状态示意图。

假使拍摄设备af自检后,镜头的初始逻辑位置l1=300,由于电机空回的存在,镜头的初始实际位置r1=290。

若对焦时,处理器所给出的第一预设驱动指令为:控制镜头从300运动至200。那么此时,预设驱动步数=-100(该“-”号仅表示镜头向“0”的方向运动),第一转向为逆时针(假设镜头向x方向运动时电机轴的转向为顺时针)。假使预设修正步数为50,那么,第一驱动步数=-(100+50)=-150。

基于此,

在控制的第一阶段(即步骤s40):

镜头的逻辑位置l3=300-150=150;

镜头的实际位置r3=290-(150-10)=150;

在控制的第二阶段(即步骤s50):

镜头逻辑位置l3=150+50=200;

镜头的实际位置r3=150+(50-10)=190。

由于镜头的逻辑位置200所对应的镜头的实际位置为190,因此,镜头的实际位置数据与自动对焦算法中所采用镜头的位置数据一致,进而,拍摄设备能够根据自动对焦算法实现快速对焦。

值得说明的是,该预设修正步数可根据每台拍摄设备实际情况的不同而做适应性的调整,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由于电机的空回步数通常很小,因此只需综合传动齿轮的尺寸、齿数等因素得到一个经验值,将预设修正步数设置为大于该经验值,即可保证预设修正步数大于或等于电机的空回步数。

综上,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拍摄设备的对焦方法,在判断第一预设驱动指令中的第一转向与电机轴的历史转向不一致时,通过先基于第一转向控制电机转动第一驱动步数,再基于第二转向控制电机转动修正步数,而使镜头的实际位置数据与自动对焦算法中所采用位置数据相匹配,从而极大地提升了拍摄设备的对焦速度。

还值得说明的是,由于每个电机与镜头的齿轮传动机构之间的误差并不一致,导致每个电机的空回步数也不一致;且由于电机的空回步数往往很小,若是针对每个拍摄设备一一测试出电机的空回步数,以克服电机空回问题,无疑需要巨大的工程量,极大地增加了调试所需的人力成本和物料成本。而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无需测试每个拍摄设备的电机空回步数,便可避免电机空回问题,故而还具有成本低廉的优点。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向电机发送第一预设驱动指令前,本申请的拍摄设备的对焦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拍摄设备的自动对焦算法和当前对焦状态获取所述第一预设驱动指令。

其中,拍摄设备的自动对焦算法,其可以通过拍摄设备在出厂前,厂商根据拍摄设备的用途通过反复地针对性训练得到的优选对焦方案。而当前对焦状态是指当前焦距下拍摄设备的成像情况,根据该成像情况和自动对焦算法驱使镜头运动以获得清晰图像的驱动命令。

具体地,当拍摄设备自检完成后,或拍摄设备的拍摄对象变动时,拍摄设备开始重新对焦,此时可获取对应的驱使拍摄设备对焦的驱动指令,该驱动指令即为第一预设驱动指令。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电机运动至所述第一目标位置之后,所述拍摄设备的对焦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历史转向更新为所述第二转向。

可以理解,第二转向是电机轴在下一次运动开始前(或是说电机在接收处理器下一个驱动指令前)的最后一次转动的方向。而将历史转向更新为第二转向,如此,处理器在下一次向电机轴发送第一预设驱动指令时,可直接获取电机轴的历史转向,从而有利于提升拍摄设备的数据处理效率。同时,将历史转向更新为第二转向,也意味着存储器中仅存储一个最新的历史转向,这样,一方面能够减少数据存储量,另一方面则可以避免处理器误读非最新历史转向数据,而向电机发送错误驱动指令的问题。当然,本申请的设计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存储器也可存储电机每次工作时电机轴的转向,此时,处理器可从存储器所存储的数据中基于预设规则筛选出所需的历史转向。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机为变焦电机和对焦电机中的一者或两者。

具体地,本申请的拍摄设备的对焦方法可单独应用于拍摄设备的变焦(zoom)电机或对焦(focus)电机,也可是同时应用于拍摄设备的变焦电机和对焦电机。

如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电机为变焦电机时,在所述变焦电机运动至第一目标位置之后,所述拍摄设备的对焦方法还包括:

s210、获取所述拍摄设备的当前焦距。

具体地,当变焦电机基于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对焦方法运动至第一目标位置后,拍摄设备的焦距发生改变,此时,为能够实现快速对焦,需先确定镜头变焦后的当前焦距,在确定了镜头的当前焦距后,才可根据当前焦距适应性地调整镜头的焦点,以实现快速对焦。

s220、基于焦距-焦点表获取所述拍摄设备的对焦电机的第二预设驱动命令。

其中,焦距-焦点表是拍摄设备出厂前通过训练得到的。拍摄设备的zoom电机运动会改变镜头的焦距,focus电机运动则会改变镜头的焦点。而拍摄设备在进行对焦时,镜头的焦距和焦点会适应性进行调整。即是说,在对焦时,zoom电机和focus电机会协同工作。基于此,焦距-焦点表的实质是zoom-focus位置对应表。一般情况下,在进行对焦训练时,会先通过zoom电机调整镜头的焦距,待焦距调整完成后,再通过focus电机调节镜头的焦点以实现对焦。即是说,zoom-focus位置对应表所体现的是不同zoom位置下的优选focus位置(通常,该优选focus位置为最佳focus位置)。即,不同焦距下的优选焦点值。值得说明的是,在训练完成后,该焦距-焦点表便存储于拍摄设备的存储器中,以便于拍摄设备出厂后执行对焦任务时快速完成对焦工作。

具体地,在确定了拍摄设备的当前焦距后,便可基于该当前焦距和训练得到的焦距-焦点表确定对焦电机的第二预设驱动指令。

s230、基于所述第二预设驱动指令控制所述对焦电机以完成所述拍摄设备的对焦。

其中,对焦完成是指拍摄设备在当前焦距下获得了最清晰的图像。

具体地,在确定了第二预设驱动指令后,处理器可基于该第二预设驱动指令控制对焦电机,以调整镜头在当前焦距下的焦点,直至对焦完成。这其中,由于第二预设驱动指令基于训练后的焦点-焦距表得到,因此基于第二预设驱动指令控制对焦电机以进行对焦,可极大地提高拍摄设备的对焦速度。

可以理解,本申请技术方案拍摄设备的对焦方法,通过对变焦电机和对焦电机的分别控制,相较于示例性的对焦方案而言,极大地提升了拍摄设备的对焦速度。

如图7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焦距-焦点表获取所述拍摄设备的对焦电机的第二预设驱动命令,包括:

s221、基于所述焦距-焦点对照表获取所述当前焦距对应的理论驱动步数。

具体地,拍摄设备的焦距与焦点与镜头的位置相关联,而镜头的位置又与对焦电机和变焦电机的驱动步数相关联。故而,从焦距-焦点对照表中获取了与拍摄设备的当前焦距对应的焦点后,便可进一步得到与该焦点相对应的对焦电机的驱动步数,该驱动步数即为步骤s221所需的理论驱动步数。

s222、基于所述理论驱动步数获取预设调节区间。

具体地,与变焦不同,拍摄设备在执行对焦任务时,需要不停地调节焦点,并实时采集图像,直至获得清晰的图像。这一动作对应到对焦电机的运动上,则是在对焦时,对焦电机会在一个调节区间内运动,直至拍摄设备采集到清晰的图像,即完成对焦。这其中,拍摄设备完成对焦时驱动步数为对焦电机的实际对焦步数。

在一种示例性的技术方案中,为实现对焦,处理器会驱使对焦电机在一个较大的区间内运动,从而导致拍摄实际完成对焦所需的时间较长。而在本申请中,由于理论驱动步数是基于拍摄设备的当前焦距而得到的较优的对焦电机驱动步数,故而通过理论驱动步数以确定对焦电机的预设调节区间,相较于常规的对焦电机的调节区间,该预设调节区间的区间范围更接近拍摄设备的实际对焦步数,从而有利于能够更快地完成拍摄设备的对焦。

s223、基于所述预设调节区间生成所述第二预设驱动指令。

具体地,在确定了预设调节区间后,便可基于该预设调节区间生成相应的第二预设驱动指令。可以理解,基于该第预设调节区间相较于示例性技术方案的优势,通过本申请的第二预设驱动指令能够更为快速地实现拍摄设备的对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理论驱动步数获取所述对焦电机的预设调节区间,包括:

分别计算所述理论驱动步数与预设调节值的和与差,以分别作为所述预设调节区间的两个端点。

其中,预设调节值为拍摄设备出厂前基于实验所得到的优选值,基于理论驱动步数与该调节值所计算得到的预设调节区间,能够以尽可能小的区间范围覆盖拍摄设备实际对焦步数,进而以实现拍摄设备的快速对焦。值得说明的是,该预设调节值可根据拍摄设备的实际情况而适应性设置,本申请对其不做具体限定。

相应的,所述基于所述第二预设驱动指令控制所述对焦电机以完成所述拍摄设备的对焦,包括:

控制所述对焦电机从所述预设调节区间的任一端点向另一端点运动;

当所述对焦电机运动至所述另一端点后,控制所述对焦电机运动至第二目标位置,所述第二目标位置与所述预设调节区间中最清晰图像获得处相对应。

具体地,在对焦电机从预设调节区间的任一端点向另一端点运动的过程中,拍摄设备会不停地采集图像。在运动完成后,处理器会对比每一张图像,以确定最清晰图像;在确定了最清晰图像后,处理器会控制对焦电机运动至该最清晰图像对应的位置,此时,拍摄设备对焦完成。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硬盘、多媒体卡、sd卡、闪存卡、smc、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便携式紧致盘只读存储器(cd-rom)、usb存储器等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包括拍摄设备的对焦程序10,本发明之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拍摄设备的对焦方法以及服务器1的具体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