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地震的5G天线基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81392发布日期:2021-05-07 22:56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地震的5G天线基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5g天线基站领域,具体为一种防地震的5g天线基站。



背景技术:

在信息时代,信息传输的意义巨大,失去的信息传输,将会导致难以估量的损失;然而现有技术中,由于4g以及更前代的基站失去光缆后无法工作,所以天线的安装基本上都是固定式安装,当地震发生时,楼房倒塌后,断电或者光缆断裂之后的基站均无法工作,失去通信的支持,这就会给后续的营救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然而5g基站已经能够和最先进的微波技术将融为一体了,基站不需要光纤就可以用微波超宽带回传,然而现在大部分城市地区基站往往依然简单的固定安装在楼顶,当面对地震这样的自然灾害时,楼房的坍塌将会给天线基站致命的摧毁,对于救援工作来说,依旧存在通信终端的隐患。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防地震的5g天线基站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地震的5g天线基站,包括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通过支撑装置设置在基座上,所述支撑装置内设置有安装装置,所述安装装置内设置有用于缓冲和降落的气囊,所述气囊连接有降落触发机构和缓冲触发机构,所述降落触发机构和缓冲触发机构分别由降落触发单元和缓冲触发单元触发,所述缓冲触发单元和降落触发单元均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安装装置内还设置有备用的为基站供电的电池。与传统技术相比,本装置设置了气囊,通过气囊的膨胀,方便灾难发生时基站整体的缓冲或脱离,保证基站不会被破坏。

所述安装装置包括安装架和安装管,所述基站通过安装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管外壁上,所述安装管通过内壁和设置的第四限位台限位套接有放置气囊的环形放置架。与传统技术相比,安装管内设置了放置有气囊的环形放置架,环形放置架在不影响安装牢固性的同时,在不同的紧急状态下,可以支持气囊做不完全相同的弹射,从而方便基站的缓冲或降落。

所述缓冲触发单元包括所述环形放置架下方的所述安装管内壁通过减震槽和第四弹簧滑动设置的滑动圈,所述滑动圈与所述基座接触设置。与传统装置的区别技术特征为,安装管与固定管之间为滑动安装,可以保证安装的牢固性,也可以当装置坠落状态时,利用他们之间的相对位移量触发气囊做缓冲弹,结构简单,效果可靠。

所述缓冲触发机构包括贯穿安装管壁的顶杆和供气囊弹出的让位腔,所述顶杆的下端位于第四弹簧的收缩轨迹之外且位于滑动圈的滑动轨迹之上;所述顶杆上端止于让位腔的上侧且固定设置有磁铁;所述让位腔的上部滑动设置带有和磁铁磁性相反用于封合让位腔的磁性挡板,所述磁性挡板等角度均匀滑动分布在所述安装管壁上,且所有所述磁性挡板上端共同固定在同一个封合圈上,所述封合圈内壁与所述安装管内壁齐平,所述封合圈与所述安装管上端的安装槽外壁有间隙。该部分与传统的弹射装置的区别是,本装置的动力源是自然的坠落产生的惯性,即滑动圈触发顶杆向上运动引发的联动,此外就是当顶杆向上运动时,会同时打开气囊的两个膨胀通道,即让位腔与封合圈和安装槽下端面之间的间隙,使气囊可以做两个方向的缓冲垫,此外,所述封合圈内壁与所述安装管内壁齐平,所述封合圈与所述安装管上端的安装槽外壁有间隙(如图11结合图12),封合圈这样的设计,即为气囊在向上方向弹出时预留了两个通道;一个通道是从封合圈下端和安装槽下端之间的间隙通过,另一个是从封合上端与堵头下端之间的间隙穿过,从而为气囊的实际工作情况提供了灵活的可变性。需要注意的,由于存在实体间隔,所以气囊从封合圈下端穿过的阻力较大,正好匹配让位腔的阻力较大,从而使气囊上下两端弹出的量是相等的,此外还会有动态缓冲效果。

所述让位腔下端塞有防水的堵圈。降落之后可以为和机构整体内部防水

所述基座包括等角度分布的降落触发单元,所述降落触发单元包括横架,所述横架内均开设有抛物曲线状的滚道(抛物线曲线的滚道作用是确保导电球在发生足够的倾斜后才会滚落,从而保证装置使用的稳定性),每个所述滚道远离基座中心的一端均放置有一个导电球,每个所述滚道靠近基座中心的一端上部均阻尼转动连接有一个导电叶,每个所述导电叶下端的所述滚道上均有一段导电片,所述导电片和导电叶均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导电球与所述导电叶和导电片可同时接触,且接触时构成一个通路,所述通路上设置有用电器电磁圈;所述基座的中心上端固定设置有固定管,所述电磁圈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管的内壁;所述电磁圈上等角度均匀固定分布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上滑动设置有与电磁圈通过第五弹簧连接的卡板,所述卡板上侧的所述固定管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台,所述第一限位台上端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固定管的管口外壁套在所述安装管下端内壁,所述固定管的管口端面接触在所述滑动圈下表面。与传统技术相比,装置的触发点为不可控的地震因素导致的房屋倾倒,利用导电球、导电叶和导电片之间产生的通路为电磁圈供电,从而稳定可靠的控制卡板的卡接状态,使触发结构简单,效果可靠(抛物线曲线的滚道设计,使触发装置的稳定性极高,很难被干扰)。

所述降落触发机构包括与所述安装管套接的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端固定设置有堵头,所述安装柱通过下部设置的第二限位台上端面和等角度分布在第三限位台上端面的第二弹簧与所述环形放置架下端面连接,每个所述第二弹簧内侧对应的第三限位台部分均固定设置有一个撞柱;所述第三限位台下端通过第一弹簧与所述第一限位台连接;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安装柱下部内;所述安装柱下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台,所述第二限位台下侧所述安装柱上通过扭簧等角度均匀铰接有多个限位卡柱;所述限位卡柱与所述卡板个数相等,位置匹配且可相互卡接。与传统技术相比,该触发机构在传统基础上增加一个撞柱,当第二弹簧复位时,可以提供一个稳定的撞击力,促使环形放置架必然和安装管产生相对位移,确保气囊在环形放置架越过封合圈之后触发。

所述安装管上还设置有用于气囊降落后的刺穿装置;所述刺穿装置包括个数与基站相等的等角度均匀分布在所述安装外壁的导向管,每个所述导向管内均滑动设置有一个针头,所述针头通过连接架与通过套座滑动设置在所述基站上的触发杆固定连接;所述触发杆下端通过第三弹簧和基站连接。如果装置无法挂树,那么气囊的存在会增大装置的整体受风面积,减小稳定性。所以当装置无法挂树后,垂直落地是必然结果:如图6结合图10所示,在基站落地之前,触发杆必然先接触地面,从而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进一步的通过连接架带动针头向上运动,从而使其脱离导向管,刺穿气囊,进一步的,使落地后的装置体积减小,从而稳定性更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地震发生后,基座会根据楼房不同的坍塌方式,触发气囊做两种不同的响应,从而使基站不会被破坏,保证灾区的通信稳定,为救援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

2.当气囊从而充当一个降落缓冲伞时,使基站整体不会因为坠落而摔坏。当安装管整体落到树上之后,由于安装管和基站整体体积较小不利于挂树(挂树可以保证所有的基站都可以正常垂直地面工作,比整体横向安置效果好的多,此外挂树后装置整体不容易进水),所以气囊此时仍然可以利用其体积较大帮助装置挂树。此外,在基站落地之前,触发杆必然先接触地面,从而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进一步的通过连接架带动针头向上运动,从而使其脱离导向管,刺穿气囊,进一步的,使落地后的装置体积减小,从而稳定性更高。

3.当楼房垂直倒塌时,气囊的膨胀有两个方向,从而为基站提供更加立体的缓冲保护,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上下缓冲当中使用的是同一个气囊,会形成一个动态缓冲,所以缓冲效果会更好,如当安装管向下冲击时,会率先挤压下端部分的气囊,从而使下面的气囊一部分气体流动到上面的气囊内,当在第四弹簧的复位下安装向上运动时,同样的上方的气囊也会有一部分的气体挤压到下方的气囊内,这样的意义是,撞击产生时,可能产生破坏最严重的一次会是安装管的第一次回弹,因为直接的最终受力点为限位卡柱和卡块,限位卡柱体积较小,强度很难提高,但是同一个气囊,会使第一次回弹的过程中,上方气囊的膨胀程度明显会由于第一次下方冲撞而提高,从而使装置的缓冲效果更好,且成本比两个气囊便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前视角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轴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3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4中g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3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3中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图7中h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图7中i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图3中e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图3中f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安装管上部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降落触发机构启动后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缓冲触发机构启动后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基座、1-1-横架、1-2-滚道、1-2-1-导电片、1-2-2-导电叶、1-3-导电球、1-4-固定管、1-4-1-第一限位台、2-基站、2-1-套座、3-安装架、4-堵头、5-安装管、5-1-堵圈、5-2-减震槽、5-3-第四限位台、5-4-环形放置架、5-5-安装槽、6-导向管、7-针头、8-电磁圈、9-限位柱、10-安装柱、10-1-第二限位台、10-2-第三限位台、11-电池、12-第一弹簧、13-卡板、14-撞柱、15-滑动圈、16-第二弹簧、17-触发杆、18-第三弹簧、19-让位腔、20-顶杆、20-1-磁铁、20-2-磁性挡板、20-3-封合圈、21-气囊、22-第四弹簧、23-第五弹簧、24-连接架、25-限位卡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地震的5g天线基站2,包括基站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2通过支撑装置设置在基座1上,所述支撑装置内设置有安装装置,所述安装装置内设置有用于缓冲和降落的气囊21,所述气囊21连接有降落触发机构和缓冲触发机构,所述降落触发机构和缓冲触发机构分别由降落触发单元和缓冲触发单元触发,所述缓冲触发单元和降落触发单元均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安装装置内还设置有备用的为基站2供电的电池11。与传统技术相比,本装置设置了气囊21,通过气囊21的膨胀,方便灾难发生时基站2整体的缓冲或脱离,保证基站2不会被破坏。

所述安装装置包括安装架3和安装管5,所述基站2通过安装架3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管5外壁上,所述安装管5通过内壁和设置的第四限位台5-3限位套接有放置气囊21的环形放置架5-4。与传统技术相比,安装管5内设置了放置有气囊21的环形放置架5-4,环形放置架5-4在不影响安装牢固性的同时,在不同的紧急状态下,可以支持气囊21做不完全相同的弹射,从而方便基站2的缓冲或降落。

所述缓冲触发单元包括所述环形放置架5-4下方的所述安装管5内壁通过减震槽5-2和第四弹簧22滑动设置的滑动圈15,所述滑动圈15与所述基座1接触设置。与传统装置的区别技术特征为,安装管5与固定管1-4之间为滑动安装,可以保证安装的牢固性,也可以当装置坠落状态时,利用他们之间的相对位移量触发气囊21做缓冲弹,结构简单,效果可靠。

所述缓冲触发机构包括贯穿安装管5壁的顶杆20和供气囊21弹出的让位腔19,所述顶杆20的下端位于第四弹簧22的收缩轨迹之外且位于滑动圈15的滑动轨迹之上;所述顶杆20上端止于让位腔19的上侧且固定设置有磁铁20-1;所述让位腔19的上部滑动设置带有和磁铁20-1磁性相反用于封合让位腔19的磁性挡板20-2,所述磁性挡板20-2等角度均匀滑动分布在所述安装管5壁上,且所有所述磁性挡板20-2上端共同固定在同一个封合圈20-3上,所述封合圈20-3内壁与所述安装管5内壁齐平,所述封合圈20-3与所述安装管5上端的安装槽5-5外壁有间隙。该部分与传统的弹射装置的区别是,本装置的动力源是自然的坠落产生的惯性,即滑动圈15触发顶杆20向上运动引发的联动,此外就是当顶杆20向上运动时,会同时打开气囊21的两个膨胀通道,即让位腔19与封合圈20-3和安装槽5-5下端面之间的间隙,使气囊21可以做两个方向的缓冲垫,此外,所述封合圈20-3内壁与所述安装管5内壁齐平,所述封合圈20-3与所述安装管5上端的安装槽5-5外壁有间隙(如图11结合图12),封合圈20-3这样的设计,即为气囊21在向上方向弹出时预留了两个通道;一个通道是从封合圈20-3下端和安装槽5-5下端之间的间隙通过,另一个是从封合上端与堵头4下端之间的间隙穿过,从而为气囊21的实际工作情况提供了灵活的可变性。需要注意的,由于存在实体间隔,所以气囊21从封合圈20-3下端穿过的阻力较大,正好匹配让位腔19的阻力较大,从而使气囊21上下两端弹出的量是相等的,此外还会有动态缓冲效果。

所述让位腔19下端塞有防水的堵圈5-1。降落之后可以为和机构整体内部防水。

所述基座1包括等角度分布的降落触发单元,所述降落触发单元包括横架1-1,所述横架1-1内均开设有抛物曲线状的滚道1-2(抛物线曲线的滚道1-2作用是确保导电球1-3在发生足够的倾斜后才会滚落,从而保证装置使用的稳定性),每个所述滚道1-2远离基座1中心的一端均放置有一个导电球1-3,每个所述滚道1-2靠近基座1中心的一端上部均阻尼转动连接有一个导电叶1-2-2,每个所述导电叶1-2-2下端的所述滚道1-2上均有一段导电片1-2-1,所述导电片1-2-1和导电叶1-2-2均与所述电池11连接,所述导电球1-3与所述导电叶1-2-2和导电片1-2-1可同时接触,且接触时构成一个通路,所述通路上设置有用电器电磁圈8;所述基座1的中心上端固定设置有固定管1-4,所述电磁圈8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管1-4的内壁;所述电磁圈8上等角度均匀固定分布有限位柱9,所述限位柱9上滑动设置有与电磁圈8通过第五弹簧23连接的卡板13,所述卡板13上侧的所述固定管1-4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台1-4-1,所述第一限位台1-4-1上端设置有第一弹簧12,所述固定管1-4的管口外壁套在所述安装管5下端内壁,所述固定管1-4的管口端面接触在所述滑动圈15下表面。与传统技术相比,装置的触发点为不可控的地震因素导致的房屋倾倒,利用导电球1-3、导电叶1-2-2和导电片1-2-1之间产生的通路为电磁圈8供电,从而稳定可靠的控制卡板13的卡接状态,使触发结构简单,效果可靠(抛物线曲线的滚道1-2设计,使触发装置的稳定性极高,很难被干扰)。

所述降落触发机构包括与所述安装管5套接的安装柱10,所述安装柱10上端固定设置有堵头4,所述安装柱10通过下部设置的第二限位台10-1上端面和等角度分布在第三限位台10-2上端面的第二弹簧16与所述环形放置架5-4下端面连接,每个所述第二弹簧16内侧对应的第三限位台10-2部分均固定设置有一个撞柱14;所述第三限位台10-2下端通过第一弹簧12与所述第一限位台1-4-1连接;所述电池11设置在所述安装柱10下部内;所述安装柱10下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台10-1,所述第二限位台10-1下侧所述安装柱10上通过扭簧等角度均匀铰接有多个限位卡柱25;所述限位卡柱25与所述卡板13个数相等,位置匹配且可相互卡接。与传统技术相比,该触发机构在传统基础上增加一个撞柱14,当第二弹簧16复位时,可以提供一个稳定的撞击力,促使环形放置架5-4必然和安装管5产生相对位移,确保气囊21在环形放置架5-4越过封合圈20-3之后触发。

所述安装管5上还设置有用于气囊21降落后的刺穿装置;所述刺穿装置包括个数与基站2相等的等角度均匀分布在所述安装外壁的导向管6,每个所述导向管6内均滑动设置有一个针头7,所述针头7通过连接架24与通过套座2-1滑动设置在所述基站2上的触发杆17固定连接;所述触发杆17下端通过第三弹簧18和基站2连接。如果装置无法挂树,那么气囊21的存在会增大装置的整体受风面积,减小稳定性。所以当装置无法挂树后,垂直落地是必然结果:如图6结合图10所示,在基站2落地之前,触发杆17必然先接触地面,从而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进一步的通过连接架24带动针头7向上运动,从而使其脱离导向管6,刺穿气囊21,进一步的,使落地后的装置体积减小,从而稳定性更高。

使用时,首先将本发明的基座1埋设在楼顶上或者其他的外接设备上以固定基座1,再将支撑装置套设在基座1上即可完成固定安装,其中套设过程如下:

如3所示,将安装管5的轴线与基座1的固定管1-4轴线对齐,将安装管5上的滑动圈15与固定管1-4上端口对齐且接触,再将安装柱10通过堵头4沿着其轴线方向向下按压至限位卡柱25与卡板13卡接即可。安装完毕状态下的各弹簧的状态为:第一弹簧12为压缩状态(如图4所示)、第二弹簧16为拉伸状态、第三弹簧18为自由状态(如图6所示)、第四弹簧22为压缩状态(克服基站2、安装管5的重量和平衡第二弹簧16的拉力,如图7所示)、第五弹簧23为自由状态(如图4所示)。此外,安装状态下的基站2是稳定的,如图8所示的固定管1-4外壁贴合与安装管5内壁,如图4所示的第一限位台1-4-1内壁与安装柱10的外壁贴合。

需要注意的是,当地震发生时,针对楼房的倒向不同(倾斜倒塌和垂直倒塌),本装置存在两种工作形态,即降落触发机构的触发或缓冲触发机构的触发:以下分别就两种情况详细描述工作原理:

降落触发机构:当楼房发生倾斜倒塌时,如图3所示,首先,楼房的倾斜会带动基座1的倾斜,从而总会至少使一个方向的导电球1-3由于重力的作用沿着滚道1-2滚动,进一步的导电球1-3同时接触导电片1-2-1和导电叶1-2-2(如图4所示),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通路,使电磁圈8瞬间产生引力。进一步的,电磁圈8吸引卡板13顺着限位柱9朝着远离固定管1-4轴线的方向运动,从而失去对限位卡柱25的卡接作用。进一步的,安装管5和安装柱10会同时分别受到第四弹簧22和第一弹簧12的推力,从而产生一个整体远离基座1的运动量,使安装管5和安装柱10整体脱离基座1;与此同时进行的是:当限位卡柱25和卡板13脱离卡接时,如图3结合图6和图7所示,由于第四限位台5-3的限位作用,在第二弹簧16的复位作用下,安装柱10也会安装管5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当第二弹簧16复位运动完全完成后,在惯性的作用下,撞柱14会撞击环形放置架5-4,使其也产生一个相对于安装管5的运动量,结合图11,当环形放置架5-4的上端面越过封合圈20-3后,气囊21会迅速膨胀,彻底穿过堵头4和安装管5之间的缝隙,完成完全伸展,如图13所示,从而充当一个降落缓冲伞,使基站2整体不会因为坠落而摔坏。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地震后地面情况复杂,所以安装管5和基站2不一定会落到平地,可能会落到树上或者坍塌的楼房框架上,现在以树上为例,简要叙述工作原理:当安装管5整体落到树上之后,由于安装管5和基站2整体体积较小不利于挂树(挂树可以保证所有的基站2都可以正常垂直地面工作,比整体横向安置效果好的多,此外挂树后装置整体不容易进水),所以气囊21此时仍然可以利用其体积较大帮助装置挂树。

如果装置无法挂树,那么气囊21的存在会增大装置的整体受风面积,减小稳定性。所以当装置无法挂树后,垂直落地是必然结果:如图6结合图10所示,在基站2落地之前,触发杆17必然先接触地面,从而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进一步的通过连接架24带动针头7向上运动,从而使其脱离导向管6,刺穿气囊21,进一步的,使落地后的装置体积减小,从而稳定性更高。

缓冲触发机构:事实上,基座1是固定基站2最稳定的结构,当楼房发生垂直倒塌时,由于不存在埋设和横向的冲击,所以理论上,只需要减小坠落时产生的撞击力量即可保证基站2不会损坏;当安装基站2的楼房发生垂直坍塌时,如图3所示,失重状态的安装管5会被安装柱10通过堵头4定位在安装柱10和固定管1-4之间,且随着基座1一起下落,由于是垂直坠落,所以导电球1-3不会越过滚道1-2;继续的,当基座1瞬间停止坠落,即着地时,由于惯性作用,安装柱10和安装管5会有继续相对固定管1-4运动的趋势,但是安装柱10的第二限位台10-1将会被卡板13限位(如图4和图5所示),从而无法继续向下运动;而安装管5会带着环形放置架5-4继续向下运动,如图7所示,安装管5的惯性将会使滑动圈15被固定管1-4的顶端顶住做相对于安装管5向上的运动,从而继续压缩减震槽5-2内的第四弹簧22(由于第二弹簧16为拉伸弹簧,所以可以保证环形放置架5-4和安装管5是相对静止的),当滑动圈15顶到顶杆20时,顶杆20向上运动,如图9所示:顶杆20上端的磁铁20-1向上运动,从而顶起磁性挡板20-2,从而使让位腔19接通,进一步的,气囊21通过让位腔19向下弹出,形成向下方向的缓冲防撞气垫,从而防止基站2再惯性作用下损坏基座1,失去固定;与此同时进行的是,如图11结合图12所示,磁性挡板20-2向上运动时,使封合圈20-3失去了对气囊21上方的封合作用,从而使一部分的气囊21顺着封合圈20-3和安装槽5-5下端面之间的间隙弹出,从而形成一个向上方向的防撞气垫,从而防止第四弹簧22复位过程中,安装管5和堵头4之间的冲击,进一步的防止限位卡柱25在卡板13的作用下崩断,从而提高装置整体的稳定性。具体效果展示如图14,需要注意的是,缓冲触发状态下的气囊21会被安装管5上的腔体连接部位分为多个,但是不影响缓冲效果;此外,由于上下缓冲当中使用的是同一个气囊21,会形成一个动态缓冲,所以缓冲效果会更好,具体原理是,如当安装管5向下冲击时,会率先挤压下端部分的气囊21,从而使下面的气囊21一部分气体流动到上面的气囊21内(由于上方和下方气囊21之间的通道较小,所以冲击状态下,不会发生两个方向气囊21合并的情况),当在第四弹簧22的复位下安装向上运动时,同样的上方的气囊21也会有一部分的气体挤压到下方的气囊21内,这样的意义是,撞击产生时,可能产生破坏最严重的一次会是安装管5的第一次回弹,因为直接的最终受力点为限位卡柱25和卡块,限位卡柱25体积较小,强度很难提高,但是同一个气囊21,会使第一次回弹的过程中,上方气囊21的膨胀程度明显会由于第一次下方冲撞而提高,从而使装置的缓冲效果更好,且成本比两个气囊21便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