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灯控制电路、摄像头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26928发布日期:2020-11-06 12:45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红外灯控制电路、摄像头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红外灯控制电路、摄像头及车辆。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摄像装置在光线较暗(例如,夜晚或者阴天)时获取到图像的画面清晰度,通常使摄像装置在光线较好时采用彩色图像拍摄模式,在光线较暗时采用黑白图像拍摄模式。在进入黑白图像拍摄模式时,一般需要通过红外灯发出红外线照射物体,红外线漫反射后被摄像头接收,从而形成摄像装置拍摄的黑白图像。

当前的红外灯控制电路,通常包括恒流控制电路,而恒流控制电路一般采用mp2370芯片进行电流控制,众所周知,集成芯片生产要比普通基础电子元器件(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的生产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自然该集成芯片的市场售价要比普通基础电子元器件昂贵,因此该mp2370芯片的使用无疑增加了该红外灯控制电路的制造成本,不利于降低整个摄像装置的投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外灯控制电路、摄像头及车辆,以解决目前的红外灯控制电路投入的成本较高,不利于降低整个摄像装置的制造成本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红外灯控制电路,包括:光控开关电路,推动电路,红外灯开关电路以及红外灯,所述光控开关电路与所述推动电路连接,所述推动电路通过所述红外灯开关电路与所述红外灯连接;

在所述光控开关电路截止时,所述推动电路输出电流信号,所述电流信号触发所述红外灯开关电路控制所述红外灯点亮;

在所述光控开关电路导通时,所述推动电路截止。

可选地,还包括摄像模式采样电路,与所述推动电路连接,用于在所述光控开关电路截止时,输出低电位信号,并在所述光控开关电路导通时,输出高电位信号。

可选地,所述光控开关电路,包括光敏二极管和第一电阻,所述光敏二极管与所述第一电阻串联后,连接在电源与地之间,在光线达到所述光敏二极管的光线阈值时,所述光控开关电路导通。

可选地,所述推动电路,包括复合管,所述复合管的基极连接在所述光敏二极管与所述第一电阻之间,所述复合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源,所述复合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红外灯开关电路,在所述光控开关电路截止时,所述复合管的集电极输出所述电流信号。

可选地,所述红外灯开关电路,包括第一npn型三级管,所述第一npn型三级管的基极连接所述推动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电流信号时,所述第一npn型三级管导通,以点亮所述红外灯。

可选地,所述摄像模式采样电路包括:第二npn型三级管和上拉电阻,所述第二npn型三级管的基极用于连接所述推动电路,所述第二npn型三级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npn型三级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上拉电阻与电源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电流信号时,由所述第二npn型三级管的集电极输出所述低电位信号,并在所述推动电路截止时,由所述第二npn型三级管的集电极输出所述高电位信号。

可选地,所述推动电路,包括第一pnp型三级管和第二pnp型三级管,所述第一pnp型三级管的基极连接所述光控开关电路,所述第一pnp型三级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pnp型三级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pnp型三级管的集电极接地,所述第二pnp型三级管的发射极连接电源,所述第二pnp型三级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红外灯开关支路连接。

可选地,所述红外灯包括多个;每个所述红外灯分别与限流电阻串联后并联在所述电源与所述红外灯开关电路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摄像头,包括以上第一方面所述的红外灯控制电路。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以上第二方面所述的摄像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红外灯控制电路,所述电路包括:光控开关电路,推动电路,红外灯开关电路以及红外灯,所述光控开关电路与所述推动电路连接,所述推动电路通过所述红外灯开关电路与所述红外灯连接;在所述光控开关电路截止时,所述推动电路输出电流信号,所述电流信号触发所述红外灯开关电路控制所述红外灯点亮;在所述光控开关电路导通时,所述推动电路截止。这样,通过光控开关电路,推动电路,红外灯开关电路以及红外灯形成所述红外灯控制电路,能够降低红外灯控制电路的投入成本,提高红外灯控制的稳定性,从而能够提高整个摄像装置的可靠性,降低整个摄像装置的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红外灯控制电路的模块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红外灯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之前,先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场景进行介绍,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于摄像装置中红外灯的控制过程。通常摄像装置包括白天拍摄模式(即彩色图像拍摄模式)和夜晚拍摄模式(即黑白图像拍摄模式),一般在白天(光线较强时),光线较好,可以拍摄出彩色的图像,而在夜晚(光线较暗时),为了保证获取到图像的画面清晰度,需要红外灯进行补光,通过红外灯发出红外线照射物体,红外线漫反射后被摄像头接收,从而形成摄像装置拍摄的黑白图像。现有的红外灯控制电路,通常包括恒流控制电路,而恒流控制电路一般采用mp2370芯片进行电流控制,采用包括该mp2370芯片的红外灯控制电路,一方面由于集成芯片生产要比普通基础电子元器件(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的生产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且该集成芯片的市场售价要比普通基础电子元器件昂贵,因此该mp2370芯片的使用无疑增加了该红外灯控制电路的制造成本,不利于降低整个摄像装置的投入成本。

另一方面,由于mp2370芯片能够接受的电压为6v至23v,而摄像头控制器通常采用的电压为3.3v,因此通过该mp2370芯片向该摄像头控制器提供控制信号时,需要在该mp2370芯片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该摄像头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入端添加电压调节电路,以使该红外灯控制电路输出的控制信号能够满足该摄像头控制器对电压的需求,由于在控制信号传输过程中需要经过电压调节电路,因此不利于提高控制信号的稳定性。也就是说,当前的红外灯控制电路需要用集成芯片,投入的成本较高,且不利于向摄像头控制器传输控制信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红外灯控制电路、摄像头及车辆,该电路包括:光控开关电路,推动电路,红外灯开关电路以及红外灯,该光控开关电路与该推动电路连接,该推动电路通过该红外灯开关电路与该红外灯连接;在该光控开关电路截止时,该推动电路输出电流信号,该电流信号触发该红外灯开关电路控制该红外灯点亮;在该光控开关电路导通时,该推动电路截止。这样,通过光控开关电路,推动电路,红外灯开关电路以及红外灯形成该红外灯控制电路,能够提高控制信号传输的便捷性,降低红外灯控制电路的投入成本,提高红外灯控制的稳定性,从而能够提高整个摄像装置的可靠性,降低整个摄像装置的制造成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红外灯控制电路的模块框图;参见图1,该电路包括:光控开关电路101,推动电路102,红外灯开关电路103以及红外灯104,该光控开关电路101与该推动电路102连接,该推动电路102通过该红外灯开关电路103与该红外灯104连接;

在该光控开关电路101截止时,该推动电路102输出电流信号,该电流信号触发该红外灯开关电路103控制该红外灯104点亮;

在该光控开关电路101导通时,该推动电路102截止。

其中,该光控开关电路101,包括光敏二极管和第一电阻,该光敏二极管与该第一电阻串联后,连接在电源与地之间,在光线达到该光敏二极管的光线阈值时,该光控开关电路导通。

该推动电路102可以包括以下两种电路实施方式:

一种实施方式为:该推动电路102,包括复合管,该复合管的基极连接在该光敏二极管与该第一电阻之间,该复合管的发射极连接该电源,该复合管的集电极连接该红外灯开关电路103,在该光控开关电路103截止时,该复合管的集电极输出该电流信号。

另一种实施方式为:该推动电路102,包括第一pnp型三级管和第二pnp型三级管,该第一pnp型三级管的基极连接该光控开关电路,该第一pnp型三级管的发射极与该第二pnp型三级管的基极连接,该第一pnp型三级管的集电极接地,该第二pnp型三级管的发射极连接电源,该第二pnp型三级管的集电极与该红外灯开关支路连接。

该红外灯开关电路103,包括第一npn型三级管,该第一npn型三级管的基极连接该推动电路,用于在接收到该第一电流信号时,该第一npn型三级管导通,以点亮该红外灯。

该电路,还可以包括摄像模式采样电路,与该推动电路连接,用于在该光控开关电路截止时,输出低电位信号,并在该光控开关电路导通时,输出高电位信号。该低电位信号,用于触发进入夜晚拍摄模式,在该夜晚拍摄模式下,该红外灯104点亮,为获取图像提供辅助光源;该高电位信号,用于触发进入白天拍摄模式,在该白天拍摄模式下,该红外灯104不亮,通过自然光线获取彩色拍摄图像。该红外灯104包括多个;每个该红外灯分别与限流电阻串联后并联在该电源与该红外灯开关电路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光线强度大于或者等于光线阈值时,该光控开关电路101导通,该第一pnp型三级管处于截止状态,该第二pnp型三级管处于截止状态,该第一npn型三级管和该第二npn型三级管处于截止状态,该红外灯不会点亮,该第二npn型三级管的集电极与电源连接,因此为高电位,所以在该摄像头控制器与该第二npn型三级管的集电极连接时,在该光线强度大于或者等于该光线阈值时,能够输出高电位信号给该摄像头控制器,以使该摄像头控制器控制整个摄像装置进入白天拍摄模式。在该光线强度小于光线阈值时,该光敏二极管截止,该电流由该第二pnp型三级管的发射极传输至该第一pnp型三级管的集电极,从而流过该第一电阻,此时,该第一pnp型三级管和该第二pnp型三级管处于导通状态,由于该第二pnp型三级管处于导通状态,因此有电流流入该第一npn型三级管的基极,该第一npn型三级管导通,因此该红外灯104点亮,同时由于该第二pnp型三级管处于导通状态,因此该第二npn型三级管导通,该第二npn型三级管的集电极电压约等于零,即输出低电位信号,该摄像头控制器与该第二npn型三级管的集电极连接,在该光线强度大于或者等于该光线阈值时,输出低电位信号给该摄像头控制器,以使该摄像头控制器控制整个摄像装置进入夜晚拍摄模式。

这样,通过光控开关电路,推动电路,红外灯开关电路以及红外灯形成该红外灯控制电路,能够提高控制信号传输的便捷性,降低红外灯控制电路的投入成本,提高红外灯控制的稳定性,从而能够提高整个摄像装置的可靠性,降低整个摄像装置的制造成本。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红外灯控制电路的电路图;参见图2,该电路包括:光控开关电路201,推动电路202,红外灯开关电路203以及红外灯电路204,该光控开关电路201,包括光敏二极管rg和电阻r1,该光敏二极管rg与该电阻r1串联后,连接在电源与地之间;该推动电路201,包括pnp型三级管q1和pnp型三级管q2,该pnp型三级管q1的基极连接在该光敏二极管rg与该电阻r1之间,该pnp型三级管q1的发射极与该pnp型三级管q2的基极连接,该pnp型三级管q1的集电极与电阻r2连接后接地,该pnp型三级管q2的发射极连接电源,该pnp型三级管q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3与该红外灯开关支路中的npn型三级管q3的基极连接,该npn型三级管q3的发射极接地,该红外灯电路204包括红外灯led1,红外灯led2,红外灯led3以及红外灯led4,该红外灯led1与限流电阻r11串联后形成第一红外灯支路,该红外灯led2与限流电阻r22串联后形成第二红外灯支路,该红外灯led3与限流电阻r33串联后形成第三红外灯支路,该红外灯led4与限流电阻r44串联后形成第四红外灯支路,该第一红外灯支路,第二红外灯支路,第三红外灯支路以及第四红外灯支路并联后连接在该npn型三级管q3的集电极与电源之间。

可选地,该pnp型三级管q2的基极还与摄像模式采样电路205中的npn型三级管q4的基极连接,该npn型三级管q4的集电极与上拉电阻r4串联后接入电源,该npn型三级管q4的发射极接地,该npn型三级管q4的集电极与上拉电阻r4之间设有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高电位信号或者低电位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该电阻r3可以是可调电阻,改变电阻r3的大小能够调节该红外灯的亮度,该电阻r3越小红外灯led1,红外灯led2,红外灯led3以及红外灯led4越亮。该pnp型三级管q2的基极与npn型三级管q4的基极之间可以设有电阻r5,该电阻r5,能够防止该npn型三级管q4的基极的电流过大,防止该npn型三级管q4烧毁。

示例地,该电源可以提供3.3v的电压,该电阻r1可以是阻值为2mω,该pnp型三级管q1和pnp型三级管q2可以选用2n3906型三极管,该npn型三级管q3可以选用bcx56-16型三极管,该npn型三级管q4可以选用2n3904型三级管;该光敏二极管rg的光线阈值可以是100lux,即在光线强度达到100lux时,光敏二极管rg导通,在该光线强度小于100lux时,光敏二极管rg截止;该电阻r1可以是阻值为2mω的电阻,该电阻r2可以是1kω的电阻,该电阻r3可以是阻值在1.5kω至2kω之间的电阻,该上拉电阻r4可以是10kω的电阻,该电阻r5可以是2kω的电阻,该限流电阻r11,限流电阻r22,限流电阻r33及限流电阻r44均可以是阻值为100ω的电阻。在光线强度大于或者等于100lux时,该光敏二极管rg导通,该光控开关电路101导通,此时电阻r1的电压降为2.6v左右,即该pnp型三级管q1的基极的电压为2.6v左右,由于pnp型三级管q1的发射极电压不可能大于2.6v(所有三极管均为硅管),因此该pnp型三级管q1处于截止状态,在该pnp型三级管q1处于截止时,该pnp型三级管q2处于截止状态,从而该npn型三级管q3的基极电流为零,该npn型三级管q4的基极电流为零,该npn型三级管q3和该npn型三级管q4处于截止状态,因此该红外灯电路204内的红外灯led1,红外灯led2,红外灯led3以及红外灯led4不会点亮,该npn型三级管q4的集电极电压为3.3v高电位,该摄像头控制器与该npn型三级管q4的集电极连接,以在该光线强度大于或者等于100lux时,输出3.3v高电位信号给该摄像头控制器,以使该摄像头控制器控制整个摄像装置进入白天拍摄模式。在该光线强度小于100lux时,该光敏二极管rg截止,该电流由该pnp型三级管q2的发射极传输至该pnp型三级管q1的集电极,从而流过该电阻r1,此时,该电阻r1的电压降为2.0v左右,该pnp型三级管q1和该pnp型三级管q2处于导通状态,由于该pnp型三级管q2处于导通状态,因此有电流从该电阻r3流过,流入该npn型三级管q3的基极,该npn型三级管q3导通,有电流流过红外灯,因此该红外灯电路204内的红外灯led1,红外灯led2,红外灯led3以及红外灯led4点亮,同时由于该pnp型三级管q2处于导通状态,因此该npn型三级管q4导通,该npn型三级管q4的集电极电压约等于零,即输出低电位信号,该摄像头控制器与该npn型三级管q4的集电极连接,在该光线强度小于100lux时,输出低电位信号给该摄像头控制器,以使该摄像头控制器控制整个摄像装置进入夜晚拍摄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三极管的选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型号,现有技术中的三极管型号较多,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

这样,通过光控开关电路201,推动电路202,红外灯开关电路203以及红外灯电路204形成该红外灯控制电路,通过该npn型三级管q4的集电极向摄像头控制器传输控制信号,能够提高控制信号传输的便捷性,降低红外灯控制电路的投入成本,提高红外灯控制的稳定性,从而能够提高整个摄像装置的可靠性,降低整个摄像装置的制造成本。

可选地,该推动电路202,可以包括复合管,该复合管的基极连接在该光敏二极管rg与该电阻r1之间,该复合管的发射极连接该电源,该复合管的集电极连接该红外灯开关电路203,在该光控开关电路201截止时,该复合管的集电极输出该电流信号。

其中,该复合管由该pnp型三级管q1和pnp型三级管q2串联形成,该pnp型三级管q1的基极作为该复合管的基极,该pnp型三级管q1的发射极与该pnp型三级管q2的基极连接,该pnp型三级管q1的集电极与该pnp型三级管q2的集电极连接后作为该复合管的集电极与该红外灯开关电路203中的该npn型三级管q3的基极连接,该pnp型三级管q2的发射极作为该复合管的发射极与该电源连接。

这样,通过推动电路202为该红外灯开关电路203提供开关信号,能够保证该红外灯开关电路203接收到的开关信号的稳定性,从而能够提高整个红外灯控制电路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又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摄像头,包括以上图1或者图2所述的红外灯控制电路。

在本实用新型又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以上所述的摄像头,该摄像头包括以上图1或者图2所述的红外灯控制电路。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