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耳机固定装置以及蓝牙耳机套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28296发布日期:2020-10-30 21:49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蓝牙耳机固定装置以及蓝牙耳机套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蓝牙耳机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蓝牙耳机固定装置以及一种蓝牙耳机套件。
背景技术
:蓝牙耳机因其轻巧、便捷特性获得了大量的应用。但同时蓝牙耳机也存在易于丢失、取戴、携带及充电等较为不便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当前行业内给出了多种解决方法:例如通过更改蓝牙耳机的挂耳结构,或者增加卷线固定于衣物等;而针对成对蓝牙耳机,现有技术中则通过直接采用软线把双侧耳机连接在一起,或者增加挂脖结构、增加单侧耳机跌落报警功能等方式来防止丢失。然而现有技术中通过增加挂耳结构、挂脖结构等沉余部件使得蓝牙耳机应用的便捷性大大降低,通过单侧耳机跌落报警等方式在运动、吵杂环境下防丢失效用明显降低,且不具备为蓝牙耳机进行充电的功能。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蓝牙耳机固定装置及蓝牙耳机套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蓝牙耳机易于丢失、取戴、携带及充电等较为不便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蓝牙耳机固定装置,所述蓝牙耳机固定装置包括连接线、固定头以及用于夹持在外部结构上的夹持件,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夹持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头连接,所述固定头上设有用于固定蓝牙耳机的固定插槽,其中,所述夹持件以及所述固定插槽中设有充电结构。可选地,所述充电结构包括usb充电电极以及耳机充电电极,所述usb充电电极设置在所述夹持件上,所述耳机充电电极设置在所述固定插槽的内壁上,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usb充电电极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耳机充电电极电连接。可选地,所述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板以及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包括铰接部以及与所述铰接部连接的延伸部,所述铰接部与所述第二夹板铰接设置,所述延伸部贴合在所述第二夹板上,所述usb充电电极包括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延伸部上,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板上与所述第一电极相对应的位置处。可选地,所述延伸部上设置第一固定齿,所述第二夹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齿啮合的第二固定齿。可选地,所述耳机充电电极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插槽内壁上的第三电极以及第四电极,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四电极均与所述usb充电电极电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四电极错位设置。可选地,所述连接线为柔性导电连接线。此外,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蓝牙耳机套件,所述蓝牙耳机套件包括蓝牙耳机以及如上述的蓝牙耳机固定装置,所述蓝牙耳机插设在所述固定插槽中。可选地,所述固定插槽的截面大小与所述蓝牙耳机的耳机杆大小相适配。可选地,所述蓝牙耳机的耳机杆上设有第一充电片以及第二充电片,所述蓝牙耳机插入所述固定插槽中时,所述第一充电片以及所述第二充电片均与所述固定插槽中的充电结构对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所述夹持件夹持固定在外部结构上,例如夹持在用户的衣领或者内衬等衣物上,所述连接线将所述夹持件以及用于固定蓝牙耳机的所述固定头连接在一起。当用户将蓝牙耳机固定在所述固定头上后,不使用蓝牙耳机时也能够实现将蓝牙耳机固定在用户的衣物上,从而免去挂耳结构、挂脖结构等沉余部件,提高蓝牙耳机取戴、携带的便捷性。同时还可以将蓝牙耳机插设在所述固定头,通过所述充电结构为蓝牙耳机进行充电。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蓝牙耳机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蓝牙耳机固定装置中夹持件顶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蓝牙耳机固定装置中夹持件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蓝牙耳机固定装置中固定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蓝牙耳机套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夹持件11第一夹板111铰接部112延伸部12第二夹板13第一固定齿14第二固定齿20固定头21固定插槽30连接线41第一电极42第二电极50耳机充电电极51第三电极52第四电极60蓝牙耳机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蓝牙耳机固定装置,请参照图1,所述蓝牙耳机固定装置包括连接线30、固定头20以及用于夹持在外部结构上的夹持件10,所述连接线30的一端与所述夹持件1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头20连接,所述固定头20上设有用于固定蓝牙耳机的固定插槽21,其中,所述夹持件10以及所述固定插槽21中设有充电结构。在实际运用中,用户可将所述夹持件10夹持在衣物或包具上固定,将所述蓝牙耳机插设在所述固定头20的固定插槽21中,从而在用户使用蓝牙耳机或者取下蓝牙耳机时,能够保证蓝牙耳机被固定在用户衣物或者包具上的所述蓝牙耳机固定装置中,提高用户使用蓝牙耳机的便携程度,也能够防止用户在使用蓝牙耳机的过程中出现丢失蓝牙耳机的情况。所述连接线30包括若干导线,所述充电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夹持件10上的输入端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插槽21中的输出端,所述连接线30将所述夹持件10上以及所述固定插槽21中的充电结构连通,也即将所述夹持件10上的输入端与所述固定插槽21中输出端连接;其中,输入端可以是usb电极或者充电插头等,用于连接外部电源;输出端可以是数据线接头或充电电片等,用于连接蓝牙耳机。从而实现通过所述蓝牙耳机固定装置为蓝牙耳机充电,避免所述蓝牙耳机电量耗尽而无法使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所述夹持件夹10持固定在外部结构上,例如夹持在用户的衣领或者内衬等衣物上,所述连接线30将所述夹持件10以及用于固定蓝牙耳机的所述固定头20连接在一起。当用户将蓝牙耳机固定在所述固定头20上后,不使用蓝牙耳机时也能够实现将蓝牙耳机固定在用户的衣物上,从而免去挂耳结构、挂脖结构等沉余部件,提高蓝牙耳机取戴、携带的便捷性。同时还可以将蓝牙耳机插设在所述固定头,通过所述充电结构为蓝牙耳机进行充电。具体的,所述充电结构包括usb充电电极以及耳机充电电极50,所述usb充电电极设置在所述夹持件10上,所述耳机充电电极50设置在所述固定插槽21的内壁上,所述连接线30的一端与所述usb充电电极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耳机充电电极50电连接。通过所述连接线30将所述usb充电电极以及所述耳机充电电极50连通,当所述usb充电电极插设在usb充电口中时,以实现为固定在所述固定头20上的所述蓝牙耳机进行充电。同时,本实施例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蓝牙耳机固定装置的安全性能,在所述连接线30还包括包覆所述导线的绝缘体,例如橡胶套等,从而避免所述蓝牙耳机固定装置在为所述蓝牙耳机充电的过程中产生漏电现象。具体的,请按照图1至图3,所述夹持件10包括第一夹板11以及第二夹板12,所述第一夹板11包括铰接部111以及与所述铰接部111连接的延伸部112,所述铰接部111与所述第二夹板12铰接设置,所述延伸部112贴合在所述第二夹板12上,所述usb充电电极包括第一电极41以及第二电极42,所述第一电极41设置在所述延伸部112上,所述第二电极42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板12上与所述第一电极41相对应的位置处。所述铰接部111与所述第二夹板12之间可设置扭簧以实现铰接,在所述扭簧的作用下,所述铰接部111与所述第二夹板12之间闭合以夹持在用户的衣物或包具上。本实施例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蓝牙耳机固定装置的便携性,在所述铰接部111的一端设置有延伸部112,当所述铰接部111与所述第二夹板12之间闭合时,所述延伸部112则贴合在所述第二夹板12上。在所述延伸部112上设置所述第一电极41及在所述第二夹板12与所述延伸部112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所述第二电极42以形成所述usb充电电极,从而实现直接在所述夹持件10上设置所述usb充电电极,简化所述蓝牙耳机固定装置的结构,提高便携性。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电极41与所述第二电极42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正极与地极,并且所述第一电极41与所述第二电极42为中心对称结构,从而实现所述usb充电电极能够正插或反插在外部电源上,避免正极与地极短路。具体的,所述延伸部112上设置有第一固定齿13,所述第二夹板1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齿13啮合的第二固定齿14,当所述铰接部111与所述第二夹板12之间闭合时,所述第一固定齿13则与所述第二固定齿14相啮合,从而夹紧用户的衣物或者包具等,提高所述蓝牙耳机固定装置的稳定性。具体的,请参照图4,所述耳机充电电极50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插槽21内壁上的第三电极51以及第四电极52,所述第三电极51与所述第四电极52均与所述usb充电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三电极51与所述第四电极52中的一者可做为正极,另一者作为负极,所述第三电极51通过一根所述导线与所述第一电极41连通,所述第四电极52则通过另一根所述导线与所述第二电极42连通,从而形成回路为所述蓝牙耳机进行充电。由于所述蓝牙耳机上的正、负极充电口位置不同,因此所述第三电极51与所述第二52电片错位设置,通过错位设置以使得所述第三电极51以及所述第四电极52能够准确的与所述蓝牙耳机上的正、负极充电口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线30为柔性导电连接线。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所述蓝牙耳机固定装置的广泛适应性,所述导线可通过弹性线进行制作,例如弹簧导电线、纤维导电线等。从而用户能够自行调节所述连接线30的长度大小,以满足不同的使用场景。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方案,所述连接线30还可以采用具有伸缩性质的弹性绳等。此外,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蓝牙耳机套件,请参照图5,所述蓝牙耳机套件包括蓝牙耳机60以及如上述的蓝牙耳机固定装置,所述蓝牙耳机60插设在所述固定插槽21中。在实际运用中,用户可将所述夹持件10夹持在衣物或包具上固定,当取下蓝牙耳机后,则可将所述蓝牙耳机插设在所述固定头20的固定插槽21中,从而实现将取下后的蓝牙耳机固定在用户衣物或者包具上的所述蓝牙耳机固定装置中,方便用户携带。在所述夹持件10以及所述固定插槽21中设置所述充电结构,而所述连接线30包括若干导线,从而通过所述导线使得所述夹持件10以及所述固定插槽21中的充电结构连通。所述充电结构可以是设置在所述夹持件10上的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插头可为插座插头或者是usb充电电极等,在所述固定插槽21中则设置有为所述蓝牙耳机供电的耳机充电电极,从而用户可将所述夹持件10上的充电插头插入到插座或者充电宝中为固定在所述固定头20上的所述蓝牙耳机进行充电,从而避免所述蓝牙耳机电量耗尽而无法使用,进一步提高蓝牙耳机的便携性。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充电插头采用插座插头时,可在所述夹持件10上开设一容置槽,并采用转动连接的方式将所述插座插头与所述夹持件10连接,从而使得该插座插头能够收纳于所述容置槽中,从而进一步提高所述蓝牙耳机固定装置的便携性。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所述夹持件夹10持固定在外部结构上,例如夹持在用户的衣领或者内衬等衣物上,所述连接线30将所述夹持件10以及用于固定蓝牙耳机的所述固定头20连接在一起,用户将蓝牙耳机固定在所述固定头20上以实现将蓝牙耳机固定在用户的衣物上,所述蓝牙耳机固定装置与蓝牙耳机分开设置,从而免去挂耳结构、挂脖结构等沉余部件,提高蓝牙耳机取戴、携带的便捷性。此外,还通过设置所述充电结构以替代充电线,在方便携带的同时为蓝牙耳机进行充电提高其续航能力。具体的,所述固定插槽21的截面大小与所述蓝牙耳机60的耳机杆大小相适配。从而所述蓝牙耳机60在插入所述固定插槽21中时,不会从所述固定插槽21中掉落。此外,还可以在所述蓝牙耳机60上设置一限位槽,在所述固定插槽21中设置一限位件,通过该限位槽以及该限位件之间的配合以对所述蓝牙耳机60进行紧固。所述蓝牙耳机60的耳机杆上设有第一充电片(图中未标识)以及第二充电片(图中未标识),所述蓝牙耳机60插入所述固定插槽21中时,所述第一充电片以及所述第二充电片均与所述固定插槽21中的充电结构对应,也即当所述蓝牙耳机插设在所述固定插槽21中时,所述第一充电片与所述第三电极51连接、所述第二充电片与所述第四电极52连接,从而实现为所述蓝牙耳机60进行充电。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