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带式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90441发布日期:2020-11-03 23:57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颈带式耳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颈带式耳机。



背景技术:

市售的颈带式耳机,耳机软线通常从线控盒端部向外伸出。由于线控盒端部和耳部的距离较远,这种设计会导致耳机软线过长,如果用户佩戴耳机的同时运动或走路耳机线会发生晃动,撞击脸部或者衣服,造成听诊器效应,影响耳机使用效果。同时,当耳机头取下后,会悬挂在胸前。现有技术中通常设计在两个耳机头中设置磁铁,当磁铁吸合时,暂停播放。但是,由于耳机软线过长,磁铁可能无法准确吸合,导致无法主动暂停播放音乐,造成电量浪费。同时,耳机头在胸前晃动也容易影响佩戴体验。

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颈带式耳机中耳机软线从线控盒端部向外伸出,导致耳机软线过长,容易发生晃动,撞击,造成听诊器效应,影响耳机使用效果,且容易出现耳机头中磁铁无法准确吸合的问题,设计并提供一种颈带式耳机。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颈带式耳机,包括:呈c型并佩戴在用户的颈部的颈带以及设置在所述颈带端部的耳机本体;所述耳机本体中设置有第一磁铁;还包括:线材,所述线材自所述颈带的外表面向外伸出并沿所述颈带的外表面延伸以连接耳机本体;和线控盒组件,所述线控盒组件与所述颈带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线控盒组件包括: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与所述第一磁铁磁性相反;和霍尔传感器,所述霍尔传感器检测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吸合状态,生成并输出第一耳机本体检测信号。

为检测颈带的佩戴状态,还包括:颈带盒组件,所述颈带盒组件设置在所述颈带上,所述颈带盒组件中设置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检测用户颈带佩戴状态,生成并输出第一颈带佩戴检测信号。

为保持吸合状态下的结构稳定,所述线控盒组件包括: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上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磁铁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吸合时,所述第一磁铁伸入至所述第一凹槽中。

与第一凹槽匹配,且综合美观防尘的效果,所述耳机本体包括: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上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磁铁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中,所述第一磁铁外侧罩设有装饰盖;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吸合时,所述装饰盖伸入至所述第一凹槽中。

第一外壳优选采用卡接的组合方式,以利于维护其中的霍尔传感器等电子元件,所述第一外壳包括线控盒上盖和线控盒下盖,所述线控盒上盖和线控盒下盖沿自外向内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凹槽形成在所述线控盒上盖上,所述霍尔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磁铁和线控盒下盖之间。

为了便于调节线材的长度,还包括:调节环,所述调节环设置在所述颈带的端部,所述调节环环绕设置在所述颈带以及所述线材外侧。

为了降低整个颈带式耳机的尺寸,所述颈带盒组件嵌入至所述颈带中,所述颈带盒组件包括:颈带盒上盖和颈带盒下盖,所述颈带盒上盖和颈带盒下盖沿自外向内的方向依次布设,所述红外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颈带盒上盖和颈带盒下盖之间。

颈带式耳机优选采用双耳机本体的设计,所述耳机本体成对设置并分别位于所述颈带的两端,所述线材自所述颈带的外表面对称向相反方向伸出并沿所述颈带的外表面延伸以分别连接一个耳机本体;所述线控盒组件成对对称设置,所述线控盒组件分别与所述颈带的两端端部固定连接。

为了确保检测准确性,所述颈带盒组件位于所述颈带的中心处。

为使用户佩戴更为舒适,所述线材的出线端分别位于所述颈带盒组件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采用此种设计,当用户使用颈带式耳机时,由于线材自颈带的外表面向外伸出并沿颈带的外表面延伸且设计在颈带的端部的耳机主体与用户的耳部之间的距离更近,所以,处于自由状态的线材的长度相对较小,耳机本体不会出现悬垂、晃动、碰撞的现象,降低听诊器效应的出现频率。当用户不使用颈带式耳机时,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吸合,进一步将耳机本体吸合并固定在线控盒组件上,准确性更好。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颈带式耳机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部分爆炸示意图,以示出耳机本体、线控盒组件和颈带盒组件的内部结构;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横”、“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颈带式耳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颈带式耳机的部分爆炸图。颈带式耳机可以采用蓝牙模块实现无线通信,使用时,蓝牙模块与移动终端建立无线通信,从移动终端接收音频信号。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无疑义的理解,蓝牙模块可以选用多个生产厂商的多种型号的蓝牙芯片,在此不对蓝牙芯片的生产厂商和型号进行进一步限定。如图1和图2所示,从结构上看,颈带式耳机1主要包括呈c型并佩戴在用户的颈部的颈带10以及设置在颈带10端部的耳机本体11。耳机本体11可以采用入耳式或半入耳式设计。与现有技术中从线控盒端部引出耳机软线的方式不同,在如图1所示的颈带式耳机1中,线材13自颈带10的外表面向外伸出并沿颈带10的外表面延伸以连接耳机本体11。耳机本体11中设置有第一磁铁12。颈带10的端部设置有线控盒组件14,线控盒组件14与颈带10的端部固定连接。线控盒组件14中设置有第二磁铁15,第二磁铁15与第一磁铁12磁性相反。线控盒组件14中还设置有霍尔传感器16,霍尔传感器16检测第一磁铁12和第二磁铁15的吸合状态,生成并输出第一耳机本体检测信号。采用此种设计,当用户使用颈带式耳机1时,由于线材13自颈带10的外表面向外伸出并沿颈带10的外表面延伸且设计在颈带10的端部的耳机主体与用户的耳部之间的距离更近,所以,处于自由状态的线材13的长度相对较小,耳机本体11不会出现悬垂、晃动、碰撞的现象,降低听诊器效应的出现频率。当用户不使用颈带式耳机1时,第一磁铁12和第二磁铁15吸合,进一步将耳机本体11吸合并固定在线控盒组件14上。一方面,第一磁铁12和第二磁铁15可以起到定位作用,保持线材13处于张紧状态,线材13的主体部分沿颈带10的外表面延伸并保持稳定,另一方面,颈带式耳机1的主控芯片可以依据接收到的,由霍尔传感器16生成并输出的第一耳机本体检测信号输出控制信号暂停音频信号的播放,操作准确度更好。

图1和图2中的颈带式耳机1均采用双耳机本体的设计,以实现立体声播放效果。实际上,在某些满足特殊要求的颈带式耳机中,也可以仅设置一个耳机本体,例如交通指挥、公众讲解等场合的特制颈带式耳机。以下参照附图对双耳机本体的设计进行进一步的介绍,在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颈带式耳机1中还设置有颈带盒组件17。颈带盒组件17设置在颈带10上。颈带盒组件17中设置有红外传感器18。红外传感器18检测用户颈带10佩戴状态生成并输出第一颈带佩戴检测信号。红外传感器18的一种可选结构为设置有信号发射端和信号接收端,信号发射端按照设定间隔向设定方向发射红外线,如果是非佩戴状态,则信号接收端无信号接收。如果用户佩戴颈带10,则由于人体的遮挡,信号接收端接收到反馈的信号,即生成并输出第一颈带佩戴检测信号。红外传感器18还可以采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8。

在同时设置霍尔传感器16和红外传感器18的硬件架构下,颈带式耳机1可以实现在无物理按键的情况下的正常工作。例如,当用户佩戴颈带10时,红外传感器18检测用户颈带10佩戴状态,生成并输出第一颈带佩戴检测信号。同时,如果第一磁铁12和第二磁铁15保持吸合,霍尔传感器16生成并输出第一耳机本体检测信号,此时颈带式耳机1保持待机状态。如果第一磁铁12和第二磁铁15分离,霍尔传感器16生成并输出第二耳机本体检测信号,此时颈带式耳机1进入工作状态,耳机本体11播放音频信号。如果用户取下颈带10,红外传感器18生成并输出第二颈带佩戴检测信号,此时无论霍尔传感器16输出第一耳机本体检测信号或者第二耳机本体检测信号,颈带式耳机1均进入暂停状态,耳机本体11不再播放音频信号,避免出现用户取下颈带10后,耳机不能主动暂停,导致无谓的电量消耗。颈带式耳机1进入暂停状态后,霍尔传感器16保持待机状态,如果此时霍尔传感器16生成并输出第二耳机本体检测信号,则红外传感器18再次检测用户颈带10佩戴状态,如果红外传感器18同时生成并输出第一颈带佩戴检测信号,颈带式耳机1恢复工作状态。其中、第一耳机本体检测信号、第二耳机本体检测信号、第一颈带佩戴检测信号和第二颈带佩戴检测信号均可以是电平信号。而颈带式耳机1播放的待机、暂停、恢复均可以由主控芯片实现。主控芯片、音频芯片以及主控芯片和音频芯片之间的电路均可以选用现有技术中颈带式耳机1所采用的电路,不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如图3所示,为实现第一磁铁12和第二磁铁15的准确定位,线控盒组件14包括第一外壳19。第一外壳19上形成有第一凹槽20。第一凹槽20自外向内延伸,第二磁铁15设置在第一凹槽20的内侧。第二磁铁15的形状与第一凹槽20的形状相适配。第一磁铁12和第二磁铁15吸合时,第一磁铁12伸入至第一凹槽20中,保证第一磁铁12和第二磁铁15的连接稳定。耳机本体11则包括第二外壳21,第二外壳21上形成有第二凹槽(图中未示出),第二凹槽向第二外壳21内侧凹陷,第一磁铁12部分伸入第二凹槽中。考虑到美观防尘的因素,优选的,在第一磁铁12外侧罩设有装饰盖22,装饰盖22的形状与第一凹槽20的形状相适配,装饰盖22与第二凹槽卡合连接。第一磁铁12和第二磁铁15吸合时,装饰盖22伸入至第一凹槽20中。

如图3所示,第一外壳19优选设计为类似长圆柱状,其端面平缓,利于固定耳机本体11,第一外壳19由线控盒上盖23和线控盒下盖24卡接而成。线控盒上盖23和线控盒下盖24沿自外向内的方向依次设置,第一凹槽20形成在线控盒上盖23上,霍尔传感器16设置在第二磁铁15和线控盒下盖24之间。

线材13在颈带10外表面上的位置优选通过调节环25进行固定。调节环25设置在颈带10的端部,优选靠近所述线控盒组件14。调节环25环绕设置在颈带10以及线材13外侧,线材13伸出端和调节环25之间的线材13主体部分保持贴合在颈带10的外表面上,调节环25和耳机本体11之间的线材13则保持自由状态,用户可以通过调节环25的位置调节处于自由状态的线材13的长度。

如图4所示,颈带盒组件17嵌入颈带10中,颈带盒组件17优选包括颈带盒上盖26和颈带盒下盖27。颈带盒上盖26和颈带盒下盖27沿自外向内的方向依次布设,红外传感器18设置在颈带盒上盖26和颈带盒下盖27之间。颈带盒下盖27和颈带10对应红外传感器18的位置开设有通孔,以确保红外传感器18的正常运行。

以双耳机本体11的颈带式耳机1为例,耳机本体11成对设置并分别位于颈带10的两端。线材13自颈带10的外表面对称向相反方向伸出并沿颈带10的外表面延伸以分别连接一个耳机本体11。类似的,线控盒组件14也成对对称设置,线控盒组件14分别与颈带10两端端部固定连接。颈带盒组件17位于颈带10中心处,线材13的出线端分别位于颈带盒组件17的两侧,从而从整体上,将颈带式耳机1的整体尺寸保持至最小。

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颈带式耳机,其中对线材的出线位置进行了优化,避免了听诊器效应,耳机本体可以单独工作并实现佩戴检测,避免出现晃动导致的无效控制,而且,还可以配合红外传感器实现开关功能,提高颈带式耳机的操作灵活性。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