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入网关设备的接口流量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27384发布日期:2020-10-30 21:48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入网关设备的接口流量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入网关设备的接口流量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internet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统计作为网络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网络流量的计量即对用户在以太网、无线网络或者是其他网络产生的数据信息流量进行测量,关于网关设备的流量统计主要通过光纤的两端头分别与网关设备和网络流量监控装置接口连接而实现流量监控。但是由于现有的流量监控装置需要不停运作,实时监控统计流量,因此会产生大量热量,目前通过在流量监控装置内部安装散热风扇进行散热处理降低流量监控装置产生的热量,但是在散热风扇使用过久后,扇叶上会附着大量灰尘,避免影响散热风扇的散热性能,需要将风扇从流量监控装置内部拆卸下来进行清扫,但是风扇的拆卸及安装过程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入网关设备的接口流量监控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流量监控装置内部的散热风扇使用过久后,扇叶上会附着大量灰尘,避免影响散热风扇的散热性能,需要将风扇从流量监控装置内部拆卸下来进行清扫,但是风扇的拆卸及安装过程非常麻烦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接入网关设备的接口流量监控装置,包括壳体、流量监控集成板和散热组件,所述壳体上具有通风孔、引导槽和开口,所述流量监控集成板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

所述流量监控集成板由5个接口数据处理单元、协议特征比对单元、异常流量报警单元、控制单元组成,控制单元分别与5个接口数据处理单元、协议特征比对单元、异常流量报警单元连接,协议特征比对单元分别与5个接口数据处理单元、异常流量报警单元连接,接口数据处理单元由数据捕获记录模块、协议解析与特征提取模块、应用业务数据摘要信息求取模块、数据进出双向分离模块、输入和输出分组特征缓存模块组成,各模块依次相互连接,数据进出双向分离模块分别与输入分组特征缓存模块和输出分组特征缓存模块连接,实现网络流量的数据采集、特征提取和缓存;

协议特征比对单元由输入分组特征缓存调度模块、输出分组特征缓存调度模块、协议特征比对模块和比对结果输出模块组成,依次将各接口输出的每一个分组与所有接口的输入分组进行协议特征匹配,并将比对结果传送到异常流量报警单元;

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支板、滑块、安装环、风扇、拨动杆和抵持块,所述支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板分别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均位于所述流量监控集成板的上方,且两个所述支板相对设置,每个所述支板上均具有滑槽,每个所述滑槽内均设置有所述滑块,每个所述滑块上具有螺纹孔,所述安装环与两个所述滑块固定连接,并位于两个所述滑块之间,且位于所述通风孔的下方,所述风扇与所述安装环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环的内部,所述拨动杆的外表壁上具有与所述螺纹孔相互适配的螺纹,所述拨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抵持块固定连接,所述拨动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引导槽,并插入至所述螺纹孔内与所述滑块螺纹连接。

其中,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与所述抵持块固定连接,并套设在所述拨动杆的外壁。

其中,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支耳,所述支耳与所述抵持块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抵持块远离所述拨动杆的一端。

其中,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滑槽内。

其中,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滑槽内。

其中,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分别设置在所述滑槽的两端。

其中,所述接入网关设备的接口流量监控装置还包括活动盖板,所述活动盖板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且所述活动盖板盖合所述开口。

其中,所述壳体上还具有凹陷部,且所述凹陷部位于所述开口的一侧,所述活动盖板上具有凸耳,且所述凸耳与所述凹陷部相互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所述风扇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时,所述拨动杆上的所述抵持块与所述引导槽处所述壳体的外壁相互抵持;当所述风扇的扇叶上使用过久布满灰尘后,可拧动所述拨动杆,使得所述拨动杆上的所述抵持块朝向远离所述滑块的一端移动,直至所述抵持块与所述壳体不再抵持,之后拨动所述拨动杆,使其所述拨动杆在所述引导槽内朝向所述开口方向滑动,以此将所述风扇滑出所述壳体的内部,然后操作人员即可快速对风扇上的灰尘进行处理,无需将风扇从所述壳体上拆下清扫;待清扫完成后,将其所述风扇复位,反向拧动所述拨动杆,直至所述抵持块与所述壳体相互抵持,以此完成对所述风扇的复位,从而实现无需将风扇从流量监控装置内部拆卸下来,即可对所述风扇进行清扫,使得所述风扇的清扫过程更加简单快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接入网关设备的接口流量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接入网关设备的接口流量监控装置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接入网关设备的接口流量监控装置的部分结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流量监控集成板的结构框图。

100-接入网关设备的接口流量监控装置、10-壳体、11-通风孔、12-引导槽、13-开口、14-凹陷部、20-流量监控集成板、30-散热组件、31-支板、311-滑槽、32-滑块、321-螺纹孔、33-安装环、34-风扇、35-拨动杆、36-抵持块、37-垫片、371-支耳、38-第一限位块、39-第二限位块、40-活动盖板、41-凸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接入网关设备的接口流量监控装置100,包括壳体10、流量监控集成板20和散热组件30,所述壳体10上具有通风孔11、引导槽12和开口13,所述流量监控集成板20与所述壳体10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壳体10的内部;

所述流量监控集成板20由5个接口数据处理单元、协议特征比对单元、异常流量报警单元、控制单元组成,控制单元分别与5个接口数据处理单元、协议特征比对单元、异常流量报警单元连接,协议特征比对单元分别与5个接口数据处理单元、异常流量报警单元连接,接口数据处理单元由数据捕获记录模块、协议解析与特征提取模块、应用业务数据摘要信息求取模块、数据进出双向分离模块、输入和输出分组特征缓存模块组成,各模块依次相互连接,数据进出双向分离模块分别与输入分组特征缓存模块和输出分组特征缓存模块连接,实现网络流量的数据采集、特征提取和缓存;

协议特征比对单元由输入分组特征缓存调度模块、输出分组特征缓存调度模块、协议特征比对模块和比对结果输出模块组成,依次将各接口输出的每一个分组与所有接口的输入分组进行协议特征匹配,并将比对结果传送到异常流量报警单元;

所述散热组件30包括支板31、滑块32、安装环33、风扇34、拨动杆35和抵持块36,所述支板3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板31分别与所述壳体10固定连接,均位于所述流量监控集成板20的上方,且两个所述支板31相对设置,每个所述支板31上均具有滑槽311,每个所述滑槽311内均设置有所述滑块32,每个所述滑块32上具有螺纹孔321,所述安装环33与两个所述滑块32固定连接,并位于两个所述滑块32之间,且位于所述通风孔11的下方,所述风扇34与所述安装环33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环33的内部,所述拨动杆35的外表壁上具有与所述螺纹孔321相互适配的螺纹,所述拨动杆35的一端与所述抵持块36固定连接,所述拨动杆35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引导槽12,并插入至所述螺纹孔321内与所述滑块32螺纹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10的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流量监控集成板2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部,所述流量监控集成板20上设置有专用集成电路或可编程逻辑整列电路实现流量监测,所述通风孔1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通风孔11设置在所述风扇34上方,所述安装环33上设置有微型电动马达,该马达用于带动所述风扇34转动,当所述风扇34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部时,所述拨动杆35上的所述抵持块36与所述引导槽12处所述壳体10的外壁相互抵持;当所述风扇34的扇叶上使用过久布满灰尘后,可拧动所述拨动杆35,使得所述拨动杆35上的所述抵持块36朝向远离所述滑块32的一端移动,直至所述抵持块36与所述壳体10不再抵持,之后拨动所述拨动杆35,所述滑块32在所述滑槽311中移动,进而使其所述拨动杆35在所述引导槽12内朝向所述开口13方向滑动,以此将所述风扇34从所述开口13滑出所述壳体10的内部,然后操作人员即可快速对风扇34上的灰尘进行处理,无需将风扇34从所述壳体10上拆下清扫;待清扫完成后,将其所述风扇34复位,即反向拧动所述拨动杆35,所述拨动杆35与所述滑块32上的所述螺纹孔321螺纹连接,所述抵持块36朝向所述滑块32的一端移动,直至所述抵持块36与所述壳体10相互抵持,以此完成对所述风扇34的复位,从而实现无需将风扇34从流量监控装置内部拆卸下来,即可对所述风扇34进行清扫,使得所述风扇34的清扫过程更加简单快捷。

其中在对某型号接入网关设备的监控场景中,5个接口通过具备span端口的d_link交换机与接入网关设备连接,使进出接入网关设备各接口的网络流量同时传送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5个接口数据处理单元对所接收到的网络流量依次进行捕获记录、协议解析与特征提取、应用业务数据摘要信息求取,并进行进出双向分离,将协议特征分别存储到输入分组特征缓存和输出分组特征缓存;协议特征比对单元将5个接口数据处理单元缓存的每一个输出分组特征依次与所有接口输入分组特征进行比对,并将比对结果送异常流量报警单元,然后根据比对结果将输出分组特征和可能对应的输入分组特征从相应输出分组特征缓存和输入分组特征缓存中清除,确保缓存空间的有效利用和比对过程的正常进行。异常流量报警单元实时检测协议特征比对结果,出现异常时启动报警功能,以警报声音提示、短信通知、电话提醒方式告知用户特别是网络管理员,以便及时有效采取应对措施。控制单元主要对接口数据处理单元、协议特征比对单元、异常流量报警单元进行参数配置、状态查询、操作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组件30还包括垫片37,所述垫片37与所述抵持块36固定连接,并套设在所述拨动杆35的外壁。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垫片37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在所述抵持块36与所述壳体10相互抵持时,所述垫片37设置在所述抵持块36与所述壳体10之间,由于所述垫片37具有弹性,能够所述抵持块36与所述壳体10之间相互抵持得更加牢固,所述抵持块36不与松动。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组件30还包括支耳371,所述支耳371与所述抵持块36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抵持块36远离所述拨动杆35的一端。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耳371的设置有利于用户在拨动所述拨动杆35时,手部能够更加的轻松省力。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组件30还包括第一限位块38,所述第一限位块38与所述滑块3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滑槽311内。所述散热组件30还包括第二限位块39,所述第二限位块39与所述滑块3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滑槽311内。所述第一限位块38和所述第二限位块39分别设置在所述滑槽311的两端。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块38设置在所述滑槽311靠近所述开口13的一端,所述第二限位块39设置在所述滑槽311远离所述开口13的一端,所述第一限位块38的设置,能够防止所述滑块32滑出所述滑槽311,进而对所述风扇34滑出所述开口13的位置进行限位,所述第二限位块39的设置,能够限制所述风扇34在清扫完成后滑入至所述壳体10内部的位置,即所述滑块32与所述第二限位块39相互抵持时,清扫者就可转动所述拨动杆35,使得所述抵持块36与所述壳体10相互抵持,从而完成对清扫后的所述风扇34的复位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接入网关设备的接口流量监控装置100还包括活动盖板40,所述活动盖板40与所述壳体10转动连接,且所述活动盖板40盖合所述开口13。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盖板40能够对所述开口13起到封闭作用,在需要将所述风扇34拉出所述壳体10进行清扫时,即可打开所述活动盖板40,显现所述开口13,以便所述风扇34滑出。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0上还具有凹陷部14,且所述凹陷部14位于所述开口13的一侧,所述活动盖板40上具有凸耳41,且所述凸耳41与所述凹陷部14相互适配。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凹陷部14与所述凸耳41之间的相互卡合,能够在无需清扫所述风扇34时将其所述活动盖板40对所述开口13进行封闭,在需要清扫所述风扇34时,也能够使得所述开口13快速打开。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