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可靠性低失真的平板膜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27036发布日期:2021-02-03 17:42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可靠性低失真的平板膜片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膜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可靠性低失真的平板膜片。


背景技术:

[0002]
膜片按行业分有电声行业膜片、机械行业橡胶膜片、过滤隔离行业微孔膜片和光学行业膜片。就电声行业膜片而言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将电流转化为声音信号,如我们常见的“扬声器”等;就过滤隔离行业膜片而言它实际是由很多微小的纳米微孔组成,起到分离相关介质的作用,如空气净化、水处理净化等行业;就光学行业膜片而言它起到光学折射、光学处理等作用,如常见的“太阳能电池板”、“太阳镜膜”、”汽车防爆膜“等等。
[0003]
现有技术的存在以下问题:传统的平板耳机膜片布线的引出线位于膜片的振动区,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会导致引出线与膜片间接触阻抗的变化,甚至发生膜片变形,产生不良。并且传统的平板耳机膜片振动质心不在磁力区的中心,这会引发切割振荡,导致失真加大,同时由于传统的平板耳机膜片的布线方式因为都集中在振动区,而固定区域几乎没有走线,不利于设计高阻抗膜片。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可靠性低失真的平板膜片,具有可靠性高,失真低的特点。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可靠性低失真的平板膜片,包括近耳方向膜片支撑框架、复合平板振膜、远耳方向膜片支撑框架和平板膜片,所述近耳方向膜片支撑框架通过膜片近耳侧胶合剂与复合平板振膜胶合,所述复合平板振膜通过膜片远耳侧胶合剂与其另一侧的远耳方向膜片支撑框架胶合;
[0006]
所述复合平板振膜的固定区蚀刻出线圈端子,所述线圈端子通过电声换能线圈实现电气联接,复合平板振膜在其振动区的非电气联接区蚀刻出质量均衡及顺性均衡线圈。
[0007]
优选的,所述平板膜片的表面设置有锁紧用螺丝位通孔、装配定位用精确定位孔、装配定位用冗差定位孔以及膜片引线端子。
[0008]
优选的,所述远耳方向膜片支撑框架的表面设置有膜片导联端子,所述线圈端子与膜片导联端子之间通过对位压合实现导联,所述膜片导联端子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导联金属化过孔。
[0009]
优选的,所述远耳方向膜片支撑框架还包括双面pcb导联框架主体,所述双面pcb导联框架主体的两侧均设置有靠近膜片的绝缘阻焊层及引线端子侧的绝缘阻焊层。
[0010]
优选的,所述线圈端子两两之间通过电声换能线圈连接,所述电声换能线圈与质量均衡及顺性均衡线圈围绕膜片的中心呈全对称结构设计,且电声换能线圈与质量均衡及顺性均衡线圈的布局布线方式为使用扇形扇出。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复合平板膜片的固定区安装线圈端子,线圈端子之间通过电
声换能线圈连接,并且在电声换能线圈的对称区域蚀刻质量均衡及顺性均衡线圈,并使用扇形扇出布局布线的方式,这种结构能够使质心和磁力区中心完全重合,减低了引线密集对边缘区域的刚性增强,保证了振动区边缘的顺性一致性;
[0013]
2、本实用新型利用pcb板为膜片导联框架,线圈端子和pcb框架上的膜片导联端子之间通过对位压合实现导联,并且使用铜浆、银浆或碳浆塞孔结构加固导联电气特性,这种结构无需高温工艺,能够保证整体的一致性和工艺稳定性,从而大大提高平板单元的配对成功率。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复合平板振膜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膜片导联pcb框架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0017]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完整平板膜片示意图;
[0018]
图5为本实用新型平板膜片主体实施示意图;
[0019]
图中:1、近耳方向膜片支撑框架;2、复合平板振膜;21、膜片;22、电声换能线圈;221、线圈端子;23、质量均衡及顺性均衡线圈;3、远耳方向膜片支撑框架;31、靠近膜片的绝缘阻焊层;32、双面pcb导联框架主体; 321、膜片导联端子;322、引出线端子;323、导联金属化过孔;33、引线端子侧的绝缘阻焊层;4、平板膜片;41、锁紧用螺丝位通孔;42、装配定位用精确定位孔;43、装配定位用冗差定位孔;44、膜片引线端子;51、膜片近耳侧胶合剂;52、膜片远耳侧胶合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22]
一种高可靠性低失真的平板膜片,包括近耳方向膜片支撑框架1、复合平板振膜2、远耳方向膜片支撑框架3和平板膜片4,近耳方向膜片支撑框架1 通过膜片近耳侧胶合剂51与复合平板振膜2胶合,复合平板振膜2通过膜片远耳侧胶合剂52与其另一侧的远耳方向膜片支撑框架3胶合;
[0023]
复合平板振膜2的固定区蚀刻出线圈端子221,线圈端子221通过电声换能线圈22实现电气联接,复合平板振膜2在其振动区的非电气联接区蚀刻出质量均衡及顺性均衡线圈23。
[0024]
平板膜片4的表面设置有锁紧用螺丝位通孔41、装配定位用精确定位孔 42、装配定位用冗差定位孔43以及膜片引线端子44。
[0025]
远耳方向膜片支撑框架3的表面设置有膜片导联端子321,线圈端子221 与膜片导联端子321之间通过对位压合实现导联,膜片导联端子321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导联金属化过孔323。
[0026]
远耳方向膜片支撑框架3还包括双面pcb导联框架主体32,双面pcb导联框架主体32的两侧均设置有靠近膜片的绝缘阻焊层31及引线端子侧的绝缘阻焊层33。
[0027]
线圈端子221两两之间通过电声换能线圈22连接,电声换能线圈22与质量均衡及顺性均衡线圈23围绕膜片21的中心呈全对称结构设计,且电声换能线圈22与质量均衡及顺性均衡线圈23的布局布线方式为使用扇形扇出。
[0028]
实施例1
[0029]
先在所述复合平板振膜2上蚀刻出线圈端子221、电声换能线圈22及质量均衡及顺性均衡线圈23然后通过pcb工艺加工出远耳方向膜片支撑框架3;通过cnc加工出近耳方向膜片支撑框架1,最后将近耳方向膜片支撑框架1通过膜片近耳侧胶合剂51与复合平板振膜2对位压合,所述复合平板振膜2通过膜片远耳侧胶合剂52与其另一侧的远耳方向膜片支撑框架3对位压合,组成完整的平板膜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合平板振膜2的线圈端子221和远耳方向膜片支撑框架3的膜片导联端子321对应设置的结构能够快速实现对复合平板振膜2和远耳方向膜片支撑框架3的电气联接。
[0030]
远耳方向膜片支撑框架3的膜片导联端子321)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导联金属化过孔323,按工作环境要求以及具体的线圈直流阻抗,施工时可向过孔中加入铜浆、银浆或碳浆塞孔,以增强导联的电气特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避免传统可能导致压力或高温焊接破坏膜片的连接方式,从而保证膜片的一致性好,工艺稳定性高。
[0031]
具体的,远耳方向膜片支撑框架3上设置有引出线端子3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出线端子322与膜片之间有高热阻的pcb材质做隔热,并且引出线端子322与膜片导联端子321之间使用细且长的铜箔相连,快速焊接信号线时的温升不会对膜片产生热损伤。
[0032]
具体的,在所述复合平板振膜2的固定区蚀刻出线圈端子221,所述线圈端子221通过位于振动区的电声换能线圈22实现电气联接;复合平板振膜2 在其振动区的非电气联接区蚀刻出质量均衡及顺性均衡线圈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电声换能线圈22以及质量均衡及顺性均衡线圈23进行引线布局时,线路从位于复合平板振膜2中心的振动区到固定区的链接处使用扇形扇出布局布线的方式,这样能够减低引线密集对边缘区域的刚性的增强,从而保证了振动区边缘的顺性基本一致。
[003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复合平板振膜2的固定区设置线圈端子221,这种引线方式不会对复合平板振膜2造成损伤,并且这种分散式布线相比于集中布线降低了该物理区域的刚性,可以在低频上获得更好的响应特性,另外电声换能线圈22与质量均衡及顺性均衡线圈23采用全对称结构设计,这样能够使复合平板振膜2的振动质心与磁力区中心完全重合,从而大大降低因为切割振荡产生的谐波失真;
[0034]
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线圈端子221和膜片导联端子321进行对位压合,然后向导联金属化过孔323的内部注入铜浆、银浆或碳浆塞孔能够避免传统高温工艺的连接方式,从而保证整体结构的一致性,工艺稳定性高,大大提高了平板单元的良率及配对成功率。
[0035]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