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收发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83499发布日期:2021-03-16 22:53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线收发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无线收发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无线收发电路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现有的无线收发电路大多存在着电路发杂,成本高,体积大,已经不等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路简单,成本低,体积小,使用方便,适用性广泛的无线收发模块。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构造一种无线收发模块,包括无线接收单元和无线发射单元;其中,所述无线发射单元包括声表面滤波器和三脚电感以及第一三极管,所述三脚电感的1引脚与电源的正极连接且2引脚与所述声表面滤波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声表面滤波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三脚电感的2引脚还连接有第一电容且3引脚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有第一电阻和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且负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为所述无线发射单元的信号输入端;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且集电极还连接有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天线;所述第一天线用于将所述信号输入端输入的第一控制信号转换成第一无线电波发射到自由空间中;

所述无线接收单元包括选频放大单元和振荡单元以及比较放大单元,所述振荡单元分别与所述选频放大单元和所述比较放大单元连接;所述振荡单元用于产生与外部的无线收发模块发射的第二无线电波的频率相同的振荡电信号;所述选频放大单元用于接收自由空间中传播的无线电波,当所述无线电波的频率接近或相同于所述第二无线电波的频率时、所述选频放大单元对所述无线电波进行放大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同时第二振荡单元开始起振;当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频率与所述振荡电信号的频率相同时所述比较放大单元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幅度输出数字电信号;所述第一无线电波的频率不同于所述第二无线电波的频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线收发模块,其中,所述选频放大单元包括第一电感和第三电容以及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有第四电容,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感和第三电容连接,所述第一电感和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还连接有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用于接收所述无线电波;

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有第二电阻且基极连接有第三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有上拉电阻,所述上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振荡单元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线收发模块,其中,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还连接有第五电容,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有第六电容和第四电阻;所述第六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振荡单元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并接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线收发模块,其中,所述振荡单元包括第三三极管、第七电容和第八电容以及可调电感;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六电容的另一端连接且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八电容和所述可调电感以及第五电阻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

所述可调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八电容的另一端连接且还与所述第七电容连接,所述第七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且还连接有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还连接有第九电容,所述第九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还连接有第二电感,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比较放大单元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线收发模块,其中,所述比较放大单元包括运算放大器和第十电容以及第八电阻;所述运算放大器的5引脚连接所述第十电容,所述第十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八电阻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6引脚连接有第九电阻和第十电阻,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7引脚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的7引脚还连接有第十一电容,所述第十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有第十电阻,所述第十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1引脚连接,所述第十一电容的另一端还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3引脚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的2引脚连接有第十一电阻和第十二电阻以及第十三电阻,所述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3引脚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的8引脚与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且4引脚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的1引脚为所述无线发射单元的信号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时通过无线发射单元发射第一无线电波供外部的无线收发模块进行接收,同时无线接收单元还接收外部的无线收发模块发射的第二无线电波;

无线发射单元的信号输入端接收外部的编码芯片输入的第一控制信号并通过声表面滤波器和三脚电感以及第一三极管的配合、对第一控制信号进行调制和载频并通过第一天线进行射频发射供外部的无线收发模块进行接收;

其中,第一天线将信号输入端输入的第一控制信号转换成第一无线电波发射到自由空间中;第一电阻和二极管并联以阻性限制和泻放三极管、声表面滤波器的反向电动势,以快速降低电压,起到对外部的编码芯片进行保护的作用;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均起到滤波的作用;

在无线接收单元中,振荡单元产生与外部的无线收发模块发出的第二无线电波的频率相同的振荡电信号;选频放大单元接收自由空间中传播的无线电波,当无线电波的频率接近或相同于第二无线电波的频率时、选频放大单元对无线电波进行放大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同时第二振荡单元开始起振;当第二控制信号的频率与振荡电信号的频率相同时比较放大单元根据第二控制信号的幅度的大小输出数字电信号至外部的解码芯片进行解码;其中,第一无线电波的频率不同于第二无线电波的频率;实现电路简单,成本低,体积小,使用方便,适用性广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无线收发模块的无线发射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无线收发模块的无线接收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无线收发模块如图1所示,同时参阅图2;包括无线发射单元100和无线接收单元200;无线发射单元100包括声表面滤波器saw和三脚电感l1以及第一三极管q1,三脚电感l1的1引脚与电源的正极连接且2引脚与声表面滤波器saw的第一端连接,声表面滤波器saw的第二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脚电感l1的2引脚还连接有第一电容c2且3引脚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一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

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有第一电阻r1和二极管d1,二极管d1的正极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且负极与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为无线发射单元100的信号输入端;

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且集电极还连接有第二电容c1,第二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天线ant;第一天线ant用于将信号输入端输入的第一控制信号转换成第一无线电波发射到自由空间中;

无线接收单元200包括选频放大单元201和振荡单元202以及比较放大单元203,振荡单元202分别与选频放大单元201和比较放大单元203连接;振荡单元202用于产生与外部的无线收发模块(图中未显示)发射的第二无线电波的频率相同的振荡电信号;选频放大单元201用于接收自由空间中传播的无线电波,当无线电波的频率接近或相同于第二无线电波的频率时、选频放大单元201对无线电波进行放大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同时第二振荡单元202开始起振;当第二控制信号的频率与振荡电信号的频率相同时比较放大单元203根据第二控制信号的幅度输出数字电信号;第一无线电波的频率不同于第二无线电波的频率,以避免产生频率干扰,例如:第一无线电波使用315mhz,第二无线电波使用433mhz;

使用时通过无线发射单元100发射第一无线电波供外部的无线收发模块进行接收,同时无线接收单元200还接收外部的无线收发模块发射的第二无线电波;

无线发射单元100的信号输入端接收外部的编码芯片(图中未显示)输入的第一控制信号并通过声表面滤波器saw和三脚电感l1以及第一三极管q1的配合、对第一控制信号进行调制和载频并通过第一天线ant进行射频发射供外部的无线收发模块进行接收;

其中,第一天线ant将信号输入端输入的第一控制信号转换成第一无线电波发射到自由空间中;第一电阻r1和二极管d1并联以阻性限制和泻放三极管、声表面滤波器saw的反向电动势,以快速降低电压,起到对外部的编码芯片进行保护的作用;第一电容c2和第二电容c1均起到滤波的作用;

在无线接收单元200中,振荡单元202产生与外部的无线收发模块发出的第二无线电波的频率相同的振荡电信号;选频放大单元201接收自由空间中传播的无线电波,当无线电波的频率接近或相同于第二无线电波的频率时、选频放大单元201对无线电波进行放大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同时第二振荡单元202开始起振;当第二控制信号的频率与振荡电信号的频率相同时比较放大单元203根据第二控制信号的幅度的大小输出数字电信号至外部的解码芯片(图中未显示)进行解码;其中,第一无线电波的频率不同于第二无线电波的频率;实现电路简单,成本低,体积小,使用方便,适用性广泛。

如图2所示,选频放大单元201包括第一电感l2和第三电容c12以及第二三极管q11;第二三极管q11的基极连接有第四电容c3,第四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感l2和第三电容c12连接,第一电感l2和第三电容c12的另一端均接地,第四电容c3的另一端还连接有第二天线ant2,第二天线ant2用于接收无线电波;

第二三极管q11的集电极连接有第二电阻r3且基极连接有第三电阻r2,第二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有上拉电阻r100,上拉电阻r100的另一端与电源的正极连接,第三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三极管q11的集电极与振荡单元202连接;使用电感和电容的配合进行选频,以及使用三极管进行频率放大,电路简单,成本低,体积小。

如图2所示,第二三极管q11的集电极还连接有第五电容c4,第五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有第六电容c5和第四电阻r4;第六电容c5的另一端与振荡单元202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q11的发射极连接并接地;使用电容和电阻进行耦合及滤波以满足振荡单元202和比较放大单元203的工作要求。

如图2所示,振荡单元202包括第三三极管q2、第七电容c6和第八电容c7以及可调电感l2;第三三极管q2的基极与第六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且集电极分别与第八电容c7和可调电感l2以及第五电阻r7连接;第五电阻r7的另一端与电源的正极连接;

可调电感l2的另一端与第八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且还与第七电容c6连接,第七电容c6的另一端与第三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且还连接有第六电阻r5和第七电阻r6,第六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源的正极连接,第七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

第三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还连接有第九电容c8,第九电容c8的另一端与第三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第三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还连接有第二电感l3,第二电感l3的另一端与第五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感l3的另一端与比较放大单元203连接;通过调节可调电感l2可以实现调节振荡单元202的谐振频率。

如图2所示,比较放大单元203包括运算放大器ic1和第十电容c10以及第八电阻r8;运算放大器ic1的5引脚连接第十电容c10,第十电容c10的另一端与第八电阻r8连接,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感l3的另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ic1的6引脚连接有第九电阻r15和下拉电阻r14,第九电阻r15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ic1的7引脚连接,下拉电阻r14的另一端接地;运算放大器ic1的7引脚还连接有第十一电容c12,第十一电容c12的另一端连接有第十电阻r10,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ic1的1引脚连接,第十一电容c12的另一端还与运算放大器ic1的3引脚连接;

运算放大器ic1的2引脚连接有第十一电阻r13和第十二电阻r11以及第十三电阻r12,第十一电阻r13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ic1的3引脚连接;第十二电阻r11的另一端与电源的正极连接,第十三电阻r12的另一端接地;运算放大器ic1的8引脚与电源的正极连接且4引脚接地;运算放大器ic1的1引脚为无线发射单元100的信号输出端与外部的解码芯片的输入端连接;使用运算放大器ic1以实现模数转换,电路简单,成本低,体积小;其中,运算放大器ic1为双路运算放大器。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