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光定向驱散监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31785发布日期:2021-03-12 11:11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声光定向驱散监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技术领域,是一种声光定向驱散监视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场、武器弹药库、监狱、油库、厂区等重要的区域,警方为了处置如非法集会、骚乱、暴乱、群体性事件、入侵目标(人员或大型动物)的滞留等事件,需在警示区设置打击驱散装置,发现入侵目标并驱散入侵目标。

现有的周界防护驱散装置多为通过摄像头传回的视频信号判断锁定入侵目标,人工调整角度利用喇叭发声的方式进行打击驱散,该方式驱散效果不佳,不利于应用于场面较大的环境及在大雾、沙尘暴、下雨、夜晚等天气下无法发现入侵目标,不能精准锁定入侵目标的位置、距离、速度信息,无智能联动报警和自动处置,并且现有的打击驱散装置大多为结构固定,无法实时调节角度,灵活程度差,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可能会错过最佳行动时机,造成一定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声光定向驱散监视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驱散装置存在的易受天气影响,在大雾、沙尘暴、下雨、夜晚等天气下无法发现入侵目标,不能精准锁定入侵目标进行自动驱散的问题,进一步解决了现有驱散装置存在的结构固定、装置角度调整不灵活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声光定向驱散监视装置,包括后端控制单元、后端通信单元、至少一个前端监视驱散装置,所述前端监视驱散装置包括声光定向驱散监视器、前端控制主机和能360度侦测的雷达定位单元,声光定向驱散监视器包括旋转驱散监视体和固定支撑件,旋转驱散监视体设置在固定支撑件的顶端,雷达定位单元设置在固定支撑件上,旋转驱散监视体和雷达定位单元均与前端控制主机连接,每个前端控制主机均与后端通信单元连接,后端通信单元与后端控制单元连接。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雷达定位单元包括至少四个雷达,四个雷达沿圆周等间隔设置在固定支撑件上,每个雷达的侦测范围为90度,侦测距离为0米至1000米。

上述前端控制主机包括控制主板、功放、喊话单元、前端通信单元、状态指示灯单元和供电单元,控制主板分别与旋转驱散监视体、功放、喊话单元、前端通信单元、状态指示灯单元和供电单元连接,功放与旋转驱散监视体连接,前端通信单元分别与雷达定位单元、旋转驱散监视体和后端通信单元连接。

上述前端控制主机还包括第一壳体、显示屏、按键及接口单元和无线通信单元,在第一壳体上设置有通风口,在第一壳体内设置有控制主板和功放,在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前端通信单元、状态指示灯单元、喊话单元、供电单元、显示屏、按键及接口单元和无线通信单元。

上述旋转驱散监视体包括云台、拾音单元、监控定向单元、声光驱散单元和第二壳体,声光驱散单元包括警示灯模块、激光眩目模块和定向声波模块,云台设置在固定支撑件的顶端,第二壳体设置在云台上,拾音单元、监控定向单元、警示灯模块、激光眩目模块和定向声波模块均设置在第二壳体上,云台与前端通信单元连接,定向声波模块与功放连接,拾音单元、监控定向单元、警示灯模块和激光眩目模块均与前端控制主机连接。

上述警示灯模块包括设置在第二壳体上的第一警示灯和第二警示灯,第一警示灯和第二警示灯均与前端控制主机连接;或/和,所述激光眩目模块包括激光窗口片和激光眩目器,激光窗口片设置在第二壳体上,激光眩目器设置在第二壳体内,且激光眩目器的光源出口对准激光窗口片,激光眩目器与前端控制主机连接;或/和,所述定向声波模块包括声波发射口和定向声波器,声波发射口设置在激光窗口片下方的第二壳体上,定向声波器设置在第二壳体内,且定向声波器的声波出口对准声波发射口,定向声波器与功放连接。

上述云台上铰接有载物支撑件,第二壳体设置在载物支撑件上。

上述还包括遮阳板、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遮阳板设置在旋转驱散监视体的顶部,第二把手设置在旋转驱散监视体上,第一把手设置在前端控制主机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灵活,能驱赶机场跑道(航路)一定范围内的鸟类,能对构成威胁的违法人员实施强行驱离,还可应用于公共安全、军政、经济重要设施等场所,本实用新型中旋转驱散监视体能旋转驱散入侵目标及入侵目标跟踪,雷达定位单元能完成360度侦测入侵目标的位置、距离、速度等信息,通过雷达定位单元、前端控制主机和旋转驱散监视体相配合,无需手动,自动实现入侵目标位置确定、入侵目标对准、入侵目标广播喊话警告、入侵目标声光驱散、入侵目标跟踪等操作,实现对入侵目标的驱散或拒止,故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实现对特殊场所周界安全、先进、高效的防护,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减轻了执勤人员的工作压力,并且通过雷达定位单元侦测入侵目标的方式可全天候24小时执勤,且不受大雾、沙尘暴、下雨、夜晚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前端监视驱散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前端控制主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前端控制主机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旋转驱散监视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状态指示灯单元,2为第一壳体,3为喊话器,4为按键及接口单元,5为云台,6为监控定向单元,7为第二壳体,8为警示灯模块,9为激光眩目模块,10为定向声波模块,11为载物支撑件,12为遮阳板,13为第一把手,14为第二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3、4所示,该声光定向驱散监视装置包括后端控制单元、后端通信单元、至少一个前端监视驱散装置,所述前端监视驱散装置包括声光定向驱散监视器、前端控制主机和能360度侦测的雷达定位单元,声光定向驱散监视器包括旋转驱散监视体和固定支撑件,旋转驱散监视体设置在固定支撑件的顶端,雷达定位单元设置在固定支撑件上,旋转驱散监视体和雷达定位单元均与前端控制主机连接,每个前端控制主机均与后端通信单元连接,后端通信单元与后端控制单元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前端监视驱散装置有至少一个,可根据实际警示防区大小和复杂程度调整前端监视驱散装置的数量,前端监视驱散装置用于发现进入警示防区的入侵目标,确定入侵目标位置,针对性的通过声光手段警告、驱散入侵目标,实现对入侵目标的驱散或拒止。位于前端的多个前端监视驱散装置均通过后端通信单元与后端控制单元连接,实现回传数据(入侵目标位置数据、距离、速度、对应的处置执行数据等)至后端控制单元,并接收后端控制单元发送的命令。后端通信单元为现有公知技术,可为交换机,实现前端监视驱散装置与后端控制单元的通信。后端控制单元可为后端位于总控室的总控主机,工作人员能实时接收、存储、查看前端监视驱散装置回传的数据,并通过后端控制单元向前端监视驱散装置发送执行命令,完成声光驱散程度控制、针对性广播喊话等操作。

上述技术方案中,前端监视驱散装置包括声光定向驱散监视器、雷达定位单元和前端控制主机,声光定向驱散监视器包括旋转驱散监视体和固定支撑件;固定支撑件的高度根据实际警示环境确定;雷达定位单元设置在固定支撑件上,对前端监视驱散装置所在警示防区进行侦测,用于发现入侵目标,这里固定支撑件可为立杆、装甲车、特殊区域瞭望台等;前端控制主机用于根据雷达定位单元返回的数据确定入侵目标位置、距离、速度,并自动控制旋转驱散监视体旋转及执行驱散命令,驱散命令可根据距离远近信息执行级别高低处置;旋转驱散监视体用于声光驱散入侵目标,视频跟踪监视入侵目标,并将实施视频信息回传至前端控制主机。

综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灵活,旋转驱散监视体能旋转驱散及入侵目标跟踪,雷达定位单元能完成360度入侵目标侦测,通过雷达定位单元、前端控制主机和旋转驱散监视体相配合,无需手动,自动实现入侵目标位置确定、入侵目标对准、入侵目标广播喊话警告、入侵目标声光驱散、入侵目标跟踪、根据距离远近信息执行级别高低处置等操作,实现对入侵目标的驱散或拒止,故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实现对特殊场所周界安全、先进、高效的防护,例如:能驱赶机场跑道(航路)一定范围内的鸟类,能对构成威胁的违法人员实施强行驱离,还可应用于公共安全、军政、经济重要设施等场所,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减轻了执勤人员的工作压力。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声光定向驱散监视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2所示,所述雷达定位单元包括至少四个雷达,四个雷达沿圆周等间隔设置在固定支撑件上,每个雷达的侦测范围为90度,侦测距离为0米至1000米。

上述技术方案中,雷达为现有公知技术,若其侦测范围为90度,则在固定支撑件上沿圆周等间隔设置至少四个雷达,从而实现360度的入侵目标侦测,有效避免入侵目标侦测死角的产生,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侦测精度。

如附图2、3、4所示,所述前端控制主机包括控制主板、功放、喊话单元3、前端通信单元、状态指示灯单元和供电单元,控制主板分别与旋转驱散监视体、功放、喊话单元3、前端通信单元、状态指示灯单元和供电单元连接,功放与旋转驱散监视体连接,前端通信单元分别与雷达定位单元、旋转驱散监视体和后端通信单元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控制主板可包括控制芯片、存储器、接口控制电路、音频电路等,实现音频播放、实时喊话、监听、激光眩目控制、声波驱散控制、旋转控制等操作,并且控制主板还预留丰富的外围接口,便于功能扩展,其中控制芯片的型号可为nuc972。控制主板通过前端通信单元获得雷达侦测数据,控制主板通过前端通信单元控制旋转驱散监视体进行旋转,控制主板直接控制旋转驱散监视体进行激光发射,并通过功放控制旋转驱散监视体进行声波发射。

上述技术方案中,前端通信单元包括后端通信接口和前端控制接口;后端通信接口可为10/100m自适应网口,用于连接后端通信单元,实现与后端控制单元的通信;前端控制接口可为rs485/rs422模块,用于连接雷达定位单元、旋转驱散监视体,实现雷达侦测数据的传输和旋转驱散监视体的旋转数据(旋转角度)传输。

上述技术方案中,状态指示灯单元1用于指示前端控制主机的各种状态,可包括登陆指示灯、音频播放指示灯、远程控制指示灯和电源指示灯等。供电单元可包括蓄电池和插座,插座用于向蓄电池进行充电。

如附图2、3、4所示,所述前端控制主机还包括第一壳体2、显示屏、按键及接口单元4和无线通信单元,在第一壳体2上设置有通风口,在第一壳体2内设置有控制主板和功放,在第一壳体2上设置有前端通信单元、状态指示灯单元1、喊话单元3、供电单元、显示屏、按键及接口单元4和无线通信单元。

上述技术方案中,按键及接口单元4可包括各种控制按键及接口,各种控制按键用于人工向控制主板发送控制指令,接口用于连接各种外接装置。无线通信单元用于通过无线链路与后端控制单元通信。

如附图2、5所示,所述旋转驱散监视体包括云台5、拾音单元、监控定向单元6、声光驱散单元和第二壳体7,声光驱散单元包括警示灯模块8、激光眩目模块9和定向声波模块10,云台5设置在固定支撑件的顶端,第二壳体7设置在云台5上,拾音单元、监控定向单元6、警示灯模块8、激光眩目模块9和定向声波模块10均设置在第二壳体7上,云台5与前端通信单元连接,定向声波模块10与功放连接,拾音单元、监控定向单元6、警示灯模块8和激光眩目模块9均与前端控制主机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壳体7可为铝合金材质,防尘防水,能有效保护本实用新型中的各种设备,增加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上述技术方案中,旋转驱散监视体包括云台5、拾音单元、监控定向单元6、声光驱散单元,声光驱散单元包括警示灯模块8、激光眩目模块9和定向声波模块10,有效实现角度旋转、声光驱散、入侵目标跟踪:

1、角度旋转,前端控制主机根据获取的雷达侦测数据,确定入侵目标位置及对准入侵目标云台5需转到的角度,通过前端通信单元控制云台5转动;

2、声光驱散,前端控制主机通过功放使得定向声波模块10发出声波,前端控制主机根据雷达距离信息预设的等级控制声波的强度,根据距离远近信息执行级别高低处置;前端控制主机直接控制警示灯模块8和激光眩目模块9发光,其中激光眩目模块9可发射绿色激光;

3、入侵目标跟踪,监控定向单元6为至少一个摄像装置,用于在声光驱散的同时对入侵目标进行跟踪,并回传视频信息至前端控制主机,前端控制主机确定入侵目标是否停止入侵,从而根据判断结果控制定向声波模块10和激光眩目模块9停止声光驱散或加强声光驱散。这里监控定向单元6还可以与雷达定位单元配合,共同对警示防区进行侦测,发现入侵目标,从而提高入侵目标的识别度。

如附图2、5所示,所述警示灯模块8包括设置在第二壳体7上的第一警示灯和第二警示灯,第一警示灯和第二警示灯均与前端控制主机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警示灯和第二警示可分别为蓝警示灯和红警示灯。

如附图2、5所示,所述激光眩目模块9包括激光窗口片和激光眩目器,激光窗口片设置在第二壳体7上,激光眩目器设置在第二壳体7内,且激光眩目器的光源出口对准激光窗口片,激光眩目器与前端控制主机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激光窗口片可为镀膜石英玻璃。激光眩目器可通过螺丝安装在第二壳体7上,激光眩目器可发出大功率绿色激光,由于绿色激光是人眼最敏感的激光,所以大功率的绿色激光可以刺激人眼的视觉神经,使人产生暂时失明、眩晕,从而使入侵目标丧失抵抗能力,并且激光眩目器上通过螺纹可安装有激光眩目调焦机构。前端控制主机可通过入侵目标的位置调节激光眩目器的光斑大小,使照射到入侵目标附近的激光光斑直径始终处于一定范围内(3±0.5米)。

如附图2、5所示,所述定向声波模块10包括声波发射口和定向声波器,声波发射口设置在激光窗口片下方的第二壳体7上,定向声波器设置在第二壳体7内,且定向声波器的声波出口对准声波发射口,定向声波器与功放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声波发射口可由若干网孔组成,定向声波器可通过螺丝安装在第二壳体7上,定向声波器发出声波的强弱由前端控制主机控制。定向声波器发出的声波指向性尖锐,在声束轴心有效驱散范围内,可使人听觉疼痛甚至在短时内失去听力知觉。

如附图5所示,所述云台5上铰接有载物支撑件11,第二壳体7设置在载物支撑件11上。

如附图3、4、5所示,还包括遮阳板12、第一把手13和第二把手14,遮阳板12设置在旋转驱散监视体的顶部,第二把手14设置在旋转驱散监视体上,第一把手13设置在前端控制主机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遮阳板12设置在旋转驱散监视体的顶部即设置在第二壳体7的顶部,遮阳板12用于阻挡太阳,防止第二壳体7内部的设备温度过高。第二把手14设置在旋转驱散监视体上即可设置在第二壳体7的侧面,便于工作人员安装声光定向驱散监视器。第一把手13设置在前端控制主机上即可设置在第一壳体2的前面,便于工作人员安装前端控制主机。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