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自组网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组网背负台设备。
背景技术:
自组网是一种移动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相结合的网络,网络的信息交换采用计算机网络中的分组交换机制,用户终端是可以移动的便携式终端,自组网中每个用户终端都兼有路由器和主机两种功能。作为主机,终端需要运行各种面向用户的应用程序,如编辑器、浏览器等;作为路由器,终端需要运行相应的路由协议,根据路由策略和路由表完成数据分组的转发和路由维护工作,故要求节点实现合适的路由协议。
自组网设备包括背负式以及手持式,其中背负式自组网设备由于其较好的携带便捷性而得到广大使用者的青睐。现有的背负式自组网设备通常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自组网组件,壳体上还设置有便于使用者背负以对自组网设备进行携带的连接构件,而连接构件通常包括固定于壳体上的固定扣以及设置于固定扣上的背负带。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技术缺陷:不同的使用者对背负带长度的要求不同,使用时需要手动对背负带的长度进行调整,不利于提高使用者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影响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对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需要手动对背负带的长度进行调整不利于提高使用者的工作效率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自组网背负台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组网背负台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组网背负台设备,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背负带,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自动调节所述背负带长度的调节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背负带的长度进行调节时,通过调节机构即可实现,有利于提高使用者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可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用于收卷所述背负带的收卷轴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用于驱动所述收转轴转动从而对所述背负带的长度进行调节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驱动转轴转动,从而将背负带收起或放出,从而达到对背负带的长度进行调节的目的,有利于提高使用者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一驱动电机、装配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一主动锥齿轮以及套设于所述收卷轴上且与所述第一主动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一从动锥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主动锥齿轮转动,第一主动锥齿轮通过第一从动锥齿轮将动力输送给收卷轴,从而带动收卷轴转动,收卷轴转动将背负带收起或放出,从而达到对背负带的长度进行调节的目的,有利于提高使用者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二驱动电机、装配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二主动锥齿轮、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收卷轴平行设置的传动轴、设置于所述传动轴上且与所述第二主动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从动锥齿轮、设置于所述传动轴两端的第一从动齿轮以及设置于所述收卷轴两端且分别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二主动锥齿轮转动,第二主动锥齿轮通过第二从动锥齿轮将动力输送给传动轴,传动轴转动带动位于传动轴两端的第一从动齿轮转动,第一从动齿轮通过第二从动齿轮将动力输送给收卷轴,收卷轴转动,从而将背负带收起或放出,达到对背负带的长度进行调节的目的。通过在传动轴上设置两个第一从动齿轮以及在收卷轴上设置两个第二从动齿轮,提高了动力传输的对称性以及稳定性,有利于保证收卷轴的工作可靠性。
可选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调节机构的容纳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调节机构在容纳腔中,有利于保持壳体外廓的平整性,同时也不影响调节机构的工作过程,此设计巧妙且实用。
可选的,所述壳体顶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提拉所述壳体的提拉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使用者短距离短时间移动背负台设备,有利于提高使用者的操作便捷性,从而提高使用者的工作效率。
可选的,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用于存放所述提拉扣的第二容纳槽,所述提拉扣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容纳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不需要使用提拉扣时,可以转动提拉扣,将提拉扣存放于第二容纳槽中,有利于保持壳体顶部的平整性。
可选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背负带的第一容纳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不需要使用背负带时,可以通过调节机构将背负带收卷至长度与第一容纳槽的长度大致一致,此时,背负带完全置于第一容纳槽中,背负带远离第一容纳槽槽底的一侧与壳体外侧保持齐平,从而保持了壳体外廓的平整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即收卷轴以及驱动组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调节背负带长度操作的半自动化,提高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2.通过设置容纳腔以及第一容纳槽,保持了壳体外侧的平整性,便于对背负台设备进行收纳或者运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b部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1、容纳腔;110、收卷腔;111、驱动腔;1111、第一腔;1112、第二腔;1113、第三腔;1114、第四腔;12、第一容纳槽;13、第二容纳槽;2、背负带;31、收卷轴;32、收卷器;41、第一驱动电机;42、第一主动锥齿轮;43、第一从动锥齿轮;44、第二驱动电机;45、第二主动锥齿轮;46、传动轴;47、第二从动锥齿轮;48、第一从动齿轮;49、第二从动齿轮;5、提拉扣;6、安装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自组网背负台设备。参照图1,自组网背负台设备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于壳体1一侧的背负带2,壳体1整体呈长方体结构,背负带2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6,安装块6整体呈扁平的长方体结构,且安装块6整体嵌设于壳体1上,安装块6的外表面与壳体1的侧面相齐平,背负带2靠近安装块6的一端通过安装块6固定于壳体1上;背负带2远离安装块6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机构,背负带2远离安装块6的一端通过调节机构设置于壳体1上。
参考图2和图3,壳体1上开设有供调节机构安装的容纳腔11。本实施例中,调节机构包括收卷轴31以及驱动组件。相应地,容纳腔11包括供收卷轴31安装的收卷腔110以及供驱动组件安装的驱动腔111。收卷轴31转动连接于收卷腔110中,收卷轴31的轴向方向与壳体1的宽度方向相平行。收卷轴31上固定套设有收卷器32,背负带2远离安装块6的一端收放于收卷器32上,当收卷轴31转动带动收卷器32转动时,收卷器32将背负带2收起或者放出,从而达到调节背负带2的长度的目的。
参照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41、第一主动锥齿轮42以及第一从动锥齿轮43,驱动腔111包括供第一驱动电机41安装的第一腔1111以及供第一主动锥齿轮42与第一从动锥齿轮43安装的第二腔1112。第一驱动电机41整体嵌设于第一腔1111中,第一驱动电机41输出轴的轴向方向垂直于收卷轴31的轴向方向,且第一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贯穿第一腔1111并伸至第二腔1112内,第一主动锥齿轮42同轴固设于第一驱动电机41输出轴伸至第二腔1112的端部。收卷轴31靠近第一主动锥齿轮42的一端贯穿收卷腔110并伸至第二腔1112内,第一从动锥齿轮43同轴固设于收卷轴31伸至第二腔1112的端部,且第一从动锥齿轮43与第一主动锥齿轮42相啮合。
当需要对背负带2的长度进行调节时,接通第一驱动电机41的电源,使第一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运转并带动固设于第一驱动电机41输出轴上的第一主动锥齿轮42转动,第一主动锥齿轮42通过第一从动锥齿轮43将动力输送给收卷轴31,收卷轴31转动从而带动位于收卷轴31上的收卷器32转动,收卷器32转动将背负带2收起或者放出,从而达到调节背负带2的长度的目的。
参照图2,为了便于使用者提放背负台设备,在壳体1的顶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提拉扣5,在壳体1的顶部还设置有用于供提拉扣5存放的第一容纳槽12,提拉扣5的一侧转动连接于第一容纳槽12中。当不需要使用提拉扣5时,提拉扣5整体存放于第一容纳槽12中,且提拉扣5的上表面大致与壳体1的顶部相齐平。当需要使用提拉扣5时,将其从第一容纳槽12中转出即可。
参照图1和图2,在壳体1上还开设有供背负带2存放的第二容纳槽13,第二容纳槽13设置于收卷腔110与安装块6之间,第二容纳槽13靠近收卷腔110的一端与收卷腔110相连通。当不需要进行背负时,通过调节机构将背负带2收至长度最短状态,此时背负带2整体位于第二容纳槽13中,且背负带2远离第二容纳槽13的一侧与壳体1的外表面相齐平。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驱动组件以及驱动腔111的不同。
参照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44、第二主动锥齿轮45、第二从动锥齿轮47、传动轴46、第一从动齿轮48以及第二从动齿轮49。驱动腔111包括供第二驱动电机44安装的第三腔1113以及供第二主动锥齿轮45、传动轴46、第一从动齿轮48与第二从动齿轮49安装的第四腔1114。
参照图5,第二驱动电机44整体嵌设于第三腔1113中,第二驱动电机44输出轴的轴向方向垂直于收卷轴31的轴向方向,且第二驱动电机44的输出轴贯穿第三腔1113并伸至第四腔1114,第二主动锥齿轮45同轴固定于第二驱动电机44输出轴位于第四腔1114内的端部。传动轴46安装于第四腔1114中,且传动轴46的轴向方向平行于收卷轴31的轴向方向。第二从动锥齿轮47同轴固设于传动轴46上,且第二从动锥齿轮47与第二主动锥齿轮45相啮合。第一从动齿轮48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从动齿轮48对称设置于传动轴46的两端。第二从动齿轮49设置有两个,收卷轴31的两端贯穿收卷腔110并伸至第四腔1114,两个第二从动齿轮49对称设置于收卷轴31的两端,且两第二从动齿轮49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一从动齿轮48相啮合。
当需要对背负带2的长度进行调节时,接通第二驱动电机44的电源,使第二驱动电机44的输出轴运转并带动第二主动锥齿轮45转动,第二主动锥齿轮45通过第二从动锥齿轮47将动力输送给传动轴46,传动轴46转动带动位于传动轴46两端的第一从动齿轮48转动,第一从动齿轮48通过第二从动齿轮49将动力输送给收卷轴31,收卷轴31转动带动收卷器32转动,收卷器32转动将背负带2收起或者放出,从而达到调节背负带2的长度的目的。通过设置两个第一从动齿轮48以及两个第二从动齿轮49,有利于提高传动过程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保证调节机构的工作可靠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