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耳机以及耳机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47418发布日期:2021-07-27 14:00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无线耳机以及耳机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无线耳机以及耳机组件。



背景技术:

tws(truewirelessstereo,真无线立体声)耳机能够摆脱传统耳机的线材束缚,由于其轻便、便携的优势,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也得到了市场广泛的认可,未来的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现有杆状tws耳机佩戴在耳朵时,容易脱落,而且佩戴久了,耳机的杆状部分容易对耳朵造成压迫,影响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无线耳机以及耳机组件,能够改善现有的耳机佩戴于人耳容易脱落且对人耳造成压迫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耳机,包括耳机杆、机头和音嘴。机头固定于耳机杆的一端,机头具有声学面。音嘴设置于声学面,音嘴设置成能够与用户的耳道对接,用于向用户的耳道播放声音。耳机杆的中心线和音嘴的轴线之间的第一夹角为46°-66°,以使得在机头放置于用户的耳甲腔内且音嘴对接用户的耳道时,耳机杆经过用户的耳屏间切迹。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耳机组件,包括充电盒和上述无线耳机,充电盒能够用于容置无线耳机,且能够为无线耳机充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机头的声学面设置音嘴,并将音嘴的轴线和耳机杆的中心线之间的第一夹角设置为46°-66°,使得无线耳机在佩戴状态下,机头容置于用户的耳甲腔且音嘴对接耳道时,耳机杆能够经过耳屏间切迹,如此不会对耳屏和对耳屏造成压迫,保证了佩戴舒适性,而且,耳屏间切迹能够对耳机杆进行限位和稳定,进而进一步提高佩戴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耳机组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耳朵外轮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无线耳机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的无线耳机的一后视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的无线耳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右视示意图;

图6是图2所示的无线耳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右视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无线耳机实施例的另一后视示意图;

图8是图3所示的无线耳机的含坐标系的后视示意图;

图9是图5所示的无线耳机的俯视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无线耳机的另一个角度且含坐标系的俯视示意图;

图11是图6所示的无线耳机的俯视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无线耳机的另一个角度且含坐标系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耳机组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耳机组件实施例中的耳机组件1可以包括无线耳机100和充电盒200。充电盒200用于容置无线耳机100,以能够为无线耳机100充电。无线耳机100的数量例如为两个。充电盒200内可以形成两个连通或者不连通的充电仓(未标注),分别用于容置两个无线耳机100。无线耳机100可以为tws耳机。

关于本实施例中的无线耳机100的内容可以参照下述本申请无线耳机实施例中的无线耳机100的详细描述。

请参照图2,图2是耳朵外轮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耳朵的基本轮廓结构。无线耳机100被佩戴在耳朵时,可以适应耳朵的某些部位或者轮廓等,具体可以参照后续的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3至图4,图3是本申请无线耳机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4是图3所示的无线耳机的一后视示意图。

本申请无线耳机实施例中的无线耳机100包括但不限于:耳机杆10、机头20及音嘴30。

机头20固定于耳机杆10的一端。音嘴30固定于机头20。音嘴30设置成能够与用户的耳道对接,用于向用户的耳朵播放声音。机头20用于收容于用户的耳甲腔,以使得音嘴30能够与用户的耳道对接。例如,音嘴30部分经如图2所示的耳道口插入耳道内,进而可以对接耳道,便于向用户的耳内传播声音。

当然,无线耳机100还可以包括其他结构,而其他结构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之内,此处亦不再赘述。需要说明是,本实施例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组件。

具体而言,耳机杆10呈长条形杆状设置,具有中心线m。耳机杆10可以内设空腔(图未示),空腔可以用于收容天线、麦克风以及导线等部件。耳机杆10可以设置有收音孔101。收音孔101可以与空腔连通,麦克风可以收容于空腔中并靠近收音孔101。收音孔101可以位于耳机杆10远离机头20一端的端面,用于接收外部声音。耳机杆10还可以设置有充电触点104,可以裸露于耳机杆10的内表面103或者外表面102,用于为无线耳机100进行充电。充电触点104可以为pogopin(弹簧针)。

耳机杆10的具体结构可以存在多种实施方式,如下本实施例给出两个示例性结构。

请参照图5,图5是图2所示的无线耳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右视示意图。第一个实施方式:如图4和图5所示,耳机杆10的中心线m为对称中心线。耳机杆10以中心线m为对称轴对称设置。耳机杆10可以包括背离机头20的外表面102和朝向机头10的内表面103。外表面102和内表面103可以连接形成耳机杆10的外周面。

外表面102可以为平面且以耳机杆10的中心线m对称设置,如此可以使得耳机杆10的外观简洁美观。内表面103可以呈弧面状。内表面103也以耳机杆10的中心线m对称设置。例如,内表面103可以为柱面。耳机杆10内表面103沿耳机杆10的中心线m呈至少一次圆弧形凹陷设置,以可以作为隔离面105。充电触点104可以设置于凹陷所形成的隔离面105内,用于放置在充电盒200内为耳机进行充电。如此,可以减小耳机杆10的内表面103与用户的脸部的接触面积,减少耳机杆10对用户的脸部的摩擦,提高无线耳机100佩戴的稳定性,同时以用于隔离保护设置于隔离面105上的充电触点104。

当然,隔离面105还可以是在耳机杆10的外表面102沿耳机杆10的中心线m呈至少一次圆弧形凹陷形成,还可以是外表面102与内表面103的连接位置沿耳机杆10的中心线m呈至少一次圆弧形凹陷形成,以用于隔离保护设置于隔离面105内的充电触点104。

在本实施方式中,外表面102可以作为参考面,以便于后续描述耳机杆10与音嘴30之间的结构关系。

请参照图6,图6是图2所示的无线耳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右视示意图。第二个实施方式:如图4和图6所示,耳机杆10可以呈圆柱状设置。耳机杆10的中心线m即为耳机杆10的轴线。耳机杆的10的内表面103和外表面102均可以为柱面。换言之,呈圆柱状的耳机杆10的外周面可以划分为内表面103和外表面102,内表面103朝向机头20,外表面102背离机头20。

耳机杆10的内表面103沿耳机杆10的中心线m方向可以呈至少一次圆弧形凹陷设置,以作为隔离面105。充电触点104可以设置于凹陷所形成的隔离面105内,用于放置在充电盒200内为耳机进行充电。如此,可以减小耳机杆10的内表面103与用户的脸部的接触面积,减少耳机杆10对用户的脸部的摩擦,提高无线耳机100佩戴的稳定性,也尽量避免人脸与充电触点104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耳机杆10远离机头20的外侧切面106可以是指:在耳机杆20的与其外表面相切的切面中与机头20距离最远的切面。可选地,外侧切面106可以和第一实施方式中呈平面设置的外表面102相平行。在本实施方式中,外侧切面106可以作为参考面,以便于后续描述耳机杆10和音嘴30之间的结构关系。

当然,除了上述实施方式以外,耳机杆10还可以呈长方体状,或者长方体与圆柱体相结合等形状,以满足用户对耳机杆10不同形状的需求。

请参照图7,图7是本申请无线耳机实施例的另一后视示意图。如图4至图7所示,机头20可以作为扬声器部分。机头20内可以形成收容空间。收容空间用于容置扬声器等部件。机头20可以固定于耳机杆10的一端。机头20具有声学面201。声学面201可以呈椭球面状设置。机头20和耳机杆10的连接位置背离声学面201。耳机杆10的外表面同样背离声学面201。声学面201呈类椭球面状或者球面状设置,一方面有利于机头20内部有更大的收容空间,可以收容扬声器、电路板以及导线等,另一方面较好地适应与用户的耳甲腔。以声学面201呈类椭球面状为例,当机头20收容于耳甲腔时,呈类椭球面状设置的声学面201可以减少对用户的耳屏、对耳屏以及对耳轮等造成的压迫,进而提高佩戴的舒适性。机头20的收容空间与耳机杆10的空腔连通,方便导线穿引以及元部件之间的安排等。

请参照图5和图7,作为一个示例,机头20可以包括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第一壳体21可以与耳机杆10固定连接。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盖合连接形成相应的收容空间。声学面201位于第二壳体22上,且背离第一壳体21。音嘴30可以固定于第二壳体22上,用于将扬声器产生的声音传出机头20。

耳机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机头20背离声学面201的一侧。机头20和耳机杆10之间弧形过渡。例如,第一壳体21背离声学面201的一侧与耳机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壳体21与耳机杆10之间弧形过渡,以使耳机杆10与机头20在保证连接稳定性的基础上更自然美观。

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21可以呈半椭球状,第二壳体可以呈半椭球状。第一壳体21的长轴可以等于第二壳体22的长轴。第一壳体21的短轴可以等于第二壳体22的短轴,第一壳体21与第二壳体22围成一个椭球结构,一方面在不影响结构美观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大机头20的收容空间,另一方面机头20形状与耳甲腔的形状相似,使得佩戴舒适。

如图7所示,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21可以呈半圆球状。第二壳体22可以呈半椭球状。第一壳体21的直径可以等于第二壳体22的短轴长度,使得第二壳体22能够与第一壳体21拼合并围成一个类椭圆状结构。

当然,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的形状还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第一壳体21还可以为长方体、圆柱体等形状。

可选地,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可以通过超声波焊接方式组装在一起。例如,在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的连接位置可以配置有围绕连接位置的盈余部分。盈余部分在超声波的高频振动下,盈余部分的表面及分子间的摩擦增多。随之温度逐渐升高达到盈余部分的熔点时,盈余部分熔化,继而填充在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的连接位置,使得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完成连接,再通过对连接位置的外形进行相应的处理,可以使连接位置更加光滑。

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21与第二壳体22可以通过过盈配合、胶接或者扣合结构连接组装在一起。以过盈配合为例,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各自的连接部位能够进行过盈配合,以使得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能够固定连接,进而组装在一起。以胶接为例,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各自的连接部位之间通过胶水粘合,进而能够固定连接以组装在一起。以扣合结构为例,第一壳体21可以设置有第一扣合部(图未示),第二壳体22可以设置有能够与第一扣合部配合的第二扣合部(图未示),第一扣合部与第二扣合部扣合连接,以使第一壳体21直接与第二壳体22扣合连接,如此使得第一壳体21与第二壳体22的组装更加方便,快捷。进一步地,第一扣合部可以设置于第一壳体21的外表面,第二扣合部可以设置于第二壳体22内部,第一壳体21伸入第二壳体22中且第一壳体21与第二壳体22扣合,可以使得第一壳体21与第二壳体22的连接位置不呈现扣合结构,提升美观度和使用舒适度。或者,第一扣合部设置于第一壳体21内部,第二扣合部设置于第二壳体22外表面,第二壳体22伸入第一壳体21中且第二扣合部与第一扣合部扣合,同样可以使得第一壳体21与第二壳体22的连接位置更加光滑。

如图3至图7所示,音嘴30可以呈管状设置。音嘴30设置于声学面201。具体地,音嘴30可以凸出设置于声学面201,以使得无线耳机100可以以入耳的方式进行对接用户的耳道。音嘴30可以和机头20的内部空间连通。机头20内部扬声器等产生的声音可以经音嘴30传递至机头20外。而且,音嘴30用于用户的耳道对接时,能够向用户的耳道内传递声音。另外,音嘴30的外周可以套设有耳套(图未示)。在音嘴30和用户的耳道对接时,耳套可以抵接用户的耳道。如此,一方面可以减少声音泄露,起到物理降噪的效果,另一方面由于耳套的弹性可以使耳机佩戴更加牢固,同时也提高舒适度。

请参照图8,图8是图3所示的无线耳机的含坐标系的后视示意图。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长期研究发现,音嘴30和耳机杆10之间的配合结构很容易影响佩戴稳定性和舒适性,而目前行业内的音嘴30和耳机杆10的结构极容易造成佩戴时脱落。为此,经过本申请的发明人不断试验和测试,本实施例可以提出如下方案:

音嘴30的轴线l的平行线与耳机杆10的中心线m所形成的第一夹角α设置为46°-66°,以使得在机头20放置于用户的耳甲腔内且音嘴30对接所述用户的耳道时,耳机杆30经过用户的耳屏间切迹。关于耳甲腔和耳屏间切迹的结构可以参照图2所示。

如果机头20配置成圆形或者圆球状,会导致其在佩戴时容易脱落。如果将圆球状替换为类椭球状或者类椭球面状,虽然对脱落有些许改善,但由于类椭球状或者类椭球面状的结构更为复杂,使得音嘴30和耳机杆10之间的结构配合难以兼顾稳定和舒适性,很容易在佩戴时对耳朵造成压迫,进而影响佩戴的舒适性,而且仍然会存在较为容易脱落的问题。

进一步地,经过不断试验和测试,在机头20的声学面201呈类椭球面状设置的前提下,音嘴30的轴线l和耳机杆10的中心线m所形成的角度对佩戴稳定性和舒适性具有很大的影响,音嘴30的轴线l的平行线与耳机杆10的中心线m所形成的第一夹角α为46°-66°,能够使得无线耳机100在佩戴状态下,机头20容置于用户的耳甲腔内且音嘴30对接时,耳机杆10能够穿过用户的耳屏间切迹,如此能够减少对耳屏和对耳屏产生压迫,提高佩戴舒适性。而且,在类椭球面状的声学面能够适应用户的耳甲腔提高佩戴稳定性的前提下,耳屏间切迹能够对耳机杆10进行限位,进一步提高佩戴稳定性。

音嘴30的轴线l和耳机杆10的中心线m可以是同面直线,第一夹角α是音嘴30的轴线l和耳机杆10的中心线m之间的夹角。音嘴30的轴线l和耳机杆10的中心线m也可以是异面直线,第一夹角α则是具有相交点的音嘴30的轴线l的平行线和耳机杆10的中心线m的平行线之间的夹角。

为了便于对音嘴30和耳机杆10的结构进行描述,本实施例建立如下三维坐标系:以耳机杆10的中心线m的平行线作为z轴,以垂直于耳机杆10的中心线m且平行于参考面的直线为x轴,以垂直于z轴、x轴的直线为y轴建立坐标系o-xyz,其中音嘴30的轴线l过原点o,平面xz平行于参考面。由于视角的原因,图8中所示的y轴垂直于参考面且指向纸面。轴线l可以不在平面xz上,而是与平面xz呈夹角设置。其中,轴线l与z轴围成第一夹角α,即音嘴30的轴线l与耳机杆10的中心线m之间的夹角。

具体地,第一夹角α会影响在佩戴后耳机杆10远离机头20一端的朝向。通过设置第一夹角α为46°-66°,使得耳机杆30能够穿过用户的耳屏间切迹,进而使得设置于耳机杆10远离机头20的一端的收音孔101更靠近用户的嘴部,进而可以提高拾音效果。

若第一夹角α过大,譬如第一夹角α在70°-90°之间时,收音孔101偏离用户的嘴部,影响麦克风的拾音效果,而且还可以能够对用户的耳廓造成压迫。若第一夹角α过小,譬如第一夹角α在30°-40°之间,一方面会使得收音孔101指向嘴部与鼻部之间,同样也偏离嘴部,也会影响拾音效果,另一方面使得耳机杆10的重心上移,影响机头20在耳甲腔中的稳定性,容易导致无线耳机100脱落。

可选地,第一夹角α为51°-61°。可选地,第一夹角α为55°-58°。

请参照图9至图12,图9是图5所示的无线耳机的俯视示意图,图9示出的是上述第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俯视示意图,其中,耳机杆10的外表面102为平面且以耳机杆10的中心线m对称设置。图10是图9所示的无线耳机的另一个角度且含坐标系的俯视示意图,图11是图6所示的无线耳机的俯视示意图,图11示出的是上述第二个实施方式的结构俯视示意图,其中,耳机杆10呈圆柱状且耳机杆10的外周面可以划分为内表面103和外表面102,内表面103朝向机头20,外表面102背离机头20。图12为图11所示的无线耳机的另一个角度且含坐标系的俯视示意图。其中,轴线l在平面xz上的投影为投影l'。

音嘴30的轴线l与参考面之间的第二夹角β为37°-47°。前面已经指出音嘴30的轴线l和参考面并不平行,那么音嘴30的轴线l和参考面之间形成有一夹角,则为第二夹角β。在上述三维坐标系中,第二夹角β为音嘴30的轴线l与平面xz之间的第二夹角β,也即轴线l与投影l'的第二夹角β。在第一个实施方式中,参考面为耳机杆10的外表面102。图8与图9示出的是上述第一个实施方式所示结构中的第二夹角β。在第二个实施方式中,参考面为耳机杆10的外侧切面106,图10与图11示出的是上述第二个实施方式所示结构中的第二夹角β。

第二夹角β会影响机头20放入耳甲腔的舒适度与佩戴的稳定性。若第二夹角β过大,譬如第二夹角β大于50°时,对耳屏对机头20的支撑作用较小,进而使得耳机杆10随着角度变大而逐渐往外偏离耳屏间切迹,导致佩戴不稳定而容易脱落。若第二夹角β过小,譬如第二夹角β小于30°,耳机杆10容易与用户的脸部发生干涉,使得机头20难以佩戴进用户的耳朵。若是强行佩戴,则可能对耳朵造成伤害。

可选地,第二夹角β为40°-44°。可选地,第二夹角β为41-43°。

如图5至图6,为了进一步提升佩戴的稳定性和舒适度,声学面201上距离参考面最远的位置和耳机杆10上距离参考面最远的位置所在内侧切面107之间的预设距离d可以设置为11.6mm-12.6mm。内侧切面107对应平行于参考面。

耳机杆10上距离参考面最远的位置所在内侧侧面是指:在耳机杆20的与其内表面相切的切面中与参考面距离最远的切面。

通过设置预设距离d设计为11.6mm-12.6mm,可以保证了机头20放置于耳甲腔的舒适度,使机头20不会对耳屏、对耳屏、对耳轮造成压迫,并且还可以减少或者避免耳机杆10与脸部的接触而导致干涉,不会影响通话mic和天线性能。

若预设距离d过大,耳机杆10与脸部的间隙过大,使得无线耳机100佩戴不稳定。若预设距离d过小,音嘴30难以对接用于耳道,而且机头20容易往耳外方向对耳屏、对耳屏以及对耳轮进行抵顶,进而使得佩戴不稳定,降低佩戴舒适性。

可选地,预设距离d为12mm-12.3mm。可选地,预设距离d为12.1mm。

综上所述,通过设置第一夹角α设计为46°-66°,能够使得耳机杆10经过耳屏间切迹,不会对耳屏和对耳屏造成压迫,提升佩戴舒适性,而且,耳屏间切迹可以对耳机杆10进行限位,提高佩戴稳定性。

而且,通过设置第一夹角α设计为46°-66°,还可以使得耳机杆10设置收音孔101的一端朝向嘴部方向,保证了拾音效果。

再者,通过设置第二夹角β为37°-47°,可以保证了耳甲腔的舒适度,减少机头30和耳机杆10对耳屏、对耳屏以及对耳轮造成的压迫,并且能够减少耳机杆10与脸部的干涉,不会影响通话mic和天线性能。

另外,通过预设距离d设置为11.6mm-12.6mm,能够进一步提高佩戴稳定性和佩戴舒适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