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77794发布日期:2021-08-31 14:14阅读:51来源:国知局
发声器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转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用于电子音箱产品的发声器件。



背景技术:

发声器件又名扬声器或喇叭,运用于音箱中实现将音频信号转化为声音播放。

相关技术的发声器件包括盆架、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和具有磁间隙的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驱动所述振动系统振动发声,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插设与所述磁间隙内并驱动振膜振动发声的音圈、固定于所述盆架的弹性件贴设于所述弹性件的辅助振膜以及连接音圈和振膜的骨架。

然而,相关技术的发声器件中,磁路系统与辅助振膜产生干涉,导致所述弹性件容易被折断,不仅影响发声器件的使用寿命,还降低了发声器件的可靠性。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发声器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更长,可靠性更高的发声器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盆架、支撑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以及驱动所述振动系统振动发声的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具有磁间隙;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插设于所述磁间隙以驱动所述振膜振动发声的音圈;所述磁路系统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的磁碗、固定于所述磁碗的主磁钢单元以及间隔设置于所述主磁钢单元的相对两侧并与所述主磁钢单元共同围成所述磁间隙的副磁钢单元,所述音圈呈带圆角的矩形结构;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并与所述振膜间隔相对设置的弹性支撑组件,所述弹性支撑组件包括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音圈的短轴相对两侧;所述弹性支撑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的弹性件和贴设于所述弹性件远离所述振膜一侧且与所述副磁钢单元间隔设置的辅助振膜;所述弹性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的第一固定臂、与所述第一固定臂间隔设置用以支撑所述音圈的第二固定臂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臂和所述第二固定臂的弹臂;所述辅助振膜包括辅助折环和由所述辅助折环的相对两侧分别弯折延伸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贴合于所述第一固定臂,所述第二连接部贴合于所述第二固定臂,所述辅助折环与所述弹臂正对设置且相互间隔;所述辅助折环呈跑道形,且所述辅助折环设有贯穿其上的缺口,所述缺口位于所述音圈的长轴相对两侧。

优选的,所述副磁钢单元包括位于所述音圈的长轴相对两侧的第一副磁钢单元和位于所述音圈的短轴相对两侧的第二副磁钢单元;所述辅助振膜位于所述音圈的短轴相对两侧且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副磁钢单元远离所述音圈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骨架,所述骨架将所述振膜与所述音圈连接。

优选的,所述骨架包括贴合于所述音圈的圆角处的四个主体部、由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音圈的一侧向所述盆架方向弯折延伸且与所述第二固定臂连接的第一延伸壁以及由所述第一延伸壁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侧弯折延伸至与所述振膜连接的第二延伸壁,所述音圈、所述第一延伸壁和所述第二延伸壁共同围设形成收容槽,所述第一副磁钢单元和所述第二副磁钢单元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

优选的,每一所述弹性件包括两个所述第二固定臂和两个所述弹臂,两个所述弹臂由所述第一固定臂分别延伸至与两个所述第二固定臂连接。

优选的,所述振膜包括呈环状的第一折环部、间隔环绕所述第一折环部设置的呈环状的第二折环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折环部与所述第二折环部之间的呈环状的振动部;所述第一折环部远离所述第二折环部的一侧固定于主磁钢单元,所述第二折环部远离所述第一折环部的一侧固定于所述盆架,所述第一折环部靠近所述第二折环部的一侧和所述第二折环部靠近所述第一折环部的一侧同时贴设于所述振动部远离所述音圈的一侧;所述第二延伸壁贴设于所述振动部靠近所述音圈的一侧;所述主磁钢单元至少部分经所述第一折环部凸出至外露于所述振膜。

优选的,所述第一折环部包括贴设于所述振动部的第一固定部、由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周缘弯折延伸的第一折环、由所述第一折环弯折延伸且固定于所述主磁钢单元的第二固定部以及贯穿所述第二固定部的通孔,所述主磁钢单元部分经所述通孔外露于由所述振膜、所述盆架及所述磁碗围设形成的收容空间;所述第二折环部包括贴设于所述振动部的第三固定部、由所述第三固定部的周缘弯折延伸的第二折环以及由所述第二折环弯折延伸且固定于所述盆架的第四固定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折环与所述第二折环的凹陷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第一折环由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周缘向远离所述磁路系统方向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二折环由所述第三固定部的周缘向靠近所述磁路系统方向弯折延伸形成。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发声器件中,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并与所述振膜间隔相对设置的弹性支撑组件,所述弹性支撑组件包括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音圈的短轴相对两侧;所述弹性支撑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的弹性件和贴设于所述弹性件远离所述振膜一侧且与所述副磁钢单元间隔设置的辅助振膜;所述弹性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的第一固定臂、与所述第一固定臂间隔设置用以支撑所述音圈的第二固定臂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臂和所述第二固定臂的弹臂;所述辅助振膜包括辅助折环和由所述辅助折环的相对两侧分别弯折延伸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贴合于所述第一固定臂,所述第二连接部贴合于所述第二固定臂,所述辅助折环与所述弹臂正对设置且相互间隔;所述辅助折环呈跑道形,且所述辅助折环设有贯穿其上的缺口,所述缺口位于所述音圈的长轴相对两侧。该结构的设置,当发声器件工作时,保证了副磁钢单元与辅助振膜互不干涉,使得所述弹性件不易折断,极大提升了弹性件的寿命。另一方面,所述辅助振膜在音圈短轴的相对两侧分别为一个完整的结构,其无需通过在音圈短轴方向上开设让位孔避让副磁钢单元,以此达到副磁钢单元与辅助振膜互不干涉的效果,进而加强了振动系统的横向刚度,有效平衡了所述发声器件的横向摇摆,进而提升了发声器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声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声器件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沿图1中a-a线的剖示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同时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声器件100,其包括盆架1、支撑于所述盆架1的振动系统2以及驱动所述振动系统2振动发声的磁路系统3,所述磁路系统3具有磁间隙30。

所述振动系统2包括振膜21、插设于所述磁间隙30以驱动所述振膜21振动发声的音圈22、固定于所述盆架1并与所述振膜21相对间隔设置的弹性支撑组件23以及将所述振膜21与所述音圈22连接的骨架24。

所述磁路系统3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1的磁碗31、固定于所述磁碗31的主磁钢单元32以及间隔设置于所述主磁钢单元32的相对两侧并与所述主磁钢单元32共同围成所述磁间隙30的副磁钢单元33。

具体的,所述音圈22呈带圆角的矩形结构,所述弹性支撑组件23包括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音圈22的短轴相对两侧;所述弹性支撑组件23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1的弹性件231和贴设于所述弹性件231远离所述振膜21一侧且与所述副磁钢单元33间隔设置的辅助振膜232。所述弹性件231为柔性电路板。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231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1的第一固定臂2311、与所述第一固定臂2311间隔设置用以支撑所述音圈22的第二固定臂231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臂2311和所述第二固定臂2312的弹臂2313;所述辅助振膜232包括辅助折环2321和由所述辅助折环2321的相对两侧分别弯折延伸的第一连接部2322与第二连接部2323,所述第一连接部2322贴合于所述第一固定臂2311,所述第二连接部2323贴合于所述第二固定臂2312,所述辅助折环2321与所述弹臂2313正对设置且相互间隔;所述辅助折环2321呈跑道形,且所述辅助折环2321设有贯穿其上的缺口230,所述缺口230位于所述音圈22的长轴相对两侧。该结构的设置,当发声器件工作时,保证了副磁钢单元与辅助振膜互不干涉,使得所述弹性件不易折断,极大提升了弹性件的寿命。另一方面,所述辅助振膜在音圈短轴的相对两侧分别为一个完整的结构,其无需通过开设让位孔避让副磁钢单元以达到互不干涉的效果,进而加强了振动系统的横向刚度,有效平衡了所述发声器件的横向摇摆,进而提升了发声器件的稳定性。

更优的,为进一步增加所述弹性件231的柔韧性,每一所述弹性件231包括两个所述第二固定臂2312和两个所述弹臂2313,两个所述弹臂2313由所述第一固定臂2311分别延伸至与两个所述第二固定臂2312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副磁钢单元33包括位于所述音圈22的长轴相对两侧的第一副磁钢单元331和位于所述音圈22的短轴相对两侧的第二副磁钢单元332;所述辅助振膜232位于所述音圈22的短轴相对两侧且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副磁钢单元332远离所述音圈22的一侧。

所述骨架24包括贴合于所述音圈22的圆角处的四个主体部241、由所述主体部241远离所述音圈的22一侧向所述盆架1方向弯折延伸且与所述第二固定臂2312连接的第一延伸壁242以及由所述第一延伸壁242远离所述主体部241的一侧弯折延伸至与所述振膜21连接的第二延伸壁243,所述音圈22、所述第一延伸壁242和所述第二延伸壁243共同围设形成收容槽20,所述第一副磁钢单元331和所述第二副磁钢单元332收容于所述收容槽20内。

上述结构中,所述收容槽起到一个定位作用,提高了所述第一副磁钢单元和所述第二副磁钢单元装配时的定位精度,减少了装配误差的同时提高了装配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振膜21包括呈环状的第一折环部211、间隔环绕所述第一折环部211设置的呈环状的第二折环部21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折环部211与所述第二折环部212之间的呈环状的振动部213;所述第一折环部211远离所述第二折环部212的一侧固定于主磁钢单元32,所述第二折环部212远离所述第一折环部211的一侧固定于所述盆架1,所述第一折环部211靠近所述第二折环部212的一侧和所述第二折环部212靠近所述第一折环部211的一侧同时贴设于所述振动部213远离所述音圈22的一侧;所述第二延伸壁243贴设于所述振动部213靠近所述音圈22的一侧,所述主磁钢单元32至少部分经所述第一折环部211凸出至外露于所述振膜21。该结构的设置,使所述振膜具有双折环,一方面提高了所述振膜的振动效果,另一方面增加了频带的可调节因素,从而使所述发声器件100的声学性能更优。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环部211包括贴设于所述振动部213的第一固定部2111、由所述第一固定部2111的周缘弯折延伸的第一折环2112、由所述第一折环2112弯折延伸且固定于所述主磁钢单元32的第二固定部2113以及贯穿所述第二固定部2113的通孔2114,所述主磁钢单元32部分经所述通孔2114外露于由所述振膜21、所述盆架1及所述磁碗31围设形成的收容空间10;所述第二折环部212包括贴设于所述振动部213的第三固定部2121、由所述第三固定部2121的周缘弯折延伸的第二折环2122以及由所述第二折环2122弯折延伸且固定于所述盆架1的第四固定部2123。

为进一步增加所述振膜的振动效果以提高发声器件的声学性能,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环2112与所述第二折环2122的凹陷方向相反。具体的,所述第一折环2112由所述第一固定部2111的周缘向远离所述磁路系统3方向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二折环2122由所述第三固定部2121的周缘向靠近所述磁路系统3方向弯折延伸形成。

更进一步的,所述主磁钢单元32包括依次叠设于所述磁碗31的第一磁钢321、第一极芯322以及第二磁钢323,所述第二磁钢323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极芯322的本体部3231和由所述本体部3231凸出延伸的凸起部3232,所述凸起部3232经所述通孔2114外露于所述收容空间1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振动系统2还包括压板25,所述压板25包括贴合于所述凸起部3232远离所述第一极芯322一侧的平板部251和由所述平板部251的外周缘弯折延伸的延伸部252,所述延伸部252与所述第二固定部2113抵接。该结构提高了所述发声器件100的整体刚度,从而提升了发声器件的稳定性。

更优的,为进一步增加所述发声器件100的整体刚度,本实施例中,所述压板25由金属材料制成。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发声器件中,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并与所述振膜间隔相对设置的弹性支撑组件,所述弹性支撑组件包括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音圈的短轴相对两侧;所述弹性支撑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的弹性件和贴设于所述弹性件远离所述振膜一侧且与所述副磁钢单元间隔设置的辅助振膜;所述弹性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的第一固定臂、与所述第一固定臂间隔设置用以支撑所述音圈的第二固定臂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臂和所述第二固定臂的弹臂;所述辅助振膜包括辅助折环和由所述辅助折环的相对两侧分别弯折延伸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贴合于所述第一固定臂,所述第二连接部贴合于所述第二固定臂,所述辅助折环与所述弹臂正对设置且相互间隔;所述辅助折环呈跑道形,且所述辅助折环设有贯穿其上的缺口,所述缺口位于所述音圈的长轴相对两侧。该结构的设置,当发声器件工作时,保证了副磁钢单元与辅助振膜互不干涉,使得所述弹性件不易折断,极大提升了弹性件的寿命。另一方面,所述辅助振膜在音圈短轴的相对两侧分别为一个完整的结构,其无需通过开设让位孔避让副磁钢单元以达到互不干涉的效果,进而加强了振动系统的横向刚度,有效平衡了所述发声器件的横向摇摆,进而提升了发声器件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