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频插孔测试工具及检测音频插孔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31106发布日期:2021-08-27 11:08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音频插孔测试工具及检测音频插孔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音频插孔测试工具。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电脑等电子设备都具有音频插孔,用于与耳机的音频插头连接,以供用户通过耳机收听声音或录音。目前,音频插孔为耳机和麦克风二合一插座,在出厂前都要进行耳机和麦克风的功能测试,确保硬件等功能可以正常使用。

目前,相互匹配的音频插孔和音频插头有国标和美标两种,它们的区别点在于麦克信号连接点和地信号连接点是相反的。然而,现有的音频插孔测试工具无法兼容这两种不同标准的音频插孔,所以需要准备两种测试工具,更换使用,且这两种测试工具外观相近不容易区分,往往会因用错工具导致测试中误报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音频插孔测试工具,能兼容分别符合国标和美标两种规格的音频插孔,以进行检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音频插孔测试工具,包括:

音频插头,所述音频插头包括第一声道区、第一触区和第二触区,所述第一声道区、所述第一触区和所述第二触区任相邻两个区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其中,所述第一声道区通过第一电容和切换开关串联于所述第一触区,其中,所述切换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声道区连接,所述切换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触区连接;

所述第一声道区通过第二电容和所述切换开关串联于所述第二触区,其中,所述切换开关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触区连接;

所述切换开关用于切换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其中,所述第一状态为所述第一声道区与所述第一触区之间的回路电连通,所述第二状态为所述第一声道区与所述第二触区之间的回路电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换开关为单刀双掷开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音频插头还包括第二声道区,所述第二声道区、所述第一声道区、所述第一触区和所述第二触区任相邻两个区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所述第二声道区通过第三电容和所述切换开关串联于所述第一触区,其中,所述切换开关的第四端与所述第二声道区连接,所述切换开关的第五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触区连接;

所述第二声道区通过第四电容和所述切换开关串联于所述第二触区,其中,所述切换开关的第六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触区连接;

所述切换开关还用于切换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其中,所述第三状态为所述第二声道区与所述第一触区之间电连通,所述第四状态为所述第二声道区与所述第二触区之间电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换开关为双刀双掷开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切换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切换开关的第三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切换开关的第五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切换开关的第六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音频插头与孔径为3.5mm的音频插孔适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音频插孔的系统,包括待检测设备和如上第一方面所述的音频插孔测试工具,所述待检测设备包括至少一个音频插孔,所述音频插孔测试工具插设于所述音频插孔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音频插孔测试工具,检测时,将该测试工具的音频插头插入电子设备的音频插孔。当所述音频插孔为符合国标的音频插孔时,通过切换开关切换至第一状态,使第一声道区至所述第一触区之间的回路电连通,电子设备输出的音频信号在由第一声道区-第一电容-第一触区形成的回路中传输至电子设备以根据此音频信号确定其音频插孔是否正常,此时,第一触区为麦克区,第二触区为接地区,以适应国标下的音频插孔的检测。当所述音频插孔为符合美标的音频插孔时,通过切换开关切换至第二状态,使第一声道区至所述第二触区之间的回路电连通,电子设备输出的音频信号在由第一声道区-第二电容-第二触区形成的回路中传输至电子设备以根据此音频信号确定其音频插孔是否正常,此时,第一触区为接地区,第二触区为麦克区,以适应美标下的音频插孔的检测。从而,该音频插孔测试工具能够兼容分别符合国标、美标两种规格的音频插孔的测试,避免了因测试工具不匹配导致的误报,还能提高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插孔测试工具的应用系统示意图;

图2为两种不同规则的音频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插孔测试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插孔测试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见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音频插孔测试工具100的应用系统示意图。该应用系统包括电子设备200和音频插孔测试工具100。

所述电子设备200为具有音频播放功能和音频录制功能的设备,例如,可以为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所述电子设备200上设置有音频插孔201,所述音频插孔201为耳机和麦克风二合一插孔。从而,当所述电子设备200的音频插孔201插入耳机时,用户可以通过带麦克的耳机收听电子设备200内置的播放器播放的声音,还能进行声音录制。例如,当用笔记本电脑(电子设备200)进行语音会议时,将带麦克的耳机插入笔记本电脑的音频插座201,配合对应的语音软件,用户即可与他人进行对话。

具体的,所述音频插孔201包括声道触片、接地触片和麦克触片(图未示),当带麦克的耳机的插头插入所述音频插孔201时,耳机插头上的声道区与所述声道触片连通,耳机插头上的接地区与所述接地触片连通,耳机插头上的麦克区与所述麦克触片连通,从而,电子设备200输出的音频信号经所述声道触片和声道区传入耳机的扬声器,由扬声器将音频信号转为为声音,传入用户耳朵。当用户录制时,耳机上的麦克将用户的语音转化为录音信号,录音信号经所述麦克区和麦克触片,传输至电子设备200,即获取录制音频。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2所示,国标下耳机的音频插头中各区按声道区-麦克区-接地区依次排列,相应的音频插孔中各触片按声道触片-麦克触片-接地触片依次排列。美标下耳机的音频插头中各区按声道区-接地区-麦克区依次排列,相应的音频插孔中各触片按声道触片-接地触片-麦克触片依次排列。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电子设备的音频插孔可以符合国标,也可以符合美标。然而,传统检测方法中,使用两种不同结构的音频插孔测试工具对分别符合国标、美标两种规格的音频插孔进行检测,往往会因用错工具导致测试中误报等问题。

基于上述情况,为了增加音频插孔201出厂检测的便利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音频插孔测试工具100,能兼容分别符合国标和美标两种规格的音频插孔,以进行出厂检测。所述音频插孔测试工具100通过切换状态,能与电子设备200的音频插孔201相互匹配,即能进行音频信号的播放传输和录制传输。该测试工具100能将经音频插孔201的声道触片输出的音频信号回传至音频插孔201的麦克触片,进行音频录制,从而,可以根据该录制到的音频确定其音频插孔是否正常,例如,若该录制到的音频正常,则说明该音频插孔的声道区能正常输出音频信号,麦克区能正常输入音频信号,从而,该音频插孔合格。

请参阅图3,所述音频插孔测试工具300包括音频插头30,所述音频插头30包括第一声道区31、第一触区32和第二触区33,所述第一声道区31、所述第一触区32和所述第二触区33任相邻两个区之间设置有绝缘层34。其中,所述第一声道区31通过第一电容51和切换开关40串联于所述第一触区32,其中,所述切换开关40的第一端41与所述第一声道区31连接,所述切换开关40的第二端42与所述第一电容5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5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触区32连接;所述第一声道区31通过第二电容52和所述切换开关40串联于所述第二触区33,其中,所述切换开关40的第三端43与所述第二电容5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5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触区33连接;所述切换开关40用于切换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其中,所述第一状态为所述第一声道区31与所述第一触区32之间的回路电连通,所述第二状态为所述第一声道区31与所述第二触区33之间的回路电连通。

在此实施例中,所述音频插头30为三芯音频插头,用于单声道传输。通过所述切换开关40的状态切换,使得该音频插孔测试工具300能够对符合国标规格的三脚音频插孔进行检测,也能够对符合美标规格的三脚音频插孔进行检测。具体的,检测时,将该测试工具300的音频插头30插入电子设备的三脚音频插孔。当所述三脚音频插孔为符合国标的三脚音频插孔时,通过切换开关40切换至第一状态,使第一声道区31至所述第一触区32之间的回路电连通,电子设备输出的音频信号在由第一声道区31-第一电容51-第一触区32形成的回路中传输至电子设备以根据此音频信号确定其音频插孔是否正常,此时,第一触区32为麦克区,第二触区33为接地区,以适应国标下的三角音频插孔的检测。当所述音频插孔为符合美标的三脚音频插孔时,通过切换开关40切换至第二状态,使第一声道区31至所述第二触区33之间的回路电连通,电子设备输出的音频信号在由第一声道区31-第二电容52-第二触区33形成的回路中传输至电子设备以根据此音频信号确定其音频插孔是否正常,此时,第一触区32为接地区,第二触区33为麦克区,以适应美标下的三脚音频插孔的检测。从而,该音频插孔测试工具300能够兼容分别符合国标、美标两种规格的三脚音频插孔的测试,避免了因测试工具不匹配导致的误报,还能提高检测效率。

其中,当该音频插孔测试工具300处于第一状态以对符合国标规格的三脚音频插孔进行检测时,由第一声道区31输入的音频信号经所述第一电容51过滤后,再传输至第一触区32,从而,所述第一电容51可以将混合于音频信号中的直流信号消除,减小了音频信号中的干扰,有益于提高音频插孔检测的准确性。同理,当该音频插孔测试工具300处于第二状态以对符合美标规格的三脚音频插孔进行检测时,由第一声道区31输入的音频信号经所述第二电容52过滤后,再传输至第二触区33,从而,所述第二电容52可以将混合于音频信号中的直流信号消除,减小了音频信号中的干扰,有益于提高音频插孔检测的准确性。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换开关40为单刀双掷开关,结构简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所述音频插头30还包括第二声道区35,所述第二声道区35、所述第一声道区31、所述第一触区32和所述第二触区33任相邻两个区之间设置有绝缘层34。所述第二声道区35通过第三电容53和所述切换开关40串联于所述第一触区32,其中,所述切换开关40的第四端44与所述第二声道区35连接,所述切换开关40的第五端45与所述第三电容5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5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触区32连接。所述第二声道区35通过第四电容54和所述切换开关40串联于所述第二触区33,其中,所述切换开关40的第六端46与所述第四电容5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54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触区33连接。所述切换开关40还用于切换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其中,所述第三状态为所述第二声道区35与所述第一触区32之间电连通,所述第四状态为所述第二声道区35与所述第二触区33之间电连通。

在此实施例中,所述音频插头30为四芯音频插头,用于双声道传输,则与其匹配的音频插孔也相应有第二声道触片。通过所述切换开关40的状态切换,使得该音频插孔测试工具300能够对符合国标规格的四脚音频插孔进行检测,也能够对符合美标规格的四脚音频插孔进行检测。具体的,将该测试工具的音频插头30插入电子设备的音频插孔。当所述四脚音频插孔为符合国标的四脚音频插孔时,通过切换开关40切换至第三状态,使第二声道区35至所述第一触区32之间的回路电连通,电子设备输出的音频信号在由第二声道区35-第三电容53-第一触区32形成的回路中传输至电子设备以根据此音频信号确定其音频插孔是否正常,此时,第一触区32为麦克区,第二触区33为接地区,以适应国标下的四脚音频插孔的检测。当所述四脚音频插孔为符合美标的四脚音频插孔时,通过切换开关40切换至第二状态,使第二声道区35至所述第二触区33之间的回路电连通,电子设备输出的音频信号在由第二声道区35-第四电容54-第二触区33形成的回路中传输至电子设备以根据此音频信号确定其音频插孔是否正常,此时,第一触区32为接地区,第二触区33为麦克区,以适应美标下的四脚音频插孔的检测。从而,该音频插孔测试工具300能够兼容分别符合国标、美标两种规格的四脚音频插孔的测试,避免了因测试工具不匹配导致的误报,还能提高检测效率。

其中,当该音频插孔测试工具300处于第三状态以对符合国标规格的四脚音频插孔进行检测时,由第二声道区35输入的音频信号经所述第三电容53过滤后,再传输至第一触区32,从而,所述第三电容53可以将混合于音频信号中的直流信号消除,减小了音频信号中的干扰,有益于提高音频插孔检测的准确性。同理,当该音频插孔测试工具300处于第四状态以对符合美标规格的四脚音频插孔进行检测时,由第二声道区35输入的音频信号经所述第四电容54过滤后,再传输至第二触区33,从而,所述第四电容54可以将混合于音频信号中的直流信号消除,减小了音频信号中的干扰,有益于提高音频插孔检测的准确性。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换开关40为双刀双掷开关。当待测电子设备的音频插孔为符合国标规格的四脚音频插孔时,可以拨动该双刀双掷开关,使得所述切换开关40的第一端41与第二端42连通、第四端44与第五端45连通,从而,可以对符合国标规格的四脚音频插孔进行检测。当待测电子设备的音频插孔为符合美标规格的四脚音频插孔时,可以拨动该双刀双掷开关,使得所述切换开关40的第一端41与第三端43连通、第四端44与第六端46连通,从而,可以对符合美标规格的四脚音频插孔进行检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电阻(图未示),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切换开关40的第二端42,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容51的第一端。其中,所述第一电阻可以使得输入第一触区32的音频信号衰减,从而,防止第一触区32的电流过大,以免在对符合国标规格的音频插孔进行检测时因电流过大而损坏电子设备内部的麦克风。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电阻(图未示),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切换开关40的第三端43,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电容52的第一端。其中,所述第二电阻可以使得输入第二触区33的音频信号衰减,从而,防止第二触区33的电流过大,以免在对符合美标规格的音频插孔进行检测时因电流过大而损坏电子设备内部的麦克风。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电阻(图未示),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切换开关40的第五端45,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三电容53的第一端。其中,所述第三电阻可以使得输入第一触区32的音频信号衰减,从而,防止第一触区32的电流过大,以免对符合国标规格的音频插孔进行检测时因电流过大而损坏电子设备内部的麦克风。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四电阻(图未示),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切换开关40的第六端46,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四电容54的第一端。其中,所述第四电阻可以使得输入第二触区33的音频信号衰减,从而,防止第二触区33的电流过大,以免在对符合美标规格的音频插孔进行检测时因电流过大而损坏电子设备内部的麦克风。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音频插头30与孔径为3.5mm的音频插孔适配,从而,使得音频插头30的大小既符合国标规格也符合美标规格,使得该音频插孔测试工具的应用范围更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音频插孔测试工具,检测时,将该测试工具的音频插头30插入电子设备的音频插孔。当所述音频插孔为符合国标的音频插孔时,通过切换开关40切换至第一状态,使第一声道区31至所述第一触区32之间的回路电连通,电子设备输出的音频信号在由第一声道区31-第一电容51-第一触区32形成的回路中传输至电子设备以根据此音频信号确定其音频插孔是否正常,此时,第一触区32为麦克区,第二触区33为接地区,以适应国标下的音频插孔的检测。当所述音频插孔为符合美标的音频插孔时,通过切换开关40切换至第二状态,使第一声道区31至所述第二触区33之间的回路电连通,电子设备输出的音频信号在由第一声道区31-第二电容52-第二触区33形成的回路中传输至电子设备以根据此音频信号确定其音频插孔是否正常,此时,第一触区32为接地区,第二触区33为麦克区,以适应美标下的音频插孔的检测。从而,该音频插孔测试工具能够兼容分别符合国标、美标两种规格的音频插孔的测试,避免了因测试工具不匹配导致的误报,还能提高检测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检测音频插孔的系统(图未示),包括待检测设备和如上任一实施例中的音频插孔测试工具,所述待检测设备包括至少一个音频插孔,所述音频插孔测试工具插设于所述音频插孔中。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待检测设备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所述待测设备上的至少一个音频插孔中的任一一个音频插孔可以是符合国标规格的音频插孔,也可以是符合美标规格的音频插孔。该音频插孔测试工具均能对所述待测设备的音频插孔进行检测。该音频插孔测试工具与上述实施例中音频插孔测试工具具有相同的结构和功能,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