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13140发布日期:2021-08-17 13:50阅读:61来源:国知局
相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施例涉及相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微型相机模块得到开发,而且微型相机模块被广泛应用于诸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游戏机之类小型电子产品中。

随着汽车在大众中变得更加普及,微型相机不仅广泛应用于小型电子产品中,也广泛应用于车辆中。例如,用于保护车辆或交通事故客观数据的黑匣子相机、使驾驶员能够通过屏幕监控车辆后方盲点以确保车辆倒车时安全的后部监测(surveillance)相机、能够检测车辆周围的周围检测相机等等被提供。

同时,随技术发展,车道保持辅助系统(lkas)正在得到应用,该系统在通过接收行驶道路前方的图像信号并进行实时分析,而检测到因驾驶员粗心或疲劳驾驶导致车道偏离情况后会发出警报。

然而,由于车辆的尺寸、每辆车的风挡(windshield,挡风部件)角度等等的差异,为了获得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的最佳视角,每辆车需要使用单独的耦接器等构造,从而导致发生模具成本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主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成本的相机装置。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一方案的相机装置可包括:托架(bracket,支架);相机模块,耦接至托架,由此能围绕第一轴线旋转;视角调节构件,包括耦接至托架的第一部分和耦接至相机模块的第二部分;以及弹性构件,被设置在托架上,以借助托架接触视角调节构件的第一部分。

此外,视角调节构件包括本体、形成于本体的第二部分中的螺纹、端部、以及从本体的第一部分突出的锁定部,而且视角调节构件的端部和锁定部可被间隔开。

此外,弹性构件可包括被设置在上述端部与锁定部之间的第一区域、以及在第一区域中被弯曲并被设置在该端部与托架的一个表面之间的第二区域。

此外,托架包括支撑部,弹性构件被设置在该支撑部中,其中,支撑部可包括:第一侧壁,被设置在相机模块与视角调节构件的第一部分之间;第二侧壁,面对第一侧壁;以及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将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连接。

此外,第一侧壁包括第一开口,视角调节构件的一部分被设置在第一开口中,且第二侧壁可包括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将视角调节构件的第一部分的一端暴露在外。

此外,弹性构件的第一区域可包括对应于第一开口的第三开口,弹性构件的第二区域可包括对应于第二开口的第四开口。

此外,相机模块包括耦接部,视角调节构件的第二部分耦接至耦接部,以使得相机模块的位置被调节;相机模块的耦接部与托架的支撑部被间隔开;当耦接部与支撑部之间的距离增加时,相机模块的上部与托架的上部之间的距离可大于相机模块的下部与托架的下部之间的距离。

此外,第一开口可被形成为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的长度。

此外,弹性构件可被形成为呈“u”形。

此外,视角调节构件的锁定部的一个表面可被形成为呈曲面形状。

此外,支撑部的第一侧壁可包括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曲面形状对应于锁定部的一个表面的曲面形状。

此外,视角调节构件的另一侧可螺纹式耦接(screw-coupled)至耦接部。

此外,视角调节构件与相机模块螺纹式耦接处的长度与相机模块相对于托架的旋转角度可彼此对应。

此外,视角调节构件的一端可被设置在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之间。

此外,弹性构件的第一区域与视角调节构件的锁定部的一侧接触,以弹性地支撑视角调节构件,且弹性构件的第二区域可由托架的支撑部的第二侧壁的一个表面支撑。

此外,弹性构件的第一区域可与视角调节构件的锁定部的一侧线接触,以相对于托架将视角调节构件固定在预定位置。

此外,托架的支撑部的第二侧壁包括突起,该突起通过从内侧表面向另一侧延伸来形成,弹性构件的第二区域可被设置在托架的突起与支撑部的底部表面之间。

此外,相机模块的耦接部可包括第二凹槽。

此外,相机装置可包括防松动部,防松动部被设置在第二凹槽中且被视角调节构件的本体贯穿。

此外,相机模块可包括外壳以及从外壳的两端延伸的延伸部,延伸部可铰接式地耦接至托架。

根据本实施例的相机装置包括:托架;相机模块,耦接至托架,以使得视角能够被调节;视角调节构件,用于调节相机模块的视角;以及弹性构件,用于挤压视角调节构件,其中,视角调节构件包括本体以及从本体突出的锁定部,其中,托架包括:第一侧壁,被设置在锁定部与相机模块之间;以及第二侧壁,被设置在第一侧壁相对于锁定部的相对侧上,以及其中,弹性构件可包括:第一区域,与锁定部接触,以抵靠第一侧壁挤压锁定部;以及第二区域,与托架的第二侧壁接触。

有益效果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可提供能够降低成本的相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配备有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相机角度调节装置的车辆的示意图。

图2和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相机角度调节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相机角度调节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图3中的部分a的放大图。

图6和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相机角度调节装置的视角调节构件、弹性构件、以及防松动部的立体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相机角度调节装置的视角调节构件和防松动部的立体图。

图9和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相机角度调节装置的一些构造的示意图。

图11和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相机角度调节装置的操作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相机角度调节装置的立体图。

图14是图13中的部分b的放大图。

图15至图1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相机角度调节装置的制造过程的视图。

图20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相机角度调节装置的立体图。

图21是图20中的部分c的放大图。

图2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相机角度调节装置的局部构造的横截面图。

图23和图2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相机角度调节装置的制造过程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然而,本发明的技术概念不受限于将要被描述的一些实施例,而是可通过各种方式来实施,并且各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元件可被选择性地组合及替代,以在本发明的技术概念范围内被使用。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除非被特别定义和描述,否则可以用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来解释,而通常使用的术语,诸如在字典中被定义的术语,则可以考虑到它们在相关技术中的上下文含义来理解。

另外,本说明书中所用术语并非被用来限制本发明而是被用来描述实施例。

在本说明书中,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说明,单数形式还可以包括复数形式,并且当被描述为“a、b和c中的至少一个”(或一个或多个)时,可以包括a、b和c的所有可能组合中的一种或多种。

此外,诸如第一、第二、a、b、(a)、(b)等术语可被用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各部件。这些术语仅供用以将上述部件与其它部件区分开,而部件的本质、顺序、顺序等不受术语的限制。

而且,当特定部件被公开为“连接”、“耦接”或“互连”至其它部件时,该部件不仅可以涵盖直接地连接、耦接或互连至其它部件的情况,而且还涵盖通过位于该部件与其它部件之间的部件,而“连接”、“耦接”或“互连”至其它部件的情况。

此外,当以被形成或布置在每个部件“之上(上方)”或“之下(下方)”来进行描述时,“之上(上方)”或“之下(下方)”意味着这不仅涵盖两个部件直接接触的情况,也涵盖一个或多个其它部件被形成或布置在两个部件之间的情况。另外,当以“之上(上方)”或“之下(下方)”来表述时,不仅可以基于一个部件包括向上方向的含义,还可以包括向下方向的含义。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实施例。

图1是配备有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相机角度调节装置的车辆的示意图。

相机装置可包括相机角度调节装置10。参考图1,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相机角度调节装置10可耦接至车辆1的风挡2。风挡可被设置在车辆1的前部或后部中。风挡2由透明材料形成,以使得驾驶员能够向前或向后观看。风挡2可包括被设置在车辆1的前部中的前风挡和被设置在车辆的后部中的后风挡。相机角度调节装置10可耦接至风挡2的内侧表面。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相机角度调节装置10是通过耦接至前风挡的示例来说明的,但也可耦接至后风挡。相机角度调节装置10的托架100可通过诸如粘合之类方式直接地耦接至风挡2的内侧表面,或相机角度调节装置10可通过单独的耦接件(未示出)和/或盖子(未示出)来耦接至风挡2。

图2和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相机角度调节装置的立体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相机角度调节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图3中的部分a的放大图。图6和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相机角度调节装置的视角调节构件、弹性构件、以及防松动部的立体图。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相机角度调节装置的视角调节构件和防松动部的立体图。图9和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相机角度调节装置的一些构造的示意图。

参考图2至图10,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相机角度调节装置10包括托架100、相机模块200、视角调节构件300、以及弹性构件400,并且可包括防松动单元500,但也可在排除某些构造的条件下被实施,而且不排除增加上述构造以外的构造。

相机角度调节装置10可被安装在车辆1的风挡2上。相机角度调节装置10可调节相机模块200的视角。借此,视角可通过补偿相机模块200的制造公差或车辆1上的安装公差,而在用户所期望的视角范围内得到调节。

相机角度调节装置10可包括托架100。托架100可被设置在相机模块200的一侧上。托架100可被设置在相机模块200之后。托架100可被安装在车辆1的风挡2上。托架100可以可旋转地支撑相机模块200。视角调节构件300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弹性构件400可被设置在托架100上。托架100可包括本体102、延伸部104、以及支撑部110。

托架100的本体102可支撑相机模块200的外壳210。本体102可被设置在相机模块200的外壳210一侧或后部上。本体102可被形成为在形状和尺寸上对应于相机模块200的外壳210。延伸部104形成于托架100的本体102的两端处,且支撑部110可形成于上部。

托架100的延伸部104可从本体102的两端延伸。托架100的延伸部104可与相机模块200的延伸部230耦接。托架100的延伸部104可被铰接至相机模块200的延伸部230。托架100的延伸部104可以可旋转地支撑相机模块200的延伸部230。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延伸部104是以从本体102的两端向一侧或后部延伸来形成的示例来说明的,但不限于此,还可通过从本体102的两端向前延伸或沿外周缘方向延伸来形成。

支撑部110可被设置在本体102的上部中。支撑部110可通过从本体102的上表面向上延伸来形成。弹性构件400可被设置在支撑部110上。视角调节构件300的一侧可被设置在支撑部110上。支撑部110可面对相机模块200的耦接部220。支撑部110可与相机模块200的耦接部220间隔开预定距离。支撑部110可包括第一侧壁112、第二侧壁114、第三侧壁116、以及第四侧壁118。视角调节构件300的一侧可包括第一部分。视角调节构件300的一侧可包括第一区域。视角调节构件300的另一侧可包括第二部分。视角调节构件300的另一侧可包括第二区域。

第一侧壁112可被设置在相机模块200与视角调节构件300的一侧之间。第一侧壁112可面对相机模块200的耦接部220。第一侧壁112可面对第二侧壁114。第一侧壁112可连接至第三侧壁116。第一侧壁112可连接至第四侧壁118。第一侧壁112可包括第一开口1122和第一凹槽1124。

视角调节构件300的一部分可被设置在第一侧壁112的第一开口1122中。视角调节构件300的本体310可被设置在第一侧壁112的第一开口1122中。在第一侧壁112的第一开口1122中,可设置视角调节构件300的本体310中没有螺纹312的区域。第一侧壁112的第一开口1122可被形成为,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第二方向上的长度,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第一侧壁112的第一开口1122可被形成为,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水平方向上的长度。视角调节构件300的端部320可被设置在第一开口1122与第二开口1142之间。

第一侧壁112的第一凹槽1124可被形成为呈曲面形状,其对应于视角调节构件300的锁定部330在另一方向上的一个表面。第一侧壁112的第一凹槽1124可被形成为呈相对于第一侧壁112的第一开口1122对称的形状。视角调节构件300的锁定部330的一个表面可被设置在第一侧壁112的第一凹槽1124中。第一侧壁112的第一凹槽1124的尺寸可小于视角调节构件300的锁定部330的一个表面的尺寸。借此,视角调节构件300能够相对于第一侧壁112精细地(finely)旋转,由此防止损坏产品。

第二侧壁114可面对第一侧壁112。第二侧壁114可连接至第三侧壁116。第二侧壁114可连接至第四侧壁118。第二侧壁114可包括第二开口1142和突起1144、1146。

在第二侧壁114的第二开口1142与第一侧壁112的第一开口1122之间,可设置视角调节构件300的端部320和锁定部330。第二侧壁114的第二开口1142可将视角调节构件300的一侧的一端暴露在外。具体地,第二侧壁114的第二开口1142可将视角调节构件300的端部320的工具凹槽322暴露在外。借此,用户通过将工具插入工具凹槽322并旋转工具,能够容易地改变视角调节构件300相对于相机模块200的耦接部220螺纹式耦接处的长度。

第二侧壁114的突起1144和1146可包括两个突起1144和1146。这两个突起1144和1146可通过从第二侧壁114的面对第一侧壁112的内侧表面朝向另一侧或第一侧壁112延伸来形成。第二侧壁114的这两个突起1144和1146可被形成在与第一侧壁112的边缘相邻的区域中。第二侧壁114的这两个突起1144和1146可被形成在第二侧壁114的上部区域中。弹性构件400的第二区域420可被设置在第二侧壁114的两个突起1144和1146与支撑部110的底部表面之间。借此,能够防止弹性构件400分离。

第三侧壁116和第四侧壁118可连接第一侧壁112和第二侧壁114。在第三侧壁116与第四侧壁118之间的空间中,可设置视角调节构件300的端部320、锁定部330、以及弹性构件400。第三侧壁116和第四侧壁118的长度或面积可被形成为小于第一侧壁112和第二侧壁114的长度或面积。

相机角度调节装置10可包括相机模块200。相机模块200可被设置在托架100上。相机模块200可被设置在托架100的另一侧或前侧上。相机模块200可被可旋转地耦接至托架100。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相机模块200是以三镜头相机(triplecamera,三摄相机)作为示例来说明的,但不限于此且可进行各种改变,例如双镜头相机(dualcamera,双摄相机)。相机模块200可包括外壳210、耦接部220、以及延伸部230。

相机模块200的外壳210可构成相机模块的外观。外壳210可包括至少一个孔,至少一个镜头模块被安装在孔中。可组成至少一个相机的部件可被设置在外壳210中。外壳210可被设置在托架100的本体102的前侧。耦接部220可被形成在外壳210的上部上。

视角调节构件300的另一侧可耦接至相机模块200的耦接部220,以使相机模块200的位置得以被调节。耦接部220可面对托架100的支撑部110。耦接部220可与托架100的支撑部110间隔开预定距离。随着耦接部220与托架100的支撑部110之间的距离增加,相机模块200的上部与托架100的上部之间的距离会增加。当耦接部220与托架100的支撑部110之间的距离增加时,相机模块200的下部与托架100的下部之间的距离会变窄。当耦接部220与托架100的支撑部110之间的距离增加时,相机模块200的上部与托架100的上部之间的间隙会大于相机模块200的下部与托架100的下部之间的间隙。视角调节构件300的另一侧可螺纹式耦接至耦接部220。视角调节构件300的本体310的螺纹312可螺纹式耦接至耦接部220。耦接部220与支撑部110之间的距离可通过主要本体310的长度来调节(本体310螺纹式耦接至耦接部220)。亦即,相机模块200相对于托架100的旋转角度可通过相机模块200的耦接部220与视角调节构件300螺纹式耦接处的长度来调节。相机模块200的耦接部220可包括第二凹槽222。

防松动部500可被设置在相机模块200的耦接部220的第二凹槽222中。相机模块200的耦接部220的第二凹槽222的内部可被视角调节构件300的本体310贯穿。

相机模块200的延伸部230可被形成在外壳210中。延伸部230可从外壳210的两端延伸。相机模块200的延伸部230可铰接式耦接至托架100的延伸部104。借此,相机模块200可相对于托架100旋转。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相机模块200的延伸部230是以从外壳210的两端向一侧或向后延伸形成作为示例来说明的,但不限于此,并且其可通过从外壳210的两端向前延伸来形成、或通过朝向外周缘方向延伸来形成。

相机角度调节装置10可包括视角调节构件300。视角调节构件300的一侧可被设置在托架100上。视角调节构件300的另一侧可耦接至相机模块200,以使相机模块200的位置得以被调节。视角调节构件300的另一侧可螺纹式耦接至相机模块200。视角调节构件300与相机模块200螺纹式耦接在一起处的长度以及相机模块200相对于托架100的旋转角度可彼此对应。视角调节构件300可包括本体310、端部320、以及锁定部330。

视角调节构件300的本体310可被形成为呈圆柱形。端部320可被设置在本体310的一侧的一端处。螺纹312可被形成在本体310的另一侧的外周缘表面上。锁定部330可被设置在端部320与形成螺纹312的区域之间。在视角调节构件300的本体310中,形成螺纹312的区域可螺纹式耦接至相机模块200的耦接部220。在视角调节构件300的本体310中,没有形成螺纹312的区域可被设置在托架100的支撑部110的第一侧壁112的第一开口1122中。弹性构件400的第一区域可被设置在位于视角调节构件300的本体310的端部320与锁定部330之间的区域中。设置在视角调节构件300的本体310的端部320与锁定部330之间的区域可被设置在托架100的支撑部110中。

视角调节构件300的端部320可通过在外周缘方向上从本体310延伸来形成。端部320可被形成为呈盘状。端部320可被设置在视角调节构件300的一侧的一端处。端部320可被设置成与锁定部330间隔开。锁定凹槽322可被形成在端部320的外表面或后表面上。视角调节构件300的端部320可被设置在托架100的支撑部110中。视角调节构件300的端部320可被设置在第一开口1122与第二开口1142之间。视角调节构件300的端部320可被设置在弹性构件400的第一区域410与第二区域420之间。视角调节构件300的端部320可被设置在弹性构件400的第三开口412与第四开口422之间。视角调节构件300的端部320的外表面或后表面可通过弹性构件400的第四开口422和第二侧壁114的第二开口1142暴露在外。

视角调节构件300的锁定部330可通过在外周缘方向上从本体310延伸来形成。锁定部330可被设置在端部320与本体310的形成螺纹的区域之间。锁定部330可与端部320间隔开预定距离。锁定部330可被形成为呈盘状。锁定部330的一个表面可被形成为呈曲面形状。锁定部330可被设置在托架100的支撑部110的第一侧壁112的内侧与弹性构件400的第一区域410之间。锁定部330的被形成为呈曲面形状的一个表面可面对托架100的支撑部110的第一侧壁112的内侧表面。锁定部330的一个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可被设置在第一侧壁112的第一开口1122中。锁定部330可与第一侧壁112的第一凹槽1124接触。锁定部330的半径可大于第一凹槽1124的半径。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视角调节构件300的一侧指的是在视角调节构件300的端部320方向上的区域,而另一侧可被解释为意味着在端部320的相对于本体310的相反方向上的区域。

相机角度调节装置10可包括弹性构件400。弹性构件400可被设置在托架100上。弹性构件400可被设置在托架100的支撑部110中。弹性构件400可接触视角调节构件300的一侧和托架100。弹性构件400可接触且弹性地支撑视角调节构件300的锁定部330的另一表面,以使得视角调节构件300的锁定部330的一个表面能够与第一侧壁112恒定接触。弹性构件400的至少一部分可弯曲。弹性构件400的弯曲区域可与支撑部110的底部表面接触、或可被设置成与该底部表面相邻。弹性构件400中没有弯曲的区域可暴露在外。弹性构件400可被形成为呈字母“u”的形状。弹性构件400的横截面可被形成为呈字母“u”或“v”的形状。弹性构件400可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弹性构件400可由金属材料形成。弹性构件400可包括第一区域410和第二区域420。

弹性构件400的第一区域410可被设置在介于视角调节构件300的端部320与锁定部330之间的区域中。第一区域410可与视角调节构件300的锁定部320的一侧接触,以弹性地支撑视角调节构件300。第一区域410可与视角调节构件300的锁定部320的一侧线接触。借此,视角调节构件300的锁定部320的另一侧与托架100的第一侧壁112发生接触,或可相对于托架100将视角调节构件300固定在恒定位置。第一区域410可包括第三开口412。

第一区域410的第三开口412可对应于第一侧壁112的第一开口1122。第一区域410的第三开口412可面对第一侧壁112的第一开口1122。第一区域410的第三开口412可被形成为尺寸对应于第一侧壁112的第一开口1122。

弹性构件400的第二区域420可被设置在视角调节构件300的端部320与托架300的第二侧壁114的内侧表面之间。第二区域420可被设置在突起1144和1146与支撑部110的底部表面之间。第二区域420可由托架100的支撑部110的第二侧壁114的一个表面或内侧表面来支撑。第二区域420可通过在第一区域410中进行弯曲来形成。第二区域420可包括第四开口422。

第二区域420的第四开口422可对应于第二侧壁114的第二开口1142。第二区域420的第四开口422可面对第二侧壁114的第二开口1142。第二区域420的第四开口422可被形成为尺寸对应于第二侧壁114的第二开口1142。

相机角度调节装置10可包括防松动部500。防松动部500可被设置在相机模块200的耦接部220的第二凹槽222中。防松动部500可被视角调节构件300的本体310贯穿。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防松动部500可意味着锁定螺母。防松动部500能够执行防止螺纹式耦接至耦接部200的视角调节构件300松动的功能。

图11和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相机角度调节装置的操作图。

参考图11和图12,当用户转动视角调节构件300的工具凹槽222时,螺纹式耦接至相机模块200的耦接部220的视角调节构件300沿一个方向旋转,并调节螺纹式耦接的长度。借此,通过调节相机模块200的上部与托架100的上部之间的距离,能够调节相机模块200相对于托架100的旋转角度。因此,能够提供相机模块200的最佳视角。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相机角度调节装置的立体图。图14是图13中的部分b的放大图。

参考图13和图14,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相机角度调节装置20可包括托架100、相机模块200、视角调节构件300、和弹性构件400、以及防松动部600,但是该相机角度调节装置也可在除了这些构造中的一些构造之外、并且不排除额外的构造的条件下被实施。

以下,在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相机角度调节装置20中,将要描述的是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相机角度调节装置10的差异。此外,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相机角度调节装置20的构造可被理解为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相机角度调节装置10的构造相同。

相机模块200的耦接部220的前部或另一侧可包括凹槽224,防松动部600被设置在该凹槽中。耦接部220的凹槽224的一部分可被形成在耦接部220的前部或另一侧上,而另一部分则与耦接部220的前部或另一侧间隔开。耦接部220的凹槽224可被形成为在竖直方向上延伸。耦接部220的凹槽224可被形成为呈“凸”形。

防松动部600可被设置在相机模块200的耦接部220的凹槽224中。防松动部600可从上方插入耦接部200的凹槽224内。防松动部600可包括孔,该孔被视角调节构件300的本体310的螺纹312贯穿。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防松动部600可执行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防松动部500相同的功能。亦即,防松动部600能够防止螺纹式耦接至耦接部220的视角调节构件300松动。

图15至图1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相机角度调节装置的制造过程的视图。

以下,将要描述的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相机角度调节装置20的制造过程。

参考图15,孔222在铸造的(cast)相机模块200的耦接部220中被钻出。此时,耦接部220的孔222的直径可被加工成对应于视角调节构件300的本体102的直径。

参考图16,凹槽224与耦接部220的孔222的螺纹被加工。耦接部220的孔222的螺纹可被加工成对应于视角调节构件300的本体310的螺纹312。耦接部220的凹槽224的一部分可被形成在耦接部220的前表面或另一侧上,而另一部分则可与耦接部220的前表面或另一侧间隔开。耦接部220的凹槽224可被形成为呈“凸”形。在此情况下,耦接部220的凹槽224可通过“凸”形加工装置来加工。

参考图17和图18,防松动部600可沿上下方向被插入机加工的耦接部220的孔222内。在此情况下,防松动部600的凹槽可被设置在对应于相机模块200的耦接部220的孔222的位置处。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防松动部600是以甜甜圈(donut)形状作为示例来进行说明的,但不限于此,并且可以进行各种修改,例如矩形板状的防松动部600。

参考图19,弹性构件400被设置在托架100的支撑部110上,且视角调节构件300被设置在弹性构件400和支撑部110上。此后,通过将视角调节构件300螺纹式耦接至相机模块200的耦接部220,相机模块200相对于托架100的视角能够被调节。

图20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相机角度调节装置的立体图。图21是图20中的部分c的放大图。图2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相机角度调节装置的局部构造的横截面图。

参考图20和图21,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相机调节装置30可包括托架100、相机模块200、视角调节构件300、弹性构件400、以及防松动部500,但可排除上述构造中的一些构造来实施,并且不排除额外的构造。

以下,将要描述的是在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相机角度调节装置30中,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相机角度调节装置10的差异。此外,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相机角度调节装置30的构造可被理解为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相机角度调节装置10的构造相同。

托架100的支撑部110的第二侧壁114可包括凹槽1147和1148。凹槽1147和1148可包括两个凹槽1147和1148。凹槽1142和1144可被形成为与第二开口1142间隔开。这两个凹槽1147和1148中的一个被形成在第二侧壁114的位于第二开口1142一侧的中央区域中,而另一个可被形成在第二侧壁114的位于第二开口1142另一侧的中央区域中。凹槽1147和1148可以不与突起1144和1146重叠。通过凹槽1147和1148,突起1144和1146可容易地被模制。

图23和图2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相机角度调节装置的制造过程的视图。

参考图23和图24,将要描述的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相机角度调节装置30的突起1144和1146的形成过程。

参考图23和图24,第一冲头(punch)p1从第二侧壁114的外侧沿水平方向进入第二侧壁114,而第二冲头p2从支撑部110的上方朝向支撑部110的底部表面沿竖直方向进入。此时,在第二冲头p2首先进入之后,第一冲头p1可以进入。反之,在第一冲头p1首先进入之后,第二冲头p2可以进入。借此,托架100的支撑部110的详细构造能够被容易地制造。

以上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可通过其它具体形式来实施,而不改变技术精神或本质特征。因此,应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