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及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30746发布日期:2021-05-28 14:38阅读:48来源:国知局
电子设备及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尺寸一般相对固定。采用大尺寸的显示屏的电子设备的便携性不佳,采用小尺寸的显示屏的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受限,电子设备难以在便携性与使用体验两方面取得平衡。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驱动机构,以使电子设备具备相对较好的便携性及使用体验。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壳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一端部;

柔性显示模组,包括固定部和连接于所述固定部的自由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所述自由部绕过所述第二壳体的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并伸入所述壳组件内,所述自由部具有远离所述固定部的第二端部;及

驱动器,设于所述第一端部,且用于驱使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所述第一壳体移动,以使所述柔性显示模组在展开状态和收拢状态之间切换;在展开状态时,至少部分所述自由部展开于所述第二壳体;在收拢状态时,展开于所述第二壳体的所述自由部收回所述壳组件内,且在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所述第一壳体的移动方向上,所述驱动器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上的最大厚度处位于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

上述电子设备,驱动器能够驱使第二壳体相对第一壳体移动,以带动柔性显示模组在展开状态和收拢状态之间切换。在柔性显示模组展开于第二壳体时,电子设备可以获得相对较大的显示面积以提升使用体验;在展开于第二壳体的柔性显示模组收回壳组件后,电子设备可以获得相对较小的外形尺寸以具备相对较好的便携性。由于驱动器设于第一壳体的第一端部,且在收拢状态时,在第二壳体相对第一壳体的移动方向上,驱动器在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上的最大厚度处位于第一端部与柔性显示模组的第二端部之间,这种结构设置可以避免自由部的厚度与驱动器的最大厚度产生叠加,可以减小电子设备的整体厚度,以实现电子设备的轻薄化设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收拢状态时,在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所述第一壳体的移动方向上,所述驱动器与所述自由部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杆和连接件,所述传动杆与所述驱动器的输出轴相联动,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且与所述传动杆相联动;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所述第一壳体的移动方向与所述驱动器的输出轴成大于0度的夹角,所述传动杆沿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所述第一壳体的移动方向延伸;所述驱动器用于驱使所述传动杆转动,以通过所述连接件带动所述第二壳体沿所述传动杆的长度方向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器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杆的长度方向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传动杆的磁性件,以及与所述第一壳体的位置相对固定的磁编码芯片,所述磁编码芯片与所述磁性件相对设置以用于检测所述传动杆的转动圈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滑块和支架,所述滑块套设于所述传动杆且与所述传动杆螺纹传动,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支架的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的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架开设有收容槽,在收拢状态时,所述传动杆容纳于所述收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支撑件和导杆,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传动杆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件,所述导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件且与所述传动杆平行设置,所述滑块与所述导杆滑动配合;在收拢状态时,所述支撑件、所述导杆容纳于所述收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器包括电机及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的减速器,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壳体的位置相对固定,所述减速器包括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和内齿圈,所述太阳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行星轮设于所述太阳轮和所述内齿圈之间,且所述太阳轮与所述内齿圈均与所述行星轮啮合,所述行星轮转动连接于所述行星架以驱使所述行星架相对所述第一壳体转动,所述行星架具有所述输出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出轴设有第一齿轮,所述传动杆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为锥齿轮和面齿轮中的一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张紧组件,所述张紧组件包括滑轮和牵引绳,所述滑轮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所述自由部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并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显示模组包括柔性屏和连接板,所述柔性屏具有所述固定部,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柔性屏的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端并构成所述第二端部的部分或全部,所述牵引绳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壳体开设有避空槽,至少部分所述驱动器容置于所述避空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中框、盖板和挡板,所述中框具有所述第一端部,所述避空槽开设于所述中框,所述固定部连接于所述中框的一侧,所述挡板、所述盖板设于所述中框的相背的另一侧,且所述挡板遮盖所述驱动器,所述驱动器与所述中框的位置相对固定,所述盖板与所述中框固定连接;在收拢状态时,所述第二壳体遮盖所述盖板;在展开状态时,所述盖板暴露于所述挡板所在侧。

一种驱动机构,包括:

支撑件;

驱动器,具有输出轴,所述驱动器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件;

传动组件,包括传动杆和连接件,所述传动杆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件,所述输出轴与所述传动杆相联动以用于驱使所述传动杆转动,所述传动杆与所述连接件相联动以用于驱使所述连接件沿所述传动杆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驱动器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杆的长度方向成大于0度的夹角;及

检测组件,连接于所述支撑件以用于检测所述传动杆的转动圈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传动杆一端的磁性件,以及与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的磁编码芯片,所述磁编码芯片与所述磁性件相对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滑块和支架,所述滑块套设于所述传动杆且与所述传动杆螺纹传动,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支架开设有收容槽,所述支撑件、所述传动杆沿所述收容槽移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一视角的示意图,其中柔性显示模组处于收拢状态;

图2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电子设备的爆炸图;

图4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爆炸图;

图5为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一视角的示意图,其中柔性显示模组处于展开状态;

图6为图5所示电子设备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电子设备的爆炸图;

图8为图2所示电子设备的主视图;

图9为图8所示电子设备沿a-a处的剖视图;

图10为图2所示电子设备的另一爆炸图;

图11为图6所示电子设备的爆炸图;

图12为图11所示电子设备的c处放大示意图;

图13为图8所示电子设备沿b-b处的剖视图;

图14为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驱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15为图14所示电子设备的驱动机构的爆炸图;

图16为图15所示电子设备的驱动机构的驱动器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

100、电子设备10、壳组件10a、通道

12、第一壳体12a、第一支撑面12b、沉槽

12c、第一端部12d、避空槽121、中框

123、盖板125、挡板127、另一后盖

14、第二壳体14a、第二支撑面14b、安装槽

141、滑轨142、后盖143、补强板

20、柔性显示模组20a、固定部20b、自由部

20b1、第二端部21、柔性屏23、连接板

30、引导件40、电路板50、电池

60、驱动机构61、驱动器611、电机

613、减速器613a、输出轴613b、第一齿轮

6131、太阳轮6133、行星轮6135、行星架

6137、内齿圈63、传动组件631、传动杆

631a、第二齿轮633、连接件633a、收容槽

6331、滑块6333、支架635、支撑件

637、导杆639、检测组件6391、磁性件

6393、磁编码芯片70、张紧组件71、滑轮

72、牵引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作为在此使用的“电子设备”指包括但不限于经由以下任意一种或者数种连接方式连接的能够接收和/或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

(1)经由有线线路连接方式,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switchedtelephonenetworks,pstn)、数字用户线路(digitalsubscriberline,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

(2)经由无线接口方式,如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areanetwork,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

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电子设备可以被称为“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电子装置:

(1)卫星电话或蜂窝电话;

(2)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ersonalcommunicationssystem,pcs)终端;

(3)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配备有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接收器的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

(4)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

(5)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等。

请结合图1、图2和图3,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0包括壳组件10、柔性显示模组20和引导件30。壳组件10为中空结构,柔性显示模组20、引导件30等均可设置在壳组件10。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电路板40和电池50,电路板40和电池50均可以设置于壳组件10。电路板40可以集成电子设备100的处理器、电源管理模块、存储单元和基带芯片等。柔性显示模组20与处理器通信连接,电池50能够为柔性显示模组20及电路板40上的电子元件供电。当然,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摄像头模组(未图示),摄像头模组与电路板40通信连接,电池50能够为摄像头模组供电。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0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或者其它便携式电子设备100。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

结合图4、图5和图6,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壳组件10包括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4,第二壳体14和第一壳体12能够相对运动。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壳体14和第一壳体12滑动连接。换言之,第二壳体14能够相对第一壳体12滑动。例如,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4中的一者可以设有滑轨,另一者可沿滑轨滑动,以使第二壳体14的远离第一壳体12的一端与第一壳体12的远离第二壳体14的一端产生相互靠近或者相背远离的运动。

第二壳体14相对第一壳体12的滑动可以实现柔性显示模组20在展开状态和收拢状态之间切换。结合图5,在展开状态时,电子设备100可以获得相对较大的显示面积,以提升电子设备100的使用体验;在收拢状态时(可参考图1),电子设备100具有相对较小的外形尺寸,便于携带。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以展开状态作为参考,可以更清楚地确定第二壳体14的远离第一壳体12的一端、以及第一壳体12的远离第二壳体14的一端的位置。以图5为例,当第二壳体14处于展开状态时,电子设备100的宽度方向的最左侧即是第二壳体14的远离第一壳体12的一端,电子设备100的宽度方向的最右侧即是第一壳体12的远离第二壳体14的一端。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展开状态时,电子设备100的整机宽度大于在收拢状态的宽度,以使暴露的柔性显示模组20的宽度尺寸可变。换言之,电子设备100在宽度方向的尺寸可变。在这种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100的接口例如数据线插孔或者充电线插孔或者耳机插孔可以设置于宽度方向的端部。当然,这些接口也可以设置在垂直于宽度方向的端部,即设置于电子设备100的底部或顶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在展开状态时,电子设备100的整机长度大于在收拢状态的长度,以使暴露的柔性显示模组20的长度尺寸可变。换言之,电子设备100在长度方向的尺寸可变。在这种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100的接口例如数据线插孔或者充电线插孔或者耳机插孔可以设置于长度方向的端部。

具体地,请参阅图7、图8和图9,柔性显示模组20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部20a和自由部20b,固定部20a设置于第一壳体12并与第一壳体12的位置相对固定。引导件30设于第二壳体14的远离第一壳体12的一端,且在收拢状态时柔性显示模组20绕过引导件30,且柔性显示模组20的自由部20b容纳于壳组件10内,以使部分柔性显示模组20隐藏于壳组件10,隐藏于壳组件10内的那部分柔性显示模组20可不用于显示。换言之,第一壳体12相对第二壳体14的移动使得柔性显示模组20处于展开状态时,至少部分自由部20b展开于第二壳体14;第一壳体12相对第二壳体14的移动使得柔性显示模组20处于收拢状态时,展开于第二壳体14的自由部20b收回壳组件10内。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两物的位置相对固定意即两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能产生相对运动,位置相对固定的两物可以存在物理上的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结构实现间接连接。以固定部20a与第一壳体12为例,固定部20a与第一壳体12的位置相对固定,可以是固定部20a与第一壳体12直接接触,例如采用螺纹紧固件或者卡持等方式实现固定部20a与第一壳体12的直接固定,也可以是固定部20a通过粘胶层、中间连接层等结构实现固定部20a与第一壳体12的间接固定。

可以理解的是,固定部20a和自由部20b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区分,第二壳体14相对第一壳体12处于收拢状态时,外露于壳组件10的那部分柔性显示模组20即为柔性显示模组20的固定部20a,收容于壳组件10内的那部分柔性显示模组20即可视为自由部20b。

继续参考图7,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12具有用于支撑柔性显示模组20的第一支撑面12a,第二壳体14具有与第一支撑面12a同侧的第二支撑面14a,第二支撑面14a同样用于支撑柔性显示模组20,且第二支撑面14a与第一支撑面12a平齐。两面的平齐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两面是从同一平面(或曲面)分离的两部分,当然,这种平齐不应视为严格的限定,而应该考虑工程误差的存在。第一支撑面12a所在侧可以开设多个间隔设置的沉槽12b。第二壳体14可以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滑轨141,滑轨141滑动配合于沉槽12b且与沉槽12b一一对应。全部滑轨141的朝向柔性显示模组20的固定部20a一侧表面构成第二支撑面14a的部分或者全部。第一支撑面12a和第二支撑面14a平齐的结构,可以使得暴露于壳组件10外的柔性显示模组20处于平整支撑的状态,从而便于用户操作以提升使用的便利性。

进一步,结合图9和图10,第二壳体14可以包括后盖142,在收拢状态时后盖142覆盖柔性显示模组20的自由部20b。后盖142可以设置透光区域,在收拢状态时收容于壳组件10的那部分柔性显示模组20也可以用于显示,以使用户能够从透光区域查看柔性显示模组20显示的信息,进而拓展电子设备100的使用场景。例如,在这种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100无需设置前置摄像头,采用后置式的摄像头模组即可实现自拍、视频通话等功能。透光区域可以由透明玻璃构成,亦可以是后盖142的开孔形成。第二壳体14相对第一壳体12滑动至展开状态后,收容于壳组件10的至少部分柔性显示模组20暴露。暴露的柔性显示模组20可用于显示,以使得电子设备100具有相对较大的显示面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件30设置于第二壳体14的远离第一壳体12的一端,在第二壳体14相对第一壳体12从收拢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的过程中,引导件30可以引导柔性显示模组20变形并展开于第二壳体14。引导件30可以将柔性显示模组20的弯曲半径限制在适宜的范围内,以避免弯曲半径过小造成柔性显示模组20的损伤。当然,引导件30也可以避免柔性显示模组20弯曲半径过大造成电子设备100厚度过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引导件30可为带有凸齿的转轴结构,柔性显示模组20通过啮合等方式与引导件30相联动。第二壳体14和相对第一壳体12滑动时,通过引导件30带动啮合于引导件30上的部分柔性显示模组20移动并展开或收回壳组件10内。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件30为不附带齿的圆轴。在柔性显示模组20由收拢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的过程中,通过引导件30将贴合于引导件30上的部分柔性显示模组20撑开,以使更多的柔性显示模组20暴露于壳组件10外侧,并处于平展状态。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引导件30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壳体14,在逐步展开柔性显示模组20的过程中,引导件30可随柔性显示模组20的移动而转动,以减小柔性显示模组20在展开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并减小引导件30的磨损。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引导件30也可固定在第二壳体14上,引导件30具有光滑的表面。在将柔性显示模组20展开的过程中,引导件30通过其光滑的表面与柔性显示模组20滑动接触。换言之,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引导件30可以和第二壳体14一体成型或者焊接成型,引导件30可以视为第二壳体14的一部分,即柔性显示模组20的自由部20b绕过第二壳体14的远离第一壳体12的一端并伸入壳组件10内。

在柔性显示模组20由展开状态切换至收拢状态的过程中,柔性显示模组20可通过引导件30带动收回,即使得展开于第二壳体14的那部分柔性显示模组20收回壳组件10内。进一步,参考图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驱动机构60,驱动机构60可设置在壳组件10内,驱动机构60可与第一壳体12或者第二壳体14相联动,以驱动第二壳体14相对第一壳体12移动,进而带动柔性显示模组20展开或收回。

参阅图12,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张紧组件70,柔性显示模组20的自由部20b与张紧组件70相联动,在柔性显示模组20由展开状态切换至收拢状态的过程中,张紧组件70对自由部20b施加拉伸力,利用引导件30对柔性显示模组20的抵持作用,可以使得整个自由部20b承受拉伸力,进而使得自由部20b平整地收回壳组件10内,即张紧组件70带动柔性显示模组20复位。张紧组件70也可用于在柔性显示模组20伸出和收回壳组件10的过程中对自由部20b施加拉伸力,以使得柔性显示模组20能够平整地展开至第二壳体14。在柔性显示模组20收回于壳组件10内后,电子设备100可以获得相对较小的外形尺寸,以提升电子设备100的便携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张紧组件70设于壳组件10内并与柔性显示模组20的自由部20b连接。张紧组件70包括滑轮71和牵引绳72,滑轮71转动连接于第二壳体14,牵引绳72的一端与自由部20b固定连接。例如,牵引绳72可以挤压固定于自由部20b。牵引绳72的另一端绕过滑轮71并与第一壳体12固定连接。例如,第一壳体12设置凸起,牵引绳72的一端穿过凸起并挤压固定于凸起即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壳体14相对第一壳体12的移动方向的两侧均设有张紧组件70,从而可以对柔性显示模组20的相对的两侧施加拉伸力,以保证柔性显示模组20平整地收回至壳组件10内。在本实施方式中,牵引绳72为钢丝绳。牵引绳72在其长度方向具有较好的刚性但能够绕过滑轮71并带动滑轮71相对第二壳体14转动以减小牵引绳72与滑轮71之间的磨损。牵引绳72的长度方向的刚性还可以保证柔性显示模组20复位的准确性,牵引绳72保持适宜的预紧力即可使得柔性显示模组20承受适宜的拉伸力,以防止柔性显示模组20承受的拉伸力过大而降低使用寿命,且使得柔性显示模组20的自由部20b在收拢状态时在第一壳体12或者第二壳体14的定位准确。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滑轮71可以和第二壳体14固定连接。

进一步,柔性显示模组20包括柔性屏21和连接板23,柔性屏21具有上述的固定部20a,连接板23连接于柔性屏21的远离固定部20a的一端并构成自由部20b的一部分。牵引绳7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板23。连接板23可以采用刚性较好的材质例如不锈钢或者铝合金等,以保证牵引绳72与自由部20b的连接的可靠性。

继续参考图12,在柔性显示模组20收回壳组件10的过程中,即柔性显示模组20从展开状态切换至收拢状态的过程中,第一壳体12的靠近第二壳体14的一端相对第二壳体14向自由部20b移动,第一壳体12通过牵引绳72带动滑轮71相对第二壳体14转动,并使得牵引绳72的与第一壳体12固定的那一端相对第二壳体14移动。牵引绳72保持适宜的拉伸力即可使得柔性显示模组20的自由部20b受到适宜的拉伸力,进而驱使自由部20b平整地向壳组件10内收回。

可以理解的是,在收回的过程中,当第二壳体14相对第一壳体12移动距离为d时,柔性显示模组20的自由部20b相对第二壳体14的位移为2d。与此适应地,滑轮71转动连接于第二壳体14的设置,使得滑轮71与牵引绳72构成了动滑轮71系统,即当滑轮71相对第一壳体12移动距离为d时,牵引绳72的与自由部20b连接的那一端相对第二壳体14的位移为2d。这种设置即可保证柔性显示模组20平整地收回至壳组件10内,以防止柔性显示模组20的自由部20b产生弯折。

换言之,在柔性显示模组20收回壳组件10的过程中,牵引绳72相对滑轮71的线速度为滑轮71相对第一壳体12的移动速度的两倍,由于牵引绳72通过连接板23与柔性屏21连接,柔性屏21相对第二壳体14的移动速度也是第二壳体14相对第一壳体12的移动速度的两倍,且第二壳体14相对第一壳体12的移动速度的方向与柔性显示模组20的自由部20b相对第二壳体14的移动速度的方向相同,从而实现了柔性显示模组20的收拢。

可以理解的是,在柔性显示模组20伸出壳组件10的过程中,即柔性显示模组20从收拢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的过程中,上述速度关系依然成立,因此牵引绳72和滑轮71也可以使得柔性显示模组20能够平整地展开至第二壳体14。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张紧组件70可以具有其他结构形式,例如,牵引绳72可以用弹性绳替换,弹性绳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壳体12或者第二壳体14,弹性绳的另一端连接于自由部20b,以在第一壳体12相对第二壳体14移动过程中利用弹性绳对柔性显示模组20施加拉伸力即可。又如,在电子设备100包括驱动机构60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12或者第二壳体14可以设置可转动的转轴,张紧组件70可以缺省。在柔性显示模组20伸出壳组件10的过程中,驱动机构60逐渐释放卷绕于转轴的自由部20b并对柔性显示模组20的施加拉伸力,以使柔性显示模组20平整地展开于第二壳体14;在柔性显示模组20收回壳组件10的过程中,驱动机构60带动柔性显示模组20的自由部20b逐渐卷绕至活动的转轴上,即可使柔性显示模组20平稳地收回壳组件10内。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展开状态、收拢状态对应第二壳体14相对第一壳体12运动的两个极限位置。在展开状态时,柔性显示模组20的显示面积达到最大状态,在正常情况下,第二壳体14不能再相对第一壳体12继续作相背远离运动。在收拢状态时,柔性显示模组20的显示面积达到最小状态,在正常情况下,第一壳体12不能再相对第一壳体12作相向靠近运动。展开状态和收拢状态可以通过在第二壳体14或者第一壳体12或者引导件30上设置限位结构来实现,例如,第二壳体14上可以设置弹片,第一壳体12上可以设置两个卡槽,在展开状态时,弹片与其中一个卡槽卡合,从而实现第二壳体14与第一壳体12在展开状态的定位;在收拢状态时,弹片与另一个卡槽卡合,从而实现第二壳体14与第一壳体12在收拢状态的定位。

可以理解的是,在展开状态和收拢状态之间还可以设置多个中间位置,以实现第二壳体14相对第一壳体12在多个位置的定位,并使得柔性显示模组20在不同的中间位置具有不同的显示面积,从而拓展电子设备100的使用场景。多个中间位置也可以采用限位结构实现,例如通过弹片与卡槽的配合即可实现第二壳体14相对第一壳体12在多个中间位置的定位。

参考图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12具有远离第二壳体14的第一端部12c,柔性显示模组20的自由部20b具有远离固定部20a的第二端部20b1。在柔性显示模组20包括连接板23的实施方式中,连接板23构成第二端部20b1的部分或者全部。驱动机构60包括驱动器61,驱动器61设于第一端部12c且用于驱使第二壳体14相对第一壳体12移动,以使柔性显示模组20在展开状态和收拢状态之间切换。在收拢状态时,在第二壳体14相对第一壳体12的移动方向上,驱动器61在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上的最大厚度处位于第一端部12c与第二端部20b1之间,且驱动器61在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上的最大厚度处相比第二端部20b1更靠近第一端部12c。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柔性显示模组20的固定部20a的平面区域的法向。换言之,固定部20a具有平整的平面区域,该平面区域的法向即可视为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当然,对于大致呈矩形块状的电子设备100,其厚度方向也可以理解为是与电子设备100的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

在图13所示实施方式中,可以认为第一端部12c即是第一壳体12的最右侧也即是第一壳体12的远离第二壳体14的末端。当然,在第二壳体14相对第一壳体12的移动方向上,第一端部12c也可以具有一定的宽度。第二端部20b1亦是图中所示柔性显示模组20的自由部20b的最右侧也即是自由部20b的远离固定部20a的末端。当然,在第二壳体14相对第一壳体12的移动方向上,第二端部20b1也可以具有一定的宽度。驱动器61可以步进电机,驱动器61的外壳与第一端部12c的位置相对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器61的外形呈圆柱状,其最大厚度可以理解为圆柱的与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平行的直径的长度。

驱动器61的最大厚度亦可从另一角度进行理解:作垂直于第二壳体14相对第一壳体12的移动方向的几何平面,驱动器61在该几何平面的正投影的外轮廓在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的宽度的最大值即为驱动器61的最大厚度。在收拢状态时,自由部20b的第二端部20b1不越过驱动器61的最大厚度处,也即在图13所示实施方式中,在收拢状态时自由部20b的第二端部20b1位于驱动器61的最大厚度处的左侧,以使得驱动器61在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上的最大厚度处位于第二端部20b1与第一端部12c之间。

由于驱动器61设于第一壳体12的第一端部12c,且在收拢状态时,在第二壳体14相对第一壳体12的移动方向上,驱动器61在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上的最大厚度处位于第二端部20b1与第一端部12c之间,这种结构设置可以避免自由部20b的厚度与驱动器61的最大厚度产生叠加,可以减小电子设备100的整体厚度,以实现电子设备100的轻薄化设计。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收拢状态时,以固定部20a的平面区域所在几何平面为参考平面,第二端部20b1在该参考平面的正投影与驱动器61在该参考平面的正投影可以存在重叠。以圆柱形的驱动器61为例,驱动器61在参考平面的正投影大致呈矩形,第二端部20b1在参考平面的正投影可以与矩形产生重叠,只需避免第二端部20b1的厚度与驱动器61的最大厚度处产生重叠即可。这种结构设置,在合拢状态时,在第二壳体14相对第一壳体12的移动方向上,可以缩减合拢状态的电子设备100的尺寸,提升电子设备100的结构紧凑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收拢状态时,在第二壳体14相对第一壳体12的移动方向上,第二端部20b1与驱动器61间隔设置,即第二端部20b1在参考平面的正投影与驱动器61在参考平面的正投影间隔设置。换言之,在收拢状态时,在第二壳体14相对第一壳体12的移动方向上,自由部20b与驱动器61间隔设置,即自由部20b在参考平面的正投影与驱动器61在参考平面的正投影间隔设置。这种实施方式也可以避免自由部20b的厚度与驱动器61的厚度产生叠加,可以减小电子设备100的整体厚度,以实现电子设备100的轻薄化设计。

进一步,再参考图7,在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上,第一壳体12的远离第二壳体14的一端可以开设避空槽12d,至少部分驱动器61容置于避空槽12d。换言之,在第一壳体12的第一支撑面12a所在侧,第一壳体12可以开设延伸至第一支撑面12a所在侧的避空槽12d,并将驱动器61的部分结构容置于避空槽12d内,以在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上进一步避免驱动器61厚度与第一壳体12的厚度产生叠加,从而进一步缩减收拢状态的电子设备100的整体厚度,以实现电子设备100的轻薄化设计。进一步,避空槽12d可用于穿设连接线路,例如用于将柔性显示模组20的连接线路连接至电路板40以实现柔性显示模组20与电路板40的电性连接。由于固定部20a与第一壳体12的位置相对固定,这种布线方式可以避免连接线路的在第二壳体14相对第一壳体12的移动过程中发生伸缩窜动,可以提升电路连接的可靠性。

参考图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12可以包括中框121、盖板123和挡板125。中框121可用于安装电子设备100的电子器件以及其他零部件并提供结构刚性。中框121的材质可以为金属例如铝合金、镁合金或者不锈钢等,中框121的材质也可以为非金属例如陶瓷或者玻璃等。当然,中框121还可以为金属注塑件,即利用金属材质的基体保证中框121的结构刚性,并利用注塑工艺于基体形成孔、槽、凸台等用于装配定位的结构。中框121可以具有上述的第一端部12c及第一支撑面12a,避空槽12d开设于中框121。结合图13,固定部20a连接于中框121的第一支撑面12a所在侧,挡板125、盖板123设于中框121的相背的另一侧,且挡板125遮盖驱动器61。挡板125的材质可以和后盖142的材质相同以将挡板125作为外观件,以使合拢状态的电子设备100具有较好的外观整体性。当然,挡板125的材质可以和后盖142不同。例如,挡板125可以和中框121一体成型。在本实施方式中,挡板125的背向固定部20a的一侧覆盖有另一后盖127,另一后盖127与后盖142的材质相同,以使电子设备100可以获得较好的外观整体性。

驱动器61与中框121的位置相对固定。例如,驱动器61的外壳可以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连接于中框121,也可以通过其他中间件固定连接于中框121。盖板123与中框121固定连接。在收拢状态时,第二壳体14遮盖盖板123;在展开状态时,盖板123暴露于后盖142所在侧(可参考图6),也即暴露于挡板125所在侧。盖板123可用于在展开状态时遮挡电子设备100的内部器件以对内部器件起到保护作用,以避免电子设备100的内部器件暴露,并防止液体、灰尘等轻易进入电子设备100内部。盖板123的材质也可和后盖142的材质相同,以在展开状态时提升电子设备100的外观整体性。当然,盖板123的材质可以和后盖142不同。

进一步,参考图13,盖板123和后盖142之间可以形成供自由部20b伸缩的通道10a,以利用通道10a对柔性显示模组20的自由部20b起到导向、限位及保护作用,防止自由部20b在移动过程中与电子设备100内部的其他元器件产生干涉。

进一步,结合图11、图13,第二壳体14的远离引导件30的一端还可以设置补强板143,补强板143可以为薄钢片,其可以与第二壳体14可拆卸连接,以提升第二壳体14的远离引导件30的一端的结构刚性。当然,补强板143还可以用于对柔性显示模组20的自由部20b的连接板23起到限位作用。例如,在合拢状态时,连接板23可以和补强板143抵接(可参考图10),利用补强板143与后盖142的对位即可以缩减另一后盖127与后盖142之间的缝隙,进而提升合拢状态的电子设备100的外观整体性。采用补强板143对连接板23限位的结构,还可以避免连接板23直接撞击挡板125或者第一壳体12的其他零部件,从而避免其他零部件的擦伤或磨损。

结合图11和图12,在本实施方式中,补强板143还用于覆盖张紧组件70的滑轮71,以提升滑轮71与第二壳体14的连接处的结构刚性,进而提升张紧组件70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

参考图14和图15,驱动机构60还可以包括传动组件63,传动组件63包括传动杆631和连接件633,传动杆631与驱动器61的输出轴相联动,连接件633连接于第二壳体14且与传动杆631相联动(可参考图11)。第二壳体14相对第一壳体12的移动方向与驱动器61的输出轴成大于0度的夹角,传动杆631沿第二壳体14相对第一壳体12的移动方向延伸。驱动器61的输出轴转动时,可以驱使传动杆631转动,并通过连接件633带动第二壳体14沿传动杆631的长度方向移动。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器61的输出轴与传动杆631的长度方向垂直。换言之,驱动机构60整体呈l形。这种结构设置,可以将驱动器61设置于第一端部12c以缩减驱动器61在第二壳体14相对第一壳体12的移动方向上占用的尺寸,进而使得电子设备100的器件布局较为紧凑,并使得收拢状态的电子设备100在第二壳体14相对第一壳体12的移动方向上具有相对较小的外形尺寸,结合驱动器61在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上的最大厚度处位于第二端部20b1与第一端部12c之间的设置,即可使得合拢状态的电子设备100较为轻薄且具有较好的便携性能。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驱动器61的输出轴与传动杆631的长度方向可以呈不大于90度的锐角。这个结构设置同样有利于驱动机构60在第一壳体12的布置,并提升电子设备100的器件布局的紧凑性,进而实现电子设备100的轻薄化设计并提升电子设备100的便携性能。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限定的锐角应视为广义的概念,即驱动器61的输出轴与传动杆631的长度方向所成的锐角应视为两条直线之间的夹角,并应取其中小于90度的那个角作为输出轴与传动杆631的长度方向所成的夹角。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垂直不应视为严格的限定,而应考虑工程误差的存在,例如,驱动器61的输出轴与传动杆631的长度方向成85度~95度的夹角时,可以认为驱动器61的输出轴与传动杆631的长度方向垂直。

继续参考图15,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器61包括电机611及连接于电机611的输出端的减速器613,电机611与第一壳体12的位置相对固定。例如,电机611的外壳可以通过螺纹紧固件与第一壳体12固定连接,也可通过其他中间件与第一壳体12固定连接。减速器613具有输出轴613a。输出轴613a设有第一齿轮613b,传动杆631设有与第一齿轮613b啮合的第二齿轮631a,以实现驱动器61的输出轴613a与传动杆631的联动。第二齿轮631a为锥齿轮和面齿轮中的一者,第一齿轮613b与第二齿轮631a匹配即可。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齿轮613b和第二齿轮631a均为锥齿轮。

参考图16,减速器613采用了行星齿轮组进行传动以获得相对较大的减速比,并获得相对较大的输出扭矩,以用于驱使传动杆631相对第一壳体12转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齿轮631a为面齿轮,第一齿轮613b与第二齿轮631a啮合传动以避免第二齿轮631a对第一齿轮613b产生作用于输出轴613a的轴向的作用力,进而可避免行星齿轮组出现卡死的情况,以提升驱动机构60工作的可靠性。

减速器613具体可以包括太阳轮6131、行星轮6133、行星架6135和内齿圈6137。其中,太阳轮6131与电机6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行星轮6133设于太阳轮6131和内齿圈6137之间且行星轮6133的数量可以为3个以上,多个行星轮6133均布于太阳轮6131的周向,太阳轮6131与内齿圈6137均与行星轮6133啮合。行星轮6133转动连接于行星架6135以驱使行星架6135相对第一壳体12转动,行星架6135可进一步驱使传动杆631相对第一壳体12转动,也即行星架6135具有输出轴613a。进一步,驱动器61的输出轴613a可以通过滚动轴承或者滑动轴承连接于第一壳体12或其他中间件,以实现输出轴613a与第一壳体12的转动连接并提升传动的可靠性。上述减速器613由于采用了行星齿轮组进行传动,因此可以具有较为紧凑的结构且易于获得相对较大的输出扭矩,以缩减减速器613的体积进而防止驱动器61占用过大的安装空间,以利于电子设备100的轻薄化设计。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减速器613也可以采用两级以上的齿轮传动实现电机611的减速,此处不再赘述。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电机611的输出转矩足够的情况下,减速器613可以缺省。

进一步,参阅图15,连接件633可以包括滑块6331和支架6333,滑块6331套设于传动杆631且与传动杆631螺纹传动。换言之,传动杆631的表面设有外螺纹,滑块6331设有用于与传动杆631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传动杆631被驱动器61驱使转动时,滑块6331可以沿传动杆631的长度方向滑动,进而带动第二壳体14相对第一壳体12移动,以实现柔性显示模组20在展开状态与收拢状态之间切换。

在本实施方式中,传动组件63还可以包括支撑件635和导杆637,支撑件635固定连接于第一壳体12。例如,支撑件635通过螺纹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壳体12。传动杆631转动连接于支撑件635。例如,传动杆631的相对的两端均可以设置滚动轴承或者滑动轴承,以实现传动杆631与支撑件635的转动连接。导杆637固定连接于支撑件635且与传动杆631平行设置,滑块6331与导杆637滑动配合。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滑块6331大致呈矩形块状,其开设有间隔的螺纹孔和光孔,滑块6331通过螺纹孔套设于传动杆631并与传动杆631实现螺纹传动,滑块6331通过光孔套设于导杆637并与导杆637实现滑动配合。导杆637可以为圆柱状或者棱柱状,滑块6331的光孔与之匹配即可提升滑块6331运动的平稳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滑块6331无需通过光孔套设于导杆637,滑块6331抵接于导杆637并与导杆637滑动配合即可。例如,在导杆637呈圆柱状的实施方式中,滑块6331开设有用于和导杆637滑动配合的弧形槽即可。可以理解的是,导杆637不是必须设置的。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架6333大致呈矩形框状,支架6333的一端与滑块6331连接。例如,支架6333可以与滑块6331采用螺纹紧固件或者焊接或者卡接等方式实现固定连接。结合图11,支架6333的相对的另一端与第二壳体14的远离第一壳体12的一端连接。例如,支架6333可以与第二壳体14采用螺纹紧固件或者焊接或者卡接等方式实现固定连接。支架6333开设有收容槽633a,在收拢状态时,传动杆631、支撑件635、导杆637均容纳于收容槽633a。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壳体14相对第一壳体12的移动方向上,支架6333的长度略小于第二壳体14的宽度,在第二壳体14相对第一壳体12的移动方向上,支架6333的一端与第二壳体14的远离引导件30的一端对应,支架6333的相对的另一端与第二壳体14的靠近引导件30的一端对应设置(可参考图3)。在垂直于第二壳体14相对第一壳体12的移动方向上,传动杆631的相对的两侧的收容槽633a的槽壁均可用于支撑第二壳体14。这种结构设置可以利用支架6333对整个第二壳体14进行支撑,以提升连接件633与第二壳体14的连接可靠性,并提升第二壳体14相对第一壳体12移动的平稳性和定位的准确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壳体14的背向固定部20a的一侧可以开设安装槽14b(可参考图3),以将支架6333、传动杆631、导杆637以及支撑件635设于安装槽14b内。进一步,安装槽14b可以延伸至引导件30,支架6333的端部与引导件30之间存在间隙以避免对引导件30的转动产生干涉即可。

继续参考图15,传动组件63还可以包括检测组件639,检测组件639包括设于传动杆631的磁性件6391,以及与第一壳体12的位置相对固定的磁编码芯片6393,磁编码芯片6393与磁性件6391相对设置以用于检测传动杆631的转动圈数。其中,磁性件6391可以为径向充磁的圆柱形磁铁,磁编码芯片6393可以固定连接于支撑件635以实现与第一壳体12的位置的相对固定。进一步,磁编码芯片6393可以通过印制线路板固定连接于支撑件635,印制线路板可通过柔性线路板电性连接至电子设备100的电路板40。当传动杆631被驱动器61驱使而相对第一壳体12转动时,磁性件6391与传动杆631同步转动,即磁性件6391的运动与传动杆631的运动之间不存在时间差。磁编码芯片6393检测得到传动杆631的转动圈数后,转动圈数与传动杆631的螺距的乘积即为滑块6331相对传动杆631的直线移动距离,该直线移动距离可用于适应性地调整柔性显示模组20的显示面积,以提升使用的便利性。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所限定的转动圈数不限于整数,因其可以通过角度的换算得到,因此可以为附带小数点或者分数的形式。

上述驱动机构60,采用磁性件6391与磁编码芯片6393可以检测得到传动杆631的转动圈数,进而可以计算得出滑块6331的直线位移。由于磁性件6391和磁编码芯片6393的检测精度不易受振动、粉尘、油液等非导磁物质的影响,其可以具备相对较高的工作可靠性并保持相对较高的检测精度。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检测组件639可以采用光电编码器替换。

可以理解的是,驱动机构60的驱动器61可以固定连接于支撑件635,以将驱动器61、传动杆631、导杆637、滑块6331、支架6333、磁性件6391以及磁编码芯片6393组装成模块化的部件,从而利于驱动机构60与壳组件10的装配,以提升装配的效率,并提升驱动机构60的通用性,以适应大批量生产的要求。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