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6707653发布日期:2021-09-22 17:53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1.本技术为申请号201710073164.0,名称“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2.本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3.在无线通信中,网络设备需要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
4.在现有技术中,网络设备在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时,承载下行控制信息的时频资源在频域上是连续分布的,即承载下行控制信息的子载波之间是连续的。
5.因此,当网络设备在频域上连续分布的时频资源上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时,由于承载下行控制信息的索引


技术实现要素:

6.本技术提供一种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能够支持提高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频率分集增益。
7.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目标资源划分为m个资源子集,该m个资源子集中至少两个资源子集在频域上至少部分不重叠,且每个资源子集包括至少一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m为整数,且m≥2;根据该m个资源子集,确定第一资源集合,该第一资源集合包括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该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中的至少两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所属于的资源子集不同,该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中的至少两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在频域上不连续,n≥2;在该第一资源集合上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
8.可选地,该m个资源子集中的任意两个资源子集在频域上至少部分不重叠。
9.可选地,该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中的任意两个资源单位所属于的资源子集不同。
10.通过将目标资源划分为m个资源子集,该m个资源子集在频域上至少部分不重叠,从m个资源子集的每个资源子集中选出一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最终获得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并且该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在频域上间隔足够远(即不连续),从而,当通过该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时,能够保证频率分集增益。
11.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确定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用于指示包括该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在内的至少一个下行控制信息与包括该第一资源集合在内的至少一个资源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该在该m个资源子集中确定第一资源集合,包括:根据该映射关系,将与该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集合确定为该第一资
源集合。
12.通过确定该映射关系,并且根据该映射关系,将与该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集合确定为承载该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第一资源集合,从而使得网络设备能够更加快速地确定承载下行控制信息的资源。
13.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该目标资源在频域上被划分为多个频域单元,一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包括连续的至少两个频域单元。
14.通过将目标资源在频域上被划分为至少一个频域单元,且使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中的至少一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包括连续的至少两个频域单元,能够使得接收该下行控制信息的终端设备采用自身的参考信号解调该下行控制信息,而不需要与同一小区内的其他终端设备共享一个参考信号,从而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
15.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该目标资源在时域上被划分为至少一个时域单元,一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包括该至少一个时域单元中的部分或全部时域单元。
16.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该m个资源子集占用的频域带宽小于或等于该目标资源的带宽。
17.通过使m个资源子集占用的频域带宽小于或等于目标资源的带宽,可以实现终端设备采用较窄的频域宽度接收下行控制信息,从而能够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使用。
18.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m个资源子集,确定第一资源集合,该第一资源集合包括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m为整数,且m≥2,该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中的至少两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所属于的资源子集不同,该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中的至少两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在频域上不连续,n≥2;在该第一资源集合上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
19.可选地,该m个资源子集中的任意两个资源子集在频域上至少部分不重叠。
20.可选地,该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中的任意两个资源单位所属于的资源子集不同。
21.通过将目标资源划分为m个资源子集,该m个资源子集在频域上至少部分不重叠,从m个资源子集的每个资源子集中选出一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最终获得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并且该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在频域上间隔足够远(即不连续),从而,当通过该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时,能够保证频率分集增益。
22.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确定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用于指示包括该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在内的至少一个下行控制信息与包括该第一资源集合在内的至少一个资源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该在该m个资源子集中确定第一资源集合,包括:根据该映射关系,将与该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集合确定为该第一资源集合。
23.通过确定该映射关系,并且根据该映射关系,将与该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集合确定为承载该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第一资源集合,从而使得终端设备设备能够更加快速地确定接收下行控制信息的资源,进而提高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控制信息的准确性。
24.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该目标资源在频域上被划分为多个频域单元,一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包括连续的至少两个频域单元。
25.通过将目标资源在频域上被划分为至少一个频域单元,且使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中的至少一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包括连续的至少两个频域单元,能够使得接收该下行控制信息的终端设备采用自身的参考信号解调该下行控制信息,而不需要与同一小区内的其他终端设备共享一个参考信号,从而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
26.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该目标资源在时域上被划分为至少一个时域单元,一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包括该至少一个时域单元中的部分或全部时域单元。
27.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该m个资源子集占用的频域带宽小于或等于该目标资源的带宽。
28.通过使m个资源子集占用的频域带宽小于或等于目标资源的带宽,可以实现终端设备采用较窄的频域宽度接收下行控制信息,从而能够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使用。
29.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各实现方式中的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的各步骤的单元。
30.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各实现方式中的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的各步骤的单元。
31.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
32.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第二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
33.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网络设备的处理单元、发送单元或处理器、发送器运行时,使得终端设备的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
34.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终端设备的接收单元、处理单元或接收器、处理器运行时,使得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第二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
35.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使得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
36.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使得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第二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
附图说明
37.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通信系统的示意性架构图。
38.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的示意性交互图。
39.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的资源组成结构示意图。
40.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资源子集的分布状态的一例示意图。
41.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资源子集的分布状态的另一例示意图。
42.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资源子集的分布状态的再一例示意图。
43.图7是根据本技术的承载下行控制信息的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的分布状态的一例示意图。
44.图8是根据本技术的承载下行控制信息的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的分布状态的另一例示意图。
45.图9是根据本技术的承载下行控制信息的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的分布状态的再一例示意图。
46.图10是根据本技术的资源子集在目标资源的时域资源中的分布状态的示意图。
47.图11是根据本技术的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48.图12是根据本技术的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49.图13是根据本技术的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50.图14是根据本技术的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5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52.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部件”、“模块”、“系统”等用于表示计算机相关的实体、硬件、固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或执行中的软件。例如,部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文件、执行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通过图示,在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和计算设备都可以是部件。一个或多个部件可驻留在进程和/或执行线程中,部件可位于一个计算机上和/或分布在2个或更多个计算机之间。此外,这些部件可从在上面存储有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执行。部件可例如根据具有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例如来自与本地系统、分布式系统和/或网络间的另一部件交互的二个部件的数据,例如通过信号与其它系统交互的互联网)的信号通过本地和/或远程进程来通信。
53.应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先进的长期演进(advanced long term evolution,lte

a)系统、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或下一代通信系统等。
54.其中,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将不仅支持传统的通信,还将支持例如,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通信或车辆间通信(vehicle to vehicle,v2v)通信,其中,m2m通信也可以叫做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
55.本技术结合终端设备描述了各个实施例。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用户设备、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
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设备可以是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中的站点(staion,st),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设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编码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下一代通信系统,例如,第五代通信(fifth

generation,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
56.此外,本技术结合网络设备描述了各个实施例。网络设备可以是网络设备等用于与移动设备通信的设备,网络设备可以是wlan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gsm或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
57.本技术提供的方法和装置,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该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包括硬件层、运行在硬件层之上的操作系统层,以及运行在操作系统层上的应用层。该硬件层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内存管理单元(memory management unit,mmu)和内存(也称为主存)等硬件。该操作系统可以是任意一种或多种通过进程(process)实现业务处理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例如,linux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或windows操作系统等。该应用层包含浏览器、通讯录、文字处理软件、即时通信软件等应用。并且,在本技术中,传输信号的方法的执行主体的具体结构,本技术并未特别限定,只要能够通过运行记录有本技术的传输信号的方法的代码的程序,以根据本技术的传输信号的方法进行通信即可,例如,本技术的传输反馈信息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或者,是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中能够调用程序并执行程序的功能模块。
58.此外,本技术的各个方面或特征可以实现成方法、装置或使用标准编程和/或工程技术的制品。本技术中使用的术语“制品”涵盖可从任何计算机可读器件、载体或介质访问的计算机程序。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器件(例如,硬盘、软盘或磁带等),光盘(例如,压缩盘(compact disc,cd)、数字通用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等),智能卡和闪存器件(例如,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卡、棒或钥匙驱动器等)。另外,本文描述的各种存储介质可代表用于存储信息的一个或多个设备和/或其它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可包括但不限于,无线信道和能够存储、包含和/或承载指令和/或数据的各种其它介质。
59.图1是适用本技术的传输上行控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100包括网络设备102,网络设备102可包括多个天线例如,天线104、106、108、110、112和114。另外,网络设备102可附加地包括发射机链和接收机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它们均可包括与信号发送和接收相关的多个部件(例如处理器、调制器、复用器、编码器、解复用器或天线等)。
60.网络设备102可以与多个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116和终端设备122)通信。然而,
可以理解,网络设备102可以与类似于终端设备116或122的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通信。终端设备116和122可以是,例如蜂窝电话、智能电话、便携式电脑、手持通信设备、手持计算设备、卫星无线电装置、全球定位系统、pda和/或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100上通信的任意其它适合设备。
61.如图1所示,终端设备116与天线112和114通信,其中天线112和114通过前向链路118向终端设备116发送信息,并通过反向链路120从终端设备116接收信息。此外,终端设备122与天线104和106通信,其中天线104和106通过前向链路124向终端设备122发送信息,并通过反向链路126从终端设备122接收信息。
62.例如,在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中,例如,前向链路118可利用与反向链路120所使用的不同频带,前向链路124可利用与反向链路126所使用的不同频带。
63.再例如,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系统和全双工(full duplex)系统中,前向链路118和反向链路120可使用共同频带,前向链路124和反向链路126可使用共同频带。
64.被设计用于通信的每个天线(或者由多个天线组成的天线组)和/或区域称为网络设备102的扇区。例如,可将天线组设计为与网络设备102覆盖区域的扇区中的终端设备通信。在网络设备102通过前向链路118和124分别与终端设备116和122进行通信的过程中,网络设备102的发射天线可利用波束成形来改善前向链路118和124的信噪比。此外,与网络设备通过单个天线向它所有的终端设备发送信号的方式相比,在网络设备102利用波束成形向相关覆盖区域中随机分散的终端设备116和122发送信号时,相邻小区中的移动设备会受到较少的干扰。
65.在给定时间,网络设备102、终端设备116或终端设备122可以是无线通信发送装置和/或无线通信接收装置。当发送数据时,无线通信发送装置可对数据进行编码以用于传输。具体地,无线通信发送装置可获取(例如生成、从其它通信装置接收、或在存储器中保存等)要通过信道发送至无线通信接收装置的一定数目的数据比特。这种数据比特可包含在数据的传输块(或多个传输块)中,传输块可被分段以产生多个码块。
66.此外,该通信系统100可以是plmn网络或者d2d网络或者m2m网络或者其他网络,图1只是举例的简化示意图,网络中还可以包括其他网络设备,图1中未予以画出。
6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发送设备可以使上述网络设备102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116或终端设备122),相对应的,接收端设备可以使上述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116或终端设备122),也可以是网络设备102,本技术并未特别限定。
68.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2中的终端设备可以为图1中的终端设备116、122中的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可以为图1中的网络设备102。当然,实际系统中,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的数量可以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的举例,以下不再赘述。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69.s210,将目标资源划分为m个资源子集,该m个资源子集中至少两个资源子集在频域上至少部分不重叠,且每个资源子集包括至少一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m为整数,且m≥2;
70.s220,根据该m个资源子集,确定第一资源集合,该第一资源集合包括n个控制信道
承载资源单位,该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中的至少两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所属于的资源子集不同,该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中的至少两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在频域上不连续,n≥2。
71.可选地,该目标资源在频域上被划分为多个频域单元,一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包括连续的至少两个频域单元。
72.具体而言,网络设备将一段目标资源划分为m个资源子集,该目标资源可以是一段在频域上连续的资源,该m个资源子集中的每个资源子集包括至少一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每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包括n个频域单元,每个频域单元可以为频域上的一个资源单元(resource element,re);也可以是频域上的一个资源单元组(resource element group,reg),一个资源单元组包含多个资源单元re;还可以是频域上连续的若干个控制信道单元(control channel element,cce),一个控制信道单元包含多个资源单元组reg。本技术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73.图3示出了一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包含频域上5个连续的资源单元组,每个资源单元组包含4个或者6个资源单元。其中,由图3可以看出,在包含6个资源单元的资源组中,有两个资源单元用于承载参考信号。
74.网络设备在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时,从该m个资源子集中确定一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最终构成资源集合,其中,承载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资源集合为第一资源集合,该第一资源集合包括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n≥2,即该第一资源集合至少包括两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该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中的至少两个资源单元所属于的资源子集不同,即该m个资源子集中的一个资源子集包括该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中的一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最终网络设备通过该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
75.例如,网络设备将目标资源划分为8个资源子集,当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时,网络设备可以从该8个资源子集的每个资源子集中确定一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即网络设备最终通过8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承载发送至终端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
76.还例如,网络设备可以从该8个资源子集的6个资源子集中确定一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即网络设备最终通过6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承载发送至终端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
77.再例如,网络设备将目标资源划分为2个资源子集,当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时,网络设备可以从该2个资源子集的每个资源子集中确定4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即网络设备最终通过8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承载发送至终端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
78.综合看来,网络设备可以从该m个资源子集的每个资源子集中确定一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也可以从该m个资源子集的部分资源子集中确定数量小于m的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也可以从该m个资源子集的部分资源子集中确定数量大于m的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本技术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79.该m个资源子集中至少两个资源子集在频域上至少部分不重叠。例如,如图4所示,以包括两个资源子集为例对该m个资源子集在频域上的分布情况进行说明。可以看出,资源子集1和资源子集2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即资源子集1和资源子集2在频域上不连续。
80.还例如,如图5所示,资源子集1和资源子集2可以连续,但之间并不存在重叠区域;
再例如,如图6所示,资源子集1和资源子集2之间可以存在部分重叠区域,但资源子集1和资源子集2之间不能完全重叠。
81.应理解,本技术仅以上述几种资源子集之间的分布方式为例进行说明,但本技术并不限于此。资源子集之间的分布方式还可以包括其他方式。
82.用于承载下行控制信息的该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中的至少两个资源在频域上不连续,即当在m个资源子集中确定承载下行控制信息的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时,要保证该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中的至少两个资源在频域上不连续。
83.例如,如图7所示,可以看出,资源子集1和资源子集2在频域上不连续,即资源子集1和资源子集2中的至少一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在频域上均不连续,则可以在资源子集1和资源子集2中,分别将资源子集1中的至少一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和资源子集2中的至少一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确定为承载下行控制信息的资源,从而保证承载下行控制信息的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在频域上不连续。
84.该目标资源在频域上被划分为至少一个频域单元,每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包括连续的至少两个频域单元,能够使得接收该下行控制信息的终端设备采用自身的参考信号解调该下行控制信息,而不需要与同一小区内的其他终端设备共享一个参考信号,从而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每个频域单元可以为频域上的一个资源单元(resource element,re);也可以是频域上的一个资源单元组(resource element group,reg);还可以是频域上连续的若干个控制信道单元(control channel element,cce),本技术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85.还例如,如图8所示,可以看出,资源子集1和资源子集2在频域上连续,但并不存在重叠区域,即资源子集1和资源子集2在连接部分存在频域上连续的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此时网络设备可以在资源子集1中选择任意一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再在资源子集2中选择一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其中,在资源子集2中选择的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与在资源子集1中选择的的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在频域上不连续。在资源子集2中选择的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和在资源子集1中的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一起被确定为承载下行控制信息的资源,从而保证承载下行控制信息的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在频域上不连续。
86.再例如,如图9所示,可以看出资源子集1和资源子集2在频域上存在重叠区域,但并没有完全重叠,即资源子集1和资源子集2在重叠区域部分存在频域上连续的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此时网络设备可以在资源子集1和资源子集2中的非重叠区域中,将资源子集1中的非重叠区域的至少一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和资源子集2中的非重叠区域的至少一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确定为承载下行控制信息的资源,从而保证承载下行控制信息的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在频域上不连续。
87.应理解,本技术仅以一个频域单元为上述几种资源为例对频域单元的类型进行说明,但本技术并不限于此,频域单元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资源。
88.可选地,确定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用于指示包括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在内的至少一个下行控制信息与包括第一资源集合在内的至少一个资源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该映射关系,将与该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集合确定为承载该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第一资源集合。
89.具体而言,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确定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可以基于协议规定进行确定,也可以通过系统预先配置给网络设备。该映射关系用于指示包括第一下行控制信息
在内的至少一个下行控制信息与包括第一资源集合在内的至少一个资源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当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时,可以根据该映射关系,将该映射关系中与该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集合确定为承载该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第一资源集合。
90.例如,该映射关系可以为映射关系表,网络设备可以通过查表的方式,确定与该第一下行及控制信息对应的第一资源集合。
91.还例如,该映射关系还可以为映射公式,网络设备可以通过映射公式进行计算,确定与该第一下行及控制信息对应的第一资源集合。
92.应理解,本技术仅以上述两种通过资源映射关系确定资源集合的方式为例进行说明,但本技术并不限于此。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确定资源集合,本技术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93.s230,在该第一资源集合上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
94.具体而言,网络设备在确定了承载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之后,便通过该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即通过该第一资源集合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具体地,该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中的每一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仅仅承载待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的部分信息,网络设备最终通过该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将下行控制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
95.可选地,该目标资源在时域上被划分为至少一个时域单元,一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包括该至少一个时域单元中的部分或全部时域单元。
96.具体而言,网络设备将目标资源划分为至少一个时域单元,一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可以包括目标资源的全部时域单元,也可以仅包括目标资源的部分时域单元。例如,如图10所示,资源子集1和资源子集2仅包括该目标资源的部分时域单元,从图10中可以看出,资源子集1仅包括该目标资源的第一个时域单元,资源子集2仅包括该目标资源的第二个时域单元。
97.应理解,本技术仅以上述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在目标资源的时域单元中的分布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但本技术并不限于此。
98.可选地,该m个资源子集占用的频域带宽小于或等于该目标资源的带宽。
99.具体而言,网络设备将目标资源划分为m个资源子集,该m个资源子集占用的频域带宽小于或等于目标资源的带宽。以便于终端设备采用较窄的频域宽度接收下行控制信息,从而能够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使用。
100.s240,在该第一资源集合上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
101.可选地,在该m个资源子集中确定第一资源集合,该第一资源集合包括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该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中的至少两个资源单元所属于的资源子集不同,该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中的至少两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在频域上不连续,n≥2。
102.可选地,确定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用于指示包括该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在内的至少一个下行控制信息与包括该第一资源集合在内的至少一个资源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该在该m个资源子集中确定第一资源集合,包括:根据该映射关系,将与该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集合确定为该第一资源集合。
103.具体而言,终端设备首先确定承载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第一资源集合。其中,终端
设备可以通过确定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可以基于协议规定进行确定;也可以通过系统预先配置给终端设备;还可以由网络设备发送至终端设备,本技术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104.该映射关系用于指示包括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在内的至少一个下行控制信息与包括第一资源集合在内的至少一个资源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当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时,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映射关系,将该映射关系中与该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集合确定为承载该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第一资源集合,并通过该第一资源集合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
105.例如,该映射关系可以为映射关系表,网络设备可以通过查表的方式,确定与该第一下行及控制信息对应的第一资源集合。
106.还例如,该映射关系还可以为映射公式,网络设备可以通过映射公式进行计算,确定与该第一下行及控制信息对应的第一资源集合。
107.应理解,本技术仅以上述两种通过资源映射关系确定资源集合的方式为例进行说明,但本技术并不限于此。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确定资源集合,本技术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108.因此,本技术的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通过将目标资源划分为m个资源子集,并通过该m个资源子集确定在频域上不连续的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从而在不连续的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上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从而保证频率分集增益。
109.图11是根据本技术的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装置3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1所示,该装置300包括处理单元310和发送单元320。
110.其中,处理单元310用于将目标资源划分为m个资源子集,该m个资源子集中至少两个资源子集在频域上至少部分不重叠,且每个资源子集包括至少一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m为整数,且m≥2;
111.该处理单元310还用于根据该m个资源子集,确定第一资源集合,该第一资源集合包括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该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中的至少两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所属于的资源子集不同,该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中的至少两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在频域上不连续,n≥2;
112.发送单元320用于在该第一资源集合上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
113.可选地,该处理单元310还用于:
114.确定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用于指示包括该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在内的至少一个下行控制信息与包括该第一资源集合在内的至少一个资源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
115.该处理单元310还用于:
116.根据该映射关系,将与该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集合确定为该第一资源集合。
117.可选地,该目标资源在频域上被划分为多个频域单元,一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包括连续的至少两个频域单元。
118.可选地,该目标资源在时域上被划分为至少一个时域单元,一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包括该至少一个时域单元中的部分或全部时域单元。
119.可选地,该m个资源子集占用的频域带宽小于或等于该目标资源的带宽。
120.应理解,根据本技术的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装置300可对应于本技术的方法中的网络设备,且该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装置300中的各单元及模块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
分别为了实现方法200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121.因此,本技术的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装置,通过将目标资源划分为m个资源子集,并通过该m个资源子集确定在频域上不连续的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从而在不连续的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上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从而保证频率分集增益。
122.图12是根据本技术的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装置4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2所示,该装置400包括处理单元410和接收单元420。
123.其中,处理单元410用于根据该m个资源子集,确定第一资源集合,该第一资源集合包括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m为整数,且m≥2,该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中的至少两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所属于的资源子集不同,该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中的至少两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在频域上不连续,n≥2;
124.接收单元420用于在该第一资源集合上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
125.可选地,处理单元410还用于:
126.确定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用于指示包括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在内的至少一个下行控制信息与包括第一资源集合在内的至少一个资源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
127.该处理单元410还用于根据该映射关系,将与该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集合确定为该第一资源集合。
128.可选地,该目标资源在频域上被划分为多个频域单元,一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包括连续的至少两个频域单元。
129.可选地,该目标资源在时域上被划分为至少一个时域单元,一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包括该至少一个时域单元中的部分或全部时域单元。
130.可选地,该m个资源子集占用的频域带宽小于或等于该目标资源的带宽。
131.应理解,根据本技术的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装置400可对应于本技术的方法中的终端设备,且该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装置400中的各单元及模块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方法200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132.因此,本技术的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装置,通过将目标资源划分为m个资源子集,并通过该m个资源子集确定在频域上不连续的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从而在不连续的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上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从而保证频率分集增益。
133.图13示出了本技术的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装置500的示意性结构图,该装置500包括:
134.发送器510;
135.处理器520;
136.存储器530;
137.其中,该存储器530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52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530存储的指令,以控制该发送器510发送信号。
138.其中,该处理器520用于将目标资源划分为m个资源子集,该m个资源子集中至少两个资源子集在频域上至少部分不重叠,且每个资源子集包括至少一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m为整数,且m≥2;
139.该处理器520还用于根据该m个资源子集,确定第一资源集合,该第一资源集合包括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该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中的至少两个控制信道承载资
源单位所属于的资源子集不同,该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中的至少两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在频域上不连续,n≥2;
140.该发送器510用于在该第一资源集合上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
141.可选地,该处理器520还用于:
142.确定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用于指示包括该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在内的至少一个下行控制信息与包括该第一资源集合在内的至少一个资源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
143.该处理器520还用于:
144.根据该映射关系,将与该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集合确定为该第一资源集合。
145.可选地,该目标资源在频域上被划分为多个频域单元,一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包括连续的至少两个频域单元。
146.可选地,该目标资源在时域上被划分为至少一个时域单元,一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包括该至少一个时域单元中的部分或全部时域单元。
147.可选地,该m个资源子集占用的频域带宽小于或等于该目标资源的带宽。
148.应理解,在本技术中,该处理器52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520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149.该存储器53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520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53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530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
150.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52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技术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530,处理器520读取存储器530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151.应理解,根据本技术的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装置500可对应于本技术的方法中的网络设备,且该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装置500中的各单元及模块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方法200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152.因此,本技术的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装置,通过将目标资源划分为m个资源子集,并通过该m个资源子集确定在频域上不连续的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从而在不连续的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上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从而保证频率分集增益。
153.图14是根据本技术的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装置600的示意性结构图。该装置600包括:
154.接收器610;
155.处理器620;
156.存储器630;
157.其中,该存储器630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62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630存储的指令,以控制该接收器610接收信号。
158.其中,该处理器620用于根据该m个资源子集,确定第一资源集合,该第一资源集合包括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m为整数,且m≥2,该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中的至少两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所属于的资源子集不同,该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中的至少两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在频域上不连续,n≥2;
159.该接收器610用于在该第一资源集合上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
160.可选地,该处理器620还用于确定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用于指示包括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在内的至少一个下行控制信息与包括第一资源集合在内的至少一个资源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
161.该处理器620还用于根据该映射关系,将与该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集合确定为该第一资源集合。
162.可选地,该目标资源在频域上被划分为多个频域单元,一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包括连续的至少两个频域单元。
163.可选地,该目标资源在时域上被划分为至少一个时域单元,一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包括该至少一个时域单元中的部分或全部时域单元。
164.可选地,该m个资源子集占用的频域带宽小于或等于该目标资源的带宽。
165.应理解,在本技术中,该处理器62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620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166.该存储器63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620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63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630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
167.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62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技术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630,处理器620读取存储器630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168.应理解,根据本技术的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装置600可对应于本技术的方法中的终端设备,且该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装置600中的各单元及模块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方法200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169.因此,本技术的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装置,通过将目标资源划分为m个资源子集,并通过该m个资源子集确定在频域上不连续的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从而在不连续的n个控制信道承载资源单位上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从而保证频率分集增益。
170.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
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技术的范围。
171.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172.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173.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174.另外,在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175.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技术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17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