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27758976发布日期:2021-12-03 23:08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可穿戴产品是指可以穿戴到用户身上的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大多具有闹钟和事件提醒功能,可以在用户设定的时间对用户进行提醒。
3.目前,可穿戴设备的闹钟和事件提醒通常是以预先设定的音量或以固定频率的振动提醒用户,震动频率和音量可能不够合理,可能起不到提醒的作用或者在特定场景下提醒程度过度,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能够根据外部因素(例如,外部噪音)和用户状态(例如,用户是否处于睡眠状态)动态决策闹钟的提醒策略,更加智能,能够提高用户体验。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检测用户的睡眠状态和噪音等级;其中,睡眠状态包括深睡状态和浅睡状态;该噪音等级包括多个不同音量的噪音等级;当噪音等级小于或等于预设噪音等级时,若用户处于浅睡状态,进行第一提醒处理;若用户处于深睡状态,进行第二提醒处理,该第二提醒处理的提醒程度高于该第一提醒处理,该第一提醒处理和该第二提醒处理包括震动处理和/或声音处理;当噪音等级大于该预设噪音等级时,若用户处于浅睡状态,进行第三提醒处理;若用户处于深睡状态,进行第四提醒处理,该第四提醒处理的提醒程度高于该第三提醒处理,且该第三提醒处理的提醒程度高于该第一提醒处理,该第三提醒处理和该第四提醒处理包括震动处理和/或声音处理。
6.举例来说,若用户处于浅睡状态,当噪音等级小于或等于2级时,闹钟可以从1级震动/1级声音开始,持续10秒;当噪音等级大于2级时,闹钟可以从1级震动/2级声音开始,持续10秒。若用户处于深睡状态,当噪音等级小于或等于2级时,闹钟可以从1级震动/2级声音开始持续10秒;当噪音等级大于2级时,从闹钟从1级震动/3级声音开始持续10秒。
7.基于本技术提供的方案,通过监测环境噪音和用户的睡眠状态,再根据监测的数据智能确定可穿戴设备震动或声音的等级,可以达到合理提醒用户的效果,从而能够提高用户体验。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用户处于活动状态,该方法还包括:确定活动状态的等级;若活动状态的等级小于或等于预设活动等级,进行第六提醒处理;该第六提醒处理的提醒程度低于该第一提醒处理或第二提醒处理或第三提醒处理或第四提醒处理;若活动状态的等级大于预设活动等级,进行第七提醒处理,该第七提醒处理的提醒程度低于该第六提醒处理;或者若活动状态的等级大于预设活动等级,停止震动处理和声音处理。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在进行该第一提醒处理或该第二提醒
处理或该第三提醒处理或该第四提醒处理期间,检测用户是否处于活动状态;若用户不处于活动状态,进行第五提醒处理,该第五提醒处理的提醒程度高于该第一提醒处理或该第二提醒处理或该第三提醒处理或该第四提醒处理。例如,第五提醒处理可以是在第一提醒处理或第二提醒处理或第三提醒处理或第四提醒处理的基础上,将震动/声音等级再加1级。第五提醒处理可以持续预设时间。示例性的,预设时间可以是5s、10s、15s等,本技术不做限定。可以理解的是,若检测到用户不处于活动状态(或者说检测不到用户的活动状态),意味用户还未醒来,此时可以加大震动/声音提醒,以增强提醒用户醒来的效果。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活动状态包括静止状态、轻度活动状态、中度活动状态、剧烈活动状态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剧烈活动状态、中度活动状态、轻度活动状态、静止状态的活动强度依次减弱。即该静止状态、轻度活动状态、中度活动状态、剧烈活动状态的活动强度依次递增。
11.例如,第六提醒处理可以是在第一提醒处理或第二提醒处理或第三提醒处理或第四提醒处理的基础上,震动/声音等级减小1级。可以理解的是,若可穿戴设备检测到小于或等于预设活动等级的活动状态(轻度的活动状态),例如较小程度的移动(例如,翻身),意味用户可能已经醒来但还未完全清醒,即闹钟已经达到提醒效果,此时可以减小震动/声音提醒,避免影响用户正常活动。例如,第七提醒处理可以是在第六提醒处理的基础上,震动/声音等级减少1级。即第七提醒处理可以是在第一提醒处理或第二提醒处理或第三提醒处理或第四提醒处理的基础上,震动/声音等级减少2级。或者,若不是轻度活动,可以关闭闹钟提醒或事件提醒。可以理解的是,若可穿戴设备检测到大于预设活动等级的活动状态,可以确定用户发生较大程度的移动(例如,坐起、直立、行走等),意味用户已经醒来并已经清醒,可以进行正常的日常活动,即可穿戴设备已经达到提醒效果。此时可以减小震动/声音,或者,可以关闭闹钟提醒或事件提醒,避免影响用户正常活动。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该电子设备为可穿戴设备时,该确定用户的睡眠状态包括: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心率传感器检测用户的睡眠状态;当该电子设备为手机、平板电脑时,该确定用户的睡眠状态包括:向可穿戴设备发送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用户的状态;接收来自该可穿戴设备的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用于指示该用户的睡眠状态。手机接收来自可穿戴设备的响应消息后,可以获取用户的睡眠状态。这样,手机可以基于不同的噪音等级和用户状态,在所述闹钟时间或所述事件提醒时间到达时进行不同程度的提醒处理,可以达到合理提醒用户的效果,从而能够提高用户体验。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噪音等级包括等级1、等级2、等级3、等级4、等级5和等级6;该等级1的噪音音量范围为0-20分贝;该等级2的噪音音量范围为20-40分贝;该等级3的噪音音量范围为40-60分贝;该等级4的噪音音量范围为60-70分贝;该等级5的噪音音量范围为70-90分贝;该等级6的噪音音量范围为90-100分贝。
14.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检测用户的活动状态和噪音等级,该活动状态包括多个不同程度的活动状态,若用户处于活动状态,当活动状态对应第一等级时,进行第一等级的震动处理;当活动状态对应第二等级时,进行第二等级的震动处理;该第一等级的活动状态的活动程度低于该第二等级的活动状态的活动程度;该第一等级的震动处理的震动强度低于该第二等级的震动处理;当噪音等级对应第一等级时,进行第一等级的声音处理;当噪音等级对应第二等级时,进行第二等级的
声音处理;该第一等级的噪音音量低于该第二等级的噪音音量;该第一等级的声音处理的音量低于该第二等级的声音处理。
15.例如,当用户的活动等级为1级活动时,以1级震动提醒用户;当用户的活动等级为2级活动时,以2级震动提醒用户;当用户的活动等级为3级活动时,以3级震动提醒用户;当用户的活动等级为4级活动时,以4级震动提醒用户。活动等级越高,活动程度越剧烈。震动等级越高,震动频率越大,震感越强,提醒程度越强。当噪音等级为1级噪音时,以1级声音提醒用户;当噪音等级为2级噪音时,以2级声音提醒用户;当噪音等级为3级噪音时,以3级声音提醒用户;当噪音等级为4级、5级或6级噪音时,以4级声音(可穿戴设备的最大音量)提醒用户。噪音等级越高,噪音音量越大。声音等级越高,声音提醒的音量越大,提醒程度越强。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该电子设备为可穿戴设备时,该确定用户的活动状态包括: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心率传感器检测用户的活动状态;当该电子设备为手机、平板电脑时,该确定用户的活动状态包括:向可穿戴设备发送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用户的状态;接收来自该可穿戴设备的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用于指示该用户的活动状态。手机接收来自可穿戴设备的响应消息后,可以获取用户的活动状态。这样,手机可以基于不同的噪音等级和用户状态,在所述闹钟时间或所述事件提醒时间到达时进行不同程度的提醒处理,可以达到合理提醒用户的效果,从而能够提高用户体验。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检测用户是否抬腕;若用户未抬腕,进行第三等级的震动处理和/或第三等级的声音处理,该第三等级的震动处理的震动强度高于该第一等级的震动处理或该第二等级的震动处理,该第三等级的声音处理的音量高于该第一等级的声音处理或该第二等级的声音处理;若用户抬腕,进行第四等级的震动处理和/或第四等级的声音处理,该第四等级的震动处理的震动强度低于该第一等级的震动处理或该第二等级的震动处理,该第四等级的声音处理的音量低于该第一等级的声音处理或该第二等级的声音处理;或者,若用户抬腕,停止震动处理和声音处理。若用户抬腕,说明闹钟达到了提醒用户的效果。此时可以减小震动/声音,避免影响用户正常活动。例如,可以每隔10秒钟,将震动/声音等级减1级或关闭。这样,通过监测环境噪音和用户的活动状态,再根据监测的数据智能确定可穿戴设备震动或声音的等级,可以达到合理提醒用户的效果,从而能够提高用户体验。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活动状态包括静止状态、轻度活动状态、中度活动状态、剧烈活动状态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剧烈活动状态、中度活动状态、轻度活动状态、静止状态的活动强度依次减弱。即该静止状态、轻度活动状态、中度活动状态、剧烈活动状态的活动强度依次递增。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噪音等级包括等级1、等级2、等级3、等级4、等级5和等级6;该等级1的噪音音量范围为0-20分贝;该等级2的噪音音量范围为20-40分贝;该等级3的噪音音量范围为40-60分贝;该等级4的噪音音量范围为60-70分贝;该等级5的噪音音量范围为70-90分贝;该等级6的噪音音量范围为90-100分贝。
20.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如可穿戴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方法。
21.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
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方法。
22.第五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处理器和存储器耦合,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当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装置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方法。所述装置可以为电子设备或服务器设备;或可以为电子设备或服务器设备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芯片。
23.第六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按照功能划分为不同的逻辑单元或模块,各单元或模块执行不同的功能,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方法。
24.第七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和手环),所述至少两个电子设备分别执行部分步骤,相互配合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方法。
25.第八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电路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该接口电路和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
26.上述芯片系统可以应用于包括通信模块和存储器的电子设备。该接口电路用于从电子设备的存储器接收信号,并向处理器发送接收到的信号,该信号包括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当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时,电子设备可以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方法。
27.可以理解地,上述提供的第三方面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第四方面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及第五方面、第六方面所述的装置、第七方面所述的系统及第八方面所述的芯片系统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流程示意图;
2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闹钟设置示意图;
3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声音处理和震动处理示意图;
3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号流程示意图;
3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3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数据处理示意图;
34.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目前,可穿戴设备的闹钟和事件提醒通常是以预先设定的音量或以固定频率的振动提醒用户,震动频率和音量可能不够合理,可能起不到提醒的作用或者在特定场景下提醒程度过度,影响用户体验。
3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能够根据外部因素(例如,外部噪音)和用户状态(例如,用户处于睡眠状态、活动状态等)动态决策闹钟的提醒策略,更加智能。当用户状态为睡眠状态时,可以结合外部环境因素(例如,噪音)和用户的睡眠状态(例如,深睡或浅睡状态)智能调节闹钟的震动/响铃等级。当用户状态为活动状态
(非睡眠状态)时,可以结合外部环境因素和用户的活动状态智能调节闹钟的震动/响铃等级,能够更加智能合理地提醒用户,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37.本技术可应用的场景包括闹钟提醒场景和事件提醒场景等,事件提醒场景可以包括日程提醒、短信提醒、备忘录提醒、邮件提醒和来电提醒等场景,本技术不做限定。
3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其中,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39.为了便于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控制方法进行具体介绍。
40.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以电子设备为可穿戴设备中的手环,以当前场景为睡眠场景为例进行说明,包括:
41.s101、在用户设置了闹钟或事件提醒的情况下,检测到用户当前处于睡眠状态。
42.用户可以通过与手环连接的手机设置闹钟或事件提醒,或者可以直接通过手环设置闹钟或事件提醒。例如,用户可以进入手环的时钟应用中设置闹钟,例如,设置到早上7点。或者,用户可以通过语音设置闹钟。例如,用户输入语音“设置一个早上7点的闹钟”。如图2所示,手环可以为用户设置一个早上7点的闹钟。用户可以进入手环或手机的日历应用设置事件提醒。例如,设置2021.6.25日08:00提醒小红过生日。
43.手环接收到用户设置闹钟或事件提醒的操作后,可以在用户设置的闹钟时间或事件提醒时间到达前(例如,前10分钟、前5分钟等),检测用户是否处于睡眠状态。应该理解的是,当用户在睡眠时,身体活动会减少。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感知用户的动作,从而确定用户处于睡眠状态。
44.其中,睡眠状态可以包括深睡状态和浅睡状态。需要说明的是,人的睡眠周期可以包括入睡期、浅睡期、熟睡期(中睡期)、深睡期和快速眼动期。入睡期、浅睡期、熟睡期(中睡期)和深睡期可以称为非快速眼动期。本技术实施例中,深睡状态可以包括非快速眼动期中的熟睡期(中睡期)和深睡期。浅睡状态可以包括快速眼动期和非快速眼动期中的入睡期和浅睡期。或者,深睡状态可以包括非快速眼动期中的深睡期。浅睡状态可以包括快速眼动期和非快速眼动期中的入睡期、浅睡期和熟睡期(中睡期)。
45.若用户处于睡眠状态,执行步骤s102。
46.s102、判断当前噪音等级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噪音等级(例如,2级)。
47.手环可以通过内置的传感器(例如,麦克风(microphone,mic))检测当前噪音大小,再判断当前噪音等级。或者,手环可以通过手机确定当前噪音等级。手机可以通过mic检测当前噪音大小,再判断当前噪音等级。手机上的mic精度更高,或者手机上可以安装多颗mic,噪音检测精度更高。
48.如表1所示,噪音等级和对应的分贝大小可以如下所示:
49.表1
50.噪音等级分贝大小
1级噪音0-20分贝(音量很小,人几乎感觉不到)2级噪音20-40分贝(音量较小,犹如人轻声细语)3级噪音40-60分贝(音量适中,类似一般普通室内谈话)4级噪音60-70分贝(音量较大,比较吵闹,有损人的神经细胞)5级噪音70-90分贝(音量大,很吵,破坏人的神经细胞)6级噪音90-100分贝(音量很大,吵闹加剧、会使人听力受损)
51.当噪音等级小于或等于预设噪音等级(例如,2级)时,可以执行步骤s103

s105。当噪音等级大于2级时,可以执行步骤s106

s108。
52.s103、判断用户是否处于深睡状态。
53.可穿戴设备可以根据心率传感器(例如,光学体积描记(photo plethysmo graphy,ppg)传感器)在用户睡眠过程中采集到的数据确定用户处于深睡状态还是浅睡状态。
54.ppg传感器的原理是通过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发射led光射向皮肤,透过皮肤组织反射回的led光被光敏传感器接收。应该理解的是,当led光透过皮肤组织然后再反射到光敏传感器时led光是有一定程度的衰减的。在用户没有剧烈运动的前提下,用户的肌肉、骨骼、静脉和其他连接组织等对led光的吸收是基本不变的,但是由于血液是流动的,因此对led光的吸收也有所变化。由于血液对led光的吸收有变化而其他组织对光的吸收基本不变,因此反射回的led光可以反应血液的流动特点,进而反应出心率脉搏。可以将反射回的led光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过ad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对数字信号进行时域分析可以得到波峰(例如,r波)峰值,以及相邻的r波之间的时间间隔(r

r interval,rri)。获取睡眠阶段的波峰峰值和rri后,通过睡眠分期算法可以确定出用户处于深睡状态还是浅睡状态。
55.进一步的,可穿戴设备还可以通过ppg传感器检测用户的血氧含量,根据用户的血氧含量辅助判断睡眠状态属于深睡状态还是浅睡状态。
56.判断出噪音等级和用户的睡眠状态(深睡状态或浅睡状态)后,可以基于当前的噪音等级和睡眠状态,在闹钟时间或事件提醒时间到达时,进行对应程度的提醒处理。提醒处理包括震动处理和声音处理。
57.如表2所示,不同震动处理可以对应不同震动等级和震动频率范围。
58.表2
59.震动等级震动频率范围1级震动100hz

140hz(震感较弱)2级震动140hz

180hz(震感适中)3级震动180hz

220hz(震感较强)4级震动220hz

250hz(震感很强)
60.如表3所示,不同声音处理可以对应不同声音等级和音量大小。
61.表3
62.声音等级音量大小1级声音20-40分贝(音量较小)2级声音40-60分贝(音量适中)
3级声音60-70分贝(音量较大)4级声音70-90分贝(音量很大)
63.s104、若用户处于浅睡状态,进行第一提醒处理(例如,1级震动和1级声音)。
64.例如,第一提醒处理可以是闹钟以1级震动和1级声音提醒用户,持续提醒预设时间。其中,预设时间例如可以是10秒。或者,第一提醒处理可以是闹钟以1级震动提醒用户,持续提醒预设时间。或者,第一提醒处理可以是闹钟以1级声音提醒用户,持续提醒预设时间。示例性的,预设时间可以是5s、10s、15s等,本技术不做限定。
65.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可穿戴设备可以以1级震动和1级声音提醒用户,持续10秒。或者,可穿戴设备可以仅以1级声音提醒用户,持续10秒。又或者,可穿戴设备可以仅以1级震动提醒用户,持续10秒。
66.s105、若用户处于深睡状态,进行第二提醒处理(例如,1级震动和2级声音)。
67.第二提醒处理的提醒程度高于第一提醒处理。
68.例如,第二提醒处理可以是闹钟以1级震动和2级声音提醒用户,持续提醒预设时间。或者,第二提醒处理可以是闹钟以2级震动提醒用户,持续提醒预设时间。或者,第二提醒处理可以是闹钟以2级声音提醒用户,持续提醒预设时间。示例性的,预设时间可以是5s、10s、15s等,本技术不做限定。
69.s106、判断用户的睡眠状态是否是深睡状态。
70.即检测用户处于深睡状态还是浅睡状态。具体过程可以参考步骤s103,在此不做赘述。
71.s107、若用户处于浅睡状态,进行第三提醒处理(例如,1级震动和2级声音)。
72.第三提醒处理的提醒程度高于第一提醒处理。
73.例如,第三提醒处理可以是闹钟从1级震动和2级声音提醒用户,持续提醒预设时间。或者,第三提醒处理可以是闹钟以2级震动提醒用户,持续提醒预设时间。或者,第三提醒处理可以是闹钟以2级声音提醒用户,持续提醒预设时间。示例性的,预设时间可以是5s、10s、15s等,本技术不做限定。
74.s108、若用户处于深睡状态,进行第四提醒处理(例如,1级震动和3级声音)。
75.第四提醒处理的提醒程度高于第三提醒处理。
76.例如,第四提醒处理可以是闹钟以1级震动和3级声音提醒用户,持续提醒预设时间。或者,第三提醒处理可以是闹钟以3级震动提醒用户,持续提醒预设时间。或者,第三提醒处理可以是闹钟以3级声音提醒用户,持续提醒预设时间。示例性的,预设时间可以是5s、10s、15s等,本技术不做限定。
77.进一步的,在进行第一提醒处理或第二提醒处理或第三提醒处理或第四提醒处理期间,若用户未及时关闭闹钟或事件提醒(例如,未点击关闭闹钟或事件提醒的按钮),上述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78.s109、在进行第一提醒处理或第二提醒处理或第三提醒处理或第四提醒处理期间,检测用户是否处于活动状态。
79.可穿戴终端可以通过加速度计、陀螺仪等运动传感器检测自身的活动状态。活动状态包括静止状态、轻度活动状态、中度活动状态、剧烈活动状态中的至少一种,静止状态、轻度活动状态、中度活动状态、剧烈活动状态的活动强度依次递增。不同程度的活动状态可
以对应不同的状态等级。
80.示例性的,如表4所示,可以定义4个状态等级,包括1级活动、2级活动、3级活动和4级活动。1级活动的活动强度很小,代谢当量(metabolic equivalent,met)在[0

3]met范围内;基本相当于静止状态;2级活动的活动强度较小,属于轻度活动,代谢当量在(3

6]met范围内;3级活动的活动强度适中,属于中度活动,代谢当量在(6

9]met范围内;4级活动的活动强度很大,属于剧烈活动,代谢当量在9met以上。
[0081]
表4
[0082]
活动状态的等级活动强度1级活动[0

3]met,静止状态2级活动(3

6]met,轻度活动3级活动(6

9]met,中度活动4级活动9met以上,剧烈运动
[0083]
s110、若用户不处于活动状态,进行第五提醒处理(震动/声音等级再加1级)。
[0084]
若检测到用户不处于活动状态,可穿戴设备完成第一提醒处理或第二提醒处理或第三提醒处理或第四提醒处理后,可以继续进行第五提醒处理。第五提醒处理的提醒程度高于第一提醒处理或第二提醒处理或第三提醒处理或第四提醒处理。
[0085]
例如,第五提醒处理可以是在第一提醒处理或第二提醒处理或第三提醒处理或第四提醒处理的基础上,将震动/声音等级再加1级。第五提醒处理可以持续预设时间。示例性的,预设时间可以是5s、10s、15s等,本技术不做限定。
[0086]
可以理解的是,若检测到用户不处于活动状态(或者说检测不到用户的活动状态),意味用户还未醒来,此时可以加大震动/声音提醒,以增强提醒用户醒来的效果。
[0087]
可选的,在进行第五提醒处理期间,可以继续检测用户是否处于活动状态。若仍然检测到用户不处于活动状态,可以在完成第五提醒处理后,进行更高程度的提醒处理。例如,可以在第五提醒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将震动/声音等级加1级直至最高等级,持续预设时间(例如5s、10s、15s等),以增强提醒用户醒来的效果。
[0088]
另外,若检测到用户一直不处于活动状态(用户可能一直未醒来),手环可以延迟提醒,例如可以在10分钟后再次提醒,以节省耗电。
[0089]
s111、若用户处于活动状态,确定活动状态对应的活动等级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活动等级。
[0090]
例如,预设活动等级可以为2级活动。当用户的活动状态对应的活动等级小于或等于2级活动时,可以认为用户进行了轻度活动,即活动程度较轻微。当用户的活动状态对应的活动等级大于2级活动时,可以认为用户进行了中度活动或重度活动,即活动程度较剧烈。
[0091]
s112、若用户的活动状态对应的活动等级小于或等于预设活动等级,进行第六提醒处理(震动/声音等级减小1级)。
[0092]
若用户的活动状态对应的活动等级小于或等于预设活动等级,可穿戴设备完成第一提醒处理或第二提醒处理或第三提醒处理或第四提醒处理后,可以继续进行第六提醒处理。第六提醒处理的提醒程度低于第一提醒处理或第二提醒处理或第三提醒处理或第四提醒处理。
[0093]
例如,第六提醒处理可以是在第一提醒处理或第二提醒处理或第三提醒处理或第四提醒处理的基础上,震动/声音等级减小1级。
[0094]
可以理解的是,若可穿戴设备检测到小于或等于预设活动等级的活动状态(轻度的活动状态),例如较小程度的移动(例如,翻身),意味用户可能已经醒来但还未完全清醒,即闹钟已经达到提醒效果,此时可以减小震动/声音提醒,避免影响用户正常活动。
[0095]
s113、若用户的活动状态对应的活动等级大于预设活动等级,进行第七提醒处理(震动/声音等级减小2级),第七提醒处理的提醒程度低于第六提醒处理。
[0096]
若用户的活动状态对应的活动等级大于预设活动等级,可穿戴设备完成第一提醒处理或第二提醒处理或第三提醒处理或第四提醒处理后,可以继续进行第七提醒处理。第七提醒处理的提醒程度低于第六提醒处理。
[0097]
例如,第七提醒处理可以是在第六提醒处理的基础上,震动/声音等级减少1级。即第七提醒处理可以是在第一提醒处理或第二提醒处理或第三提醒处理或第四提醒处理的基础上,震动/声音等级减少2级。或者,若不是轻度活动,可以关闭闹钟提醒或事件提醒。
[0098]
可以理解的是,若可穿戴设备检测到大于预设活动等级的活动状态,可以确定用户发生较大程度的移动(例如,坐起、直立、行走等),意味用户已经醒来并已经清醒,可以进行正常的日常活动,即可穿戴设备已经达到提醒效果。此时可以减小震动/声音,或者,可以关闭闹钟提醒或事件提醒,避免影响用户正常活动。
[0099]
可选的,s101

s108可以替换为如下步骤:
[0100]
s121、在用户设置了闹钟的情况下,检测到用户当前处于睡眠状态。
[0101]
s122、判断用户处于深睡状态还是浅睡状态。
[0102]
s123、判断当前噪音等级。
[0103]
s124、根据用户的睡眠状态和不同的噪音等级,进行不同程度的提醒处理。
[0104]
当噪音等级小于或等于预设噪音等级(例如,2级噪音等级)时,若用户处于浅睡状态,进行第一提醒处理;若用户处于深睡状态,进行第二提醒处理,第二提醒处理的提醒程度高于第一提醒处理;当噪音等级大于预设噪音等级时,若用户处于浅睡状态,进行第三提醒处理;若用户处于深睡状态,进行第四提醒处理,第四提醒处理的提醒程度高于第三提醒处理。其中,第一提醒处理至第四提醒处理的举例可以参考步骤s104

s108,在此不做赘述。
[0105]
举例来说,如表5所示,若用户处于浅睡状态,当噪音等级小于或等于2级时,闹钟可以从1级震动/1级声音开始,持续10秒;当噪音等级大于2级时,闹钟可以从1级震动/2级声音开始,持续10秒。若用户处于深睡状态,当噪音等级小于或等于2级时,闹钟可以从1级震动/2级声音开始持续10秒;当噪音等级大于2级时,从闹钟从1级震动/3级声音开始持续10秒。
[0106]
表5
[0107]
[0108]
基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监测环境噪音和用户的睡眠状态,再根据监测的数据智能确定可穿戴设备震动或声音的等级,可以达到合理提醒用户的效果,从而能够提高用户体验。
[0109]
如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以非睡眠场景(即用户处于活动状态)为例进行说明,包括:
[0110]
s201、在用户设置了闹钟或事件提醒的情况下,检测到用户当前处于活动状态(非睡眠状态)。
[0111]
在用户设置的闹钟时间或事件提醒时间到达前,可穿戴设备可以检测用户是否处于活动状态。其中,活动状态包括静止状态、轻度活动状态、中度活动状态、剧烈活动状态中的至少一种。静止状态、轻度活动状态、中度活动状态、剧烈活动状态的活动强度依次递增。
[0112]
s202、实时获取用户的活动状态等级和噪音等级。
[0113]
手环可以通过内置的传感器(例如,mic)检测当前噪音大小,再判断当前噪音等级。或者,手环可以通过手机确定当前噪音等级。
[0114]
活动状态等级的说明可以参考步骤s109。
[0115]
s203、根据用户的活动状态等级和噪音等级进行不同程度的提醒处理。
[0116]
在一些实施例中,活动等级和震动等级具有对应关系,噪音等级和声音等级可以具有对应关系。可以根据实时获取的活动状态等级/噪音等级确定相应的震动等级和声音等级。
[0117]
示例性的,活动等级和震动提醒的震动等级的对应关系可以如表6所示:
[0118]
表6
[0119][0120][0121]
即当用户的活动等级为1级活动时,以1级震动提醒用户;当用户的活动等级为2级活动时,以2级震动提醒用户;当用户的活动等级为3级活动时,以3级震动提醒用户;当用户的活动等级为4级活动时,以4级震动提醒用户。活动等级越高,活动程度越剧烈。震动等级越高,震动频率越大,震感越强,提醒程度越强。
[0122]
示例性的,噪音等级和声音提醒的声音等级的对应关系可以如表7所示:
[0123]
表7
[0124]
噪音等级声音提醒的声音等级1级噪音(0-20分贝)1级声音2级噪音(0-40分贝)2级声音3级噪音(0-60分贝)3级声音4级噪音(0-70分贝)4级声音
5级噪音(0-90分贝)4级声音6级噪音(0-100分贝)4级声音
[0125]
即当噪音等级为1级噪音时,以1级声音提醒用户;当噪音等级为2级噪音时,以2级声音提醒用户;当噪音等级为3级噪音时,以3级声音提醒用户;当噪音等级为4级、5级或6级噪音时,以4级声音(可穿戴设备的最大音量)提醒用户。噪音等级越高,噪音音量越大。声音等级越高,声音提醒的音量越大,提醒程度越强。
[0126]
进一步的,在可穿戴设备响铃/震动期间,若用户未及时关闭闹钟提醒或事件提醒(例如,未点击关闭闹钟或事件提醒的按钮),上述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0127]
s204、检测用户是否抬腕(翻腕)。
[0128]
手环可以通过内置的加速度传感器和算法判断用户是否抬腕。
[0129]
若否,可以执行步骤s205;若是,可以执行步骤s206。
[0130]
s205、若否,可穿戴设备将震动/声音等级加1级。
[0131]
若用户未抬腕,说明闹钟未达到提醒用户的效果。此时可以加大震动/声音,以达到提醒用户醒来的效果。例如,可以每隔10秒钟,将震动/声音等级加1级,直到最大等级。
[0132]
s206、若是,可穿戴设备将震动/声音等级减1级或关闭。
[0133]
若用户抬腕,说明闹钟达到了提醒用户的效果。此时可以减小震动/声音,避免影响用户正常活动。例如,可以每隔10秒钟,将震动/声音等级减1级或关闭。
[0134]
基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监测环境噪音和用户的活动状态,再根据监测的数据智能确定可穿戴设备震动或声音的等级,可以达到合理提醒用户的效果,从而能够提高用户体验。
[0135]
另外,当电子设备为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时,由于手机等设备可能无法直接检测用户的状态,因此,手机可以向可穿戴设备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用户的状态。可穿戴设备接收到手机发送的请求消息后,可以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心率传感器检测用户的状态,具体过程参考上文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做赘述。检测出用户的状态后,可穿戴设备可以向手机发送响应消息用于指示用户的状态。手机接收来自可穿戴设备的响应消息后,可以获取用户的状态。其中,手机和可穿戴设备蓝牙连接。随后,手机可以基于不同的噪音等级和用户状态,在所述闹钟时间或所述事件提醒时间到达时进行不同程度的提醒处理。具体过程可以参考上文手环基于不同的噪音等级和用户状态,在所述闹钟时间或所述事件提醒时间到达时进行不同程度的提醒处理的过程,在此不做赘述。
[0136]
基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监测环境噪音和用户的状态,再根据监测的数据智能确定可穿戴设备震动或声音的等级,可以达到合理提醒用户的效果,从而能够提高用户体验。
[0137]
如图5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穿戴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可穿戴设备100中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存储器120、显示屏130、麦克风140、扬声器150、无线通信模块160、天线、电源170以及传感器180等部件。
[0138]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存储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时分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

scdma),lte,5g新无线通信(new radio,nr),bt,gnss,wlan,nfc,fm,和/或ir技术等。所述gnss可以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nas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准天顶卫星系统(quasi

zenith satellite system,qzss))和/或星基增强系统(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sbas)。
[0148]
传感器180可以包括陀螺仪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ppg传感器(也可以称为光学心率传感器)和mic等。
[0149]
其中,陀螺仪传感器可以用于确定可穿戴设备100的运动姿态。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陀螺仪传感器确定可穿戴设备100围绕三个轴(即,x,y和z轴)的角速度。陀螺仪传感器可以用于拍摄防抖。示例性的,当按下快门,陀螺仪传感器检测可穿戴设备100抖动的角度,根据角度计算出镜头模组需要补偿的距离,让镜头通过反向运动抵消可穿戴设备100的抖动,实现防抖。陀螺仪传感器还可以用于导航,体感游戏场景。
[0150]
加速度传感器可检测可穿戴设备100在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当可穿戴设备100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还可以用于识别终端姿态,应用于横竖屏切换,计步器等应用。
[0151]
触摸传感器,也称“触控面板”。可设置于显示屏。用于检测作用于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可以将检测到的触摸操作传递给应用处理器,以确定触摸事件类型,并通过显示屏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
[0152]
骨传导传感器可以获取振动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骨传导传感器可以获取人体声部振动骨块的振动信号。骨传导传感器也可以接触人体脉搏,接收血压跳动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骨传导传感器也可以设置于耳机中。应用处理器可以基于所述骨传导传感器获取的血压跳动信号解析心率信息,实现心率检测功能。
[0153]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可穿戴设备10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0154]
如图6所示,可穿戴设备通过陀螺仪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ppg和mic等传感器收集到相应的数据后,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得到用户的活动状态、睡眠状态、噪音等信息。
[0155]
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如图7所示,该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701和至少一个接口电路702。处理器701和接口电路702可通过线路互联。例如,接口电路702可用于从其它装置(例如,电子设备的存储器)接收信号。又例如,接口电路702可用于向其它装置(例如处理器701)发送信号。
[0156]
例如,接口电路702可读取电子设备中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并将该指令发送给处理器701。当所述指令被处理器701执行时,可使得电子设备(如图5所示的可穿戴设备100)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
[0157]
当然,该芯片系统还可以包含其他分立器件,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0158]
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如图5所示的可穿戴设备100)上运行时,使得可穿戴设备1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执行的各个功能或者步骤。
[0159]
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执行的各个功能或者步骤。
[0160]
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装置,所述装置可以按照功能划分为不同的逻辑单元或模块,各单元或模块执行不同的功能,以使得所述装置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执行的各个功能或者步骤。
[0161]
通过以上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0162]
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0163]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0164]
另外,在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0165]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技术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0166]
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