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2218569发布日期:2022-11-16 08:18阅读:53来源:国知局
通信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通信方法及装置
1.本技术要求于2021年05月14日提交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2110526258.5、发明名称为“一种ue2nw relay的通信方法方法、ue及网络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技术中。
技术领域
2.本技术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3.实时带宽通信(realtime broadband communication,rtbc)场景旨在支持大带宽和低交互时延,目标是使得在给定时延下和一定的可靠性要求下的带宽提升10倍或以上,打造人与虚拟世界交互时的沉浸式体验。其中,xr pro业务(主要包含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以及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等虚拟与现实交互技术)要求超高带宽和超低时延。
4.在实际通信过程中,如图1所示,为一种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的7d1s2u的时隙配比,即以10个时隙为一个周期,该周期内包含7个下行时隙,1个特殊时隙以及2个上行时隙(图1中包括2个周期,其中,d00~d06时隙为第一个周期的7个下行时隙,d07时隙被看作是特殊时隙,u00和u01时隙为第一个周期的2个上行时隙;d10~16时隙为第二个周期的7个下行时隙,d17时隙被看作是特殊时隙,u10和u11时隙为第二个周期的2个上行时隙)。需要注意的是,终端侧的反馈信息(确认应答(acknowledgement,ack)/否定应答(negative-acknowledgement,nack))只能在上行(uplink,u)时隙上上传。考虑到xr业务的传输时延要求,在某些时隙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接收错误后,基站来不及为这些信息及时调度重传数据。如图1所示,假定d05时隙上的数据出错,其反馈信息可以通过u00或u01时隙上报给基站,因此,基站可在d10-d17时隙中的某个时隙为d05时隙调度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重传。其中,k1用于标识pdsch数据和harq反馈信息之间的时隙偏移值。由于d10-d17时隙在空口时延要求(例如10ms)内,因此d05时隙上的数据有一次重传调度的机会。但如果d11时隙上的pdsch数据发生错误,其nack信息只能通过u10或u11反馈,此时基站再去调度d11时隙的重传数据已经超过了空口时延要求,因此影响用户的体验。
5.针对上述问题,一种方法是尽管没有收到对应的反馈信息,基站在d12-d17时隙中的某个或某些时隙立即为d11时隙上的数据调度重传。该方法称为重复传输(repition transmission),又可以称为时隙聚合(slot aggregation)。目前可以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消息中的pdsch-config中的信令为终端配置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重复传输参数(又可以称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聚合参数(pdsch-aggregationfactor-r18)),用于指示时隙聚合次数,为一个tb的初传和其重复传输的总次数。如图2所示,当pdsch-aggregationfactor-r18=4时,表示4个连续的时隙被用于传输同一个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若增量冗余(incremental redundancy,ir)被激活,则
每个时隙传输该tb的不同冗余版本(redundancy version,rv)。如图2所示,d00-d03时隙用于传输第一tb的不同冗余版本的tb,d07-d10时隙(其中,u00、u01被计算在时隙聚合次数内)用于传输第二tb的不同冗余版本的tb,d13-d16时隙用于传输第三tb的不同冗余版本的tb,其中冗余版本的序号随着时隙而增加。
6.然而,在rrc配置完成后会立马激活时隙聚合,且rrc配置对应时隙之后的所有由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c-rnti)、调制与编码策略-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mcs-c-rnti)加扰的dci1_1和dci1_2指示的初传和重传均做时隙聚合(事实上,有些初传和重传不需要做时隙聚合),时隙聚合操作不够灵活。


技术实现要素:

7.本技术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以提高时隙聚合的灵活性。
8.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配置时隙聚合参数;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激活时隙聚合;以及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和所述时隙聚合参数接收时隙聚合数据。在该方面中,第二设备可以在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激活时隙聚合的指示后,再根据该指示和时隙聚合参数接收时隙聚合数据,可以针对有需要的传输块进行时隙聚合,提高了时隙聚合的灵活性。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时隙聚合数据包含初传数据和重复传输数据,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去激活时隙聚合;以及根据所述第三信息,停止接收重复传输数据。在该实现中,第二设备还可以根据任一时刻发送的第三信息,去激活时隙聚合,提高了时隙聚合的灵活性。
10.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和所述时隙聚合参数接收时隙聚合数据,包括: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时隙聚合的激活时间,在所述激活时间根据所述时隙聚合参数接收时隙聚合数据;所述根据所述第三信息,停止接收重复传输数据,包括:根据所述第三信息确定时隙聚合的去激活时间,在所述去激活时间停止接收重复传输数据。
11.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一信息还用于配置时隙聚合重传指示符,当所述时隙聚合重传指示符的取值为第一值时,指示所述时隙聚合对基于反馈的重传数据生效;当所述时隙聚合重传指示符的取值为第二值时,指示所述时隙聚合对基于反馈的重传数据不生效;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二信息、所述时隙聚合参数、时隙聚合重传指示符中的至少一项接收时隙聚合数据。在该实现中,通过设置该时隙聚合重传指示符,可以灵活地指示是否基于harq反馈的重传数据执行时隙聚合传输。
12.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配置时隙聚合参数和/或时隙聚合重传指示符;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激活时隙聚合;以及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和所述时隙聚合参数发送时隙聚合数据。在该方面中,第一设备通过发送第二信息,指示激活时隙聚合,第二设备可以在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激活时隙聚合的指示后,再根据该指示和时隙聚合参数接收时隙聚合数据,可以针对有需要的传输块进行时隙聚合,提高了时隙聚合的灵活性。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时隙聚合数据包含初传数据和重复传输数据,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去激活时隙聚合;以及根据所述第三信
息,停止发送重复传输数据。在该实现中,第一设备还可以在任一时刻发送第三信息,指示去激活时隙聚合,第二设备可以根据任一时刻发送的第三信息,去激活时隙聚合,提高了去激活时隙聚合的灵活性。
14.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和所述时隙聚合参数进行时隙聚合,包括: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时隙聚合的激活时间,在所述激活时间根据所述时隙聚合参数发送时隙聚合数据;所述根据所述第三信息,停止发送重复传输数据,包括:根据所述第三信息确定时隙聚合的去激活时间,在所述去激活时间停止发送重复传输数据。
15.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一信息还用于配置时隙聚合重传指示符,当所述时隙聚合重传指示符的取值为第一值时,指示所述时隙聚合对基于反馈的重传数据生效;当所述时隙聚合重传指示符的取值为第二值时,指示所述时隙聚合对基于反馈的重传数据不生效;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二信息、所述时隙聚合参数、时隙聚合重传指示符中的至少一项发送时隙聚合数据。
16.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配置时隙聚合参数;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激活时隙聚合;以及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和所述时隙聚合参数接收时隙聚合数据。在该实现中,在通过uu口进行上行通信的场景,第一设备可以是终端,第二设备可以是接入网设备,第二设备可以在发送激活时隙聚合的指示后,再根据该指示和时隙聚合参数接收时隙聚合数据,可以针对有需要的传输块进行时隙聚合,提高了时隙聚合的灵活性。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时隙聚合数据包含初传数据和重复传输数据,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去激活时隙聚合;以及根据所述第三信息,停止接收重复传输数据。在该实现中,第二设备还可以在任一时刻发送第三信息,指示去激活时隙聚合,并根据第三信息停止接收重复传输数据,提高了去激活时隙聚合的灵活性。
18.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和所述时隙聚合参数接收时隙聚合数据,包括: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时隙聚合的激活时间,在所述激活时间根据所述时隙聚合参数接收时隙聚合数据;所述根据所述第三信息,停止接收重复传输数据,包括:根据所述第三信息确定时隙聚合的去激活时间,在所述去激活时间停止接收重复传输数据。
19.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一信息还用于配置时隙聚合重传指示符,当所述时隙聚合重传指示符的取值为第一值时,指示所述时隙聚合对基于反馈的重传数据生效;当所述时隙聚合重传指示符的取值为第二值时,指示所述时隙聚合对基于反馈的重传数据不生效;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二信息、所述时隙聚合参数、时隙聚合重传指示符中的至少一项接收时隙聚合数据。
20.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配置时隙聚合参数;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激活时隙聚合;以及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和所述时隙聚合参数发送时隙聚合数据。在该方面中,在通过uu口进行上行通信的场景,第一设备可以是终端,第二设备可以是接入网设备,第一设备可以在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激活时隙聚合的指示后,再根据该指示和时隙聚合参数进行时隙聚合,可以针对有需要的传输块进行时隙聚合,提高了时隙聚合的灵活性。
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时隙聚合数据包含初传数据和重复传输数据,所述方
法还包括:接收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去激活时隙聚合;以及根据所述第三信息,停止发送重复传输数据。在该实现中,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第二设备在任一时刻发送的第三信息,去激活时隙聚合,提高了去激活时隙聚合的灵活性。
22.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和所述时隙聚合参数发送时隙聚合数据,包括: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时隙聚合的激活时间,在所述激活时间根据所述时隙聚合参数发送时隙聚合数据;所述根据所述第三信息,停止发送重复传输数据,包括:根据所述第三信息确定时隙聚合的去激活时间,在所述去激活时间停止发送重复传输数据。
23.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一信息还用于配置时隙聚合重传指示符,当所述时隙聚合重传指示符的取值为第一值时,指示所述时隙聚合对基于反馈的重传数据生效;当所述时隙聚合重传指示符的取值为第二值时,指示所述时隙聚合对基于反馈的重传数据不生效;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二信息、所述时隙聚合参数、时隙聚合重传指示符中的至少一项发送时隙聚合数据。
24.结合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或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信息采用第一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加扰;所述第三信息采用所述第一rnti加扰;其中,所述第一rnti用于指示时隙聚合。在该实现中,第二信息和/或第三信息采用第一rnti加扰,在接收到采用第一rnti加扰的第二信息时,即可解析该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激活时隙聚合,在接收到采用第一rnti加扰的第三信息时,即可解析该第三信息用于指示区激活时隙聚合,无需增加额外的信息比特,节省了信令开销。
25.结合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或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时隙聚合的激活时间。在该实现中,可以在第二信息中携带指示时隙聚合的激活时间,可以在该激活时间开始激活时隙聚合,进一步提高了时隙聚合的灵活性。
26.结合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或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信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时隙聚合的去激活时间。在该实现中,可以在第三信息中携带指示时隙聚合的去激活时间,可以在该去激活时间去激活时隙聚合,进一步提高了时隙聚合的灵活性。
27.结合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或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信息包括第三指示信息和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时隙聚合第一传输块的激活时间,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传输块的起始时隙聚合时隙相对于所述激活时间之间的偏移值。在该实现中,通过第二信息指示第一tb进行时隙聚合的激活时间,以及指示第一tb的起始时隙聚合时隙相对于激活时间的偏移值,可以使能第一设备激活某个特定的pdsch资源的时隙聚合,进一步提高了时隙聚合的灵活性。
28.结合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或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时域资源配置列表,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时域资源配置列表的行索引,所述时域资源配置列表用于指示传输块的起始时隙聚合时隙相对于时隙聚合所述传输块的激活时间之间的至少一个偏移值,每个行索引对应所述至少一个偏移值中的其中一个偏移值。在该实现中,通过在时域资源配置列表中加入第四数值这个参数,可用于第四数值和第一数值,s,l参数的联合编码,无需在下行控制信息中引入额外
的指示信息,使能第一设备激活某个特定的pdsch资源的时隙聚合,从而可以提供灵活的时隙聚合,减少了资源浪费,降低了时延影响。
29.结合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或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信息还用于配置所述时隙聚合参数。在该实现中,通过第二信息指示的时隙聚合参数可以与通过第一信息所配置的时隙聚合参数相同或不同。发送时隙聚合数据的设备可以根据第二信息指示的时隙聚合参数发送时隙聚合数据。通过第二信息动态指示时隙聚合参数,进一步提高了重复的灵活性。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实施例的方案也可以组合使用。另外,第一信息也可以不配置时隙聚合参数,而仅在第二信息中指示时隙聚合参数。则发送时隙聚合数据的设备根据第二信息指示的时隙聚合参数发送时隙聚合数据。
30.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的第一传输时刻和至少一个第二数据的第二传输时刻之间的时隙偏移值,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数据为同一个传输块的相同或不同冗余版本;以及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在所述第一传输时刻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在所述第二传输时刻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数据。在该方面中,第一设备通过第一信息指示第一数据和至少一个第二数据的传输时刻,使得可以灵活地在相应的传输时刻发送时隙聚合数据,提高了时隙聚合的灵活性。
3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配置所述传输块的至少一个传输次数,或传输次数的最大值。
32.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第一传输次数,所述第一传输次数为所述传输块的至少一个传输次数中的一个,或所述第一传输次数小于或等于所述传输次数的最大值。在该实现中,网络可以预先配置可选的多个传输次数或传输次数的最大值,在实际进行时隙聚合时,可以灵活地从中选取一个传输次数。
33.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二信息还用于配置时域资源配置列表,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时域资源配置列表的行索引和/或列索引;所述时域资源配置列表的至少一行和/或至少一列用于指示第一偏移值,所述第一偏移值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数据的第二传输时刻相对于所述第一传输时刻之间的偏移值;或所述时域资源配置列表的至少一行和/或至少一列用于指示第二偏移值和至少一个第三偏移值,所述第二偏移值为所述第一传输时刻相对于所述第一信息的接收时刻的偏移值,所述第三偏移值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数据的第二传输时刻相对于所述第一信息的接收时刻的偏移值。在该实现中,通过时域资源配置列表的至少一行和/或至少一列用于指示至少一个第二数据的第二传输时刻相对于第一传输时刻之间的偏移值,或通过时域资源配置列表的至少一行和/或至少一列用于指示第一传输时刻相对于第一信息的接收时刻的偏移值、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数据的第二传输时刻相对于第一信息的接收时刻的偏移值,使得第一信息可以仅指示时域资源配置列表的行索引和/或列索引,便可指示第一数据的第一传输时刻和至少一个第二数据的第二传输时刻之间的时隙偏移值,减少了信令开销。
34.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二信息还用于配置一个或多个第一值,所述第一值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数据的第二传输时刻相对于所述第一传输时刻的偏移值,或所述第一值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数据的第二传输时刻相对于所述第一信息的接收
时刻的偏移值;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传输时刻相对于所述第一信息的接收时刻的偏移值,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值中的一个。
35.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传输块在所述第一传输时刻为初传,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数据;和/或若所述传输块在所述第一传输时刻不为初传,不期望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数据。
36.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第四信息;其中,所述第四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值时,则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调度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数据;所述第四信息用于指示第三值时,若所述传输块在所述第一传输时刻不为初传,所述第一信息不用于调度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数据,则不期望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数据。
37.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的第一传输时刻和至少一个第二数据的第二传输时刻之间的时隙偏移值,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数据为同一个传输块的相同或不同冗余版本;以及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在所述第一传输时刻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在所述第二传输时刻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数据。
3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配置所述传输块的至少一个传输次数,或传输次数的最大值。
39.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第一传输次数,所述第一传输次数为所述传输块的至少一个传输次数中的一个,或所述第一传输次数小于或等于所述传输次数的最大值。
40.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二信息还用于配置时域资源配置列表,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时域资源配置列表的行索引和/或列索引;所述时域资源配置列表的至少一行和/或至少一列用于指示第一偏移值,所述第一偏移值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数据的第二传输时刻相对于所述第一传输时刻之间的偏移值;或所述时域资源配置列表的至少一行和/或至少一列用于指示第二偏移值和至少一个第三偏移值,所述第二偏移值为所述第一传输时刻相对于所述第一信息的接收时刻的偏移值,所述第三偏移值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数据的第二传输时刻相对于所述第一信息的接收时刻的偏移值。
41.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二信息还用于配置一个或多个第一值,所述第一值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数据的第二传输时刻相对于所述第一传输时刻的偏移值,或所述第一值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数据的第二传输时刻相对于所述第一信息的接收时刻的偏移值;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传输时刻相对于所述第一信息的接收时刻的偏移值,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值中的一个。
42.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传输块在所述第一传输时刻为初传,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数据;和/或若所述传输块在所述第一传输时刻不为初传,停止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数据。
43.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第四信息;其中,所述第四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值时,则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调度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数据;所述第四信息用于指示第三值时,若所述传输块在所述第一传输时刻不为初传,则不调度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数
据。
44.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可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或任一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例如所述通信装置可以是芯片、第一设备或者第二设备。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上述方法。
4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用于实现本技术任一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单元。
4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七方面中的通信装置包括与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所述装置执行上述通信方法中相应的功能。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所述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或数据。可选的,所述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用于支持所述装置与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可选的,该存储器可以位于该通信装置内部,也可以位于该通信装置外部。
47.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七方面中的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收发装置,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收发装置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控制所述收发装置进行信息的接收和发送;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逻辑电路或执行代码指令实现上述方法。其中,所述收发装置可以为收发器、收发电路或输入输出接口,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号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或将来自所述处理器的信号发送给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当所述通信装置为芯片时,所述收发装置为收发电路或输入输出接口。
48.当上述第七方面中的通信装置为芯片时,收发单元可以是输出单元,比如输出电路或者通信接口;收发单元可以是输入单元,比如输入电路或者通信接口。当所述通信装置为终端时,收发单元可以是发射器或发射机;收发单元可以是接收器或接收机。
49.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50.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指令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通信装置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51.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第七方面的通信装置。
附图说明
5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dd时隙配比示意图;
5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示例的一种时隙聚合示意图;
54.图3为增量冗余方案下的harq过程示意图;
55.图4为视频序列被分割的示意图;
56.图5为一个图像组内的帧大小的示意图;
57.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应用的通信系统1000的架构示意图;
58.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59.图8为本技术示例的一个时隙聚合的示意图;
60.图9为本技术示例的另一个时隙聚合的示意图;
61.图10为本技术示例的又一个时隙聚合的示意图;
62.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63.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64.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65.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66.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描述。
67.术语描述:
68.harq
69.在空口传输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传输比特出错,或者丢包的情况。为了提高空口传输的鲁棒性,harq机制在3gpp中被广泛采用。harq是一种结合前向纠错码(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和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rq)的重传机制,其中:
70.· fec:前向纠错码,是一种差错控制方式,它是指信号在被送入传输信道之前预先按照一定的算法进行编码处理,加入带有信号本身特征的冗码。接收端按照相应算法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码,从而找出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错误码并将其纠正的技术。
71.· arq:自动重传请求,接收方通过循环冗余校检(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校验信息来判断接收到的数据的正确性,将判断结果反馈给发送方。如果接收错误,发送方收到反馈信息后会重新发送数据,直到接收方正确接收。
72.harq机制先利用了fec算法对信道进行编码处理,即在发送的信息中添加具有一定检错和纠错能力的fec码,称为冗余信息。接收方按照相应的算法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译码,发现出错后,尽其所能进行纠错,如果可以纠正,则数据传输成功。如果纠正不了,则再利用arq机制,立即通知发送方重传。如果还是接收错误,再次请求重传,直至接收正确为止。harq相比于单纯使用fec技术的优势在于降低了编解码过程的复杂度和计算开销。利用fec技术可以做到不必重传数据就能恢复受损数据,但如果单纯采用fec技术,要达到很高的传输效率需要大大增加编解码过程的计算开销和复杂度,所以将fec与arq技术结合起来互为补充,可以更好的提升传输效率。harq相对于arq的最大优势在于harq支持软合并技术。arq机制中,接收方会将收到的错误信息直接丢弃。虽然这些错误数据包不能够独立地正确译码,但是它们依然包含一些有用的信息。arq机制中,接收方如果收到错误数据,会请求重传并丢弃错误信息。而harq机制会将接收到的错误数据包保存在一个harq缓存(buffer)中,并与后续接收到的重传数据包进行合并,从而得到一个比单独译码更可靠的数据包。然后对合并后的数据包进行译码,如果还是译码失败,则再请求重传,再进行数据包合并。这种合并的技术称为软合并,软合并技术可以获得两种增益,一种是重传相同编码比特时获得的信号能量增益,一种是重传时发送额外的校验比特获得的编码增益。
73.在新无线(new radio,nr)中,根据重传的比特信息与初传是否相同,软合并方案分为追逐合并(chase combining,cc)和增量冗余(incremental redundancy,ir)。追逐合并中重传的比特信息与初传相同,增量冗余中重传的比特信息不需要与初传相同。
74.·
在追逐合并中,发送方将原始信息比特加上crc后通过编码产生编码比特集,无论初传还是重传都要发送这个编码比特集。每次重传信息都与初传相同,可以提升信噪比。
75.·
在增量冗余中,每一次重传并不需要与初传相同。相反,会生成多个编码比特
集,每个集合都携带相同的信息。每当需要重传时,通常会传输与前一次不同的编码比特集,接收端会把重传的数据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进行合并。每次重传的编码比特集称为一个冗余版本。增量冗余通过重传来发送额外的冗余信息,随着重传次数的增加,冗余信息不断累积,信道编码效率不断降低,从而获得更好的译码效果。
76.harq进程前采用停止等待协议(stop-and-wait protocol),停止等待协议就是发送方每发送完一个tb就停止发送,等待接收方的确认。在收到确认后再发送下一个tb。图3所示为增量冗余方案下的harq过程示意图,其中,发送端发送第一tb的第一个冗余版本到接收端,接收端解码第一tb的第一个冗余版本,并根据译码crc结果反馈ack或nack。若发送端收到ack,则发送第二tb的第一个冗余版本;若收到nack,则发送第一tb的第二个冗余版本。值得注意的是,在cc方案中,没有冗余版本的概念,所以每次重传都是初传的数据,如发送端发送第一tb,且接收端解码失败返回nack信令后,发送端将第一tb再次发送给接收端,该第一tb与初传的第一tb一致。
77.在nr系统中,基站需要接收终端发送的harq反馈,且需要知道终端什么时候会发送harq反馈。基站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的harq反馈定时字段k1来控制发送定时。harq反馈定时字段k1用于标识pdsch数据和终端发送harq反馈信息之间的时隙偏移值。如果终端在n时隙收到pdsch数据,那么终端将在n+k1时隙发送相应的harq反馈信息,harq反馈信息由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信道承载。
78.视频帧
79.当前xr业务的传输采用了h.264/h.265的视频编码方案。如图4所示,每个视频序列被分割成多个大小相同的图像组(group of picture,gop)组群,在每个gop内的视频帧进行帧内或帧间编码。通常,每个gop的第一顺序的编码帧被记为i帧,可独立编解码;而后续编码的帧记为p帧,需要基于之前已编码的i或p帧进行编解码,从而提高编码压缩性能。如图5所示,由于i帧独立编解码的特性,使得该压缩后的帧的尺寸远大于后续编码的p帧。另外,由于视频序列内容的变化,每个压缩后的p帧的尺寸也不尽相同。如图5所示,第4帧的大小为第2帧的两倍左右。
80.尽管每个xr帧编码后的帧的大小浮动较大,但每个xr帧的空口传输时延要求一致(例如都要求在10ms内传完)。此时,大尺寸的xr帧,如i帧(图5中的第一帧),则对于空口速率有着更为苛刻的要求。
81.针对上述问题,一种方法是尽管没有收到对应的反馈信息,基站立即为一个时隙上的数据调度重传。然而,如背景技术中所述,在rrc配置时隙聚合参数后,会立马激活时隙聚合,且rrc配置对应时隙之后的所有初传均做时隙聚合(事实上,有些初传不需要做时隙聚合),会导致浪费物理层资源。
82.本技术提供一种通信方案,第二设备可以在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激活时隙聚合的指示后,再根据该指示和时隙聚合参数接收时隙聚合数据,可以针对有需要的传输块进行时隙聚合,提高了时隙聚合的灵活性。
83.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应用的通信系统1000的架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100(图6中仅示出1个)以及一个或多个终端(图6中示例了
终端101和终端102)。示例性的,终端101和终端102可以分别通过uu口与接入网设备100进行uu链路(uulink)通信;终端101和终端102之间可以通过pc5口进行侧行链路(sidelink)通信,其中,可以是终端101和终端102均在接入网设备100的覆盖范围内;也可以是终端101位于接入网设备100的覆盖范围内,终端102在接入网设备100的覆盖范围外;也可以是终端101和终端102均在接入网设备100的覆盖范围外。
84.其中,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基站(base station)、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odeb)、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下一代基站(next generation nodeb,gnb)、第六代(6th generation,6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下一代基站、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或wifi系统中的接入节点等;也可以是完成基站部分功能的模块或单元,例如,可以是集中式单元(central unit,cu),也可以是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宏基站,也可以是微基站或室内站,还可以是中继节点或施主节点等。本技术的实施例对接入网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为了便于描述,下文以基站作为接入网设备的例子进行描述。
85.终端也可以称为终端设备、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移动终端等。终端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例如,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车物(vehicle to everything,v2x)通信、机器类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tc)、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工业控制、自动驾驶、远程医疗、智能电网、智能家具、智能办公、智能穿戴、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可穿戴设备、车辆、无人机、直升机、飞机、轮船、机器人、机械臂、智能家居设备等。本技术的实施例对终端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86.基站和终端可以是固定位置的,也可以是可移动的。基站和终端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还可以部署在空中的飞机、气球和人造卫星上。本技术的实施例对基站和终端的应用场景不做限定。
87.基站和终端之间、基站和基站之间、终端和终端之间可以通过授权频谱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免授权频谱进行通信,也可以同时通过授权频谱和免授权频谱进行通信;可以通过6千兆赫(gigahertz,ghz)以下的频谱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6ghz以上的频谱进行通信,还可以同时使用6ghz以下的频谱和6ghz以上的频谱进行通信。本技术的实施例对无线通信所使用的频谱资源不做限定。
88.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基站的功能也可以由基站中的模块(如芯片)来执行,也可以由包含有基站功能的控制子系统来执行。这里的包含有基站功能的控制子系统可以是智能电网、工业控制、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上述应用场景中的控制中心。终端的功能也可以由终端中的模块(如芯片或调制解调器)来执行,也可以由包含有终端功能的装置来执行。
89.在本技术中,基站向终端发送下行信号或下行信息,下行信息承载在下行信道上;终端向基站发送上行信号或上行信息,上行信息承载在上行信道上。终端为了与基站进行通信,需要与基站控制的小区建立无线连接。与终端建立了无线连接的小区称为该终端的服务小区。当终端与该服务小区进行通信的时候,还会受到来自邻区的信号的干扰。
90.基于上述通信系统,如图7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1.s701.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用于配置时隙聚合参数。
92.相应地,第二设备接收该第一信息。其中,该第一信息用于配置时隙聚合参数,具体可以是pdsch-config信令中包括pdsch-aggregationfactor-r18参数。
93.可选地,该第一信息还可以用于配置指示符,如时隙聚合重传指示符(pdsch-slotaggregationretransmissionindicator)。其中,若pdsch-slotaggregationretransmissionindicator的取值为第一值(例如:1),也可以称为时隙聚合重传指示符为开启状态,则时隙聚合对基于harq反馈的重传数据生效;若pdsch-slotaggregationretransmissionindicator的取值为第二值(例如:0),也可以称为时隙聚合重传指示符为关闭状态,则时隙聚合对基于harq反馈的重传数据不生效。
94.具体地,该实施例可以适用于如下通信场景:
95.在一个通信场景中,第一设备可以是上述接入网设备100,第二设备可以是上述终端101。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通过uu接口进行下行通信。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给第二设备,该第一信息可以是rrc消息,即该第一设备可以在rrc消息中为第二设备配置时隙聚合参数。
96.在又一个通信场景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通过pc5接口进行侧行链路通信,第一设备与上述接入网设备100之间通过uu接口进行通信。第一设备可以是上述终端101(作为发送端),第二设备可以是上述终端102(作为接收端)。接入网设备100发送rrc消息给第一设备,该rrc消息用于配置时隙聚合参数,第一设备将该时隙聚合参数转发给第二设备。
97.在又一个通信场景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通过pc5接口进行侧行链路通信。第一设备可以是上述终端101(作为发送端),第二设备可以是上述终端102(作为接收端),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通过pc5接口通信。第一设备发送pc5-rrc消息给第二设备,该pc5-rrc消息用于配置时隙聚合参数。
98.可替换地,该时隙聚合参数也可以预先存储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中,可以不需要第一设备通过第一信息配置该时隙聚合参数。该时隙聚合参数又可以称为重复传输参数。因此,步骤s701是可选的,图中以虚线表示。
99.该时隙聚合参数用于指示一个tb的初传和该tb重复传输的总次数。例如,时隙聚合次数为n时,用于指示n个时隙被用于传输同一个tb,包括一次第一数据和n-1次第二数据。若采样增量冗余的方式进行时隙聚合,则每个时隙传输该tb的不同冗余版本,其冗余版本的序号随着时隙而增加;若采样追逐合并的方式进行时隙聚合,则每个时隙传输的tb的冗余版本与初传相同。其中,本技术中的重复传输与根据ack/nack反馈的重传不同,重复传输是指不基于harq反馈的情况下进行重传,从而避免基于harq反馈带来的时延的同时,提升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需要注意的是,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不包含dci。若采用cc,则第二数据与第一数据的全部配置参数相同;若采用ir,则第二数据与第一数据的除rv参数外的其他配置参数相同。
100.s702.第一设备发送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激活时隙聚合。
101.相应地,第二设备接收该第二信息。
102.该第二信息可以是采用第一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dio network tempory identity,rnti)加扰的任意现有格式的dci。该第一rnti用于指示时隙聚合。该第一rnti也
可以称为聚合-无线网络临时标识(aggregation-radio network tempory identity,a-rnti)。或者,该第二信息可以是任意现有格式的dci,dci中包括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激活时隙聚合。或者,该第二信息可以是新定义格式的dci,该dci用于指示激活时隙聚合。
103.本实施例中,第二设备接收到配置的时隙聚合参数后,可以不立即激活时隙聚合。
104.第一设备已知对数据的传输时延要求,并且已知哪些数据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帧,知道tdd的时隙配比,则第一设备可以自行决定什么时候进行时隙聚合,或者说可以自行决定对哪些tb进行时隙聚合。则第一设备在已知传输时延要求的情况下,可以知道数据能否在规定时间内获得重传机会,从而决定是否时隙聚合。并且在决定时隙聚合时,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激活时隙聚合。第二设备接收该第二信息,并解析该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激活时隙聚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tb也可以替换成其他形式的数据块,本技术实施例不作限制。
105.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信息配置了时隙聚合参数,还可以在第二信息中指示时隙聚合参数,例如,在dci中增加一个第五值,用于指示时隙聚合参数。通过第二信息指示的时隙聚合参数可以与通过第一信息所配置的时隙聚合参数相同或不同。发送时隙聚合数据的设备(即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第二信息指示的时隙聚合参数发送时隙聚合数据。通过第二信息动态指示时隙聚合参数,进一步提高了重复传输的灵活性。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实施例的方案也可以组合使用。
106.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第一信息也可以不配置时隙聚合参数,而仅在第二信息中指示时隙聚合参数。则发送时隙聚合数据的设备根据第二信息指示的时隙聚合参数发送时隙聚合数据。
107.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第一信息配置了时隙聚合参数,而当前的第二信息中未指示时隙聚合参数,则后续的时隙聚合传输仍采用该第一信息配置的时隙聚合参数。
108.s703.第一设备根据第二信息和时隙聚合参数发送时隙聚合数据。
109.本技术中激活时隙聚合,包括进行初传和重复传输。然而去激活时隙聚合后,第一设备仍可以进行初传。时隙聚合数据包括初传数据和重复传输数据。若采用增量冗余的方式时隙聚合,则重复传输数据的冗余版本与初传的冗余版本不同;若采用追逐合并的方式时隙聚合,则重复传输数据的冗余版本与初传的冗余版本相同。相应地,第二设备根据第二信息和时隙聚合参数接收时隙聚合数据。可选的,第二设备可以在接收到第二信息之后,基于时隙聚合参数接收时隙聚合数据,该时隙聚合数据例如为初传数据和重复传输数据,也即:第二信息作为激活时隙聚合的条件,且接收第二信息的时间作为激活时隙聚合的时间。
110.其中,第二设备根据第二信息和时隙聚合参数接收时隙聚合数据也可以理解为第二设备根据第二信息和时隙聚合参数接收时隙聚合(或者通过时隙聚合方式传输)的数据,时隙聚合指的是相同的数据包在多个时隙(例如:两个以上时隙)上时隙聚合,时隙聚合又可以称为重复传输。该多个时隙例如为多个连续时隙,或者为多个不连续的时隙,其中,多个时隙的具体数量可以由pdsch-aggregationfactor-r18指示,也可以由其他方式指示。其中,时隙聚合的数据可以包含初传的数据和重复传输的数据,该数据包例如为tb。
111.可选的,第二设备可以根据第二信息确定时隙聚合的激活时间。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预先协商第一设备在发送第二信息的同时激活时隙聚合,则第二设备解析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激活时隙聚合,则可以确定时隙聚合的激活时间为接收到第二信息的时间;第一设
备也可以在发送第二信息后若干时隙激活时隙聚合,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激活时隙聚合的时间,则第二设备确定时隙聚合的激活时间为接收到第二信息后的某个时间,即激活时间为第二信息所指示的时间。例如,第一设备在第一传输时刻激活时隙聚合传输,即在第一传输时刻传输初传数据,并在与第一传输时刻偏移指定的时隙偏移值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时刻传输重复传输数据。另外,该第二信息可以指示激活该第二信息所指示的一个或多个tb时隙聚合,即开始激活时隙聚合的时间开始,后续的一个或多个tb都进行时隙聚合,直到接收到去激活时隙聚合的指示;该第二信息也可以指示激活某个tb进行时隙聚合,即开始激活时隙聚合的时间开始,只有一个tb进行时隙聚合,或者该第二信息也可以指示激活预设数量个tb时隙聚合,例如:2个、3个等等。
112.然后,第一设备在确定的时隙聚合的激活时间根据时隙聚合参数发送时隙聚合数据。第二设备在激活时间内根据时隙聚合参数接收时隙聚合数据。可选地,第二设备根据第二信息确定初传的时域位置,并根据时隙聚合参数中的重复传输次数确定第一设备在哪几个时域位置上发送重复传输数据。
113.进一步地,第一设备还可以根据第二信息、时隙聚合参数、时隙聚合重传指示符中的至少一项发送时隙聚合数据。相应地,第二设备还可以根据第二信息、时隙聚合参数、时隙聚合重传指示符中的至少一项接收时隙聚合数据。
114.具体地,第一设备可以知道每次传输为初传还是重传。
115.若时隙聚合重传指示符为开启状态,则第一设备基于harq反馈的重传数据同样执行时隙聚合传输,即第一设备在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tb的nack后,根据第二信息和时隙聚合参数发送第一tb重传的时隙聚合数据。第二设备在发送第一tb的nack后,期望接收到对应重传的重复传输数据,并根据第二信息和时隙聚合参数接收第一tb重传的时隙聚合数据。
116.若时隙聚合重传指示符为关闭状态,则第一设备基于harq反馈的重传数据不执行时隙聚合传输,即第一设备在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tb的nack后,只发送第一tb的一个重传版本数据。第二设备在发送nack后,只期望接收第一tb的一个版本的重传数据,不期望接收第一tb重传的重复传输数据。
117.例如,假设时隙聚合参数为4,时隙聚合重传指示符为关闭状态,第一设备收到第一tb的nack后,会重传第一tb的数据,第二设备不期望接收到第一tb的多个冗余版本的数据;如果时隙聚合重传指示符为开启状态,第一设备收到第一tb的nack后,会发送第一tb的接下来4个冗余版本的数据,第二设备期望接收到第一tb的4个冗余版本的数据。
118.通过设置该时隙聚合重传指示符,可以灵活地指示是否基于harq反馈的重传数据执行时隙聚合传输。
119.可选的,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图中以虚线表示):
120.s704.第一设备发送第三信息。该第三信息用于指示去激活时隙聚合。
121.相应地,第二设备接收该第三信息。
122.该第三信息可以是采用第一rnti加扰的任意现有格式的dci。该第一rnti用于指示时隙聚合。该第一rnti也可以称为a-rnti。或者,该第三信息可以是任意现有格式的dci,dci中包括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去激活时隙聚合。或者,该第三信息可以是新定义格式的dci,该dci用于指示去激活时隙聚合。
123.第一设备也可以自行决定什么时候停止时隙聚合。第一设备在决定停止时隙聚合时,发送第三信息,以指示去激活当前的时隙聚合。
124.s705.第一设备根据第三信息,停止发送重复传输数据。
125.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设备停止时隙聚合后,停止发送重复传输数据,仍可发送初传数据。
126.相应地,第二设备根据第三信息,停止接收重复传输数据。
127.s705也可以理解为,停止接收通过时隙聚合方式传输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理解为可以接收初传数据,但是不会接收重复传输数据。
128.可选的,第二设备可以在接收到第三信息之后,不再进行时隙聚合,也可以称为停止接收重复传输数据或不期望进行时隙聚合,也即:停止接收时隙聚合的时间为接收第三信息的时间。
129.可选的,第二设备根据第三信息确定时隙聚合的去激活时间。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预先协商在发送第三信息的同时去激活时隙聚合,则第二设备解析第三信息用于去激活时隙聚合,则可以确定时隙聚合的去激活时间可以是接收到第三信息的时间;第一设备也可以在发送第三信息之后的某个时间去激活时隙聚合,第三信息还可以用于指示去激活时隙聚合的时间,则第二设备确定时隙聚合的去激活时间可以是接收到第三信息后的某个时间。
130.然后,第二设备在去激活时间停止接收重复传输数据。第二设备去激活时隙聚合后,不再期望接收到重复传输数据,但仍可以接收初传数据。
131.关于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可以有以下不同的实现方式:
132.在一个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二信息采用第一rnti加扰。该第一rnti用于指示时隙聚合。该第一rnti也可以称为a-rnti。
133.上述第三信息也可以采用第一rnti加扰,第三信息可以是第一rnti加扰的任一dci。对第三信息和第二信息进行加扰的第一rnti可以是同一个rnti。
134.该第二信息、第三信息可以采用任意现有的格式的dci。无需增加新的比特信息。
135.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区别第一rnti加扰的是第二信息或第三信息:在一个实现中,当第二设备在收到采用第一rnti加扰的第二信息之前没有收到采用第一rnti加扰的其它信息时,即未激活时隙聚合时,则认为该第二信息是用于指示激活时隙聚合。当第二设备在接收到采用第一rnti加扰的第二信息后,即激活时隙聚合之后,又收到采用第一rnti加扰的第三信息,则认为该第三信息用于指示去激活时隙聚合。在另一个实现中,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中还可以包括其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激活时隙聚合或去激活时隙聚合,例如,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中均包括1个比特,当该比特为“1”时,指示是激活时隙聚合;当该比特为“0”时,指示是去激活时隙聚合。反之亦可,即当该比特为“0”时,指示是激活时隙聚合;当该比特为“1”时,指示是去激活时隙聚合。
136.对于通过uu口进行下行通信的场景,该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可以是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本实施例对dci的格式不作限制,例如可以是dci1_1,dci1_2等。对于通过pc5口通信的场景,该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可以是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sci),如sci2-a或sci2-b等。下面的描述场景为下行通信,以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是dci为例进行描述。
137.在一个示例中,第一设备采用第一rnti加扰第一dci。第二设备在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dci后,采用第一rnti对该第一dci进行解扰,如果第二设备进行解扰采用的第一rnti与第一设备进行加扰采用的第一rnti相同,则解扰成功,可以确定该第一dci用于指示激活时隙聚合,则在收到该第一dci后,确定从接收到该第一dci的时隙开始传输的tb均做时隙聚合,直至接收到采用第一rnti加扰的第二dci指示去激活时隙聚合。在第二设备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采用第一rnti加扰的第二dci,采用第一rnti对该第二dci进行解扰,确定该第二dci用于指示去激活时隙聚合,则在接收到该第二dci的时隙开始,确定第一设备已经去激活时隙聚合,不会再发送重复传输数据,第二设备不期望接收到重复传输数据。
138.如图8所示,为具体示例的一个时隙聚合的示意图。其中,d00~d06、d10~d17为下行传输时隙,d07为特殊时隙,u00~u01、u10~u11为上行传输时隙。第二设备在d10处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采用第一rnti加扰的第一dci,则第二设备确定从d10开始激活时隙聚合,即第一设备会从d10开始时隙聚合,时隙聚合的次数是通过第一信息预先配置好的或预先存储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中的。假设d10和d11用于第一tb的时隙聚合,d12和d13用于第二tb的时隙聚合,若采用增量冗余的方式进行时隙聚合,此时d10为第一tb的第一个冗余版本,d11为第一tb的第二个冗余版本;同理,d12为第二tb的第一个冗余版本,d13为第二tb的第二个冗余版本。时隙聚合时,配置参数(如调制与编码策略(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等)不变,冗余版本加1。若采用追逐合并的方式进行时隙聚合,则d11和d10相同,均为第一tb;d12与d13相同,均为第二tb。其中,对于第一tb的传输,在d11处进行软合并,其软合并结果的反馈将在u10或u11处反馈;同理,对于第二tb的传输,在d13处进行软合并,其软合并结果的反馈将在u10或u11处反馈。第二设备在d14处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采用第一rnti加扰的第二dci,则第二设备确定从d14开始去激活时隙聚合,此时d14以及后续的时隙均不作时隙聚合,第一设备只发送初传的tb,不再发送其重复版本,第二设备不再期望接收对应tb的初传以外的重复传输数据;或者第二设备在d12处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采用第一rnti加扰的第二dci,此时d12为最后一个重复传输的tb,即d13依旧是d12对应tb的时隙聚合,但是d13后,即从d14开始不再进行时隙聚合,第二设备不再期望接收到重复传输数据。
139.在另一个示例中,该第一dci还可以用于指示一个或多个tb的初传,可选的,指示初传的一个或多个tb的pdsch资源。该第一dci可以和待传输的tb位于同一个时隙,也可以位于不同的时隙。具体地,第一dci中包括第一数值,第一数值为任一非负整数。第一数值为第一dci与其所指示的pdsch的时隙偏移。在本示例中,第一数值还用于指示从第一数值所指示的初传的tb开始激活时隙聚合,或者用于指示从与第二信息间隔第一数值的时隙开始激活时隙聚合。该第二信息采用第一rnti加扰。
140.当第一数值=0时,表示初传的一个或多个tb中的第一个tb与第一dci位于同一个时隙;当第一数值≠0时,表示初传的一个或多个tb中的第一个tb与第一dci位于不同的时隙,具体地,与第一dci间隔第一数值个时隙。
141.上述的示例可以理解为第一数值=0,即d10处初传的第一tb与第一dci位于同一时隙。进一步地,如果该第一dci同时指示第一tb和第二tb的初传,例如,在d10处初传第一tb,在d12处初传第二tb,则d11为第一tb的时隙聚合,d13为第二tb的时隙聚合;也可以是d10、d11分别为第一tb和第二tb的初传,d12、d13分别为第一tb和第二tb的时隙聚合。
142.第一数值也可以不等于0,则初传的第一tb与第一dci不位于同一时隙。例如,第一数值=1,例如第二设备在d10处接收到第一dci,但从d11开始的时隙激活时隙聚合。
143.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通过第二信息激活时隙聚合,以及通过第三信息去激活时隙聚合,提高了时隙聚合的灵活性,进一步减少了物理层资源的浪费,降低了传输时延影响。
144.针对图1所示的情况,由于对于d00~d06上传输的tb,可以在u00或u01上进行harq反馈,并可以在d10~d17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时隙进行重复传输。而对于d10~d17上传输的tb,由于要在u10或u11上进行harq反馈,如果接收失败,来不及进行重复传输,则第一设备可以d10~d17上发送第二信息,激活时隙聚合。相对现有的在rrc配置好时隙聚合参数后,立即激活时隙聚合,对于第一dci所指示的初传均做重复传输,本实施例rrc配置好时隙聚合参数后,可以不立即激活时隙聚合,通过第二信息激活时隙聚合,以及通过第三信息去激活时隙聚合,可以灵活地选择时隙聚合,减少了物理层资源的浪费,降低了传输时延影响。
145.在另一个实现方式中,第二设备也可以是在接收到第二信息后的一个或多个时隙后激活时隙聚合。则上述第二信息携带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时隙聚合的激活时间。该第二信息可以采用任意现有格式的第三dci,在该第三dci的预留比特携带上述第一指示信息;或者该第二信息可以采用自定义的第三dci,在该第三dci中携带上述第一指示信息。该激活时间可以是相对于接收到第二信息的时间之间的一个偏移值,即该激活时间与接收到第二信息的时间单位之间间隔n个时间单位,n为任一非负整数。该时间单位可以是符号、时隙、毫秒等,本技术对此不做限定。后续提到的时间的单位均可以是符号、时隙、毫秒等,本实施例仅以时隙为例进行描述。
146.上述第三信息携带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时隙聚合的去激活时间。该第三信息可以采用任意现有格式的第四dci,在该第四dci的预留比特携带上述第二指示信息;或者该第三信息可以采用自定义的第四dci,在该第四dci中携带上述第二指示信息。该去激活时间可以是相对于接收到第三信息的时间之间的一个偏移值,即该去激活时间与接收到第三信息的时隙之间间隔m个时隙,m为任一非负整数。
147.可选地,上述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也可以采用上述第一rnti加扰。该第一rnti用于指示时隙聚合,从而,第二设备可以根据第一rnti解扰该第二信息,获得时隙聚合的激活时间;根据第一rnti解扰该第三信息,获得时隙聚合的去激活时间。采用第一rnti加扰第二信息、第三信息,可以提高第二设备解码第二信息、第三信息的正确性。
148.具体地,该第二信息可以为第三dci,该第一指示信息记为第二数值,即在第三dci中包括第二数值。第二数值可以为任一非负整数。表示时隙聚合的激活时间与接收到该第三dci的时间之间间隔第二数值个时隙。第一设备在该激活时间及之后的时隙均作时隙聚合,第二设备在该激活时间开始接收时隙聚合数据。
149.该第三信息可以为第四dci,该第二指示信息记为第三数值,即在第四dci中包括第三数值。第三数值可以为任一非负整数。其中,第二数值和第三数值可以是在同一个字段中,也可以在不同的字段中。第三数值表示时隙聚合的去激活时间与接收到该第四dci的时间之间间隔第三数值个时隙。第一设备在上述激活时间及之后的时隙均作时隙聚合,第二设备在该激活时间开始接收重复传输数据,直至第一设备通过第四dci所指示的第三数值对应的时隙到达,第二设备停止发送重复传输数据,第二设备不期望接收到重复传输数据,
但仍可以接收初传数据。
150.该第二信息、第三信息可以采用任意现有格式的dci或新定义格式的dci,并在第三dci中增加第二数值,在第四dci中增加第三数值。
151.如图9所示,为具体示例的又一个时隙聚合的示意图,假设之前rrc配置的时隙聚合参数为2,用于指示2个时隙被用于传输同一个tb,包括一次初传数据和一次重复传输数据。第一设备在d07处发送第三dci,第三dci中包括第二数值,第二数值=3,单位为时隙,即指示时隙聚合将在d10处激活,从d10开始及往后的时隙均做时隙聚合。若采用增量冗余的方式进行时隙聚合,此时d10为第一tb的第一个冗余版本,d11为第一tb的第二个冗余版本;同理,d12为第二tb的第一个冗余版本,d13为第二tb的第二个冗余版本。若采用追逐合并的方式进行时隙聚合,则d11和d10相同,均为第一tb;d12与d13相同,均为第二tb。其中,对于第一tb的传输,在d11处进行软合并,其软合并结果的反馈将在u10或u11处反馈;同理,对于第二tb的传输,在d13处进行软合并,其软合并结果的反馈将在u10或u11处反馈。该时隙聚合持续激活,第一设备在d12给第二设备发送第四dci,第四dci中包括第三数值,第三数值=2,即指示时隙聚合将在d14处去激活。则第二设备在d14停止接收重复传输数据,但仍可以接收初传数据。
152.本技术也可以适用于单个dci调度多个tb的场景。例如,如果该第三dci同时指示第一tb和第二tb的初传,第一设备在d07处发送第三dci,第三dci中包括第二数值,第二数值=3,则在d10处初传第一tb,在d12处初传第二tb,则d11为第一tb的时隙聚合,d13为第二tb的时隙聚合;也可以是d10、d11分别为第一tb和第二tb的初传,d12、d13分别为第一tb和第二tb的时隙聚合,本技术对此不做限定。
153.在本实现方式中,初传和重复传输可以是连续的时隙,也可以是不连续的时隙,由于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是时隙聚合的激活时间,且第一信息指示了时隙聚合次数,则不论初传和重复传输是连续的时隙或不连续的时隙,均可采用本实现方式实现准确的时隙聚合。例如,第一设备在d07处发送第三dci,第三dci中包括第二数值,第二数值=0,d07和d10之间存在两个上行时隙u00和u01,则第一设备在d07处激活时隙聚合,d07为第一tb的第一个冗余版本,d10为第一tb的第二个冗余版本。又例如,假设第一设备在d07处发送第三dci,第三dci中包括第二数值,第二数值=3,d10与d12之间存在一个上行时隙,则第一设备在d10处激活时隙聚合,d10为第一tb的第一个冗余版本,d12为第一tb的第二个冗余版本。
154.本实现方式中,通过指示具体的时隙聚合的激活时间和去激活时间,该激活时间可以与接收到第二信息的时间相同或不同,该去激活时间可以与接收到第三信息的时间相同或不同,进一步提高了时隙聚合的灵活性。
155.在又一个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通过第二信息指示时隙聚合,该时隙聚合操作仅对该第二信息所指示的pdsch资源生效,生效次数取决于rrc中配置的时隙聚合次数。具体地,该第二信息包括第三指示信息(记为第一数值)和第四指示信息(记为第四数值),该第一数值为第三dci与其所指示的pdsch之间的时隙偏移,该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tb的起始时隙聚合时隙相对于时隙聚合的激活时间之间的偏移值。该时隙聚合的激活时间可以是发送/接收第二信息的时间,也可以是第一数值所指示的初传时间。换句话说,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传输时刻,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一个重复传输数据的第二传输时刻相对于第一传输时刻之间的时隙偏移值。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0所示,为示例的又一个时
隙聚合的示意图,假设之前rrc配置的时隙聚合参数为2,即时隙聚合2次,第一设备在d07处发送第五dci,该第五dci包括第一数值和第四数值。
156.其中,第一数值用于指示第一tb的初传时间,即初传的第一tb相对于第五dci所在时隙之间的偏移值,或者初传第一tb的pdsch资源相对于dci所在时隙之间的偏移值。第一数值可以为任一非负整数。第一设备在该pdsch资源上初传第一tb。
157.其中,第四数值用于指示第一tb的起始时隙聚合时隙相对于时隙聚合的激活时间的偏移值。根据时隙聚合参数,第一tb可能需要时隙聚合一次或多次,起始时隙聚合时隙是指多次时隙聚合中的第一次时隙聚合所在的时隙。
158.该第五dci可以采用任意现有格式的dci或新定义格式的dci,并在第五dci中增加第四数值字段。
159.在如图10所示的示例中,第一设备在d07发送第五dci,第五dci包括第一数值和第四数值。其中,第一数值=0,第二设备接收第五dci,根据第一数值可以确定初传的第一tb和第五dci位于同一个时隙,即第一tb进行时隙聚合的激活时间及第一tb的初传时间均为d07。其中,第四数值=3,第二设备根据第四数值可以确定起始时隙聚合时隙为d10处。此时d10处传输的数据为对d07处传输的数据的重复传输。若采用增量冗余的方式进行时隙聚合,此时d07为第一tb的第一个冗余版本,d10为第一tb的第二个冗余版本。若采用追逐合并的方式进行时隙聚合,则d07和d10相同,均为第一tb的数据。需要注意的是,该第五dci只对其所指示的pdsch资源生效,比如第五dci指示的pdsch资源为d07,第四数值则针对d07生效,因为时隙聚合参数为2,所以只有一个时隙聚合时隙,即d10。对于该第一tb的传输,d07和d10的软合并结果可以在u10处反馈。
160.在另一个示例中,可通过第一数值参数指示其他时隙上的pdsch资源,时隙聚合的激活时间是发送/接收第二信息的时间。例如,第一设备在d07处发送第五dci,在该第五dci中包括第一数值=3且第四数值=5,则该第五dci所指示的pdsch资源应出现在d07靠后第一数值个时隙后,即d10处,其起始时隙聚合时隙为d10后第四数值个时隙后,即d12处。
161.在又一个示例中,第三指示信息也可以用于指示多个第一tb进行时隙聚合的激活时间,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多个第一传输块中的第一个第一tb的起始时隙聚合时隙相对于激活时间的偏移值。例如,在图10所示的示例中,第一数值=0,第一设备通过第五dci调度第一tb和第二tb的初传,第二设备根据第一数值可以确定初传的第一tb和第五dci位于同一个时隙,即第一tb进行时隙聚合的激活时间为d07,d07处初始传输第一tb,d10处初始传输第二tb。第一设备发送第五dci,第五dci包括第四数值=4。假设采用增量冗余方式传输,则第二设备根据第四数值可以确定起始时隙聚合时隙为d11处,即d11处传输第一tb的第二个冗余版本,d12处传输第二tb的第二个冗余版本。
162.本实现方式中,通过第二信息指示第一tb进行时隙聚合的激活时间,以及指示第一tb的起始时隙聚合时隙相对于激活时间的偏移值,可以使能第一设备激活某个特定的pdsch资源的时隙聚合,进一步提高了时隙聚合的灵活性。
163.在又一个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信息包括时域资源配置列表(pdsch-timedomainresource allocation)。在该时域资源配置列表中增加第四数值字段,该时域资源配置列表用于指示起始时隙聚合时隙相对于时隙聚合的激活时间之间的至少一个偏移值,即上述实现方式中的第四数值。
164.示例性地,该时域资源配置列表可以如下表1所示:
165.表1
[0166][0167][0168]
其中,row index为时域资源配置列表的行索引,drms-type a position表示当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typea被选定时,时隙内的第一个dm-rs符号的位置,pdsch mapping type表示pdsch的映射类型,第一数值为第五dci与其所指示的pdsch的时隙偏移,s为初传的tb在发送时隙中的起始符号,l为初传的tb所占的符号数量,第四数值为起始时隙聚合时隙相对于时隙聚合的激活时间的偏移值。
[0169]
目前可以通过dci中的时域资源配置(time domain resource assignment)字段值m,用于指示发送tb的pdsch资源在表1中第m+1个行索引所对应的时域配置。例如,当dci中m=3,第二设备可以得知采用表1中row index=4的时域资源配置,进一步结合dmrs-typea-position可确定具体的第一数值,s,l参数。
[0170]
本实现方式中,在此表中额外加入第四数值这个参数,用于指示至少一个起始时隙聚合时隙相对于时隙聚合的激活时间的偏移值。每个行索引对应至少一个偏移值中的其中一个偏移值。
[0171]
在需要激活时隙聚合时,第一设备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时域资源配
置列表的行索引,例如:在第二信息中包括时域资源配置列表的行索引,则第二设备根据该行索引,进一步结合dmrs-typea-position可确定具体的第四数值,以及第一数值,s,l参数。关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如何根据第四数值进行时隙聚合,可参考前述实现方式中的描述。本技术对表内其他内容不做具体要求。
[0172]
上述表1可以由第一信息(例如,rrc)配置,也可以是预先存储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中。
[0173]
在该实现方式中,通过在时域资源配置列表中加入第四数值这个参数,可用于第四数值和第一数值,s,l参数的联合编码,无需在dci中引入额外的指示信息,使能第一设备激活某个特定的pdsch资源的时隙聚合,从而可以提供灵活的时隙聚合,减少了资源浪费,降低了时延影响。
[0174]
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第二设备可以在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激活时隙聚合的指示后,根据该指示和时隙聚合参数进行时隙聚合,可以针对有需要的传输块进行时隙聚合,提高了时隙聚合的灵活性。
[0175]
基于上述通信系统,如图1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又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176]
s1101.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用于配置时隙聚合参数。
[0177]
相应地,第一设备接收该第一信息。其中,该第一信息配置时隙聚合参数,具体可以是pdsch-config信令中包括pdsch-aggregationfactor-r18参数。
[0178]
可选地,该第一信息还可以用于配置指示符,如时隙聚合重传指示符(pdsch-slotaggregationretransmissionindicator)。其中,若pdsch-slotaggregationretransmissionindicator的取值为第一值(例如:1),也可以称为时隙聚合重传指示符为开启状态,则时隙聚合对基于harq反馈的重传数据生效;若pdsch-slotaggregationretransmissionindicator的取值为第二值(例如:0),也可以称为时隙聚合重传指示符为关闭状态,则时隙聚合对基于harq反馈的重传数据不生效。
[0179]
在这里,第一设备为发送时隙聚合数据的设备,第二设备为接收时隙聚合数据的设备。然而,第二设备服务第一设备,因此,第二设备通过第一信息给第一设备配置时隙聚合参数。
[0180]
具体地,该方法应用于通过uu口进行上行通信的场景。第一设备可以是上述终端101,第二设备可以是上述接入网设备100。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通过uu接口进行通信。
[0181]
该时隙聚合参数用于指示一个tb的初传和该tb重复传输的总次数。该第一信息可以是rrc消息。
[0182]
s1102.第二设备发送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激活时隙聚合。
[0183]
相应地,第一设备接收该第二信息。
[0184]
本实施例中,第一设备接收到配置的时隙聚合参数后,可以不立即激活时隙聚合。
[0185]
第二设备已知对数据的传输时延要求,并且已知哪些数据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帧,知道tdd的时隙配比,则第二设备可以自行决定什么时候进行时隙聚合,或者说可以自行决定对哪些tb进行时隙聚合。则第二设备在已知传输时延要求的情况下,可以知道数据能否在规定时间内获得重传机会,从而决定是否时隙聚合。并且在决定时隙聚合时,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激活时隙聚合。第一设备接收该第二信息,并解析该第
二信息用于指示激活时隙聚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tb也可以替换成其他形式的数据块,本技术实施例不作限制。
[0186]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信息配置了时隙聚合参数,还可以在第二信息中指示时隙聚合参数,例如,在dci中增加一个第五值,用于指示时隙聚合参数。通过第二信息指示的时隙聚合参数可以与通过第一信息所配置的时隙聚合参数相同或不同。发送时隙聚合数据的设备(即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第二信息指示的时隙聚合参数发送时隙聚合数据。通过第二信息动态指示时隙聚合参数,进一步提高了重复的灵活性。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实施例的方案也可以组合使用。
[0187]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第一信息也可以不配置时隙聚合参数,而仅在第二信息中指示时隙聚合参数。则发送时隙聚合数据的设备根据第二信息指示的时隙聚合参数发送时隙聚合。
[0188]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第一信息配置了时隙聚合参数,而当前的第二信息中未指示时隙聚合参数,则后续的时隙聚合传输仍采用该第一信息配置的时隙聚合参数。
[0189]
s1103.第一设备根据第二信息和时隙聚合参数发送时隙聚合数据。
[0190]
相应地,第二设备根据第二信息和时隙聚合参数接收时隙聚合数据。
[0191]
第一设备根据第二信息和时隙聚合参数,向第二设备发送时隙聚合数据。
[0192]
可选的,第二设备可以根据第二信息确定时隙聚合的激活时间。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预先协商第二设备在发送第二信息的同时激活时隙聚合,则第一设备解析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激活时隙聚合,则可以确定时隙聚合的激活时间为接收到第二信息的时间;第一设备也可以在接收到第二信息后若干时隙激活时隙聚合,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激活时隙聚合的时间,则第二设备确定时隙聚合的激活时间为接收到第二信息后的某个时间,即激活时间为第二信息所指示的时间。另外,该第二信息可以指示激活该第二信息所指示的一个或多个tb时隙聚合,即开始激活时隙聚合的时间开始,后续的一个或多个tb都进行时隙聚合,直到接收到去激活时隙聚合的指示;该第二信息也可以指示激活某个tb进行时隙聚合,即开始激活时隙聚合的时间开始,只有一个tb进行时隙聚合,或者该第二信息也可以指示激活预设数量个tb时隙聚合,例如:2个、3个等等。
[0193]
然后,第一设备在确定的时隙聚合的激活时间根据时隙聚合参数发送时隙聚合数据。第二设备在激活时间内根据时隙聚合参数接收时隙聚合数据。可选地,第二设备根据第二信息确定初传的时域位置,并根据时隙聚合参数中的重复传输次数确定第一设备在哪几个时域位置上发送重复传输数据。
[0194]
进一步地,第一设备还可以根据第二信息、时隙聚合参数、时隙聚合重传指示符中的至少一项发送时隙聚合数据。相应地,第二设备还可以根据第二信息、时隙聚合参数、时隙聚合重传指示符中的至少一项接收时隙聚合数据。
[0195]
具体地,第一设备可以知道每次传输为初传还是重传。
[0196]
若时隙聚合重传指示符为开启状态,则第一设备基于harq反馈的重传数据同样执行时隙聚合传输,即第一设备在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tb的nack后,根据第二信息和时隙聚合参数发送第一tb重传的时隙聚合数据。第二设备在发送第一tb的nack后,期望接收到对应重传的重复传输数据,并根据第二信息和时隙聚合参数接收第一tb重传的时隙聚合数据。
[0197]
若时隙聚合重传指示符为关闭状态,则第一设备基于harq反馈的重传数据不执行时隙聚合传输,即第一设备在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tb的nack后,只发送第一tb的一个重传版本数据。第二设备在发送nack后,只期望接收第一tb的一个版本的重传数据,不期望接收第一tb重传的重复传输数据。
[0198]
例如,假设时隙聚合参数为4,时隙聚合重传指示符为关闭状态,第一设备收到第一tb的nack后,会重传第一tb的数据,第二设备不期望接收到第一tb的多个冗余版本的数据;如果时隙聚合重传指示符为开启状态,第一设备收到第一tb的nack后,会发送第一tb的接下来4个冗余版本的数据,第二设备期望接收到第一tb的4个冗余版本的数据。
[0199]
通过设置该时隙聚合重传指示符,可以灵活地指示是否基于harq反馈的重传数据执行时隙聚合传输。
[0200]
可选地,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图中以虚线表示):
[0201]
s1104.第二设备发送第三信息。该第三信息用于指示去激活时隙聚合。
[0202]
相应地,第一设备接收该第三信息。
[0203]
第二设备也可以决定什么时候停止时隙聚合。第二设备在决定停止时隙聚合时,发送第三信息,以指示第一设备去激活当前的时隙聚合。
[0204]
s1105.第一设备根据第三信息,停止发送重复传输数据。
[0205]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设备停止时隙聚合后,停止发送重复传输数据,但仍可发送初传数据。
[0206]
相应地,第二设备根据第三信息,停止接收重复传输数据。
[0207]
可选的,第一设备根据第三信息确定时隙聚合的去激活时间。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预先协商在发送第三信息的同时去激活时隙聚合,则第一设备解析第三信息用于去激活时隙聚合,则可以确定时隙聚合的去激活时间可以是接收到第三信息的时间;第一设备也可以在接收到第三信息之后的某个时间去激活时隙聚合,第三信息还可以用于指示去激活时隙聚合的时间,则第一设备确定时隙聚合的去激活时间可以是接收到第三信息后的某个时间。
[0208]
然后,第二设备在去激活时间停止接收重复传输数据。第二设备去激活时隙聚合后,不再期望接收到重复传输数据,但仍可以接收初传数据。
[0209]
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第一设备可以在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激活时隙聚合的指示后,根据该指示和时隙聚合参数进行时隙聚合,可以针对有需要的传输块进行时隙聚合,提高了时隙聚合的灵活性。
[0210]
如图1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0211]
s1201.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相应地,第二设备接收该第一信息。
[0212]
该实施例可以适用于如下通信场景:
[0213]
在一个通信场景中,第一设备可以是上述接入网设备100,第二设备可以是上述终端101。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通过uu接口进行下行通信。在该通信场景中,第一信息可以是任意现有格式的dci,例如可以是dci1_1,dci1_2等;该第一信息也可以是新定义格式的dci。
[0214]
在又一个通信场景中,第一设备可以是上述终端101,第二设备可以是上述接入网
and coding scheme,mcs)、ndi、harq、频域资源分配(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allocation,fdra)、开始和长度指示值(start and length indicator value,sliv)。
[0221]
可选地,在步骤s1201之前,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三信息。相应地,第二设备接收该第三信息。该第三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传输次数,例如:第三信息包括第一传输次数。示例性地,该第三信息可以与第一信息是同一个信息,也可以是不同的信息。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三信息也可以携带在第一信息中。
[0222]
在一个实现中,该第一传输次数可以为上述第二信息配置的至少一个传输次数中的一个,或第一传输次数小于或等于上述第二信息配置的传输次数的最大值。例如,上述第二信息配置了3次,4次和5次共3种传输次数,第三信息可以指示第一传输次数为4次。通过第三信息指示第一传输次数,进一步提高了时隙聚合传输的灵活性。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实施例的方案也可以组合使用。
[0223]
在另一个实现中,也可以不通过第二信息配置传输次数,而仅在第三信息中指示传输次数。
[0224]
在又一个实现中,第二信息配置了至少一个传输次数,而当前的第三信息中未指示传输次数,则后续的时隙聚合传输仍采用第二信息配置的至少一个传输次数中的一个默认的传输次数,或采用第二信息配置的小于传输次数的最大值中的一个默认的传输次数。例如,第二信息配置了3次,4次和5次共3种传输次数,则默认选取至少一次传输次数中的最小值,即3次。又例如,第二信息配置一个最大传输次数5,而当前第三信息未指示传输次数,则默认选取最大传输次数5作为当前的传输次数。
[0225]
其中,第二信息的配置参数可以影响到第三信息的大小。例如,当第二信息配置传输次数为2,3,4,5时,即4个,此时第三信息增加比特数为ceil(log24)=2bit;当第二信息配置传输为最大值时,如5,此时第三信息增加比特数为ceil(log25)=3bit。其中,ceil()为向上取整。
[0226]
关于第一传输时刻与至少一个第二数据的第二传输时刻之间的关系,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指示:
[0227]
在一个实现中,上述第二信息还用于配置一个或多个第五数值,该第五数值用于指示至少一个第二数据的第二传输时刻相对于第一传输时刻的偏移值;其中,第一信息包括第五指示信息和第六指示信息,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传输时刻相对于第一信息的接收时刻的偏移值,第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一个或多个第五数值中的一个。该偏移值的单位可以是微时隙、时隙、子帧等。仍参考图10,偏移值的单位以时隙为例,假设第一设备在d07发送第一信息,相应地,第二设备在d07接收到该第一信息,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传输时刻相对于第一信息的接收时刻的偏移值为0,则第二设备可以确定第一传输时刻为d07。第二信息配置第五数值为1,2,3,即至少一个第二数据的第二传输时刻相对于第一传输时刻的偏移值可以为1个时隙,2个时隙或3个时隙,第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选取第五数值为3,且第三信息用于指示传输次数为2次,则第二设备可以确定在d10处接收1个第二数据。
[0228]
在又一个实现中,上述第二信息还用于配置一个或多个第六数值,该第六数值用于指示至少一个第二数据的第二传输时刻相对于第一信息的接收时刻的偏移值;其中,第一信息包括第七指示信息和第八指示信息,第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传输时刻相对于所述第一信息的接收时刻的偏移值,第八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一个或多个第一值中的一个。该
偏移值的单位可以是微时隙、时隙、子帧等。仍参考图10,偏移值的单位以时隙为例,假设第一设备在d07发送第一信息,相应地,第二设备在d07接收到该第一信息,第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传输时刻相对于第一信息的接收时刻的偏移值为0,则第二设备可以确定第一传输时刻为d07。第二信息配置第六数值为1,2,3,即至少一个第二数据的第二传输时刻相对于第一信息的接收时刻的偏移值可以为1个时隙,2个时隙或3个时隙,第八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选取第五数值为3,且第三信息用于指示传输次数为2次,则第二设备可以确定在d10处接收1个第二数据。
[0229]
在又一个实现中,上述第二信息还用于配置时域资源配置列表,如上述表1所示。该时域资源配置列表的至少一行用于指示第一偏移值(即表1中的第四数值),第一偏移值为至少一个第二数据的第二传输时刻相对于第一传输时刻之间的偏移值。第一设备在发送至少一个第二数据时,通过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时域资源配置列表的行索引。则第二设备根据该行索引,进一步结合dmrs-typea-position可确定具体的第四数值,以及第一数值,s,l参数。关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如何根据第四数值进行时隙聚合,可参考前述实现方式中的描述。本技术对表内其他内容不做具体要求。
[0230]
在又一个实现中,上述第二信息还用于配置时域资源配置列表。该时域资源配置列表的至少一列用于指示第一偏移值,第一偏移值为至少一个第二数据的第二传输时刻相对于第一传输时刻之间的偏移值。第一设备在发送至少一个第二数据时,通过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时域资源配置列表的列索引。则第二设备根据该列索引,进一步结合dmrs-typea-position可确定具体的第四数值,以及第一数值,s,l参数。关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如何根据第四数值进行时隙聚合,可参考前述实现方式中的描述。本技术对表内其他内容不做具体要求。
[0231]
在又一个实现中,上述第二信息还用于配置时域资源配置列表,如上述表1所示。该时域资源配置列表的至少一行用于指示第二偏移值和第三偏移值,该第二偏移值为第一传输时刻相对于第一信息的接收时刻的偏移值,第三偏移值为至少一个第二数据的第二传输时刻相对于第一信息的接收时刻的偏移值。仍参考图10,假设第一设备在d07发送第一信息,相应地,第二设备在d07接收到该第一信息,则第二设备根据第二偏移值,可以确定第一传输时刻为d07。第一设备在发送至少一个第二数据时,通过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时域资源配置列表的行索引。则第二设备根据该行索引,进一步结合dmrs-typea-position可确定具体的第四数值,以及第一数值,s,l参数。关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如何根据第四数值进行时隙聚合,可参考前述实现方式中的描述。本技术对表内其他内容不做具体要求。
[0232]
在又一个实现中,上述第二信息还用于配置时域资源配置列表。该时域资源配置列表的至少一列用于指示第二偏移值和第三偏移值,该第二偏移值为第一传输时刻相对于第一信息的接收时刻的偏移值,第三偏移值为至少一个第二数据的第二传输时刻相对于第一信息的接收时刻的偏移值。仍参考图10,假设第一设备在d07发送第一信息,相应地,第二设备在d07接收到该第一信息,则第二设备根据第二偏移值,可以确定第一传输时刻为d07。第一设备在发送至少一个第二数据时,通过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时域资源配置列表的列索引。则第二设备根据该列索引,进一步结合dmrs-typea-position可确定具体的第四数值,以及第一数值,s,l参数。关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如何根据第四数值进行时隙聚合,可参考前述实现方式中的描述。本技术对表内其他内容不做具体要求。
[0233]
s1202.第一设备根据第一信息,在第一传输时刻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在第二传输时刻向第二设备发送至少一个第二数据。相应地,第二设备在第一传输时刻接收该第一数据,以及在第二传输时刻接收该至少一个第二数据。
[0234]
第一设备通过第一信息明确指示了发送第一数据的第一传输时刻,以及发送至少一个第二数据的第二传输时刻,则第二设备在第一传输时刻接收该第一数据,以及在第二传输时刻接收该至少一个第二数据。
[0235]
具体地,第二设备根据上述实现方式中描述的第一传输时刻与至少一个第二数据的第二传输时刻之间的关系,确定第一传输时刻和至少一个第二数据的第二传输时刻。
[0236]
可选地,第二设备还根据第三信息所指示的第一传输次数n,在第二传输时刻接收n-1第二数据。
[0237]
另外,本实施例应用于第一数据为初传的场景。具体地,若该tb在第一传输时刻为初传,即第一信息指示的harq进程所对应的新数据指示符(new data indication,ndi)翻转,则第二设备根据第一信息接收至少一个第二数据;和/或,若tb在第一传输时刻不为初传,即第一信息指示的harq进程所对应的ndi不翻转,则第二设备不期望接收至少一个第二数据。
[0238]
此外,第一设备还可以通过第四信息明确地指示是否调度时隙聚合传输。则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四信息。相应地,第二设备接收该第四信息。其中,该第四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值(例如:1)时,则第一信息用于调度至少一个第二数据;第四信息用于指示第三值(例如:0)时,若传输块在第一传输时刻不为初传,则第一信息不用于调度至少一个第二数据,第二设备不期望接收到至少一个第二数据。
[0239]
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第一设备通过第一信息指示第一数据和至少一个第二数据的传输时刻,使得可以灵活地在相应的传输时刻发送时隙聚合数据,提高了时隙聚合的灵活性。
[0240]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功能,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包括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技术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方法步骤,本技术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相结合的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场景和设计约束条件。
[0241]
图13和图1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可能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这些通信装置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的功能,因此也能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具备的有益效果。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可以是如图6所示的接入网设备100,也可以是如图6所示的终端101或102,还可以是应用于终端或接入网设备的模块(如芯片)。
[0242]
如图13所示,通信装置1300包括处理单元1310和收发单元1320。通信装置1300用于实现上述图7、图11或图12中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的功能。
[0243]
当通信装置1300用于实现图7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一设备的功能时:收发单元1320用于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配置时隙聚合参数;收发单元1320,还用于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激活时隙聚合;以及收发单元1320,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和所述时隙聚合参数发送时隙聚合数据。进一步地,所述时隙聚合数据包含初传数据
和重复传输数据,收发单元1320,还用于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去激活时隙聚合;以及处理单元1310,用于根据所述第三信息,停止发送重复传输数据。
[0244]
当通信装置1300用于实现图7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二设备的功能时:收发单元1320用于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配置时隙聚合参数;收发单元1320,还用于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激活时隙聚合;以及收发单元1320,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和所述时隙聚合参数接收时隙聚合数据。进一步地,所述时隙聚合数据包含初传数据和重复传输数据,收发单元1320,还用于接收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去激活时隙聚合;以及处理单元1310,用于根据所述第三信息,停止接收重复传输数据。
[0245]
当通信装置1300用于实现图11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一设备的功能时:收发单元1320用于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配置时隙聚合参数;收发单元1320,还用于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激活时隙聚合;以及收发单元1320,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和所述时隙聚合参数发送时隙聚合数据。进一步地,收发单元1320,还用于接收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去激活时隙聚合;以及处理单元1310,用于根据所述第三信息,停止发送重复传输数据。
[0246]
当通信装置1300用于实现图11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二设备的功能时:收发单元1320用于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配置时隙聚合参数;收发单元1320,还用于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激活时隙聚合;以及收发单元1320,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和所述时隙聚合参数接收时隙聚合数据。进一步地,收发单元1320,还用于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去激活时隙聚合;以及处理单元1310,用于根据所述第三信息,停止接收重复传输数据。
[0247]
当通信装置1300用于实现图1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一设备的功能时:收发单元1320用于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的第一传输时刻和至少一个第二数据的第二传输时刻之间的时隙偏移值,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数据为同一个传输块的相同或不同冗余版本;以及收发单元1320,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在所述第一传输时刻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在所述第二传输时刻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数据。
[0248]
当通信装置1300用于实现图1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二设备的功能时:收发单元1320用于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的第一传输时刻和至少一个第二数据的第二传输时刻之间的时隙偏移值,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数据为同一个传输块的相同或不同冗余版本;以及收发单元1320,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在所述第一传输时刻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在所述第二传输时刻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数据。
[0249]
有关上述处理单元1310和收发单元1320更详细的描述可以直接参考图7、图11或图1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相关描述直接得到,这里不加赘述。
[0250]
如图14所示,通信装置1400包括处理器1410和接口电路1420。处理器1410和接口电路1420之间相互耦合。可以理解的是,接口电路1420可以为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可选的,通信装置14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430,用于存储处理器1410执行的指令或存储处理器1410运行指令所需要的输入数据或存储处理器1410运行指令后产生的数据。
[0251]
当通信装置1400用于实现图7、图11或图12所示的方法时,处理器1410用于实现上述处理单元1310的功能,接口电路1420用于实现上述收发单元1320的功能。
[0252]
当上述通信装置为应用于终端的芯片时,该终端芯片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
的功能。该终端芯片从终端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接收信息,该信息是基站发送给终端的;或者,该终端芯片向终端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发送信息,该信息是终端发送给基站的。
[0253]
当上述通信装置为应用于基站的芯片时,该基站芯片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基站的功能。该基站芯片从基站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接收信息,该信息是终端发送给基站的;或者,该基站芯片向基站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发送信息,该信息是基站发送给终端的。
[0254]
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
[0255]
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基站或终端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基站或终端中。
[0256]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执行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基站、用户设备或者其它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集成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也可以是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还可以是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
[0257]
在本技术的各个实施例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及逻辑冲突,不同的实施例之间的术语和/或描述具有一致性、且可以相互引用,不同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258]
本技术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在本技术的文字描述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在本技术的公式中,字符“/”,表示前
后关联对象是一种“相除”的关系。
[0259]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范围。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