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方法及装置、芯片、芯片模组、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3751842发布日期:2023-04-18 12:21阅读:47来源:国知局
通信方法及装置、芯片、芯片模组、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通信,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芯片、芯片模组、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在非全球导航卫星系统(non-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non-gnss)场景下(即终端不具备gnss能力,无法获取自己的位置信息),终端无法确定终端与服务卫星之间的往返时延(round trip time,rtt),进而终端在发送上行数据时无法确定精确的定时提前(time advance,ta)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以提高终端进行上行传输的定时提前量的精度。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终端接收第二小区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往返时延;

4、所述终端获取第二往返时延;

5、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往返时延和所述第二往返时延,确定所述终端与第一小区对应的第一卫星之间的第三往返时延;

6、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三往返时延、以及所述第一小区指示的公共定时提前值、所述第一小区指示的定时提前调整值、或所述第一小区指示的定时提前偏移值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基站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时的定时提前量。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三往返时延为所述第一往返时延和所述第二往返时延之和。

8、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终端处于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的覆盖区域内,或者所述终端处于所述第一小区中的第一波束覆盖区域内和第二小区中的第二波束覆盖区域内。

9、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一往返时延为所述第二小区或所述第二小区中的第二波束覆盖区域内的最低点与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第二卫星之间的往返时延;

10、所述第二往返时延为所述第一卫星与所述第二卫星之间的往返时延。

11、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12、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最大往返时延和第四往返时延,所述最大往返时延为所述第一小区或所述第一小区中的第一波束覆盖区域与所述第一卫星之间的最大往返时延,所述第四往返时延为所述第一小区或所述第一小区中的所述第一波束覆盖区域内的最低点与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卫星之间的往返时延;

13、若所述第一往返时延与所述第二往返时延之和大于所述最大往返时延,则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四往返时延、以及所述第一小区指示的公共定时提前值、所述第一小区指示的定时提前调整值、所述第一小区指示的定时提前偏移值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三往返时延。

14、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三往返时延、以及所述第一小区指示的公共定时提前值、所述第一小区指示的定时提前调整值、或所述第一小区指示的定时提前偏移值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基站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时的定时提前量,包括:

15、根据所述第一往返时延、所述第二往返时延以及所述第一卫星与所述第二卫星对应的卫星方位信息,确定第五往返时延;

16、根据所述第五往返时延、以及所述第一小区指示的公共定时提前值、所述第一小区指示的定时提前调整值、或所述第一小区指示的定时提前偏移值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基站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时的定时提前量。

17、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终端获取第二往返时延,包括:

18、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卫星的卫星星历信息和所述第二卫星的卫星星历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往返时延;或

19、接收所述第一小区或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三配置信息,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往返时延。

20、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一小区的覆盖区域大于所述第二小区的覆盖区域,或所述第一波束覆盖区域大于所述第二波束覆盖区域。

21、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22、第一小区对应的基站发送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最大往返时延和第四往返时延,所述最大往返时延为所述第一小区或所述第一小区中的第一波束覆盖区域与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第一卫星之间的最大往返时延,所述第四往返时延为所述第一小区或所述第一小区中的所述第一波束覆盖区域内的最低点与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第一卫星之间的往返时延;

23、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基站发送第三配置信息,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包括第二往返时延,所述第二往返时延为所述第一卫星与第二小区对应的第二卫星之间的往返时延;

24、其中,所述第一小区的覆盖区域大于所述第二小区的覆盖区域,或所述第一波束覆盖区域大于所述第二小区中的第二波束覆盖区域。

25、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26、终端获取第二小区或所述第二小区中的第二波束覆盖区域内的设定点相对于第二小区对应的第二卫星的位置信息;

27、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设定点相对于第二卫星的位置信息和第一小区对应的第一卫星的星历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小区或所述第一小区中的第一波束覆盖区域与所述第一卫星之间的第一往返时延;

28、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往返时延、以及所述第一小区指示的公共定时提前值、所述第一小区指示的定时提前调整值、或所述第一小区指示的定时提前偏移值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基站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时的定时提前量。

2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终端处于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的覆盖区域内,或者所述终端处于所述第一小区中的第一波束覆盖区域内和第二小区中的第二波束覆盖区域内。

30、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31、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设定点的位置信息。

32、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设定点为所述第二小区或所述第二小区中的所述第二波束覆盖区域内的任一点。

33、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可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的通信方法。例如所述通信装置可以是芯片或者终端。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上述方法。

3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第二小区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往返时延;

35、处理单元,用于获取第二往返时延;

36、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往返时延和所述第二往返时延,确定所述终端与第一小区对应的第一卫星之间的第三往返时延;

37、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往返时延、以及所述第一小区指示的公共定时提前值、所述第一小区指示的定时提前调整值、或所述第一小区指示的定时提前偏移值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基站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时的定时提前量。

38、可选地,所述终端处于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的覆盖区域内,或者所述终端处于所述第一小区中的第一波束覆盖区域内和第二小区中的第二波束覆盖区域内。

39、可选地,所述第一往返时延为所述第二小区或所述第二小区中的第二波束覆盖区域内的最低点与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第二卫星之间的往返时延;

40、所述第二往返时延为所述第一卫星与所述第二卫星之间的往返时延。

41、可选地,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最大往返时延和第四往返时延,所述最大往返时延为所述第一小区或所述第一小区中的第一波束覆盖区域与所述第一卫星之间的最大往返时延,所述第四往返时延为所述第一小区或所述第一小区中的所述第一波束覆盖区域内的最低点与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卫星之间的往返时延;

42、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若所述第一往返时延与所述第二往返时延之和大于所述最大往返时延,则根据所述第四往返时延、以及所述第一小区指示的公共定时提前值、所述第一小区指示的定时提前调整值、所述第一小区指示的定时提前偏移值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三往返时延。

43、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往返时延、所述第二往返时延以及所述第一卫星与所述第二卫星对应的卫星方位信息,确定第五往返时延;

44、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五往返时延、以及所述第一小区指示的公共定时提前值、所述第一小区指示的定时提前调整值、或所述第一小区指示的定时提前偏移值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基站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时的定时提前量。

45、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卫星的卫星星历信息和所述第二卫星的卫星星历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往返时延;或

46、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小区或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三配置信息,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往返时延。

47、可选地,所述第一小区的覆盖区域大于所述第二小区的覆盖区域,或所述第一波束覆盖区域大于所述第二波束覆盖区域。

48、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可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的通信方法。例如所述通信装置可以是芯片或者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上述方法。

4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收发单元,用于发送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最大往返时延和第四往返时延,所述最大往返时延为所述第一小区或所述第一小区中的第一波束覆盖区域与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第一卫星之间的最大往返时延,所述第四往返时延为所述第一小区或所述第一小区中的所述第一波束覆盖区域内的最低点与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第一卫星之间的往返时延;

50、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发送第三配置信息,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包括第二往返时延,所述第二往返时延为所述第一卫星与第二小区对应的第二卫星之间的往返时延;

51、其中,所述第一小区的覆盖区域大于所述第二小区的覆盖区域,或所述第一波束覆盖区域大于所述第二小区中的第二波束覆盖区域。

52、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可以实现上述第三方面中的通信方法。例如所述通信装置可以是芯片或者终端。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上述方法。

5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收发单元,用于获取第二小区或所述第二小区中的第二波束覆盖区域内的设定点相对于第二小区对应的第二卫星的位置信息;

54、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设定点相对于第二卫星的位置信息和第一小区对应的第一卫星的星历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小区或所述第一小区中的第一波束覆盖区域与所述第一卫星之间的第一往返时延;

55、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往返时延、以及所述第一小区指示的公共定时提前值、所述第一小区指示的定时提前调整值、或所述第一小区指示的定时提前偏移值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基站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时的定时提前量。

56、可选地,所述终端处于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的覆盖区域内,或者所述终端处于所述第一小区中的第一波束覆盖区域内和第二小区中的第二波束覆盖区域内。

57、可选地,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设定点的位置信息。

58、可选地,所述设定点为所述第二小区或所述第二小区中的所述第二波束覆盖区域内的任一点。

59、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四方面~第六方面中的通信装置包括与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所述装置执行上述通信方法中相应的功能。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所述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或数据。可选的,所述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用于支持所述装置与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可选的,该存储器可以位于该通信装置内部,也可以位于该通信装置外部。

60、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四方面~第六方面中的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收发装置,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收发装置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控制所述收发装置进行信息的接收和发送;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逻辑电路或执行代码指令实现上述方法。其中,所述收发装置可以为收发器、收发电路或输入输出接口,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号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或将来自所述处理器的信号发送给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当所述通信装置为芯片时,所述收发装置为收发电路或输入输出接口。

61、当上述第四方面~第六方面中的通信装置为芯片时,发送单元可以是输出单元,比如输出电路或者通信接口;接收单元可以是输入单元,比如输入电路或者通信接口。当所述通信装置为终端时,发送单元可以是发射器或发射机;接收单元可以是接收器或接收机。

62、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63、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指令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通信装置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64、采用本技术提供的通信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65、终端同时与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建立连接,终端可以获得较为精确的进行上行传输的定时提前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