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耳机的充电盒、蓝牙耳机和数据同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210816发布日期:2021-12-28 20:36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蓝牙耳机的充电盒、蓝牙耳机和数据同步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耳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蓝牙耳机的充电盒、蓝牙耳机和数据同步方法。


背景技术:

2.蓝牙耳机作为一种高科技时代下的产物,将蓝牙技术应用在了免持耳机装置上,这样一来,帮助用户解决了电线的牵绊问题,可以让用户以一种更加轻松的方式随时随地进行通话、听音乐等日常操作。
3.一般地,蓝牙耳机通过配对方式连接手机、音乐播放器、电脑等终端设备。用户在首次使用蓝牙耳机时,一般需要打开手机、电脑等设备的蓝牙功能,由其来搜索附近的蓝牙设备;当搜索到蓝牙耳机时,可在手机、电脑等设备上完成与蓝牙耳机的配对;一旦配对完成,即可采用蓝牙耳机收听手机、电脑等设备上的音视频文件或者进行音视频通话。此外,配对完成后,与蓝牙耳机完成配对的设备均为蓝牙耳机的用户数据。
4.目前,蓝牙耳机(诸如真无线立体声(true wireless stereo,简称为tws)蓝牙耳机)都需要通过配对将已连接的设备信息保存到本地存储器件中。然而,蓝牙耳机在使用中,可能存在耳机中已保存的用户数据丢失的情况。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恢复用户数据信息的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了本技术,本技术可以通过充电盒的中的备份用户数据使得蓝牙耳机中的用户数据恢复。根据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蓝牙耳机的充电盒,所述充电盒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模块和充电模块,其中:所述充电模块用于为蓝牙耳机充电;所述存储器用于至少存储所述蓝牙耳机的用户数据;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提供通信接口,使得所述充电盒与所述蓝牙耳机进行数据交互;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所述充电模块连接到所述蓝牙耳机时,经由所述通信模块从所述蓝牙耳机接收用户数据,基于所述用户数据执行操作,以使得所述充电盒与所述蓝牙耳机各自存储的用户数据保持一致。
6.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用户数据执行操作,包括:确定所述存储器中是否已存储有用户数据;当确定所述存储器中尚未存储用户数据时,将从所述蓝牙耳机接收的耳机端用户数据存储到所述存储器中作为充电盒端用户数据;当确定所述存储器中已存储有用户数据时,将从所述蓝牙耳机接收的耳机端用户数据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充电盒端用户数据进行比较以确定二者是否一致;当确定二者不一致时,执行数据同步操作,以使得所述充电盒与所述蓝牙耳机各自存储的用户数据保持一致。
7.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用于:当所述耳机端用户数据与所述充电盒端用户数据不一致,且所述耳机端用户数据多于所述充电盒端用户数据时,将所述耳机端用户数据中多出的用户数据存储到所述存储器中。
8.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用于:当所述耳机端用户数据与所
述充电盒端用户数据不一致时,确定所述耳机端用户数据是否经历过人为操作;当确定所述耳机端用户数据经历过人为操作时,基于所述耳机端用户数据更新所述充电盒端用户数据;当确定所述耳机端用户数据未经历过人为操作时,至少将不一致的数据部分经由所述通信模块传送到所述蓝牙耳机。
9.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用于:当所述耳机端用户数据与所述充电盒端用户数据不一致时,基于所述耳机端用户数据更新所述充电盒端用户数据。
10.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接收用户的复位指令,基于所述复位指令清空所述蓝牙耳机中存储的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有用户数据。
11.根据本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蓝牙耳机,所述蓝牙耳机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模块和可充电电源模块,所述存储器用于至少存储所述蓝牙耳机的用户数据;所述可充电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蓝牙耳机供电;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提供通信接口,使得所述蓝牙耳机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所述可充电电源模块连接到充电盒后经由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充电盒进行数据交互,以使得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用户数据与所述充电盒中存储的用户数据保持一致。
12.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执行的与所述充电盒的数据交互包括:将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用户数据作为耳机端用户数据经由所述通信模块传送到所述充电盒,使得尚未存储用户数据的所述充电盒存储所述耳机端用户数据作为充电盒端用户数据;或者使得已存储有用户数据的所述充电盒将充电盒端用户数据与所述耳机端用户数据进行比较,以确定二者是否一致,当确定二者不一致时,所述充电盒执行数据同步操作,以使得所述充电盒与所述蓝牙耳机各自存储的用户数据保持一致。
13.根据本技术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同步方法,由蓝牙耳机的充电盒执行,所述方法包括:当与蓝牙耳机连接时,从所述蓝牙耳机接收用户数据;基于所述用户数据执行操作,以使得所述充电盒与所述蓝牙耳机各自存储的用户数据保持一致。
14.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用户数据执行操作,包括:确定所述充电盒中是否已存储有用户数据;当确定所述充电盒中尚未存储用户数据时,存储从所述蓝牙耳机接收的用户数据;当确定所述充电盒中已存储有用户数据时,将从所述蓝牙耳机接收的用户数据与已存储的用户数据进行比较以确定二者是否一致;当确定二者不一致时,执行数据同步操作,以使得所述充电盒与所述蓝牙耳机各自存储的用户数据保持一致。
1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蓝牙耳机的充电盒、蓝牙耳机和数据同步方法能够通过充电盒备份蓝牙耳机中存储的用户数据,当蓝牙耳机中的用户数据异常丢失时,可以通过充电盒的中的备份用户数据使得蓝牙耳机中的用户数据恢复,解决了用户数据丢失或改动为用户带来的影响,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16.通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
17.图1示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蓝牙耳机的充电盒的示意性框图。
18.图2示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蓝牙耳机的充电盒基于从蓝牙耳机接收的用户数据执行操作的过程的示意性流程图。
19.图3示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蓝牙耳机的充电盒确定耳机端用户数据与充电盒端用户数据不一致时的操作过程的示意性流程图。
20.图4示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蓝牙耳机的示意性框图。
21.图5示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数据同步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得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为明显,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技术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技术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技术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描述的本技术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23.首先,参照图1来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蓝牙耳机的充电盒1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所示,蓝牙耳机的充电盒100包括存储器110、处理器120、通信模块130和充电模块140。其中,充电模块140用于为蓝牙耳机充电;存储器110用于至少存储蓝牙耳机的用户数据;通信模块130用于提供通信接口,使得充电盒100与蓝牙耳机进行数据交互;处理器120用于在充电模块140连接到蓝牙耳机时,经由通信模块130从蓝牙耳机接收用户数据,基于用户数据执行操作,以使得充电盒与蓝牙耳机各自存储的用户数据保持一致。
24.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蓝牙耳机的充电盒100包括存储器110,其可以用于存储蓝牙耳机的用户数据;该用户数据可以是蓝牙耳机存储在其自身存储器中的用户数据,并且是蓝牙耳机放入充电盒后(充电模块140连接到蓝牙耳机时)经由充电盒100的通信模块130传送来并存储到存储器110中的;此外,处理器120可以控制蓝牙耳机与充电盒100之间的数据交互,使得充电盒100中存储的用户数据与蓝牙耳机中存储的用户数据保持一致,这使得充电盒100能够备份蓝牙耳机中存储的用户数据,当蓝牙耳机中的用户数据丢失或者改动时,可以通过充电盒100的中的备份用户数据使得蓝牙耳机中的用户数据恢复,解决了用户数据丢失为用户带来的影响,提高用户体验。
25.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处理器120基于蓝牙耳机传送来的用户数据执行的操作,可以包括:确定存储器110中是否已存储有用户数据;当确定存储器110中尚未存储用户数据时,将从蓝牙耳机接收的耳机端用户数据存储到存储器110中作为充电盒端用户数据;当确定存储器110中已存储有用户数据时,将从蓝牙耳机接收的耳机端用户数据与存储器110中存储的充电盒端用户数据进行比较以确定二者是否一致;当确定二者不一致时,执行数据同步操作,以使得充电盒与蓝牙耳机各自存储的用户数据保持一致。下面结合图2来描述该过程。
26.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蓝牙耳机的充电盒基于从蓝牙耳机接收的用户数据执行操作的过程200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2所示,过程200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27.在步骤s210,确定存储器中是否已存储有用户数据。当确定存储器中未存储有用户数据时,表明蓝牙耳机的用户数据尚未同步到充电盒进行备份过,此时可以执行数据备份步骤,即过程200进行到步骤s220;当确定存储中未存储有用户数据时,表明蓝牙耳机的
用户数据已经同步到充电盒进行备份过,此时可以执行数据比对步骤,以确定蓝牙耳机中的用户数据(可称为耳机端用户数据)与已存储的备份用户数据(可称为充电盒端用户数据)是否一致,即过程200进行到步骤s230。
28.在步骤s220,将从蓝牙耳机接收的耳机端用户数据存储到存储器中作为充电盒端用户数据。该步骤是对应于蓝牙耳机的用户数据尚未同步到充电盒进行备份过的情况,因此可将从蓝牙耳机接收的耳机端用户数据全部存储到充电盒的存储器中作为用户数据的备份数据。
29.在步骤s230,将从蓝牙耳机接收的耳机端用户数据与存储器中存储的充电盒端用户数据进行比较以确定二者是否一致。当确定从蓝牙耳机接收的耳机端用户数据与存储器中存储的充电盒端用户数据这两者一致时,表明蓝牙耳机没有增加新的用户数据,也没有丢失用户数据,此时无需执行数据同步操作,如步骤s240所示的。反之,当确定从蓝牙耳机接收的耳机端用户数据与存储器中存储的充电盒端用户数据这两者不一致时,表明蓝牙耳机可能增加了新的用户数据,或者丢失了用户数据,此时需要执行数据同步操作,以使得充电盒与蓝牙耳机各自存储的用户数据保持一致,如步骤s250所示的。
30.在步骤s240,不执行数据同步操作。
31.在步骤s250,执行数据同步操作,以使得充电盒与蓝牙耳机各自存储的用户数据保持一致。
32.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当在步骤s230中确定从蓝牙耳机接收的耳机端用户数据与存储器中存储的充电盒端用户数据这两者不一致时,需要进一步确定二者不一致的具体情况。一般地,当从蓝牙耳机接收的耳机端用户数据与存储器中存储的充电盒端用户数据这两者不一致时,可能是耳机端用户数据多于充电盒端用户数据,也可能是充电盒端用户数据多于耳机端用户数据,还有可能是耳机端用户数据有更新的情况,但更新后数量上没有改变。对于耳机端用户数据多于充电盒端用户数据的情况,一般认为是蓝牙耳机增添了新的用户,因此蓝牙耳机本次保存了新的用户数据,对于该情况,充电盒100的处理器120可以将耳机端用户数据中多出的用户数据存储到存储器110中,以实现充电盒中备份用户数据的同步更新。
33.反之,对于充电盒端用户数据多于耳机端用户数据的情况,一般认为是蓝牙耳机中的用户数据异常丢失了,其中丢失的数据可以是全部,也可以是部分。对于该情况,充电盒100的处理器120可以将耳机端用户数据中多出的用户数据经由通信模块130传送到蓝牙耳机,使得蓝牙耳机恢复丢失的用户数据。在另一场景中,当充电盒端用户数据多于耳机端用户数据时,也可能是用户手动删除了全部或部分用户数据(诸如蓝牙耳机的用户发生了改变)。此外,如前所述的,还可能存在耳机端用户数据有更新的情况,但更新后数量上没有改变的情况,这也可能是用户手动删除了一些用户数据,又增添了一些新的用户数据。对于这样的情况,充电盒100的处理器120可以通过判断蓝牙耳机中的用户数据是否经历过人为操作来确定该如何进行数据同步操作,下面结合图3来描述。
34.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蓝牙耳机的充电盒确定耳机端用户数据与充电盒端用户数据不一致时的操作过程300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3所示,过程300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35.在步骤s310,确定耳机端用户数据是否经历过人为操作。当确定耳机端用户数据
经历过人为操作时,表明是用户手动操作而使得耳机端用户数据与充电盒端用户数据不一致,此时可以基于耳机端用户数据更新充电盒端用户数据,以使得蓝牙耳机与充电盒中各自存储的用户数据保持一致,如步骤s320所述的。反之,当确定耳机端用户数据未经历过人为操作时,可以认为蓝牙耳机中的用户数据发生了异常丢失或改动,此时可以至少将充电盒端用户数据与耳机端用户数据不一致的数据部分经由通信模块传送到蓝牙耳机,或者将充电盒端用户数据全部经由通信模块传送至蓝牙耳机,使得蓝牙耳机恢复异常丢失或改动的用户数据,如步骤s330所述的。
36.在步骤s320,基于耳机端用户数据更新充电盒端用户数据。
37.在步骤s330,至少将充电盒端用户数据与耳机端用户数据不一致的数据部分传送到蓝牙耳机。
38.在更简单的示例中,当耳机端用户数据与充电盒端用户数据不一致时,也可以无需判断是否因为人工操作而使得充电盒端用户数据与耳机端用户数据不一致,而是直接基于耳机端用户数据更新充电盒端用户数据,此种情况默认是耳机端用户数据存在更新,不是异常情况。
39.现在返回继续参考图1,在本技术的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处理器120还可以用于:接收用户的复位指令,基于所述复位指令清空蓝牙耳机中存储的和充电盒100的存储器110中存储的所有用户数据。在该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设置在充电盒100上的复位键清空蓝牙耳机中的用户数据以及充电盒100中的备份用户数据,这可以适用于需要恢复出厂设置或者彻底更换用户的场景。
40.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充电盒100的通信模块130可以通过单线通信的方式与蓝牙耳机进行数据交互。例如,充电盒100可以经由其与蓝牙耳机充电时相接触的充电触点实现与蓝牙耳机的数据交互,这可以节约成本,无需增加新的传输结构。当然,这仅是示例性的实现方式。
41.基于上面的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蓝牙耳机的充电盒能够备份蓝牙耳机中存储的用户数据,当蓝牙耳机中的用户数据异常丢失时,可以通过充电盒的中的备份用户数据使得蓝牙耳机中的用户数据恢复,解决了用户数据丢失为用户带来的影响,提高用户体验。
42.下面结合图4描述根据本技术另一方面提供的蓝牙耳机。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蓝牙耳机4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蓝牙耳机400可以包括存储器410、处理器420、通信模块430和可充电电源模块440,其中,存储器410用于至少存储蓝牙耳机的用户数据;可充电电源模块440用于为蓝牙耳机供电;通信模块430用于提供通信接口,使得蓝牙耳机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处理器420用于在可充电电源模块440连接到充电盒后经由通信模块430与充电盒进行数据交互,以使得存储器410中存储的用户数据与充电盒中存储的用户数据保持一致。
43.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蓝牙耳机400可以与给其充电的充电盒进行数据交互,使得存储器410中存储的用户数据与充电盒中存储的用户数据保持一致,这使得充电盒能够备份蓝牙耳机400中存储的用户数据,当蓝牙耳机400中的用户数据异常丢失或者改动时,可以通过充电盒的中的备份用户数据使得蓝牙耳机400中的用户数据恢复,解决了用户数据丢失为用户带来的影响,提高用户体验。
44.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处理器420执行的与充电盒的数据交互可以包括:将存储器410中存储的用户数据作为耳机端用户数据经由通信模块430传送到充电盒,对于尚未存储用户数据的充电盒,表明蓝牙耳机的用户数据尚未同步到充电盒进行备份过,此时充电盒可以存储耳机端用户数据作为充电盒端用户数据,实现用户数据的备份;对于已存储有用户数据的充电盒,表明蓝牙耳机的用户数据已经同步到充电盒进行备份过,因此,蓝牙耳机400将存储器410中存储的用户数据作为耳机端用户数据经由通信模块430传送到充电盒后,充电盒可以将充电盒端用户数据与耳机端用户数据进行比较,以确定二者是否一致:当二者一致时,充电盒可以不执行数据同步操作;当确定二者不一致时,充电盒执行数据同步操作,以使得充电盒与蓝牙耳机400各自存储的用户数据保持一致。
45.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当充电盒确定从蓝牙耳机400接收的耳机端用户数据与自身存储的充电盒端用户数据这两者不一致时,需要进一步确定二者不一致的具体情况。一般地,当从蓝牙耳机400接收的耳机端用户数据与自身存储的充电盒端用户数据这两者不一致时,可能是耳机端用户数据多于充电盒端用户数据,也可能是充电盒端用户数据多于耳机端用户数据,还有可能是耳机端用户数据有更新的情况,但更新后数量上没有改变。对于耳机端用户数据多于充电盒端用户数据的情况,一般认为是蓝牙耳机增添了新的用户,因此蓝牙耳机本次保存了新的用户数据,对于该情况,充电盒可以存储耳机端用户数据中多出的用户数据,以实现充电盒中备份用户数据的同步更新,蓝牙耳机400无需处理。反之,对于充电盒端用户数据多于耳机端用户数据的情况,一般认为是蓝牙耳机400中的用户数据异常丢失了,其中丢失的数据可以是全部,也可以是部分。对于该情况,充电盒可以将耳机端用户数据中多出的用户数据传送到蓝牙耳机400,使得蓝牙耳机400经由通信模块430接收到该部分数据并存储到其存储器410中,以恢复丢失的用户数据。
46.在另一场景中,当充电盒端用户数据多于耳机端用户数据时,也可能是用户手动删除了全部或部分用户数据(诸如蓝牙耳机的用户发生了改变)。此外,如前所述的,还可能存在耳机端用户数据有更新的情况,但更新后数量上没有改变的情况,这也可能是用户手动删除了一些用户数据,又增添了一些新的用户数据。对于这样的情况,可以通过判断蓝牙耳机400中的用户数据是否经历过人为操作来确定该如何进行数据同步操作。具体地,当确定耳机端用户数据经历过人为操作时,表明是用户手动操作而使得耳机端用户数据与充电盒端用户数据不一致,此时可以基于耳机端用户数据更新充电盒端用户数据,以使得蓝牙耳机400与充电盒中各自存储的用户数据保持一致,蓝牙耳机400端无需操作。反之,当确定耳机端用户数据未经历过人为操作时,可以认为蓝牙耳机400中的用户数据发生了异常丢失或改动,此时可以至少将充电盒端用户数据与耳机端用户数据不一致的数据部分经由通信模块430传送到蓝牙耳机400,或者将充电盒端用户数据全部经由通信模块430传送至蓝牙耳机400,以恢复异常丢失或改动的用户数据。
47.基于上面的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蓝牙耳机能够将其中存储的用户数据备份到充电盒中,当蓝牙耳机中的用户数据异常丢失或改动时,可以通过充电盒的中的备份用户数据使得蓝牙耳机中的用户数据恢复,解决了用户数据丢失为用户带来的影响,提高用户体验。
48.下面描述根据本技术再一方面提供的数据同步方法,该方法可以由前文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蓝牙耳机的充电盒来执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前文所述的充电盒中各
部件的操作理解该数据同步方法的具体过程,为了简洁,此处仅描述主要的步骤,不再赘述详细的细节。
49.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蓝牙耳机的数据同步方法500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5所示,数据同步方法500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50.在步骤s510,当与蓝牙耳机连接时,从蓝牙耳机接收用户数据。
51.在步骤s520,基于用户数据执行操作,以使得充电盒与蓝牙耳机各自存储的用户数据保持一致。
52.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步骤s520的基于用户数据执行操作,可以包括:确定充电盒中是否已存储有用户数据;当确定充电盒中尚未存储用户数据时,存储从蓝牙耳机接收的用户数据;当确定充电盒中已存储有用户数据时,将从蓝牙耳机接收的用户数据与已存储的用户数据进行比较以确定二者是否一致;当确定二者不一致时,执行数据同步操作,以使得充电盒与蓝牙耳机各自存储的用户数据保持一致。
53.基于上面的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蓝牙耳机的充电盒、蓝牙耳机和数据同步方法能够通过充电盒备份蓝牙耳机中存储的用户数据,当蓝牙耳机中的用户数据异常丢失或改动时,可以通过充电盒的中的备份用户数据使得蓝牙耳机中的用户数据恢复,解决了用户数据丢失为用户带来的影响,提高用户体验。
54.尽管这里已经参考附图描述了示例实施例,应理解上述示例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意图将本技术的范围限制于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偏离本技术的范围和精神。所有这些改变和修改意在被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所要求的本技术的范围之内。
55.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技术的范围。
56.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设备,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57.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58.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技术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技术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本技术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相应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其发明点在于可以用少于某个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的特征来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技术的单独实施例。
59.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了特征之间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60.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技术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61.本技术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些模块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技术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技术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62.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技术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技术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6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或对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