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硬件抽象框架架构的技术交互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9168640发布日期:2022-03-09 04:06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硬件抽象框架架构的技术交互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智能变电站建设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硬件抽象框架架构的技术交互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2.近年来,智能变电站已逐步投入正常运行,由于受变电站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各系统间信息不能共享,成为了安全范围的信息孤岛,缺乏纵向的有效监控。不同的专业,配置不同的监控设备,对同一技术事件重复处理,造成人力、设备的严重浪费。
3.但在实现本技术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4.现有技术中存在缺少进行信息整合交互共享的平台,导致信息共享困难,人力、设备的严重浪费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基于硬件抽象框架架构的技术交互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缺少进行信息整合交互共享的平台,导致信息共享困难,人力、设备的严重浪费的技术问题,通过构建硬件抽象框架进行信息整合交互,达到更便捷的共享数据信息,降低人力设备的损耗的技术效果。
6.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硬件抽象框架架构的技术交互方法及系统。
7.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硬件抽象框架架构的技术交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构建硬件单元识别特征集合;根据北向物联网平台获得第一技术交互要求;基于所述第一技术交互要求进行所述硬件单元抽象,获得第一硬件抽象框架,其中,所述第一硬件抽象框架包括多个子模块;获得所述北向物联网平台的第一需求数据;基于所述第一需求数据进行所述第一硬件抽象框架的子模块匹配,获得第一匹配结果;基于所述第一匹配结果进行硬件信息注册,获得第一硬件信息注册结果;基于所述第一硬件信息注册结果进行所述硬件单元识别特征调用,基于调用结果进行所述第一需求数据反馈。
8.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硬件抽象框架架构的技术交互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构建单元,所述第一构建单元用于构建硬件单元识别特征集合;第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一获得单元用于根据北向物联网平台获得第一技术交互要求;第二获得单元,所述第二获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技术交互要求进行所述硬件单元抽象,获得第一硬件抽象框架,其中,所述第一硬件抽象框架包括多个子模块;第三获得单元,所述第三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北向物联网平台的第一需求数据;第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四获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需求数据进行所述第一硬件抽象框架的子模块匹配,获得第一匹配结果;第五获得单元,所述第五获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匹配结果进行硬件信息注册,获得第一硬件信息注册结果;第一反馈单元,所述第一反馈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硬件信息注册结果
进行所述硬件单元识别特征调用,基于调用结果进行所述第一需求数据反馈。
9.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10.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1.由于采用了构建硬件单元识别特征集合;根据北向物联网平台获得第一技术交互要求;基于所述第一技术交互要求进行所述硬件单元抽象,获得第一硬件抽象框架,其中,所述第一硬件抽象框架包括多个子模块;获得所述北向物联网平台的第一需求数据;基于所述第一需求数据进行所述第一硬件抽象框架的子模块匹配,获得第一匹配结果;基于所述第一匹配结果进行硬件信息注册,获得第一硬件信息注册结果;基于所述第一硬件信息注册结果进行所述硬件单元识别特征调用,基于调用结果进行所述第一需求数据反馈。通过构建硬件抽象框架进行信息整合交互,达到更便捷的共享数据信息,降低人力设备的损耗的技术效果。
12.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基于硬件抽象框架架构的技术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1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基于硬件抽象框架架构的技术交互方法的基于所述第一需求数据进行所述第一硬件抽象框架的子模块匹配的流程示意图;
1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基于硬件抽象框架架构的技术交互方法的进行反馈的监听数据的分析评估的流程示意图;
1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基于硬件抽象框架架构的技术交互方法的授权等级匹配的流程示意图;
17.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基于硬件抽象框架架构的技术交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说明:第一构建单元11,第一获得单元12,第二获得单元13,第三获得单元14,第四获得单元15,第五获得单元16,第一反馈单元17,电子设备50,处理器51,存储器52,输入装置53,输出装置54。
具体实施方式
20.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基于硬件抽象框架架构的技术交互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少进行信息整合交互共享的平台,导致信息共享困难,人力、设备的严重浪费的技术问题,通过构建硬件抽象框架进行信息整合交互,达到更便捷的共享数据信息,降低人力设备的损耗的技术效果。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新场景的出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21.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
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这仅仅是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对相同属性的对象在描述时所采用的区分方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以便包含一系列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那些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单元。
22.申请概述
23.随着智能变电站工程项目的建设推进,以及智能变电网关的规模应用,网关的软硬件资源出现交替式升级迭代,如何在这过程中保持原有共性技术架构长久复用(比如与物联网平台的北向连接)是变电站智能化升级改造中不可避免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存在缺少进行信息整合交互共享的平台,导致信息共享困难,人力、设备的严重浪费的技术问题。
2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总体思路如下:
2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硬件抽象框架架构的技术交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构建硬件单元识别特征集合;根据北向物联网平台获得第一技术交互要求;基于所述第一技术交互要求进行所述硬件单元抽象,获得第一硬件抽象框架,其中,所述第一硬件抽象框架包括多个子模块;获得所述北向物联网平台的第一需求数据;基于所述第一需求数据进行所述第一硬件抽象框架的子模块匹配,获得第一匹配结果;基于所述第一匹配结果进行硬件信息注册,获得第一硬件信息注册结果;基于所述第一硬件信息注册结果进行所述硬件单元识别特征调用,基于调用结果进行所述第一需求数据反馈。
26.在介绍了本技术基本原理后,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具体介绍本技术的各种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
27.实施例一
28.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硬件抽象框架架构的技术交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29.步骤s100:构建硬件单元识别特征集合;
30.具体而言,为了实现变电网关共性技术架构长久复用、本地高效管理,对基于公共硬件平台的变电网关进行软硬件解耦,提出并构建一套硬件抽象框架技术规范,实现北向与物联网平台交互的技术接口标准化。所述硬件单元包括计算处理单元、存储单元、通信单元、io单元、hmi单元、电源单元、安全单元、防护单元等,根据各个单元的处理的功能不同进行特征分类,基于特征分类结果进行所述硬件单元的识别特征提取,根据识别特征的提取结果构建所述硬件单元识别特征集合,通过所述硬件单元识别特征集合的构建,为后续进行准确的硬件单元识别和调用夯实了基础。
31.步骤s200:根据北向物联网平台获得第一技术交互要求;
32.步骤s300:基于所述第一技术交互要求进行所述硬件单元抽象,获得第一硬件抽象框架,其中,所述第一硬件抽象框架包括多个子模块;
33.具体而言,所述北向物联网平台是指集成了设备管理、数据安全通信和消息订阅等能力的一体化平台。它向下支持连接海量设备,采集设备数据上云;向上提供云端api,服务端可通过调用云端api将指令下发至设备端,实现远程控制。根据所述北向物联网平台的接入口/控制数据的不同,技术交互的接口也不同,根据不同的接口获得所述第一技术交互要求,基于所述第一技术交互要求进行技术接口的标准化处理,对变电网关的硬件单元进
行抽象,形成一套硬件抽象框架,即所述第一硬件抽象框架,它包括:业务数据上传、管理数据上传、硬件信息注册、状态监听、配置下发、控制下发、资源查询、资源分配、固件更新等多个子模块。
34.步骤s400:获得所述北向物联网平台的第一需求数据;
35.步骤s500:基于所述第一需求数据进行所述第一硬件抽象框架的子模块匹配,获得第一匹配结果;
36.具体而言,所述第一需求数据为当所述第一硬件抽象框架构建完成后,所述北向物联网平台的第一数据调用信息,即需求信息,基于所述第一需求数据进行所述需求信息的关联模块的匹配。举例而言,当所述第一需求数据为进行状态监听数据的需求数据时,则根据所述第一硬件抽象框架中执行状态监听数据的模块进行匹配,所述第一需求数据的匹配模块为状态监听模块。根据不同的需求数据,进行所述第一硬件抽象框架中不同模块的匹配和调用。根据不同的需求信息进行不同模块匹配和调用的方式,使得进行所述第一需求数据处理的过程更加的准确、快速和智能,进而达到准确、智能进行需求数据处理的技术效果。
37.步骤s600:基于所述第一匹配结果进行硬件信息注册,获得第一硬件信息注册结果;
38.步骤s700:基于所述第一硬件信息注册结果进行所述硬件单元识别特征调用,基于调用结果进行所述第一需求数据反馈。
39.具体而言,所述硬件信息注册是指进行身份绑定的一个过程,对所述第一需求数据匹配的对应匹配子模块进行所述第一需求数据的需求方的账号是否存在验证,当所述匹配子模块不存在所述第一需求数据的需求方的账号时,进行所述第一需求数据的需求方的硬件子模块的硬件账号信息注册,获得所述第一硬件信息注册结果,通过账号信息注册,使得对用户的信息验证、操作数据反馈更加的准确,根据所述第一硬件信息注册结果进行所述硬件单元识别特征的调用控制。
40.进一步来说,基于所述第一硬件信息注册结果对所述第一需求数据的需求方的权限进行验证,根据验证结果进行对应权限的硬件单元识别特征调用控制,通过调用控制的所述硬件单元识别特征进行数据的采集后,将所述采集的数据通过所述需求方的账号反馈。通过基于第一硬件抽象框架进行信息整合调用反馈,达到更便捷的共享数据信息,降低人力设备的损耗的技术效果。
41.进一步而言,如图2所示,所述基于所述第一需求数据进行所述第一硬件抽象框架的子模块匹配,获得第一匹配结果,本技术实施例步骤s500还包括:
42.步骤s510:判断所述第一需求数据是否为状态监听数据,当所述第一需求数据为状态监听数据时,根据所述第一硬件抽象框架获得第一状态监听模块;
43.步骤s520:根据所述第一需求数据获得第一监听时间要求、第一监测设备要求;
44.步骤s530:根据所述第一监测设备要求匹配所述硬件单元识别特征,基于匹配的所述硬件单元识别特征基于所述第一监听时间要求进行监听,获得第一监听数据;
45.步骤s540:将所述第一监听数据通过所述第一状态监听模块反馈至所述北向物联网平台。
46.具体而言,所述状态监听数据是指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后获得的,反
应设备的运行状态的数据。当所述第一需求数据为所述状态监听数据时,此时通过所述状态监听数据的数据需求,基于所述第一硬件抽象框架获得第一状态监听模块,其中,所述第一状态监听模块为通过对变电网关的对应状态监听的硬件单元抽象获得的模块,通过所述第一状态监听模块对所述第一需求数据的需求进行解析,解析后根据需求的数据信息的等级与所述第一需求数据的需求方的账号权限进行认证,当所述权限认证通过后,根据所述需求的解析结果获得第一监听时间要求和第一监测设备要求,通过所述第一监听时间要求和所述第一监测设备求进行对应设备的信息读取,获得对应的监听数据。
47.进一步来说,根据所述第一监测设备要求,匹配对应的监测设备的对应的硬件单元识别特征,如通信单元、io单元和数据监测单元等,根据匹配的所述硬件单元识别特征基于所述第一监听时间要求进行监听,获得第一监听数据,将所述第一监听数据通过所述第一状态监听模块反馈至所述北向物联网平台,即生成所述第一需求数据的反馈数据。
48.进一步而言,如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步骤s540还包括:
49.步骤s541:根据所述第一需求数据获得状态监听历史数据;
50.步骤s542:基于所述状态监听历史数据进行特征筛选,获得第一特征顺序排序结果;
51.步骤s543:根据所述第一特征顺序排序结果进行特征选择,获得第一选择特征集合;
52.步骤s544:对所述第一选择特征集合的各特征进行信息熵计算,获得第一计算结果;
53.步骤s545:对所述第一计算结果进行信息熵数值大小的顺序排序,根据排序结果对应的特征进行顺序分类,构建多层级状态评估模型;
54.步骤s546:将所述第一监听数据输入所述多层级状态评估模型,获得第一状态评估结果,将所述第一状态评估结果和所述第一监听数据通过所述第一状态监听模块反馈至所述北向物联网平台。
55.具体而言,根据所述第一需求数据对应的设备,基于所述第一状态监听模块获得所述对应的设备的历史监听数据,即所述状态监听历史数据,其中,所述状态监听历史数据包括状态正常的数据和状态异常的数据,且所述状态异常的数据包括异常标识结果,即异常的原因和对应监测出异常原因对应的异常特征,根据各个异常特征出现的频率进行特征选择,根据特征的选择结果获得所述第一选择特征集合。将所述第一选择特征集合的各个特征通过信息论编码运算,获得所述第一选择特征集合的各个特征的信息熵计算结果,根据所述信息熵计算结果按照信息撒熵的数值大小进行顺序排序,通过对熵值最小的特征进行优先分类,继而按照熵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对各特征进行递归算法的分类,最终构建所述多层级状态评估模型。通过所述多层级状态评估模型的构建,使得根据输入的所述第一监听数据,可以快速准确的匹配到与所述第一监听数据对应的异常特征,进而达到获得更加准确的所述第一状态评估结果的效果,将所述第一状态评估结果和所述第一监听数据同时反馈至所述北向物联网平台。
56.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步骤s500还包括:
57.步骤s550:判断所述第一需求数据是否为业务相关数据;
58.步骤s560:当所述第一需求数据为业务相关数据时,获得第一校验指令,根据所述
第一校验指令进行所述第一需求数据进行安全性校验,获得第一校验结果;
59.步骤s570:根据所述第一校验结果匹配第一授权等级,基于所述第一授权等级通过业务数据管理模块进行业务数据采集后反馈至所述北向物联网平台。
60.具体而言,所述业务相关数据是指电网系统中各个设备的供电、发电等相关的设备的数据。当所述第一需求数据为业务相关数据时,此时需要进行需求账户的安全性校验。当所述第一需求数据为业务相关数据时,获得第一校验指令,所述第一校验指令为进行账户安全性校验的指令,根据所述第一校验指令,获得所述第一需求数据对应的需求账户的相关信息,基于所述账户信息进行账号的登录位置、登录时间、密码验证等方式的安全性的校验,获得第一校验结果。当所述第一校验结果为校验通过时,获得所述第一账户的最高权限等级。
61.进一步来说,将所述业务相关数据根据重要程度的不同,分为多个安全等级,不同的安全等级与不同的授权等级具有对应关系,只有同级的授权等级才可调用相关的业务数据。根据所述第一校验结果的授权等级通过所述业务数据管理模块进行同等级的业务数据采集后反馈至所述北向物联网平台。通过对第一需求数据的安全校验和授权的等级获取,使得所述业务相关数据的采集和传输过程更加的安全,进而达到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基础上,进行数据的快速采集和共享的技术效果。
62.进一步的,本技术实施例步骤s570还包括:
63.步骤s571:根据所述第一授权等级进行所述业务管理模块的权限等级匹配,获得第一等级匹配结果;
64.步骤s572:基于所述第一等级匹配结果获得第一业务数据采集结果;
65.步骤s573:对所述第一业务数据采集结果进行完整性校验,获得第一完整性校验结果;
66.步骤s574:根据所述第一完整性校验结果生成第一反馈许可权限,将所述第一反馈许可权限和所述第一业务数据采集结果反馈至所述北向物联网平台。
67.具体而言,根据所述第一需求数据进行所述第一许可数据的许可授权权限进行验证,获得所述第一授权等级,将所述业务管理模块进行授权等级的对应等级划分,根据所述第一授权等级匹配对应的权限等级匹配结果。举例而言,将所述第一授权等级可以划分为s级、a级、b级、c级四个等级,则对应的业务管理模块也包括四个与之对应的权限等级,即1级、2级、3级、4级,其中,1级与s级具有对应关系,2级与a级具有对应关系,3级与b级具有对应关系,4级与c级具有对应关系。当所述第一授权等级为a级时,则通过与所述a级对应的2级业务管理模块进行业务数据获取,获得所述第一业务数据采集结果,根据所述第一业务数据采集结果进行所述第一需求数据的满足程度的校验,即判断所述第一业务数据采集结果是否能完全满足所述第一需求数据,根据判断结果获得所述第一完整性校验结果。当所述第一完整性校验结果为不能满足时,即所述第一业务数据采集结果不完整,此时通过不能满足所述第一需求数据的部分的权限生成第一反馈许可权限,将所述第一反馈许可权限和所述第一业务数据采集结果同时反馈至所述北向物联网平台,并将采集结果的不完整性和需要再进行授权的信息反馈。通过对权限等级的匹配和数据的完整性校验授权等级的反馈,在保证数据安全性的基础上进行数据采集和反馈,并针对未能授权采集的数据进行授权反馈,达到在保护数据安全的基础上保证数据的完整性的技术效果。
68.进一步的,本技术实施例还包括:
69.步骤s5741:获得第一加密密钥;
70.步骤s5742:根据所述第一加密密钥和哈希算法进行所述第一业务数据采集结果进行哈希,获得第一哈希值;
71.步骤s5743:将所述第一哈希值发送至所述北向物联网平台。
72.进一步的,本技术实施例还包括:
73.步骤s5744:获得所述北向物联网平台的第一校验反馈结果;
74.步骤s5745:根据所述校验反馈结果进行所述第一硬件抽象框架的数据传输的安全性调整。
75.具体而言,所述第一业务数据采集结果的反馈过程为加密反馈的过程,为了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避免被其他人进行数据的篡改,对所述第一业务数据采集结果进行哈希后反馈,哈希过程为获得第一加密密钥,其中,所述第一加密密钥为所述第一业务数据进行哈希的规则,将所述第一业务数据通过哈希算法和所述第一加密密钥得到一个哈希值,即所述第一哈希值,将所述第一哈希值和所述第一业务数据采集结果同时反馈至所述北向物联网平台,所述北向物联网平台通过所述第一加密密钥和接收的所述第一业务采集数据进行哈希值计算,获得第二哈希值。通过对比所述第一哈希值和所述第二哈希值是否相同进行数据是否被篡改的校验。
76.通过所述北向物联网平台获得所述第一哈希值和所述第二哈希值是否一致的结果,当所述第一哈希值和所述第二哈希值一致时,则表明此时传输至所述北向物联网平台的所述第一业务数据采集结果为未被篡改的、完整的采集数据;当所述第一哈希值和所述第二哈希值不一致时,此时表明所述第一业务数据采集结果不完整或者说在数据的传输过程遭到了破坏,此时根据所述第一业务数据采集结果的对应数据等级进行不同的安全管理。通过第一加密密钥和哈希算法的加密,使得所述北向物联网平台接收的第一业务数据采集结果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得到了保证,进而达到保证所述北向物联网平台获取数据的准确性的技术效果。
77.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硬件抽象框架架构的技术交互方法及系统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78.1、由于采用了构建硬件单元识别特征集合;根据北向物联网平台获得第一技术交互要求;基于所述第一技术交互要求进行所述硬件单元抽象,获得第一硬件抽象框架,其中,所述第一硬件抽象框架包括多个子模块;获得所述北向物联网平台的第一需求数据;基于所述第一需求数据进行所述第一硬件抽象框架的子模块匹配,获得第一匹配结果;基于所述第一匹配结果进行硬件信息注册,获得第一硬件信息注册结果;基于所述第一硬件信息注册结果进行所述硬件单元识别特征调用,基于调用结果进行所述第一需求数据反馈。通过构建硬件抽象框架进行信息整合交互,达到更便捷的共享数据信息,降低人力设备的损耗的技术效果。
79.2、由于采用了通过对第一需求数据的安全校验和授权的等级获取的方式,使得所述业务相关数据的采集和传输过程更加的安全,进而达到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基础上,进行数据的快速采集和共享的技术效果。
80.3、由于采用了通过对权限等级的匹配和数据的完整性校验授权等级的反馈的方
式,在保证数据安全性的基础上进行数据采集和反馈,并针对未能授权采集的数据进行授权反馈,达到在保护数据安全的基础上保证数据的完整性的技术效果。
81.4、由于采用了通过第一加密密钥和哈希算法的加密的方式,使得所述北向物联网平台接收的第一业务数据采集结果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得到了保证,进而达到保证所述北向物联网平台获取数据的准确性的技术效果。
82.实施例二
83.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硬件抽象框架架构的技术交互方法同样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硬件抽象框架架构的技术交互系统,如图5所示,所述系统包括:
84.第一构建单元11,所述第一构建单元11用于构建硬件单元识别特征集合;
85.第一获得单元12,所述第一获得单元12用于根据北向物联网平台获得第一技术交互要求;
86.第二获得单元13,所述第二获得单元13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技术交互要求进行所述硬件单元抽象,获得第一硬件抽象框架,其中,所述第一硬件抽象框架包括多个子模块;
87.第三获得单元14,所述第三获得单元14用于获得所述北向物联网平台的第一需求数据;
88.第四获得单元15,所述第四获得单元15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需求数据进行所述第一硬件抽象框架的子模块匹配,获得第一匹配结果;
89.第五获得单元16,所述第五获得单元16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匹配结果进行硬件信息注册,获得第一硬件信息注册结果;
90.第一反馈单元17,所述第一反馈单元17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硬件信息注册结果进行所述硬件单元识别特征调用,基于调用结果进行所述第一需求数据反馈。
91.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92.第一判断单元,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需求数据是否为状态监听数据,当所述第一需求数据为状态监听数据时,根据所述第一硬件抽象框架获得第一状态监听模块;
93.第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六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需求数据获得第一监听时间要求、第一监测设备要求;
94.第七获得单元,所述第七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监测设备要求匹配所述硬件单元识别特征,基于匹配的所述硬件单元识别特征基于所述第一监听时间要求进行监听,获得第一监听数据;
95.第一反馈单元,所述第一反馈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监听数据通过所述第一状态监听模块反馈至所述北向物联网平台。
96.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97.第八获得单元,所述第八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需求数据获得状态监听历史数据;
98.第九获得单元,所述第九获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状态监听历史数据进行特征筛选,获得第一特征顺序排序结果;
99.第十获得单元,所述第十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特征顺序排序结果进行特征选择,获得第一选择特征集合;
100.第十一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一获得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选择特征集合的各特征进行信息熵计算,获得第一计算结果;
101.第二构建单元,所述第二构建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计算结果进行信息熵数值大小的顺序排序,根据排序结果对应的特征进行顺序分类,构建多层级状态评估模型;
102.第二反馈单元,所述第二反馈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监听数据输入所述多层级状态评估模型,获得第一状态评估结果,将所述第一状态评估结果和所述第一监听数据通过所述第一状态监听模块反馈至所述北向物联网平台。
103.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104.第二判断单元,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需求数据是否为业务相关数据;
105.第十二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二获得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需求数据为业务相关数据时,获得第一校验指令,根据所述第一校验指令进行所述第一需求数据进行安全性校验,获得第一校验结果;
106.第三反馈单元,所述第三反馈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校验结果匹配第一授权等级,基于所述第一授权等级通过业务数据管理模块进行业务数据采集后反馈至所述北向物联网平台。
107.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108.第十三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三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授权等级进行所述业务管理模块的权限等级匹配,获得第一等级匹配结果;
109.第十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四获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等级匹配结果获得第一业务数据采集结果;
110.第四反馈单元,所述第四反馈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完整性校验结果生成第一反馈许可权限,将所述第一反馈许可权限和所述第一业务数据采集结果反馈至所述北向物联网平台。
111.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112.第十五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五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加密密钥;
113.第十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六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加密密钥和哈希算法进行所述第一业务数据采集结果进行哈希,获得第一哈希值;
114.第十七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七获得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哈希值发送至所述北向物联网平台。
115.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116.第十八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八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北向物联网平台的第一校验反馈结果;
117.第一调整单元,所述第一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校验反馈结果进行所述第一硬件抽象框架的数据传输的安全性调整。
118.前述图1实施例一中的一种基于硬件抽象框架架构的技术交互方法的各种变化方式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硬件抽象框架架构的技术交互系统,通过前述对一种基于硬件抽象框架架构的技术交互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硬件抽象框架架构的技术交互系统的实施方法,所以为了说明书
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119.示例性电子设备
120.下面参考图6来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
121.图6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22.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硬件抽象框架架构的技术交互方法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下面,参考图6来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可移动设备本身,或与其独立的单机设备,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文所述方法的任一方法的步骤。
123.如图6所示,电子设备5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1和存储器52。
124.处理器5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pu)或者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和/或指令执行能力的其他形式的处理单元,并且可以控制电子设备50中的其他组件以执行期望的功能。
125.存储器5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等。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硬盘、闪存等。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指令,处理器51可以运行所述程序指令,以实现上文所述的本技术的各个实施例的方法以及/或者其他期望的功能。
126.在一个示例中,电子设备50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53和输出装置54,这些组件通过总线系统和/或其他形式的连接机构(未示出)互连。
12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硬件抽象框架架构的技术交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构建硬件单元识别特征集合;根据北向物联网平台获得第一技术交互要求;基于所述第一技术交互要求进行所述硬件单元抽象,获得第一硬件抽象框架,其中,所述第一硬件抽象框架包括多个子模块;获得所述北向物联网平台的第一需求数据;基于所述第一需求数据进行所述第一硬件抽象框架的子模块匹配,获得第一匹配结果;基于所述第一匹配结果进行硬件信息注册,获得第一硬件信息注册结果;基于所述第一硬件信息注册结果进行所述硬件单元识别特征调用,基于调用结果进行所述第一需求数据反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缺少进行信息整合交互共享的平台,导致信息共享困难,人力、设备的严重浪费的技术问题,通过构建硬件抽象框架进行信息整合交互,达到更便捷的共享数据信息,降低人力设备的损耗的技术效果。
128.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技术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专用硬件包括专用集成电路、专用cpu、专用存储器、专用元器件等来实现。一般情况下,凡由计算机程序完成的功能都可以很容易地用相应的硬件来实现,而且,用来实现同一功能的具体硬件结构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或专用电路等。但是,对本技术而言更多情况下软件程序实现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执行本技术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129.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
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
130.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131.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132.另外,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133.应理解,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134.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技术的范围。
135.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