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4682043发布日期:2023-07-05 21:04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信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1、在现有的中继网络中,中继节点可能会发生拓扑更新。在拓扑更新的过程中,如果上游节点的传输网络层(transport network layer,tnl)迁移还没有成功,那么上游节点在目标路径上的传输链路就还没有建立好。如果此时下游节点的提前进行tnl迁移就可能会失败,从而增加了下游节点服务的终端业务的中断时延。所以,迁移节点及其下游节点需要相继完成拓扑更新。

2、然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关于如何保证迁移节点及其下游节点相继完成拓扑更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可以提高节点拓扑更新的效率。

2、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第二节点接收来自宿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donor-cu的第三无线资源控制rrc重配置消息,其中,该第三rrc重配置消息包括第三节点的新互联网协议ip地址。该第二节点获取丢弃定时器配置。该第二节点启动该丢弃定时器。在满足第一条件且该丢弃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该第二节点丢弃该第三rrc重配置消息。其中,该第一条件包括:该第二节点未完成路由表更新,或者,该第二节点未接收到来自该donor-cu的路由表重配置消息,或者,该第二节点未接收到来自父节点的第二rrc重配置消息,其中,该第二rrc重配置消息包括该第二节点的新ip地址。其中第三节点的父节点为第二节点。

3、通过第一方面提供的通信方法,示例性的有益效果包括:可以减少第三rrc重配置消息一直缓存在第二节点中的情况,一方面减轻了第二节点的存储负担,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第二节点错误地向第三节点发送该第三rrc重配置消息的情况,导致第三节点错误地进行tnl迁移的情况,从而保证了第三节点所服务的终端业务的连续性。

4、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节点获取丢弃定时器配置,包括:该第二节点接收来自该donor-cu的该丢弃定时器配置。或者该第二节点自行确定该丢弃定时器配置。通过本设计,示例性的有益效果包括:donor-cu是网络的集中控制节点,可以更加准确的确定该丢弃定时器配置。

5、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节点接收来自该donor-cu的该丢弃定时器配置,包括:该第二节点接收来自该donor-cu的f1应用协议f1ap消息,该f1ap消息包括该第三rrc重配置消息和该丢弃定时器配置。

6、示例性的,该丢弃定时器超时包括该丢弃定时器的工作时长超过第一时长。

7、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时长与第一跳数正相关,其中,该第一跳数为该第二节点和第一节点之间的跳数,该第一节点为迁移节点。通过本设计,示例性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恰当的设置丢弃定时器的定时时长,可以减少第二节点过早的丢弃该第三rrc重配置消息的情况。因为第一条件中的路由表重配置消息等配置消息是沿着从迁移节点到第二节点的方向传输的,所以对于与迁移节点之间传输跳数较少的节点中的定时器时长可以设置的长一点,对于与迁移节点之间传输跳数较多的节点中的定时器时长可以设置的短一点。

8、可选的,该丢弃定时器配置包括该第一时长。

9、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不满足该第一条件且该丢弃定时器未超时的情况下,该第二节点向该第三节点发送该第三rrc重配置消息。

10、示例性的,该第二rrc重配置消息用于该第二节点进行传输网络层tnl迁移,该第三rrc重配置消息用于该第三节点进行tnl迁移。

11、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节点接收来自该donor-cu的f1ap消息,该f1ap消息包括该第三rrc重配置消息和缓存指示,其中,该缓存指示用于指示该第二节点缓存该第三rrc重配置消息。

12、示例性的,该第一节点,该第二节点和该第三节点为接入回传一体化iab节点。

13、第二方面,提供了另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第二节点接收来自宿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donor-cu的第二无线资源控制rrc重配置消息,其中,该第二rrc重配置消息包括第二节点的新互联网协议ip地址。该第二节点获取丢弃定时器配置。该第二节点启动该丢弃定时器。在满足第二条件且该丢弃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该第二节点丢弃该第二rrc重配置消息。其中,该第二条件包括:该第二节点未完成路由表更新,或者,该第二节点未接收到来自该donor-cu的路由表重配置消息,或者,该第二节点未接收到来自父节点的生效指示,该生效指示用于指示该第二节点生效该第二rrc重配置消息。

14、通过第二方面提供的通信方法,示例性的有益效果包括:可以减少第二rrc重配置消息一直缓存在第二节点中的情况,一方面减轻了第二节点的存储负担,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第二节点错误地生效该第二rrc重配置消息的情况,导致第二节点错误地进行tnl迁移的情况,从而保证了第二节点所服务的终端业务的连续性。

15、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节点获取丢弃定时器配置,包括:该第二节点接收来自该donor-cu的该丢弃定时器配置。或者该第二节点自行确定该丢弃定时器配置。

16、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节点接收来自该donor-cu的该丢弃定时器配置,包括:该第二rrc重配置消息包括该丢弃定时器配置。

17、示例性的,该丢弃定时器超时包括该丢弃定时器的工作时长超过第二时长。

18、可选的,该第二时长与第一跳数正相关,其中,该第一跳数为该第二节点和第一节点之间的跳数,该第一节点为迁移节点。

19、可选的,该丢弃定时器配置包括该第二时长。

20、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不满足该第一条件且该丢弃定时器未超时的情况下,该第二节点生效该第二rrc重配置消息。

21、示例性的,该第二rrc重配置消息用于该第二节点进行传输网络层tnl迁移。

22、可选的,该第二rrc重配置消息包括暂不生效指示,该暂不生效指示用于指示该第二节点暂不生效该第二rrc重配置消息。

23、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二节点生效该第二rrc重配置消息之后,该第二节点向第三节点发送生效指示,该生效指示用于指示该第三节点生效第三rrc重配置消息,该第三rrc重配置消息来自于该donor-cu且用于该第三节点进行tnl迁移。其中,该第三节点为该第二节点的子节点。

24、示例性的,该第一节点,该第二节点和该第三节点为接入回传一体化iab节点。

25、第三方面,提供了再一种通信方法,包括:该第二节点接收来自宿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donor-cu的至少两个第三传输网络层tnl迁移相关配置,其中,该至少两个第三tnl迁移相关配置中的每个第三tnl迁移相关配置包括该第三节点的新互联网协议ip地址,该至少两个第三tnl迁移相关配置分别对应于第一节点的至少两个候选目标小区。该第二节点接收来自该第一节点的第二tnl迁移相关配置和第一小区标识信息,其中,该第二tnl迁移相关配置包括该第二节点的新ip地址,该第一小区为该第一节点确定接入的候选目标小区。该第二节点根据该第一小区的标识信息,从该至少两个第三tnl迁移相关配置中确定待发送第三tnl迁移相关配置。该第二节点向该第三节点发送该待发送第三tnl迁移相关配置。其中,第三节点的父节点为第二节点,第二节点的父节点为第一节点。

26、通过第二方面提供的通信方法,示例性的有益效果包括:第一节点及其下游节点可以正确的向各自的子节点发送事先缓存的tnl迁移相关配置,以便于各节点正确高效地进行tnl迁移。

27、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属于该宿主节点的相同的分布式单元donor-du的候选目标小区所对应的第三tnl迁移相关配置包括相同的该第三节点的新ip地址。

28、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该第一节点接收来自宿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donor-cu的条件切换配置,该条件切换配置包括切换触发条件和至少两个候选目标小区信息。该第一节点接收来自该donor-cu的至少两个第二tnl迁移相关配置,其中,该至少两个第二tnl迁移相关配置中的每个第二tnl迁移相关配置包括第二节点的新互联网协议ip地址,该至少两个第二tnl迁移相关配置分别对应于该第一节点的至少两个候选目标小区。该第一节点根据该条件切换配置信息,确定接入第一小区,该第一小区为该至少两个候选目标小区中满足切换触发条件的候选目标小区。该第一节点确定向该第二节点发送与该第一小区对应的第二tnl迁移相关配置和该第一小区信息。其中,第二节点的父节点为第一节点。

29、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属于该宿主节点的相同的donor-du的候选目标小区所对应的第二tnl迁移相关配置包括相同的该第二节点的新ip地址。

30、第五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的方法及其任一设计中的任一种方法的模块。

31、第六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处理器和该存储器耦合,该处理器用于实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的方法及其任一设计中的任一种方法。

32、第七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接口电路,该接口电路用于接收来自该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号并传输至该处理器或将来自该处理器的信号发送给该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该处理器通过逻辑电路或执行代码指令用于实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的方法及其任一设计中的任一种方法。

33、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可以是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的方法及其任一设计中的任一种方法中的节点中的芯片或者集成电路。

34、可选的,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该存储器存储有涉及的程序指令。

35、第八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的方法及其任一设计中的方法中的任一种方法的功能或操作,所述功能或操作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或操作相对应的单元(模块),比如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

36、第九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涉及的程序指令,该涉及的程序指令被运行时,以使得该通信装置实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的方法及其任一设计中的任一种方法。

37、第十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涉及的程序指令,该涉及的程序指令被执行时,以实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的方法及其任一设计中的任一种方法。

38、第十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用于实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的方法及其任一设计中的任一种方法。

39、第十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第五方面至第八方面及其任一设计中至少一种通信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