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主体及头戴式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66712发布日期:2022-04-09 02:41阅读:85来源:国知局
耳机主体及头戴式耳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耳机领域,具体涉及头戴式耳机的耳机主体结构改进以及具有该耳机主体的头戴式耳机。


背景技术:

2.头戴式耳机,顾名思义是戴在头上,并非插入耳道内,区别于入耳式耳塞的一类耳机。头戴式耳机通常包括头戴支架和设在头戴支架两端中至少一端上的耳机主体。为提高佩戴舒适度,耳机主体上一般都设置有软质的耳罩。
3.现有技术中,耳罩通常为泡棉材质或发泡材料。然而,泡棉耳罩、发泡材料耳罩加工工艺复杂,且需要对应开模具,导致生产成本高。目前,市面上出现了皮质(比如pu)的充气耳罩,加工工艺简单、无需开模具且重量轻、舒适度高。
4.当充气耳罩处于充气状态时,其可正常佩戴使用,但在收纳状态时比如运输状态或外出携带状态,若充气耳罩仍处于充气状态,则由于其体积较大,占用空间较大,会不便于运输或外带。
5.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技术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提供一种耳机主体及头戴式耳机,其充气式耳罩既可保持在充气状态,也能保持在排气压缩状态,从而便于头戴式耳机的佩戴和收纳。
7.为达到解决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提出的耳机主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耳机主体,包括耳壳和设在所述耳壳上的充气式耳罩;所述充气式耳罩包括:耳罩本体,其包括软质的罩体部;气腔,其形成在所述耳罩本体内部;支撑件,其设在所述气腔中,且由软质可回弹材料制成;所述耳罩本体上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处配置有转盘组件,所述转盘组件可转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转盘组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其密封所述通气孔,阻断所述气腔与外界导通;所述转盘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气腔与外界可通过所述通气孔导通。
8.所述耳罩本体还包括硬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耳壳可拆卸连接,所述通气孔及所述转盘组件均设在所述连接部上。
9.所述转盘组件包括环形止挡部件和设在所述环形止挡部件内的软胶片;所述环形止挡部件与所述连接部转动连接,其内环面上形成有挡沿,所述挡沿对所述软胶片在其轴向第一方向上进行单向止挡,以阻断所述气腔与外界导通;所述软胶片可向其轴向第二方向弹性变形远离所述挡沿,以使所述气腔与外界导
通。
10.所述转盘组件位于所述通气孔内,所述环形止挡部件的转动轴线沿所述通气孔的径向设置,所述环形止挡部件的外环面与所述通气孔的孔壁之间设有环形密封部件。
11.所述软胶片通过一支架连接于所述环形止挡部件,所述软胶片固连于所述支架,所述支架固连于所述环形止挡部件。
12.所述支架包括中心支撑块和由所述中心支撑块沿径向发散布设的多个支撑杆,各所述支撑杆的外端固连在所述环形止挡部件的内环面上,所述软胶片与所述支架同轴设置。
13.所述中心支撑块呈工字型,其具有环形定位槽,所述软胶片上对应形成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环形定位槽过盈配合,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软胶片的端面粘接。
14.所述支架呈一字型、十字形或米字形。
15.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气腔相适配,且所述支撑件上形成有用于避让所述转盘组件转动的避让槽。
16.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上述的耳机主体。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发明耳机主体,其充气式耳罩的耳罩本体上设有通气孔,通气孔处配置有转盘组件,转盘组件可转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处于第一位置时,转盘组件可密封通气孔,以阻断气腔与外界导通,当处于第二位置时,气腔与外界可通过通气孔导通;则当需要充气佩戴时,可将转盘组件转动至第二位置,外界大气通过通气孔进入气腔,同时气腔内的支撑件自动回弹,使软质的罩体部完全撑开,充气完毕,把转盘组件转动至第一位置,封闭通气孔即可,使耳罩本体保持在充气状态,以便佩戴;当需要收纳时,同样将转盘组件转动至第二位置,气腔与外界通过通气孔导通,通过外力作用挤压耳罩本体进行排气,进而挤压气腔内的支撑件,使耳罩本体体积压缩,再把转盘组件旋转到第一位置,封闭通气孔,此时支撑件被压扁且不回弹,同时在内部负压作用下,罩体部也保持在压扁状态,进而使耳罩本体保持在较小体积的压缩状态,以减小收纳占用空间。
18.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当转盘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耳机主体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当转盘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充气式耳罩与耳壳拆离状态立体图;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当转盘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充气式耳罩局部结构立体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当转盘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充气式耳罩省略支撑件后断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当转盘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充气式耳罩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当转盘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充气式耳罩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当转盘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压缩充气式耳罩进行排气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100、耳机主体;110、耳壳;120、充气式耳罩;121、耳罩本体;121a、罩体部;121b、通气孔;121c、连接部;122、气腔;123、支撑件;123a、避让槽;124、密封圈;130、转盘组件;131、环形止挡部件;131a、中心贯通孔;132、软胶片;133、径向转轴;134、挡沿;135、支架;135a、中心支撑块;135b、支撑杆;135c、环形定位槽;136、缝隙。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内”、“外”是以耳机佩戴状态为基准定义的,佩戴时耳机主体面向用户耳部的一侧为内侧,背离用户而部的一侧为外侧。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3.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头戴支架和位于头戴支架至少一端上的耳机主体100,常见地,头戴支架的两端上均设置一耳机主体100,两个耳机主体100分别与用户的左耳、右耳相对应。
24.参照图1至图4,本实施例中,耳机主体100包括耳壳110和充气式耳罩120,充气式耳罩120呈环形,设在耳壳110的内侧面(即佩戴状态下面向用户耳部的该侧面)上,由耳壳110将耳机主体100整体与头戴支架可转动连接。充气式耳罩120包括耳罩本体121、气腔122和内部的支撑件123,耳罩本体121为环形中空结构,其包括软质的罩体部121a,为佩戴时与用户耳部接触的部位,气腔122形成在耳罩本体121内部,为耳罩本体121的环形中空空腔,支撑件123设在气腔122中,其由软质可回弹材料制成,比如泡棉、海绵等,与气腔122中的气体一起共同支撑耳罩本体121,在保证佩戴舒适度的基础上使耳罩本体121能够与用户耳部更好地贴合,提高密封性。
25.耳罩本体121上设有通气孔121b,通气孔121b处配置有转盘组件130,转盘组件可转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具体地,通气孔121b为圆形孔,转盘组件130对应为一整体圆盘,且设在通气孔121b内,通过其周向外侧面上的两相对设置的径向转轴可转动地连接在通气孔121b的孔壁上,且转盘组件130的周向外侧面和/或通气孔121b的孔壁上设有密封结构(比如密封圈),使得转盘组件130转动至第一位置时其与通气孔121b密封配合。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中转盘组件130处于第一位置时的状态,此时,转盘组件130封闭通气孔
121b,阻断气腔122与外界导通;图4所示为转盘组件130处于第二位置时的状态,此时转盘组件130偏离第一位置,气腔122与外界可通过通气孔121b导通。当然,当转盘组件130处于第二位置时,其相对通气孔121b转动的角度不限于图4所示角度,只需转动至转盘组件130偏离第一位置使转盘组件130丧失对通气孔121b的密封封闭作用即可。
26.则本实施例头戴式耳机的耳机主体,其充气式耳罩的耳罩本体上设有通气孔,通气孔处配置有转盘组件,转盘组件可转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处于第一位置时,转盘组件可密封通气孔,以阻断气腔与外界导通,当处于第二位置时,气腔与外界可通过通气孔导通,从而便于充气或排气;则当需要充气佩戴时,可将转盘组件转动至第二位置,外界大气通过通气孔进入气腔,同时气腔内的支撑件自动回弹,使软质的罩体部完全撑开,充气完毕,把转盘组件转动至第一位置,封闭通气孔即可,使耳罩本体保持在充气状态,以便佩戴;当需要收纳时,同样将转盘组件转动至第二位置,气腔与外界通过通气孔导通,通过外力作用挤压耳罩本体进行排气,进而挤压气腔内的支撑件,使耳罩本体体积压缩,再把转盘组件旋转到第一位置,封闭通气孔,此时支撑件被压扁且不回弹,同时在内部负压作用下,罩体部也保持在压扁状态,进而使耳罩本体保持在较小体积的压缩状态,以减小收纳占用空间。
27.由于充气式耳罩120直接接触用户耳部皮肤,为便于清理或更换,提高卫生性,充气式耳罩120通常要求能够拆卸更换,为便于充气式耳罩120与耳壳110的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耳罩主体121还包括硬质的连接部121c,罩体部121a可通过粘接的方式与连接部121c连接为一体,共同围成环形中空的耳罩本体121。连接部121c可为塑料材质,可在连接部121c成型卡扣结构或设置粘扣结构与耳壳110可拆卸连接,通气孔121b及转盘组件130均设在连接部121c上。连接部121c为硬质材料制作,比如注塑成型,相比软质的罩体部121a,可方便地在连接部121c上开设通气孔121b以及安装转盘组件130。
28.具体而言,如图2和图3所示,连接部121c为夹设在罩体部121a与耳壳110之间的一环形片状,通气孔121b及转盘组件130的轴线平行于连接部121c的端面上,则通气孔121b及转盘组件130也位于罩体部121a与耳壳110之间。操作转盘组件130时,将充气式耳罩120从耳壳110上拆卸下来即可,同时还实现了通气孔121b及转盘组件130的隐藏式设计,避免影响耳机整体外观。
29.当然,本实施例中转盘组件130也可设置在连接部121c的环形端面上,即与耳壳110相对的该端面上,此时转盘组件130始终与连接部121c的环形端面接触,通过在扇形面内以一转动支点为中心进行摆动式转动,当其摆动至第一位置时,转盘组件130完全覆盖并密封通气孔121b,以阻断气腔与外界导通;当转盘组件130摆动至第二位置时,转盘组件130偏离通气孔121b使通气孔121b露出,此时气腔122与外界导通。
30.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中通气孔121b仍为圆形孔,转盘组件130对应为圆形,且设在通气孔121b内,转盘组件130通过其周向外侧面上的两相对设置的径向转轴133可转动地连接在通气孔121b的孔壁上,且转盘组件130的周向外侧面和/或通气孔121b的孔壁上设有密封结构,本实施例中密封结构为固设在通气孔121b孔壁上的密封圈124,使得转盘组件130转动至第一位置时密封转盘组件130与通气孔121b之间缝隙,从而使转盘组件130封闭通气孔121b。
31.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转盘组件130处于第一位置时如图5和图6所示,处于第二位置时如图7和图8所示,即转盘组件130从第一位置转动180
°
到达第二位置。
32.具体而言,转盘组件130由多个部件组装而成,具体包括环形止挡部件131和设在环形止挡部件131内的软胶片132;环形止挡部件131作为转盘组件130的骨架部分,其可以为塑料材质或金属材质,其与连接部121c转动连接,具体地,通过上述两个径向转轴133可转动地连接在通气孔121b的孔壁上,进而与连接部121c转动连接。
33.环形止挡部件131呈环形,具有中心贯通孔131a,软胶片132设在其中心贯通孔131a内,环形止挡部件131的内环面(也即中心贯通孔131a的孔壁)上形成有挡沿134,挡沿134对软胶片132起到止挡作用,且是在软胶片132的轴向第一方向(如图5和图6箭头i所指方向)上进行单向止挡,而在与轴向第一方向相反的轴向第二方向(如图5和图6箭头ii所指方向、图7和图8所示箭头ii方向)上对软胶片132不起止挡作用。即挡沿134仅设在软胶片132一侧,当转盘组件130转动至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位置时,挡沿134位于软胶片132的外侧对软胶片132起到止挡作用,在气腔122内气压作用下软胶片132不能向其轴向第一方向运动,即不能向远离气腔122的方向运动,此时软胶片132封闭环形止挡部件131的中心贯通孔131a,进而阻断气腔122与外界导通,使充气式耳罩120能够保持在充气状态或压缩状态。
34.另外,软胶片132可向其轴向第二方向弹性变形以远离挡沿134,从而在转盘组件130处于如7和图8所示的第二位置时(此时挡沿134位于软胶片132的内侧),当在外力作用下挤压罩体部121a,进而挤压气腔122内的支撑件123时,软胶片132会在气腔122内的气压作用下向其轴向第二方向弹性变形以远离挡沿134,与挡沿134之间形成缝隙136,以使气腔122通过环形止挡部件131的中心贯通孔131a,以及软胶片132和挡沿134之间的缝隙136与外界导通,气腔122内的气体通过环形止挡部件131的中心贯通孔131a,以及软胶片132和挡沿134之间的缝隙136排出,排出气流方向如图8中软胶片132两端曲线箭头所示;而当撤掉外力后,软胶片132向其轴向第一方向恢复形变,加上挡沿134的止挡作用,软胶片132重新贴合在挡沿134上封闭住止挡部件131的中心贯通孔131a,可避免排气过程中途撤掉外力时由于外界气压大于气腔122内部气压,导致外界大气自动进入气腔122使充气式耳罩120排气失败的问题。
35.具体地,如图5所示,软胶片132通过一支架135连接于环形止挡部件131,软胶片132固连于支架135,支架135固连于环形止挡部件131。软胶片132只需局部固连在支架135上即可,保证其在气腔122气压作用下向轴向第二方向弹性变形以远离挡沿134,与挡沿134之间形成缝隙136。
36.进一步地,支架135包括中心支撑块135a和由中心支撑块135a沿径向发散布设的多个支撑杆135b,各支撑杆135b的外端固连在环形止挡部件131的内环面上,软胶片132与支架135同轴设置。则支架135的中心支撑块135a与软胶片132的中心对应,支撑杆135的延伸方向与软胶132的径向平行,相邻支撑杆135b之间为镂空区域,从而使得软胶132上处于相邻两支撑杆135b之间的部分为自由状态,便于其弹性变形。
37.如图5至图8所示,中心支撑块135a呈工字型,其具有环形定位槽135c,软胶片132上对应形成有定位孔(未图示),定位孔与环形定位槽135c过盈配合,支撑杆135b与软胶片132的端面粘接。定位孔与环形定位槽135c过盈配合一方面对软胶片132的固定起到定位作用,另一方面进一步增强了软胶片132与支架135的固定连接可靠性,有效防止软胶片132脱落。
38.支架135具体可以为一字型、十字形或米字形支架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39.对于支撑件123,优选地其与气腔122轮廓形状相适配,同时为了避让转盘组件130的转动,支撑件133上临近转盘组件130的部位上形成有避让槽123a,如图6至图8所示。
40.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