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68668发布日期:2021-11-10 10:10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视听产品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扬声器。


背景技术:

2.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地提高,高品质、大功率、低失真超薄的音箱类产品将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为了能有更好的声音效果,现在市面上的一些电视机或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将扬声器安装在边框上使扬声器由于发声面朝前更利于声音的传播,从而要求扬声器的宽度尺寸减小以符合窄边框的外观需求。
3.由于扬声器的宽度减小后只能用尺寸较小的音圈和磁路,这会导致扬声器的效率变低和可承受功率下降,为了改善这一问题,现有的方式是将扬声器做成双磁路双音圈的结构,然而,双音圈双磁路的扬声器中鼓纸在两个音圈之间的区域刚性较差,且由于尺寸较小无法加装弹波作支撑只能做成无弹波的结构,当两个音圈由于材料公差或其他差异振动不同步时会导致鼓纸前后振动不一致,从而引发非线性失真,降低扬声器的品质,在经过长时间使用后鼓纸中间部分会产生变形并引发异常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扬声器,改善了扬声器的非线性失真和调节了扬声器多个音圈间的同步振动,提升了扬声器的品质。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为:
6.提供一种扬声器,包括盆架、设于盆架上的振动系统和至少两个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包括u铁、磁铁和华司,所述磁铁与所述华司依次叠设于所述u铁上,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动膜和至少两个音圈,所述振动膜与所述盆架连接,所述音圈与所述振动膜连接并套设于所述华司上,还包括弹垫,所述弹垫安装于所述盆架内且位于两个所述音圈之间,所述弹垫呈半球形,其底部设有开孔且其顶部与所述振动膜粘接。
7.通过在盆架内且位于两个音圈之间设置弹垫,弹垫呈半球形且其顶部与振动膜粘接,弹垫可以支撑住振动膜位于两个音圈之间的部分区域,从而可以加强振动膜结构的刚性;弹垫底部的开孔可以调节弹垫内部的气压以调节支撑力,使弹垫能随着振动膜前后振动而同步振动,从而不会对扬声器的振幅造成约束,改善了扬声器的非线性失真,使音圈之间进行同步振动提高了扬声器的品质;采用多个磁路系统和多个音圈可以提高扬声器的可承受功率和灵敏度,本扬声器的结构设计合理,制作体积小且组装方便,既能满足安装在窄边框的外观需求,又能保证音质无损。
8.优选地,还包括端子,所述端子设于所述盆架上并与所述音圈连接。
9.通过将音圈与设在盆架上的端子连接,从而可以便于扬声器与外接通电,使用方便。
10.优选地,所述端子通过铆接的方式设于所述盆架上。
11.通过铆接的方式将端子设于盆架上,减小端子与盆架连接的变形,使得扬声器的
外观较为美观。
12.优选地,所述振动膜包括胴体和环绕设置在所述胴体外缘的悬边,所述悬边呈跑道型。
13.优选地,所述盆架包括方形的本体和用于悬置所述振动膜的仿形槽,所述悬边粘接在所述仿形槽的边缘上。
14.胴体是由刚性较大的材质制成,悬边是由柔性材质制成,在扬声器中音圈的作用下,胴体可借助悬边的挠性反复振动而产生声音。
15.优选地,所述弹垫采用织物或橡胶类材质制造而成。
16.优选地,所述端子通过导线与所述音圈电连接。
17.优选地,所述音圈包括骨架、线圈和铜箔,所述骨架套设在所述华司和所述磁铁的外侧,所述线圈绕设在所述骨架靠近所述华司的一端,所述铜箔设置在所述骨架上且分别与所述导线和线圈连接。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盆架内且位于两个音圈之间设置弹垫,弹垫呈半球形且其顶部与振动膜粘接,弹垫可以支撑住振动膜位于两个音圈之间的部分区域,从而可以加强振动膜结构的刚性;弹垫能随着振动膜前后振动而同步振动,从而不会对扬声器的振幅造成约束,改善了扬声器的非线性失真,使音圈之间进行同步振动提高了扬声器的品质;采用多个磁路系统和多个音圈可以提高扬声器的可承受功率和灵敏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的结构设计合理,制作体积小且组装方便,既能满足安装在窄边框的外观需求,又能保证音质无损。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的结构剖面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的结构爆炸图。
21.附图标记:
22.u铁100,磁铁200,华司300,端子400,盆架500,弹垫600,音圈700,振动膜800。
具体实施方式
23.本实用新型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以下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24.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属于“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5.实施例
2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扬声器,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扬声器的结构剖面图,图2为高品质扬声器的结构爆炸图;一种扬声器,包括盆架500、设于盆架500上的振动系统和至少两个磁路系统,磁路系统包括u铁100、磁铁200和华司300,磁铁200与华司
300依次叠设于u铁100上,振动系统包括振动膜800和至少两个音圈700,振动膜800与盆架500连接,音圈700与振动膜800连接并套设于华司300上,还包括弹垫600,弹垫600安装于盆架500内且位于两个音圈700之间,弹垫600呈半球形,其底部设有开孔且其顶部与振动膜800粘接。
27.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的形状大体呈长方体,盆架500的外观大体呈长方体,振动膜800固定在盆架500的顶部,具体的,振动膜800的边缘可以但不限于通过胶水与盆架500粘接,至少两个音圈700可以但不限于通过胶水粘接在振动膜800的下方,磁路系统的数量与音圈700的数量相等,至少两个磁路系统分别套设于对应的音圈700下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磁路系统和音圈700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磁路系统、两个音圈700均左右对称设置;u铁100包括凹槽部,磁铁200和华司300依次叠加在凹槽部内,且磁铁200和华司300的大小均与凹槽部匹配,磁铁200和华司300与u铁100的内壁形成磁间隙,音圈700位于磁间隙中;呈半球形的弹垫600设于盆架500内且位于两个音圈700之间,弹垫600的顶部可以但不限于通过胶水与振动膜800粘接,弹垫600底部设有的开孔可以调节弹垫600内部的气压以调节弹垫600的支撑力;当音圈700通电后切割磁路系统中的磁场推动振动膜800发生振动,弹垫600在音圈700振动的过程中跟随音圈700和振动膜800的振动而振动。
28.通过在盆架500内且位于两个音圈700之间设置弹垫600,弹垫600呈半球形且其顶部与振动膜800粘接,弹垫600可以支撑住振动膜800位于两个音圈700之间的部分区域,从而可以加强振动膜800结构的刚性;弹垫600底部的开孔可以调节弹垫600内部的气压以调节支撑力,使弹垫600能随着振动膜800前后振动而同步振动,从而不会对扬声器的振幅造成约束,改善了扬声器的非线性失真,使音圈700之间进行同步振动提高了扬声器的品质;采用多个磁路系统和多个音圈700可以提高扬声器的可承受功率和灵敏度,本扬声器的结构设计合理,制作体积小且组装方便,既能满足安装在窄边框的外观需求,又能保证音质无损。
29.在本实施例中,弹垫600采用织物或橡胶类材质制造而成。
30.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端子400,端子400设于盆架500上并与音圈700连接。端子400通过铆接的方式设于盆架500上。
31.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中包括了两个端子400,两个端子400均通过铆接的方式设置在盆架500底部的两端,两个端子400分别与不同的音圈700连接。
32.通过将音圈700与设在盆架500上的端子400连接,从而可以便于扬声器与外接通电,使用方便;通过铆接的方式将端子400设于盆架500上,减小端子400与盆架500连接的变形,使得扬声器的外观较为美观。
33.在本实施例中,振动膜800包括胴体和环绕设置在胴体外缘的悬边,悬边呈跑道型。
34.在本实施例中,盆架500包括方形的本体和用于悬置振动膜800的仿形槽,悬边粘接在仿形槽的边缘上。
35.具体的,振动膜800为平板振动膜800,刚性较大,其胴体可以但不限于采用发泡板胴体贴合铝膜形成,其中,该发泡板胴体具有较轻的质量,该铝膜加强了该发泡板胴体的刚性,使扬声器的频率响应曲线更平坦。
36.胴体是由刚性较大的材质制成,悬边是由柔性材质制成,在扬声器中音圈700的作
用下,胴体可借助悬边的挠性反复振动而产生声音。
37.在本实施例中,音圈700包括骨架、线圈和铜箔,骨架套设在华司300和磁铁200的外侧,线圈绕设在骨架靠近华司300的一端,铜箔设置在骨架上且分别与导线和线圈连接。
38.具体的,音圈700包括骨架、线圈、铜箔和导线,音圈700通过导线与端子400连接,骨架可以采用牛皮纸制成,也可以采用杜拉铝制成,导线可以为但不限于棉丝线、铜包铝线、sv线、lock线等,导线的一端端子400焊接在一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端子400通过棉丝线将电流导入音圈700中,电流通过音圈700时,在磁路系统的安培力的作用下为音圈700提供驱动力,推动振动膜800振动并与周围的空气产生共振而发出声音。
39.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凡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