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网联车的CAN总线安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27110发布日期:2021-12-01 11:36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网联车的CAN总线安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智能网联车的can总线安全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数据安全检测领域,特别是一种智能网联车的can总线安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5g通信技术的发展,汽车的网络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借助各种网络通信技术实现了对汽车的更多控制,例如导航定位,“车、人、路”三方通信等功能。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为人们生活带来了各种便利,但也暴露出汽车容易被远程攻击、恶意控制的安全隐患,甚至存在入网车辆被大批量操控,造成重大社会事件的巨大风险。
3.汽车内部相对封闭的网络环境看似安全,但其中存在很多可被攻击的安全缺口,如胎压监测系统、wi

fi、蓝牙等短距离通信设备等。车载网络通信协议安全防护措施较弱,如can和lin由于应用在相对封闭环境,加之传感器计算能力有限,采用的安全防护措施薄弱,除简单校验外未作更多机密性保护动作,不能抵御攻击者针对性的传感器信息采集、攻击报文构造、报文协议分析和报文重放等攻击。而车内的ecu单元又是通过can、lin等网络进行连接,如果黑客攻入了车内网络则可以任意控制ecu,或者通过发送大量错误报文导致can总线失效,进而致使ecu失效。由此可见,车内网络传输安全极为重要。
4.can全称为controller area network,即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测试技术包括入侵检测,具体如下:利用总线分析设备通过obd接口连接车辆总线,按照信息收集中的总线波特率进行自动识别(can总线的波特率一般为500kbps),读取到can总线数据;启动车辆的动力装置,在车辆静止状态下,通过控制车辆车身、动力、娱乐信息等的所有功能(如开关车门、开关车灯、油门、制动、转向、档位、空调、雨刷、喇叭等)观察对应数据包id的变化,并进行数据包的录制;将录制好的车辆动作数据包通过can总线流量解析工具回放至can总线。
5.现有的车辆检测装置需要对无线通讯进行检测,为了测试伪基站的入侵测试,往往包括由电磁屏蔽材料制成的车辆检测室,车辆检测室的作用是使得车辆的待检测区域与外界隔绝。但是这些检测室由于体积和屏蔽技术要求往往较高,而can总线检测需要外接接线端,对车辆检测室的屏蔽效果产生影响,因此一般can总线检测和无线通讯检测不能同时进行,往往是先进行can检测后,在放入屏蔽室内进行无线通讯检测。因此需要研发一种能进行can总线检测,而且也可以同时实现无线通讯检测的安全检测装置。
6.obd,全称为on board diagnostics,车载自动诊断系统。这套系统能在汽车运行过程中实时监测发动机电控系统及车辆的其它功能模块的工作状况,如有发现工况异常,则根据特定的算法判断出具体的故障,并以诊断故障代码。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进行can总线检测,也可以同时实现无线通讯检测的安全检测装置。
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
9.一种智能网联车的can总线安全检测装置,包括车辆检测室、伪基站模块、安全检测评估模块,所述车辆检测室是由电磁屏蔽体拼接制成的封闭罩体,所述安全检测评估模块包括输入输出单元、中央控制单元和显示单元,所述安全检测评估模块嵌设于所述车辆检测室的外侧面并与所述伪基站模块电连接,所述安全检测评估模块还通过obd数据线穿过所述电磁屏蔽体连接入所述车辆检测室内,所述obd数据线由电磁屏蔽材料包覆,obd数据线的端部设有与所述can总线连接的obd接头;所述车辆检测室的封闭罩体内还设有于使所述智能网联车模拟启动动力状态的双滚筒底盘测功机。
10.本技术中,智能网联车的can总线安全检测装置主体结构包括车辆检测室、伪基站模块、安全检测评估模块,为了使检测准确且不受干扰,智能网联车的can总线安全检测需要在一个密闭环境下进行,所述车辆检测室为一个封闭空间,车辆设置在密闭空间中。将车辆停在双滚筒底盘测功机上,启动车辆的动力装置,车辆静止状态下车轮运动状态下对车联进行检测。通过无线模式对智能网联车的can总线安全检测时,所述伪基站模块位于所述车辆检测室内,伪基站模块与智能网联车建立起连接并对其发送检测信号,其检测信息通过位于车辆检测室外的安全检测评估模块来显示出来;通过有线模式对智能网联车的can总线安全检测时,通过obd数据线穿过所述电磁屏蔽体连接入所述车辆检测室内,与所述can总线连接的obd接头连接即可,其检测信息通过位于车辆检测室外的安全检测评估模块来显示出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通过obd数据线进行有线检测,也可以实现无线通讯检测的安全检测装置,为车辆提供不同的检测方式或双重的检测方式,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并提供了方便,并保障汽车行驶和整个智能交通网络的安全性能。
11.可选地,还包括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作用于所述车辆检测室,使得所述车辆检测室在垂直方向上下可被移动,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液压升降柱,各个所述液压升降柱相对设置有被液压升降器控制的上下升降抬杆,所述升降台杆与所述车辆检测室连接用以抬升所述车辆检测室。升降装置用于控制车辆检测室的上下移动,使其与检测车形成更加密闭的空间,升降装置的设置使得t

box安全检测装置不用设置门,避免了设置门产生门缝进而影响t

box安全检测装置的密闭效果,升降装置的设置使得检测更加准确,减少了检测的误差。
12.可选地,所述双滚筒底盘测功机包括滚筒和底座,所述滚筒有多个且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智能联网车的车轮与所述滚筒相接触,车轮转动时,车辆保持静止状态。每个车轮下方设置有多个滚筒,检车车辆在滚筒上运动,相对于底座静止,通过这样对车辆进行具体检测。
13.可选地,所述电磁屏蔽体包括第一拼接模块和导电衬垫,多个所述第一拼接模块拼合固定形成的所述密封空间的多面壳体结构,所述导电衬垫夹紧固定在两拼合的所述第一拼接模块之间;所述电磁屏蔽体外嵌套地设置有强化面板,所述强化面板包括第二拼接模块,多个所述第二拼接模块拼合形成与所述电磁屏蔽体相同的多面壳体结构。电磁屏蔽体采用第一拼接模块拼接而成,强化面板采用第二拼接模块拼接而成,第一拼接模块和第二拼接模块可以在工厂中单独加工,并在施工现场进行快速拼装,同时在第一拼接模块的拼接处垫有导电衬垫,使第一拼接模块能够正常导电,电磁屏蔽体的电磁屏蔽的功能能够正常工作。
14.可选地,所述第一拼接模块在其边缘设置有拼接板,所述拼接板上设有供螺栓连接的通孔,相互拼合的两块第一拼接模块的拼接板上的通孔相互对应,通过螺栓连接和/或焊接将两块第一拼接模块拼合,并夹紧所述导电衬垫固定。
15.可选地,所述第一拼接模块采用冷轧钢板制成,所述第一拼接模块的厚度为2至3毫米,且设置在底面上的第一拼接模块的厚度厚于设置在顶面和侧面上的第一拼接模块。
16.可选地,所述第二拼接模块为多层结构,其由外至内包括外层板、阻尼板以及内层板,所述外层板采用厚度至少为2毫米的冷轧钢板制成,所述内层板采用厚度至少为1.2毫米的镀锌钢板制成或厚度至少为3毫米的冷轧钢板制成,设置在底面上的所述第二拼接模块的内层板的厚度厚于设置在顶面和侧面上的内层板的厚度。
17.可选地,所述第二拼接模块的边缘设置有拼接部,所述拼接部呈多级台阶状。通过该拼接部拼合第二拼接模块后形成了台阶状的缝隙,可以提高对外界的屏蔽效果。
18.可选地,还包括快接螺栓,拼接部上设有快接孔,所述快接螺栓和快接孔配合拼接第二拼接模块,并使拼接部相互堆叠。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结构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装置的正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双滚筒底盘测功机的剖视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屏蔽体的拼接处剖视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拼接模块的剖视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拼接模块的拼接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网联车的can总线安全检测装置。
2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网联车的can总线安全检测装置,包括车辆检测室3、伪基站模块4、安全检测评估模块5,所述车辆检测室3是由电磁屏蔽体1拼接制成的封闭罩体,所述安全检测评估模块5包括输入输出单元、中央控制单元和显示单元,所述安全检测评估模块5嵌设于所述车辆检测室3的外侧面并与所述伪基站模块4电连接,所述安全检测评估模块5还通过obd数据线8穿过所述电磁屏蔽体连接入所述车辆检测室3内,所述obd数据线8由电磁屏蔽材料包覆,obd数据线8的端部设有与所述can总线连接的obd接头81;所述车辆检测室3的封闭罩体内还设有于使所述智能网联车模拟启动动力状态的双滚筒底盘测功机7。
27.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包括升降装置6,所述升降装置6作用于所述车辆检测室3,使得所述车辆检测室3在垂直方向上下可被移动,以罩住所述智能网联车或所述智能网联车的t

box模块。升降装置6与常规的升降装置相同,用于抬升物体,升降装置6用于控制车辆检测室3的上下移动,使其与检测车形成更加密闭的空间,升降装置6的设置使得t

box安全检测装置不用设置门,避免了设置门产生门缝进而影响t

box安全检测装置的密闭效果,升降装置6的设置使得检测更加准确,减少了检测的误差。
28.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双滚筒底盘测功机和升降装置为现有结构或装置,不是本专
利的发明点。
29.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所述双滚筒底盘测功机7包括滚筒71和底座72,所述滚筒71有多个且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底座72上,智能联网车的车轮与所述滚筒71相接触,车轮转动时,车辆保持静止状态。每个车轮下方设置有多个滚筒71,检车车辆在滚筒71上运动,相对于底座72静止,通过这样对车辆进行具体检测。
30.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所述电磁屏蔽体1包括第一拼接模块11和导电衬垫12,多个所述第一拼接模块11拼合固定形成的所述密封空间的多面壳体结构,所述导电衬垫12夹紧固定在两拼合的所述第一拼接模块11之间;所述电磁屏蔽体1外嵌套地设置有强化面板2,所述强化面板2包括第二拼接模块25,多个所述第二拼接模块25拼合形成与所述电磁屏蔽体相同的多面壳体结构。电磁屏蔽体1采用第一拼接模块11拼接而成,强化面板2采用第二拼接模25块拼接而成,第一拼接模块11和第二拼接模块25可以在工厂中单独加工,并在施工现场进行快速拼装,同时在第一拼接模块11的拼接处垫有导电衬垫12,使第一拼接模块11能够正常导电,电磁屏蔽体1的电磁屏蔽的功能能够正常工作。
31.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所述第一拼接模块11在其边缘设置有拼接板,所述拼接板上设有供螺栓连接的通孔,相互拼合的两块第一拼接模块11的拼接板上的通孔相互对应,通过螺栓连接和/或焊接将两块第一拼接模块11拼合,并夹紧所述导电衬垫12固定。提供一种方便现场组装的拼接方式,通过螺栓和/或焊接的方式现场快速拼装电磁屏蔽体1。
32.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所述第一拼接模块11采用冷轧钢板制成,所述第一拼接模块11的厚度为2至3毫米,且设置在底面上的第一拼接模块11的厚度厚于设置在顶面和侧面上的第一拼接模块11。
33.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所述第二拼接模块25为多层结构,其由外至内包括外层板21、阻尼板22以及内层板24,所述外层板21采用厚度至少为2毫米的冷轧钢板制成,所述内层板24采用厚度至少为1.2毫米的镀锌钢板制成或厚度至少为3毫米的冷轧钢板制成。设置在底面上的所述第二拼接模块25的内层板24的厚度厚于设置在顶面和侧面上的内层板24的厚度。
34.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所述第二拼接模块25的边缘设置有拼接部251,所述拼接部251呈多级台阶状。通过该拼接部251拼合第二拼接模块25后形成了台阶状的缝隙,可以提高对外界的屏蔽效果。
35.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包括快接螺栓25,拼接部251上设有快接孔,所述快接螺栓25和快接孔配合拼接第二拼接模块25,并使拼接部251相互堆叠。提供了一种快速拼接第二拼接模块25的实施方式。
36.本实施例智能网联车的can总线安全检测装置主体结构包括车辆检测室3、伪基站模块4、安全检测评估模块5,为了使检测准确且不受干扰,智能网联车的can总线安全检测需要在一个密闭环境下进行,所述车辆检测室为一个封闭空间,车辆设置在密闭空间中。利用总线分析设备通过obd接口连接车辆总线,按照信息收集中的总线波特率进行自动识别(can总线的波特率一般为500kbps),读取到can总线数据;启动车辆的动力装置,在车辆静止状态下,通过控制车辆车身、动力、娱乐信息等的所有功能(如开关车门、开关车灯、油门、制动、转向、档位、空调、雨刷、喇叭等)观察对应数据包id的变化,并进行数据包的录制;将录制好的车辆动作数据包通过can总线流量解析工具回放至can总线。
37.通过无线模式对智能网联车的can总线安全检测时,所述伪基站模块4位于所述车辆检测室3内,伪基站模块4与智能网联车建立起连接并对其发送检测信号,其检测信息通过位于车辆检测室3外的安全检测评估模块5来显示出来;通过有线模式对智能网联车的can总线安全检测时,通过obd数据线8穿过所述电磁屏蔽体1连接入所述车辆检测室3内,与所述can总线连接的obd接头81连接即可,其检测信息通过位于车辆检测室3外的安全检测评估模块5来显示出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通过obd数据线进行can总线检测,也可以同时实现无线通讯检测的安全检测装置,为车辆提供不同的检测方式或双重的检测方式,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并提供了方便,并保障汽车行驶和整个智能交通网络的安全性能。
38.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