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广播电视接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34092发布日期:2021-12-11 12:31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广播电视接收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广播接收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广播电视接收设备。


背景技术:

2.广播电视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播声音、图像、视频的新闻传播工具,在农村使用率较高。
3.在现有的接收设备中,长时间的使用,内部会散发出较高的热量,而没有良好的散热功能很容易导致设备的损坏;故而,现提出一种广播电视接收设备,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接收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以实现一种散热性能好,抗震性能好和防尘性能好的广播电视接收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广播电视接收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广播电视接收设备的散热性能有待改进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广播电视接收设备,包括接收器本体,还包括安装在接收器本体外的外框架,所述接收器本体的前端面安装有贯穿外框架的接线盒,所述接收器本体的后端面开设有多个第一散热槽,所述接收器本体的上端面安装有散热扇,所述外框架的后端面开设有正对于多个第一散热槽的通风网,所述第一散热槽开设在接收器本体的外表壁上,并由接收器本体的后端面深入到靠近接收器本体的前端面的一侧,多个第一散热槽均为吸热材质,且多个第一散热槽在靠近接收器本体前端面的一端之间相互连通,所述散热扇与第一散热槽靠近接收器本体前端面的一端连通,且多个第一散热槽均位于接收器本体内的plc板的上方。
7.优选的,所述接收器本体的后端面开设有第二散热槽,所述第二散热槽由接收器本体的后端面深入至靠近接收器本体的前端面的一侧,且多个第一散热槽通过共用管连通,所述第二散热槽靠近接收器本体前端面的一端与共用管连通。
8.优选的,所述散热扇的进风端连接有连通管,所述第二散热槽位于接收器本体后端面的开口端面上安装有封闭板,所述连通管由接收器本体的后端面与第二散热槽。
9.优选的,所述接收器本体与外框架之间形成通风腔,所述接收器本体的外侧和外框架的内侧之间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横截面呈l形结构的缓冲条。
10.优选的,所述缓冲条的长度方向与接收器本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之间的连接线平行,所述接收器本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靠近四个拐角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橡胶贴片,所述橡胶贴片的外侧均与外框架的内壁贴合,且同一拐角的前后两个橡胶贴片分别与缓冲条的两端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缓冲条的长度方向与接收器本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之间的连接线平行,所述接收器本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靠近四个拐角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橡胶贴片,所述
橡胶贴片的外侧均与外框架的内壁贴合,且同一拐角的前后两个橡胶贴片分别与缓冲条的两端连接。
12.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通过第一散热槽和第二散热槽对接收器本体内部的热量进行导出,散热片和散热支脚使得接收器本体的外壁的热量得以导出,而且接收器本体的散热方式可以很好的避免接收器本体内进入灰尘的情况,实现了一种散热性能好的广播电视接收设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接收器本体使用的稳定性。
14.2.通过通风腔的设置,使得在散热扇工作时,通风腔内也可以进入冷风,以对接收器本体的外壁散热;与此同时,通风腔和缓冲条的设置,也可以用于隔离接收器本体与外界之间的震力,以保证接收器本体内零件工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接收设备后端面竖剖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接收设备横剖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接收设备后视示意图。
19.图中:1、外框架;2、接收器本体;3、缓冲条;4、通风腔;5、第一散热槽;6、第二散热槽;7、连通管;8、散热扇;9、散热片;10、散热支脚;11、通风网;12、接线盒;13、橡胶贴片;14、plc板;15、共用管。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1.实施例一
22.参照图1

3,一种广播电视接收设备,包括接收器本体2,还包括安装在接收器本体2外的外框架1,接收器本体2的前端面安装有贯穿外框架1的接线盒12,接收器本体2的后端面开设有多个第一散热槽5,接收器本体2的上端面安装有散热扇8,外框架1的后端面开设有正对于多个第一散热槽5的通风网11,第一散热槽5开设在接收器本体2的外表壁上,并由接收器本体2的后端面深入到靠近接收器本体2的前端面的一侧,多个第一散热槽5均为吸热材质,且多个第一散热槽5在靠近接收器本体2前端面的一端之间相互连通,散热扇8与第一散热槽5靠近接收器本体2前端面的一端连通,且多个第一散热槽5均位于接收器本体2内的plc板14的上方;接收器本体2的后端面开设有第二散热槽6,第二散热槽6由接收器本体2的后端面深入至靠近接收器本体2的前端面的一侧,且多个第一散热槽5通过共用管15连通,第二散热槽6靠近接收器本体2前端面的一端与共用管15连通;散热扇8的进风端连接有连通管7,第二散热槽6位于接收器本体2后端面的开口端面上安装有封闭板,连通管7由接
收器本体2的后端面与第二散热槽6;
23.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由接收器本体2后端面贯穿接收器本体2内部,直至靠近接收器本体2前端面的吸热材质的第一散热槽5和第二散热槽6,接收器本体2内的热量导入至第一散热槽5、第二散热槽6和共用管15上,通过散热扇8将外界的冷风经过接收器本体2的后端面进入第一散热槽5内,然后经过第一散热槽5流动至靠近接收器本体2靠近前端面的一端,在流通至共用管15,在由共用管15传送至第二散热槽6,在第二散热槽6内再传动至位于接收器本体2后端面的连通管7内,最后经过散热扇8带走接收器本体2内的热量,实现了一种散热性能好的广播电视接收设备。
24.实施例二
25.参照图1

3,接收器本体2与外框架1之间形成通风腔4,接收器本体2的外侧和外框架1的内侧之间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横截面呈l形结构的缓冲条3;接收器本体2的上端面、下端面、左侧端面和右侧端面上均固定贴合有散热片9,且散热片9靠近接收器本体2后端面的一侧连接有与散热片9垂直的散热支脚10,散热支脚10与接收器本体2的后端面平行;
26.本实施例中,通过散热片9和散热支脚10的设置,使得接收器本体2的外壁的热量得以导出,以从外部对接收器本体2进行散热处理,而且接收器本体2的散热方式可以很好的避免接收器本体2内进入灰尘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接收器本体2使用的稳定性。
27.实施例三
28.参照图1

3,缓冲条3的长度方向与接收器本体2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之间的连接线平行,接收器本体2的前端面和后端面靠近四个拐角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橡胶贴片13,橡胶贴片13的外侧均与外框架1的内壁贴合,且同一拐角的前后两个橡胶贴片13分别与缓冲条3的两端连接;
29.本实施例中,通过通风腔4的设置,使得在散热扇8工作时,通风腔4内也可以进入冷风,以对接收器本体2的外壁散热;与此同时,通风腔4和缓冲条3的设置,也可以用于隔离接收器本体2与外界之间的震力,以保证接收器本体2内零件工作的稳定性。
3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