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拍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图像采集设备的主机及图像采集设备。
背景技术:2.现有的图像采集设备,通常仅具有拍摄功能,对于环境亮度的适应性较差,无法对环境亮度进行调节,导致图像采集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3.鉴于上述分析,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图像采集设备的主机及图像采集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图像采集设备无法对环境亮度进行调节导致图像采集效果差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图像采集设备的主机,包括本体,本体包括外壳体以及设于外壳体图像采集面的图像采集器盖板,图像采集器盖板上设有图像采集器和补光器,补光器围绕图像采集器。
6.进一步地,图像采集器为镜头模组。
7.进一步地,上述主机还包括与图像采集器连接的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连接的拍摄键。
8.进一步地,上述主机还包括设于本体图像采集面的感光器,感光器和补光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9.进一步地,补光器为具有缺口的环形,感光器设于补光器的缺口处。
10.进一步地,补光器沿竖直方向对称设置,感光器位于补光器缺口的中点处。
11.进一步地,上述主机还包括分别与拍摄键和控制器连接的延时器。
12.进一步地,上述控制器包括手势识别单元和/或表情识别单元。
13.进一步地,本体还包括设于外壳体内且与外壳体连接的内壳体。
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图像采集设备,包括连接盖以及实施例一提供的主机,连接盖与本体的非图像采集面连接,本体通过连接盖与安装面可拆卸连接。
15.进一步地,图像采集器盖板和图像采集器的体积与图像采集设备的总体积之比为1:2~3:4。
16.进一步地,上述图像采集设备的尺寸(长
×
宽
×
厚)为30~50mm
×
30~50mm
×
20~35mm。
17.进一步地,图像采集设备为相机或摄像机。
18.进一步地,上述安装面为水平安装面、竖直安装面和/或倾斜安装面。
19.进一步地,水平安装面为天花板,竖直安装面为竖直墙面。
20.进一步地,连接盖的表面设有可重复粘接层。
21.进一步地,可重复粘接层为水洗胶层。
22.进一步地,当主机处于图像采集状态时,本体的非图像采集面与连接盖未设置可重复粘接层的表面磁吸连接;当主机处于收纳状态,本体的非图像采集面与连接盖设有可重复粘接层的表面磁吸连接。
23.进一步地,主机处于图像采集状态,连接盖位于本体的图像采集面的相邻面;和/或,主机处于收纳状态,连接盖位于本体的图像采集面的相反面。
24.进一步地,连接盖的表面设置本体连接部。
25.进一步地,本体连接部为容纳本体连接部位的凹槽。
26.进一步地,上述本体连接部位的横截面形状为弧形,凹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弧形,凹槽的横截面弧度大于或等于本体连接部位的横截面弧度。
27.进一步地,上述连接盖内设有磁性件;本体的中部设有中部磁吸件,本体的非图像采集面通过中部磁吸件和磁性件之间的磁吸作用与连接盖设置可重复粘接层的表面磁吸连接;本体的非图像采集面设有连接磁吸件,本体的非图像采集面通过连接磁吸件与磁性件之间的磁吸作用与连接盖未设置可重复粘接层的表面磁吸连接。
28.进一步地,连接盖包括连接壳体以及与连接壳体磁吸连接的连接盖体。
29.进一步地,连接壳体内设有磁性件,连接盖体上设有盖体磁吸件,连接壳体通过磁性件和盖体磁吸件之间的磁吸作用与连接盖磁吸连接。
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31.a)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图像采集设备的主机,在主机图像采集面设有补光器,当环境亮度较低时,可以开启补光器,以此来增加环境亮度,从而能够提高图像采集设备的图像采集质量。
32.b)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图像采集设备的主机,感光器采集环境亮度数据并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判断环境亮度数据是否低于阈值,若环境亮度数据低于阈值,则开启补光器,对环境亮度进行补偿,从而能够实现环境亮度的自动调节,进一步提高图像采集质量。
33.c)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图像采集设备的主机,补光器为具有缺口的环形,感光器设于补光器的缺口处,补光器对环境亮度起主要调节作用,采用具有缺口的环形,能够适当增大补光器的面积,增强对亮度的调节作用;将感光器设于补光器的缺口处,也就是说,感光器采集的环境亮度数据为补光器附近(即图像采集器附近)的环境亮度数据,此处的环境亮度会大大影响图像采集器采集的图像亮度,从而能够提高环境亮度的测量准确性。
34.d)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图像采集设备的主机,由于延时器的设置,可以为使用者预留一定的反应时间,从而能够提高使用者的体验感。
35.e)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图像采集设备的主机,通过手势识别单元能够识别使用者的手势信息,通过表情识别单元能够识别使用者的表情信息,根据手势信息和/或表情信息发送图像采集指令,实现图像采集器图像采集的控制。
36.f)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像采集设备,本体的非图像采集面可以与连接盖的多个表面中的任意一面连接,本体与连接盖之间具有两种连接位置关系,本体的非图像采集面与连接盖未设置可重复粘接层或设有可重复粘接层的表面磁吸连接;此外,通过磁吸连接,能够实现本体与连接盖之间的简单可拆卸连接,使用者可以方便地对主机所处的状态进行切换。
37.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的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38.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用新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3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用于图像采集设备的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4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用于图像采集设备的主机的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4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用于图像采集设备的主机的拆分示意图;
4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用于图像采集设备的主机的另一方向拆分示意图;
4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图像采集设备处于收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44.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图像采集设备处于图像采集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45.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图像采集设备处于图像采集状态的拆分示意图;
46.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图像采集设备安装于水平安装面的位置示意图;
47.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图像采集设备安装于竖直安装面的位置示意图;
48.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图像采集设备中连接盖的结构示意图;
49.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图像采集设备中连接盖的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50.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图像采集设备中连接盖的拆分示意图。
51.其中,附图标记为:
[0052]1‑
本体;11
‑
外壳体;12
‑
内壳体;13
‑
感光器;14
‑
补光器;15
‑
图像采集器;16
‑
拍摄键;17
‑
图像采集器盖板;2
‑
连接盖;21
‑
连接壳体;22
‑
连接盖体;23
‑
盖体磁吸件;24
‑
凹槽;25
‑
连接槽;3
‑
可重复粘接层;4
‑
磁性件;5
‑
中部磁吸件;6
‑
连接磁吸件;7
‑
安装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53]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用新型,其中,附图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0054]
实施例一
[005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图像采集设备的主机,参见图1至图4,包括本体1,本体1包括外壳体11以及设于外壳体11图像采集面的图像采集器盖板17,图像采集器盖板17上设有图像采集器15(例如,镜头模组)和补光器14,补光器14围绕图像采集器15。
[005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图像采集设备的主机,在主机图像采集面
设有补光器,当环境亮度较低时,可以开启补光器,以此来增加环境亮度,从而能够提高图像采集设备的图像采集质量。
[0057]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主机的图像采集功能,上述主机还包括与图像采集器15连接的控制器(图中未示出)以及与控制器连接的拍摄键16。实施时,使用者通过拍摄键16向控制器发送图像采集指令,控制器根据图像采集指令控制图像采集器15进行图像采集。
[0058]
为了实现环境亮度的自动调节,上述主机还包括设于本体1图像采集面的感光器13,感光器13和补光器14分别与控制器连接。这样,感光器13采集环境亮度数据并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判断环境亮度数据是否低于阈值,若环境亮度数据低于阈值,则开启补光器14,对环境亮度进行补偿,从而能够实现环境亮度的自动调节,进一步提高图像采集质量。
[0059]
从空间布局和美观性的角度考虑,上述感光器13和补光器14围绕图像采集器15设置。
[0060]
示例性地,补光器14为具有缺口的环形,感光器13设于补光器14的缺口处。采用此种结构和位置关系,一方面是因为,补光器14对环境亮度起主要调节作用,采用具有缺口的环形,能够适当增大补光器14的面积,增强对亮度的调节作用;另一方面是因为,将感光器13设于补光器14的缺口处,也就是说,感光器13采集的环境亮度数据为补光器14附近(即图像采集器15附近)的环境亮度数据,此处的环境亮度会大大影响图像采集器采集的图像亮度,从而能够提高环境亮度的测量准确性。
[0061]
为了进一步提高上述感光器13和补光器14的布局美观性,补光器14沿竖直方向对称设置,感光器13位于补光器14缺口的中点处。
[0062]
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些情况下,使用者无法在按下拍摄键16时立即进入图像采集,为了能够为使用者预留一定的反应时间,上述主机还包括分别与拍摄键16和控制器连接的延时器,这样,由于延时器的设置,可以为使用者预留一定的反应时间,从而能够提高使用者的体验感。
[0063]
同样地,考虑到在某些情况下使用者不方便或无法通过拍摄键16发送图像采集指令,示例性地,上述控制器包括手势识别单元和/或表情识别单元,通过手势识别单元能够识别使用者的手势信息,通过表情识别单元能够识别使用者的表情信息,根据手势信息和/或表情信息发送图像采集指令,实现图像采集器15图像采集的控制。
[0064]
对于本体1的结构,具体来说,其还包括设于外壳体11内且与外壳体11连接的内壳体12。
[0065]
实施例二
[006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采集设备,例如,相机或摄像机,参见图5至图12,包括连接盖2以及实施例一提供的主机,连接盖2与本体1的非图像采集面连接,本体1通过连接盖2与安装面7可拆卸连接。
[006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图像采集设备的有益效果与实施例一提供的用于图像采集设备的主机的有益效果基本相同,在此不一一赘述。
[0068]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安装面7为水平安装面、竖直安装面和/或倾斜安装面,实际应用中,水平安装面7通常是指天花板,竖直安装面7通常是指竖直墙面。
[0069]
为了便于上述图像采集设备的随身携带,图像采集器盖板17和图像采集器15的体积与图像采集设备的总体积之比为1:2~3:4。示例性地,上述图像采集设备的尺寸(长
×
宽
×
厚)为30~50mm
×
30~50mm
×
20~35mm。
[0070]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在连接盖2的表面设置可重复粘接层3来实现本体1与安装面7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示例性地,可以采用具有重复粘接功能的水洗胶作为可重复粘接层3,也就是说,连接盖2的表面设有水洗胶层。当主机需要更换安装面7时,可以将水洗胶层与原安装面7分离,然后与新安装面7连接,完成安装面7的更换。
[0071]
实际应用中,主机会处于图像采集状态或收纳状态,为了能够保证在上述两种状态下连接盖均能够对本体1进行稳定支撑,当主机处于图像采集状态时,本体1的非图像采集面(即本体1的多个表面中未设置图像采集器15的一面)与连接盖2未设置可重复粘接层3的表面磁吸连接;当主机处于收纳状态,本体1的非图像采集面与连接盖2设有可重复粘接层3的表面磁吸连接。也就是说,本体1的非图像采集面可以与连接盖2的多个表面中的任意一面连接,本体1与连接盖2之间具有两种连接位置关系,本体1的非图像采集面与连接盖2未设置可重复粘接层3或设有可重复粘接层3的表面磁吸连接;此外,通过磁吸连接,能够实现本体1与连接盖2之间的简单可拆卸连接,使用者可以方便地对主机所处的状态进行切换。
[0072]
示例性地,主机处于图像采集状态,连接盖2位于本体1的图像采集面的相邻面;和/或,主机处于收纳状态,连接盖2位于本体1的图像采集面的相反面。
[0073]
对于主机处于图像采集状态的情况,为了提高连接盖2对本体1的支撑稳定性,连接盖2的表面可以设置本体连接部,示例性地,本体连接部为容纳本体1连接部位的凹槽24。这样,通过凹槽24的设置,能够使得连接盖2与本体1的接触在线接触和面接触之间变换。
[0074]
考虑到主机处于图像采集状态,图像采集的角度需要适时调整,从而提高图像采集质量,因此,上述本体1连接部位的横截面形状为弧形,凹槽24的横截面形状为弧形,凹槽24的横截面弧度大于或等于本体1连接部位的横截面弧度。这样,将本体1连接部位置于凹槽24内,本体1连接部位仍然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从而能够进行适当摆动,实现图像采集角度的调节。
[0075]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本体1的非图像采集面与连接盖2未设置可重复粘接层3的表面磁吸连接以及本体1的非图像采集面与连接盖2设有可重复粘接层3的表面磁吸连接,示例性地,上述连接盖2内设有磁性件4;本体1的中部设有中部磁吸件5,本体1的非图像采集面通过中部磁吸件5和磁性件4之间的磁吸作用与连接盖2设置可重复粘接层3的表面磁吸连接;此外,本体1的非图像采集面设有连接磁吸件6,本体1的非图像采集面通过连接磁吸件6与磁性件4之间的磁吸作用与连接盖2未设置可重复粘接层3的表面磁吸连接。
[0076]
对于连接盖2的结构,具体来说,其包括连接壳体21以及与连接壳体21磁吸连接的连接盖体22。
[0077]
为了实现连接壳体21与连接盖体22的磁吸连接,连接壳体21内设有磁性件4,连接盖体22上设有盖体磁吸件23,连接壳体21通过磁性件4和盖体磁吸件23之间的磁吸作用与连接盖2磁吸连接。
[0078]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机和图像采集设备中,各部件(例如,控制器、感光器、延时器、手势识别单元和表情识别单元等)所涉及的软件方法均为现有技术常见的方法,仅需要将各个具有相应功能的装置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给出的连接关系进行连接,即可得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其中并不涉及任何软件方面的改进。而至于各个相应
功能的装置之间的连接方式,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实现的,在此不做详细说明。
[007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