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电子件用可穿戴操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99021发布日期:2022-09-14 08:20阅读:76来源:国知局
移动电子件用可穿戴操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手机、pad等移动电子件单手操控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穿戴、活动连接于移动电子件背部,以符合人体功能学方式操控移动电子件的装置。


背景技术:

2.当今,智能手机等移动电子件已是人们随身携带、随时使用的必备品。随着智能手机的功能不断增强,其屏幕及自重也进一步增大,人们越来越不方便单手拎提及操控移动电子件。特别是,如人们长期、长时间外旋手腕,以手掌朝天的方式托捧操控智能手机,将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3.因此,亟需一种符合人体功能学的,可穿戴且活动连接的移动电子件用操控装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符合人体功能学的,可穿戴、活动连接的移动电子件用操控装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以单手舒适拎携及操控移动电子件的技术问题。
5.本技术提供一种移动电子件用可穿戴操控装置,包括:连接组件以及活动套指组件;
6.所述连接组件设置于所述活动套指组件上;
7.所述连接组件用于连接待连接的移动电子件,且所述连接组件能够将待连接的移动电子件的背部任意处连接到所述活动套指组件上;
8.所述活动套指组件上具有安置空间,所述安置空间用于放置手指。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上形成有第一粘制部和第二粘制部;
10.所述第一粘制部与所述待连接的移动电子件连接,所述第二粘制部设置于所述活动套指组件上。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粘制部与所述活动套指组件为一体成型或通过紧固件连接。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子母贴;
13.进一步地,所述子母贴的毛面形成有所述第一粘制部;
14.进一步地,所述子母贴的钩面形成有所述第二粘制部。
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铁磁性件和磁性件;
16.进一步地,所述铁磁性件形成有所述第一粘制部;
17.进一步地,所述磁性件形成有所述第二粘制部。
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纳米贴;
19.进一步地,所述纳米贴形成有所述第二粘制部,用以将所述待连接的移动电子件
固定于所述活动套指组件上。
2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套指组件包括承托构件和指套构件;
21.进一步地,所述承托构件设置于所述指套构件上;
22.进一步地,所述指套构件形成有所述安置空间。
2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安置空间的大小可调节。
24.进一步地,所述指套构件包括带链及调节件;
25.进一步地,所述调节件设置于所述带链上;
26.进一步地,所述调节件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27.进一步地,所述调节件具有锁紧部和卡接部;
28.进一步地,所述锁紧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所述卡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部;
29.进一步地,所述锁紧部能够卡接至所述卡接部上,以调节所述安置空间的大小。
3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调节件包括挂钩(或奶嘴钉)和调节孔;
31.进一步地,所述挂钩(或奶嘴钉)设置于所述带链的第一端部,所述调节孔设置于所述带链的第二端部;
32.进一步地,所述挂钩(或奶嘴钉)上形成有所述锁紧部,所述调节孔上形成有所述卡接部。
3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承托构件包括紧固件和安放部;
34.进一步地,所述安放部设置在所述带链上,用于安放所述第二粘制部;
35.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用以将所述第二粘制部固定于所述安放部上。
3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安置空间的大小还可设置为固定不变。
37.进一步地,所述指套构件包括套环及扣盖;
38.进一步地,所述扣盖设置在所述套环上,所述套环上形成有固定不变的所述安置空间;
39.进一步地,所述扣盖用以遮饰所述第二粘制部;
40.进一步地,所述扣盖包括合页扣盖和滑动扣盖。
4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42.本技术提供一种移动电子件用可穿戴操控装置,包括:连接组件以及活动套指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设置于所述活动套指组件上,所述连接组件用于连接待连接的移动电子件,所述活动套指组件上具有安置空间,所述安置空间用于放置手指。
43.具体地,活动套指组件以形成安置空间,将本发明装置套戴于手指;利用连接组件获取到、连接到、粘接到待连接的移动电子件(在该实施例中以及下面的实施例中,以待连接的移动电子件为智能移动电子设备为例进行阐述)并进行连接。
44.更具体地:
45.第一方面,所述连接组件优选地使用子母贴,又称魔术贴、呲啦贴,其价格经济,体积较小,易于收纳;利用其安装拆卸本发明装置时,步骤简单,连接可靠,能够万次使用。
46.第二方面,所述连接组件便于裁剪,可适应连接于任意类型的移动电子件及其套壳。
47.第三方面,使用者利用所述安置空间将移动电子件套设在手指上,方便对移动电子件的随身拎持。
48.第四方面,所述连接组件能将待连接的移动电子件的背部任意处,连接到所述活动套指组件上,这更可适应不同使用者的手型。
49.第五方面,在利用所述活动套指组件稳固拎持移动电子件的同时,拎持手以符合人体功能学的姿式握持移动电子件,即使长时间使用移动电子件也较舒适。
50.第六方面,在利用所述活动套指组件稳固拎持移动电子件的同时,握持手的大拇指自然悬于移动电子件屏幕正上方,能以更大范围划扫移动电子件的屏幕。
51.第七方面,本发明装置可作为支架,将移动电子件支立于平台面上,方便使用者观看其屏幕。
附图说明
5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5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所述带链展开状态时的示意图;
5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所述带链形成所述套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5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所述带链形成所述套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5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所述连接组件第一粘制部、子母贴毛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57.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所述连接组件第二粘制部、子母贴钩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58.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所述连接组件第一粘制部、子母贴毛面装置于移动电子件(壳)外表面背部的示意图;
59.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所述第二粘制部、所述子母贴钩面装置于所述活动套指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60.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连接于移动电子件的后视示意图;
61.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所述套环及合页扣盖的结构示意图;
62.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所述合页扣盖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63.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所述套环及滑动扣盖的结构示意图;
64.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所述滑动扣盖开启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65.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所述套环及以合页扣盖方式连接于移动电子件的后视示意图;
66.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所述套环及以滑动扣盖方式连接于移动电子件的后视示意图;
67.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移动电子件并将其支架立于平台面的示意图;
68.图中:
69.100-连接组件;
70.101-第一粘制部;102-第二粘制部;103-子母贴钩面;104-子母贴毛面;
71.200-活动套指组件;
72.210-指套构件;
73.211-带链;212-调节件;
74.2110-第一端部;2111-第二端部;
75.2121-锁紧部;2122-卡接部;
76.2123-挂钩(或奶嘴钉);2124-调节孔;
77.221-套环;222-合页扣盖;223-滑动扣盖;
78.220-安置空间;
79.230-承托构件;
80.231-紧固件;2311-固定件;
81.232-安放部;
82.300-移动电子件(壳)外表面背部;
83.400-平台面。
具体实施方式
84.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85.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86.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8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88.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8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90.实施例一
91.结合图1、图4、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移动电子设备用可穿戴操控装置,包括:连接组件100以及活动套指组件200;
92.结合图2、图4、图5所示,所述连接组件100设置于所述活动套指组件200上;
93.结合图4、图5所示,所述连接组件100用于连接待连接的移动电子件;
94.结合图2、图9所示,所述活动套指组件200上具有安置空间220,所述安置空间220用于放置手指。
95.结合图2、图3、图8、图13、图14、图15所示,具体地,当人们在操控待连接的智能移动电子设备时,首先利用安置空间220将活动套指组件200套设在手指上(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操作者可以选择套设在不同的手指上,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由于待连接的移动电子件通过连接组件100设置在所述活动套指组件200上,因此可利用手指实现对待连接的移动电子件的拎持;持此之外,所述连接组件100能将待连接的移动电子件的背部任意处,连接到所述活动套指组件200上,同时,拎持手以符合人体功能学的姿式握持移动电子件,同时,握持手的大拇指自然悬于移动电子件屏幕正上方,能以更大面积划扫移动电子件的屏幕。本发明装置还可作为支架,将移动电子件支立于平台面上,方便使用者观看屏幕。
96.在下面的实施例中,以待连接的智能移动电子设备为手机;以第一粘制部101、第二粘制部102,分别为子母贴的钩面103、子母贴的毛面104进行阐述。
97.结合图4、图5、图6、图8、图13、图14所示,在该实施例中,连接组件上形成有第一粘制部101和第二粘制部102;所述第一粘制部101与所述连接待连接的智能移动电子设备连接,所述第二粘制部102设置于所述活动套指组件200上;利用第一粘制部101和第二粘制部102之间的相互粘作用,进而实现将手机固定在活动套指组件200上。
98.结合图4、图5所示,第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连接组件100包括子母贴;所述子母贴的毛面104形成有所述第一粘制部101;所述子母贴的钩面103形成有所述第二粘制部102。
99.第二种优选的方式:所述连接组件100包括磁性件和铁磁性件;所述磁性件形成有所述第二粘制部102;所述铁磁性件形成有所述第一粘制部101。
100.第三种优选的方式:所述连接组件100包括纳米贴;所述纳米贴形成有所述第二粘制部102,用以直接将所述待连接的移动电子件固定于所述活动套指组件200上。
101.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粘制部102与所述活动套指组件200或为一体成型,方便加工,牢固性强,使用寿命较长。
102.结合图7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粘制部102与所述活动套指组件200或通过紧固件231连接。
103.结合图7所示,所述紧固件配置有固定件2311,优选地,为螺钉、螺母和铆钉。
104.结合图2、图7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活动套指组件200包括指套构件210和承托构件230;所述承托构件230设置于所述指套构件210上;所述连接组件100的第二粘制部102的所述子母贴的钩面103设置于所述承托构件230上;并且在所述指套构件210上形成有所述安置空间220,用以放置手指。
105.实施例二
106.结合图1、图2、图3所示,实施例二中提供了一种智能移动电子设备用可穿戴操控装置中的另一种所述活动套指组件200,具体如下:
107.结合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安置空间220的大小可调节,从而适应不同的人
群使用;
108.结合图1、图2、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指套构件210包括带链211以及调节件212;所述调节件212设置于所述带链211上;
109.结合图1所示,所述带链211具有第一端部2110和第二端部2111;
110.结合图1所示,所述调节件212具有锁紧部2121和卡接部2122;
111.结合图1所示,所述锁紧部2121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2110,所述卡接部2122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部2111;
112.结合图1、图2、图3所示,所述锁紧部2121能够卡接至所述卡接部2122上以调节所述安置空间220的大小。
113.结合图1、图2、图3、图7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承托构件230包括紧固件231和安放部232;所述安放部232设置在所述带链211上,且用于安放所述第二粘制部102;所述紧固件231用以将所述第二粘制部102固定于所述安放部232上。
114.结合图7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231配置有固定件2311,优选地,所述固定件2311为螺钉、螺母和铆钉等等。
115.结合图1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212包括挂钩(或奶嘴钉)2123和调节孔2124;
116.结合图1所示,所述挂钩(或奶嘴钉)2123设置于所述带链的第一端部2110,所述调节孔2124设置于所述带链的第二端部2111;
117.结合图1所示,所述挂钩(或奶嘴钉)2123上形成有所述锁紧部2121,所述调节孔2124上形成有所述卡接部2122。
118.结合图1所示,具体地,所述调节孔2124的数量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调节孔2124均匀间隔排布,根据不同人手指的粗细,可以选择将锁紧挂钩(或奶嘴钉)2123挂扣在不同的调节孔2124上。
119.结合图1所示,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孔2124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定,优选地为圆形。
120.实施例三
121.结合图9所示,实施例三中提供了一种智能移动电子设备用可穿戴操控装置中的一种所述活动套指组件200,具体如下:
122.结合图10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指套构件210包括套环221及扣盖;所述扣盖设置在所述套环221上,所述套环221上形成有所述安置空间220,且所述安置空间220的大小固定不变。
123.结合图9、图10、图11、图1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套环221可以是一种戒指状指环,戒指状指环的口径大小固定不变,即所述安置空间220的大小固定不变。在实际的制造过程中,可以像制造戒指环一样,分为不同的型号以适应不用使用人群的手指。
124.结合图9、图10、图11、图1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指套构件210包括套环221及扣盖;所述扣盖设置在所述套环221上,所述套环221上形成有所述安置空间220;所述扣盖用以遮饰所述第二粘制部102。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扣盖包括合页扣盖222或滑动扣盖223。
125.结合图9、图10所示,第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套环221与所述合页扣盖222转动连接,即当所述第二粘制部102设置于所述安放部232时,将所述合页扣盖222转动预设角度并扣设在所述安放部232上。
126.结合图10、图11所示,第二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套环221与所述滑动扣盖223滑动连接,即当所述第二粘制部102设置于所述安放部232时,将所述滑动扣盖223可推拉扣设在所述安放部232上。
127.结合图10、图12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安放部232为所述套环221的一部分边沿朝向外延伸成平台状而形成。
128.结合图10所示,优选地,所述预设角度设置在0-270
°
之间;更优选地,所述预设角度为0-180
°

12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