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机用围脖项圈及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15079发布日期:2022-01-15 09:44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耳机用围脖项圈及耳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机用围脖项圈及耳机。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了人们会随身携带,以随时随地播放音视频文件的生活用品。耳机作为时代顺应潮流的产物,也已经成为了电子产品的必备配件,且被人们频繁地使用着。比如,在公共场合使用电子产品播放音视频文件时,出于提升个人使用体验以及不对周围的人造成影响的考虑,人们往往会佩戴耳机进行音视频文件的收听。
3.目前,耳机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蓝牙耳机是应用蓝牙技术的一种无线耳机,由于它能够让人们免除电线的束缚,从而使得人们可以自在地以各种方式轻松地使用耳机,因此受到了人们普遍的欢迎。不过,蓝牙耳机在为人们提供极大使用便利的同时,其实也存在一些使用上的不便,那就是当人们不需要用到蓝牙耳机时,如果每次都将它放回适配的充电盒中进行保存,则要求人们将充电盒也随身携带,这就给人们的出行增加了负担,而如果是将蓝牙耳机从耳朵取下来后直接放进口袋,则极容易在翻口袋的过程中不察觉地掉出而丢失。
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提升人们对蓝牙耳机的使用体验。
5.以上信息作为背景信息给出只是为了辅助理解本公开,并没有确定或者承认任意上述内容是否可用作相对于本公开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机用围脖项圈及耳机,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8.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用围脖项圈,包括项圈线和两个耳机连接件;其中,
9.两个所述耳机连接件分别设置于所述项圈线的两端,且每个所述耳机连接件均设置有可将耳机的杆部套设在内的套筒。
10.进一步地,所述耳机用围脖项圈中,所述耳机连接件包括连接母座和连接公座;
11.所述连接母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公座的一端连接;
12.所述连接母座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项圈线的端部,所述连接公座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套筒;或者,所述连接公座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项圈线的端部,所述连接母座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套筒。
13.进一步地,所述耳机用围脖项圈中,所述连接母座与所述连接公座通过螺纹连接、卡扣连接、磁吸连接中的任意一种可拆卸地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耳机用围脖项圈中,所述套筒采用软质弹性材料制成。
15.进一步地,所述耳机用围脖项圈中,所述项圈线采用软质材料制成或编织而成。
16.进一步地,所述耳机用围脖项圈中,所述项圈线为导电线;
17.所述连接母座和连接公座上均设置有导电端子;
18.设置于所述连接母座上的导电端子的一端与所述项圈线连接,另一端与设置于所述连接公座上的导电端子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公座上的导电端子的另一端与耳机的充电端子连接;或者,设置于所述连接公座上的导电端子的一端与所述项圈线连接,另一端与设置于所述连接母座上的导电端子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母座上的导电端子的另一端与耳机的充电端子连接;
19.两耳机之间通过所述项圈线相互进行充放电。
20.进一步地,所述耳机用围脖项圈中,所述项圈线为导电线;
21.所述耳机连接件上设置有导电端子;
22.所述导电端子的一端与所述项圈线连接,另一端与耳机的充电端子连接;
23.两耳机之间通过所述项圈线相互进行充放电。
24.进一步地,所述耳机用围脖项圈中,所述项圈线上设置有充电电源;
25.所述充电电源通过与所述项圈线为耳机充电。
26.进一步地,所述耳机用围脖项圈中,所述项圈线上设置有充电接口;
27.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充电电源连接。
28.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包括耳机本体和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耳机用围脖项圈;
29.所述耳机本体的杆部套设在所述耳机用围脖项圈的套筒内。
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用围脖项圈及耳机,通过提供项圈线以及设置有套筒的耳机连接件,可在不使用耳机时通过套筒套设的方式将耳机固定在项圈线上并围脖挂设,以避免丢失,以及在使用耳机或耳机需要充电时从套筒中将耳机拆卸出来使用或放回充电盒,收纳和使用,都非常便利,不仅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且还提升了人们对耳机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3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耳机用围脖项圈的结构示意图;
3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耳机用围脖项圈的结构示意图;
35.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耳机用围脖项圈的结构示意图;
36.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公座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37.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公座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38.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母座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39.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母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40.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41.附图标记:
42.项圈线10,耳机连接件20,套筒30,导电端子40,耳机本体50;
43.连接母座21,连接公座22。
具体实施方式
44.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46.此外,术语“长”“短”“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展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此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进行操作,以此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7.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48.实施例一
49.有鉴于上述现有的耳机使用时存在的缺陷,本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希望创设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缺陷的技术,使得耳机的使用更便利。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50.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用围脖项圈,包括项圈线10和两个耳机连接件20;其中,
51.两个所述耳机连接件20分别设置于所述项圈线10的两端,且每个所述耳机连接件20均设置有可将耳机的杆部套设在内的套筒30。
52.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耳机佩戴与不佩戴,即使用与不使用是人们较为频繁的操作,因此提供将耳机挂脖是最方便的一种方案,但目前现有的耳机挂脖方案大多是耳机与项圈固定于一体的,在不使用时耳机也无法从项圈上独立出来,显得较为笨重,而且还无法使用充电盒,不便于日常生活的使用。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耳机连接件20与耳机之间是通过套筒30实现可拆卸连接的,使得耳机可以作为独立的耳机,也可以作为围脖式耳机,从而具有多种形态,且在两种形态下都不影响使用,在不使用时挂于人们脖子上可以避免丢失,也避免了需要随身携带充电盒的尴尬。
53.为了实现耳机从套筒30上的自由取放,所述套筒30采用软质弹性材料,比如橡胶制成。这样就可以因套筒30具有弹性而可以在外力作用下得以将耳机从其内拆卸出来,以便在需要使用或充电时能拿出来。
54.所述项圈线10采用软质材料,比如尼龙制成或编织而成,可以提升用户体验感。
5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耳机连接件20包括连接母座21和连接公座22,如图2~3所示;
56.所述连接母座21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公座22的一端连接;
57.所述连接母座21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项圈线10的端部,所述连接公座22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套筒30;或者,所述连接公座22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项圈线10的端部,所述连接母座21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套筒30。优选的,本实施例以前一种设置样式作为示例,所有附图也均以前一种设置样式进行示出,即所述连接母座21与所述项圈线10连接,所述连接公座22设置有套筒30,用于于耳机连接。
58.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考虑到即使是软质弹性材料制成的套筒30在安装或拆卸耳机时仍然也有一定程度的操作不方便,因此本实施例将耳机连接件20设计为可分离的连接母座21和连接公座22这两部分,使得在需要使用耳机时,连接母座21或连接公座22可以一直通过套筒30套设在耳机的杆部而不用取下。只有当耳机需要充电时,受限于充电盒中存放耳机的腔体空间才需要将耳机从套筒30中拆卸出来,减少了使用时拆卸的次数,提升了使用体验。
59.优选的,所述连接母座21与所述连接公座22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卡扣连接、磁吸连接中的任意一种可拆卸地连接,当然也还可以是其它未列举但同样可以实现两者可拆卸连接的连接方式。其中,如果是螺纹连接的方式,则可以选择将两边的螺纹做成同向的,这样可以让人们不用记住哪个耳机上的连接母座21或连接公座22对应的是哪个连接公座22或连接母座21;或者是可以选择将两边的螺纹设成反向的,这样就需要人们区分左、右耳机。另外,用于套设耳机的连接母座21或连接公座22的末端大致与耳机的杆部末端平齐,不至于产生割刺感以伤害用户。为了在不使用时使得左右耳机与项圈线10之间能够形成项链的形式,左右两边的连接母座21或所述连接公座22上设置有磁铁块,使得左右两边的连接母座21或所述连接公座22能够互相吸附。
6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项圈线10可以是导电线,即外层裹设亲肤材质而内设有电芯线的结构;
61.此时,第一方面,如果耳机连接件20是包括可分离的连接母座21和连接公座22形式,则相应的,所述连接母座21和连接公座22上均设置有导电端子40,如图4~7所示;而且,设置于所述连接母座21上的导电端子40的一端与所述项圈线10连接,另一端与设置于所述连接公座22上的导电端子40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公座22上的导电端子40的另一端与耳机的充电端子连接;或者,设置于所述连接公座22上的导电端子40的一端与所述项圈线10连接,另一端与设置于所述连接母座21上的导电端子40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母座21上的导电端子40的另一端与耳机的充电端子连接;
62.而第二方面,如果耳机连接件20是一个整体形式,则相应的,所述耳机连接件20上设置有导电端子40;
63.所述导电端子40的一端与所述项圈线10连接,另一端与耳机的充电端子连接;
64.不管是以上哪种,两耳机之间都可以通过所述项圈线10相互进行充放电。
65.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围脖项圈与耳机连接后所具备的效果是:耳机可以被充电或者为其它耳机充电(简单来说就是双耳机的电量平衡)。比如,出于某种使用原因(如充电时间不一样导致耳机电量差异),假如左耳机的电量为80%,右耳机的电量为30%,则当通过项圈线10连接左右耳机时,左耳机会传输电量至右耳机,直至两只耳机的电量大致相当。
左右耳机的通讯交流也都可以通过项圈线10来实现。
6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项圈线10上设置有充电电源和充电接口;
67.所述充电电源通过与所述项圈线10为耳机充电;
68.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充电电源连接,可用外部电源为充电电源充电,以补充充电电源的电量。
69.需要说明的是,充电电源包括充电电池和起到电池保护和充电/输电控制功能的充电电路板等,这些是一起封装在项圈线10上的,鉴于该些电路设计在现有技术中已多有实现,也不是本方案设计的重点,在此不做深入的阐述。
70.充电电源的设置位置一般设置于偏向左耳或右耳的一侧,这样不至于影响用户佩戴项圈线10。另外,耳机的电池容量通常是在30mah,所以串入的充电电源的电池容量在100mah即可满足约两次的充电续航,体积也不大且重量在2g左右,体验无负担。
7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用围脖项圈,通过提供项圈线以及设置有套筒的耳机连接件,可在不使用耳机时通过套筒套设的方式将耳机固定在项圈线上并围脖挂设,以避免丢失,以及在使用耳机或耳机需要充电时从套筒中将耳机拆卸出来使用或放回充电盒,收纳和使用,都非常便利,不仅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且还提升了人们对耳机的使用体验。
72.实施例二
73.请参考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包括耳机本体50和如上述实施例一所述的耳机用围脖项圈;
74.所述耳机本体50的杆部套设在所述耳机用围脖项圈的套筒30内。
7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通过在不使用耳机时将耳机套设中套筒内,以固定在项圈线上并围脖挂设,可以避免丢失,而在使用耳机或耳机需要充电时又可从套筒中将耳机拆卸出来使用或放回充电盒,收纳和使用,都非常便利,不仅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且还提升了人们对耳机的使用体验。
76.至此,以说明和描述的目的提供上述实施例的描述。不意指穷举或者限制本公开。特定的实施例的单独元件或者特征通常不受到特定的实施例的限制,但是在适用时,即使没有具体地示出或者描述,其可以互换和用于选定的实施例。在许多方面,相同的元件或者特征也可以改变。这种变化不被认为是偏离本公开,并且所有的这种修改意指为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77.提供示例实施例,从而本公开将变得透彻,并且将会完全地将该范围传达至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为了透彻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阐明了众多细节,诸如特定零件、装置和方法的示例。显然,对于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不需要使用特定的细节,示例实施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而且两者都不应当解释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某些示例实施例中,不对公知的工序、公知的装置结构和公知的技术进行详细地描述。
78.在此,仅为了描述特定的示例实施例的目的使用专业词汇,并且不是意指为限制的目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作出相反的表示,在此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和“该”可以意指为也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和“具有”是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因此指定存在所声明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不排除存在或额外地具有一个或以上的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其组合。除非明确地指示了执行的次序,在此描述
的该方法步骤、处理和操作不解释为一定需要按照所论述和示出的特定的次序执行。还应当理解的是,可以采用附加的或者可选择的步骤。
79.当元件或者层称为是“在
……
上”、“与
……
接合”、“连接到”或者“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其可以是直接在另一个元件或者层上、与另一个元件或层接合、连接到或者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也可以存在介于其间的元件或者层。与此相反,当元件或层称为是“直接在
……
上”、“与
……
直接接合”、“直接连接到”或者“直接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则可能不存在介于其间的元件或者层。其他用于描述元件关系的词应当以类似的方式解释(例如,“在
……
之间”和“直接在
……
之间”、“相邻”和“直接相邻”等)。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该相关联的所罗列的项目的一个或以上的任一和所有的组合。虽然此处可能使用了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以描述各种的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这些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可以只用于将一个元件、组件、区域或部分与另一个元件、组件、区域或部分区分。除非由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在此使用诸如术语“第一”、“第二”及其他数值的术语不意味序列或者次序。因此,在下方论述的第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者部分可以采用第二元件、组件、区域、层或者部分的术语而不脱离该示例实施例的教导。
80.空间的相对术语,诸如“内”、“外”、“在下面”、“在
……
的下方”、“下部”、“上方”、“上部”等,在此可出于便于描述的目的使用,以描述如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和另外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特征之间的关系。空间的相对术语可以意指包含除该图描绘的取向之外该装置的不同的取向。例如如果翻转该图中的装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者特征的下方”或者“在元件或者特征的下面”的元件将取向为“在其他元件或者特征的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
……
的下方”可以包含朝上和朝下的两种取向。该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取向(旋转90度或者其他取向)并且以此处的空间的相对描述解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