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本安型球型摄像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99341发布日期:2022-03-02 04:21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矿用本安型球型摄像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球型摄像仪使用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矿用本安型球型摄像仪。


背景技术:

2.矿用本安型摄像仪可提供1920*108025fps的高清晰视频图像并可以语音对讲的监控设备,摄像仪把摄像机、麦克、喇叭及光电交换机融合在一起,共同置于防爆壳体中,使摄像、对讲、传输一体化,摄像仪可配接电缆接口和光纤网络信号接口。
3.例如专利号cn212660225u公开了一种球型云台的矿用本安型摄像仪,包括安装板,安装板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安装孔,安装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支撑座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连接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球型云台摄像仪体。其通过气缸推动横板向下移动,通过横板的移动带动圆形齿条板移动,圆形齿条板带动清扫刷移动,当清扫刷与球型云台摄像仪体表面接触时,通过圆形齿条板的转动带动清扫刷对球型云台摄像仪体的表面进行清洁。
4.而众所周知,对于气缸来说,其为引导活塞在缸内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圆筒形金属机件,气缸是由缸筒、端盖、活塞、活塞杆和密封件等组成,但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气缸结构复杂,采用气缸的方式极为不便,其实用性较差;同时由于该矿用本安型摄像仪使用场景为矿下,摄像仪镜头沾染灰尘较多,采用毛刷直接刷除的方式,毛刷与摄像仪镜头上沾染的灰尘直接摩擦接触,在长时间使用时毛刷会损伤镜头,进而影响摄像仪的成像效果。
5.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矿用本安型球型摄像仪,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7.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8.矿用本安型球型摄像仪,包括安装板,该安装板一侧设置有支撑板,该支撑板底端设置有连接座,连接座底端设置有摄像仪罩,摄像仪罩中部外侧套设有连接罩,连接罩的两侧均设置有吹气组件,且连接罩的内壁开设有与吹气组件相配合的吹气通道,摄像仪罩底端设置有球形摄像仪,安装板一侧表面设置有若干固定螺栓。
9.进一步的,为了通过吹气组件的使用,可以在马达及扇叶的作用下为吹气通道输送风力,从而便于实现对球形摄像仪的吹气,吹气组件包括安装于连接罩正面的壳体,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若干通孔,壳体的内部一侧设置有马达,马达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扇叶,壳体的内部且位于马达和扇叶的外侧设置有隔热罩,隔热罩的一侧开设有与扇叶相对应的开口。
10.进一步的,为了便于进风腔内的空气从出风口排出,从而对球形摄像仪表面进行吹气,吹气通道包括开设于连接罩内壁的通风腔,且通风腔的顶端设置为弧形结构,通风腔
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开口相对应的进风口,进风口的内部均设置有防护网,通风腔的内部设置有环形隔板,且环形隔板将通风腔分为进风腔和出风腔,环形隔板的顶端设置有弧形部,环形隔板的底端与进风腔的内底部固定连接,且环形隔板由出风腔朝向进风腔的方向自上而下倾斜设置,进风腔的内径尺寸自上而下逐渐减小,出风腔的内径尺寸自上而下逐渐增大,且出风腔的顶端与环形隔板之间形成有与进风腔相连通的出风口。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2.1、通过吹气组件和吹气通道的配合使用,使得扇叶输送的气流可以在进风腔及出风口的作用下形成风并经过通风腔,从而形成气流,有效的对球形摄像仪表面进行吹气,能够在地下矿山中粉尘较多的环境下,将球形摄像仪上的粉尘吹跑,同时可以在摄像仪的表面形成一道风墙,从而使得风墙可以对摄像仪起到屏蔽灰尘的作用,进而避免摄像仪镜头的损伤,提高该摄像仪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进而提高该摄像仪的成像效果。
13.2、通过吹气组件和吹气通道的配合使用,在有效的降低粉尘附着在球形摄像仪的数量,提高球形摄像仪的监测效果的同时使得该摄像仪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生产成本低,有利于企业大规模安装。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矿用本安型球型摄像仪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矿用本安型球型摄像仪中连接罩与吹气组件的剖视图;
17.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矿用本安型球型摄像仪中连接罩的剖视图;
18.图4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19.图中:
20.1、安装板;2、支撑板;3、连接座;4、摄像仪罩;5、连接罩;6、吹气组件;601、壳体;602、通孔;603、马达;604、扇叶;605、隔热罩;606、开口;7、吹气通道;701、通风腔;702、进风口;703、防护网;704、环形隔板;705、进风腔;706、出风腔;707、弧形部;708、出风口;8、球形摄像仪。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2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矿用本安型球型摄像仪。
23.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矿用本安型球型摄像仪,包括安装板1,该安装板1一侧设置有支撑板2,该支
撑板2底端设置有连接座3,连接座3底端设置有摄像仪罩4,摄像仪罩4中部外侧套设有连接罩5,连接罩5的两侧均设置有吹气组件6,且连接罩5的内壁开设有与吹气组件6相配合的吹气通道7,摄像仪罩4底端设置有球形摄像仪8,安装板1一侧表面设置有若干固定螺栓。
24.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从而通过吹气组件和吹气通道的配合使用,在有效的降低粉尘附着在球形摄像仪的数量,提高球形摄像仪的监测效果的同时使得该摄像仪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生产成本低,有利于企业大规模安装。
25.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吹气组件6来说,吹气组件6包括安装于连接罩5正面的壳体601,壳体601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若干通孔602,壳体601的内部一侧设置有马达603,马达603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扇叶604,壳体601的内部且位于马达603和扇叶604的外侧设置有隔热罩605,隔热罩605的一侧开设有与扇叶604相对应的开口606,从而通过吹气组件6的使用,可以在马达603及扇叶604的作用下为吹气通道7输送风力,从而便于实现对球形摄像仪的吹气。
26.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吹气通道7来说,吹气通道7包括开设于连接罩5内壁的通风腔701,且通风腔701的顶端设置为弧形结构,通风腔701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开口606相对应的进风口702,进风口702的内部均设置有防护网703,通风腔701的内部设置有环形隔板704,且环形隔板704将通风腔701分为进风腔705和出风腔706,环形隔板704的顶端设置有弧形部707,环形隔板704的底端与进风腔705的内底部固定连接,且环形隔板704由出风腔706朝向进风腔705的方向自上而下倾斜设置,进风腔705的内径尺寸自上而下逐渐减小,出风腔706的内径尺寸自上而下逐渐增大,且出风腔706的顶端与环形隔板704之间形成有与进风腔705相连通的出风口708,从而便于进风腔705内的空气从出风口708排出,从而对球形摄像仪8表面进行吹气。
27.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28.在实际应用时,首先将该装置安装在指定的工作地点,并通过固定螺栓9将安装板1固定在井下的墙壁上,首先通过螺栓将壳体601安装在连接罩5上,并通过插头及导线对马达603进行供电,在马达603的作用下带动扇叶604进行转动使得扇叶604产生的气流从进风口702进入进风腔705,并散布充满整个进风腔705的内腔,借助于伯努利原理,当气流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超过腔体外的正常压,于是形成风,而底端狭窄顶端宽厚的腔体会迫使内部气流朝顶端更宽阔的空腔运动,不断“相互挤压”的空气最后只能从细小的出风口708进入出风腔706内,从而对球形摄像仪8表面进行吹气,保证球形摄像仪8的干净。
29.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吹气组件和吹气通道的配合使用,使得扇叶输送的气流可以在进风腔及出风口的作用下形成风并经过通风腔,从而形成气流,有效的对球形摄像仪表面进行吹气,能够在地下矿山中粉尘较多的环境下,将球形摄像仪上的粉尘吹跑,同时可以在摄像仪的表面形成一道风墙,从而使得风墙可以对摄像仪起到屏蔽灰尘的作用,进而避免摄像仪镜头的损伤,提高该摄像仪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进而提高该摄像仪的成像效果;通过吹气组件和吹气通道的配合使用,在有效的降低粉尘附着在球形摄像仪的数量,提高球形摄像仪的监测效果的同时使得该摄像仪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生产成本低,有利于企业大规模安装。
30.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
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