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及通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319675发布日期:2022-08-31 01:44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终端及通信方法与流程

1.本公开涉及终端及通信方法。
2.近年来,以无线服务的扩展及多样化为背景,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iot)的飞跃发展受到期待,移动通信的运用除了智能手机等信息终端之外,还正在向车辆、住宅、家电或产业用设备之类的所有领域扩大。为了支持服务的多样化,除了增加系统容量之外,还针对连接设备数的增加或低时延性之类的各种必要条件,要求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及功能的大幅改进。在此种背景下正在进行研究开发及标准化的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能够通过移动宽带的高度化(embb: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增强移动宽带)、多设备间连接(mmtc: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大规模机器类通信)及超高可靠低时延(urllc:ultra 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超可靠低时延通信),根据多种多样的需求而灵活地提供无线通信。


背景技术:

3.作为国际标准组织的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正在制定作为5g无线接口之一的新无线(new radio,nr)的规格。
4.现有技术文献
5.非专利文献
6.非专利文献1:3gpp ts38.104 v15.8.0,“nr base station(bs)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release 15),”2019-12.
7.非专利文献2:rp-193240,“new sid on nr coverage enhancement,”china telecom,december 2019.
8.非专利文献3:3gpp ts 38.211v15.8.0,"nr;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release 15),"2019-12.
9.非专利文献4:3gpp ts 38.212v15.8.0,"nr;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release 15),"2019-12.
10.非专利文献5:3gpp ts 38.213v15.8.0,"nr;physical layer procedure for control(release 15),"2019-12.
11.非专利文献6:3gpp ts 38.214v15.8.0,"nr;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 for data(release 15),"2019-12.
12.非专利文献7:3gpp tr 21.915v15.0.0,"summary of rel.15work items(release 15),"2019-09.
13.非专利文献8:3gpp ts 38.300v15.8.0,"nr and ng-ran overall description,stage 2(release 15),"2019-12.
14.非专利文献9:3gpp ts 38.214v16.0.0,"nr;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 for data(release 16),"2019-12.


技术实现要素:

15.但是,针对上行链路中的控制信息(以下,方便起见,有时称为“上行控制信息”)的反复发送(repetition),尚有研究的余地。
16.本公开的非限定性的实施例有助于提供能够提高上行控制信息的反复发送中的传输质量的终端及通信方法。
17.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包括:控制电路,对与调度单位对应的单位时间区间设定多个第一发送机会;以及发送电路,在所述多个第一发送机会中,进行上行控制信息的反复发送。
18.应予说明,这些总括性的或具体的方式可以由系统、装置、方法、集成电路、电脑程序或记录介质实现,也可以由系统、装置、方法、集成电路、电脑程序及记录介质的任意的组合实现。
19.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能够提高上行控制信息的反复发送中的传输质量。
20.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更多优点和效果将通过说明书和附图予以阐明。这些优点和/或效果分别由若干个实施方式、以及说明书及附图所记载的特征提供,但未必需要为了获得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相同的特征而全部提供。
附图说明
21.图1是表示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格式的一例的图。
22.图2是表示pucch反复(pucch repetiton)的一例的图。
23.图3是表示终端的一部分的结构例的方框图。
24.图4是表示基站的结构例的方框图。
25.图5是表示终端的结构例的方框图。
26.图6是表示终端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27.图7是表示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反复(repetition)的一例的图。
28.图8是表示pusch反复(pusch repetition)的一例的图。
29.图9是表示pusch反复的一例的图。
30.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pucch反复的一例的图。
31.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pucch反复的一例的图。
32.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pucch反复的一例的图。
33.图13是表示正交覆盖码(orthogonal cover code,occ)编号的一例的图。
34.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pucch反复的一例的图。
35.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pucch反复的一例的图。
36.图16是3gpp nr系统的例示性架构的图。
37.图17是表示ng-ran(next generation-radio access network,下一代无线接入网络)与5gc(5th generation core,第五代核心网)之间的功能分离的示意图。
38.图18是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的设定/重新设定的过程的序列图。
39.图19是表示大容量高速通信(embb:增强移动宽带)、多同时连接机器类通信(mmtc:大规模机器类通信)及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urllc:ultra 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的利用场景的示意图。
40.图20是表示用于非漫游场景的例示性5g系统架构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41.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
42.在nr中,例如除了已用于蜂窝通信的主要为700mhz频段~3.5ghz频段之类的6ghz以下的频带(例如,也称为“频率范围1(frequency range1,fr1)”)之外,还可运用能确保广带域的28ghz频段或39ghz频段之类的毫米波频段(例如,也称为“fr2”)(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另外,例如有可能会使用fr1中的比3.5ghz频段之类的已用于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或3g(3rd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频带高的频带。频带越高,则无线电波传播损耗越大,容易导致无线电波的接收质量劣化。因此,在nr中,例如已研究出了如下方法,该方法在使用比lte或3g高的频带的情况下,确保与lte或3g之类的无线接入技术(rat:radio access technology)相同程度的通信区域(或者,覆盖范围),换句话说,该方法确保适当的通信质量(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2)。
43.例如,在nr的下行链路中,终端(例如,也称为“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根据基站(例如,也称为“gnb”)的资源分配,接收下行链路数据(例如,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3-非专利文献6)。与资源分配相关的信息例如可以利用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例如,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的层1控制信号(例如,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由基站通知给终端。
44.另外,终端例如使用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例如,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向基站反馈表示对于pdsch的解码是否成功的应答信号(例如,也称为“ack/nack:acknowledgement/negative acknowledgement,应答/否定应答”或“混合自动重发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ack”)(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5)。
45.另外,除了ack/nack之外,终端例如还可以使用pucch向基站发送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例如,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信道状态信息)及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分配请求(例如,sr:scheduling request,调度请求)。ack/nack、csi及sr也被称为“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例如,uci: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46.在nr rel.15及nr rel.16中,例如可以使用多个时隙(换句话说,与调度单位对应的多个单位时间区间)进行pucch的反复发送(或者,也称为“pucch反复(pucch repitation)”)(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5)。通过pucch的反复发送,例如能够提高pucch的通信质量。
47.例如,与终端是否进行pucch的反复发送、以及进行反复发送的情况下的反复次数(例如,时隙数)相关的信息可以利用终端专用的高层信号(例如,也称为“无线资源控制(rrc)信号”、高层信令(higher layer signaling)或高层参数(higher layer parameter)),由基站半静态地通知(换句话说,设定或指示)给终端。
48.另外,例如可采用以下的方法来确定用于发送对于由dci分配的pdsch的ack/nack
的pucch资源(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5)。例如,基站利用终端专用的高层信号(例如,rrc信号),半静态地通知pucch资源的集合(例如,称为“pucch资源集(resource set)”或“资源列表(resource list)”)。接着,基站利用dci(换句话说,动态信令(dynamic signaling)),通知(例如,指示(indicate))pucch资源集所含的多个pucch资源中的分配给终端的pucch资源。
49.此处,pucch资源例如可以由pucch格式、时间资源(例如,码元位置或码元数)、频率资源(例如,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编号、prb数、有无应用跳频)及码资源(例如,循环移位序列编号或正交码编号)之类的参数构成。
50.另外,关于用于发送sr或csi的pucch资源的确定,例如基站可以利用终端专用的高层信号(例如,rrc信号),半静态地通知(或者,设定)pucch资源。
51.在nr rel.15及nr rel.16中,例如在终端发送某个uci(例如,也可以包含多个uci)的情况下,1时隙(换句话说,一个调度的单位区间)内可发送的pucch为一个。
52.另外,在应用pucch反复的情况下,例如可以跨越多个时隙地应用相同的pucch资源分配。应予说明,关于频率资源,可以应用时隙单位的跳频。
53.在nr rel.15及nr rel.16中,例如规定了五个pucch格式(例如,pucch格式0~pucch格式4)(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7或非专利文献8)。图1是表示pucch格式0~pucch格式4的一例的图。
54.例如,pucch格式0由1码元或2码元构成,可以发送最大为2比特的uci(例如,1比特uci或2比特uci。以下,相同)。另外,例如,pucch格式1由4码元至14码元构成,可以发送最大为2比特的uci。另外,例如,pucch格式2由1码元或2码元构成,可以发送比2比特多的uci。另外,例如,pucch格式3由4码元至14码元构成,可以发送比2比特多的uci。另外,例如,pucch格式4由4码元至14码元构成,可以发送比2比特多的uci。
55.另外,pucch格式4可以使用正交码(例如,occ:orthogonal cover code),在相同的时间资源或频率资源(例如,资源块(rb:resource block))中复用多个终端。
56.在nr rel.15及nr rel.16中,例如终端可以根据从基站接收到的信息(例如,sfi:slot format indicator,时隙格式指示符),确定时隙的种类或时隙内的码元的种类(例如,有时也称为“时隙格式”)。码元的种类例如可以是下行链路码元(有时也表示为“d”)、上行链路码元(有时也表示为“u”)以及灵活(flexible)码元(有时也表示为“f”)中的某一种码元。sfi例如可以由rrc信号或群组共享下行链路控制信号(group common pdcch)通知。
57.此处,由上述方法指定的pucch资源(换句话说,上行链路资源)中的时间资源(例如,码元)的一部分有可能会与由sfi通知的与上行链路及下行链路相关的信息(以下,也称为“上下行链路模式”)竞争(换句话说,重叠或冲突)。例如,pucch的时间资源的一部分的码元有时会在sfi中被设定为下行链路码元或灵活码元。在此情况下,终端不会在该时隙中发送pucch。换句话说,在pucch资源与上下行链路模式发生了竞争的时隙中,终端放弃pucch的发送。此外,在sfi中被设定为灵活码元的码元如上所述,可以与下行链路码元同样地视为与上下行链路模式发生竞争,有时也可视为上行链路码元。
58.图2是表示各pucch反复的区间中的用于pucch发送的码元数(以下,称为“pucch发送码元数”)l=14及pucch的反复次数k=2的例子的图。例如,在图2中,第二个时隙中的被分配发送pucch的码元的一部分(例如,第一个码元~第三个码元)被设定为下行链路码元
(d)。因此,终端在包含这些码元的第二个时隙中,不发送(换句话说,放弃)pucch。
59.在nr中,例如可对时分双工(tdd:time division duplex)中的上下行链路模式(例如,“d”、“u”及“f”的模式)进行半静态或动态的控制。例如,可根据上行链路及下行链路的业务状况来控制上下行链路模式。例如,可设想在下行链路的业务的比例比上行链路多的情况下,将上下行链路模式中的下行链路码元的比率设定得比上行链路码元大。
60.另外,设想对pucch应用覆盖增强(ce:coverage enhancement)的终端例如跨越多个时隙地进行pucch的反复发送。例如,当在pucch的反复发送中,如上所述,跨越多个时隙地应用相同的pucch资源分配,且在pucch资源(例如,时间资源)的至少一部分与上下行链路模式(例如,“d”或“f”)发生竞争时,终端在该时隙中不发送pucch。这样,在pucch的反复发送中,与上下行链路模式发生竞争的频度越高,则不发送pucch的可能性越高,pucch的传输质量容易劣化。因此,难以获得所期待的覆盖增强效果。
61.相对于此,例如在基于应用覆盖增强的终端的设定来设定上下行链路模式的情况下,设想跨越发送pucch的多个时隙地将上行链路码元的比率设定得比下行链路码元大。因此,对于上下行链路模式的设定的灵活性有可能会下降,且下行链路的频率利用效率有可能会下降。
62.在本公开的非限定性的一个实施例中,例如说明如下方法,该方法抑制下行链路的频率利用效率的下降,而且在pucch的反复发送中提高传输质量。
63.[通信系统的概要]
[0064]
本公开的各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包括基站100及终端200。
[0065]
图3是表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200的一部分的结构例的方框图。在图3所示的终端200中,控制部205(例如,相当于控制电路)对与调度单位对应的单位时间区间(例如,时隙)设定多个第一发送区间(例如,pucch反复)。发送部209(例如,相当于发送电路)在多个第一发送区间中,进行上行控制信息(例如,uci)的反复发送。此外,“发送区间”也可以改称为“发送机会”(发送时机或发送契机(transmission occasion or transmission opportunity))。
[0066]
[基站的结构]
[0067]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基站100的结构例的方框图。在图4中,基站100包括控制部101、高层控制信号产生部102、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产生部103、编码部104、调制部105、信号分配部106、发送部107、接收部108、提取部109、解调部110及解码部111。
[0068]
控制部101例如决定与对于终端200的时隙格式相关的信息(例如,sfi),并向高层控制信号产生部102或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产生部103输出所决定的信息。
[0069]
另外,控制部101例如决定与对于终端200的pucch资源相关的信息,并向高层控制信号产生部102输出所决定的信息。在与pucch资源相关的信息中,例如可以包含与pucch资源集或反复(repetition)次数(例如,反复次数k)相关的信息。
[0070]
另外,控制部101例如基于终端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号(例如,pucch)的pucch资源、以及与时隙格式相关的信息(例如,sfi),决定终端200实际用于pucch的反复发送的资源。例如,向提取部109、解调部110及解码部111输出与所决定的资源相关的信息。
[0071]
应予说明,以下,例如将终端200实际进行的pucch的反复发送称为“实际反复(actual repetition)(或者,实际pucch反复(actual pucch repetition))”。另外,相对于
实际反复,将对终端200设定的pucch的反复发送称为“名义反复(nominal repetition)(或者,名义pucch反复(nominal pucch repetition))”。
[0072]
另外,控制部101例如决定与用于发送下行链路数据信号(例如,pdsch)、高层控制信号(例如,rrc信号)或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例如,dci)的下行链路信号相关的信息。在与下行链路信号相关的信息中,例如可以包含编码/调制方式(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调制与编码方案)及无线资源分配之类的信息。控制部101例如向编码部104、调制部105及信号分配部106输出所决定的信息。另外,控制部101例如向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产生部103输出与数据信号或高层控制信号之类的下行链路信号相关的信息。
[0073]
高层控制信号产生部102例如基于从控制部101输入的信息,产生高层控制信号比特串,并向编码部104输出高层控制信号比特串。
[0074]
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产生部103例如基于从控制部101输入的信息,产生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例如,dci)比特串,并向编码部104输出所产生的dci比特串。此外,控制信息有时也被发往多个终端。
[0075]
编码部104例如基于从控制部101输入的信息,对下行链路数据、从高层控制信号产生部102输入的比特串、或从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产生部103输入的dci比特串进行编码。编码部104向调制部105输出编码比特串。
[0076]
调制部105例如基于从控制部101输入的信息,对从编码部104输入的编码比特串进行调制,并向信号分配部106输出调制后的信号(例如,码元串)。
[0077]
信号分配部106例如基于从控制部101输入的表示无线资源的信息,将从调制部105输入的码元串(例如,包含下行链路数据信号或控制信号)映射到无线资源。信号分配部106将映射有信号的下行链路的信号输出至发送部107。
[0078]
发送部107例如对从信号分配部106输入的信号进行例如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之类的发送波形产生处理。另外,例如在是附加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的ofdm传输的情况下,发送部107对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处理,对ifft后的信号附加cp。另外,发送部107例如对信号进行d/a(digital/analog,数字/模拟)转换、上变频之类的rf(radio frequency,射频)处理,并经由天线将无线信号发送至终端200。
[0079]
接收部108例如对经由天线接收到的来自终端200的上行链路信号进行下变频或a/d(analog/digital,模拟/数字)转换之类的rf处理。另外,在是ofdm传输的情况下,接收部108例如对接收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处理,并向提取部109输出所获得的频域信号。
[0080]
提取部109例如基于从控制部101输入的信息,提取发送了由终端200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例如,pucch)的无线资源部分,并向解调部110输出提取出的无线资源部分。
[0081]
解调部110例如基于从控制部101输入的信息,对从提取部109输入的上行链路信号(例如,pucch)进行解调。解调部110例如向解码部111输出解调结果。
[0082]
解码部111例如基于从控制部101输入的信息、以及从解调部110输入的解调结果,对上行链路信号进行纠错解码,从而获得解码后的接收比特序列(例如,ack/nack之类的uci)。
[0083]
[终端的结构]
[0084]
图5是表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200的结构例的方框图。例如,在图5中,终端200包括接收部201、提取部202、解调部203、解码部204、控制部205、编码部206、调制部207、信号分配部208及发送部209。
[0085]
接收部201例如经由天线接收来自基站100的下行链路信号(例如,下行链路数据信号或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对无线接收信号进行下变频或a/d转换之类的rf处理,从而获得接收信号(基带信号)。另外,接收部201在接收ofdm信号的情况下,对接收信号进行fft处理,将接收信号转换至频域。接收部201向提取部202输出接收信号。
[0086]
提取部202例如基于从控制部205输入的与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无线资源相关的信息,从自接收部201输入的接收信号,提取可包含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无线资源部分,并向解调部203输出。另外,提取部202基于从控制部205输入的与数据信号的无线资源相关的信息,提取包含下行链路数据的无线资源部分,并向解调部203输出。
[0087]
解调部203例如对从提取部202输入的信号进行解调,并向解码部204输出解调结果。
[0088]
解码部204例如对从解调部203输入的解调结果进行纠错解码,例如获得下行链路接收数据、高层控制信号或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解码部204向控制部205输出高层控制信号及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并输出下行链路接收数据。另外,解码部204也可以基于下行链路接收数据的解码结果而产生应答信号(例如,ack/nack),并向编码部206输出。
[0089]
控制部205例如基于从解码部204输入的信号(例如,高层控制信号或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决定下行链路信号(例如,pdsch)及上行链路信号(例如,pucch)的无线资源。
[0090]
例如,控制部205基于与pucch资源相关的信息,决定(换句话说,设定或确定)对终端200设定的用于pucch的反复发送的pucch资源。例如,控制部205可以基于与pucch资源相关的信息,确定用于名义反复的pucch资源。另外,控制部205例如可以基于与时隙格式相关的信息(例如,sfi)、以及用于名义反复的pucch资源,决定用于实际反复的pucch资源。
[0091]
控制部205例如向提取部202输出表示所决定的下行链路信号的无线资源的信息,并向信号分配部208输出表示所决定的上行链路信号的无线资源的信息。
[0092]
编码部206例如基于从控制部205输入的信息,对上行链路信号(例如,uci)进行编码,并向调制部207输出编码比特串。在uci中,例如可以包含从解码部204输入的ack/nack。此外,根据pucch格式,也可以不进行编码。
[0093]
调制部207例如对从编码部206输入的编码比特串进行调制,并向信号分配部208输出调制后的信号(码元串)。
[0094]
信号分配部208例如基于从控制部205输入的信息,向无线资源映射从调制部207输入的信号,并向发送部209输出映射有信号的上行链路信号。
[0095]
发送部209对从信号分配部208输入的信号进行例如ofdm之类的发送信号波形产生。另外,例如在是使用cp的ofdm传输的情况下,发送部209对信号进行ifft处理,并对ifft后的信号附加cp。或者,在发送部209产生单载波波形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在调制部207的后段或信号分配部208的前段新增dft(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离散傅里叶变换)部(未图示)。另外,发送部209例如对发送信号进行d/a转换及上变频之类的rf处理,并将无线信号经由天线发送至基站100。
[0096]
[基站100及终端200的动作例]
[0097]
说明具有以上结构的基站100及终端200的动作例。
[0098]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终端200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作为一例,图6表示终端200中的与包含对于pdsch的ack/nack的pucch的反复发送相关的处理。
[0099]
在图6中,终端200例如取得与时隙格式相关的信息(例如,sfi)(st101)。例如,sfi可以利用高层(例如,rrc)的信令、或群组共享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例如,group common pdcch),由基站100设定给终端200。
[0100]
终端200例如取得与pucch反复(例如,名义反复)及pucch资源相关的信息(st102)。此外,与pucch反复及pucch资源相关的信息的通知方法的一例将在后面叙述。另外,st101及st102中的处理并不限于按照图6所示的顺序进行的情况,例如可以按照相反的顺序进行,也可以并行地进行。
[0101]
终端200例如接收包含dci的pdcch(st103)。在dci中,例如可以包含与下行链路数据信号(pdsch)的分配资源相关的信息、或与上行链路信号的分配资源相关的信息。终端200例如接收下行链路数据信号(例如,pdsch),并对接收到的pdsch进行解码(st104)。另外,终端200例如基于pdsch的解码结果,产生对于pdsch的ack/nack(st105)。
[0102]
终端200例如决定用于实际反复的pucch资源(st106)。例如,终端200可以基于用于名义反复的pucch资源、以及与时隙格式相关的信息,决定用于实际反复的pucch资源。此外,用于实际反复的pucch资源的决定方法的一例,将在后面叙述。
[0103]
终端200例如使用所决定的pucch资源,向基站100发送包含ack/nack的uci(st107)。
[0104]
此外,在图6中,作为一例,说明了ack/nack的发送处理,但终端200也可以发送与ack/nack不同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例如,sr或csi)。在sr或csi的发送处理中,例如可以不包含图6所示的pdcch的接收处理(例如,st103的处理)以及pdsch的接收及解码处理(例如,st104的处理)。
[0105]
[pucch资源的决定方法]
[0106]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pucch资源的决定方法的一例。
[0107]
<pusch资源的分配>
[0108]
例如,在nr rel.16中,对于上行链路数据信道(例如,pusch)的发送规定了如下方法,即,在1时隙中反复发送一个或多个pusch的方法(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9)。在该方法中,例如,基站100对终端200通知对于第一次(换句话说,首次)的pusch发送(例如,第一次反复(1st repetition))的时间资源(例如,码元数)的分配及反复次数。另外,在该方法中,对于用于第二次以后的pusch发送的时间资源的分配(换句话说,pusch发送机会的分配)中,例如可以分配与前一个pusch发送相连且相同的码元数。
[0109]
图7是表示对终端200通知了pusch码元数l=7及反复次数k=4的情况下的用于pusch的反复发送的时间资源的一例的图。在图7中,例如1时隙中可包含对于两个pusch反复的pusch发送区间。
[0110]
另外,例如由上述方法分配的一个pusch(例如,称为“名义pusch反复(nominal pusch repetition)”)的发送区间有时会跨越时隙边界。在此情况下,终端200例如可以将一个pusch发送区间(例如,名义pusch反复的区间)分割(例如,split)成多个pusch发送区间(例如,实际pusch反复(actual pusch repetition)的区间)而发送pusch。
[0111]
图8是表示对终端200通知了pusch码元数l=10及反复次数k=2的情况下的用于pusch的反复发送的时间资源的一例的图。
[0112]
在图8中,例如对于第二个名义pusch反复的pusch发送区间跨越时隙边界。在此情况下,终端200例如可以在时隙的边界,将跨越时隙边界的对于第二个名义pusch反复的pusch区间分割成多个pusch区间。通过该分割,设定三个对于实际pusch反复的pusch区间。
[0113]
另外,例如在由上述方法分配的名义pusch反复的各区间中,有时会与上下行链路模式发生竞争。在此情况下,终端200可以将相关的名义pusch反复区间分割成一个或多个pusch发送区间(换句话说,实际pusch反复的区间)而发送pusch。
[0114]
图9是表示对终端200通知了pusch码元数l=7及反复次数k=2的情况下的用于pusch的反复发送的时间资源的一例的图。
[0115]
在图9中,例如第三个名义pusch反复的一部分的码元(例如,第一个码元~第五个码元)不被用于上行链路发送。在此情况下,终端200在第三个名义pusch反复区间(例如,7码元)中的与上下行链路模式发生竞争的码元(例如,第一个码元~第五个码元)中,不发送pusch(例如,放弃pusch的发送)。由此,如图9所示,第三个实际pusch反复的发送区间(或者,发送机会)被设定为不与上下行链路模式发生竞争的剩余的2码元。
[0116]
<pucch资源的分配>
[0117]
在本实施方式中,终端200可以在1时隙中发送一个或多个pucch反复单位的信号。换句话说,终端200可以对1时隙设定进行pucch(例如,uci)的反复发送的多个发送区间(例如,名义pucch反复的区间)。
[0118]
另外,在一个名义反复的发送区间中,例如与上下行链路模式发生竞争的情况下,终端200可以使用不与上行链路模式发生竞争的一部分的码元来发送pucch(换句话说,实际反复的信号)。换句话说,在与上行链路模式发生竞争的情况下,终端200例如不需要像nr rel.15及rel.16那样地以pucch反复为单位放弃发送。
[0119]
例如,在pucch反复中,终端200可以基于与时隙格式相关的信息(例如,与时隙中的码元结构相关的信息),将多个名义反复的区间中的一部分的码元被设定为下行链路码元的名义反复的区间,变更(或者,重新设定)成包含至少一个与该一部分的码元不同的其他码元的实际反复的区间。
[0120]
此外,对于pucch反复的pucch资源的通知方法的一例,将在后面叙述。
[0121]
图10是表示在pucch反复中,对终端200设定了pucch码元数l=7(例如,pucch格式1)及反复次数k=4的情况下的用于pucch的反复发送的时间资源的一例的图。
[0122]
在图10中,例如第三个名义反复的一部分的码元(例如,第一个码元~第五个码元)被设定为下行链路码元或灵活码元,因此,不会被用于上行链路发送(换句话说,与上下行链路模式发生了竞争)。
[0123]
在此情况下,终端200决定在第三个名义反复的发送区间(例如,7码元)中的与上下行链路模式发生竞争的码元(例如,第一个码元~第五个码元)中,不发送(换句话说,放弃)pucch。根据该决定,如图10所示,第三个实际反复的发送区间被设定为包含不与上下行链路模式发生竞争的剩余的2码元的区间。
[0124]
在像图10的第三个实际反复那样,实际反复中的pucch码元数比名义反复中的pucch码元数少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利用以下方法中的某一个方法,构成在实际反复中被发
送的pucch。
[0125]
第一个方法(以下,有时也称为“pucch构成方法1”)例如是如下方法,即,相对于在名义反复中构成的pucch资源,删截与上下行链路模式发生了竞争的码元,从而构成实际反复。换句话说,在实际反复的发送区间中的pucch码元数比名义反复的发送区间中的pucch码元数少的情况下,终端200可以删截与名义反复对应的pucch格式的pucch码元。
[0126]
第二个方法(以下,有时也称为“pucch构成方法2”)例如是如下方法,即,根据在实际反复中被发送的pucch的码元数,重新构成pucch。如上所述,在nr中,关于pucch,例如规定了与码元数对应的多个pucch格式(例如,图1)。例如,在第二个方法中,在终端200发送1比特~2比特的pucch(例如,ack/nack)的情况下,因为在图10所示的第一个、第二个及第四个实际反复中,l=7码元,所以终端200基于pucch格式1来发送pucch。相对于此,因为在图10所示的第三个实际反复中,码元数为2码元,所以终端200可以基于pucch格式0来发送pucch。换句话说,终端200可以基于实际反复的发送区间中的pucch码元数来决定pucch格式。
[0127]
此外,在nr rel.15及rel.16中,虽然未规定由3码元构成的pucch格式,但是也可以新规定3码元的pucch格式。
[0128]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说明了如下情况,即,对于名义反复的pucch资源与上下行链路模式发生竞争的情况,但在对于名义反复的pucch资源包含于多个时隙的情况下(换句话说,在跨越时隙边界的情况下),也可以应用相同的动作。例如,终端200以时隙的边界,将跨越多个时隙的名义反复的发送区间分割成多个实际反复的发送区间。接着,终端200例如也可以基于上述pucch构成方法1或pucch构成方法2,构成分割而成的多个实际反复各自的pucch。
[0129]
根据本实施方式,终端200对时隙设定进行pucch反复的多个发送区间。由此,能够提高pucch资源分配的灵活性。
[0130]
另外,在pucch反复中,时隙内存在不用于上行链路发送的码元(例如,与上下行链路模式发生竞争的码元)的情况下,终端200将包含该码元的名义反复的区间变更成包含其他码元的实际反复的区间。由此,例如与在时隙内存在不用于上行链路发送的码元的情况下不进行该时隙内的pucch发送的、nr rel.15及rel.16所规定的方法相比,终端200能够更多地发送pucch反复的信号,因此,能够提高pucch反复的传输质量。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终端200基于上下行链路模式(例如,sfi所示的信息)来控制pucch反复。换句话说,上下行链路模式的设定不依赖于pucch反复的控制。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抑制上下行链路模式设定的灵活性的下降,例如能够抑制对于下行链路的频率利用效率的下降。
[0131]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抑制对于下行链路的频率利用效率的下降,另外,能够提高pucch的反复发送中的传输质量。
[0132]
(实施方式2)
[0133]
在实施方式1中,当在pucch反复中的某个名义反复的发送区间中与上下行链路模式发生竞争时,例如可在名义反复的发送区间中的包含不与上行链路模式发生竞争的码元的实际反复的发送区间中,发送pucch。在此情况下,终端有时会发送具有与名义反复不同的码元数的实际反复的信号。
[0134]
另外,当在pucch反复中,与rel.16的pusch反复同样地,某个名义反复的发送区间
跨越时隙边界的情况下,可将名义反复的发送区间分割成多个实际反复的发送区间而发送pucch。在此情况下,终端有时也会发送具有与名义反复不同的码元数的实际反复的信号。
[0135]
此处,例如在基于上述pucch构成方法1,通过对名义反复进行的删截来构成实际反复的情况下,实际反复内有可能不包含用于信道估计的参考信号(例如,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解调参考信号)。
[0136]
图11是表示在pucch反复中,设定了pucch码元数l=7的pucch格式3或pucch格式4以及反复次数k=4的情况下的用于pucch的反复发送的时间资源的一例的图。
[0137]
在如图11所示的l=7码元的pucch格式3或pucch格式4中,例如可在各名义反复的发送区间中的第四个码元中配置dmrs。
[0138]
另外,在图11中,例如第三个名义反复的一部分的码元(例如,第一个码元~第五个码元)被设定为下行链路码元或灵活码元,因此不会被用于上行链路发送(换句话说,与上下行链路模式发生竞争)。在此情况下,例如图11所示的第三个名义反复中的可用于上行链路发送的剩余的2码元(例如,第六个码元及第七个码元)中不包含dmrs,因此基站对于pucch的解调有可能会失败。
[0139]
另外,例如在基于上述pucch构成方法2,根据实际反复的发送区间中的pucch码元数来重新构成pucch(换句话说,pucch格式)的情况下,实际反复的各码元中可包含dmrs。另一方面,在nr中,规定了与pucch码元数对应的pucch格式。因此,在此情况下,在pucch反复中,终端有可能会发送不同pucch格式的实际反复的信号。在此情况下,会产生以下所示的情况。
[0140]
例如,在对名义反复设定pucch格式1(例如,4码元~14码元)的情况下,实际反复的一部分会被设定为pucch格式0(例如,1码元~2码元)。此处,对于pucch格式1,例如在14码元的pucch的情况下可使用循环移位序列和时域的正交码(occ)来最多复用84个终端。另一方面,对于pucch格式0,例如使用循环移位序列,在1比特的uci中最多可复用6个终端,在2比特的uci中最多可复用3个终端。由此,在多个实际反复中混合存在pucch格式1和pucch格式0的情况下,可在相同的时间及频率资源(例如,1prb)中复用的终端数会在实际pucch反复之间不同。
[0141]
另外,在对名义反复设定pucch格式1的情况下,即使对实际反复设定pucch格式1,当pucch码元数不同时,也会有可在时域的occ中复用的终端数在实际pucch反复之间不同的情况。
[0142]
另外,例如在对名义反复设定pucch格式4(例如,4码元~14码元)的情况下,实际反复的一部分会被设定为pucch格式2(例如,1码元~2码元)。此处,在pucch格式4中,例如可使用occ复用2个终端或4个终端,而在pucch格式2中不支持在相同prb内复用多个终端。由此,在多个实际反复中混合存在pucch格式4和pucch格式2的情况下,可在相同的时间及频率资源(例如,1prb)中复用的终端数会在实际pucch反复之间不同。
[0143]
这样,在实际反复之间,可在相同的时间及频率资源(例如,1prb)中复用的终端数不同的情况下,在某个实际反复的发送区间中,终端发送的pucch有可能不与其他终端的pucch复用而会对其他终端造成干扰(例如,终端间干扰)。
[0144]
另外,在nr rel.15及rel.16中,未规定由3码元构成的pucch格式。在未新规定由3码元构成的pucch格式的情况下,在由3码元构成的实际反复中,无法规定终端的动作。
[0145]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在实际反复之间设定不同的pucch格式或不同的pucch码元数的情况下的pucch资源的决定方法。
[0146]
本实施方式的基站及终端的结构可以与实施方式1的基站100及终端200的结构通用。
[0147]
例如,终端200可以在1时隙中发送一个或多个pucch反复单位的信号。换句话说,终端200可以对1时隙设定多个名义pucch反复的发送区间。
[0148]
另外,在一个名义反复的发送区间中,例如与上下行链路模式发生竞争的情况下,终端200可以使用不与上行链路模式发生竞争的一部分的码元来发送pucch(换句话说,实际反复的信号)。换句话说,在与上行链路模式发生竞争的情况下,终端200例如不需要像nr rel.15及rel.16那样地以pucch反复为单位放弃发送。
[0149]
另外,例如在一个名义反复的发送区间跨越时隙边界的情况下,终端200可以在时隙边界,将该一个名义反复的发送区间分割成多个实际反复的发送区间。
[0150]
另外,例如在实际反复的发送区间满足某个条件的情况下,终端200决定在该实际反复中不发送pucch(换句话说,不发送pucch)。
[0151]
条件例如也可以是(i)名义反复与实际反复中的pucch格式不同,(ii)实际反复中的pucch码元数小于阈值,或者(iii)实际反复的发送区间中不包含dmrs之类的条件。此外,例如也可以按pucch格式应用不同的条件。另外,在未新规定由3码元构成的pucch格式的情况下,条件也可以设为实际反复中的pucch码元数为3码元这一条件。
[0152]
例如,如上所述,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可设定第三个名义反复所含的一部分的码元(例如,第一个码元~第五个码元)未被用于上行链路发送,而包含可用于上行链路发送的剩余的2码元(例如,第六个码元及第七个码元)的实际反复。
[0153]
在此情况下,例如对可设定的第三个实际反复可设定pucch格式2,而对其他的实际反复可设定pucch格式3或pucch格式4。换句话说,在图11所示的第三个pucch反复中,名义反复的pucch格式与实际反复的pucch格式可不同,因此,可满足上述条件(i)。
[0154]
另外,例如因为可设定的第三个实际反复的码元数可小于阈值(例如,4码元),所以可满足上述条件(ii)。
[0155]
另外,因为可设定的第三个实际反复中不包含dmrs,所以可满足上述条件(iii)。
[0156]
由此,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终端200可以放弃发送第三个实际反复的信号。换句话说,终端200可以发送第一个、第二个及第四个实际反复的信号而不需要发送第三个实际反复的信号。
[0157]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终端200进行适合于实际反复中的pucch码元数的pucch发送。例如,在实际反复的pucch码元数不适合于pucch发送的情况下,终端200不发送该实际反复的信号。换句话说,终端200可以根据实际反复的pucch码元数,改变pucch发送动作。通过此种发送控制,例如复用终端数在实际反复之间不同的情况下,能够抑制会对其他终端造成干扰的信号发送,因此,能够抑制由终端间干扰引起的pucch反复的性能劣化。
[0158]
此外,在pucch格式0中,例如,即使在名义反复被设定为2码元,且实际反复被设定为1码元的情况下,利用循环移位序列的终端复用数也不变。另外,在pucch格式0中,不包含dmrs。因此,对于pucch格式0,终端200可以不依赖于上述条件而发送实际反复的信号。
[0159]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说明如下情况,即,对于名义反复的pucch资源
与上下行链路模式发生竞争的情况,但在对于名义反复的pucch资源包含于多个时隙的情况下(换句话说,在跨越时隙边界的情况下),也可以应用相同的动作。例如,在分割后的多个实际反复的发送区间满足上述条件(例如,条件(i)~条件(iii)中的至少一个条件)的情况下,终端200也可以不发送(换句话说,可以放弃发送)该实际反复的信号。
[0160]
(实施方式3)
[0161]
本实施方式的基站及终端的结构可以与实施方式1的基站100及终端200的结构通用。
[0162]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终端200可以在1时隙中发送一个或多个pucch反复单位的信号。换句话说,终端200可以对1时隙设定多个名义pucch反复的发送区间。
[0163]
另外,在一个名义反复的发送区间中,例如与上下行链路模式发生竞争的情况下,终端200可以使用不与上下行链路模式发生竞争的一部分的码元来发送pucch(换句话说,实际反复的信号)。换句话说,在与上行链路模式发生竞争的情况下,终端200例如不需要像nr rel.15及rel.16那样地以pucch反复为单位放弃发送。
[0164]
另外,例如在一个名义反复的发送区间跨越时隙边界的情况下,终端200可以在时隙边界,将该一个名义反复的发送区间分割成多个实际反复的发送区间。
[0165]
另外,可以应用所规定的码元长度(例如,持续时间(duration))为阈值以下的pucch格式,作为与pucch反复中的uci对应的pucch格式。换句话说,终端200不需要对pucch反复应用码元长度比阈值长的pucch格式。作为一例,终端200可以使用pucch格式0或pucch格式2之类的短pucch(short pucch)。
[0166]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对于通知或设定给终端200的名义反复的pucch码元数设为l=1或2。换句话说,在设定了pucch反复的情况下,关于对于名义反复的pucch码元数,终端200不设想通知与l=1或2不同的值。
[0167]
图12是表示在pucch反复中,设定了pucch码元数l=2及反复次数k=14的情况下的用于pucch的反复发送的时间资源的一例的图。
[0168]
在图12中,可以对名义反复例如设定pucch格式0或pucch格式2之类的短pucch(例如,1码元~2码元),而不设定pucch格式1、pucch格式3及pucch格式4之类的长pucch(long pucch)。
[0169]
例如,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第八个及第九个名义反复的发送区间未被用于上行链路发送。另外,例如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第十个名义反复所含的一部分的码元(例如,第一个码元)未被用于上行链路发送,而可设定包含可用于上行链路发送的剩余的1码元(例如,第二个码元)的实际反复。
[0170]
此处,例如在pucch格式0中,终端复用数不依赖于pucch码元数。由此,例如,如图12所示,即使在名义反复(例如,2码元)的一部分(例如,1码元)被设定为实际反复的情况下(换句话说,在pucch码元数不同的情况下),名义反复和实际反复中的终端复用数也不变。例如,在图12中,第十个实际反复(1码元)和其他的实际反复(2码元)中的终端复用数不变。
[0171]
另外,例如在pucch格式2中,dmrs包含于各码元。由此,例如,如图12所示,即使在名义反复(例如,2码元)的一部分(例如,1码元)被设定为实际反复的情况下,实际反复中也包含dmrs。
[0172]
根据以上内容,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pucch反复中名义反复和实际反复的码元
数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实际反复中不存在dmrs的概率、或终端复用数发生变化的概率。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高如下概率,该概率是终端200能够不放弃码元数与名义反复不同的实际反复的发送而发送该实际反复的信号的概率。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抑制pucch反复的性能劣化,提高pucch的传输质量。
[0173]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说明了如下情况,即,对于名义反复的pucch资源与上下行链路模式发生竞争,但在对于名义反复的pucch资源包含于多个时隙的情况下(换句话说,在跨越时隙边界的情况下),也可以应用相同的动作。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名义反复例如设定pucch格式0或pucch格式2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即使对于分割后的多个实际反复,也能够减少不存在dmrs的概率、或终端复用数发生变化的概率。由此,终端200能够不放弃码元数与名义反复不同的实际反复的发送而发送该实际反复的信号。
[0174]
(实施方式4)
[0175]
本实施方式的基站及终端的结构可以与实施方式1的基站100及终端200的结构通用。
[0176]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终端200可以在1时隙中发送一个或多个pucch反复单位的信号。换句话说,终端200可以对1时隙设定多个名义pucch反复的发送区间。
[0177]
另外,例如在一个名义反复的发送区间中,例如与上下行链路模式发生竞争的情况下,终端200可以使用不与上下行链路模式发生竞争的一部分的码元来发送pucch(换句话说,实际反复的信号)。换句话说,在与上行链路模式发生竞争的情况下,终端200例如不需要像nr rel.15及rel.16那样地以pucch反复为单位放弃发送。
[0178]
另外,例如在一个名义反复的发送区间跨越时隙边界的情况下,终端200可以在时隙边界,将该一个名义反复的发送区间分割成多个实际反复的发送区间。
[0179]
另外,与实施方式3同样地,终端200可以应用所规定的码元长度(例如,持续时间)为阈值以下的pucch格式,作为与pucch反复中的uci对应的pucch格式。换句话说,终端200不需要对pucch反复应用码元长度比阈值长的pucch格式。作为一例,终端200可以使用pucch格式0或pucch格式2之类的短pucch(short pucch)。
[0180]
另外,在实施方式3中,对于名义反复的pucch码元数为l=1或2,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通知或设定给终端200的对于名义反复的pucch码元数也可以是l>3。
[0181]
l>3的名义反复的发送区间例如可以由pucch格式0或pucch格式2之类的短pucch的组合构成。换句话说,l>3的名义反复的发送区间例如可以由以与短pucch对应的码元数为单位的码元的组合构成。作为一例,在设定l=7的名义反复的情况下,可以组合7个l=1码元的短pucch而构成该名义反复的信号。
[0182]
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如实施方式3中的说明所述,例如像pucch构成方法1那样,在pucch反复中名义反复和实际反复的码元数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实际反复中不存在dmrs的概率、或终端复用数发生变化的概率。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高如下概率,该概率是指终端200能够不放弃码元数与名义反复不同的实际反复的发送而发送该实际反复的信号的概率。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抑制pucch反复的性能劣化的影响,提高pucch的传输质量。
[018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对于名义反复的pucch码元数l相关的通知或设定中,也可包含l>3的pucch格式。因此,例如与实施方式3(例如,l=1或2)相比,本实施方式能够
减小对于例如反复次数k的通知(或者,设定)的值的范围。作为一例,对于相当于2时隙长度的区间(例如,28码元)中的pucch反复,在实施方式3(图12)中的pucch码元数l=2的情况下,反复次数被设定为k=14,在pucch码元数l=1的情况下,反复次数被设定为k=28。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pucch码元数l=7的情况下,反复次数被设定为k=4,在pucch码元数l=14的情况下,反复次数被设定为k=2。由此,与实施方式3相比,本实施方式能够减小反复次数k的设定范围,从而能够抑制通知比特的增加。
[0184]
(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
[0185]
在实施方式4中,说明了利用短pucch(例如,pucch格式0或pucch格式2)的组合构成l>3的名义反复的情况。
[0186]
在设定了pucch反复的情况下,终端200例如也可以根据条件应用上述实施方式4的方法。
[0187]
例如,在多个实际反复的码元数与名义反复相同的情况下,终端200可以对实际反复应用与对名义反复设定的码元数对应的pucch格式。
[0188]
另一方面,在多个实际反复中的至少一个实际反复的码元数与名义反复不同或者为阈值(例如,2码元)以下的情况下,终端200也可以基于实施方式4的方法,利用短pucch的组合重新构成名义反复。
[0189]
在名义反复由短pucch的组合构成的情况下,例如与使用长pucch的情况相比,可复用的终端数会减少。相对于此,根据本变形例,有如下优点,即,在pucch反复中,当终端200不发送具有不同码元数的实际反复时,无需利用短pucch的组合构成长pucch,因此,不需要减少终端复用数。
[0190]
(实施方式5)
[0191]
本实施方式的基站及终端的结构可以与实施方式1的基站100及终端200的结构通用。
[0192]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终端200可以在1时隙中发送一个或多个pucch反复单位的信号。换句话说,终端200可以对1时隙设定多个名义pucch反复的发送区间。
[0193]
另外,在一个名义反复的发送区间中,例如与上下行链路模式发生竞争的情况下,终端200可以使用不与上下行链路模式发生竞争的一部分的码元来发送pucch(换句话说,实际反复的信号)。换句话说,在与上行链路模式发生竞争的情况下,终端200例如不需要像nr rel.15及rel.16那样地以pucch反复为单位放弃发送。
[0194]
另外,例如在一个名义反复的发送区间跨越时隙边界的情况下,终端200可以在时隙边界,将该一个名义反复的发送区间分割成多个实际反复的发送区间。
[0195]
另外,终端200例如可以在pucch反复中,发送pucch格式不同于名义反复的pucch格式的实际反复的信号。例如,终端200可以像上述pucch构成方法2那样,根据在实际反复中被发送的pucch码元数,重新构成pucch(或者,pucch格式)。
[0196]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应用以下的方法,该方法用于抑制因实际反复之间的pucch格式或pucch码元数不同而对终端复用造成的影响。
[0197]
首先,说明名义反复和实际反复中的pucch格式不同的情况。
[0198]
例如,在对名义反复设定pucch格式1的情况下,pucch资源中包含循环移位序列编号及时域occ(time domain-occ(td-occ))编号。
[0199]
此处,循环移位序列编号例如可以是0~11中的一个值。
[0200]
另外,occ编号的值的范围例如根据名义反复的pucch码元数(例如,也称为“名义pucch长度(nominal pucch length)”)以及反复(repetition)内跳频(例如,也称为“intra-repetition hopping”)的有无而不同。图13是表示基于与名义反复的pucch码元数(例如,4码元~14码元中的一者)、以及反复内跳频的有无对应的occ的终端复用数的一例的图。例如,在基于occ的终端复用数为n的情况下,occ编号可以是0~n-1中的一个值。
[0201]
例如,如图1所示,对于pucch格式1,在无跳频的情况下,最多可复用36个终端,在有跳频的情况下,最多可复用84个终端。
[0202]
另外,例如对于pucch格式0,如上所述,使用循环移位序列,在1比特的uci中,最多可复用6个终端(例如,循环移位序列编号0~5中的一个循环移位序列编号),在2比特的uci中,最多可复用3个终端(例如,循环移位序列编号0~2中的一个循环移位序列编号)。此外,pucch格式0不支持基于occ编号的终端复用。
[0203]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对终端200通知或设定循环移位序列编号0~5中的一个循环移位序列编号而且occ编号0(换句话说,相当于不进行使用occ的终端复用)的情况下,该终端200可以在被设定为pucch格式0的实际反复中发送1比特的uci。另一方面,例如在对终端200通知或设定循环移位序列编号6~11中的一个循环移位序列编号,或occ编号1以上的一个occ编号的情况下,该终端200可以在被设定为pucch格式0的实际反复中放弃发送1比特的uci。
[0204]
同样地,例如在对终端200通知或设定循环移位序列编号0~2中的一个循环移位序列编号,和occ编号0(换句话说,相当于不进行使用occ的终端复用)的情况下,该终端200可以在被设定为pucch格式0的实际反复中,发送2比特的uci。另一方面,在对终端200通知或设定循环移位序列编号3~11中的一个循环移位序列编号,或occ编号1以上的一个occ编号的情况下,该终端200可以在被设定为pucch格式0的实际反复中放弃发送2比特的uci。
[0205]
这样,在对终端200通知或设定的与终端复用相关的参数(例如,循环移位序列编号及occ编号)包含于对实际反复决定的pucch格式所规定的与终端复用相关的参数(例如,循环移位序列编号及occ编号)的情况下,终端200可以决定在该实际反复的发送区间中发送uci。另一方面,在对终端200通知或设定的与终端复用相关的参数(例如,循环移位序列编号及occ编号)不包含于对实际反复决定的pucch格式所规定的与终端复用相关的参数的情况下,终端200可以决定不在该实际反复的发送区间中发送uci。
[0206]
此外,在支持基于occ的终端复用的pucch格式中,occ编号#0的occ例如也可以是符号元素均为“+1”的编码。在此情况下,与应用occ编号#0之前的信号相比,应用(例如,乘以)occ编号#0的信号(例如,pucch)不会改变。由此,例如对于不支持基于occ的终端复用的pucch格式0,即使在对终端200通知或设定occ编号#0的情况下,也可以视为相当于不进行使用occ的终端复用。此外,不限于pucch格式0,对于不支持基于occ的终端复用的其他pucch格式(例如,pucch格式2)也相同。
[0207]
图14是表示在pucch反复中,对两个终端200(例如,ue#1及ue#2)设定了pucch码元数l=7及反复次数k=4的情况下的用于pucch的反复发送的时间资源的一例的图。
[0208]
在图14中,例如对ue#1设定循环移位序列编号#0及occ编号#0,对ue#2设定循环移位序列编号#0及occ编号#1。
[0209]
例如,在图14中,第三个名义反复的一部分的码元(例如,第一个码元~第五个码元)被设定为下行链路码元或灵活码元,因此,不会被用于上行链路发送(换句话说,与上下行链路模式发生竞争)。在此情况下,例如可设定包含图14所示的第三个名义反复中的可用于上行链路发送的剩余的2码元(例如,第六个码元及第七个码元)的pucch格式0的实际反复。
[0210]
在图14中,例如对ue#1设定了pucch格式0所规定的循环移位序列编号#0及occ编号#0(其中,occ编号#0相当于不进行使用occ的终端复用),因此,ue#1可以发送第一个~第四个实际反复的信号。换句话说,即使在第三个实际反复的pucch格式0与名义反复中的pucch格式1不同的情况下,也可在终端之间复用从ue#1发送的信号。
[0211]
另一方面,在图14中,例如对ue#2设定了pucch格式0中未规定的occ编号#1,因此,ue#2可以放弃第三个实际反复的发送。在图14中,对ue#2的第三个实际反复设定的pucch格式0不支持对ue#2设定的基于occ编号的终端复用,因此,该实际反复的信号会对其他终端造成干扰。由此,通过使ue#2不发送实际反复的信号,能够抑制ue#2对其他ue造成的干扰(例如,终端间干扰)。
[0212]
另外,作为其他例子,在对名义反复设定pucch格式4的情况下,pucch资源中包含occ编号(例如,频域occ(frequency domain-occ(fd-occ)))。此处,occ编号是0~1(换句话说,终端复用数2)或0~3(换句话说,终端复用数4)中的一个值。
[0213]
另外,例如,pucch格式2不支持基于occ编号的终端复用。
[0214]
在此情况下,例如当对终端200通知或设定occ编号0(换句话说,相当于不进行使用occ的终端复用)时,该终端200可以在被设定为pucch格式2的实际反复中发送uci。
[0215]
另一方面,在对终端200通知或设定occ编号1或occ编号1~3中的一个occ编号的情况下,该终端200可以在被设定为pucch格式2的实际反复中放弃发送uci。pucch格式2不支持基于occ编号的终端复用,因此,从occ编号被设定为1以上的终端200发送的pucch格式2的实际反复的信号会对其他终端造成干扰。由此,通过使该终端200不发送pucch格式2的实际反复的信号,能够抑制终端200对其他ue造成的干扰(例如,终端间干扰)。
[0216]
接着,说明名义反复与实际反复的pucch码元不同的情况。
[0217]
例如,在对名义反复设定pucch格式1的情况下,有时实际反复也被设定为pucch格式1而会使pucch码元数不同。如上所述,在pucch码元数不同的情况下,如图13所示,可使用occ来复用的终端数有时会不同。
[0218]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通知或设定给终端200的occ编号包含于基于实际反复中的pucch码元数的pucch格式1所规定的occ编号(例如,图13)的情况下,终端200可以在该实际反复中发送uci。另一方面,在通知或设定给终端200的occ编号不包含于pucch格式1所规定的occ编号的情况下,终端200可以放弃在该实际反复中发送uci。
[0219]
例如,说明如下情况,即,对名义反复设定码元数14的pucch格式1,对实际反复设定码元数7的pucch格式1的情况。如图13所示,在pucch格式1中,pucch码元数为7的情况下的终端复用数为3,occ编号为0~2中的一个occ编号。
[0220]
在此情况下,当对终端200通知或设定occ编号0~2中的一个occ编号时,终端200可以在pucch码元数7的实际反复中发送uci。另一方面,当对终端200通知或设定occ编号3~6中的一个occ编号时,终端200不需要在pucch码元数7的实际反复中发送uci。如图13所
示,pucch码元数7的pucch格式1不支持基于occ编号3以上的occ的终端复用,因此,从被设定了这些occ的终端200发送的pucch码元数7的实际反复的信号会对其他终端造成干扰。由此,通过使终端200不发送该实际反复的信号,能够抑制终端200对其他ue造成的干扰(例如,终端间干扰)。
[0221]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终端200能够基于实际反复中的pucch格式或实际反复的pucch码元数,对在实际反复中受到复用的终端数进行调整,因此,能够抑制由终端间干扰引起的pucch反复的性能劣化。
[022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一部分的终端200(例如,图14的ue#1)能够不放弃实际反复的发送而发送uci,因此,能够提高pucch反复的传输质量。
[0223]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说明了如下情况,即,对于名义反复的pucch资源与上下行链路模式发生竞争的情况,但在对于名义反复的pucch资源包含于多个时隙的情况下(换句话说,在跨越时隙边界的情况下),也可以应用相同的动作。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终端200也可以基于通知或设定给终端200的参数来判断可否在分割后的多个实际反复中进行终端复用,并对该实际反复的发送进行控制。
[0224]
另外,在nr rel.15及rel.16中,虽然未规定由3码元构成的pucch格式,但是也可以新规定3码元的pucch格式。例如,3码元的pucch格式可以设为现有的短pucch(例如,pucch格式0及pucch格式2),也可以设为长pucch(例如,pucch格式1、pucch格式3及pucch格式4)。另外,在未新规定由3码元构成的pucch格式的情况下,也可以设为,当实际反复中的pucch码元数为3码元时,终端200不发送实际反复。
[0225]
(实施方式6)
[0226]
本实施方式的基站及终端的结构可以与实施方式1的基站100及终端200的结构通用。
[0227]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终端200可以在1时隙中发送一个或多个pucch反复单位的信号。换句话说,终端200可以对1时隙设定多个名义pucch反复的发送区间。
[0228]
另外,在一个名义反复的发送区间中,例如与上下行链路模式发生竞争的情况下,终端200可以使用不与上下行链路模式发生竞争的一部分的码元来发送pucch(换句话说,实际反复的信号)。换句话说,在与上行链路模式发生竞争的情况下,终端200例如不需要像nr rel.15及rel.16那样地以pucch反复为单位放弃发送。
[0229]
另外,例如在一个名义反复的发送区间跨越时隙边界的情况下,终端200可以在时隙边界,将该一个名义反复的发送区间分割成多个实际反复的发送区间。
[0230]
另外,终端200例如可以与实施方式5同样地,在pucch反复中,发送pucch格式不同于名义反复的pucch格式的实际反复的信号。例如,终端200可以像上述pucch构成方法2那样,根据在实际反复中被发送的pucch的码元数,重新构成pucch(或者,pucch格式)。
[023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应用以下的方法,该方法用于抑制因实际反复之间的pucch格式或pucch码元数不同而对终端复用造成的影响。
[0232]
例如,在实施方式5中,说明如下情况,即,当实际反复中的pucch格式或码元数与名义反复不同时,基于通知或设定给终端200的循环移位序列编号及occ编号之类的与终端复用数相关的参数,决定发送还是不发送该实际反复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对于不发送实际反复的终端(换句话说,在实际反复中未受到根据循环移位序列及occ的复用的终端),
pucch反复的特性有可能会劣化。
[0233]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实际反复中未受到根据循环移位序列及occ的复用的终端的信号进行频率复用(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频分复用)。例如,终端200可以在实际反复的发送区间中的与被通知或设定的循环移位序列编号或occ编号对应的prb(或者,prb位置)中,发送实际反复的信号。
[0234]
例如,在对名义反复设定pucch格式1的情况下,pucch资源中可以包含prb编号n、循环移位序列编号及时域occ编号。
[0235]
此处,循环移位序列编号可以是0~11中的一个值。
[0236]
另外,occ编号的值的范围例如根据名义反复的pucch码元数、以及反复内跳频的有无而有所不同。例如,在基于occ的终端复用数为n的情况下,occ编号可以是0~n-1中的一个值。
[0237]
另外,例如对于pucch格式0,如上所述,使用循环移位序列,在1比特的uci中最多可复用6个终端(例如,循环移位序列编号0~5中的一个循环移位序列编号),在2比特的uci中最多可复用3个终端(例如,循环移位序列编号0~2中的一个循环移位序列编号)。此外,pucch格式0不支持基于occ编号的终端复用。
[0238]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对终端200通知或设定循环移位序列编号0~5中的一个循环移位序列编号,和occ编号0(换句话说,相当于不进行使用occ的终端复用)的情况下,该终端200可以在prb编号n的prb中发送被设定为pucch格式0的实际反复的信号。
[0239]
另一方面,例如在对终端200通知或设定循环移位序列编号6~11中的一个循环移位序列编号,或occ编号1以上的一个occ编号的情况下,该终端200可以在prb编号不同于prb编号n的prb中,发送被设定为pucch格式0的实际反复的信号。例如,在被通知或设定了循环移位序列编号6~11中的一个循环移位序列编号,和occ编号0的情况下,终端200可以在prb编号n+1的prb中,发送被设定为pucch格式0的实际反复的信号。另外,例如在被通知或设定了循环移位序列编号0~5中的一个循环移位序列编号,和occ编号1的情况下,终端200可以在prb编号n+2的prb中,发送被设定为pucch格式0的实际反复的信号。另外,例如在被通知或设定了循环移位序列编号6~11中的一个循环移位序列编号,和occ编号1的情况下,终端200可以在prb编号n+3的prb中,发送被设定为pucch格式0的实际反复的信号。
[0240]
这样,在通知或设定给终端200的与终端复用相关的参数(例如,循环移位序列编号及occ编号)不包含于对于实际反复的pucch格式所规定的与终端复用相关的参数(例如,循环移位序列编号及occ编号)的情况下,终端200可以在该实际反复中,使用与通知或设定给终端200的参数对应的prb来发送uci。
[0241]
此外,prb编号与循环移位序列编号及occ编号的组合之间的对应关系不限于上述例子,例如只要基于循环移位序列编号和occ编号来决定prb编号即可。
[0242]
图15是表示在pucch反复中,对两个终端200(例如,ue#1及ue#2)设定了pucch码元数l=7及反复次数k=4的情况下的用于pucch的反复发送的时间资源的一例的图。
[0243]
在图15中,例如对ue#1设定循环移位序列编号#0及occ编号#0,对ue#2设定循环移位序列编号#0及occ编号#1。
[0244]
例如,在图15中,第三个名义反复的一部分的码元(例如,第一个码元~第五个码元)被设定为下行链路码元或灵活码元,因此,不会被用于上行链路发送(换句话说,与上下
行链路模式发生竞争)。在此情况下,例如可设定包含图15所示的第三个名义反复中的可用于上行链路发送的剩余的2码元(例如,第六个码元及第七个码元)的pucch格式0的实际反复。
[0245]
在图15中,例如对ue#1设定了pucch格式0所规定的循环移位序列编号#0及occ编号#0(相当于不进行使用occ的终端复用),因此,ue#1可以在prb编号n的prb中发送第一个~第四个实际反复的信号。换句话说,即使在第三个实际反复的pucch格式0与名义反复中的pucch格式1不同的情况下,也可在终端之间复用从ue#1发送的信号。
[0246]
另外,在图15中,例如对ue#2设定pucch格式0中未规定的occ编号#1。因此,ue#2例如可以在prb编号n的prb中发送第一个、第二个及第四个pucch格式1的实际反复的信号,并在例如与循环移位序列编号0及occ编号1对应的prb编号n+2的prb中发送第三个实际反复的信号。
[0247]
在图15中,对ue#2的第三个实际反复设定的pucch格式0不支持对ue#2设定的基于occ编号的终端复用,因此,当该实际反复的信号例如在prb编号n的prb中被发送时,会对其他终端造成干扰。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ue#2的第三个实际反复的信号在与发送其他实际反复的信号的prb编号n的prb不同的prb中被发送,因此,能够抑制ue#2对其他ue造成的干扰(例如,终端间干扰),且提高对于ue#2的pucch的传输质量。
[0248]
另外,作为其他例子,在对名义反复设定pucch格式4的情况下,pucch资源中包含occ编号(例如,fd-occ)。此处,occ编号是0~1(换句话说,终端复用数2)或0~3(换句话说,终端复用数4)中的一个值。
[0249]
另外,例如,pucch格式2不支持基于occ编号的终端复用。
[0250]
在此情况下,例如当对终端200通知或设定occ编号0(换句话说,相当于不进行使用occ的终端复用)时,该终端200可以在prb编号n的prb中发送被设定为pucch格式2的实际反复的信号。
[0251]
另外,在对终端200通知或设定occ编号1或occ编号1~3中的一个occ编号的情况下,该终端200可以在不同于prb编号n的prb的prb(例如,prb编号n+1)中发送被设定为pucch格式2的实际反复的信号。
[0252]
此外,prb编号与occ编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不限于上述例子,例如只要基于occ编号来决定prb编号即可。
[0253]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不管被通知或设定的与终端复用相关的参数(例如,循环移位序列编号及occ编号)如何,终端200均能够不放弃实际反复的发送而发送实际反复的信号。因此,能够提高pucch反复的传输质量。
[0254]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名义反复和实际反复的pucch码元不同的情况下应用相同的动作。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说明如下情况,即,对于名义反复的pucch资源与上下行链路模式发生竞争的情况,但在对于名义反复的pucch资源包含于多个时隙的情况下(换句话说,在跨越时隙边界的情况下),也可以应用相同的动作。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终端200也可以在实际反复中,基于通知或设定给终端200的参数,决定是利用循环移位序列及occ进行复用发送,还是进行频率复用发送。
[0255]
另外,在nr rel.15及rel.16中,虽然未规定由3码元构成的pucch格式,但是也可以新规定3码元的pucch格式。例如,3码元的pucch格式可以设为现有的短pucch(例如,
pucch格式0及pucch格式2),也可以设为长pucch(例如,pucch格式1、pucch格式3及pucch格式4)。另外,在未新规定由3码元构成的pucch格式的情况下,也可以设为,当实际反复中的pucch码元数为3码元时,终端不发送实际反复。
[0256]
(实施方式7)
[0257]
本实施方式的基站及终端的结构可以与实施方式1的基站100及终端200的结构通用。
[0258]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终端200可以在1时隙中发送一个或多个pucch反复单位的信号。换句话说,终端200可以对1时隙设定多个名义pucch反复的发送区间。
[0259]
另外,在一个名义反复的发送区间中,例如与上下行链路模式发生竞争的情况下,终端200可以使用不与上下行链路模式发生竞争的一部分的码元来发送pucch(换句话说,实际反复的信号)。换句话说,在与上行链路模式发生竞争的情况下,终端200例如不需要像nr rel.15及rel.16那样地以pucch反复为单位放弃发送。
[0260]
另外,例如在一个名义反复的发送区间跨越时隙边界的情况下,终端200可以在时隙边界,将该一个名义反复的发送区间分割成多个实际反复的发送区间。
[0261]
另外,终端200例如可以与实施方式5同样地,在pucch反复中发送pucch格式不同于名义反复的pucch格式的实际反复的信号。例如,终端200可以像上述pucch构成方法2那样,根据在实际反复中被发送的pucch的码元数,重新构成pucch(或者,pucch格式)。
[026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应用以下的方法,该方法用于抑制因实际反复之间的pucch格式或pucch码元数不同而对pucch的编码造成的影响。
[0263]
例如,在对名义反复设定pucch格式3或pucch格式4的情况下,可对uci比特应用编码(例如,信道编码),并将其映射到基于pucch码元的个数的时间及频率资源。另外,例如在对实际反复设定pucch格式2的情况下,或者在pucch格式与名义反复相同但码元数不同的情况下,与名义反复相比,可减少基于pucch码元的个数的时间及频率资源量。因此,在实际反复中被发送的pucch的编码率升高,传输特性有可能会劣化。
[0264]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名义反复相比,终端200可以在实际反复中增加频率资源(例如,prb数或prb尺寸)而发送实际反复的信号。
[0265]
例如,在对名义反复设定pucch格式3的情况下,pucch资源中可以包含prb编号n及prb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被设定为pucch格式2的实际反复中,终端200可以与名义反复相比增加prb数而发送实际反复的信号。
[0266]
另外,例如在对名义反复设定pucch格式4的情况下,pucch资源中的prb数为1prb。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被设定为pucch格式2的实际反复中,终端200可以与名义反复相比增加prb数而发送实际反复的信号。
[0267]
此外,实际反复中的prb数例如可以设定为能够实现名义反复中的编码率的prb数,也可以是基于名义反复的码元数及实际反复的码元数中的至少一个码元数而决定的值。
[0268]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在名义反复和实际反复的pucch格式或码元数不同的情况下,终端200也能够抑制实际反复的编码特性的劣化。
[0269]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说明了名义反复和实际反复的pucch格式不同的情况,但例如在名义反复和实际反复的pucch码元数不同的情况下,也可以应用相同的动
作。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说明如下情况,即,对于名义反复的pucch资源与上下行链路模式发生竞争的情况,但在对于名义反复的pucch资源包含于多个时隙的情况下(换句话说,在跨越时隙边界的情况下),也可以应用相同的动作。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终端200也可以在实际反复中与名义反复相比增加prb数而发送实际反复的信号。
[0270]
另外,在nr rel.15及rel.16中,虽然未规定由3码元构成的pucch格式,但是也可以新规定3码元的pucch格式。例如,3码元的pucch格式可以设为现有的短pucch(例如,pucch格式0及pucch格式2),也可以设为长pucch(例如,pucch格式1、pucch格式3及pucch格式4)。另外,在未新规定由3码元构成的pucch格式的情况下,也可以设为,当实际反复中的pucch码元数为3码元时,终端200不发送实际反复。
[0271]
以上,说明了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各实施方式。
[0272]
(其他实施方式)
[0273]
[对于pucch反复的pucch资源的通知方法]
[0274]
说明对于pucch反复的pucch资源的通知方法、以及反复次数的通知方法。此外,由以下的方法通知或设定的pucch资源例如是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对于“名义反复”的pucch资源。终端200例如可以在决定对于名义反复的pucch资源后,基于与时隙的上下行链路模式相关的信息或时隙边界,决定对于实际反复的pucch资源,并发送pucch反复的信号。
[0275]
<选项(option)0>
[0276]
在选项0中,例如关于用于发送对于由dci分配的pdsch的ack/nack的pucch资源的确定,基站100可以利用终端专用的高层信号(例如,rrc信号),将半静态的pucch资源的集合(例如,称为“pucch资源集(pucch resource set)”)通知给终端200,并利用dci,将pucch资源集所含的多个pucch资源中的由终端200使用的pucch资源通知给终端200。
[0277]
此处,pucch资源例如可以由pucch格式、时间资源(例如,码元位置或码元数)、频率资源(例如,prb编号、prb数或是否应用跳频)以及码资源(例如,循环移位序列编号及正交码编号)之类的参数构成。
[0278]
另外,在选项0中,例如关于用于发送sr或csi的pucch资源的确定,基站100可以利用终端专用的高层信号(例如,rrc信号),半静态地将pucch资源通知给终端200。
[0279]
另外,在选项0中,关于与pucch反复的有无及反复次数相关的信息的确定,例如基站100可以利用终端专用的高层信号(例如,rrc信号),半静态地通知给终端200。
[0280]
在选项0中,基站100可以对终端200通知例如对于第一次(换句话说,首次)的pucch发送的pucch资源的分配及反复次数。另外,例如也可以分配连续的时隙内的同一pucch资源作为第二次以后的pucch发送的pucch资源。另外,关于时域的资源分配,例如也可以分配与前一个pucch发送相连且相同的码元数。
[0281]
<选项1>
[0282]
在选项1中,例如关于用于发送对于由dci分配的pdsch的ack/nack的pucch资源的确定,基站100可以利用终端专用的高层信号(例如,rrc信号),将半静态的pucch资源的集合(例如,pucch资源集)通知给终端200,并利用dci,将pucch资源集所含的多个pucch资源中的由终端200使用的pucch资源通知给终端200。
[0283]
此处,pucch资源例如可以由pucch格式、时间资源(例如,码元位置或码元数)、频率资源(例如,prb编号、prb数或是否应用跳频)以及码资源(例如,循环移位序列编号及正
交码编号)之类的参数构成。
[0284]
在选项1中,还可以是,构成pucch资源的参数例如包含与pucch反复的有无相关的信息、或与反复次数相关的信息。
[0285]
另外,在选项1中,例如关于用于发送sr或csi的pucch资源的确定,基站100可以利用终端专用的高层信号(例如,rrc信号),半静态地将pucch资源通知给终端200。
[0286]
在选项1中,基站100可以对终端200通知例如对于第一次(换句话说,首次)的pucch发送的pucch资源的分配及反复次数。另外,例如也可以分配连续的时隙内的同一pucch资源作为第二次以后的pucch发送的pucch资源。另外,关于时域的资源分配,例如也可以分配与前一个pucch发送相连且相同的码元数。
[0287]
根据选项1,基站100能够动态地对终端200通知pucch反复的有无、以及反复次数中的至少一者。
[0288]
另外,通过将与pucch反复的有无及反复次数相关的信息包含于pucch资源集,基站100能够利用dci的相同的比特字段(例如,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指示符(pucch resource indicator,pri)),动态地通知pucch反复的有无及反复次数中的至少一者,并通知pucch资源,因此,能够抑制dci比特数的增加。
[0289]
<选项2>
[0290]
在选项2中,例如关于用于发送对于由dci分配的pdsch的ack/nack的pucch资源的确定,基站100可以利用终端专用的高层信号(例如,rrc信号),将半静态的pucch资源的集合(例如,pucch资源集)通知给终端200,并利用dci,将pucch资源集所含的多个pucch资源中的由终端200使用的pucch资源通知给终端200。
[0291]
此处,pucch资源例如可以由各反复中的pucch格式、时间资源(例如,码元位置或码元数)、频率资源(例如,prb编号prb数或是否应用跳频)以及码资源(例如,循环移位序列编号及正交码编号)之类的参数构成。
[0292]
另外,构成pucch资源的参数例如也可以包含各反复中的与pucch反复的有无相关的信息、或与反复次数相关的信息。
[0293]
另外,在选项2中,例如关于用于发送sr或csi的pucch资源的确定,基站100可以利用终端专用的高层信号(例如,rrc信号),半静态地将pucch资源通知给终端200。
[0294]
根据选项2,基站100按反复,对终端200通知对于pucch发送的pucch资源的分配及反复次数。由此,例如基站100能够通知对于各pucch反复有所不同的pucch资源,因此,能够提高对于终端200的pucch反复发送的灵活性。
[0295]
<选项3>
[0296]
在选项3中,例如关于用于发送对于由dci分配的pdsch的ack/nack的pucch资源的确定,可以使用上述选项0~选项2的一个方法。
[0297]
在选项3中,基站100例如也可以利用终端专用的高层信号(例如,rrc信号),通知半静态的与对于pucch反复的无效码元相关的信息(例如,模式)。“无效码元”例如可以是如下码元,该码元是虽然根据与时隙格式相关的信息而被设定为上行链路码元,但不需要进行pucch反复的码元。
[0298]
另外,基站100也可以利用终端专用的高层信号(rrc信号),通知分配pdsch的dci中有无如下比特字段,该比特字段表示是否应用与无效码元相关的信息。
[0299]
例如,在分配pdsch的dci中无表示是否应用与无效码元相关的信息的比特字段,且一个pucch反复的发送区间中包含无效码元的情况下,终端200可以判断为在该无效码元中与上下行链路模式发生了竞争,并应用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动作。
[0300]
另外,例如在分配pdsch的dci中有表示是否应用无效码元的信息的比特字段,且该dci的比特字段通知了0的情况下,当一个pucch反复的发送区间中包含无效码元时,终端200可以判断为在该无效码元中与上下行链路模式发生了竞争,并应用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动作。另一方面,例如在dci的比特字段通知了1的情况下,当一个pucch反复的发送区间中包含无效码元时,终端200可以将该无效码元判断为上行链路码元,并应用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动作。
[0301]
此外,比特字段的值不限于上述例子(例如,0:应用,1:不应用)。
[0302]
另外,例如也可以对于pusch反复,通知选项3中的与无效码元相关的信息。与对于pusch反复的无效码元相关的信息、和与对于pucch反复的无效码元相关的方法可以由相同的高层信号(例如,rrc信号)通知,也可以由其他的高层信号(例如,rrc信号)通知。
[0303]
另外,与对于pucch反复的pucch资源相关的信息并不限于上述的分别由上述信号通知的情况,例如可以由终端专用的高层信号、dci中的任一者通知或设定,也可以在标准中被规定。
[0304]
以上,说明了对于pucch反复的pucch资源的通知方法。
[0305]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说明了对于ack/nack(例如,对于下行链路数据信号的应答信号)的pucch资源的分配方法,但pucch资源的分配对象并不限于ack/nack。例如,可以是csi或sr之类的与ack/nack不同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也可以是上行链路数据信号(例如,pusch)。
[0306]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想了从终端向基站发送信号的上行链路的通信。但是,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不限于此,也可以应用于终端彼此间的通信(例如,旁链路(sidelink)的通信)。
[0307]
另外,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下行链路数据信道、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及上行链路数据信道分别不限于pdcch、pdsch、pucch及pusch,也可以是其他名称的控制信道。
[0308]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想了rrc信令作为高层信令,但也可以替换成媒体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的信令及物理层的信令即dci中的通知。
[0309]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时间资源的单位(例如,调度单位)不限于时隙,例如可以是帧、子帧、时隙、子时隙或码元之类的时间资源单位,也可以是其他的时间资源单位。另外,频率资源的单位不限于资源块(例如,prb),例如可以是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资源块组(resource block group,rbg)、子载波或资源元素组(resource element group,reg)之类的频率资源单位,也可以是其他的频率资源单位。
[0310]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应用的参数是一例,并不限于此。例如,码元数l、反复次数k、循环移位序列编号、occ编号或sfi所示的上下行链路模式之类的参数中的至少一者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值,也可以是其他的值。
[0311]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应用pucch格式0~pucch格式4的情况,但pucch格式并不限于这些格式。例如,也可以应用参数的组合不同的其他的pucch格式,该参数是uci的比特数(换句话说,用例(use case))、码元长度(换句话说,持续时间(duration))、rb
尺寸、终端复用数、复用方法(例如,循环移位序列编号及occ编号)或编码方法之类的参数。另外,与pucch格式相关的参数例如并不限定于图1所示的值,也可以是其他的值。
[0312]
<5g nr的系统架构及协议栈>
[0313]
为了实现包含在达到100ghz的频率范围内进行动作的新无线接入技术(nr)的开发的第五代手机技术(也仅称为“5g”)的下一个版本,3gpp正在继续作业。5g标准的第一版完成于2017年末,由此,可过渡到试制依照5g nr的标准的终端(例如,智能电话)以及商用部署。
[0314]
例如,系统架构整体上设想包括gnb的ng-ran(下一代无线接入网络)。gnb提供ng无线接入的用户面(sdap(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服务数据适配协议)/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mac/phy(physical layer,物理层))及控制面(rrc)的协议的ue侧的终结。gnb通过xn接口而彼此连接。另外,gnb通过下一代(next generation,ng)接口而连接于ngc(下一代核心(next generation core)),更具体而言,通过ng-c接口而连接于amf(接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例如,执行amf的特定的核心实体),另外,通过ng-u接口而连接于upf(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例如,执行upf的特定的核心实体)。图16表示ng-ran架构(例如,参照3gpp ts 38.300v15.6.0,章节(section)4)。
[0315]
nr的用户面的协议栈(例如,参照3gpp ts 38.300,章节4.4.1)对于gnb,包含在gnb中在网络侧终结的pdcp(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参照ts38.300的第6.4节))子层、rlc(无线链路控制(参照ts 38.300的第6.3节))子层及mac(媒体访问控制(参照ts 38.300的第6.2节))子层。另外,新的接入层(as:access stratum)的子层(sdap:服务数据适配协议)已导入到pdcp上(例如,参照3gpp ts 38.300的第6.5节)。另外,为了nr而定义了控制面的协议栈(例如,参照ts 38.300,章节4.4.2)。层2的功能的概要记载于ts 38.300的第6节。pdcp子层、rlc子层及mac子层的功能分别列举在ts 38.300的第6.4节、第6.3节及第6.2节中。rrc层的功能列举在ts 38.300的第7节中。
[0316]
例如,媒体访问控制层处理逻辑信道(logical channel)的复用、和包含各种参数集的处理的调度及与调度关联的各功能。
[0317]
例如,物理层(phy)负责编码、phy harq(physical laye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物理层混合自动重发请求)处理、调制、多天线处理及向适当的物理时间-频率资源映射信号的作用。另外,物理层处理对于物理信道的传输信道的映射。物理层以传输信道的形式,对mac层提供服务。物理信道对应于用来发送特定的传输信道的时间频率资源的集合,各传输信道被映射到对应的物理信道。例如,在物理信道中,上行物理信道有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u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c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下行物理信道有pd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bch(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物理广播信道)。
[0318]
在nr的用例/扩展场景中,可包含在数据速率、时延及覆盖范围的方面具有多种必要条件的增强移动宽带(embb)、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大规模机器类通信(mmtc)。例如,期待embb支持imt-advanced(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advanced,高级国际移动通信)所提供的数
据速率的3倍左右的峰值数据速率(在下行链路中为20gbps,在上行链路中为10gbps)以及有效(用户体验(user-experienced))数据速率。另一方面,在urllc的情况下,针对超低时延(用户面的时延在ul及dl中分别为0.5ms)及高可靠性(在1ms内,1-10-5),提出了更严格的必要条件。最后,在mmtc中,优选地,要求高连接密度(在城市环境中,1,000,000台装置/km2)、糟糕环境下的大覆盖范围及用于廉价装置的寿命极长的电池(15年)。
[0319]
因此,有时适合于一个用例的ofdm的参数集(例如,子载波间隔(scs:subcarrier spacing)、ofdm码元长度、循环前缀(cp:cyclic prefix)长度、每个调度区间的码元数)对于其他用例无效。例如,在低时延的服务中,优选地,要求码元长度比mmtc的服务短(因此,子载波间隔更大)和/或每个调度区间(也称为“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发送时间间隔)”)的码元数少。而且,在信道的时延扩展大的扩展场景中,优选地,要求cp长度比时延扩展短的场景长。也可以根据状况而优化子载波间隔,以维持同样的cp开销。nr所支持的子载波间隔的值可以为一个以上。与此对应地,目前考虑了15khz、30khz、60khz

的子载波间隔。码元长度tu及子载波间隔δf根据式δf=1/tu而直接关联。与lte系统同样地,能够使用用语“资源元素”来表示由对于一个ofdm/sc-fdma(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码元的长度的一个子载波构成的最小的资源单位。
[0320]
在新无线系统5g-nr中,针对各参数集及各载波,分别在上行链路及下行链路中定义子载波及ofdm码元的资源网格。资源网格的各元素被称为“资源元素”,其基于频域的频率索引及时域的码元位置而被确定(参照3gpp ts 38.211v15.6.0)。
[0321]
<5g nr中的ng-ran与5gc之间的功能分离>
[0322]
图17表示ng-ran与5gc之间的功能分离。ng-ran的逻辑节点是gnb或ng-enb。5gc具有逻辑节点amf、upf及smf(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会话管理功能)。
[0323]
例如,gnb及ng-enb主持以下的主要功能:
[0324]-无线承载控制(radio bearer control)、无线接纳控制(radio admission control)、连接移动性控制(connection mobility control)、在上行链路及下行链路这两个链路中动态地向ue分配(调度)资源等的无线资源管理(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的功能;
[0325]-数据的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互连协议)标头压缩、加密及完整性保护;
[0326]-在无法根据ue所提供的信息来决定朝向amf的路由的情况下的附接ue时的amf的选择;
[0327]-朝向upf的用户面数据的路由;
[0328]-朝向amf的控制面信息的路由;
[0329]-连接的设定及解除;
[0330]-寻呼消息的调度及发送;
[0331]-系统广播信息(amf或运行管理维护功能(oam:operation,admission,maintenance)为发起源)的调度及发送;
[0332]-用于移动性及调度的测量及测量报告的设定;
[0333]-上行链路中的传输等级的分组标记;
[0334]-会话管理;
[0335]-网络切片的支持;
[0336]-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流的管理及对于数据无线承载的映射;
[0337]-rrc_inactive(rrc非激活)状态下的ue的支持;
[0338]-nas(non access stratum,非接入层)消息的分发功能;
[0339]-无线接入网络的共享;
[0340]-双重连接;
[0341]-nr与e-utra(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之间的紧密协作。
[0342]
接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amf)主持以下的主要功能:
[0343]-使非接入层(nas)信令终结的功能;
[0344]-nas信令的安全;
[0345]-接入层(as)的安全控制;
[0346]-用于3gpp的接入网络之间的移动性的核心网络(cn:core network)节点间信令;
[0347]-到达空闲模式的ue的可能性(包含寻呼的重新发送的控制及执行);
[0348]-注册区域的管理;
[0349]-系统内移动性及系统间移动性的支持;
[0350]-接入认证;
[0351]-包含漫游权限检查的接入许可;
[0352]-移动性管理控制(订阅及策略);
[0353]-网络切片的支持;
[0354]-会话管理功能(smf)的选择。
[0355]
此外,用户面功能(upf)主持以下的主要功能:
[0356]-用于内部(intra)-rat(radio access technology,无线接入技术)移动性/inter-rat(rat间)移动性(在可应用的情况下)的锚点;
[0357]-用于与数据网络之间的相互连接的外部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点;
[0358]-分组的路由及转发;
[0359]-分组检查及用户面部分的策略规则的强制(policy rule enforcement);
[0360]-业务使用量的报告;
[0361]-用于支持朝向数据网络的业务流的路由的上行链路等级分类(uplink classifier);
[0362]-用于支持多宿主pdu会话(multi-homed pdu session)的分支点(branching point);
[0363]-对于用户面的qos处理(例如,分组过滤、闸控(gating)、ul/dl速率控制(ul/dl rate enforcement);
[0364]-上行链路业务的验证(sdf(service data flow,服务数据流)对于qos流的映射);
[0365]-下行链路分组的缓冲及下行链路数据通知的触发功能。
[0366]
最后,会话管理功能(smf)主持以下的主要功能:
[0367]-会话管理;
[0368]-对于ue的ip地址的分配及管理;
[0369]-upf的选择及控制;
[0370]-用于使业务流向适当的目的地的用户面功能(upf)中的业务转向(traffic steering)的设定功能;
[0371]-控制部分的策略的强制及qos;
[0372]-下行链路数据的通知。
[0373]
<rrc连接的设定及重新设定的过程>
[0374]
图18表示nas部分的ue从rrc_idle(rrc空闲)过渡至rrc_connected(rrc已连接)时的ue、gnb及amf(5gc实体)之间的若干个交互(参照ts 38.300v15.6.0)。
[0375]
rrc是用于ue及gnb的设定的高层信令(协议)。通过该过渡,amf准备ue上下文数据(其例如包含pdu会话上下文、安全密钥、ue无线性能(ue radio capability)、ue安全性能(ue security capabilities)等),并将其与初始上下文设定请求(initial context setup request)一起发送至gnb。接着,gnb与ue一起激活as安全。gnb对ue发送安全模式命令(securitymodecommand)消息,ue利用安全模式完成(securitymodecomplete)消息对gnb作出应答,由此来激活as安全。然后,gnb对ue发送rrc重新设定(rrcreconfiguration)消息,且gnb接收对于该rrc重新设定消息的来自ue的rrc重新设定完成(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由此,进行用于设定信令无线承载2(signaling radio bearer 2,srb2)及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的重新设定。对于仅信令的连接,因为不设定srb2及drb,所以可省略与rrc重新设定相关的步骤。最后,gnb利用初始上下文设定应答(initial context setup response)通知amf设定过程已完成。
[0376]
因此,在本公开中提供如下的第五代核心网(5gc)的实体(例如,amf、smf等),其包括:控制电路,在动作时,建立与g节点b(gnodeb)之间的下一代(next generation,ng)连接;以及发送部,在动作时,经由ng连接将初始上下文设定消息发送至g节点b,以设定g节点b与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之间的信令无线承载。具体而言,g节点b将包含资源分配设定信息要素(ie:information element)的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经由信令无线承载发送至ue。接着,ue基于资源分配设定,进行上行链路中的发送或下行链路中的接收。
[0377]
<2020年以后的imt的利用场景>
[0378]
图19表示用于5g nr的若干个用例。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新无线(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new radio,3gpp nr)中,已研究了通过imt-2020构思的支持多种多样的服务及应用的三个用例。用于大容量高速通信(embb:增强移动宽带)的第一阶段的规格的筹划制定已结束。在目前及将来的作业中,除了逐渐扩充embb的支持之外,还包含用于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urllc:ultra-reliable and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s)及多同时连接机器类通信(mmtc:大规模机器类通信)的标准化。图19表示2020年以后的imt的构思上的利用场景的若干个例子(例如参照itu-r m.2083的图2)。
[0379]
urllc的用例有与吞吐量、时延(延迟)及可用性这样的性能相关的严格的必要条件。urllc的用例构思为用于实现今后的工业生产过程或制造过程的无线控制、远程医疗手术、智能电网中的送电配电的自动化、交通安全等应用的一个要素技术。通过确定满足由tr 38.913设定的必要条件的技术,来支持urllc的超高可靠性。在版本15的nr urllc中,作为
重要的必要条件,包含设为目标的用户面的时延在ul(上行链路)中为0.5ms,在dl(下行链路)中为0.5ms这一条件。对于一次分组发送的总体性urllc的必要条件是在用户面的时延为1ms的情况下,对于32字节的分组尺寸,误块率(bler:block error rate)为1e-5。
[0380]
考虑到物理层,可利用大量可采用的方法来提高可靠性。目前的提高可靠性的余地包含定义urllc用的另外的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符)表、更紧凑的dci格式、pdcch的反复等。但是,随着nr(关于nr urllc的重要的必要条件)更稳定且受到进一步开发,可扩大该余地以实现超高可靠性。版本15中的nr urllc的具体用例包含增强现实/虚拟现实(ar(augmented reality)/vr(virtual reality))、e-健康、e-安全及至关重要的应用。
[0381]
另外,nr urllc的目标的技术强化旨在改善时延以及提高可靠性。用于改善时延的技术强化包含可设定的参数集、利用灵活映射的非基于时隙的调度、免授权的(已设定的授权的)上行链路、数据信道中的时隙级的反复、以及下行链路中的占先(pre-emption)。占先是指停止已分配有资源的发送,并将该已被分配的资源用于后请求的、需满足时延更低/优先级更高的必要条件的其他发送。因此,已被允许的发送会被之后的发送代替。可与具体的服务类型无关地应用占先。例如,服务类型a(urllc)的发送也可以被服务类型b(embb等)的发送代替。与可靠性提高相关的技术强化包含用于目标bler为1e-5的专用cqi/mcs表。
[0382]
mmtc(大规模机器类通信)的用例的特征在于:典型而言,如下的连接装置的数量极多,该连接装置发送不易受时延影响的较少量的数据。对于装置,要求其价格低且电池寿命非常长。根据nr的观点,利用非常窄的带宽部分是可节省ue的电力并延长其电池寿命的一个解决方法。
[0383]
如上所述,预测nr中的可靠性提高的余地会进一步扩大。其为对于所有情况而言的重要的必要条件之一,例如,与urllc及mmtc相关的重要的必要条件是高可靠性或超高可靠性。从无线的观点及网络的观点考虑,可在若干个机制中提高可靠性。总体而言,存在有可能有助于提高可靠性的两个~三个重要的领域。这些领域包括紧凑的控制信道信息、数据信道/控制信道的反复、以及与频域、时域和/或空间域相关的分集。这些领域可与特定的通信场景无关地、普遍用于提高可靠性。
[0384]
关于nr urllc,设想了工厂自动化、运输业及电力输送这样的必要条件更严格的进一步的用例。严格的必要条件是指高可靠性(达到10-6级的可靠性)、高可用性、达到256字节的分组尺寸、达到数微秒(μs)左右的时间同步(time synchronization)(能够对应于用例,根据频率范围及0.5ms~1ms左右的短时延(例如,设为目标的用户面中的0.5ms的时延),将值设为1μs或数微秒)。
[0385]
而且,关于nr urllc,从物理层的观点考虑,可有若干个技术强化。这些技术强化包括与紧凑的dci相关的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强化、pdcch的反复、pdcch的监视的增加。另外,uci(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强化与增强(enhanced)harq(混合自动重发请求)及csi反馈的强化相关。另外,可有与微时隙(mini-slot)级的跳频相关的pusch的强化及重新发送/反复的强化。用语“微时隙”是指包含的码元数量比时隙少的发送时间间隔(tti)(时隙具备14个码元)。
[0386]
<qos控制>
[0387]
5g的qos(服务质量)模型基于qos流,既支持需要保证流比特率的qos流(gbr:
guaranteed bit rate qos流),也支持不需要保证流比特率的qos流(非gbr qos流)。因此,在nas级中,qos流是pdu会话中的粒度最细微的qos的划分。根据经由ng-u接口而由封装标头(encapsulation header)传输的qos流id(qfi:qos flow id),在pdu会话内确定qos流。
[0388]
针对各ue,5gc建立一个以上的pdu会话。针对各ue,配合pdu会话,ng-ran例如如在前文中参照图18说明的那样,建立至少一个数据无线承载(drb)。另外,也可在之后设定新增到该pdu会话的qos流中的drb(何时设定取决于ng-ran)。ng-ran将属于各种pdu会话的分组映射到各种drb。ue及5gc中的nas级分组过滤器用于使ul分组及dl分组与qos流关联,ue及ng-ran中的as级映射规则使ul qos流及dl qos流与drb关联。
[0389]
图20表示5g nr的非漫游参考架构(non-roaming reference architecture)(参照ts 23.501v16.1.0,章节4.23)。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af)(例如,主持图19所例示的5g服务的外部应用服务器)与3gpp核心网络进行交互,以提供服务。例如,为了支持对业务的路由造成影响的应用而接入网络开放功能(network exposure function,nef),或者为了策略控制(例如,qos控制)而与策略框架进行交互(参照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基于运营商的部署,运营商认为可信任的应用功能能够与关联的网络功能(network function)直接交互。未被运营商允许直接接入网络功能的应用功能经由nef,使用对于外部的开放框架而与关联的网络功能交互。
[0390]
图20还表示5g架构的进一步的功能单位,即,网络切片选择功能(network slice selection function,nssf)、网络存储功能(network repository function,nrf)、统一数据管理(unified data management,udm)、认证服务器功能(authentication server function,ausf)、接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amf)、会话管理功能(smf)及数据网络(dn:data network,例如由运营商提供的服务、互联网接入或由第三方提供的服务)。核心网络的功能及应用服务的全部或一部分也可以部署在云端计算环境中并进行动作。
[0391]
因此,在本公开中提供如下的应用服务器(例如,5g架构的af),其包括:发送部,为了建立包含与qos必要条件对应的g节点b与ue之间的无线承载的pdu会话,在动作时,将包含对于urllc服务、emmb服务和mmtc服务中的至少一个服务的qos必要条件的请求发送至5gc的功能(例如,nef、amf、smf、pcf、upf等)中的至少一个功能;以及控制电路,在动作时,使用已建立的pdu会话进行服务。
[0392]
本公开能够通过软件、硬件或在与硬件协作下的软件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使用的各功能块部分地或整体地被实现为作为集成电路的lsi(large scale integration,大规模集成电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过程也可以部分地或整体地由一个lsi或由lsi的组合控制。lsi可以由各个芯片构成,也可以是以包含功能块的一部分或全部的方式由一个芯片构成。lsi也可以包括数据的输入和输出。lsi根据集成度的不同,也可以称为“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系统lsi(system lsi)”、“超大lsi(super lsi)”、“特大lsi(ultra lsi)”。
[0393]
集成电路化的方法不限于lsi,也可以由专用电路、通用处理器或专用处理器实现。另外,也可以利用lsi制造后能够编程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可以对lsi内部的电路块的连接或设定进行重新构置的可重构处理器(reconfigurable processor)。本公开也可以被实现为数字处理或模拟处理。
[0394]
再有,如果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或者其他技术的派生,出现了代替lsi的集成电
路化的技术,当然也可以利用该技术来实现功能块的集成化。还存在应用生物技术等的可能性。
[0395]
本公开可在具有通信功能的所有种类的装置、设备、系统(总称为“通信装置”)中实施。通信装置也可以包含无线收发机(transceiver)和处理/控制电路。无线收发机也可以包含接收部和发送部,或者发挥这些部分的功能。无线收发机(发送部、接收部)也可以包含rf(radio frequency,射频)模块和一个或多个天线。rf模块也可以包含放大器、rf调制器/解调器、或类似于这些的装置。通信装置的非限定性的例子包括:电话(手机、智能手机等)、平板电脑、个人电脑(pc)(膝上型电脑、台式机、笔记本电脑等)、相机(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等)、数码播放器(数码音频/视频播放器等)、可穿戴设备(可穿戴相机、智能手表、跟踪设备等)、游戏机、电子书阅读器、远程健康/远程医疗(远程保健/医学处方)设备、带有通信功能的交通工具或交通运输工具(汽车、飞机、轮船等)、以及上述各种装置的组合。
[0396]
通信装置并不限定于可携带或可移动的装置,也包含无法携带或被固定的所有种类的装置、设备、系统。例如包括:智能家居设备(家电设备、照明设备、智能电表或计量器、控制面板等)、自动售货机、以及其他可存在于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网络上的所有“物体(things)”。
[0397]
通信除了包含通过蜂窝系统、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系统、通信卫星系统等进行的数据通信之外,还包含通过这些系统的组合进行的数据通信。
[0398]
另外,通信装置也包含与执行本公开中记载的通信功能的通信设备连接或连结的、控制器或传感器等设备。例如,包含产生执行通信装置的通信功能的通信设备所使用的控制信号或数据信号的控制器或传感器。
[0399]
另外,通信装置包含与上述非限定性的各种装置进行通信或对上述各种装置进行控制的基础设施设备,例如,基站、接入点、以及其他所有的装置、设备、系统。
[0400]
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包括:控制电路,对与调度单位对应的单位时间区间设定多个第一发送机会;以及发送电路,在所述多个第一发送机会中,进行上行控制信息的反复发送。
[0401]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基于与所述单位时间区间中的码元结构相关的信息,将所述多个第一发送机会中的、一部分的码元被设定为下行链路码元的发送机会变更为第二发送机会,该第二发送机会包含与所述一部分的码元不同的其他码元。
[0402]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将所述多个第一发送机会中的跨越多个所述单位时间区间的发送机会,在所述单位时间区间的边界分割成多个第二发送机会。
[0403]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发送机会的码元数比所述第一发送机会的码元数少的情况下,所述控制电路删截对应于所述第一发送机会的格式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
[0404]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基于所述第二发送机会的码元数,决定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格式。
[0405]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发送机会满足某个条件的情况下,所述控制电路决定在该第二发送机会中不发送所述上行控制信息。
[0406]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条件是对应于所述第二发送机会的格式与对应于所述第一发送机会的格式不同。
[0407]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条件是所述第二发送机会的码元数小于阈值。
[0408]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条件是所述第二发送机会内不包含参考信号。
[0409]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对应于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格式是所规定的码元数为阈值以下的格式。
[0410]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送机会由以对应于所述格式的码元数为单位的码元的组合构成。
[0411]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参数包含于对于所述第二发送机会决定的所述格式所规定的第二参数的情况下,所述控制电路决定在该第二发送机会中发送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一参数是对所述终端设定的与终端复用相关的参数。
[0412]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参数不包含于对于所述第二发送机会的所述第二参数的情况下,所述控制电路决定在该第二发送机会中不发送所述上行控制信息。
[0413]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参数不包含于对于所述第二发送机会的所述第二参数的情况下,所述发送电路在该第二发送机会中使用对应于所述第一参数的频率资源来发送所述上行控制信息。
[0414]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送电路在所述第二发送机会中使用多个频率资源来发送所述上行控制信息。
[0415]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中,终端对与调度单位对应的单位时间区间设定多个发送机会;并且在所述多个发送机会中,进行上行控制信息的反复发送。
[0416]
在2020年2月10日申请的特愿2020-020721的日本专利申请所包含的说明书、附图及说明书摘要的公开内容,全部引用于本技术。
[0417]
工业实用性
[0418]
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无线通信系统是有用的。
[0419]
附图标记说明
[0420]
100 基站
[0421]
101、205 控制部
[0422]
102 高层控制信号产生部
[0423]
103 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产生部
[0424]
104、206 编码部
[0425]
105、207 调制部
[0426]
106、208 信号分配部
[0427]
107、209 发送部
[0428]
108、201 接收部
[0429]
109、202 提取部
[0430]
110、203 解调部
[0431]
111、204 解码部
[0432]
200 终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