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传输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0076780发布日期:2022-05-18 03:29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传输设备与流程
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传输设备
1.本技术要求于2019年11月08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921922693.4、申请名称为“无线传屏装置与电子系统”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技术中。本技术要求于2019年11月08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921922694.9、申请名称为“无线传屏装置与电子系统”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技术中。
技术领域
2.本技术涉及电子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传输设备。


背景技术:

3.为了帮助人们在会议上的交流,传统技术提供了很多技术方案。例如将演示文稿投影到幕布上展示分享、远程即时通信以及大屏幕触控平板提供书写画布等,还有一种方式是使用数据传输设备,数据传输设备具有通信接口和数据传输模组,当通信接口通过连接线与用户的电子设备的对应接口插接时,可以将用户的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通过数据传输模组传输到会议室中的大屏幕平板上。
4.传统技术中,一些数据传输设备在与电子设备连接之后,可以由电子设备向数据传输设备供电,但是,数据传输设备内的数据传输模组在数据传输设备与电子设备连接得电之后才开始进行初始化等配置流程,在经过一段时间配置完成之后,数据传输模组才开始工作,使得数据传输设备的配置时间耗时较长,降低了数据传输设备的响应速度和工作效率。而在另一些传统技术中,可以在数据传输设备内设置电源为数据传输模组供电,使得数据传输模组保持上电状态,可以在数据传输设备连接电子设备后的即时将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进行投屏从而提高效率,但是这对电源的容量和体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使得电源占用数据传输设备内大量空间。
5.因此,数据传输设备如何兼顾空间和效率,使其电源不需要过大容量和体积的情况下,还能够提高数据传输设备在投屏时的响应速度和工作效率,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传输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数据传输设备工作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7.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数据传输设备,所述数据传输设备包括电源、微控制器、通信接口、振动传感器、可控开关和数据传输模组,所述可控开关连接在所述电源和所述数据传输模组之间,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数据并将所接收数据传输给所述数据传输模组,所述振动传感器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设备的移动情况生成检测数据,所述数据传输模组用于与显示设备进行数据通信,所述微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振动传感器的检测数据控制所述可控开关的通断;
8.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所述微控制器接收所述振动传感器发送的检测数据,所述检测数据包括所述振动传感器自身的加速度值;所述微控制器确定所述振动传感器自身的加速度值超过预设的加速度阈值时,所述微控制器向所述可控开关发送第一导通信号;所述可控开关根据所述第一导通信号闭合,将所述电源和所述数据传输模组之间的供电连接导通;所述数据传输模组进行通信配置;所述通信配置包括:所述通信接口的通信配置;和/或所述数据传输模组与所述显示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配置。
9.在本技术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电子设备接入所述通信接口后,所述数据传输模组从所述通信接口接收流媒体数据,并对所述流媒体数据进行编码;所述数据传输模组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发送给所述显示设备。
10.在本技术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设备还包括外部电源检测模块,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通信接口是否有外部电源接入;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没有检测到所述通信接口有外部电源接入时,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向所述可控开关发送第二导通信号;所述可控开关根据所述第一导通信号闭合,将所述电源和所述数据传输模组之间的供电连接导通,包括:所述可控开关根据所述第一导通信号和第二导通信号闭合,将所述电源和所述数据传输模组之间的供电连接导通。
11.在本技术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和所述数据传输模组之间的供电连接导通之后,还包括步骤: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通信接口有外部电源接入时,向所述可控开关发送第二断开信号;所述可控开关根据所述第二断开信号断开,所述电源和所述数据传输模组之间断开供电连接。
12.在本技术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和所述数据传输模组之间的供电连接导通之后,还包括步骤:所述微控制器确定在向所述可控开关发送第一导通信号后的第一预设时间内所述通信接口没有外部电源接入,则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后所述微控制器向所述可控开关发送第一断开信号;所述可控开关根据所述第一断开信号断开,所述电源和所述数据传输模组之间断开供电连接。
13.在本技术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和所述数据传输模组之间断开供电连接之后,还包括步骤: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检测到外部电源从所述通信接口脱离,所述通信接口没有外部电源接入时,向所述可控开关发送第二导通信号;同时,在外部电源从所述通信接口脱离之后的第二预设时间内,所述微控制器向所述可控开关发送第一导通信号。
14.在本技术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微控制器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之后,向所述可控开关发送第一断开信号。
15.在本技术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模组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发送给所述显示设备,包括:所述数据传输模组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和数据传输指令发送给所述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数据传输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显示设备对所述流媒体数据进行处理并显示。
16.在本技术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模组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和数据传输指令发送给所述显示设备,包括: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开始指令后,所述数据传输模组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和数据传输指令发送给所述显示设备。
17.在本技术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停止指令后,所述数据传输模组停止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发送给所述显示设备,并向所述显示设备发送停止
传输指令;其中,所述停止传输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显示设备不显示所述流媒体数据。
18.在本技术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外部电源检测模块检测到外部电源从所述通信接口脱离,所述数据传输模组停止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发送给所述显示设备,并向所述显示设备发送停止传输指令;其中,所述停止传输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显示设备不显示所述流媒体数据。
19.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数据传输设备,所述数据传输设备包括电源、微控制器、通信接口、振动传感器、可控开关和数据传输模组;所述可控开关连接在所述电源和所述数据传输模组之间,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数据并将所接收数据传输给所述数据传输模组,所述振动传感器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设备的移动情况生成检测数据,所述数据传输模组用于与显示设备进行数据通信,所述微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振动传感器发送的中断信号控制所述可控开关的通断;
20.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所述振动传感器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设备的移动情况生成检测数据,所述检测数据包括所述振动传感器自身的加速度值;所述振动传感器确定所述振动传感器自身的加速度值超过预设的加速度阈值时,向所述微控制器发送中断信号;所述微控制器接收到所述中断信号后,所述微控制器向所述可控开关发送第一导通信号;所述可控开关根据所述第一导通信号闭合,将所述电源和所述数据传输模组之间的供电连接导通;所述数据传输模组进行通信配置;所述通信配置包括:所述通信接口的通信配置;和/或所述数据传输模组与所述显示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配置。
21.在本技术第二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电子设备接入所述通信接口后,所述数据传输模组从所述通信接口接收流媒体数据,并对所述流媒体数据进行编码;所述数据传输模组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发送给所述显示设备。
22.在本技术第二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设备还包括外部电源检测模块,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通信接口是否有外部电源接入;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没有检测到所述通信接口有外部电源接入时,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向所述可控开关发送第二导通信号;所述可控开关根据所述第一导通信号闭合,将所述电源和所述数据传输模组之间的供电连接导通,包括:所述可控开关根据所述第一导通信号和第二导通信号闭合,将所述电源和所述数据传输模组之间的供电连接导通。
23.在本技术第二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和所述数据传输模组之间的供电连接导通之后,还包括步骤: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通信接口有外部电源接入时,向所述可控开关发送第二断开信号;所述可控开关根据所述第二断开信号断开,所述电源和所述数据传输模组之间断开供电连接。
24.在本技术第二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和所述数据传输模组之间的供电连接导通之后,还包括步骤:所述微控制器确定在向所述可控开关发送第一导通信号后的第一预设时间内所述通信接口没有外部电源接入,则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后所述微控制器向所述可控开关发送第一断开信号;所述可控开关根据所述第一断开信号断开,所述电源和所述数据传输模组之间断开供电连接。
25.在本技术第二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和所述数据传输模组之间断开供电连接之后,还包括步骤: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检测到外部电源从所述通信接口脱离,所述通信接口没有外部电源接入时,向所述可控开关发送第二导通信号;同时,在外部电源从所述通
信接口脱离之后的第二预设时间内,所述微控制器向所述可控开关发送第一导通信号。
26.在本技术第二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微控制器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之后,向所述可控开关发送第一断开信号。
27.在本技术第二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模组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发送给所述显示设备,包括:所述数据传输模组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和数据传输指令发送给所述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数据传输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显示设备对所述流媒体数据进行处理并显示。
28.在本技术第二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模组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和数据传输指令发送给所述显示设备,包括: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开始指令后,所述数据传输模组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和数据传输指令发送给所述显示设备。
29.在本技术第二方面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停止指令后,所述数据传输模组停止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发送给所述显示设备,并向所述显示设备发送停止传输指令;其中,所述停止传输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显示设备不显示所述流媒体数据。
30.在本技术第二方面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外部电源检测模块检测到外部电源从所述通信接口脱离,所述数据传输模组停止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发送给所述显示设备,并向所述显示设备发送停止传输指令;其中,所述停止传输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显示设备不显示所述流媒体数据。
31.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设备,所述数据传输设备包括电源、微控制器、通信接口、振动传感器、可控开关和数据传输模组;所述可控开关连接在所述电源和所述数据传输模组之间;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数据并将所接收数据传输给所述数据传输模组;所述振动传感器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设备的移动情况生成检测数据,所述检测数据携带所述振动传感器自身的加速度值;所述数据传输模组用于与显示设备进行数据通信;所述微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振动传感器的检测数据和预设的加速度阈值控制所述可控开关的通断。
32.在本技术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当所述可控开关闭合,所述电源和所述数据传输模组之间的供电连接导通,所述数据传输模组还用于进行通信配置;所述通信配置包括:所述通信接口的通信配置;和/或所述数据传输模组与所述显示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配置。
33.在本技术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模组还用于,当电子设备接入所述通信接口后,从所述通信接口接收流媒体数据,并对所述流媒体数据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发送给所述显示设备。
34.在本技术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外部电源检测模块,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连接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可控开关;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通信接口是否有外部电源接入。
35.在本技术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通信接口,发射极接地,集电极连接所述电源;所述第一三极管的所述基极接入外部电源时,所述集电极发出第二断开信号,用于指示断开所述可控开关;所述第一三极管的所述基极没有接入外部电源时,所述集电极发出第二导通信号,用于指示导通所述可控开关。
36.在本技术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和所述微控制器共同用于控制所述可控开关的通断;其中,所述可控开关在收到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发送的指示其导通的信号和所述微控制器发送的指示其导通的信号时闭合,所述可控开关在收到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发送的指示其断开的信号或所述微控制器发送的指示其断开的信号时断开。
37.在本技术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还包括:逻辑门电路;所述逻辑门电路用于根据来自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和所述微控制器的指示信号,控制所述可控开关的通断。
38.在本技术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可控开关包括:场效应晶体管;其中,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逻辑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场效应管的源级连接所述电源,漏级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组;或者,所述场效应管的漏级连接所述电源,源级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组。
39.在本技术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逻辑门电路包括:与门电路;所述微控制器具体用于,向所述与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发送第一导通信号;所述外部检测模块具体用于,在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没有接入外部电源时,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向所述与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发送第二导通信号;所述与门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导通信号和所述第二导通信号输出控制信号到所述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通过所述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控制所述场效应晶体管源级和漏级导通。
40.在本技术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微控制器,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源,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还连接所述与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41.在本技术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三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与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源,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还连接所述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42.在本技术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外部检测模块具体用于,在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接入外部电源时,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向所述与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发送第二断开信号;所述与门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断开信号输出控制信号到所述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通过所述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控制所述场效应晶体管源级和漏级断开。
43.在本技术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还连接所述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用于通过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确定所述通信接口是否有外部电源接入。
44.在本技术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通信接口,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还通过所述第四电阻接地。
45.在本技术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微控制器具体用于,在所述电源和所述数据传输模组之间的供电连接导通之后,通过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确定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所述通信接口没有外部电源接入,则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后向所述可控开关发送第一断开信号;所述可控开关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断开信号断开。
46.在本技术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微控制器具体用于,当通过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检测到外部电源接入所述通信接口后又从所述通信接口脱离,则在外部电源从所述
通信接口脱离后的第二预设时间内,向所述可控开关发送第一导通信号。
47.在本技术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微控制器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之后,向所述可控开关发送第一断开信号。
48.在本技术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模组具体用于,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和数据传输指令发送给所述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数据传输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显示设备对所述流媒体数据进行处理并显示。
49.在本技术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模组具体用于,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开始指令后,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和数据传输指令发送给所述显示设备。
50.在本技术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模组具体用于,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停止指令后,停止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发送给所述显示设备,并向显示设备发送停止传输指令。
51.在本技术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物理按键,所述物理按键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组;所述物理按键用于,当检测到用户的按压动作,则向所述数据传输模组发送所述开始指令。
52.在本技术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物理按键用于,当发送所述开始指令后,检测到用户的按压动作,向所述数据传输模组发送停止指令。
53.在本技术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外部电源检测模块还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组,所述数据传输模组用于通过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确定所述通信接口是否有外部电源接入。
54.在本技术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通信接口,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组,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还通过所述第四电阻接地。
55.在本技术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模组具体用于,当检测到外部电源从所述通信接口脱离,则停止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发送给所述显示设备,并向显示设备发送停止传输指令。
56.在本技术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外部电源检测模块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所述微控制器与所述数据传输模组连接;其中,当所述微控制器通过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确定所述通信接口是否有外部电源接入时,所述微控制器将所述通信接口是否有外部电源接入的确定结果发送至所述数据传输模组。
57.在本技术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外部电源检测模块与所述数据传输模组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组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其中,当所述数据传输模组通过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确定所述通信接口是否有外部电源接入时,所述数据传输模组将所述通信接口是否有外部电源接入的确定结果发送至所述微控制器。
58.在本技术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包括:电源管理模块和电池;其中,所述电池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还分别连接所述通信接口、所述微控制器和所述可控开关;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充放电管理。
59.在本技术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充电管理模块和电源芯片模块;其中,所述充电管理模块分别连接所述通信接口、所述电源芯片模块、所述电池和所述可控开关,所述电源芯片模块还连接所述微控制器;其中,所述充电管理模块用于对所
述电池进行充放电管理,所述电源芯片模块用于为所述微控制器供电。
60.本技术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设备,所述数据传输设备包括电源、微控制器、通信接口、振动传感器、可控开关和数据传输模组;所述可控开关连接在所述电源和所述数据传输模组之间;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数据并将所接收数据传输给所述数据传输模组;所述振动传感器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设备的移动情况生成检测数据,所述检测数据携带所述振动传感器自身的加速度值,所述振动传感器根据所述振动传感器自身的加速度值和预设的加速度阈值向所述微控制器发送中断信号;所述数据传输模组用于与显示设备进行数据通信;所述微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振动传感器发送的中断信号控制所述可控开关的通断。
61.在本技术第四方面一实施例中,当所述可控开关闭合,所述电源和所述数据传输模组之间的供电连接导通,所述数据传输模组还用于进行通信配置;所述通信配置包括:所述通信接口的通信配置;和/或所述数据传输模组与所述显示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配置。
62.在本技术第四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模组还用于,当电子设备接入所述通信接口后,从所述通信接口接收流媒体数据,并对所述流媒体数据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发送给所述显示设备。
63.在本技术第四方面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外部电源检测模块,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连接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可控开关;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通信接口是否有外部电源接入。
64.在本技术第四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通信接口,发射极接地,集电极连接所述电源;所述第一三极管的所述基极接入外部电源时,所述集电极发出第二断开信号,用于指示断开所述可控开关;所述第一三极管的所述基极没有接入外部电源时,所述集电极发出第二导通信号,用于指示导通所述可控开关。
65.在本技术第四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和所述微控制器共同用于控制所述可控开关的通断;其中,所述可控开关在收到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发送的指示其导通的信号和所述微控制器发送的指示其导通的信号时闭合,所述可控开关在收到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发送的指示其断开的信号或所述微控制器发送的指示其断开的信号时断开。
66.在本技术第四方面一实施例中,还包括:逻辑门电路;所述逻辑门电路用于根据来自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和所述微控制器的指示信号,控制所述可控开关的通断。
67.在本技术第四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可控开关包括:场效应晶体管;其中,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逻辑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场效应管的源级连接所述电源,漏级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组;或者,所述场效应管的漏级连接所述电源,源级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组。
68.在本技术第四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逻辑门电路包括:与门电路;所述微控制器具体用于,向所述与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发送第一导通信号;所述外部检测模块具体用于,在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没有接入外部电源时,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向所述与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发送第二导通信号;所述与门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导通信号和所述第二导通信
号输出控制信号到所述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通过所述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控制所述场效应晶体管源级和漏级导通。
69.在本技术第四方面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微控制器,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源,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还连接所述与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70.在本技术第四方面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三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与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源,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还连接所述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71.在本技术第四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外部检测模块具体用于,在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接入外部电源时,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向所述与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发送第二断开信号;所述与门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断开信号输出控制信号到所述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通过所述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控制所述场效应晶体管源级和漏级断开。
72.在本技术第四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还连接所述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用于通过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确定所述通信接口是否有外部电源接入。
73.在本技术第四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通信接口,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还通过所述第四电阻接地。
74.在本技术第四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微控制器具体用于,在所述电源和所述数据传输模组之间的供电连接导通之后,通过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确定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所述通信接口没有外部电源接入,则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后向所述可控开关发送第一断开信号;所述可控开关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断开信号断开。
75.在本技术第四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微控制器具体用于,当通过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检测到外部电源接入所述通信接口后又从所述通信接口脱离,则在外部电源从所述通信接口脱离后的第二预设时间内,向所述可控开关发送第一导通信号。
76.在本技术第四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微控制器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之后,向所述可控开关发送第一断开信号。
77.在本技术第四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模组具体用于,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和数据传输指令发送给所述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数据传输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显示设备对所述流媒体数据进行处理并显示。
78.在本技术第四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模组具体用于,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开始指令后,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和数据传输指令发送给所述显示设备。
79.在本技术第四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模组具体用于,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停止指令后,停止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发送给所述显示设备,并向显示设备发送停止传输指令。
80.在本技术第四方面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物理按键,所述物理按键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组;所述物理按键用于,当检测到用户的按压动作,则向所述数据传输模组发送所述开始指令。
81.在本技术第四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物理按键用于,当发送所述开始指令后,检测
到用户的按压动作,向所述数据传输模组发送停止指令。
82.在本技术第四方面一实施例中,外部电源检测模块还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组,所述数据传输模组用于通过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确定所述通信接口是否有外部电源接入。
83.在本技术第四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通信接口,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组,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还通过所述第四电阻接地。
84.在本技术第四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模组具体用于,当检测到外部电源从所述通信接口脱离,则停止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发送给所述显示设备,并向显示设备发送停止传输指令。
85.在本技术第四方面一实施例中,外部电源检测模块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所述微控制器与所述数据传输模组连接;其中,当所述微控制器通过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确定所述通信接口是否有外部电源接入时,所述微控制器将所述通信接口是否有外部电源接入的确定结果发送至所述数据传输模组。
86.在本技术第四方面一实施例中,外部电源检测模块与所述数据传输模组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组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其中,当所述数据传输模组通过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确定所述通信接口是否有外部电源接入时,所述数据传输模组将所述通信接口是否有外部电源接入的确定结果发送至所述微控制器。
87.在本技术第四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包括:电源管理模块和电池;其中,所述电池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还分别连接所述通信接口、所述微控制器和所述可控开关;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充放电管理。
88.在本技术第四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充电管理模块和电源芯片模块;其中,所述充电管理模块分别连接所述通信接口、所述电源芯片模块、所述电池和所述可控开关,所述电源芯片模块还连接所述微控制器;其中,所述充电管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充放电管理,所述电源芯片模块用于为所述微控制器供电。
89.本技术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设备,所述数据传输设备包括电源接口、微控制器、通信接口、振动传感器、可控开关和数据传输模组;所述电源接口用于连接电源;所述可控开关连接在所述电源接口和所述数据传输模组之间;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数据并将所接收数据传输给所述数据传输模组;所述振动传感器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设备的移动情况生成检测数据,所述检测数据携带所述振动传感器自身的加速度值;所述数据传输模组用于与显示设备进行数据通信;所述微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振动传感器的检测数据和预设的加速度阈值控制所述可控开关的通断。
90.在本技术第五方面一实施例中,当所述可控开关闭合,所述电源和所述数据传输模组之间的供电连接导通,所述数据传输模组还用于进行通信配置;所述通信配置包括:所述通信接口的通信配置;和/或所述数据传输模组与所述显示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配置。
91.在本技术第五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模组还用于,当电子设备接入所述通信接口后,从所述通信接口接收流媒体数据,并对所述流媒体数据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发送给所述显示设备。
92.在本技术第五方面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外部电源检测模块,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连接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可控开关;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通信接口是否有外部电源接入。
93.在本技术第五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通信接口,发射极接地,集电极连接所述电源;所述第一三极管的所述基极接入外部电源时,所述集电极发出第二断开信号,用于指示断开所述可控开关;所述第一三极管的所述基极没有接入外部电源时,所述集电极发出第二导通信号,用于指示导通所述可控开关。
94.在本技术第五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和所述微控制器共同用于控制所述可控开关的通断;其中,所述可控开关在收到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发送的指示其导通的信号和所述微控制器发送的指示其导通的信号时闭合,所述可控开关在收到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发送的指示其断开的信号或所述微控制器发送的指示其断开的信号时断开。
95.在本技术第五方面一实施例中,还包括:逻辑门电路;所述逻辑门电路用于根据来自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和所述微控制器的指示信号,控制所述可控开关的通断。
96.在本技术第五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可控开关包括:场效应晶体管;其中,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逻辑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场效应管的源级连接所述电源,漏级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组;或者,所述场效应管的漏级连接所述电源,源级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组。
97.在本技术第五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逻辑门电路包括:与门电路;所述微控制器具体用于,向所述与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发送第一导通信号;所述外部检测模块具体用于,在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没有接入外部电源时,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向所述与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发送第二导通信号;所述与门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导通信号和所述第二导通信号输出控制信号到所述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通过所述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控制所述场效应晶体管源级和漏级导通。
98.在本技术第五方面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微控制器,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源,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还连接所述与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99.在本技术第五方面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三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与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源,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还连接所述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100.在本技术第五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外部检测模块具体用于,在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接入外部电源时,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向所述与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发送第二断开信号;所述与门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断开信号输出控制信号到所述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通过所述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控制所述场效应晶体管源级和漏级断开。
101.在本技术第五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还连接所述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用于通过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确定所述通信接口是否有外部电源接入。
102.在本技术第五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通信接口,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
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还通过所述第四电阻接地。
103.在本技术第五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微控制器具体用于,在所述电源和所述数据传输模组之间的供电连接导通之后,通过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确定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所述通信接口没有外部电源接入,则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后向所述可控开关发送第一断开信号;所述可控开关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断开信号断开。
104.在本技术第五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微控制器具体用于,当通过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检测到外部电源接入所述通信接口后又从所述通信接口脱离,则在外部电源从所述通信接口脱离后的第二预设时间内,向所述可控开关发送第一导通信号。
105.在本技术第五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微控制器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之后,向所述可控开关发送第一断开信号。
106.在本技术第五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模组具体用于,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和数据传输指令发送给所述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数据传输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显示设备对所述流媒体数据进行处理并显示。
107.在本技术第五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模组具体用于,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开始指令后,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和数据传输指令发送给所述显示设备。
108.在本技术第五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模组具体用于,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停止指令后,停止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发送给所述显示设备,并向显示设备发送停止传输指令。
109.在本技术第五方面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物理按键,所述物理按键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组;所述物理按键用于,当检测到用户的按压动作,则向所述数据传输模组发送所述开始指令。
110.在本技术第五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物理按键用于,当发送所述开始指令后,检测到用户的按压动作,向所述数据传输模组发送停止指令。
111.在本技术第五方面一实施例中,外部电源检测模块还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组,所述数据传输模组用于通过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确定所述通信接口是否有外部电源接入。
112.在本技术第五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通信接口,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组,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还通过所述第四电阻接地。
113.在本技术第五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模组具体用于,当检测到外部电源从所述通信接口脱离,则停止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发送给所述显示设备,并向显示设备发送停止传输指令。
114.在本技术第五方面一实施例中,外部电源检测模块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所述微控制器与所述数据传输模组连接;其中,当所述微控制器通过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确定所述通信接口是否有外部电源接入时,所述微控制器将所述通信接口是否有外部电源接入的确定结果发送至所述数据传输模组。
115.在本技术第五方面一实施例中,外部电源检测模块与所述数据传输模组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组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其中,当所述数据传输模组通过所述外部电源检测
模块确定所述通信接口是否有外部电源接入时,所述数据传输模组将所述通信接口是否有外部电源接入的确定结果发送至所述微控制器。
116.本技术第六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设备,所述数据传输设备包括电源接口、微控制器、通信接口、振动传感器、可控开关和数据传输模组;所述电源接口用于连接电源;所述可控开关连接在所述电源接口和所述数据传输模组之间;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数据并将所接收数据传输给所述数据传输模组;所述振动传感器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设备的移动情况生成检测数据,所述检测数据携带所述振动传感器自身的加速度值,所述振动传感器根据所述振动传感器自身的加速度值和预设的加速度阈值向所述微控制器发送中断信号;所述数据传输模组用于与显示设备进行数据通信;所述微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振动传感器发送的中断信号控制所述可控开关的通断。
117.在本技术第六方面一实施例中,当所述可控开关闭合,所述电源和所述数据传输模组之间的供电连接导通,所述数据传输模组还用于进行通信配置;所述通信配置包括:所述通信接口的通信配置;和/或所述数据传输模组与所述显示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配置。
118.在本技术第六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模组还用于,当电子设备接入所述通信接口后,从所述通信接口接收流媒体数据,并对所述流媒体数据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发送给所述显示设备。
119.在本技术第六方面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外部电源检测模块,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连接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可控开关;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通信接口是否有外部电源接入。
120.在本技术第六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通信接口,发射极接地,集电极连接所述电源;所述第一三极管的所述基极接入外部电源时,所述集电极发出第二断开信号,用于指示断开所述可控开关;所述第一三极管的所述基极没有接入外部电源时,所述集电极发出第二导通信号,用于指示导通所述可控开关。
121.在本技术第六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和所述微控制器共同用于控制所述可控开关的通断;其中,所述可控开关在收到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发送的指示其导通的信号和所述微控制器发送的指示其导通的信号时闭合,所述可控开关在收到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发送的指示其断开的信号或所述微控制器发送的指示其断开的信号时断开。
122.在本技术第六方面一实施例中,还包括:逻辑门电路;所述逻辑门电路用于根据来自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和所述微控制器的指示信号,控制所述可控开关的通断。
123.在本技术第六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可控开关包括:场效应晶体管;其中,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逻辑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场效应管的源级连接所述电源,漏级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组;或者,所述场效应管的漏级连接所述电源,源级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组。
124.在本技术第六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逻辑门电路包括:与门电路;所述微控制器具体用于,向所述与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发送第一导通信号;所述外部检测模块具体用于,在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没有接入外部电源时,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向所述与门电路的第二
输入端发送第二导通信号;所述与门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导通信号和所述第二导通信号输出控制信号到所述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通过所述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控制所述场效应晶体管源级和漏级导通。
125.在本技术第六方面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微控制器,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源,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还连接所述与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126.在本技术第六方面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三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与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源,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还连接所述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127.在本技术第六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外部检测模块具体用于,在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接入外部电源时,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向所述与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发送第二断开信号;所述与门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断开信号输出控制信号到所述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通过所述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控制所述场效应晶体管源级和漏级断开。
128.在本技术第六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还连接所述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用于通过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确定所述通信接口是否有外部电源接入。
129.在本技术第六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通信接口,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还通过所述第四电阻接地。
130.在本技术第六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微控制器具体用于,在所述电源和所述数据传输模组之间的供电连接导通之后,通过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确定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所述通信接口没有外部电源接入,则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后向所述可控开关发送第一断开信号;所述可控开关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断开信号断开。
131.在本技术第六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微控制器具体用于,当通过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检测到外部电源接入所述通信接口后又从所述通信接口脱离,则在外部电源从所述通信接口脱离后的第二预设时间内,向所述可控开关发送第一导通信号。
132.在本技术第六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微控制器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之后,向所述可控开关发送第一断开信号。
133.在本技术第六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模组具体用于,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和数据传输指令发送给所述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数据传输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显示设备对所述流媒体数据进行处理并显示。
134.在本技术第六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模组具体用于,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开始指令后,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和数据传输指令发送给所述显示设备。
135.在本技术第六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模组具体用于,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停止指令后,停止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发送给所述显示设备,并向显示设备发送停止传输指令。
136.在本技术第六方面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物理按键,所述物理按键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组;所述物理按键用于,当检测到用户的按压动作,则向所述数据传输模组发送所述开始指令。
137.在本技术第六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物理按键用于,当发送所述开始指令后,检测到用户的按压动作,向所述数据传输模组发送停止指令。
138.在本技术第六方面一实施例中,外部电源检测模块还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组,所述数据传输模组用于通过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确定所述通信接口是否有外部电源接入。
139.在本技术第六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通信接口,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组,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还通过所述第四电阻接地。
140.在本技术第六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模组具体用于,当检测到外部电源从所述通信接口脱离,则停止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发送给所述显示设备,并向显示设备发送停止传输指令。
141.在本技术第六方面一实施例中,外部电源检测模块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所述微控制器与所述数据传输模组连接;其中,当所述微控制器通过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确定所述通信接口是否有外部电源接入时,所述微控制器将所述通信接口是否有外部电源接入的确定结果发送至所述数据传输模组。
142.在本技术第六方面一实施例中,外部电源检测模块与所述数据传输模组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组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其中,当所述数据传输模组通过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确定所述通信接口是否有外部电源接入时,所述数据传输模组将所述通信接口是否有外部电源接入的确定结果发送至所述微控制器。
143.本技术第七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数据传输设备,包括:获取振动传感器的检测数据,所述检测数据包括所述振动传感器自身的加速度值;其中,所述振动传感器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设备的移动情况生成检测数据;确定所述振动传感器自身的加速度值超过预设的加速度阈值时,控制所述数据传输设备的电源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其中,所述数据传输模组用于与显示设备进行数据通信。
144.在本技术第七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数据传输设备的电源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之后,还包括:确定电子设备接入所述数据传输设备的通信接口后,从所述通信接口接收流媒体数据,并对所述流媒体数据进行编码后,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发送给显示设备。
145.在本技术第七方面一实施例中,确定所述振动传感器自身的加速度值超过预设的加速度阈值时,控制所述数据传输设备的电源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包括:确定所述振动传感器自身的加速度值超过加速度阈值,且确定所述通信接口没有外部电源接入时,控制所述数据传输设备的电源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
146.在本技术第七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数据传输设备的电源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之后,还包括:确定所述通信接口有外部电源接入时,控制所述电源停止向所述数据传输模组供电。
147.在本技术第七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数据传输设备的电源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之后,还包括:确定在控制所述数据传输设备的电源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后的第一预设时间内所述通信接口没有外部电源接入,则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后控制所述电源停止向所述数据传输模组供电。
148.在本技术第七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数据传输设备的电源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之后,还包括:确定外部电源接入所述通信接口后又从所述数据传输设备的所述通信接口脱离,则在外部电源从所述通信接口脱离后的第二预设时间内,保持所述数据传输设备的电源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
149.在本技术第七方面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之后,控制所述电源停止向所述数据传输模组供电。
150.在本技术第七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发送给所述显示设备,包括: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和数据传输指令发送给所述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数据传输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显示设备对所述流媒体数据进行处理并显示。
151.在本技术第七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和数据传输指令发送给所述显示设备,包括: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开始指令后,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和数据传输指令发送给所述显示设备。
152.在本技术第七方面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停止指令后,停止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发送给所述显示设备,并向显示设备发送停止传输指令;其中,所述停止传输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显示设备不显示所述流媒体数据。
153.在本技术第七方面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当检测到外部电源从通信接口脱离,停止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发送给所述显示设备,并向所述显示设备发送停止传输指令;其中,所述停止传输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显示设备不显示所述流媒体数据。
154.本技术第八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数据传输设备,包括:获取振动传感器的中断信号;其中,所述振动传感器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设备的移动情况生成的所述检测数据生成中断信号;确定接收到所述中断信号时,控制所述数据传输设备的电源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其中,所述数据传输模组用于与显示设备进行数据通信。
155.在本技术第八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数据传输设备的电源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之后,还包括:确定电子设备接入所述数据传输设备的通信接口后,从所述通信接口接收流媒体数据,并对所述流媒体数据进行编码后,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发送给显示设备。
156.在本技术第八方面一实施例中,确定接收到所述中断信号时,控制所述数据传输设备的电源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包括:确定接收到所述中断信号,且确定所述通信接口没有外部电源接入时,控制所述数据传输设备的电源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
157.在本技术第八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数据传输设备的电源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之后,还包括:确定所述通信接口有外部电源接入时,控制所述电源停止向所述数据传输模组供电。
158.在本技术第八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数据传输设备的电源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之后,还包括:确定在控制所述数据传输设备的电源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后的第一预设时间内所述通信接口没有外部电源接入,则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后控制所述电源停止向所述数据传输模组供电。
159.在本技术第八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数据传输设备的电源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之后,还包括:确定外部电源接入所述通信接口后又从所述数据传输设备的所述通信接口脱离,则在外部电源从所述通信接口脱离后的第二预设时间内,保持所述数据传输
设备的电源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
160.在本技术第八方面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之后,控制所述电源停止向所述数据传输模组供电。
161.在本技术第八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发送给所述显示设备,包括: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和数据传输指令发送给所述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数据传输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显示设备对所述流媒体数据进行处理并显示。
162.在本技术第八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和数据传输指令发送给所述显示设备,包括: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开始指令后,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和数据传输指令发送给所述显示设备。
163.在本技术第八方面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停止指令后,停止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发送给所述显示设备,并向显示设备发送停止传输指令;其中,所述停止传输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显示设备不显示所述流媒体数据。
164.在本技术第八方面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当检测到外部电源从通信接口脱离,停止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发送给所述显示设备,并向所述显示设备发送停止传输指令;其中,所述停止传输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显示设备不显示所述流媒体数据。
165.本技术第九方面提供一种集成电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被配置用于:执行根据本技术第七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166.本技术第十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数据传输设备,包括:微控制器接收检测数据或中断信号;外部电源检测模块向与门电路发送用于指示可控开关导通的第二导通信号;所述微控制器向所述与门电路发送用于指示可控开关导通的第一导通信号;所述与门电路根据输入的所述第一导通信号和第二导通信号向所述可控开关发送控制信号使得所述可控开关闭合,以将所述数据传输设备的电源和数据传输模组之间的供电连接导通。
167.在本技术第十方面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检测到外部电源接入时,向所述与门电路发送用于指示可控开关断开的第二断开信号;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向所述微控制器发送用于指示已接入外部电源的信号;所述微控制器向所述与门电路发送用于指示可控开关导通的第一导通信号;所述与门电路根据输入的所述第一导通信号和第二断开信号,向所述可控开关发送控制信号使得所述可控开关断开。
168.在本技术第十方面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检测到外部电源断开时,向所述与门电路发送用于指示可控开关导通的第二导通信号;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向所述微控制器发送用于指示未接入外部电源的信号;所述微控制器的计时器开始根据预设时间启动计时;所述与门电路根据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发送的所述第二导通信号及所述微控制器发送的所述第一导通信号,向所述可控开关发送控制信号使得所述可控开关闭合。
169.在本技术第十方面一实施例中,包括: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检测到外部电源接入时,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向所述与门电路发送用于指示可控开关断开的第二断开信号;所述与门电路根据所述第二断开信号,及根据所述微控制器发送的第一导通信号,向所述可控开关发送控制信号使得所述可控开关断开。
170.在本技术第十方面一实施例中,包括:在所述预设时间内,如果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没有检测到外部电源接入,则在所述微控制器的计时器根据预设时间计时完毕后,所述微控制器向所述与门电路发送用于指示所述可控开关断开的第一断开信号;所述与门电路根据所述微控制器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可控开关断开的第一断开信号和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发送的用于指示可控开关导通的第二导通信号,向所述可控开关发送控制信号使得所述可控开关断开。
171.在本技术第十方面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微控制器接收检测数据或中断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微控制器在所述数据传输设备的电源的供电下处于第一功耗工作状态。
172.在本技术第十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微控制器接收检测数据或中断信号后处于第二功耗工作状态。
173.本技术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根据传感器发送的信息,启动数据传输设备的内置电源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建立与显示设备的通信链路;检测到与电子设备连接,停止所述数据传输设备的内置电源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接收来自于所述电子设备的数据,将所述数据通过已建立的所述通信链路发送至所述显示设备。
174.在本技术第十一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到与所述电子设备断开,启动所述数据传输设备的内置电源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保持已建立的所述通信链路。
175.在本技术第十一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到与所述电子设备断开,启动所述数据传输设备的内置电源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保持已经建立的所述通信链路,具体为:检测到与所述电子设备断开,启动所述数据传输设备的内置电源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保持已经建立的所述通信链路,在预设时间之后,若没有检测到与任何电子设备连接,停止所述数据传输设备的内置电源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
176.在本技术第十一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模组为wi-fi模组。
177.综上,本技术提供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传输设备,在数据传输设备中设置有微控制器、电源和振动传感器。当振动传感器检测到用户移动数据传输设备时,微控制器才控制电源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使得数据传输模组在数据传输设备与电子设备连接之前就开始启动,从而在提高数据传输设备响应速度和工作效率的同时,使得电源不用一直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减小了电源的容量和体积。进而使得数据传输设备能够兼顾空间和效率,在数据传输设备中电源不需要过大容量和体积的情况下,还能够提高数据传输设备在投屏时的响应速度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7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9.图1为本技术所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180.图2为一种技术中数据传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81.图3为另一种技术中数据传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82.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设备的应用场景框架示意图;
183.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微控制器和振动传感器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184.图6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振动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185.图7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186.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187.图9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188.图10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设备的应用场景框架示意图;
189.图1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设备的应用场景框架示意图
190.图12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管理ic芯片和周边电路示意图;
191.图13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源芯片和周边电路示意图;
192.图1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设备的应用场景框架示意图;
193.图15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可控开关和与门电路的相关电路结构示意图;
194.图16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外部电源检测模块的部分电路结构示意图;
195.图1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196.图1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设备的应用场景框架示意图;
197.图19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模组执行数据传输设备控制方法时的状态示意图;
198.图20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设备的应用场景框架示意图;
199.图2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部电源检测模块的部分电路结构示意图;
200.图22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微控制器执行数据传输设备控制方法时的状态示意图;
201.图23为本技术提供的数据传输设备一实施例的应用场景框架示意图;
202.图24为本技术提供的数据传输设备一实施例的应用场景框架示意图;
203.图2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04.图2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设备的应用场景框架示意图;
205.图27为本技术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206.图28为本技术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08.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
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09.在正式介绍本技术实施例之前,先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所应用的场景以及一些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介绍。
210.图1为本技术所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其中,以用户需要会议上分享电子设备1中演示文稿的场景作为示例,由于电子设备1屏幕大小的限制,用户可以将电子设备1使用连接线2与数据传输设备3连接后,通过数据传输设备3将电子设备1的显示界面中所显示的演示文稿的画面投射到挂设在墙体上的显示设备4进行显示。
211.其中,电子设备1还可以是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台式机或者工作站等具有显示界面的设备;电子设备1与数据传输设备3之间能够进行数据通信,例如电子设备1与数据传输设备3之间可以设置连接线2以通过有线通信方式相互连接。连接线2可以是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简称:usb)连接线、高清多媒体接口(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简称:hdmi)连接线或者网线等。在一种实施例中,usb连接线可以是usb type-c连接线。
212.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线2可以和数据传输设备3一体化设置,即连接线2和数据传输设备3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设备,此时连接线2可以视视为是数据传输设备3的一部分,这样用户在将数据传输设备3连接电子设备1时,可以省略了数据传输设备3与连接线2的一端进行连接的步骤,只需要将电子设备1与连接线的另一端进行连接,从而提高了效率,也能够避免因为找不到连接线2而导致数据传输设备3无法连接电子设备1的情形。
213.数据传输设备3与显示设备4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蓝牙或者其他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传输设备3又可称为投屏设备、投屏器、无线投屏器、传屏器或者无线传屏器等,显示设备4又可被称为大屏幕平板等,显示设备4能够配合数据传输设备3共同实现电子设备1中演示文稿的分享。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4还能够单独实现远程即时通信以及通过可触控面板提供书写画布等功能。
214.由于数据传输设备3通过有线连接方式与电子设备1连接,因此数据传输设备3可以在不外接电源的情况下,当电子设备1与数据传输设备3连接之后,由电子设备1通过连接线2向数据传输设备3供电。例如,图2为一种技术中数据传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数据传输设备3中包括:通信接口31和数据传输模组32,数据传输模组32可以通过通信接口31与连接线2连接进而接收电子设备1传输的数据。当连接线2是usb连接线时,所述通信接口31可以是usb接口(如usb type-c接口),相应地,电子设备1也可以提供usb接口,使得usb连接线2通过建立电子设备1和数据传输设备3的两个usb接口之间的连接之后,实现建立电子设备1与数据传输设备3的连接。由于usb连接线既能够传输数据,还能够传输电能,因此电子设备1可以依次通过连接线2和通信接口31向数据传输模组32提供数据和电能,使得数据传输模组32与通信接口31之间至少存在数据连接和电能连接的两种连接逻辑,例如数据传输模组32可以通过图中的路径

接收来自于电子设备1传输的电能,还可以通过图中的路径

接收来自于电子设备1传输的显示界面的数据后,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将显示界面投射到显示设备4进行显示。
215.但是,在如图2所示的数据传输设备3中,由于数据传输模组32完成启动以及显示界面的投射等操作所需的电能完全由电子设备1提供,因此电子设备1需要通过连接线2同
时向数据传输模组传输数据和电能,而数据传输模组32在数据传输设备3未接入电子设备1时由于没有输入电能处于关停状态。当用户将电子设备1与数据传输设备3通过连接线2连接之后,数据传输模组32无法立即接收数据并进行显示界面的投射等操作,而是需要首先通过路径

接收电能,用以进行数据传输模组32的启动、初始化、进行通信配置等操作使得数据传输模组32从关停状态切换为工作状态之后,才能够通过路径

接收数据。可以理解的是,将电子设备1与数据传输设备3通过连接线2连接的时刻记为第一时刻、将数据传输模组32由关停状态切换为工作状态的时刻记为第二时刻,则在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即使电子设备1通过路径

向数据传输模组32传输了显示界面的数据,数据传输模组32也无法将显示界面投射到显示设备4上显示。只有当数据传输模组32切换为工作状态,也就是数据传输模组32做好投屏准备之后,在第二时刻之后,电子设备1通过路径

向数据传输模组传输的显示界面的数据,才能够由数据传输模组32通过路径

接收并投射到显示设备4上显示。使得用户在开始使用数据传输设备3、将数据传输设备3与电子设备1连接时,给用户造成的直观感受是,在将电子设备1与数据传输设备3通过连接线2连接好(第一时刻)之后,还需要等待10到20秒的时间(直到第二时刻之后)才能够在显示设备4上看到电子设备1所投射的显示界面,而在这等待的10秒到20秒的时间之间电子设备1的显示界面都不能被数据传输设备3投射到显示设备4上,降低了数据传输设备3进行投屏时的响应速度和工作效率,影响用户体验。
216.数据传输设备中还可以通过单独供电的方式,使数据传输设备中数据传输模组一直保持工作状态,来提高数据传输设备对输入的显示界面投射的响应速度。例如,图3为另一种技术中数据传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数据传输设备3中除了通信接口31和数据传输模组32之外,还专门设置了为数据传输模组32供电的电源33,当数据传输设备3中的通信接口21未与电子设备1连接时,由数据传输设备3中设置的电源33通过路径

向数据传输模组32提供电能,使得数据传输模组32在数据传输设备3没有通过连接线2与电子设备1连接时依然能够保持工作状态。当用户将电子设备1与数据传输设备3的通信接口31通过连接线2连接(记为第一时刻)后,数据传输模组32由于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可以在第一时刻之后,开始通过路径

接收电子设备1显示界面的数据,并将显示界面投射到显示设备4上显示。当用户将电子设备1与数据传输设备3通过连接线2连接好之后,可以很快在显示设备4上看到所投射的电子设备1的显示界面,提高了响应速度和工作效率,给用户带来“即插即用”的直观感受。
217.然而,如图3所示的数据传输设备3虽然提高了响应速度和工作效率,但是为了保持数据传输设备3中的数据传输模组32随时处于工作状态,来尽可能延长数据传输设备3实现“即插即用”功能的续航时间,数据传输设备3中的电源33的容量和体积都较大,占用了数据传输设3备内大量的空间,严重影响数据传输设备3内部布局以及外部外观的设计。
218.综上,在如图2所示的数据传输设备存在着响应速度慢和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图3所示的数据传输设备存在着设备空间和容量的不足,而如何兼顾空间和效率,在数据传输设备中电源不需要过大容量和体积的情况下,还能够提高数据传输设备在传输数据时的响应速度和工作效率,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219.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传输设备,数据传输设备中设置有微控制器和振动传感器。在数据传输设备未连接电子设备时,其中,当振动传感器没有检测到
用户移动数据传输设备时,微控制器不会控制电源通过可控开关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使得数据传输模组没有供电而保持关停状态;只有在振动传感器检测到用户移动数据传输设备时(例如用户拿起数据传输设备时),然后微控制器才控制电源通过可控开关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使得数据传输模组在数据传输设备与电子设备连接之前就开始启动,开始从关停状态切换为工作状态,从而在提高数据传输设备响应速度和工作效率的同时,使得电源不用一直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同时减小了电源的容量和体积。可选的,数据传输设备中的微控制器在振动传感器没有检测到用户移动数据传输设备时,可以处于待机状态,其中,微控制器处于待机状态的功耗小于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功耗,以节省微控制器本身的对电能的消耗,微控制器可以由数据传输设备中的电源供电。而当微控制器处于待机状态时,只有在振动传感器检测到用户移动数据传输设备(例如用户拿起数据传输设备时),微控制器才被唤醒,从待机状态切换到工作状态,然后微控制器才控制电源通过可控开关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使得数据传输模组在数据传输设备与电子设备连接之前就开始启动。
220.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221.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设备的应用场景框架示意图,如图4所示的电子设备1、连接线2、数据传输设备3和显示设备4可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场景中,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设备3包括:通信接口31、数据传输模组32和电源33,其中,当数据传输设备3通过连接线2与电子设备1连接后,数据传输模组32可以通过图中的路径

接收来自于电子设备1传输的电能,还可以通过图中的路径

接收来自于电子设备1传输的显示界面的数据,并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与显示设备4进行数据通信,所述数据通信包括将显示界面投射到显示设备4进行显示。当数据传输设备3中的通信接口31未与电子设备1连接时,电源33可以通过路径

向数据传输模组32提供电能,使得数据传输模组32处于工作状态,但是,本实施例中的电源33并不是一直通过路径

向数据模组32提供电能,而是在根据连接在电源33和数据传输模组32之间的可控开关36的导通状态或关断状态,向数据模组32提供电能。其中,当可控开关36导通时,电源33可以通过可控开关36向数据传输模组32传输电能,当可控开关36关断时,电源33无法通过可控开关36向数据传输模组32供电。
222.本实施例通过微控制器34和振动传感器35实现对可控开关36通断的控制,具体地,数据传输设备3内部的振动传感器35能够在数据传输设备3移动时,根据数据传输设备3的移动情况生成检测数据,并可以将检测数据发送至微控制器34。例如,振动传感器35在本实施例中为加速度传感器,则振动传感器35根据数据传输设备的移动情况生成检测数据,所述检测数据至少包括振动传感器35自身的加速度值。微控制器34可以根据振动传感器35生成的检测数据,控制电源33和数据传输模组32之间的可控开关36导通或关断,从而控制电源33是否通过路径

向数据传输模组32提供电能。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设备3中虽然设置了与数据传输模组32连接的电源33,但是电源33是否向数据传输模组32提供电能,是由微控制器34根据振动传感器35的检测数据来控制的。
223.需要说明的是,通常数据传输设备3会放在会议室的桌子上,而桌子会受到各种外力产生或大或小的振动,在一种可能的场景中,由于振动传感器的灵敏度很高,数据传输设备3会被轻微移动而被误触动,从而振动传感器会产生无用信号,为了过滤掉这些无用信号,微控制器34可以通过预存加速度阈值的方式对预设的加速度阈值进行存储,微控制器
34接收振动传感器35发送的检测数据中携带振动传感器35自身的加速度值,微控制器34确定振动传感器35自身的加速度值超过预存的加速度阈值时,控制电源33和数据传输模组32之间的可控开关36导通,从而电源33通过路径

向数据传输模组32提供电能;或者,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振动传感器35也可以预存加速度阈值,振动传感器35确定检测数据中加速度值超过预存的加速度阈值时,振动传感器35向微控制器34发送中断信号,当微控制器34接收到中断信号后,控制电源33和数据传输模组32之间的可控开关36导通,从而电源33通过路径

向数据传输模组32提供电能。
224.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振动传感器35具体可以是设置在数据传输设备3中的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可以根据数据传输设备3的运动,得到当前数据传输设备3在三个参考轴正负共六个方向的实时加速度值,这六个方向的实时加速度值可作为振动传感器35所生成的检测数据。更为具体地,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微控制器和振动传感器连接关系的示意图,其中,微控制器34和振动传感器35之间的连接关系至少包括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连接和/或中断(interrupt,简称:int)连接。该连接关系可以是多条实体的连接线、或者是一条集成的连接线,本技术对连接关系的具体实现不做限定,示例性地,在具体的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s,简称:pcb)上,该连接关系可以是印制在电路板上的导电线。其中,微控制器34可以通过i2c连接对振动传感器35进行初始化等设置,微控制器34还可以通过i2c连接读取振动传感器35的检测数据,此时,微控制器34需要主动获取振动传感器35的检测数据。振动传感器35可以通过int连接向微控制器发送中断(interrupt,简称int)信号。如图5所示的微控制器34和振动传感器35之间的i2c连接和int连接可以同时设置,或者当微控制器34和振动传感器35之间仅传输的i2c信号时设置i2c连接、又或者当微控制器34和振动传感器35之间仅传输的int信号时设置int连接。
225.可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设备3中电源33还可以用于向微控制器34供电。在一种实施例中,微控制器34可以具有两种功耗状态,分别为第一功耗工作状态和第二功耗工作状态。在微控制器34接收检测数据或中断信号之前,微控制器34在数据传输设备3的电源的供电下处于第一功耗工作状态;微控制器34接收检测数据或中断信号后,处于第二功耗工作状态。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微控制器34在第一功耗工作状态下的功耗比在第二功耗工作状态的功耗低,具体的,第一功耗工作状态可以为低功耗工作状态,第二功耗工作状态可以为高功耗工作状态。微控制器34可选用具有低功耗工作状态的微控制单元(micro control unit,简称:mcu),在微控制器34处于待机状态时,微控制器34可以维持在低功耗状态,其工作电流可以限制在ua级别,从而尽可能减少数据传输设备3未连接电子设备1时微控制器34本身对电源33的电能消耗。
226.示例性地,图6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振动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振动传感器可以选型为型号“lis3dhtr”的加速度传感器芯片,图7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微控制器可以选型为型号“stm32l011d3p6”的mcu芯片。则结合图6和图7所示的示例,振动传感器的int1管脚连接微控制器的pc15/osc32_out管脚,实现如图5所示的“int连接”,振动传感器可以通过int1管脚向微控制器的pc15/osc32_out管脚发送中断信号。振动传感器的scl/spc管脚连接微控制器的pa9/i2c1_scl/usart2_tx管脚,振动传感器的sda/sdi/sdo管脚连接微控制器的pa10/i2c1_sda/usart2_rx管脚,共同实现如图5所示的“i2c连接”,振动传感器可以通过sda/sdi/sdo管脚向微控制
器的pa10/i2c1_sda/usart2_rx管脚发送i2c数据(i2c serial data)、振动传感器可以通过scl/spc管脚向微控制器的pa9/i2c1_scl/usart2_tx管脚发送i2c时钟信号(i2c serial clock)等。需要说明的是,如图6和图7仅示出了一种本技术实施例中微控制器和振动传感器可能的选型,本技术对微控制器和振动传感器的具体实现不做限定。
227.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可控开关36可以是三极管、场效应晶体管等开关管,则微控制器34向可控开关36的控制端所发送的可控信号可以是高电平或者低电平。示例性地,当可控开关36是场效应晶体管,场效应晶体管的控制端为栅极,源极和漏极分别连接数据传输模组32和电源33,此时,当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接收到高电平(对应n沟道类型)或者低电平(对应p沟道类型)形式的信号,记为第一导通信号,第一导通信号能够使场效应晶体管闭合,场效应晶体管源极和漏极之间导通,电源33可以通过可控开关36向数据传输模组32供电;而当场效应晶体管接收到低电平(对应n沟道类型)或者高电平(对应p沟道类型)形式的信号,记为第一断开信号,第一关断信号能够控制场效应管断开,场效应晶体管源极和漏极之间关断,电源33不会向数据传输模组32供电。
228.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数据传输设备3中设置有电源接口,该电源接口用于连接电源33,电源33通过电源接口可以为数据传输模组32提供电能。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传输设备3中的电源33可以包括不可拆卸式的电池,电池通过数据传输设备3中的电源接口与数据传输模组32连接,从而电池可以为数据传输模组32提供电能。而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传输设备3中的电源33可以包括可拆卸式的电池,当数据传输设备3装上电池时,电池通过数据传输设备3中的电源接口与数据传输模组32连接,从而电池可以为数据传输模组32提供电能。
229.则上述数据传输设备3在传输数据给显示设备4时,例如投屏到显示设备4时,微控制器34可根据振动传感器35的检测数据,对电源33是否向数据传输模组32提供电能进行控制,例如,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用于如图4所示的数据传输设备3执行,在数据传输设备3未连接电子设备1时,该方法包括:
230.s101:微控制器34接收振动传感器35发送的检测数据,该检测数据携带振动传感器35自身的加速度值。
231.具体地,微控制器34在对数据传输设备3进行控制时,首先需要获取振动传感器35检测数据传输设备3运动所得到的检测数据。所述检测数据中至少包括了振动传感器自身的加速度值。本实施例中,振动传感器35是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会实时检测数据传输设备3运动的运动状态,生成六个方向的加速度数据(例如某实施例中检测到的加速度数据为0mg,200mg,100mg,150mg,0mg,400mg)。微控制器34可以每间隔一段时间通过与振动传感器35之间的连接,获取振动传感器35实时检测的检测数据;或者,振动传感器35可以每间隔一段时间向微控制器34发送实时检测的检测数据。
232.s102:微控制器34确定振动传感器35自身的加速度值超过预设的加速度阈值时,微控制器34向可控开关36发送第一导通信号。
233.微控制器34可以通过预存加速度阈值的方式,对预设的加速度阈值进行存储。随后,微控制器34判断从振动传感器35所接收的振动传感器35自身的加速度值是否超过加速度阈值,若是,则说明数据传输设备3发生了移动,可能是由于用户将要通过连接线2连接电子设备1与数据传输设备3时,移动了数据传输设备3;若否,则说明数据传输设备3未发生移
动处于静止状态。例如,假设微控制器34预存的加速度阈值为350mg(mg为加速度传感器单位,g-sensor的分辨率),当微控制器34所获取的振动传感器35自身的加速度值的六个方向的加速度值为(0mg,200mg,100mg,150mg,0mg,400mg),其中有一个方向400mg的加速度值超过了加速度阈值350mg,则微控制器34向可控开关36发送第一导通信号。其中,当振动传感器35自身加速度值在任何一个方向超过了加速度阈值,都说明数据传输设备3在这个方向上发生了运动,因此,微控制器34只要判断至少一个方向的加速度值超过加速度阈值,都会向可控开关36发送第一导通信号。
234.s103:可控开关36根据第一导通信号闭合,将电源33和数据传输模组32之间的供电连接导通。
235.其中,可控开关36根据第一导通信号闭合,将电源33和数据传输模组32之间的供电连接导通,电源33通过可控开关36向数据传输模组32供电。
236.s104:数据传输模组32进行通信配置。
237.具体地,当电源和数据传输模组之间的供电连接导通之后,电源33向数据传输模组32供电,使得数据传输模组32上电后可以开始进行通信配置,该通信配置包括:通信接口31的通信配置;和/或数据传输模组32与显示设备4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配置。
238.为了避免微控制器34与振动传感器35之间频繁的发送和接收检测数据从而导致微控制器34与振动传感器35功耗偏高的问题,在另一种实现中,由振动传感器35判断检测数据的自身加速度值是否达到预设的加速度阈值,当振动传感器35判断自身加速度值达到预设的加速度阈值时,可以通过微控制器34和振动传感器35之间设置的int连接向微控制器34发送中断信号,使得微控制器34根据是否接收到中断信号控制可控开关36的通断。
239.具体地,图9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用于如图4所示的数据传输设备3执行,可以理解的是,如图4所示的数据传输设备3可以被配置为执行如图8或者如图9所示实施例中任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或者,数据传输设备3还可以被配置为可以执行如图8和如图9所示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并根据数据传输设备3的用户的指示或者设置,执行其中任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从而丰富了数据传输设备3的功能,让用户灵活地选择与设置,进而提高用户体验。
240.具体地,如图9所示的数据传输方法,在数据传输设备3未连接电子设备1时,该方法包括:
241.s201:振动传感器35根据数据传输设备3的移动情况生成检测数据,其中,检测数据至少包括振动传感器35自身的加速度值。
242.s202:振动传感器35确定振动传感器35自身的加速度值超过加速度阈值时,向微控制器34发送中断信号。
243.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振动传感器35会以预设的时间间隔不断生成携带自身加速度值的检测数据,并且在每次生成检测数据之后,都不会直接向微控制器34发送检测数据,而是将检测数据中的加速度值与预设的加速度阈值进行比较;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的加速度阈值可以通过微控制器34发送指令的方式预存在振动传感器35中,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振动传感器35也可以通过振动传感器35外围硬件电路的硬件参数的方式预设振动传感器35的触发阈值作为所述预设的加速度阈值。当振动传感器35所生成的检测数据中的加速度值未超过预设的加速度阈值时,振动传感器35不进行其他操作,而是继续间隔
一段时间继续生成检测数据;而当振动传感器35某一次所生成的检测数据中的加速度值超过预设的加速度阈值时,说明此时数据传输设备3发生了移动,振动传感器35就可以通过与微控制器34的int连接向微控制器34发送中断信号。
244.s203:微控制器34接收到中断信号后,微控制器34向可控开关36发送第一导通信号。
245.对于微控制器34,当接收到s202振动传感器35通过int连接发送的中断信号后,向可控开关发送第一导通信号。
246.s204:可控开关36根据第一导通信号闭合,将电源33和数据传输模组32之间的供电连接导通。
247.最终,可控开关36根据第一导通信号闭合,将电源33和数据传输模组32之间的供电连接导通,电源33通过可控开关36向数据传输模组32供电。
248.s205:数据传输模组32进行通信配置。
249.具体地,当电源和数据传输模组之间的供电连接导通之后,电源33向数据传输模组32供电,使得数据传输模组32上电后可以开始进行通信配置,该通信配置包括:通信接口31的通信配置;和/或数据传输模组32与显示设备4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配置。
250.综上,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设备,在数据传输设备中设置用于检测数据传输设备是否移动的振动传感器,以及能够根据振动传感器的检测数据控制电源和数据传输模组之间的可控开关导通从而电源可以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的微控制器,只有当微控制器根据振动传感器检测到数据传输设备移动后,才控制电源和数据传输模组之间的可控开关导通,从而电源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因此,本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设备在未被使用时,电源可以不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而在用户在使用本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设备时,一旦检测到用户移动数据传输设备(记为时刻t0),也就意味着用户可能即将通过连接线将电子设备与数据传输设备连接,在时刻t0微控制器控制电源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使得数据传输模组在数据传输设备与电子设备连接之前就开始启动并进行通信配置,假设数据传输模组在时刻t1完成通信配置等配置操作,对于使用数据传输设备的用户来说,若用户在时刻t1之后的时刻t2将电子设备与数据传输设备通过连接线连接,则数据传输设备中的数据传输模组由于已经完成通信配置等配置操作,即可在时刻t2之后开始从通信接口接收电子设备所发送的显示界面的数据并投射到显示设备上;若用户在时刻t0-t1之间的时刻t3,将电子设备与数据传输设备通过连接线连接,此时从用户拿起数据传输设备到插入电子设备这个过程时间较短,但是也只需要等待时刻t3-时刻t1之间的时间,在时刻t1当数据传输模组完成通信配置等配置操作之后,数据传输模组即可将从通信接口接收到电子设备所发送的显示界面的数据并投射到显示设备上。
251.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设备,与如图2所示数据传输设备相比,由于在数据传输设备连接电子设备之前数据传输模组就开始启动,减少了用户使用数据传输设备时的等待的时间,理想情况下甚至可以不需要等待时间,因此提高了数据传输设备响应速度和工作效率;与图3所示的数据传输设备相比,由于电源不用一直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而只需要在移动检测模块实际检测到用户可能移动了数据传输设备,再控制电源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从而减少了电源所需要向数据传输模组提供电能的需求,能够减小数据传输设备中所设置的电源的容量和体积。综上,本技术提供的数据传输设备,能够兼顾空间和效率,在数
据传输设备中电源不需要过大容量和体积的情况下,还能够提高数据传输设备在数据传输时的响应速度和工作效率。此外,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设备中,在电源和数据传输模组之间设置可控开关,通过开关的开启和关闭即可控制电源是否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从而能够通过较为简单的电路结构,实现微控制器对电源的控制。
252.可选地,在上述如图4所示的数据传输设备3中,以电源33直接向数据传输模组32和微控制器34供电作为示例,同样地,当数据传输设备3通过通信接口31连接电子设备1后,电子设备1所提供的电能同样通过通信接口31直接向数据传输模组32和微控制器34供电。所述电源33可以是数据传输设备3中设置的可进行充放电的电池,则此时需要对电池的充电和放电的时机进行控制,因此,在电源33的一种可能的具体实现方式中,图10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设备的应用场景框架示意图,如图10所示的数据传输设备在如图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电源33具体可以包括电源管理模块331和电池332,其中,电池332用于存储电能,本实施例数据传输设备中所设置的电池332可以是锂电池,例如可以选择功耗在1ma以下,50-100mah之间的容量;电源管理模块331连接通信接口31和电池332,由电源管理模块331根据通信接口31所获取的来自于电子设备1的电能,对电池332进行电能的充放电管理。电池332通过电源管理模块331为微控制器34和数据传输模组32供电。
253.具体地,电源管理模块331可以包括用于进行对电池332进行充放电管理的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芯片。当数据传输设备3通过连接线2与电子设备1连接,则电子设备1通过连接线2向通信接口31传输电能,电源管理模块331即可将通信接口31接收到的电能传输给电池332为电池332充电。当数据传输设备2没有与电子设备1连接时,电源管理模块331可以控制电池332输出电能,使得电池332输出的电能传输给微控制器34供电,并通过图10中的路径

传输给数据传输模组32供电。
254.进一步地,图1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设备的应用场景框架示意图,如图11所示的数据传输设备在如图10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电源33中所设置的电源管理模块331具体可以包括充电管理ic芯片3311和电源芯片3312,所述电源芯片3312可以是dc-dc转换器(直流变直流转换器)或者ldo(low dropout regulator,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用于将电源322提供的电压(一般为3.5v-4.2v)转化为合适的电压(例如3.3v)给微控制器34供电。则充电管理模块具体用于管理电池332在充电时,通过通信接口31接收到电子设备1传输的电能向电池332充电,其中,当电池332为锂电池时,能够将直流电转化为恒流输出电源为电池332充电,在放电时,通过路径

向数据传输模组32供电,以及通过电源芯片3312向微控制器34供电。
255.示例性地,图12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管理ic芯片和周边电路示意图,其中,充电管理ic芯片可以选型为型号“sy6952b”的电源管理芯片,其中,充电管理ic芯片的“in”管脚连接通信接口31,可以通过通信接口31接收到电子设备1传输的电能vbus,充电管理ic芯片的“lx”管脚连接电池b1,充电管理ic芯片可用于控制从“in”管脚接收的电能vbus为电池1充电。图13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源芯片和周边电路示意图,其中,电源芯片可以选型为型号“lc1458cb5tr33”的电源芯片,其中,电源芯片的vin管脚连接电池提供的电能vbat,vout管脚连接微控制器34的供电管脚,电源芯片可用于将vbat转换为适合微控制器工作的电压例如(3.3v)提供给微控制器34。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2和图13仅示出了一种本技术实施例中充电管理ic芯片和电源芯片可能的选型,本技术对充电管理ic芯
片和电源芯片的具体实现不做限定。
256.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设备,在前述实施例中数据传输设备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电源的结构,由电源中设置的管理模块对电池的充电和放电进行控制,当数据传输设备连接电子设备后,电子设备向数据传输设备提供的电能并可以向电池进行充电,使得后续数据传输设备断开与电子设备的连接后,可以使用电池向数据传输设备中的微控制器以及数据传输模组等进行供电,从而增加了数据传输设备中电源的续航能力,并且由于可以对电池进行充电,也可以进一步降低对电池容量的要求。
257.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当数据传输设备3插入外部电子设备1时,由电子设备1的接口电源引脚向数据传输设备3提供电源,由于电子设备1的电源通常会比数据传输设备3的电池332拥有更高的电压,因此电子设备1的电源可以经过“通信接口31-可控开关36-电池332”的路径直接给电池332充电。由于该充电的充电电流和/或充电电压没有经过电源管理模块331的处理(该处理见上述,例如包括将电子设备的输出电压和/或输出电流转化为合适的输出电压和/或输出电流),充电电流和/或充电电压过高或过低,使得电池332可能会被损坏。因此,为了避免电子设备1的电源直接对数据传输设备3的电池332进行充电,可以设置外部电源检测模块,该外部电源检测模块可以检测数据传输设备3是否由电子设备1提供工作电源,若是,则外部电源检测模块向可控开关36发送用于指示可控开关36断开的电平信号。由于可控开关36断开,电子设备1的电源不能经过“通信接口31-可控开关36-电池332”的路径直接给电池332充电。
258.因此,在上述如图4-图1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传输设备3还包括外部电源检测模块,该外部电源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数据传输设备3中的通信接口21是否有外部电源接入,其中,数据传输设备3中的通信接口21有外部电源接入,可以是如图4所示的场景中数据传输设备3由电子设备1通过连接线2提供工作电源;数据传输设备3中的通信接口21没有外部电源接入,可以是如图4所示的场景中数据传输设备3没有通过连接线2连接电子设备1。
259.具体地,图1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设备的应用场景框架示意图,如图10所示的数据传输设备3在图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所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分别与通信接口31和可控开关36连接,用于检测通信接口31是否有外部电源接入,并且在检测到通信接口31没有外部电源接入时,向可控开关36发送第二导通信号,所述第二导通信号用于指示可控开关36闭合。其中,当数据传输设备3通过连接线2连接电子设备1后,电子设备1可以通过连接线2将电能传输至数据传输设备3的通信接口31,此时数据传输设备3接收到的电子设备1提供的电能,因此电子设备1可称为外部电源,对应的,数据传输设备3中设置的电源33可称为内部电源。
260.由于微控制器34在检测到数据传输设备3移动时,会向可控开关36发送第一导通信号,指示可控开关36闭合,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在检测到通信接口31没有外部电源接入时,也会向可控开关36发送第二导通信号,指示可控开关36闭合。因此,数据传输设备3中的可控开关36可以设置相关的控制电路,使得微控制器34提供的第一导通信号和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的第二导通信号可共同用于控制可控开关36。
261.具体地,当微控制器34根据振动传感器35的检测数据确定数据传输设备3当前被用户移动,可能后续用户将要连接电子设备,则微控制器34向可控开关36提供第一导通信
号。但是若通信接口31已通过连接线2连接电子设备1,此时可控开关36再根据第一导通信号导通是没有意义。因此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确定当前通信接口31没有接入外部电源的情况下,可以向可控开关36发送第二导通信号,使得可控开关36在同时接收到第一导通信号和第二导通信号才能够闭合。并且,在内部电源33和数据传输模组32之间建立供电连接之后,后续如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检测到外部电源与通信接口31连接(即数据传输设备3与电子设备1连接),则不会向可控开关发送第二导通信号(在一种实现中,当第二导通信号为高电平时,低电平即可被视为不发送第二导通信号;或者,当第二导通信号为低电平时,高电平即可被视为不发送第二导通信号,或者记为第二断开信号),此时无论可控开关36是否接收到微控制器34发送的第一导通信号,可控开关36都会在没有接收到第二导通信号的情况下断开,从而内部电源和数据传输模组32之间的供电连接断开。
262.更为具体地,为了实现上述数据传输设备的控制方法,使得可控开关36能够根据第一导通信号和第二导通信号共同确定是否闭合,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如图4所示的数据传输设备3中可控开关36以及相关的控制电路的具体结构设计,图15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可控开关和与门电路的相关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可控开关36的导通和关断可以由图中的场效应晶体管q4的导通和关断来实现,场效应晶体管q4的源极s连接内部电源的引脚vbat,漏极d连接数据传输模组32的供电端vin_805_7911。在图15所示的示例中,场效应晶体管q4的类型可选型为p沟道增强型场效应晶体管,则栅极g作为q4的控制端时,当接收到低电平信号,场效应晶体管q4闭合,源极s和漏极d之间导通;当接收到高电平信号,场效应晶体管q4断开,源极s和漏极d之间关断。
263.在如图15所示的电路中,在场效应晶体管q4之前还设置有逻辑门电路,用于结合微控制器34提供的第一导通信号以及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提供的第二导通信号,两个导通信号共同确定向场效应晶体管q4所发送的高电平信号或者低电平信号。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以逻辑门电路为与门电路作为示例。
264.第一方面,对于与门电路d36的第一输入端可用于接收“mcu_cl”信号,其中,将微控制器通过stm32_1108_io管脚输出的低电平信号记为第一导通信号,这个低电平信号可以用于指示场效应管q4闭合,则在如图15所示的电路中,stm32_1108_io管脚输出的低电平信号可以使得三极管qm2(记为第二三极管)断开从而得到高电平的“mcu_cl”信号(即微控制器34输出的低电平信号进行反向处理),高电平的“mcu_cl”信号输入与门电路d36。可以理解的是,如微控制器通过stm32_1108_io管脚输出的高电平信号可以记为第一断开信号,这个高电平信号可以用于指示场效应晶体管q4断开,则在如图15所示的电路中,stm32_1108_io管脚输出的高电平信号经过三极管qm2反向处理后输入与门电路d36的是低电平的“mcu_cl”信号,此时,低电平的“mcu_cl”信号输入与门电路d36。
265.第二方面,对于与门电路d36的第二输入端可用于接收“vbs_cl”信号,其中,图16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外部电源检测模块的部分电路结构示意图,其中,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可以包括三极管qm1(记为第一三极管),三极管qm1的基极可以连接数据传输设备3的通信接口,用于对通信接口是否接入外部电源vbus进行检测,发射极接地,集电极连接内部电源(vbat)并可用于输出“vbs_cl”信号。则当通信接口没有接入外部电源,vbus为低电平时,三极管qm1断开,输出的“vbs_cl”信号为高电平信号(vbat),可以记为第二导通信号,这个高电平信号可以用户指示场效应管q4闭合;而当通信接口接入外部电源,vbus为高
电平时,三极管qm1导通,输出的“vbs_cl”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接地),可以记为第二断开信号,这个低电平信号可以用户指示场效应管q4断开。
266.最终,与门电路d36即可根据上述第一方面微控制器发送的“mcu_cl”信号和上述第二方面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发送的“vbs_cl”信号共同确定与门电路d36的输出端向场效应晶体管q4所发出的信号具体是低电平信号或是高电平信号,来控制场效应晶体管q4的闭合与断开。“mcu_cl”信号和“vbs_cl”信号的逻辑对应关系如下表1所示。
267.表1
268.情况vbs_cl电平mcu_cl电平与门输出电平q4状态1高(无外部电源接入)低(指示断开)低断开2高(无外部电源接入)高(指示闭合)高闭合3低(有外部电源接入)低(指示断开)低断开4低(有外部电源接入)高(指示闭合)低断开
269.具体地,在表1所示的情况1中,当数据传输设备3没有连接电子设备1,通信接口21没有外部电源接入时,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向与门电路d36输出第二导通信号,即如图15所示的电路中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向与门电路d36第二输入端输出的“vbs_cl”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此时,微控制器34在未检测到数据传输设备3被移动时,输出高电平的第一断开信号,高电平的第一断开信号经过如图15所示的电路中三极管qm2的反向处理后,最终向与门电路d36的第一输入端输出的“mcu_cl”信号为低电平信号,图15中与门电路d36下面的二极管导通,使得与门电路d36输出低电平信号,从而三极管qm3(记为第三三极管)断开,最终输入场效应晶体管q4栅极g的信号为高电平信号(内部电源vbat通过电阻rm7和rm9输出的高电平信号),场效应晶体管q4断开,源极s和漏极d之间关断,内部电源不会通过场效应晶体管q4向数据传输模组32供电。
270.在表1所示的情况2中,同样是没有外部电源接入,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向与门电路d36第二输入端“vbs_cl”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此时,当微控制器34通过振动传感器35检测到数据传输设备3发生了移动,向与门电路d36输出低电平的第一导通信号,低电平的第一导通信号经过如图15所示的电路中三极管qm2的反向处理后,最终向与门电路d36的第一输入端输出的“mcu_cl”信号为高电平信号,图15中与门电路d36的两个二极管均截止,内部电源vbat使得三极管qm3导通,最终输入场效应晶体管q4栅极g的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接地),场效应晶体管q4闭合,源极s和漏极d之间导通,内部电源通过场效应晶体管q4向数据传输模组32供电。
271.而在表1中的情况3和情况4中,数据传输设备3与电子设备1连接之后,电子设备1可以通过连接线2向数据传输设备3提供电能,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向与门电路d36输出第二断开信号,即如图15所示的电路中外部电源模块37向与门电路d36第二输入端输出的“vbs_cl”信号为低电平信号,图15中与门d36上面的二极管导通,则后续无论微控制器34向与门电路d36的第一输入端所发出的“mcu_cl”信号是高电平信号或是低电平信号,与门d36输出低电平信号到三极管qm3的基极使得三极管qm3断开,最终输入场效应晶体管q4栅极g的信号为高电平信号(内部电源vbat通过电阻rm7和rm9输出的高电平信号),场效应晶体管q4断开,源极s和漏极d之间关断,因此数据传输设备连接外部电源接入之后,无论微控制器如何指示,内部电源都不会通过场效应晶体管q4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
272.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5和图16中所示的电路结构中设置的电容、电阻等器件以分压、保护为目的,属于在本技术上述场效应晶体管、三极管以及与门电路等功能元件的基础上适应性的设置,本技术对电路中各位置处是否设置电阻、电容,以及所设置的电阻、电容的大小与规格不作限定,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的电路需求以及功能元件的工作参数进行适应性的设置与调整。
273.本技术上述各实施例中,以数据传输设备设置的微控制器的角度出发,说明了微控制器如何控制电源为数据传输模组进行快速供电,使得数据传输模组能够尽快得电并启动。而对于数据传输模组本身,即使在数据传输设备还暂未连接电子设备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得电后开始初始化以及相关的通信配置流程,配合微控制器共同实现快速启动,使得后续数据传输设备与电子设备连接之后,数据传输设备即可将电子设备所传输的数据传输给显示设备上,例如将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投射到显示设备上。
274.具体地,图1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7所示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数据传输设备中的数据传输模组,或者,是数据传输模组中的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系统级芯片(system on chip,简称:soc)等,如图17所示的方法可以在如图8所示的s103或者如图9所示的s204之后,当微控制器控制电源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之后,由数据传输模组执行。具体地,该方法包括:
275.s301:数据传输模组在上电之后,进行通信配置。
276.具体地,以如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设备3为例,数据传输设备3中微控制器34控制电源33向数据传输模组32供电之后,数据传输模组32上电并进行自身的初始化配置,以及相关的通信配置,其中,所述通信配置包括:数据传输模组32对通信接口31的通信配置;和/或数据传输模组32对其用于与显示设备4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配置。例如,当通信接口31是usb接口,则数据传输模组32需要对usb接口基于usb通信协议进行通信配置;当数据传输模组32通过wi-fi向显示设备4投射显示界面,则数据传输模组32需要对数据传输模组32进行基于wi-fi协议的通信配置。
277.s302:数据传输模组从通信接口接收流媒体数据,并对流媒体数据进行编码。流媒体数据包括但不限于视频流数据和音频流数据。
278.随后,当数据传输模组32块完成通信相关的配置之后,即可将从通信接口31接收电子设备1所发送的该电子设备1的显示界面对应的流媒体数据,并对流媒体数据进行编码。编码的作用是让流媒体数据满足数据传输模组32与显示设备4之间通信协议,例如,数据传输模组32与显示设备4之间通过wi-fi通信,则s302中数据传输模组32将流媒体数据按照wi-fi协议进行编码,后续可以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通过wi-fi发送给显示设备4。
279.其中,若数据传输模组32通过s301完成通信配置之前,用户已经将电子设备1与数据传输设备3之间通过连接线2连接好,则数据传输模组在s301完成通信配置之后,通过s302从通信接口接收来自电子设备1的流媒体数据并进行编码。若数据传输模组32通过s301完成通信配置之后,用户尚未将数据传输设备3与电子设备1连接,则数据传输模组32暂时从通信接口31不能接收到流媒体数据;当用户将电子设备1与数据传输设备3通过连接线2连接后,数据传输模组32可以开始执行s302,从通信接口接收来自电子设备1的流媒体数据并进行编码,接着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发送给显示设备4。
280.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数据传输设备3中的数据传输模组32在得到电源33提供的电能之后,即使当前数据传输设备3尚未连接电子设备1,也可以先进行相关通信的配置流程,使得后续用户使用连接线2将数据传输设备3接入电子设备1之后,数据传输设备3就能够接收到电子设备1传输的显示界面对应的流媒体数据,并进行编码等后续处理,提高了数据传输模组32的响应速度和传输效率。给用户带来的直观感受是,将数据传输设备3插入电子设备1之后,数据传输设备3即可在短时间内甚至立即对电子设备1上的显示界面的流媒体数据进行处理并投射到显示设备4上,带来一种“即插即显示”的用户体验,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281.s303:数据传输模组将s302中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发送给显示设备进行显示。或者,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开始指令之后,数据传输模组再将流媒体数据发送给显示设备。
282.随后,在s303中,数据传输模组32可以将s302中所进行编码的流媒体数据通过已经配置好的通信方式发送给显示设备4进行显示。或者,数据传输模组32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令之后,才执行s303将编码后流媒体数据通过已经配置好的通信方式发送给显示设备4进行显示。流媒体数据可以是实时接收的视频流数据,以使得电子设备1的画面和显示设备4的画面基本同步。
283.可选地,数据传输模组在s303中将流媒体数据发送给显示设备4时,还可以将数据传输指令(本说明书中以传屏指令为例)同步发送给显示设备4,使得显示设备4在接收到数据传输指令(本说明书中以传屏指令为例)后,对接收到来自于数据传输模组发送的流媒体数据进行处理并显示。传屏指令的意义是指示显示设备进行解码等处理以及显示,例如数据传输过程中用户在数据传输设备3输入了停止指令(例如用户按了数据传输设备上的停止按键),数据传输设备3停止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发送给显示设备4,并将停止传输指令(本说明书中以停止传屏指令为例)发送给显示设备4,所述停止传输指令(本说明书中以停止传屏指令为例)用于指示显示设备4不显示接收到的流媒体数据,则显示设备4就会停止显示根据数据传输设备3传输来的流媒体数据所生成的显示界面。
284.可选地,图1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设备的应用场景框架示意图,如图18所示的数据传输设备3在如图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物理按键38,该物理按键38可以设置在数据传输设备3的表面,物理按键38在数据传输设备3内部与数据传输模组32连接。则用户可以通过按压物理按键38的方式,向数据传输模组32发出开始指令。数据传输模组32接收到该开始指令后,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流数据发送给显示设备4。
285.更为具体地,图19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模组执行数据传输设备控制方法时的状态示意图,其中以数据传输模组中的soc作为执行主体,对数据传输模组在上电后到数据传输时所进行的详细操作进行说明。
286.如图19所示,以通信接口为usb type-c接口、数据传输模组与显示设备通过wi-fi进行数据通信为例,当数据传输模组32由电源33供电之后,首先进行soc的初始化操作,初始化操作包括但不限于:soc uboot加载、soc linux内核加载以及type-c驱动加载等。并在soc自身的初始化完成之后,进行通信接口(usb接口)的配置以及数据通信(wi-fi)的配置,图19中左侧箭头示出的usb接口的配置和右侧箭头示出的wi-fi的配置可以由soc同时执行或者先后执行,执行顺序不作限定。对于wi-fi的配置过程,包括如下步骤:wi-fi驱动的加载、wi-fi根据预设账号和密码连接显示设备对应的wi-fi热点、并在连接热点之后建立对
应的网络端口,使得soc能够与显示设备4之间通过wi-fi进行数据通信。对于usb接口的配置过程,包括如下步骤:镜像文件(image file)加载、usb gadget storage准备就绪。
287.随后,当soc执行完上述初始化流程且数据传输设备32与电子设备1连接后,usb设备(数据传输设备32)被电子设备1识别,soc即可通过usb接口接收电子设备1发送的流媒体数据,并按照配置好的wi-fi协议参数对流媒体数据进行编码后,等待用户按下物理按键。当soc接收到用户通过物理按键发出的开始指令,即可通过预先建立网络端口,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发送给显示设备4,同时将传屏指令也发送给显示设备4,然后显示设备4对接收到的流媒体数据进行解码等处理后进行显示。
288.此外,可选地,当数据传输模组32将流媒体数据发送给显示设备4之后,还包括: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停止指令后,数据传输模组32停止将传屏指令发送给显示设备4,并且数据传输模组32自身也停止继续向显示设备继续发送流媒体数据,其中,用户输入停止指令可以是对物理按键38的再次按压。
289.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图20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设备的应用场景框架示意图,其中,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除了可以与可控开关36连接,向可控开关36发送第二导通信号,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还可以与微控制器34和数据传输模组32连接,用于检测通信接口31是否有外部电源接入,并根据检测结果向控制器34和/或数据传输模组32发送对应的指示信号(例如,高电平信号可用于指示通信接口31有外部电源接入、低电平信号用于指示通信接口31无外部电源接入;或者,低电平信号可用于指示通信接口31有外部电源接入、高电平信号用于指示通信接口31无外部电源接入等)。可以理解,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可以与微控制器34而不和数据传输模组32连接,而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与微控制器34和数据传输模组32均连接的情况下,数据传输模组32也可以检测外部电源是否接入通信接口31,从而判断是否向显示设备发送流媒体数据。
290.具体地,在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的实际应用中,一种场景可以是:当数据传输模组32将流媒体数据发送给显示设备4之后,可以通过数据传输设备3中设置的与数据传输模组32连接的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发送的指示信号,对外部电源是否从通信接口31脱离进行检测,当数据传输模组32接收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发送的指示信号指示外部电源已断开,则数据传输模组32停止将传屏指令发送给显示设备4,并且数据传输模组32自身也停止继续向显示设备4继续发送流媒体数据。在另一种场景中,当微控制器34接收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发送的指示信号指示外部电源已断开,则微控制器34启动计时器,随后在计时器计时预设时间(例如60秒)内如没有接收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发送的指示外部电源接入通信接口31的指示信号,微控制器34向可控开关36发送指示可控开关36断开的信号(即上述第一断开信号),此时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也向可控开关36发送指示可控开关36断开的信号(即上述第二断开信号),所以控制可控开关36断开,并且微控制器34进入待机状态;而在计时器计时预设时间(例如60秒)内如接收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发送的指示外部电源接入通信接口31的指示信号,微控制器34向可控开关36继续发送指示可控开关36闭合的信号(即上述第一导通信号),此时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向可控开关36发送指示可控开关36断开的信号(即上述第二断开信号),所以控制可控开关36断开。
291.图2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部电源检测模块的部分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21所提供的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在如图16所示的部分电路基础上,还包括:电阻r28(记
为第一电阻)、电阻r84(记为第四电阻)、电阻r101(记为第二电阻)和电阻r100(记为第三电阻)。可以理解的是,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在如图16所示结构中为了配合可控开关36的电路需要在所连接的外部电源vbus之后设置三极管用于反向处理,而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中连接微控制器34和数据传输模组32时无需设置三极管。
292.具体地,在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中如图21所示的部分电路,通信接口31所接入的电源记为vbus,则vbus通过电阻r28和电阻r84接地,vbus还通过电阻r28和r100连接数据传输模组32的usb0_det管脚,则数据传输模组可以根据usb0_det管脚的电平值确定数据传输设备3的通信接口是否接入了外部电源vbus;vbus还通过电阻r28和电阻r101连接微控制器34的mcu_det管脚,微控制器34可以通过mcu_det管脚的电平值确定数据传输设备3的通信接口是否接入了外部电源vbus。
293.例如,当通信接口31接入了外部电源,vbus为高电平,此时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通过usb0_det管脚向数据传输模组32传输的同样也为高电平,这个高电平信号可以看作是指示通信接口31接入了外部电源的指示信号,使得数据传输模组32可以根据高电平的指示信号确定通信接口31连接了外部电源;当通信接口31没有连接外部电源时,vbus为低电平,此时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通过usb0_det管脚向数据传输模组32传输的同样也为低电平,这个低电平信号可以看作是指示通信接口未接入外部电源的指示信号,使得数据传输模组32可以根据低电平的指示信号确定通信接口31没有连接外部电源。又例如,当通信接口接入了外部电源,vbus为高电平,此时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通过mcu_det管脚向微控制器34传输的同样也为高电平,这个高电平信号可以看作是指示通信接口31接入了外部电源的指示信号,使得微控制器34可以根据高电平的指示信号确定通信接口31连接外部电源;当通信接口31没有连接外部电源时,vbus为低电平,此时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通过mcu_det管脚向微控制器34传输的同样也为低电平,这个低电平信号可以看作是指示通信接口31未接入外部电源的指示信号,使得微控制器34可以根据外部电源断开信号确定通信接口31没有连接外部电源。
294.可选地,如图21所示的电阻r28、r84、r100和r101都是从电路安全角度出发,用于保证电路的可靠性,在最为简易的实现方式中,如图21所示的接入检测电路也可以不设置电阻或者设置的电阻阻值为0,使得微控制器34的mcu_det管脚和数据传输模组32的usb0_det管脚可以直接连接外部电源vbus,实现更为直接的检测。
295.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设备的控制方法中,作为执行主体的数据传输模组在将流媒体数据发送给显示设备进行显示之后,能够根据用户的停止指令、或者根据外部电源检测模块检测到外部电源从通信接口脱离后,数据传输模组随即停止将传屏指令发送给显示设备,使得显示设备不会继续显示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在实际使用时,当用户将电子设备连接数据传输设备之后,若发现当前电子设备所显示的界面不方便在显示设备上投屏显示之后,即可通过发送停止指令、或者通过直接将数据传输设备从电子设备拔出,使得显示设备不再显示该数据传输设备所发送的流媒体数据,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设备对用户断开连接指令、动作的响应速度,提高了数据传输设备的响应速度和数据传输效率,还能够一定程度上保护用户的隐私,使得用户在误将隐私信息投屏时能及时阻止显示,进而也提高了数据传输设备的用户体验。
296.进一步地,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设备3中,当检测到数据传输设备3被
移动,微控制器34就会控制电源33给数据传输模组32供电,然而在一些应用场景中,数据传输设备3的移动可能并非用户想使用数据传输设备3进行数据传输,而是用户不小心碰触到了数据传输设备3或仅仅想移动数据传输设备3,后续也不会将数据传输设备3与电子设备1连接,此时如果内部电源33一直持续向数据传输模组32供电,就会浪费电源33的电能。因此,本技术实施例针对该技术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双重省电保护机制。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首先,提出了在振动传感器35或者微控制器34设置加速度阈值(具体的请参照阈值实施例的设置方式),通过比较结果,微控制器34确定是否向可控开关36发送导通信号,通过设置加速度阈值,可以将部分微小的振动或者无效振动信号过滤掉,避免微控制器34向可控开关36发送导通信号,使得电源33向数据传输模组32供电,浪费电能;但是,即使在部分振动传感器35检测数据的加速度值超过预设的加速度阈值时,也不一定是用户想使用数据传输设备3,因此,为了进一步减少电源33的电能的浪费,微控制器34在内部电源33和数据传输模组32之间供电连接导通之后,还包括步骤:
297.在微控制器34接收到振动传感器35的检测数据或中断信号后的第一预设时间(例如60秒,这段时间足够用户将数据传输设备3与电子设备1进行连接)内,若接收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发送的检测到通信接口31有外部电源接入的指示信号,微控制器34向可控开关36继续发送指示可控开关36闭合的信号(即上述第一导通信号),此时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向可控开关36发送指示可控开关36断开的信号(即上述第二断开信号),所以控制可控开关36断开,控制内部电源33和数据传输模组32之间的供电连接断开;在微控制器34接收到振动传感器35的检测数据或中断信号后的第一预设时间内,若未接收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发送的检测到通信接口31有外部电源接入的指示信号,则在该第一预设时间之后,微控制器34向可控开关36发送指示可控开关36断开的信号(即上述第一断开信号),此时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向可控开关36发送指示可控开关36导通的信号(即上述第二导通信号),所以控制可控开关36断开,控制内部电源33和数据传输模组32之间的供电连接断开。
298.具体地,本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微控制器34,在确定数据传输设备3移动之后,可以通过如图15所示的将微控制器34的stm32_1108_io管脚置为低电平信号的方式发送第一导通信号,控制可控开关36导通,使得内部电源33通过可控开关36向数据传输模组32供电,同时,微控制器34会启动一个第一预设时间(例如60秒)的计时器。在控制可控开关36导通之后,微控制器34会检测通信接口31是否有外部电源接入,可选地,微控制器34可以通过例如图21中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输出的指示信号,即mcu_det管脚的电平确定通信接口31是否有外部电源接入。如果在60秒的计时器结束之前根据指示信号确定有外部电源接入,则计时结束,微控制器34保持stm32_1108_io管脚置为低电平信号(指示可控开关36闭合)。若在60秒的计时器结束之后,根据指示信号确定在这60秒内一直没有外部电源接入,则在60秒计时结束后,微控制器34根据调整stm32_1108_io管脚置为高电平信号的方式发送第一断开信号(指示可控开关36断开),控制可控开关36断开,使得电源在60秒之后不用继续向数据传输模组32供电,从而保证了非数据传输设备用户对数据传输设备3误触所产生的移动不会造成电源33持续向数据传输模组32供电,减少了电源的损耗,提高了微控制器34在进行数据传输设备控制时的完备性。
299.此外,在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数据传输设备3在连接了电子设备1后,微控制器34向可控开关36继续发送指示可控开关36闭合的信号(即上述第一导通信号),此时由于外
部电源检测模块37向可控开关36发送指示可控开关36断开的信号(即上述第二断开信号),所以控制可控开关36断开,控制内部电源33和数据传输模组32之间的供电连接断开。如果此后数据传输设备3又被用户拔出,由于微控制器34向可控开关36并不向可控开关36发送指示断开的信号(即上述第一断开信号),而是会启动一个第二预设时间(例如60秒)的计时器,并在计时器结束之前,继续发送指示可控开关36闭合的信号(即上述第一导通信号),而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向可控开关36发送指示可控开关36导通的信号(即上述第二导通信号),所以控制可控开关36导通,控制内部电源33和数据传输模组32之间的供电连接恢复导通。这样,即使数据传输设备3被拔出后,在计时器结束该第二预设时间的计时之前,若数据传输设备3连接电子设备1,由于可控开关36导通,电源33向数据传输模组32供电,使得数据传输模组32处于工作状态,而不会由于数据传输设备3被拔出后失去外部电源而立即掉电,从而在数据传输设备3被用户拔出一个电子设备1、并插入下一个电子设备1时能够迅速进行数据传输,提高工作效率。
300.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中,当微控制器34控制可控开关36导通之后,若振动传感器35没有检测到后续数据传输设备3的移动,则微控制器24可以进入待机模式,随后当振动传感器35检测到数据传输设备移动,可以通过向微控制器34发送中断信号的方式唤醒微控制器34,使得微控制器34切换回工作状态后,立即将stm32_1108_io管脚置为低电平信号,并启动预设时间的计时器,并检测外部电源是否接入。
301.例如,图22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微控制器执行数据传输设备控制方法时的状态示意图,其中,以微控制器34为数据传输设备3中设置的mcu作为示例,当mcu上电(例如数据传输设备3出厂时上电)工作后,进行mcu的初始化配置,包括配置加速度阈值。mcu在完成上述启动工作后将stm32_1108_io管脚置为低电平信号,并在检测数据传输设备3的通信接口没有外部电源接入的情况下开启60秒的计时器开始计时。而计时器在60秒的时间内,mcu继续检测通信接口是否有外部电源接入,若在60秒内检测到外部电源接入,则mcu保持stm32_1108_io管脚置为低电平信号;若在60秒内未检测到外部电源接入,则mcu将stm32_1108_io管脚置为高电平信号后,进入待机状态。直到下一次振动传感器35检测到数据传输设备运动(即实时加速度值超过预设的加速度阈值)时,向mcu发送中断信号后,mcu结束待机并切换为工作状态,并根据中断信号将stm32_1108_io管脚置为低电平信号,随后重复上述开启60秒计时器的过程,并不断循环。
302.数据传输设备3在预设时间内连接了电子设备1后,mcu向可控开关36将stm32_1108_io管脚保持为低电平信号以指示可控开关36闭合,此时由于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向可控开关36发送的vbs_cl信号为低电平信号以指示可控开关36断开,所以控制可控开关36断开,控制内部电源33和数据传输模组32之间的供电连接断开,如果此后数据传输设备3又被用户拔出,由于微控制器34向可控开关36继续保持为低电平信号以指示可控开关36闭合,而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向可控开关36发送的vbs_cl信号为高电平信号以指示可控开关36闭合,所以控制可控开关36导通,控制内部电源33和数据传输模组32之间的供电连接恢复导通。这样,即使数据传输设备3被拔出后数据传输模组32也继续处于工作状态,而不会由于数据传输设备3被拔出后失去外部电源而掉电,从而在数据传输设备3插入下一个电子设备1时能够迅速进行数据传输,提高工作效率。
303.可选地,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设备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同一个数据
传输设备切换与不同的电子设备的连接关系的过程中,执行主体可以是微控制器。其中,微控制器也可以通过如图21所示的外部电源检测模块中的mcu_det管脚,对通信接口是否连接外部电源进行检测,当检测到通信接口的外部电源断开之后,通过控制内部电源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使得数据传输模组保持与显示设备的无线连接。当后续用户将另一个电子设备与数据传输设备连接,此时数据传输模组不需要再进行初始化以及相关通信配置的步骤,便可以向显示设备发送当前电子设备所传输的流媒体数据,使得在数据传输设备在从不同电子设备切换的过程中,减少了切换后的电子设备使用数据传输设备所需的准备时间,从而减少了用户将切换后的电子设备连接数据传输设备后,在显示设备上看到投射的显示界面的等待时间,进而提高了数据传输设备的数据传输效率,并提高了用户体验。
304.在一种实现中,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可以仅连接微控制34器和数据传输模组32中之一,同时,微控制器34与数据传输模组32之间存在通信连接(例如通过i2c、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通用非同步收发传输器)或者gpio(general-purpose input/output,通用输入与输出)等连接方式)。例如,图23为本技术提供的数据传输设备一实施例的应用场景框架示意图,其中,所设置的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连接通信接口31和数据传输模组32,数据传输模组32可以通过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的指示信号确定通信接口31是否连接外部电源,例如通过图21所示的usb_det管脚确定通信接口是否外接电源vbus,并将确定结果发送至微控制器34。图24为本技术提供的数据传输设备一实施例的应用场景框架示意图,其中,所设置的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连接通信接口31和微控制器34,微控制器34可以通过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的指示信号确定通信接口31是否连接外部电源,例如通过图21所示的mcu_det管脚确定通信接口是否外接电源vbus,并将确定结果发送至数据传输模组32。
305.本技术提供另外一个实施例,图2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的,基于图4、图7、图15,图16、图21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如图25所示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306.步骤s401,mcu接收传感器发送的信息;
307.传感器发送的信息可以为检测数据或中断信号。该mcu又可被称为微控制器、微控制单元等。
308.本实施例以振动传感器35向mcu发送检测数据为例,该检测数据携带振动传感器35自身的加速度值,mcu预存有加速度阈值,mcu根据该检测数据中的加速度值和预存的加速度阈值的比较结果判断数据传输设备3是否被移动。
309.本实施例中,振动传感器35可以是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会实时检测数据传输设备3运动的运动状态,生成六个方向的加速度数据(例如某实施例中检测到的加速度数据为0mg,200mg,100mg,150mg,0mg,400mg)。mcu可以每间隔一段时间通过与振动传感器35之间的通信,获取振动传感器35实时检测的检测数据;或者,振动传感器35可以每间隔一段时间向mcu发送实时检测的检测数据。
310.可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设备3内置的电源33还可以用于向mcu供电。在一种实施例中,mcu可以设置两种功耗工作状态,分别为第一功耗工作状态和第二功耗工作状态,其中,在mcu接收检测数据或中断信号之前,mcu在数据传输设备3的内置电源33的供电下处于第一功耗工作状态;mcu接收检测数据(其加速度值超过预设的加速度阈值)或中
断信号后,处于第二功耗工作状态,可以设置mcu在第一功耗工作状态下的功耗比在第二功耗工作状态的功耗低,具体的,第一功耗工作状态可以为低功耗工作状态,第二功耗工作状态可以为高功耗工作状态。mcu可选用具有低功耗工作状态的器件,在mcu处于待机状态时,mcu可以维持在低功耗状态,其工作电流可以限制在ua级别,从而尽可能减少数据传输设备3未连接电子设备1时mcu对电源33的电能消耗。
311.步骤s402,mcu如果确定数据传输设备3被移动,向与门电路d36的其中一个输入引脚发送用于指示可控开关36导通的第一导通信号。
312.具体的,mcu判断从振动传感器35所接收的振动传感器35自身的加速度值是否超过加速度阈值,若是,则说明数据传输设备3发生了移动;若否,则说明数据传输设备3未发生移动,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例如,mcu预设有加速度阈值350mg,则若mcu所获取的六个方向的加速度值为(0mg,200mg,100mg,150mg,0mg,400mg),说明数据传输设备3发生了移动,mcu的stm32_1108_io管脚向与门电路d36的其中一个输入引脚(如图15所示的与门电路d36下面的二极管阴极)发送第一导通信号。
31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通信号用于指示可控开关36导通,该第一导通信号可以是低电平信号。具体的,该用于指示可控开关36导通的第一导通信号是mcu的stm32_1108_io管脚输出的低电平信号,需要说明是,mcu输出的信号是低电平信号,经过三极管qm2反向处理后,达到与门电路d36的其中一个引脚的电平信号是高电平的mcu_cl信号。第一导通信号是高电平信号还是低电平信号可以根据电路实际情况而设置,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mcu输出的指示可控开关36导通的信号可以直接控制与门电路d36的其中一个引脚。
314.在其他实施例中,mcu如果接收到振动传感器35发送的中断信号,则确定数据传输设备3被移动。
315.在mcu确定数据传输设备3被移动后,mcu的计时器开始进行预设时间(例如60秒)的计时。
316.步骤s403,在检测到数据传输设备3的通信接口31未接入外部电源时,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向与门电路d36的另外一个输入引脚发送第二导通信号。
317.参考附图,该第二导通信号用于指示可控开关36导通的信号,该第二导通信号可以为高电平信号,具体的,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与与门电路d36的另外一个引脚(如图15所示的与门电路d36上面的二极管阴极)连接,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用于检测通信接口31是否有外部电源接入,若其没有检测到有外部电源接入,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则向与门电路d36的该输入引脚发送用于指示可控开关36导通的高电平信号,具体的,其向与门电路d36上面的二极管阴极发送用于指示可控开关36导通的高电平的vbs_cl信号。
318.步骤s404,与门电路d36根据第一导通信号和第二导通信号,向可控开关36发送控制信号使得可控开关36闭合,从而将数据传输设备3的电源33和数据传输模组32之间的供电连接导通。
319.具体的如图15所示,与门电路d36两个输入引脚的第二导通信号和第一导通信号分别为vbs_cl信号和mcu_cl信号,“vbs_cl”信号为高电平信号,“mcu_cl”信号为高电平信号,与门电路d36的两个二极管均截止,内部电源vbat高电平信号经过电阻rm8和电阻rm11使得三极管qm3导通,最终输入作为可控开关36的场效应晶体管q4栅极g的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栅极g通过电阻rm9和三极管qm3接地),场效应晶体管q4导通,源极s和漏极d之间导通,
内部电源(电源33)通过场效应晶体管q4向数据传输模组32供电。
320.数据传输设备3的内置电源33向数据传输模组32供电,数据传输模组32启动并进行相关的通信配置,例如,数据传输模组32与通信接口进行通信的通信配置,和/或数据传输模组32与显示设备4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配置,例如,在wi-fi通信环境下,数据传输模组32可以为wi-fi模组,数据传输模组32可以完成与显示设备4的wi-fi模组的通信链路的建立,显示设备4的wi-fi模组也可以是一个外置的设备。当显示设备4内置wi-fi模组时,建立与显示设备的通信链路为可以直接与显示设备4建立通信链路;当显示设备4通过外置的wi-fi模组通信时,可以先与该外置的wi-fi模组建立通信链路,该外置的wi-fi模组在显示设备4处于工作状态下时建立通信链路。
321.由于在数据传输设备3连接电子设备1之前,数据传输模组32已经完成与显示设备4的通信链路的建立,当数据传输设备3连接电子设备1时,电子设备1待传输的数据直接通过数据传输设备3进行处理,发送至显示设备4端进行显示,避免数据传输设备3连接电子设备1时,再进行通信链路的配置,减少了用户使用数据传输设备3时的等待时间,可以实现即插即用,因此提高了数据传输设备响应速度和工作效率。
322.基于上述实施例的步骤s401-s404,进一步提供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用户拿起或移动了数据传输设备3,准备将数据传输设备3的通信接口31插入电子设备1的通信接口,例如电子设备1的usb接口或type-c接口,本技术实施例对电子设备1的通信接口不做限定。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1的usb接口或type-c接口一般会提供电源引脚,对插入其的电子设备提供电源。
323.步骤s405,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检测到数据传输设备3的通信接口31接入外部电源后,则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向与门电路d36的另外一个输入引脚发送用于指示可控开关36断开的第二断开信号。
324.具体的,第二断开信号可以为低电平信号,结合附图,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向与门电路d36上面的二极管阴极发送用于指示可控开关36断开的低电平的vbs_cl信号。
325.步骤s406,在上述预设时间内,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检测到数据传输设备3的通信接口31接入外部电源后,则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向mcu发送用于指示已接入外部电源的信号,mcu仍然保持向与门电路d36的其中一个输入引脚发送用于指示可控开关36导通的第一导通信号。可以理解的是,此时,mcu仍继续向与门电路d36的其中一个输入引脚发送用于指示可控开关36导通的第一导通信号。
326.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预设时间为在mcu确定数据传输设备3被移动后,mcu的计时器开始进行计时的预设时间。具体的,如图21所示,当通信接口31接入了外部电源,vbus为高电平,此时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向mcu的mcu_det管脚传输的同样也为高电平,这个高电平信号看作是指示通信接口31接入了外部电源的指示信号,使得mcu可以根据该高电平的指示信号确定通信接口31连接外部电源;当通信接口31没有连接外部电源时,vbus为低电平,此时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向mcu的mcu_det管脚传输的同样也为低电平(mcu_det管脚通过电阻r101和电阻r84接地),这个低电平信号看作是指示通信接口31没有接入外部电源的指示信号,使得mcu可以根据该低电平的指示信号确定通信接口31没有连接外部电源。
327.在上述预设时间内,mcu根据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发送的高电平信号确定通信接口31接入了外部电源,则mcu终止所述预设时间的计时,同时,mcu仍保持向与门电路d36的
其中一个输入引脚发送用于指示可控开关36导通的信号,此时“mcu_cl”信号仍然为高电平信号。
328.步骤s407,与门电路d36根据第一导通信号和第二断开信号,向可控开关36发送控制信号,使得可控开关36断开。
329.具体的如图15所示,与门电路d36两个输入引脚的第二断开信号和第一导通信号分别为vbs_cl信号和mcu_cl信号,“vbs_cl”信号为低电平信号,“mcu_cl”信号仍然为高电平信号,与门电路d36上面的二极管导通而下面的二极管截止,与门电路d36输出低电平信号,该低电平信号通过电阻rm11控制三极管qm3截止,内部电源vbat通过电阻rm7和rm9使得场效应晶体管q4栅极g的信号为高电平信号,场效应晶体管q4断开,源极s和漏极d之间断开。
330.由于作为可控开关36的场效应晶体管q4断开,电子设备1的电源不能经过“通信接口31-可控开关36-电池332”的路径直接给电池332充电,可避免对电池332造成损坏。
331.基于上述实施例的步骤s405-s407,进一步提供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在mcu确定数据传输设备3被移动后的预设时间(例如60秒)内,用户将数据传输设备3和电子设备1连接。
332.步骤s408,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检测到数据传输设备3的通信接口31和外部电源断开,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向与门电路d36的另外一个输入引脚发送用于指示可控开关36导通的第二导通信号,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向mcu发送用于指示通信接口31未接入外部电源的信号,该信号可以为低电平信号。
333.上述的步骤s408,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是:用户将数据传输设备3和电子设备1连接后,用户又将数据传输设备3从电子设备1中拨出来。
334.步骤s409,mcu接收到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发送的用于指示通信接口31未接入外部电源的信号后,mcu的计时器开始根据预设时间(例如60秒)启动计时。
335.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满足在用户间轮流使用同一个数据传输设备3进行数据传输的需求,保证下一个用户也能实现数据传输设备3的即插即用,需要对mcu进行相应的设置,具体的,可以在mcu存储一个预设时间(例如60秒)。该预设的时间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是60秒,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是其他时间,例如50秒,该时间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设置。
336.步骤s410,在该预设时间内,mcu仍然保持向与门电路d36的其中一个输入引脚发送用于指示可控开关36导通的第一导通信号。
337.具体的如图15所示,mcu的stm32_1108_io管脚向与门电路d36的其中一个输入引脚(与门电路d36下面的二极管阴极)发送低电平信号,该低电平信号使得三极管qm2断开,从而得到高电平的“mcu_cl”信号(与门电路d36下面的二极管阴极通过电阻rm6连接内部电源提供的+3v3_sb高电平)。
338.步骤s411,与门电路d36根据第一导通信号和第二导通信号,向可控开关36发送控制信号使得可控开关36闭合。
339.具体的,可控开关36闭合后,数据传输设备3的内部电源向数据传输模组32供电,使得数据传输模组32与显示设备4之间的通信链路继续保持连通状态,保证数据传输设备3即使在从电子设备1拨出后,在该预设时间内,用户将数据传输设备3从电子设备1中拨出来后,在该预设时间内又插入了下一电子设备时,也能快速的对电子设备的数据进行快速传
输,实现数据传输设备3在多电子设备的交替切换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即插即用。
340.上述的步骤s410-s411,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是:用户将数据传输设备3从电子设备1中拨出后,在该预设时间内又插入了下一电子设备1(可能是被拔出的电子设备1,也可能是另外一台电子设备),在这个切换的时间段内,数据传输模组32与显示设备4之间的通信链路继续保持连通状态。
341.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此步骤s411之后,又可以回到步骤s404之后的循环,检测在预设时间内是否有外部电源的接入。
342.具体的,当在计时器预设时间范围内,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检测到数据传输设备3的通信接口31和外部电源连接时,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向与门电路d36发送一个低电平信号;与门电路d36根据该低电平信号,及根据mcu发送的高电平信号,向可控开关36发送使得可控开关36断开的信号。
343.步骤s412,用户将数据传输设备3从电子设备1中拨出后,启动预设时间的计时,在该预设时间内,如果外部电源检测模块37没有检测到数据传输设备3的通信接口31和外部电源连接,则在mcu的计时器根据预设的时间计时完毕后,mcu向与门电路d36的其中一个输入引脚发送用于指示可控开关36断开的第一断开信号。
344.在本实施例中,与门电路d36收到的第一断开信号可以为低电平信号,具体的如图15所示,mcu的stm32_1108_io管脚向与门电路d36的其中一个输入引脚(与门电路d36下面的二极管阴极)发送高电平信号,该高电平信号使得三极管qm2导通,从而得到低电平的“mcu_cl”信号(与门电路d36下面的二极管阴极通过三极管qm2接地)。
345.步骤s413,与门电路d36根据第二导通信号和第一断开信号,向可控开关36发送控制信号使得可控开关36断开。
346.具体的如图15所示,与门电路d36两个输入引脚的第二导通信号和第一断开信号分别为vbs_cl信号和mcu_cl信号,“vbs_cl”信号为高电平信号,“mcu_cl”信号为低电平信号,与门电路d36下面的二极管导通而上面的二极管截止,与门电路d36输出低电平信号,该低电平信号通过电阻rm11控制三极管qm3截止,内部电源vbat通过电阻rm7和rm9使得场效应晶体管q4栅极g的信号为高电平信号,场效应晶体管q4断开,源极s和漏极d之间断开,数据传输设备3的内部电源和数据传输模组32之间的供电连接被断开。
347.上述的步骤s412-s413,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是:用户将数据传输设备3从电子设备1中拨出来后,在该预设时间内未插入了下一电子设备1(可能是用户已经完成数据传输而不再需要使用数据传输设备3),在这种场景下,可以认为在该预设时间内,若数据传输设备3没有连接外部电源,则认为用户已经完成本次的数据传输需求,则断开内部供电,予以节省数据传输设备3的内部电源的电能。
348.可选地,在上述步骤s401-s413的过程中,mcu可以在数据传输设备3的电源的供电下处于第二功耗工作状态。因此可以理解的是,在s401之前,若mcu没有接收到检测数据或中断信号之前将一直保持第一功耗工作状态,而在s401中接收到检测数据或者中断信号后,将切换到第二功耗工作状态。进一步的,第一功耗工作状态可以为低功耗工作状态,第二功耗工作状态可以为高功耗工作状态。
349.此外,本技术如图4-图25所示的各实施例中,数据传输设备3所提供的电源33以设置在数据传输设备3内部作为示例,在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技术各实施例中所述的数
据传输设备3还可以通过外接电源的方式,在没有接入电子设备1时,通过外接电源供电。
350.例如,图2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设备的应用场景框架示意图,其中,数据传输设备3中设置有电源接口39,用户在使用该数据传输设备3时,在将电源接口39与外部的电源5连接之后,可以由外部的电源5向数据传输设备3供电,此时,电源5通过电源接口39所实现的供电功能,与本技术如图4-图25所示的各实施例中电源33实现的供电功能相同,不再赘述。
351.上述各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由mcu或soc等集成电路来执行,该mcu或soc等集成电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和程序,其中该程序被存储在该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该程序被配置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
352.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软件方式,例如通过代码化的程序来实现。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数据传输设备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数据传输设备执行该程序执行时,使得数据传输设备执行包括本技术前述各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353.例如,图27为本技术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7所示的实施例中,示出了一种数据传输设备通过软件方式实现本技术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示意图,可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场景中,执行主体可以是数据传输设备、或者更为具体的是数据传输设备中的处理器,例如数据传输设备中的cpu、gpu、soc或者mcu等。下面以执行主体是数据传输设备作为示例性的说明,具体地,如图27所示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354.s501:接收振动传感器的检测数据或中断信号。
355.s502:确定振动传感器自身的加速度值超过加速度阈值时,或者接收到中断信号时,控制数据传输设备的电源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
356.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应用于数据传输设备中,在数据传输设备中设置有振动传感器,电源以及数据传输模组;电源可用于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数据传输模组可用于与显示设备进行数据通信。
357.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数据传输设备中设置的振动传感器用于根据数据传输设备的移动情况生成检测数据,检测数据包括振动传感器自身的加速度值,则当数据传输设备在s501接收振动传感器得到的检测数据后,在s502中可以确定检测数据中振动传感器自身的加速度值超过预设的加速度阈值时,控制数据传输设备的电源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
358.在另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振动传感器根据生成的检测数据中自身的加速度值超过预设的加速度阈值时,振动传感器发出中断信号,则当数据传输设备在s501接收到振动传感器发出的中断信号后,在s502中可以根据该中断信号控制数据传输设备的电源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
359.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能够让数据传输设备在根据振动传感器检测到数据传输设备移动后,才控制数据传输设备的电源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使得数据传输设备在未被使用时,电源可以不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而当用户移动数据传输设备后,可以控制电源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使得执行本实施例方法的数据传输设备能够兼顾空间和效率,在数据传输设备中电源不需要过大容量和体积的情况下,还能够提高数据传输设备
在数据传输时的响应速度和工作效率。
360.可选地,在s502之后还包括s503:确定电子设备接入数据传输设备的通信接口后,从通信接口接收流媒体数据,并对流媒体数据进行编码后,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发送给显示设备。
361.其中,当数据传输模组得到电源的供电并完成启动的相关配置后,即可可开始将从通信接口接收电子设备所发送的该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对应的流媒体数据,并对流媒体数据进行编码,发送给显示设备。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设备对用户通过通信接口连接的电子设备所发送的流媒体数据的响应速度,带来一种“即插即显示”的用户体验,以提高数据传输模组的工作效率。
362.更为具体地,在s502中,数据传输设备还需要在确定振动传感器自身的加速度值超过预设的加速度阈值或接收到所述中断信号的同时,还需要确定满足通信接口没有外部电源接入时,才能够控制数据传输设备的电源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而在s502之后,当数据传输设备确定通信接口有外部电源接入时,可以控制电源停止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也就是说,数据传输设备可以控制电源只在外部电源没有接入时,可以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而当通信接口连接其他电子设备的外部电源,则电源就可以不继续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从而减少了电源的损耗。
363.可选地,在数据传输设备执行s502之后的第一预设时间内,若一直都没有外部电源接入通信接口,则数据传输设备可以在第一预设时间后控制电源停止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具体地,数据传输设备设置第一预设时间的目的是保证了非数据传输设备用户对数据传输设备误触所产生的移动不会造成电源持续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减少了电源的损耗。
364.可选地,在数据传输设备执行s502之后,当数据传输设备确定外部电源接入了通信接口,并且又从通信接口脱离之后,则在脱离后的第二预设时间之内,如果没有外部电源接入通信接口,则在该第二预设时间内,数据传输设备保持控制电源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相应地,若在第二预设时间内,如果没有外部电源接入通信接口,则在该第二预设时间后,数据传输设备控制电源停止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如果没有外部电源接入通信接口,则在该第二预设时间内,数据传输设备保持控制电源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使得用户将数据传输设备从一个电子设备切换到另一个电子设备时,数据传输模组在切换过程中能够保持工作状态,而不会由于数据传输设备被拔出后失去外部电源而立即掉电,从而在数据传输设备被用户拔出一个电子设备、并插入下一个电子设备时能够迅速进行数据传输,提高工作效率。
365.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数据传输设备在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发送给显示设备的同时,还将数据传输指令发送给显示设备。该数据传输指令可用于指示显示设备对接收到的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进行处理并显示。对应地,数据传输设备还可以向显示设备发送停止传输指令,用于指示显示设备不继续显示所接收到的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
366.在一种场景中,数据传输设备可以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开始指令后,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和数据传输指令发送给显示设备;或者,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停止指令后,停止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发送给显示设备,并向显示设备发送停止传输指令。在另一种场景中,当数据传输设备检测到外部电源从通信接口脱离,则停止将编码后的流媒体数据发送给显示设备,并向显示设备发送停止传输指令。
367.具体地,通过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能够使得数据传输设备根据用户的停止指令、或者根据外部电源检测模块检测到外部电源从通信接口脱离后,数据传输模组随即停止将传屏指令发送给显示设备,使得显示设备不会继续显示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设备对用户断开连接指令、动作的响应速度,提高了数据传输设备的响应速度和投屏效率,还能够一定程度上保护用户的隐私,使得用户在误将隐私信息投屏时能及时阻止显示,进而也提高了数据传输设备的用户体验。
368.又例如,图28为本技术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8所示的实施例中,示出了另一种数据传输设备通过软件方式实现本技术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示意图,可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场景中,执行主体可以是数据传输设备、或者是数据传输设备中的处理器等。具体地,如图28所示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369.s601:根据传感器发送的信息,启动数据传输设备的内置电源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
370.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应用于数据传输设备,在数据传输设备中设置有传感器,该传感器用于检测数据传输设备是否被移动。该传感器可以是振动检测器。当传感器检测到数据传输设备被移动(例如,振动检测器检测数据传输设备的加速度超过了预设加速度阈值),用户可能将要使用数据传输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则传感器可以发出信息,数据传输设备在接收到传感器发送的信息后,启动设置在数据传输设备内部的内置电源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
371.s602:建立与显示设备的通信链路。
372.具体地,在s601,内置电源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之后,数据传输模组可以进行启动的相关配置,该相关配置至少包括数据传输模组与显示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配置,并建立数据传输模组与显示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进一步的,当数据传输设备接入电子设备且该通信链路建立好后,数据传输设备接收来自于电子设备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数据通过已建立的通信链路发送给显示设备。可选地,该数据传输模组可以是wi-fi模组,则该通信链路可以是wi-fi通信链路。
373.s603:检测到与电子设备连接,停止数据传输设备的内置电源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
374.具体地,数据传输设备检测到数据传输设备与电子设备连接,此时电子设备的电源可以向数据传输设备提供电能,可以控制数据传输设备内部的电源停止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避免电子设备的电源直接对数据传输设备内部的电源进行充电。
375.s604:接收来自于电子设备的数据,并将数据通过已建立的通信链路发送至显示设备。
376.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检测到与电子设备连接之后,数据传输设备可以接收来自于电子设备的该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对应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数据通过已建立的通信链路发送给显示设备。可选地,在检测到与电子设备连接之后,数据传输设备可以同时执行s603和s604,或者对其先后顺序不作限定。
377.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如图28所示的s604之后,当数据传输设备检测到与连接的电子设备断开,则数据传输设备启动内置电源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同时,还保持所建立的数据传输设备与显示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而在预设时间内,若没有检测到数据传
输设备与任何电子设备连接,则在该预设时间后停止数据传输设备内置电源继续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则数据传输模组失去供电后,也将断开数据传输设备与显示设备之间所建立的通信链路。因此,本实施例能够在用户将数据传输设备从一个电子设备切换到另一个电子设备时,数据传输设备在切换过程中及时切换到内置电源供电,实现数据传输设备从外部电源供电向内置电源供电的无缝切换,使得数据传输设备能够保持工作状态,保持所建立的通信链路,不会由于数据传输设备被拔出后,数据传输设备失去外部电源而立即掉电,从而在数据传输设备被用户拔出一个电子设备、并插入下一个电子设备时能够迅速进行数据传输,实现数据传输设备在多电子设备的交替切换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即插即用,提高工作效率。
378.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如图28所示的s604之后,当数据传输设备检测到与连接的电子设备断开,由于数据传输设备失去电子设备的电源供电,因此数据传输设备掉电,数据传输设备与显示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断开,然后数据传输设备又启动数据传输设备的内置电源向数据传输模组供电,数据传输模组在接收到数据传输设备的内置电源的供电后,重新进行数据传输设备与显示设备的通信配置,并重新建立数据传输设备与显示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由于数据传输设备在插入下一个电子设备前就开始进行与显示设备的通信配置,使得在数据传输设备在插入下一个电子设备时能够快速进行数据传输,减少甚至免去用户的等待时间,实现数据传输设备在多电子设备的交替切换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即插即用,提高了数据传输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时的响应速度和工作效率。
379.本技术的一种典型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无线传屏装置。
380.该无线传屏装置包括无线发射单元(可以用本技术前述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模组实现)、振动传感器、微控制器、开关单元(可以用本技术前述实施例中的可控开关实现)以及电源单元(可以用本技术前述实施例中的电源来实现),其中,振动传感器用于检测上述无线传屏装置在至少一个预定方向上是否发生移动;微控制器与上述振动传感器电连接;开关单元分别与上述微控制器、电源单元以及无线发射单元电连接,上述微控制器控制上述开关单元的闭合与断开。
381.本方案中,在振动传感器检测到无线传屏装置发生移动的情况下,振动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信号传输至微控制器,微控制器控制开关单元闭合,进而使得电源单元为无线发射单元供电,无线发射单元在通电后就可以开始准备传输数据,即在将无线传屏装置连接至计算机之前,无线发射单元已准备好传输数据,节省了从计算机到无线发射单元的数据传输准备时间,进而节省了将计算机的数据传输至显示器的时间,在将无线传屏装置连接至计算机之前做了3-5s的启动准备,使得从用户从将无线传屏装置插上计算机到能正常传屏,相比传统的无线传屏装置,就能减少3-5s的等待时间。
382.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在振动传感器未检测到无线传屏装置发生移动的情况下,微控制器控制开关单元处于断开状态,不会给无线发射单元,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对所有的电路模块常供电的情况,该装置在无线传屏装置不进行数据传输的情况下,电池无需给无线发射单元供电,进而节省了电能,增加了无线传屏装置的续航时间,进而选择容量较小的电池就可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使得无线传屏装置需要的体积较小,满足现在对设备小体积的需求,方便应用和携带。
383.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上述无线发射单元包括系统芯片和无线发射模组,上述系
统芯片的一端与上述开关单元电连接,上述系统芯片的另一端与上述无线发射模组电连接。在开关单闭合的情况下,使得电源单元为系统芯片供电,进而系统芯片控制无线发射模组开始工作,包括开始准备传输数据以及数据传输。
384.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上述无线传屏装置具有壳体,上述壳体具有容纳腔,上述无线发射单元、振动传感器、微控制器、开关单元以及电源单元位于上述容纳腔内,使得无线传屏装置结构简单,占用空间较小。
385.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上述电源单元包括电源管理电路(可以用本技术前述实施例中的电源管理模块来实现)和电池,上述电源管理电路分别与上述微控制器、电池以及上述开关单元电连接,上述电池通过上述电源管理电路为上述微控制器和上述开关单元供电。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地实施方式中,电源管理电路可以为电源管理芯片,电源管理芯片pmu(power management unit,电源管理单元)芯片是一种集成度高、针对便携式应用的电源管理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将传统分立的若干类电源管理器件整合在单个的封装之内,这样可实现更高的电源转换效率和更低功耗,及更少的组件数以适应缩小的板级空间,具体地,电源管理芯片可以为rk805-2芯片,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电源管理芯片。
386.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上述无线传屏装置还具有电源接口,上述电源接口与上述电源管理电路电连接,通过电源接口可以实现给无线传屏装置供电,当然,也可以通过该电源接口向电池内充电。
387.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上述电源接口可以usb接口、typec接口、hdmi接口或者dp接口等,由于一般计算机上都集成有usb接口,当电源接口选用usb接口时,可以实现计算机直接为无线传屏装置供电,当然,若不通过计算机对无线传屏装置供电,可以通过外部电源供电,例如充电宝供电。上述电源接口并不限于上述接口,只有满足可以通过该电源接口向无线传屏装置供电即可。
388.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上述电池可充电电池,具体地可以为锂电池,在不通过电源接口为无线传屏装置供电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无线传屏装置本身具有的电池实现供电,使得无线传屏装置的供电方式更为灵活,进而使得无线传屏装置具有更好地便携性。且该装置无需对所有的电路模块常供电,即该装置的容纳腔内只需放置较小容量的锂电池,这样有利于装置的外观设计。
389.当然,本技术的电池并不限于上述的锂电池,还可以为其他的合适的电池,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电池。
390.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上述振动传感器可以为加速度计、陀螺仪、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震动传感器等中的至少一种可以检测到无线传屏装置发生移动的传感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另外,振动传感器在无线传屏装置容纳腔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优选地,可以将振动传感器设置在感应无线传屏装置的移动信号较为敏感的位置,这样设置可以使得振动传感器感应到无线传屏装置发生移动信号的时间缩短,进而使得无线传屏装置的数据传输时间变短。
391.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上述开关单元可以为单刀双掷开关、二极管、晶体管、水银开关等起到开关作用的电子元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开关单元,当然上述开关单元也可以是通过多重电路设计而实现,本技术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
通过将开关单元连接至微控制器的某一引脚上,通过控制引脚的电平的高低控制开关单元的开断,例如,当该引脚为高电平时,开关单元闭合,当引脚为低电平时,开关单元断开。优选地,选择体积较小的电子元器件作为开关单元,可以节省空间。
392.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无线传屏装置还包括无线接收单元,无线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无线发射单元从计算机接收的数据,无线接收单元将接收到的数据通过数据传输接口传输至显示单元,进行显示,数据传输接口可以为hdmi接口、vga接口或dp接口等用于输出数据的视频接口。
393.本技术的另一种典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系统,该电子系统包括上述任一种的无线传屏装置,该系统在振动传感器检测到无线传屏装置发生移动的情况下,振动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信号传输至微控制器,微控制器控制开关单元闭合,进而使得电源单元为无线发射单元供电,无线发射单元开始准备传输数据,即在将无线传屏装置连接至计算机之前,无线发射单元已准备好传输数据,节省了从计算机到无线发射单元的数据传输准备时间,进而节省了将计算机的数据传输至显示器的时间,在将无线传屏装置连接至计算机之前做了3-5s的启动准备,即从用户从将无线传屏装置插上计算机到能正常传屏,相比传统的无线传屏装置,就能减少3-5s的等待时间,在振动传感器未检测到无线传屏装置发生移动的情况下,微控制器控制开关单元处于断开状态,不会给无线发射单元,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对所有的电路模块常供电的情况,该装置在无线传屏装置不进行数据传输的情况下,电池无需给无线发射单元供电,进而节省了电能,增加了无线传屏装置的续航时间,进而选择容量较小的电池就可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使得无线传屏装置需要的体积较小,满足现在对设备小体积的需求,方便应用和携带。
394.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技术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395.1)、本技术的无线传屏装置,在振动传感器检测到无线传屏装置发生移动的情况下,振动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信号传输至微控制器,微控制器控制开关单元闭合,进而使得电源单元为无线发射单元供电,无线发射单元开始准备传输数据,即在将无线传屏装置连接至计算机之前,无线发射单元已准备好传输数据,节省了从计算机到无线发射单元的数据传输准备时间,进而节省了将计算机的数据传输至显示器的时间,在将无线传屏装置连接至计算机之前做了3-5s的启动准备,即从用户从将无线传屏装置插上计算机到能正常传屏,相比传统的无线传屏装置,就能减少3-5s的等待时间。
396.2)、本技术的电子系统,在振动传感器检测到无线传屏装置发生移动的情况下,振动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信号传输至微控制器,微控制器控制开关单元闭合,进而使得电源单元为无线发射单元供电,无线发射单元开始准备传输数据,即在将无线传屏装置连接至计算机之前,无线发射单元已准备好传输数据,节省了从计算机到无线发射单元的数据传输准备时间,进而节省了将计算机的数据传输至显示器的时间,在将无线传屏装置连接至计算机之前做了3-5s的启动准备,即从用户从将无线传屏装置插上计算机到能正常传屏,相比传统的无线传屏装置,就能减少3-5s的等待时间,在振动传感器未检测到无线传屏装置发生移动的情况下,微控制器控制开关单元处于断开状态,不会给无线发射单元,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对所有的电路模块常供电的情况,该装置在无线传屏装置不进行数据传输的情况下,电池无需给无线发射单元供电,进而节省了电能,增加了无线传屏装置的续航时间,进而选择容量较小的电池就可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使得无线传屏装置需要的体积较
小,满足现在对设备小体积的需求,方便应用和携带。
397.本技术的一种典型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无线传屏装置。
398.该无线传屏装置包括无线发射单元(可以用本技术前述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模组实现)、振动传感器、系统芯片(可以用本技术前述实施例中数据传输设备内的soc实现,并且,在一些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系统芯片还可以用于执行与前述实施例中微控制器相同的功能)、开关单元(可以用本技术前述实施例中的可控开关实现)以及电源单元(可以用本技术前述实施例中的电源来实现),其中,上述振动传感器用于检测上述无线传屏装置在至少一个预定方向上是否发生移动;上述系统芯片分别与上述振动传感器以及上述无线发射单元电连接;上述开关单元分别与上述系统芯片、上述电源单元以及上述无线发射单元电连接,上述系统芯片控制上述开关单元的闭合与断开。
399.本方案中,在振动传感器检测到无线传屏装置发生移动的情况下,振动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信号传输至系统芯片,系统芯片控制开关单元闭合,进而使得电源单元为无线发射单元供电,无线发射单元在通电后就可以开始准备传输数据,即在将无线传屏装置连接至计算机之前,无线发射单元已准备好传输数据,节省了从计算机到无线发射单元的数据传输准备时间,进而节省了将计算机的数据传输至显示器的时间,在将无线传屏装置连接至计算机之前做了3-5s的启动准备,使得从用户从将无线传屏装置插上计算机到能正常传屏,相比传统的无线传屏装置,就能减少3-5s的等待时间。
400.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在振动传感器未检测到无线传屏装置发生移动的情况下,系统芯片控制开关单元处于断开状态,不会给无线发射单元供电,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对所有的电路模块常供电的情况,该装置在无线传屏装置不进行数据传输的情况下,电池无需给无线发射单元供电,进而节省了电能,增加了无线传屏装置的续航时间,进而选择容量较小的电池就可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使得无线传屏装置需要的体积较小,满足现在对设备小体积的需求,方便应用和携带。
401.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上述系统芯片还用于控制计算机向上述无线发射单元传输数据。
402.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上述无线传屏装置具有壳体,上述壳体具有容纳腔,上述无线发射单元、上述振动传感器、上述系统芯片、上述开关单元以及上述电源单元位于上述容纳腔内,使得无线传屏装置结构简单,占用空间较小。
403.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上述电源单元包括电源管理电路(可以用本技术前述实施例中的电源管理模块来实现)和电池,上述电源管理电路分别与上述系统芯片、电池以及上述开关单元电连接,上述电池通过上述电源管理电路为上述系统芯片和上述开关单元供电。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地实施方式中,电源管理电路可以为电源管理芯片,电源管理芯片pmu(power management unit,电源管理单元)芯片是一种集成度高、针对便携式应用的电源管理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将传统分立的若干类电源管理器件整合在单个的封装之内,这样可实现更高的电源转换效率和更低功耗,及更少的组件数以适应缩小的板级空间,具体地,电源管理芯片可以为rk805-2芯片,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电源管理芯片。
404.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上述无线传屏装置还具有电源接口,上述电源接口与上述电源管理电路电连接。通过电源接口可以实现给无线传屏装置供电,当然,也可以通过该电
源接口向电池内充电。
405.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上述电源接口为以下之一:usb接口、typec接口、hdmi接口,dp接口等。由于一般计算机上都集成有usb接口,当电源接口选用usb接口时,可以实现计算机直接为无线传屏装置供电,当然,若不通过计算机对无线传屏装置供电,可以通过外部电源供电,例如充电宝供电。上述电源接口并上述接口,只有满足可以通过该电源接口向无线传屏装置供电即可。
406.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上述电池为可充电电池,具体地可以为锂电池,在不通过电源接口为无线传屏装置供电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无线传屏装置本身具有的电池实现供电,使得无线传屏装置的供电方式更为灵活,进而使得无线传屏装置具有更好地便携性。且该装置无需对所有的电路模块常供电,即该装置的容纳腔内只需放置较小容量的锂电池,这样有利于装置的外观设计。
407.当然,本技术的电池并不限于上述的锂电池,还可以为其他的合适的电池,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电池。
408.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上述振动传感器可以为加速度计、陀螺仪、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震动传感器等中的至少一种可以检测到无线传屏装置发生移动的传感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另外,振动传感器在无线传屏装置容纳腔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优选地,可以将振动传感器设置在感应无线传屏装置的移动信号较为敏感的位置,这样设置可以使得振动传感器感应到无线传屏装置发生移动信号的时间缩短,进而使得无线传屏装置的数据传输时间变短。
409.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上述开关单元可以为单刀双掷开关、二极管、晶体管、水银开关等起到开关作用的电子元器件,当然上述开关单元也可以是通过多重电路设计而实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开关单元,本技术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通过将开关单元连接至系统芯片的某一引脚上,通过控制引脚的电平的高低控制开关单元的开断,例如,当该引脚为高电平时,开关单元闭合,当引脚为低电平时,开关单元断开。优选地,选择体积较小的电子元器件作为开关单元,可以节省空间。
410.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无线传屏装置还包括无线接收单元,无线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无线发射单元从计算机接收的数据,无线接收单元将接收到的数据通过数据传输接口传输至显示单元,进行显示,数据传输接口可以为hdmi接口、vga接口或dp接口等用于输出数据的视频接口。
411.本技术的另一种典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系统,该电子系统包括上述任一种的无线传屏装置,该系统在振动传感器检测到无线传屏装置发生移动的情况下,振动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信号传输至系统芯片,系统芯片控制开关单元闭合,进而使得电源单元为无线发射单元供电,无线发射单元开始准备传输数据,即在将无线传屏装置连接至计算机之前,无线发射单元已准备好传输数据,节省了从计算机到无线发射单元的数据传输准备时间,进而节省了将计算机的数据传输至显示器的时间,在将无线传屏装置连接至计算机之前做了3-5s的启动准备,即从用户从将无线传屏装置插上计算机到能正常传屏,相比传统的无线传屏装置,就能减少3-5s的等待时间,在振动传感器未检测到无线传屏装置发生移动的情况下,系统芯片控制开关单元处于断开状态,不会给无线发射单元,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对所有的电路模块常供电的情况,该装置在无线传屏装置不进行数据传输的情况
下,电池无需给无线发射单元供电,进而节省了电能,增加了无线传屏装置的续航时间,进而选择容量较小的电池就可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使得无线传屏装置需要的体积较小,满足现在对设备小体积的需求,方便应用和携带。
412.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技术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413.1)、本技术的无线传屏装置,在振动传感器检测到无线传屏装置发生移动的情况下,振动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信号传输至系统芯片,系统芯片控制开关单元闭合,进而使得电源单元为无线发射单元供电,无线发射单元在通电后就可以开始准备传输数据,即在将无线传屏装置连接至计算机之前,无线发射单元已准备好传输数据,节省了从计算机到无线发射单元的数据传输准备时间,进而节省了将计算机的数据传输至显示器的时间,在将无线传屏装置连接至计算机之前做了3-5s的启动准备,使得从用户从将无线传屏装置插上计算机到能正常传屏,相比传统的无线传屏装置,就能减少3-5s的等待时间。
414.2)、本技术的电子系统,该系统在振动传感器检测到无线传屏装置发生移动的情况下,振动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信号传输至系统芯片,系统芯片控制开关单元闭合,进而使得电源单元为无线发射单元供电,无线发射单元开始准备传输数据,即在将无线传屏装置连接至计算机之前,无线发射单元已准备好传输数据,节省了从计算机到无线发射单元的数据传输准备时间,进而节省了将计算机的数据传输至显示器的时间,在将无线传屏装置连接至计算机之前做了3-5s的启动准备,即从用户从将无线传屏装置插上计算机到能正常传屏,相比传统的无线传屏装置,就能减少3-5s的等待时间,在振动传感器未检测到无线传屏装置发生移动的情况下,系统芯片控制开关单元处于断开状态,不会给无线发射单元,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对所有的电路模块常供电的情况,该装置在无线传屏装置不进行数据传输的情况下,电池无需给无线发射单元供电,进而节省了电能,增加了无线传屏装置的续航时间,进而选择容量较小的电池就可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使得无线传屏装置需要的体积较小,满足现在对设备小体积的需求,方便应用和携带。
415.需要说明的是,应理解本技术提供的以上数据传输设备中,各个模块的划分可以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且这些模块可以全部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全部以硬件的形式实现;还可以部分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用软件的形式实现,部分模块通过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数据传输设备中的微控制器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数据传输设备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此外,也可以以程序代码的形式存储于数据传输设备的存储器中,由数据传输设备的某一个处理元件调用并执行以上数据传输设备的功能。其它模块的实现与之类似。此外这些模块全部或部分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这里所述的处理元件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或以上各个模块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例如,以上这些模块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再如,当以上某个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代码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代码的处理器。再如,这些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
soc)的形式实现。
416.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41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可以理解的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实施例的范围。可以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41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