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物联网设备多路融合传输方法

文档序号:31336617发布日期:2022-08-31 08:57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物联网设备多路融合传输方法

1.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物联网设备多路融合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物联网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物联网设备的种类也越来越多。物联网技术是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传递与控制把网络技术运用于万物,组成“物联网”如把感应器嵌入装备到油网、电网、路网、水网、建筑、大坝、等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以精细动态方式管理生产生活,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
3.物联网设备的主要缺点是硬件计算能力低、存储小、网络带宽小且不稳定,如何稳定的连接设备,传输数据成为一个挑战,目前大部分的物联网设备都采用单一的比如tcp、mqtt等传输方式传输数据,要么为弱网环境考虑,要么可靠性以及吞吐量不足,没有兼容不同场景完善的技术手段,故实际生产生活中亟需设计一种新型传输方法,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新型物联网设备多路融合传输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物联网设备多路融合传输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物联网设备多路融合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s1:将物联网服务端部署在对公网开放的服务器上,开放访问,使设备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连接;
7.s2:定义物联网设备,包括设备类型、设备基础信息;
8.s3:定义数据模型,数据模型包括数据类型、数据名称、上下限和数据字段描述,其中,数据类型包括字符串、数值和geo文件;
9.s4:创建物联网设备;
10.s5:部署物联网sdk,将集成grpc、http、mqtt三种传输协议的agent sdk安装到物联网设备上,通过创建设备时生成的注册方法,启动设备sdk,sdk将自动连接到服务器;
11.s6:基于sdk开发业务;
12.s7:设备连接平台。
13.优选的,所述步骤s4在创建设备时需要输入物联网设备基础信息,创建成功后将返回设备注册密钥和注册方法,用于sdk连接进行连接、认证与传输。
14.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服务端实现三种协议,并将该三种服务端事先部署在云端服务器内,agent sdk通过ip或者域名连接到服务,不同协议通过不同端口进行连接。
15.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sdk与设备自有业务通过http协议进行交互,设备自身的数据上传、命令获取都通过http传输到sdk,再通过sdk的多路融合传输方法传输发送给服务
端,其中数据大致可分为三类:传感数据、文件、命令,三种不同的类型的数据对传输方式的要求各不一样,设备agent sdk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传输数据适应不同的传输方式,文件传输使用http协议;设备离在线信息使用grpc协议;命令下发使用mqtt协议。
16.优选的,所述步骤s7中设备自有业务开发完之后即可上线连接到平台服务端,可通过服务收集设备数据和下发命令,其中,处于稳定连接的网络可以选择grpc协议进行传输,处于不稳定网络状态选择mqtt协议进行传输,设备端主动获取通过http协议。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融合grpc、http、mqtt三种不同的物联网网络传输方式,开发一个融合不同传输方式的agent sdk和对应的服务端,设备端agent sdk实现三种不同的传输协议客户端,服务端集成该三种协议,因此设备可以根据不同文件类型和网络环境选择相应的协议传输,并且针对不同类型的物联网传输数据,选用更适配的网络传输方式,保证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发明设备开发连接流程图;
20.图2为本发明网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3.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物联网设备多路融合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4.s1:将物联网服务端部署在对公网开放的服务器上,开放访问,使设备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连接;
25.s2:定义物联网设备,包括设备类型、设备基础信息;
26.s3:定义数据模型,数据模型包括数据类型、数据名称、上下限和数据字段描述,其中,数据类型包括字符串、数值和geo文件;
27.s4:创建物联网设备;
28.s5:部署物联网sdk,将集成grpc、http、mqtt三种传输协议的agent sdk安装到物联网设备上,通过创建设备时生成的注册方法,启动设备sdk,sdk将自动连接到服务器,设
备通过agent sdk与服务端进行连接认证并传输数据,sdk可以根据传输数据类型、设备连接网络选择相应连接方式;
29.s6:基于sdk开发业务;
30.s7:设备连接平台,通过上述流程定义好物联网设备的数据传输类型,物联网终端agent sdk安装在设备上后,将自动根据不同类型的传输数据选择相应的传输协议。
31.步骤s4在创建设备时需要输入物联网设备基础信息,创建成功后将返回设备注册密钥和注册方法,用于sdk连接进行连接、认证与传输,物联网设备支持图片、结构化文本数据、心跳链接数据等。
32.步骤s5中服务端实现三种协议,并将该三种服务端事先部署在云端服务器内,agent sdk通过ip或者域名连接到服务,不同协议通过不同端口进行连接;其中,实现以上三种传输协议的方法如下:
33.grpc实现:
34.首先通过protocol buffer定义通用的服务端、客户端proto协议文件,包括:心跳、认证、消息、命令、数据上传、设备注册等接口,将proto文件用protocol buffer编译器生成相应的实现代码,服务端与客户端通过运行相应的代码进行通讯;
35.http实现:
36.(1)http服务端,选用一个http服务端框架实现一个http服务器,并实现相应的设备、数据上传、命令、认证接口;
37.(2)http客户端,在agent sdk端实现服务端相应接口的调用程序,将设备注册到服务器,并通过接口认证设备,进行数据上传;
38.mqtt实现:
39.首先定义服务端与客户端之间的消息主题;服务端实现订阅消息接收主题,所有设备通过发布消息到该主题实现数据发送到服务端;最后客户端统一订阅一个主题,实现服务端命令的下发。
40.步骤s6中sdk与设备自有业务通过http协议进行交互,设备自身的数据上传、命令获取都通过http传输到sdk,再通过sdk的多路融合传输方法传输发送给服务端,其中数据大致可分为三类:传感数据、文件、命令,三种不同的类型的数据对传输方式的要求各不一样,设备agent sdk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传输数据适应不同的传输方式,文件传输使用http协议;设备离在线信息使用grpc协议;命令下发使用mqtt协议。
41.步骤s7中设备自有业务开发完之后即可上线连接到平台服务端,可通过服务收集设备数据和下发命令,其中,处于稳定连接的网络可以选择grpc协议进行传输,处于不稳定网络状态选择mqtt协议进行传输,设备端主动获取通过http协议。
4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3.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
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