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63281发布日期:2022-07-30 15:04阅读:49来源:国知局
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普及,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交、娱乐工具,人们对于电子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手机这类电子设备为例,用户对手机拍照功能的要求日益严苛,对摄像头模组及其相关结构件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尤其是摄像头模组的光学防抖对于提高拍照成片率和成片效果极为重要,基于此,如何提供具有优秀的光学防抖功能的摄像头模组成为业内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包括基座、承载件、镜头组件以及防抖组件,所述基座设有收容槽;所述承载件设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镜头组件装配于所述承载件上;所述防抖组件设于所述基座和所述承载件之间;其中,所述防抖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基座和所述承载件之间的压电驱动器、以及设于所述压电驱动器背离所述承载件的一侧的压持件;所述压持件设于所述基座上,并与所述基座配合使得所述压电驱动器抵顶于所述承载件,所述压电驱动器可驱动所述承载件相对于所述基座转动。
4.本技术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显示屏以及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摄像模组;所述壳体与所述显示屏围设形成容置空间,所述摄像模组收容于所述容置空间;其中,所述摄像模组被配置为可采集所述电子设备外部的光线。
5.本技术提供的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通过设置压电驱动器和压持件相配合使得承载件设于收容槽内,并通过压电驱动器驱动承载件相对于基座转动,以实现摄像模组的ois功能,并在执行摄像模组的ois功能时,可避免镜头和图像传感器之间的光轴发生变化或者发生较为微小的变化,同时还可以避免导致视场角发生变化或者发生较为微小的变化,提高成像效果。
附图说明
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7.图1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8.图2是图1实施例中摄像模组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9.图3是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中摄像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10.图4是图3实施例中摄像模组的部分结构拆分示意图;
11.图5是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中摄像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12.图6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防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3.图7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摄像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4.图8是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中摄像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5.图9是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中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10是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中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作为在此使用的“电子设备”(或简称为“终端”)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终端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通信终端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手机即为配置有蜂窝通信模块的电子设备。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19.本技术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技术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
20.共同参阅图1及图2,图1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拆分示意图,图2是图1实施例中摄像模组的结构拆分示意图。其中,电子设备1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等电子装置。本实施例电子设备100以手机为例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21.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显示屏10和壳体20。其中,显示屏10和壳体20连接并围设形成一容置空间101。该容置空间101可以用于设置摄像模组30、主板、电池等结构件,以使得电子设备100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其中,显示屏10、摄像模组30等结构件可以通过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分别与主板、电池等电性连接,以使得他们能够得到电池的电能供应,并能够在主板的控制下执行相应的指令。基于此,摄像模组30可以位于显示屏10的一侧,并被配置为可采集电子设备100外部的光线(以下简称:外部光线)。
22.需要说明的是:以手机这类电子设备为例,摄像模组30可用于实现电子设备100的前置摄像,其也可用于实现电子设备100的后置摄像。即摄像模组30既可以为前置式的,也可以为后置式的。上述前置摄像指的可以是摄像模组30在靠近显示屏10一侧接收光线进行成像,而后置摄像可以是摄像模组30在背离显示屏10的一侧接收光线进行成像。
23.显示屏10可以用于为电子设备100提供图像显示功能,当用户使用电子设备100的拍摄功能时,显示屏10可以呈现摄像模组30的成像画面,以供用户进行观察和操作。该显示
屏10可以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透明盖板、触控面板以及显示面板。透明盖板的表面可以具有平整光滑的特性,以便于用户进行点击、滑动、按压等触控操作。该透明盖板的材质可以是玻璃等刚性材质,也可以是聚酰亚胺(polyimide,pi)、无色聚酰亚胺(colorless polyimide,cpi)等柔性材质。触控面板设置于透明盖板和显示面板之间,用于响应用户的触控操作,并将相应的触控操作转换为电信号传输至电子设备100的处理器,使得电子设备100能够对用户的触控操作做出相应的反应。显示面板主要用于显示画面,并可以作为交互界面而指示用户在透明盖板上进行上述触控操作。该显示面板可以采用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或者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以实现电子设备100的图像显示功能。在本实施例中,透明盖板、触控面板以及显示面板之间可以借助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光学胶)、psa(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压敏胶)等胶体贴合在一起。
24.壳体20可用于安装电子设备100所需的各类电子器件,且壳体20可与显示屏10共同围设形成容置空间101。容置空间101可用于安装光学传感器等电子器件,以实现如指纹解锁、自动熄屏以及亮度自调节等功能。容置空间101还可用于安装如麦克风、扬声器、闪光灯、电路板以及电池的电子器件,以实现如语音交流、音频播放以及照明等功能。
25.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6.结合参阅图2,摄像模组30收容于容置空间101,并被配置为可采集电子设备100外部的光线。该摄像模组30可包括基座31、承载件32、驱动组件33以及镜头组件34。其中,基座31可用于将摄像模组30固定安装于容置空间101内,基座31可设有收容槽310。承载件32可收容于收容槽310内,镜头组件34承载于承载件32上。驱动组件33设于基座31上并连接于承载件32,以用于驱动承载件32运动,进而带动镜头组件34运动。驱动组件33可驱动镜头对焦以实现电子设备的影像功能,且在对焦过程中可以实现光学防抖,以提升电子设备的影像效果。
27.例如,驱动组件33可以是基于电磁力驱动的音圈马达结构件,其主要通过洛伦兹力驱动。可使得摄像模组30实现自动对焦(autofocus,af)、光学防抖(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ois)等功能中的一种或其组合。基于光学防抖技术,电子设备100(或摄像模组30)的陀螺仪侦测到镜头微小的抖动,陀螺仪进一步将抖动信号传递至微处理器以计算出驱动组件33需要补偿的位移量,以使得驱动组件33根据镜头组件34的抖动方向及其位移量对镜头进行补偿,从而改善摄像模组30因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抖动而产生成像不稳定的现象。
28.然而,电磁式马达驱动力较低,无法满足大重量的镜组以及长行程的驱动需求。另外,磁铁的使用会导致潜在的磁干扰风险,并且这种风险随着摄像头的增多会日益加大,不利于多摄像头场景使用。此外,音圈马达之类的驱动组件33在实现光学防抖过程中,其一般是通过对镜头组件34进行平移来实现的。然而,在镜头组件34平移过程中,其镜头和图像传感器的光轴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拍摄成像的质量。在镜头平移防抖过程中会导致视场角发生一定变化,从而导致在拍摄影像的过程中,影像的四角区域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抖动,成像效果较差。
29.基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新的摄像模组,以在实现镜头防抖过程中可以较好地避免出现上述技术问题。其中,该摄像模组可以是基于压电驱动器的镜头或者镜组驱动方案,以满足大重量镜头/镜组以及长行程驱动需求的af和ois功能需求。可以理解的,压电驱动器是指利用压电材料(锆钛酸铅等)逆压电效应(长度伸缩、厚度伸缩等),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或机械运动的器件。
30.请参阅图3和图4,图3是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中摄像模组40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3实施例中摄像模组40的部分结构拆分示意图。其中,该摄像模组40可以应用于前述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100。
31.具体而言,摄像模组40大致包括基座41、设于基座41内的承载件42、设于承载件42上的镜头组件43、设于基座41和承载件42之间的防抖组件44、以及设于基座41和镜头组件43之间的支点组件45。
32.基座41可用于将摄像模组40固定安装于容置空间101内,即基座41可通过螺接、插接、卡扣、焊接、粘接等连接方式实现与显示屏10和/或者壳体20的连接固定。其中,基座41可设有收容槽410,该收容槽410可用于收容承载件42。在一实施例中,基座41可包括底板411以及自底板411的边缘延伸而出的侧板412,底板411和侧板412围设形成上述收容槽410。底板411和侧板412均可呈板状,当然也可呈其他形状,不作赘述。底板411和侧板412均可采用诸如金属、塑胶等硬质材料制成,以保证基座41以及摄像模组40的整体结构强度。底板411和侧板412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件,也可以是组装成型结构件。
33.承载件42设于基座41的收容槽410内,并可相对于基座41转动。其中,承载件42可以借由防抖组件44等结构件使得承载件42本身形态类似于悬浮于基座41的收容槽410,并可相对于基座41转动。承载件42主要是用于承载镜头组件43,并能够带动镜头组件43相对于基座41转动以实现自动对焦、光学防抖等功能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3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承载件42悬浮于收容槽410的大致意思是指:承载件42与基座41至少部分间隔设置,即二者不直接接触或者部分区域接触即可实现承载件42的定位。
35.在一实施例中,承载件42大致包括承载板421以及自承载板421边缘延伸而出的连接板422,承载板421和连接板422均可呈板状,当然也可呈其他形状,不作赘述。承载板421和连接板422均可采用诸如金属、塑胶等硬质材料制成,以保证承载件42的整体结构强度。承载板421和连接板422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件,也可以是组装成型结构件。
36.其中,承载板421和连接板422围设形成承载件42用于容置镜头组件43的容置腔420。具体而言,承载板421与底板411间隔设置,连接板422与侧板412间隔设置。承载板421被配置为用于承载镜头组件43,连接板422被配置为用于连接防抖组件44。
37.在一实施例中,承载板421设有连通容置腔420和收容槽410的通孔423,镜头组件43靠近承载板421的一侧部分暴露于通孔423。
38.镜头组件43装配于承载件42的承载板421上,并可随着承载件42同步运动。镜头组件43大致包括镜头支架431以及镜头432,镜头支架431设于承载板421上并与底板411间隔设置,镜头432安装于镜头支架431上并位于镜头支架431背离底板411的一侧。其中,镜头432可以包括凸透镜、凹透镜或其他透光元件,主要用于改变光线的传播路径,汇聚外部光线,以便于成像。镜头支架431部分暴露于通孔423。
39.在一实施例中,镜头组件43还可以包括设于镜头支架431上的图像传感器433以及滤光片434。其中,镜头支架431大致包括设于承载板421上的基板4311、设于基板4311上的滤光载体4312、以及设于滤光载体4312上的镜头载体4313。基板4311可用于承载滤光载体4312以及图像传感器433,滤光载体4312可用于承载镜头载体4313以及滤光片434,镜头载体4313可用于承载镜头432。
40.基板4311可以为电路板,图像传感器433设于基板4311靠近滤光片434的一侧,并可与基板4311电性连接。图像传感器433可以主要是用于接收来自镜头432的光线,并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以便于实现摄像模组40的成像需求。即图像传感器433可以被配置为将镜头432采集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其中,外部光线可依次穿过镜头432、滤光片434而作用于图像传感器433。图像传感器433可在镜头组件43的光轴方向(如图3中点划线所示)上与镜头432相对设置。例如,图像传感器433可以为电荷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这类图像传感器,也可以为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这类图像传感器。其中,对于cmos这类图像传感器而言,其具体可以基于rggb,也可以基于ryyb。
41.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基板4311还可以为常规框架板结构,在基板4311上可以设有集成有图像传感器433等电子元器件的电路板。
42.滤光载体4312设于基板4311上,并用于承载滤光片434。滤光载体4312可通过螺接、插接、卡扣、焊接、粘接等连接方式实现与基板4311的连接固定。其中,滤光载体4312开设有第一通光孔,滤光片434设于滤光载体4312上并覆盖于第一通光孔,滤光片434与图像传感器433沿镜头组件43的光轴方向间隔设置。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通光孔的轴心线可与镜头组件43的光轴共线。图像传感器433与第一通光孔相对设置,以用于接收来自经过滤光片434的光线。其中,滤光片434可以设置在镜头432与图像传感器433之间,滤光片434主要是用于过滤红外光,以增加摄像模组40的成像效果。
43.镜头载体4313设于滤光载体4312上,即镜头载体4313设于滤光载体4312背离基板4311的一侧,以用于装配镜头432。其中,镜头载体4313设有第二通光孔,该第二通光孔与第一通光孔大致上同轴设置,以使得外界光线可依次经由第二通光孔和第一通光孔而被图像传感器433接收。其中,镜头432可嵌设于第二通光孔,且镜头432的光轴大致上与第二通光孔的轴线共线。在一实施例中,镜头载体4313可由首尾相接的框架围设形成。镜头载体4313可通过螺接、插接、卡扣、焊接、粘接等连接方式实现与滤光载体4312的固定连接,且镜头载体4313围设形成第二通光孔。镜头432可通过螺接、插接、卡扣、焊接、粘接等连接方式实现与镜头载体4313的连接固定,即安装于第二通光孔。
44.在一实施例中,镜头支架431的基板4311与底板411间隔设置,即镜头支架431的基板4311靠近底板411的表面部分暴露于承载板421的通孔423。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镜头支架431的基板4311靠近底板411的表面近乎完全暴露于通孔423,此时,可以理解为镜头支架431的基板4311嵌设于通孔423中。其中,基板4311可通过螺接、插接、卡扣、焊接、粘接等连接方式实现与承载件42的连接固定。
45.防抖组件44设于基座41和承载件42之间。优选地,防抖组件44设于侧板412和连接板422之间。防抖组件44大致包括设于基座41和承载件42之间的压电驱动器441、以及设于压电驱动器441背离承载件42的一侧的压持件442。压持件442设于基座41上,并与基座41配
合使得压电驱动器441抵顶于承载件42,压电驱动器441可驱动承载件42相对于基座41转动,以实现摄像模组的ois功能。其中,压电驱动器441可对承载件42施加沿镜头组件43的光轴方向的作用力,该作用力被配置为用于驱动承载件42相对于基座41转动。优选地,压电驱动器441设于侧板412和连接板422之间并抵顶于连接板422;压持件442设于压电驱动器441背离连接板422的一侧并连接于侧板412。
46.支点组件45设于镜头组件43和底板411之间,且镜头组件43能够绕支点组件45相对于基座41转动。支点组件45大致包括设于镜头组件43上的滚动件451、以及设于底板411上的限位件452,限位件452上设有限位槽453,滚动件451部分容置于限位槽453。其中,限位槽453被配置为用于限制滚动件451的运动路径。换言之,当镜头组件43相对于基座41转动时,滚动件451在限位槽453的限制下相对于限位件452转动。优选地,支点组件45设于基板4311和底板411之间,即支点组件45大致包括设于基板4311上的滚动件451、以及设于底板411上的限位件452,滚动件451设于基板4311靠近底板411的一侧。
47.可以理解的,滚动件451和限位件452配合形成的支点组件45能够作为镜头组件43转动时的转动中心支点。进一步地,防抖组件44顶持于承载件42以使得承载件42能够悬浮于基座41的收容槽410,支点组件45能够对镜头组件43进行一定程度的支撑,以使得镜头组件43随着承载件42转动时能够保证转动时的稳定性。同时,镜头组件43能够绕支点组件45转动,可以进一步保证镜头组件43的转动稳定性。
48.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滚动件451可以设于底板411上,限位件452可以设于镜头组件43上。即,支点组件45大致包括设于镜头组件43和底板411中的一者上的限位件452、以及设于另一者上的滚动件451,滚动件451与限位件452相配合提供镜头组件43的转动中心支点。优选地,支点组件45大致包括设于基板4311和底板411中的一者上的限位件452、以及设于另一者上的滚动件451。下文以滚动件451设于镜头组件43的基板4311上,限位件452设于底板411上为例,其中,滚动件451自基板4311凸出并暴露于通孔423以与限位件452相配合。
49.在一实施例中,滚动件451固设于基板4311上,并凸出于基板4311靠近底板411的表面。其中,滚动件451与限位件452相接触的表面大致呈球面状。当承载件42带动镜头组件43转动时,镜头组件43上的滚动件451同步在限位槽453内转动,以实现摄像模组40的光学防抖。
50.请参阅图5,图5是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中摄像模组40的截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支点组件45的结构不同。
51.其中,支点组件45大致包括设于镜头组件43和底板411之间的滚动件451和限位件452,限位件452设于底板411上。限位件452背离底板411的一侧设有限位槽453,滚动件451部分容置于限位槽453中,并抵接于镜头组件43的基板4311。限位槽453被配置为用于限制滚动件451的运动路径。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限位件452可以设于镜头组件43上,限位件452背离镜头组件43的一侧设有限位槽453,滚动件451部分容置于限位槽453中,并抵接于底板411。
52.当镜头组件43相对于基座41转动时,镜头组件43可同步相对于滚动件451转动,滚动件451可在限位槽453的限制下相对于限位件452移动以为镜头组件43转动时提供一定的自由度。
53.优选地,滚动件451大致球体结构。当镜头组件43相对于基座41转动时,滚动件451可以呈现出两种运动形态,其一运动形态为滚动件451可相对于限位件452转动,其二运动形态为滚动件452可相对于限位件452线性移动。由此,滚动件451可呈现出滚动的运动形态。基于此,在垂直于镜头组件43的光轴的平面上,限位槽453的径向距离大于滚动件451的径向宽度,即滚动件451可在限位槽453内线性移动。
54.请参阅图6,图6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防抖组件44的结构示意图,如前述,防抖组件44大致包括压电驱动器441和压持件442,压持件442设于基座41上,并与基座41配合使得压电驱动器441能够抵顶于承载件42,压电驱动器441可驱动承载件42相对于基座41转动,以实现摄像模组的ois功能。其中,压持件442可以为弹片、弹簧等结构件。本实施例中的压持件442以弹片为例,将防抖组件44装配于基座41和承载件42之间即侧板412和连接板422之间,可促使压持件442发生形变以提供压电驱动器441顶持于承载件42的连接板422的作用力。
55.压电驱动器441大致包括与压持件442连接的压电本体4411、以及设于压电本体4411背离压持件442的一侧的顶持件4412,该顶持件4412抵顶于承载件42的连接板422。当压电本体4411上电而产生振动时,带动顶持件4412移动,进而能够驱动承载件42相对于基座41转动。压电本体4411可采用压电材料制成,以在电压的驱动下可以发生形变,以此带动顶持件4412移动,进而驱动承载件42转动以实现光学防抖。
56.在一实施例中,顶持件4412可呈圆柱体、球形体、锥形体、矩形体等形状,不作赘述。顶持件4412可采用诸如氧化铝(al2o3)、氧化硅(sio2)、氧化锆(zro2)、碳纤维、聚酯纤维等耐磨材料制成,既能保证压电本体4411的形变驱动力能良好地传递给承载件42,同时也能防止顶持件4412在长时间工作下出现磨损,以保持配合精度。
57.其中,顶持件4412可通过环氧树脂粘接在压电本体4411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顶持件4412还可通过螺接、插接、卡扣、焊接等连接方式实现与压电本体4411的连接固定,不作赘述。
58.在一实施例中,顶持件4412抵顶于承载件42的连接板422。连接板422靠近侧板412的表面大致呈沿承载件42的转动方向弯曲延伸的即连接板422靠近侧板412的表面可以形成弧形摩擦面。弧形摩擦面弯曲方向大致与承载件42的转动方向近乎一致,以确保顶持件4412始终与连接板422保持较好地接触,进而可以通过顶持件4412与弧形摩擦面之间的摩擦作用力驱动承载件42转动。
59.再次参阅图3和图4,连接板422靠近顶持件4412的一侧可以设有滑动件443,该滑动件443与顶持件4412对应设置,且抵接于顶持件4412,以通过顶持件4412与滑动件443之间的摩擦作用力驱动承载件42移动。在一实施例中,滑动件443可通过环氧树脂粘接在连接板422上,即滑动件443与顶持件4412接触的表面与前述弧形摩擦面的形态相似。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滑动件443还可通过螺接、插接、卡扣、焊接等连接方式实现与连接板422的连接固定。
60.其中,滑动件443大致呈片状结构件或者板状结构件,设于连接板422的外表面。当然,滑动件443还可以为其他形状,不作赘述。滑动件443可采用诸如氧化铝(al2o3)、氧化硅(sio2)、氧化锆(zro2)或碳纤维、聚酯纤维等耐磨材料制成,既能保证压电本体4411的形变驱动力能通过顶持件4412与滑动件443良好地传递给连接板422,同时也能防止顶持件4412
与滑动件443在长时间工作下出现磨损,以保持配合精度。顶持件4412和滑动件443可在接触面处进行抛光处理,以使得顶持件4412和滑动件443的接触面粗糙度适合压电本体4411和连接板422之间的力矩传递。另外,顶持件4412和滑动件443选择硬度较高的耐磨材料,能保证在长时间工作状态下接触面的光洁度。此外,由于滑动件443与顶持件4412呈接触状态,使得滑动件443和顶持件4412可通过摩擦将运动传递给连接板422,进而使得承载件42能够带动镜头组件43转动从而实现光学防抖功能。
61.可以理解的,顶持件4412与滑动件443之间可形成点面接触,以在压电本体4411的驱动下驱动承载件42运动。例如,顶持件4412可以为锥形体,其锥角抵接于滑动件443形成点面接触。当然,顶持件4412与滑动件443之间还可以是其他接触方式,不作赘述。如前述,压电驱动器是指利用压电材料(锆钛酸铅等)的逆压电效应(长度伸缩、厚度伸缩等),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或机械运动的器件。换言之,压电驱动器利用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激发压电驱动器在一定频率内的微幅振动,并且通过摩擦作用,将微幅振动转换为宏观直线或旋转运动。即在上述实施例中,压电驱动器可通过施加一定频率的电压,激发压电驱动器在一定频率内微幅振动,并通过压电驱动器与运动体之间的摩擦作用,将压电驱动器的振动转换为运动体的宏观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
62.压电本体4411大致呈矩形板状或者矩形体结构,可采用诸如压电陶瓷、压电单晶、织构陶瓷等材料制成。优选地,压电本体4411可采用铌铟酸铅-铌镁酸铅-钛酸铅弛豫铁电单晶(pin-pmn-pt单晶)制成。当然,压电本体4411也可为其他形状,不作赘述。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在压电本体4411上施加预设的驱动电压,就可以激发压电本体4411整体产生l1-b2双振动模态,进而通过顶持件4412与连接板422之间的摩擦作用,推动承载件42进行宏观旋转运动。
63.可以理解的,压电本体通过电压驱动产生微幅振动,可在断电情况下即刻停止工作,实现断电自锁且无传统驱动机构产生的噪音。
64.再次参阅图3和图4,如前述,压持件442与侧板412间隔设置,压电驱动器441设于压持件442背离侧板412的一侧。侧板412靠近连接板422的一侧设有用于对压持件442进行固定的固定件445,该固定件445与连接板422间隔设置并连接于压持件442的相对两端。
65.具体而言,压持件442以弹片为例,其可以包括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相对两端,还可以包括沿其宽度方向设置的相对两端。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对压持件442的上述相对两端进行定位固定,以保证压持件442在发生弹性形变时能够促使压电驱动器441顶持于连接板422。其中,固定件445可以设有多个,多个固定件445可以分布于压持件442的外围,并与压持件442的至少一端连接。
6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通过设置压电驱动器和压持件相配合使得承载件设于收容槽内,并通过压电驱动器驱动承载件相对于基座转动,以在执行摄像模组的ois功能时,可避免镜头和图像传感器之间的光轴发生变化或者发生较为微小的变化,同时还可以避免导致视场角发生变化或者发生较为微小的变化,提高成像效果。此外,通过在镜头组件和基座之间设置支点组件,使得镜头组件能够绕支点组件转动,并且能够保证镜头组件转动时的稳定性。
67.参阅图7和图8,图7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摄像模组40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中摄像模组40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防抖组件44可设有多个,多个防抖
组件44设于基座41和承载件42之间。优选地,多个防抖组件44设于侧板412和连接板422之间。
68.如图7所示,防抖组件44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防抖组件44a和第二防抖组件44b,即第一防抖组件44a和第二防抖组件44b设于承载件42的相对两侧,并配合夹持承载件42,使得承载件42可悬浮于收容槽410。
69.其中,第一防抖组件44a可对承载件42施加沿镜头组件43的光轴方向的第一作用力,第二防抖组件44b可对承载件42施加沿镜头组件43的光轴方向的第二作用力,第一作用力和第二作用力相配合可驱动承载件42相对于基座41转动。第一作用力和第二作用力的方向大致相反。
70.如图8所示,防抖组件44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防抖组件44a和第二防抖组件44b、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防抖组件44c和第四防抖组件44d。即第一防抖组件44a和第二防抖组件44b设于承载件42的相对两侧,并配合夹持承载件42,使得承载件42可悬浮于收容槽410;第三防抖组件44c和第四防抖组件44d设于承载件42的另一相对两侧,并配合夹持承载件42,使得承载件42可悬浮于收容槽410。
71.其中,第一防抖组件44a可对承载件42施加沿镜头组件43的光轴方向的第一作用力;第二防抖组件44b可对承载件42施加沿镜头组件43的光轴方向的第二作用力;第三防抖组件44c可对承载件42施加沿镜头组件43的光轴方向的第三作用力;第四防抖组件44d可对承载件42施加沿镜头组件43的光轴方向的第四作用力。第一作用力、第二作用力、第三作用力以及第四作用力相配合可使得承载件42悬浮于基座41的收容槽410,并可驱动承载件42相对于基座41转动。
72.结合参阅图7和图8可知:防抖组件44的数量不限于上述仅列举的数量,还可是其他数量。例如,防抖组件44可设有三个,三个防抖组件44可以均匀分布于承载件42的外围。另外,关于摄像模组40未尽详述的技术特征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的具体描述,故不再赘述。
7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74.请参阅图9,图9是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中摄像模组40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摄像模组40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摄像模组40还可以包括引导组件46,引导组件46和防抖组件44设于承载件42的相对两侧,并配合夹持承载件42,使得承载件42可悬浮于收容槽410。
75.具体而言,侧板412大致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412a和第二侧板412b,防抖组件44设于第一侧板412a和承载件42之间,引导组件46设于第二侧板412b和承载件42之间。其中,防抖组件44和引导组件46配合夹持承载件42,以使得承载件42能够悬浮于收容槽410。关于防抖组件44的技术特征可参考前述实施例的具体描述,故不再赘述。
76.进一步地,承载件42的连接板422邻接于引导组件46,并可相对于引导组件46移动。在一实施例中,引导组件46大致包括设于第二侧板412b上的引导件461,即引导件461设于连接板422和第二侧板412b之间。其中,引导件461可通过螺接、插接、卡扣、焊接、粘接等连接方式实现与第二侧板412b的连接固定,不作赘述。
77.如前述,连接板422靠近侧板412即第二侧板412b的表面大致呈弧形面。基于此,引
导件461背离第二侧板412b的表面即靠近连接板422的表面大致也呈弧形面,即引导件461的弧形面与连接板422的弧形面相适配,以用于引导连接板422相对于引导件461的移动。换言之,引导件461的弧形面与连接板422的弧形面相适配,可以为承载件42的转动提供避让空间,避免承载件42和引导件461之间发生磕碰。
78.在一实施例中,引导组件46还可以包括滚珠462,引导件461背离第二侧板412b的一侧形成有容置槽463,滚珠462设于容置槽463中,并与连接板422相接触,以减少支撑件42转动时的摩擦力。
79.如图9所示,滚珠462可以设有一个,并设于容置槽463中。该滚珠462可以在容置槽463中沿镜头组件43的光轴方向滚动,以保证支撑件42转动的流畅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滚珠462可设有多个。
80.请参阅图10,图10是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中摄像模组40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摄像模组40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滚珠462设有多个,例如3个。应理解,“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81.多个滚珠462可以包括沿镜头组件43的光轴方向堆叠设置的上部滚珠462a、中部滚珠462b及下部滚珠462c。可选地,中部滚珠462b的直径可以小于上部滚珠462a及下部滚珠462c的直径,上部滚珠462a及下部滚珠462c的直径可以相同。
82.本技术通过设置引导组件可以防止镜头倾斜,且通过沿光轴方向设置多个滚珠可以避免镜头偏转。另外,通过将堆叠放置的多个滚珠的中部滚珠直径小于上部滚珠、下部滚珠直径,可减小承载件移动过程中的摩擦力,以此保证承载件与引导组件及基座配合精度和运动的平稳性。
83.可以理解的,基于引导组件的滚珠结构以及引导件表面的弧面/球面结构承载件和滚珠之间的接触大致呈点点接触状态,可以极大程度地减小承载件42相对于基座41转动时的摩擦力,确保较好地实现ois功能。
84.进一步地,如前述,防抖组件44可以设有多个,与之相应地引导组件46也可以设有多个,即引导组件46和防抖组件44可以一一对应设置,且每一对应设置的引导组件46和防抖组件44可以设于承载件42的一相对两侧,并配合夹持承载件42,使得承载件42可悬浮于收容槽410。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摄像模组40未尽详述的技术特征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的具体描述,故不再赘述。
8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通过设置防抖组件使得承载件设于收容槽内,并通过防抖组件的压电驱动器驱动承载件相对于基座转动,以在执行摄像模组的ois功能时,可避免镜头和图像传感器之间的光轴发生变化或者发生较为微小的变化,同时还可以避免导致视场角发生变化或者发生较为微小的变化,提高成像效果。此外,通过在镜头组件和基座之间设置支点组件,使得镜头组件能够绕支点组件转动,并且能够保证镜头组件转动时的稳定性。换言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区别与相关技术中通过马达驱动方式实现af、ois功能的技术方案,仅在通电状态下即可实现摄像模组的af、ois功能,可以明显降低因不需要马达驱动结构所需要的结构成本以及结构装配的难度。
86.另外,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通过设置引导组件与防抖组件配合夹持承载件,以使得承载件可以较为平稳地悬浮于收容槽中;同时通过引导组件引导承载件相对于基座转动,可以极大程度地减小承载件相对于基座转动时的摩擦力,确保摄像模组能够
较好地实现ois功能。
87.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置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8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