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道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1144426发布日期:2022-08-16 23:00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信道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道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无线通信设备在使用非授权频谱对应的信道时,需要使用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确定信道处于空闲状态,方可使用该信道,信道退避接入过程中的ifs(帧间间隔时间,inter frame space)信道检测阶段的连续ifs时间信道为空闲的开始参考点,为上一次的信道繁忙结束的时间点。
3.然而,上述方案无法适用于复杂场景的信道接入,比如mld(multiple links device,多链路设备)中的不同sta(station,站点)之间的信道接入,当sta1预期在信道上进行的传输将对sta2的数据交互造成影响时,sta1则需重新开始信道退避接入过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信道接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6.在信道状态为空闲并且决定重新开始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的情况下,执行如下步骤:
7.在第一信道退避接入过程,获得传输机会但放弃传输;执行第二信道退避接入过程;其中,第一信道退避接入过程是第二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的上一次信道退避接入过程。
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信道接入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9.处理模块,用于在信道状态为空闲并且决定重新开始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的情况下,执行如下步骤:
10.在第一信道退避接入过程,获得传输机会但放弃传输;执行第二信道退避接入过程;其中,第一信道退避接入过程是第二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的上一次信道退避接入过程。
1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
12.处理器,用于在信道状态为空闲并且决定重新开始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的情况下,执行如下步骤:
13.在第一信道退避接入过程,获得传输机会但放弃传输;执行第二信道退避接入过程;其中,第一信道退避接入过程是第二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的上一次信道退避接入过程。
1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信道接入方法。
1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和/或程序指令,当所述芯片运行时,用于实现上述信道接入方法。
1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处理器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以实现上述信道接入方法。
1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18.通过在信道状态为空闲并且决定重新开始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的情况下,执行如下步骤:在第一信道退避接入过程,获得传输机会但放弃传输;执行第二信道退避接入过程;其中,第一信道退避接入过程是第二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的上一次信道退避接入过程,提供了一种基于信道处于空闲状态,重新开始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的方式。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信道退避接入过程中的ifs信道检测阶段的连续ifs时间信道为空闲的开始参考点,只能为上一次的信道繁忙结束的时间点的缺点。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的示意图;
21.图2是本技术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的示意图;
22.图3是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次edca(enhanced distributed channel access,增强分布式信道接入)退避的示意图;
23.图4是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局域网的示意图;
24.图5是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多链路传输或接收数据的示意图;
25.图6是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多链路进行数据包交互的示意图;
26.图7是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道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27.图8是本技术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道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28.图9是本技术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多链路进行数据包交互的示意图;
29.图10是本技术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多链路进行数据包交互的示意图;
30.图11是本技术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道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31.图12是本技术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多链路进行数据包交互的示意图;
32.图13是本技术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多链路进行数据包交互的示意图;
33.图14是本技术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道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34.图15是本技术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多链路进行数据包交互的示意图;
35.图16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道接入装置的结构框图;
36.图17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38.信道退避接入过程:在相关技术中,信道退避接入过程至少包括dcf(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分布式协调功能)或edca(enhanced distributed channel access,增强分布式信道接入)backoff(退避),在下述将展开介绍dcf和edca。
39.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是dcf和edca的核心机制。由于无线信道只具有一个冲突域的特性,所以需要设置一种随机接入机制,以避免多个无线通信设备同时访问网络所带来的冲突问题,在wifi协议中,该随机接入机制即是csma/ca。
40.dcf:图1示出了当无线通信设备1与无线通信设备2相继存在数据,需要获得传输权并在信道进行发送时,无线通信设备1与无线通信设备2首先需要“等待”difs(distributed inter-frame spacing,分布式帧间间隙)时间,若difs时间内,信道保持空闲状态,那么就可以进行退避(backoff)过程。需要说明的是,difs的“等待”过程并不是真正意义的等待,在difs中需监听在连续ifs时间内信道为空闲状态。具体将在下述介绍edca时再展开说明。
41.若无线通信设备1与无线通信设备2进入退避(backoff)过程时,其首先需要从竞争窗口(contention window,cw)选择一个随机数。在图1中,无线通信设备1选择了2,无线通信设备2则选择了8。
42.在退避过程中,每经过一个slot(时隙),无线通信设备会“监听”信道,若信道空闲,则相应的回退计数器的值减1。如图1,经过3个slot后,无线通信设备2的回退计数器从8递减至5,而无线通信设备1相应从2递减至0。
43.当回退计数器倒数至0时,无线通信设备即获得传输权,从而可以发送数据。如图1,无线通信设备1获得传输权后,发送packet a(数据包a)至ap。在ap接收到数据后,会采用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机制对数据进行校验,若校验通过,ap会在sifs(short inter-frame space,短帧间间隔)后,反馈ack确认帧。当无线通信设备1成功接收到ack帧之后,这一次传输完成。
44.当这一次传输完成后,无线通信设备需要再次监听在difs中的连续ifs时间内信道为空闲状态后,重新开始退避过程。若无线通信设备刚刚发送完数据,那么在退避过程开始时,需要重新从竞争窗口中选择一个随机数进行倒数。若无线通信设备没有发送数据,那么直接从上一次的倒数结果继续倒数。如图1中,无线通信设备2没有获得传输权,那么其在第二次的退避过程中,直接基于上次的5直接进行倒数至4。这样的设计目的是为了保证网络传输的公平性。
45.edca:edca退避是在dcf基础上增强的信道退避接入过程,根据所需要发送的帧(frame)的类型和/或ac(access code,接入码),选择一个ifs和一个初始随机退避时隙值(backoff slot count)。即整个edca退避过程分为两部分:ifs信道检测阶段和随机退避阶段;若在ifs信道检测阶段,信道处于空闲状态(idle),则开始在每个退避时隙(backoff slot)中继续侦测信道,若在第i个时隙中信道处于空闲状态,则将退避时隙值(backoff slot count)减1,并继续在第i+1个时隙侦测信道,直至退避时隙值减少为0。
46.结合参考图2,ifs信道检测阶段的连续ifs时间信道为空闲的开始参考点,为上一次的信道繁忙(图2中的“信道繁忙”)结束的时间点。
47.如图2所示,从sifs这个基本时间片开始,pifs=sifs+1*slot,difs=sifs+2*
slot,aifs=sifs+n*slot。如果n越大,那么意味着每一次接入信道前需要等待更多的时间,从而认为当前无线通信设备的优先级更低。图5中,aifs[ac]=sifs+4*slot,aifs[ac’]=sifs+5*slot。
[0048]
结合参考图3,图3为相关技术中规定的edca退避过程中各个时间点(boundary)的定义及对应的处理。图3所示的edca退避过程中,aifs持续时间为aifs=asifstime+aifsn*slottime,其中,1个sifs时长通常为16us或10us,1个slot时长为9us,图3中aifsn值为2,随机选择的退避时隙slot个数为1(cw=1)。图3中1个sifs时长=d1+m1+rx/tx,1个slot时长=d2+ccadel+m2+rx/tx;
[0049]
其中,d1=delay1(处理时延1),m1=m2=amacprocessingdelay(一个媒体接入控制处理时延),rx/tx=arxtxturnaroundtime(一个收发转换时间),d2=d1+aairpropagationtime(一个空口传播时间),ccadel=accatime(一个空闲信道评估检测时间)-d1;
[0050]
图3所示的edca退避过程中,需要检测当前无线网络设备的信道繁忙情况的时间点(boundary)为aifsn时隙边界(aifsn slot boundary)和退避时隙边界(backoff slot boundary)。并且,为考虑实际中的处理时延等,可以看到从上一次信道繁忙(busy medium)结束时间为起始点,进行信道繁忙判断的时间点实际上是,在持续(sifs时长+1*slot时长-rxtxturnaroundtime)的时间点和持续(sifs时长+2*slot时长-rxtxturnaroundtime)的时间点。
[0051]
可以知悉的是,结合参考图1、图2和图3,当无线网络设备欲使用信道进行数据传输时,无线网线设备开始信道退避接入过程,信道退避接入过程中连续信道空闲时间的基准点是上一次的繁忙状态结束的时间点。并且,在信道退避接入过程中,无线通信设备不断确定欲使用的信道是否处于空闲状态,直至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确定信道处于空闲状态,无线通信设备才可获得信道使用权。即,信道退避接入过程中连续信道空闲时间的基准点是上一次的繁忙状态结束的时间点。
[0052]
然而,当信道退避接入过程应用至mld(multiple links device,多链路设备)时,还需考虑sta(station,站点)mld(multiple links device,多链路设备)中不同的sta在不同链路上进行数据交互的影响;或ap(access point,接入点)mld中不同的ap在不同链路上进行数据交互的影响。
[0053]
在这些场景下,需要考虑在欲使用的信道处于空闲状态时如何开启信道退避接入过程。
[0054]
下面将介绍基于mld的无线局域网。图4示出了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局域网的框图。该无线局域网可以包括:sta mld 41和ap mld 42。
[0055]
sta mld 41中包含一个或多个逻辑实体sta,sta可以为无线通讯芯片、无线传感器或无线通信终端。例如支持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通讯功能的移动电话、支持wifi通讯功能的平板电脑、支持wifi通讯功能的机顶盒、支持wifi通讯功能的智能电视、支持wifi通讯功能的智能可穿戴设备、支持wifi通讯功能的车载通信设备和支持wifi通讯功能的计算机。
[0056]
ap mld 42中包含一个或多个逻辑实体ap。其中,ap可以为移动用户进入有线网络的接入点,主要部署于家庭、大楼内部以及园区内部,典型覆盖半径为几十米至上百米,当
然,也可以部署于户外。ap相当于一个连接有线网和无线网的桥梁,主要作用是将各个无线网络客户端连接到一起,然后将无线网络接入以太网。具体的,ap可以是带有wifi芯片的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
[0057]
在本技术实施例中,sta mld 41和ap mld 42之间建立了多链路。示例性的sta mld 41包括:sta1和sta2,ap mld 42包括:ap1和ap2,sta1和sta2分别与ap1和ap2进行数据交互,即ap1和ap2分别是sta1和sta2的对等逻辑实体。示例性的,sta1和ap1之间存在链路1,sta2和ap2之间存在链路2,sta1通过链路1接收ap1发送的数据,或ap1通过链路1接收sta1发送的数据;sta2通过链路2接收ap2发送的数据,或ap2通过链路2接收sta2发送的数据。
[0058]
在本技术实施例中,sta mld 41和ap mld 42均支持802.11标准。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sta mld 41和ap mld 42也可以支持802.11标准的演进标准,也可以支持其他通信标准。例如,支持802.11be等以及后续版本。
[0059]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0060]
如图4所示,定义了支持多链路功能(multiple links operation)的互连的两个设备sta mld和ap mld。相互建立了多链路的sta mld和ap mld可以利用多链路的优势,在多个链路上进行数据收发,以达到高吞吐/低时延等优势。
[0061]
在相关技术中,还定义了一种nstr(non-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不可同时收发)sta mld,在支持多链路的nstr sta mld中,由于射频(radio frequency,rf)等的限制,当sta1在链路1上传输(transmission)数据时,会在sta mld内造成相互干扰(in-device interference),导致sta2在链路2上无法正常接收(reception)数据,进而导致nstr sta mld无法在多个链路上独立同时进行数据收发。即,若nstr sta mld同时使用多个链路,则nstr sta mld在多个链路上同时传输(也称为发送)或同时接收数据。
[0062]
如图5所示,其示出了上行(uplink,ul)过程,在理想情况下,nstr sta mld在两个链路上发送数据的时间点是对齐(align)的,接收数据的时间点也是对齐(align)的。ul ppdu是上行过程发送的物理层协议包单元(phy protocol data unit),ba是下行过程接收的块确认(block acknowledgement)。
[0063]
因为在相关技术的多链路操作中,多个链路间的传输或接收无法对齐。当链路2进行数据交互(传输或接收数据)时,若链路1需要进行传输,此时需要考虑链路1预期的传输会不会对正在进行数据交互的链路2出现干扰,导致链路2无法正常数据交互。
[0064]
基于上述,在相关技术中,对于建立有nstr links(nstr多链路)的sta mld和ap mld,当sta mld或ap mld在链路1上针对某个ac(access code,接入码)queue(队列),使用信道退避接入过程而获得信道使用权时,即在链路1上获得ac queue的txop(transmission opportunity,传输机会)时,sta mld或ap mld可以进行判断:如果触发启动传输这个ac queue上的数据包,会不会对链路2上的收发序列(frame exchange sequence)造成干扰。sta mld或ap mld可以根据这个判断,来决定是否要触发启动传输这个ac queue上的数据
包。
[0065]
如图6所示,对于nstr sta mld,当链路1上的sta1获得一个txop时,发现预期启动的传输数据(tx ppdu)将对sta2上正在链路2上进行的接收数据(rx ppdu)造成干扰,因此sta1决定不在时间点301启动传输数据。
[0066]
综上所述,当信道退避过程应用至nstr sta mld或nstr ap mld,链路1上的传输需要考虑链路2上的数据交互,使得存在信道退避过程需要在信道处于空闲状态下进行重新开启的场景,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下述实施例。
[0067]
请参考图7,其示出了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道接入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0068]
步骤701,在信道状态为空闲且决定重新开始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的情况下,执行如下步骤:在第一信道退避接入过程,获得传输机会但放弃传输;执行第二信道退避接入过程;其中,第一信道退避接入过程是第二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的上一次信道退避接入过程。
[0069]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701由无线通信设备执行,无线通信设备包括sta或ap。以无线通信设备为sta举例,当sta确定欲使用的信道处于繁忙状态,在繁忙状态的结束时刻,sta开始第一信道退避接入过程。在第一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结束时刻,sta获得传输机会,并且,信道处于空闲状态。然而,sta决定开始第二信道退避接入过程,并且放弃传输。
[0070]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sta而言,信道处于繁忙状态可以是当前sta的信道上有其他sta正在占用,或当前sta的信道上有其他干扰,或当前sta正在信道上进行数据交互等。
[0071]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信道退避接入过程至少包括:dcf、edca退避和其他基于csma/ca的信道退避接入过程。其中,dcf和edca退避已在上述详细介绍。在后续实施例中仅以edca退避进行举例说明。
[0072]
需要说明的是,在信道繁忙状态下,也可以采用图7所示的方法。此时,步骤701可按如下方式实施:针对nstr link上的sta或ap,在决定重新开始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的情况下,采用如下步骤:在第一信道退避接入过程,获得传输机会但放弃传输;执行第二信道退避接入过程;其中,第一信道退避接入过程是第二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的上一次信道退避接入过程。
[0073]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第一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的执行中,若发现链路1上预期会传输的数据将会影响链路2上将接收的数据,则在已开始的第一信道退避接入过程中,即使获得传输机会也会放弃本次传输,而是启动第二信道退避接入过程,以期望通过重新开始信道退避接入过程而最终避免链路1和链路2之间的相互干扰。
[0074]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701可替换为步骤701-1和步骤701-2。
[0075]
步骤701-1,在第一信道退避接入过程,获得传输机会但放弃传输;
[0076]
步骤701-2,在信道状态为空闲并且决定重新开始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的情况下,执行第二信道退避接入过程;其中,第一信道退避接入过程是第二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的上一次信道退避接入过程。
[0077]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701可替换为步骤701’。
[0078]
步骤701’,在信道状态为空闲并且决定重新开始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的情况下,采用目标方式执行信道接入过程;其中,重新开始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的上一次信道退避接入过程获得传输机会但放弃传输。
[0079]
综上所述,通过在信道状态为空闲且决定重新开始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的情况下,执行如下步骤:在第一信道退避接入过程,获得传输机会但放弃传输;执行第二信道退避接入过程;其中,第一信道退避接入过程是第二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的上一次信道退避接入过程,提供了一种基于信道处于空闲状态,重新开始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的方式。
[0080]
请参考图8,其示出了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道接入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0081]
步骤801,在信道处于繁忙状态的情况下,开始第一信道退避接入过程;
[0082]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图8所示的方法由mld中nstr链路对应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执行。无线通信设备包括sta和ap中的任意一种。可选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为sta1,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为sta2;或,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为ap1,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为ap2。为方便说明,下述以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为sta1,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为sta2进行举例介绍。
[0083]
结合参考图9和图10,其示出了sta1在确定信道处于繁忙状态的结束时刻,sta1开始进行edca退避,即sta1开始进行第一信道退避接入过程。
[0084]
步骤802,在第一信道退避接入过程获得传输机会但预期启动的传输对mld中的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数据交互造成干扰的情况下,放弃传输;
[0085]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在第一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的结束时刻获得传输机会,但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发现预期启动的传输对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数据交互造成干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放弃传输。
[0086]
步骤803,决定开始第二信道退避接入过程;
[0087]
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放弃传输,并决定重新开始信道退避接入过程,即决定开始第二信道退避接入过程。
[0088]
步骤804,在信道处于空闲状态下且决定重新开始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的情况下,在时间基准点开始第二信道退避接入过程;其中,时间基准点是决定开始第二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的时间点。
[0089]
可选的,时间基准点存在以下两种可能的确定方式;
[0090]
·
时间基准点是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决定放弃传输的时间点;
[0091]
结合参考图9,其示出了sta1在时间点901获得传输机会但决定不启动传输,当前的信道为空闲状态,sta1在链路1上重新进行edca退避(即开始第二信道退避接入过程)。sta1在时间点901发现预期启动的tx ppdu对sta2的rx ppdu造成干扰。
[0092]
·
时间基准点是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放弃传输后,重新发现预期启动的传输对mld中的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数据交互不再造成干扰时的时间点。
[0093]
结合参考图10,其示出了sta1在时间点1001获得传输机会但决定不启动传输,sta1在时间点1001发现预期启动的tx ppdu对sta2的rx ppdu造成干扰。sta1暂时假定sta1在这个ac queue上没有要发送的数据包,即假定这个ac queue为一个空队列,因此sta1可以在时间点1001不必触发启动传输,并保持这个ac queue上的edca退避的信道退避窗口为0,直到在后续时间点1002,sta2认为此时触发启动ac queue上的数据包不会对链路2上的数据交互造成干扰时,sta1可以重新将ac queue当作是一个非空的队列,此时当前的信道为空闲状态,sta1重新在链路1上进行edca退避,即sta1在链路1上开始第二信道退避接入过程。
[0094]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无线通信设备还将时间基准点对齐至第一无线网络设备对应的最近一个时隙slot的边界。在时间基准点是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决定放弃传输的时间点的情况下,时间基准点对齐至如图9所示的时隙边界901。在时间基准点是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放弃传输后,重新发现预期启动的传输对mld中的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数据交互不再造成干扰时的时间点的情况下,时间基准点对齐至如图10所示的时隙边界1002。
[0095]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时间基准点开始第二信道退避接入过程,包括:
[0096]
1,从时间基准点开始,在第一时间段上进行信道检测;
[0097]
可选的,当信道退避接入过程为dcf时,第一时间段可以是上述中的difs,difs=sifstime+2*slottime。由上述相关介绍可知sifs=d1+m1+rx/tx,slottime=d2+ccadel+m2+rx/tx。可选的,当信道退避接入过程为edca退避时,第一时间段可以是上述中的aifs,aifs=sifstime+aifsn*slottime。由上述相关介绍可知对于不同的ac可具有不同的aifsn值,aifsn值越大即表示当前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的优先级越低。结合参考图9和图10,其示出了sta1执行新的edca退避,其中,aifs即为第一时间段。
[0098]
2,在第一时间段上的信道检测结果为空闲的情况下,在n个第二时间段slot中的第i个第二时间段上进行信道检测,n为退避时间段的数量,i的初始值为1且i不大于n;
[0099]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edca退避过程包括ifs信道检测阶段(第一时间段)和随机退避阶段,随机退避阶段包括n个slot(第二时间段)。
[0100]
由上述可知,第一时间段包括sifs和若干个slot。第一时间段上的信道检测结果为空闲,可以是在sifs和若干个slot上的信道检测结果均为空闲;也可以是,sifs上的信道检测结果为繁忙、若干个slot上的信道检测结果为空闲。
[0101]
3,在第i个第二时间段上的信道检测结果为空闲且n不为0的情况下,将n减一,将i加1后再次执行在n个第二时间段中的第i个第二时间段上进行信道检测的步骤;
[0102]
当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在第i个slot上进行信道检测的检测结果为信道处于空闲状态且n不为0时,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将退避时隙数减1,并继续在第i+1个slot上进行信道检测,直至退避时隙数为0。结合参考图9和图10,其示出了sta1执行新的edca退避,并且,退避时隙数逐渐减少至0的过程。
[0103]
4,在第i个第二时间段上的信道检测结果为空闲且n为0的情况下,确定第二信道退避接入过程获得传输机会。
[0104]
当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在第i个slot上进行信道检测的检测结果为信道处于空闲状态且n不为0时,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确定第二信道退避接入过程获得传输机会。
[0105]
结合参考图9和图10,其示出了sta1执行新的edca退避(即第二信道退避接入过程),在退避时隙数逐渐减少至0后,sta1获得tx ppdu(传输数据)的机会。
[0106]
需要说明的是,在信道繁忙状态下,也可以采用图8所示的方法。此时,步骤804可按如下方式实施:针对nstr link上的sta或ap,在决定重新开始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的情况下,在时间基准点开始第二信道退避接入过程;其中,时间基准点是决定开始第二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的时间点。
[0107]
综上所述,通过在时间基准点开始第二信道退避接入过程,提供了一种重新开始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的可能实现方式。
[0108]
并且,时间基准点是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决定放弃传输的时间点,或,时间基准点是
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放弃传输后,重新发现预期启动的传输对mld中的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数据交互不再造成干扰时的时间点,进一步提供了基于空闲状态的信道,开始第二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的具体实现手段。
[0109]
请参考图11,其示出了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道接入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0110]
步骤1101,在信道处于繁忙状态的情况下,开始第一信道退避接入过程;
[0111]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图11所示的方法由mld中nstr链路对应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执行。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设备包括sta和ap中的任意一种。可选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为sta1,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为sta2;或,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为ap1,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为ap2。为方便说明,下述以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为sta1,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为sta2进行举例介绍。
[0112]
结合参考图12,图12示出了sta1在确定信道处于繁忙状态的结束时刻,sta1开始进行edca退避,即sta1开始第一信道退避接入过程。
[0113]
步骤1102,在第一信道退避接入过程获得传输机会但预期启动的传输对mld中的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数据交互造成干扰的情况下,放弃传输;
[0114]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在第一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的结束时刻获得传输机会,但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发现预期启动的传输对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数据交互造成干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放弃传输。
[0115]
步骤1103,决定开始第二信道退避接入过程;
[0116]
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放弃传输,并决定重新开始信道退避接入过程,即决定开始第二信道退避接入过程。
[0117]
步骤1104,在信道状态为空闲且决定开始第二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的情况下,在时间基准点生成一个信道繁忙信号,时间基准点是决定开始第二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的时间点;
[0118]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信道繁忙信号可以是以下信号中的至少一种:
[0119]
·
cca(clear channel assessment,空闲信道评估)繁忙信号;
[0120]
·
非0的nav(network allocation vector,网络分配向量)信息;nav可以理解为一个时间计数器,表示信道还要被占用多久,每一个监听的sta或ap都维持一个nav计数器。nav的值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减小,在nav值减到零之前,sta或ap始终认为信道忙而停止信道竞争和数据发送。
[0121]
·
收发序列;
[0122]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信道繁忙信号持续第一时长。
[0123]
当信道繁忙信号包括cca繁忙信号时,第一时长可以包括cca繁忙信号的检测时间的整数倍时长。可选的,cca繁忙信号的检测时间的时长是预先配置的;可选的,cca繁忙信号的检测时间的结束时刻早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数据交互的结束时刻;可选的,cca繁忙信号的检测时间的结束时刻等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数据交互的结束时刻。
[0124]
当信道繁忙信号包括非0的nav信息时,第一时长可以包括nav信息的时长。可选的,nav信息的时长是预先配置的;可选的,nav信息的结束时刻早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数据交互的结束时刻;可选的,nav信息的结束时刻等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数据交互的结束
时刻。
[0125]
当信道繁忙信号包括收发序列时,第一时长可以包括第一无线通信设备进行收发序列的数据交互的时长。可选的,收发序列的时长是预先配置的;可选的,收发序列的结束时刻早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数据交互的结束时刻;可选的,收发序列的结束时刻等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数据交互的结束时刻。
[0126]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信道繁忙信号为假的信道繁忙信号。可选的,假的信道繁忙信号包括假的cca繁忙信号、假的非0的nav信息和假的收发序列中的至少一种。
[0127]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2,sta1在上一次edca退避(即第一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结束时刻1201获得传输机会,但sta1决定不启动传输,之后sta1生成一个信道繁忙信号,信道繁忙信号的开始时刻1201为新的edca退避的时间基准点,之后,在信道繁忙信号的结束时刻1202之后,sta1进入ifs信道检测阶段(aifs)。
[0128]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3,sta1在上一次edca退避(即第一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结束时刻1301获得传输机会,但sta1决定不启动传输,之后,sta1暂时假定在这个ac queue上没有要发送的数据包,即假定这个ac queue为一个空队列,因此sta1可以不触发启动传输,并保持这个ac queue上的edca退避的信道退避窗口为0,直至在后续时间点1302,sta2认为此时触发启动ac queue上的数据包不会对链路2上的数据交互造成干扰时,sta1可以重新将ac queue当作是一个非空的队列,并在时间点1302生成一个信道繁忙信号,信道繁忙信号的开始时刻1302为新的edca退避的时间基准点,之后,在信道繁忙信号的结束时刻1303之后,sta进入ifs信道检测阶段(aifs)。
[0129]
步骤1105,在信道繁忙信号的结束时刻,开始第二信道避退接入过程。
[0130]
需要说明的是,在信道繁忙状态下,也可以采用图11所示的方法。此时,步骤1104可按如下方式实施:针对nstr link上的sta或ap,在决定重新开始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的情况下,在时间基准点生成一个信道繁忙信号,时间基准点是决定开始第二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的时间点。
[0131]
综上所述,通过在时间基准点生成一个信道繁忙信号,使得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根据预先的“基于信道繁忙开始第二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的方式,实现基于信道空闲开始第二信道退避接入过程。
[0132]
请参考图14,其示出了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道接入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0133]
步骤1401,在信道处于繁忙状态的情况下,开始第一信道退避接入过程;
[0134]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图14所示的方法由mld中nstr链路对应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执行。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设备包括sta和ap中的任意一种。可选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为sta1,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为sta2;或,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为ap1,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为ap2。为方便说明,下述以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为sta1,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为sta2进行举例介绍。
[0135]
结合参考图15,图15示出了sta1在确定信道处于繁忙状态的结束时刻,sta1开始进行edca退避,即sta1开始第一信道退避接入过程。
[0136]
步骤1402,在第一信道退避接入过程获得传输机会但预期启动的传输对mld中的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数据交互造成干扰的情况下,放弃传输;
[0137]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在第一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的结束时刻获得传输机会,但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发现预期启动的传输对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数据交互造成干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放弃传输。
[0138]
步骤1403,决定开始第二信道退避接入过程;
[0139]
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放弃传输,并决定开始第二信道退避接入过程。
[0140]
步骤1404,在信道状态为空闲且决定重新开始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的情况下,在第二无线通信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的时间内,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将信道确定为繁忙;
[0141]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将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收发序列作为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的收发序列;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的收发序列的结束时刻,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开始第二避退信道接入过程。
[0142]
结合参考图15,sta1在上一次edca退避(第一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的结束时刻1501获得传输机会,但sta1决定不启动传输,之后sta1将sta2的收发序列作为自身的收发序列。在sta2的收发序列的结束时刻1502,sta1开始新的edca退避,即sta1开始第二信道退避接入过程。
[0143]
步骤1405,在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数据交互完毕后,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开始第二避退信道接入过程。
[0144]
需要说明的是,在信道繁忙状态下,也可以采用图14所示的方法。此时,步骤1404可按如下方式实施:针对nstr link上的sta或ap,在决定重新开始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的情况下,在第二无线通信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的时间内,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将信道确定为繁忙。
[0145]
综上所述,通过将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收发序列作为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的收发序列,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的收发序列的结束时刻,重新开始信道避退接入过程,使得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根据预先的“基于信道繁忙开始第二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的方式,实现基于信道空闲开始第二信道退避接入过程。并且,第一无线通信设备能尽快开始第二信道避退接入过程。
[0146]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组合实施,本技术对此不加以限制。
[0147]
图16示出了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道接入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包括:
[0148]
处理模块1601,用于在信道状态为空闲且决定重新开始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的情况下,执行如下步骤:在第一信道退避接入过程,获得传输机会但放弃传输;执行第二信道退避接入过程;其中,所述第一信道退避接入过程是所述第二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的上一次信道退避接入过程。
[0149]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处理模块1601还用于在时间基准点开始第二信道退避接入过程;其中,时间基准点是决定开始第二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的时间点。
[0150]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该装置包括mld中nstr链路对应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放弃传输是因为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发现预期启动的传输对mld中的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数据交互造成干扰而放弃的。
[0151]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时间基准点是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决定放弃传输的时间点。
[0152]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时间基准点是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放弃传输后,重新发现预期启动的传输对mld中的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数据交互不再造成干扰时的时间点。
[0153]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处理模块1601还用于从时间基准点开始,在第一时间段上进行信道检测;在第一时间段上的信道检测结果为空闲的情况下,在n个第二时间段slot中的第i个第二时间段上进行信道检测,n为退避时间段的数量,i的初始值为1且i不大于n;在第i个第二时间段上的信道检测结果为空闲且n不为0的情况下,将n减一,将i加1后再次执行在n个第二时间段中的第i个第二时间段上进行信道检测的步骤;在第i个第二时间段上的信道检测结果为空闲且n为0的情况下,确定信道退避接入过程获得传输机会。
[0154]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处理模块1601还用于将时间基准点对齐至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对应的最近一个时隙的边界。
[0155]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处理模块1601还用于在时间基准点生成一个信道繁忙信号,时间基准点是决定开始第二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的时间点;在信道繁忙信号的结束时刻,开始第二避退信道接入过程。
[0156]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信道繁忙信号,包括如下信号中的任意一种:cca繁忙信号、非0的nav信息和收发序列。
[0157]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信道繁忙信号持续第一时长。
[0158]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该装置包括mld中nstr链路对应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放弃传输是因为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发现预期启动的传输对mld中的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数据交互造成干扰而放弃的。
[0159]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处理模块1601还用于在第二无线通信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的时间内将信道确定为繁忙;在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数据交互完毕后,开始第二避退信道接入过程。
[0160]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处理模块1601还用于将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收发序列作为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的收发序列;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的收发序列的结束时刻,开始第二避退信道接入过程。
[0161]
综上所述,通过在信道状态为空闲且决定重新开始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的情况下,执行如下步骤:在第一信道退避接入过程,获得传输机会但放弃传输;执行第二信道退避接入过程,提供了一种重新开始信道退避接入过程的方式。
[0162]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在实现其功能时,仅以上述各个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容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0163]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0164]
请参考图17,其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mld的结构示意图,mld可以是sta mld或ap mld。sta mld包括sta1和sta2;ap mld包括ap1和ap2。以mld为sta mld 1700为例,sta1和sta2共用处理器1701,sta1还包括收发器1702和存储器1703,sta2还包括收发器1704和存储器1705。
[0165]
处理器1701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处理器1701通过运行软件程序以及
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
[0166]
收发器1702可以用于进行信息的接收和发送,收发器1702可以是一块通信芯片。收发器1704与收发器1702相类似,不再赘述。
[0167]
存储器1703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701用于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设备执行的各个步骤。存储器1705与存储器1703相类似,不再赘述。
[0168]
此外,存储器1703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和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闪存或其他固态存储其技术,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高密度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带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
[0169]
在另一种可能的mld的结构中,sta1和sta2具有各自的处理器。
[0170]
在另一种可能的mld的结构中,sta1和sta2共用同一个存储器。
[0171]
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信道接入方法。
[0172]
可选地,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ssd)或光盘等。其中,随机存取记忆体可以包括电阻式随机存取记忆体(resistance random access memory,reram)和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
[0173]
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和/或程序指令,当所述芯片运行时,用于实现上述信道接入方法。
[0174]
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处理器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以实现上述信道接入方法。
[0175]
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
[0176]
应理解,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到的“指示”可以是直接指示,也可以是间接指示,还可以是表示具有关联关系。举例说明,a指示b,可以表示a直接指示b,例如b可以通过a获取;也可以表示a间接指示b,例如a指示c,b可以通过c获取;还可以表示a和b之间具有关联关系。
[0177]
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对应”可表示两者之间具有直接对应或间接对应的关系,也可以表示两者之间具有关联关系,也可以是指示与被指示、配置与被配置等关系。
[0178]
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179]
另外,本文中描述的步骤编号,仅示例性示出了步骤间的一种可能的执行先后顺
序,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上述步骤也可以不按照编号顺序来执行,如两个不同编号的步骤同时执行,或者两个不同编号的步骤按照与图示相反的顺序执行,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0180]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0181]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