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方法、总线节点及通信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5965385发布日期:2023-11-09 04:49阅读:46来源:国知局
数据传输方法、总线节点及通信系统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通信,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总线节点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1、协调共享网络(coordinated shared network,csn)即以太网总线架构网络,网络中的总线节点直连到公用半双工线性网络上,每个总线节点可接收整个总线网络的流量。csn网络的一些应用场景例如车内通信场景,具有数据优先级高,对于数据丢包敏感的特点,这类应用场景的数据传输要求数据抖动小,一旦发生丢包,丢失的数据包需要在1ms之内重传到目的总线节点,以满足数据抖动的需求。

2、现有太网总线架构网络中,由接收数据的总线节点通过接收到多个报文的数据连续性判断报文是否丢失,若确定报文丢失则通过信令通知发送数据的总线节点,发送数据的总线节点基于该信令再重新发送丢失的报文。

3、由于现有的重传机制基于多个报文的数据连续性进行丢包判定,丢失的报文重新发送时延较长,无法满足数据抖动的要求。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总线节点,用于实现快速重传,减少重传时延,满足数据抖动的高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总线型以太网,在发送报文时实时检测是否发生错误,可以实现快速重传,减少重传时延和数据抖动。

2、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总线型以太网,包括:第一总线节点向总线发送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第一报文的部分,并同时接收所述总线上的第二数据;若所述第二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不一致,则所述第一总线节点重新发送所述第一报文。

3、本技术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第一总线节点基于从总线上接收的第二数据与发送的第一数据不一致,即重新发送报文。由于第一总线节点基于数据不一致可确定报文传输发生错误,无需等待其他总线节点基于数据连续性判断报文是否丢失即可进行重传,因此,可以减少重传时延,满足数据抖动的高要求。

4、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第一总线节点确定所述第二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不一致,则所述第一总线节点停止发送所述第一报文的未发送部分。

5、本技术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由于第一总线节点基于数据不一致可确定报文传输发生错误,即停止发送第一报文剩余的未发送部分,可以减少带宽损失。

6、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总线节点向第二总线节点发送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中携带所述第一报文发送终止的信息,以及所述第一报文发送错误的信息。

7、本技术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第一总线节点基于数据不一致可确定报文传输发生错误,向第二总线节点发送第一信令携带所述第一报文发送终止的信息,以及所述第一报文发送错误的信息,避免其他总线节点存储错误的数据,还增加了方案实现的完整性。

8、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总线节点确定所述第一报文的重传次数;所述若所述第二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不一致,则所述第一总线节点重新发送所述第一报文,包括:若所述第二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不一致,且所述第一报文的重传次数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所述第一总线节点重新发送所述第一报文。

9、本技术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总线节点可以通过设置第一阈值,避免由于硬件错误导致的反复重传,减少带宽浪费。

10、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总线节点确定发送数据错误值,所述发送数据错误值包括:所述第二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累计不一致的比特数,或所述第二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连续不一致的比特数,或所述第一总线节点累计重新发送报文的次数;若所述发送数据错误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所述第一总线节点关闭收发机并重置收发机。

11、本技术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若发送数据频繁出错,可能由于硬件错误导致,通过关闭收发机并重置收发机可以解决问题,避免带宽浪费。

12、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报文中包括标志位,所述标志位用于标记所述第一报文为首次发送的报文或重新发送的报文;在所述第一总线节点重新发送所述第一报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总线节点在所述标志位标记所述第一报文为重新发送的报文。

13、本技术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总线节点可以在报文的标志位中标明报文是否为重传报文,由于接收数据的总线节点通过编码方式进行冗余保护,需要通过报文之间的关系进行恢复,通过在报文的标志位中标明报文是否为重传报文可以满足接收端区分新发报文和重传报文的需要。

14、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总线节点接收所述总线中由第二总线节点发送的报文,并确定接收数据错误值,所述接收数据错误值包括:累计校验失败的比特数,或者连续校验失败的比特数,或者累计校验失败的报文数,或者接收错误次数;若所述接收数据错误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则所述第一总线节点关闭收发机并重置收发机。

15、本技术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若接收数据频繁出错,可能由于硬件错误导致,通过关闭收发机并重置收发机可以解决问题,避免带宽浪费。

16、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总线节点,应用于总线型以太网,包括:收发单元,用于向总线发送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第一报文的部分,并同时接收所述总线上的第二数据;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若所述第二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不一致,则重新发送所述第一报文。

17、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总线节点还包括: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总线节点确定所述第二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不一致,则停止发送所述第一报文的未发送部分。

18、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第二总线节点发送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中携带所述第一报文发送终止的信息,以及所述第一报文发送错误的信息。

19、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总线节点还包括: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报文的重传次数;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二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不一致,且所述第一报文的重传次数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重新发送所述第一报文。

20、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总线节点还包括: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发送数据错误值,所述发送数据错误值包括:所述第二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累计不一致的比特数,或所述第二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连续不一致的比特数,或所述第一总线节点累计重新发送报文的次数;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发送数据错误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关闭收发机并重置收发机。

21、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报文中包括标志位,所述标志位用于标记所述第一报文为首次发送的报文或重新发送的报文;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总线节点重新发送所述第一报文之前,在所述标志位标记所述第一报文为重新发送的报文。

22、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总线中由第二总线节点发送的报文;所述总线节点还包括: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接收数据错误值,所述接收数据错误值包括:累计校验失败的比特数,或者连续校验失败的比特数,或者累计校验失败的报文数,或者接收错误次数;处理单元,还用于若所述接收数据错误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则关闭收发机并重置收发机。

23、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与所述存储器相连的处理器,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网络设备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以及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4、本技术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以及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5、本技术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以及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6、本技术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读取并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方面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可选地,该芯片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与该处理器通过电路或电线与存储器连接。进一步可选地,该芯片还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与该通信接口连接。通信接口用于接收需要处理的数据和/或信息,处理器从该通信接口获取该数据和/或信息,并对该数据和/或信息进行处理,并通过该通信接口输出处理结果。该通信接口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

27、本技术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用于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以及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8、其中,第二方面、第三方面、第四方面、第五方面、第六方面或第七方面以及其中任一种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中相应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29、本技术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第一总线节点基于从总线上接收的第二数据与发送的第一数据不一致,即重新发送报文。由于第一总线节点基于数据不一致可确定报文传输发生错误,无需等待其他总线节点基于数据连续性判断报文是否丢失即可进行重传,因此,可以减少重传时延,满足数据抖动的高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