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向安全平台传输应急数据的传输方法及其传输平台与流程

文档序号:31122705发布日期:2022-08-13 01:58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向安全平台传输应急数据的传输方法及其传输平台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应急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是一向安全平台传输应急数据的传输方法及其传输平台。


背景技术:

2.目前,安全平台与外界网络是出于物理隔离状态,外界向安全平台传输数据一般可通过网闸方式进行传输。网闸为物理隔离设备,一般分为数据库同步交换网闸和ftp文件交换网闸。现有技术的这种传输方法存在速度慢、不够有效的问题。尤其是针对报警信号这种对信号传输时效性具有较高要求的信息传输时,快速传输应急数据到安全平台,对于快速进行救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向安全平台传输应急数据的传输方法,该传输方法可以保障应急数据的快速传输,从而起到快速救援的促进作用。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向安全平台传输应急数据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读取待上传的应急数据,

对读取的应急数据按设定的分类规则进行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分类,其中,结构化数据按预设的编号规则形成对应的结构化数据id,

非结构化数据按设定的分类规则进行二次分类得到非结构化音视频数据、非结构化文件数据,

非结构化音视频数据通过视频网闸传输至安全平台;非结构化文件数据通过重新编码形成含有当前数据长度、当前数据总长度、数据体等信息在内的非结构化数据id,

所述结构化数据id和非结构化数据id均经网闸状态监控模块传送至可用的网闸模块传输至安全平台。
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

中网闸状态监控模块包括以下监控步骤:首先,设定每隔固定时间写入心跳数据,然后根据网闸类型将结构化数据id转换成数据库表行数据、将非结构化数据id转换成文件,对应数据库表行数据的数据库网闸设置为剪切模式,对应文件的ftp网闸设置为剪切模式,结构化数据id或非结构化数据id删除时触发计算速率与时延,并记录时间,然后根据速率和时延数据计算积压数据量,根据设定的时延阈值调配本条结构化数据id或本条非结构化数据id是否切换网闸通道,当时延未达到时延阈值则发出预警信号,当时延达到阈值则进行是否有可用通道的判断,有可用通道则将阻塞数据重发至其他通道,无可用通道则发出警告通知。
6.另一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向安全平台传输应急数据的传输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读取模块,用于读取待上传的应急数据;数据一级分类模块,用于将读取的应急数据按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分类以及将分类结果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将一级分类结果中的非结构化数据传输至数据二级分类模块,并将二级分类模块反馈回的音视频数据通过视频网闸传输至安全平台,以及将一级分类模块反馈的结构化数据、二级分类模块反馈的非结构化文件数据传输至网闸监控模块,数据二级分类模块,用于将接收由数据处理模块传输的非结构化数据,并将该非结构化数据按非结构化音视频数据、非结构化文件数据进行分类,以及将非结构化音视频数据、非结构化文件数据的分类结果反馈至数处理模块;网闸监控模块,用于将数据处理模块传输的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按对应网闸类型分别转换成表行数据或文件数据并由对应的可用网闸传输至安全平台。
7.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通过对应急数据进行二级分类,使得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文件数据、非结构化音视频数据通过多通道网闸对应传输,优化数据传输通道,并由网闸监控模块监控监控可用的网闸通道将对应的数据转发至其他可用通道,减少了数据传输中的等待时间,进一步提高了应急数据的传输传输速度。
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9.附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应急数据的分类后数据种类;附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应急数据传输过程流程示意图;附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网闸监控模块的监控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0.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如图4所示是向安全平台传输应急数据的传输平台,其包括数据读取模块,用于读取待上传的应急数据;数据一级分类模块,用于将读取的应急数据按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分类以及将分类结果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将一级分类结果中的非结构化数据传输至数据二级分类模块,并将二级分类模块反馈回的音视频数据通过视频网闸传输至安全平台,以及将一级分类模块反馈的结构化数据、二级分类模块反馈的非结构化文件数据传输至网闸监控模块,数据二级分类模块,用于将接收由数据处理模块传输的非结构化数据,并将该非结构化数据按非结构化音视频数据、非结构化文件数据进行分类,以及将非结构化音视频数据、非结构化文件数据的分类结果反馈至数处理模块;网闸监控模块,用于将数据处理模块传输的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按对应网闸类型分别转换成表行数据或文件数据并由对应的可用网闸传输至安全平台。
11.如图1-3所示,上述向安全平台传输应急数据的传输平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读取待上传的应急数据,应急数据包括报警人电话号码、事故发生位置信息、实时现场视频、实时现场音频(如通话记录或其他收音设备收取的音频)短延时图像信息、车载传感器记录的实时信息(如带时间信息的cmos传感器)、

对读取的应急数据按设定的分类规则进行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分类,其中,结构化数据按预设的编号规则形成对应的结构化数据id,上述应急数据可以通过正则
表达式对结构化数据进行过滤、特征提取形成关系型数据库,数据以行和列为单位进行存储,一行数据表示一个实体的信息,每一行数据的属性相同,由此形成数据表格。
12.③
非结构化数据按设定的分类规则进行二次分类得到非结构化音视频数据、非结构化文件数据,如音视频数据通过音频抽取模块、视频抽取模块、图像抽取模块获取,文件数据通过文本抽取模块获取;

非结构化音视频数据通过视频网闸传输至安全平台;非结构化文件数据通过重新编码形成含有当前数据长度、当前数据总长度、数据体等信息在内的非结构化数据id,

所述结构化数据id和非结构化数据id均经网闸状态监控模块传送至可用的网闸模块传输至安全平台。
13.上述步骤

中网闸状态监控模块包括以下具体的步骤:首先,设定每隔固定时间写入心跳数据,然后根据网闸类型将结构化数据id转换成数据库表行数据或将非结构化数据id转换成文件,对应数据库表行数据的数据库网闸设置为剪切模式,对应文件的ftp网闸设置为剪切模式,结构化数据id或非结构化数据id删除时触发计算速率与时延,并记录时间,然后根据速率和时延数据计算积压数据量,根据设定的时延阈值调配本条结构化数据id或本条非结构化数据id是否切换网闸通道,当时延未达到时延阈值则发出预警信号,当时延达到阈值则进行是否有可用通道的判断,有可用通道则将阻塞数据重发至其他通道,无可用通道则发出警告通知。
14.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发明的,或者凡是采用本发明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简单变化或更改的,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