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MA点对点场景下的链路自适应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0644123发布日期:2022-07-05 22:42阅读:75来源:国知局
TDMA点对点场景下的链路自适应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tdma点对点场景下的链路自适应方法及应用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数字信息的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tdma点对点场景下的链路自适应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2.时分多址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是一种为实现共享传输媒体或者网络的通信技术,其属于基于分配的信道调动技术,广泛用于无线通信网络中。具体的,tdma是在一个宽带的无线载波上,把时间分成周期性的帧(frame),再将每一帧分割成若干时隙(帧和时隙都是互不重叠的),每个时隙作为一个通信信道分配给一个用户设备。它允许多个用户设备在不同的时隙(或称时间片)来使用相同的频率,每个用户设备传输时使用他们自己的时间片,如此,允许多用户设备共享同样的传输媒体(比如:无线电频率)。当共享传输媒体的用户只有两个用户时,即为点对点场景。作为举例,参见图1所示,图1中包括对应第一用户的a节点和对应第二用户的b节点,对应a节点设置有摄像头,对应b节点设置有pc端,在点对点场景下,摄像头采集的视频图像数据传输至a节点后,a节点能够向b节点发送上述视频图像数据,b节点接收所述视频图像数据后,通过pc端播放前述视频图像数据。当然,根据需要,所述a节点和b节点可以是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等。
3.目前,在tdma点对点固定时序场景下,系统链路在调制解调过程中,通常是采用固定的频谱宽度和固定的调制解调方式。在发射功率不变的前提下,由于采用固定的频谱宽度和固定的调制解调方式后,使得链路在空间上的传输距离也是固定的。通常来说,越大的频谱宽度,可以支持更高级的调制解调方式,此时链路在一定时间上可以传输的更多的信号;但采用的调制解调方式越高级,其传输的距离也会越短。也就是说,想要得到更远的传输距离就需要舍弃更大的传输流量,想要获得更大的传输流量就必须缩短传输距离。为了使系统链路在满足一定性能的情况下,系统资源(比如时间/空间/频率等资源)得到更有效利用和分配,就需要平衡传输距离与传输流量的均衡性。如何对链路进行自适应调整,以使得近端传输拥有较大的传输流量,使得远端传输拥有较大的传输距离,从而有效利用和分配系统资源,是当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tdma点对点场景下的链路自适应方法及应用。本发明能够对点对点固定时序场景下的链路状态进行监测,并根据链路状态进行链路配置参数的动态自适应,同时通过数据加密提高链路配置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如此,通过动态调整发射和接收的频谱宽度和调制解调方式,保证了传输距离与传输流量的均衡性,增强了链路的稳定性,使得系统资源得到了更有效利用和分配。
5.为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tdma点对点场景下的链路自适应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二节点计算出与第一节点的链路质量数据,并通过反向链路将前述链路质量数据回传给第一节点;第一节点获取前述链路质量数据后进行分析,计算与前述链路质量数据匹配的新配置信息;所述新配置信息包括链路的带宽和调制与编码策略信息;将前述新配置信息进行加密,得到加密数据发送给前述第二节点,同时第一节点将前述新配置信息下发给自身且约定与第二节点在同一时刻生效前述新配置信息。
7.进一步,所述第二节点接收到前述加密数据信息后,进行如下操作:对前述加密数据进行解析得到新配置信息;对前述新配置信息进行校验;新配置信息校验成功时,第二节点将新配置信息下发给自身并生效前述新配置信息以使自己的链路配置参数与第一节点的新链路配置参数一致,基于新链路配置参数建立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的链路传输;其中,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生效新配置信息的时刻约定为同一个idle时序;新配置信息校验失败时, 第二节点保持原链路配置参数。
8.进一步,在新配置信息校验失败时,向第一节点发送链路配置信息回退指令,根据所述链路配置信息回退指令,所述第一节点能够在idle时序中终止前述新配置信息的配置并进行配置回退操作,从而使第一节点的链路配置参数与第二节点的原链路配置参数相同,基于原链路配置参数建立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的链路传输。
9.进一步,还包括步骤:监测新配置信息的校验操作,统计校验失败的次数;判断校验失败的次数是否超过预设阈值;当超过预设阈值时,判定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链路状态异常,对前述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链路进行降档处理。
10.进一步,所述链路质量数据包括接收功率值和底噪值;所述第一节点被配置为:接收前述链路质量数据后,根据链路质量数据中的接收功率值和底噪值计算得到信噪比snr,所述信噪比snr等于前述接收功率值与底噪值的差值;以及,基于前述信噪比snr,与预设的链路最优配置文件中的信噪比阈值进行比对后,获取链路最优配置文件中与前述信噪比snr匹配的带宽和调制与编码策略信息,将所述匹配的带宽和调制与编码策略信息作为新配置信息。
11.进一步,计算链路质量数据的步骤如下:s110,计算接收功率值rssi;在发送方处于正在发送状态时,通过计算公式rssi=10*log
10
f((float) rssi
瞬时
) + vag + temp +att计算接收功率值;其中,f((float) rssi
瞬时
)表示发射功率,为一个与(float) rssi
瞬时
相关的函数;(float) rssi
瞬时
表示返回rssi
瞬时
的浮点数,rssi
瞬时
表示rssi的瞬时值,通过公式rssi
瞬时
=sum(i2+q2)计算得到,其中,sum表示求和函数,i表示同相位分量,q表示正交相位分量,与i相位差90度;vag表示预设的fpga动态调整的值;temp表示预设的温度补偿值;att表示预设的固定补偿值;s120,计算底噪值nf;
当发送方关闭射频开关停止发送时,接收方处于正在接收状态时,通过计算公式nf=10*log
10
f((float) rssi
瞬时
) + vag + temp +att计算底噪值nf。
12.进一步,所述链路最优配置文件为系统设置或者用户设置,所述链路最优配置文件中记录有当前的mcs值、下一档增大的mcs值、下一档增大的带宽值、往下一档值切换的snr阈值、上一档增大的mcs值、上一档增大的带宽值和往上一档值切换的snr阈值;当计算得到的snr达到往上一档值切换的snr阈值时,将当前的带宽和调制与编码策略往上一档值切换;当计算得到的snr达到往下一档值切换的snr阈值时,将当前的带宽和调制与编码策略往下一档值切换。
13.进一步,所述链路质量数据还包括循环冗余校验码crc的出错率,第二节点每间隔预设周期对链路中每一帧数据的crc的校验结果进行统计,根据统计计算得到crc的出错率后,将该crc的出错率通过反向链路发送给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被配置为:基于接收的crc的出错率判断链路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在crc的出错率超过预设标准值时判定链路质量发生变化,发出链路配置调整指令以触发计算与前述链路质量数据匹配的新配置信息。
14.进一步,在计算与前述链路质量数据匹配的新配置信息时,判断crc是否出错;当crc出错时,直接将链路配置切换到链路最优配置文件中的下一档预设配置;当crc未出错时,再根据链路质量数据中的接收功率值和底噪值计算得到信噪比snr。
1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tdma点对点场景下的链路自适应系统,包括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包括滤波器模块、vga模块、ad模块、fpga逻辑模块和 app模块,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通过滤波器模块连接后进行数据的空间传输;所述第二节点被配置为:计算出与第一节点的链路质量数据,并通过反向链路将前述链路质量数据回传给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被配置为:获取前述链路质量数据后进行分析,计算与前述链路质量数据匹配的新配置信息,所述新配置信息包括链路的带宽和调制与编码策略信息;以及,将前述新配置信息进行加密,得到加密数据发送给前述第二节点,同时第一节点将前述新配置信息下发给自身且约定与第二节点在同一时刻生效前述新配置信息。
16.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作为举例,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能够对点对点固定时序场景下的链路状态进行监测,并根据链路状态进行链路配置参数的动态自适应,同时通过数据加密提高链路配置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如此,通过动态调整发射和接收的频谱宽度和调制解调方式,可以在节点之间的距离较近时选用比较高级的调制解调方式以实现较大的传输流量,在节点之间的距离较远时候选用比较低级的调制解调方式以实现较远的传输距离,保证了传输距离与传输流量的均衡性。
17.另一方面,链路配置参数的动态自适应还可以增强链路的稳定性:因为节点设备可以根据链路质量数据获取匹配的链路的带宽和调制与编码策略以维持节点设备工作在正常的传输距离下,从而增强链路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tdma点对点场景的通信示例图。
19.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节点连接示例图。
20.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tdma点对点场景下的链路自适应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1.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tdma点对点场景下的链路自适应调整的逻辑处理示例图。
22.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a1节点和a2节点的发射接收时序示例图。
23.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置的链路最优配置文件的数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公开的tdma点对点场景下的链路自适应方法及应用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注意的是,下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特征或者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应当被认为是孤立的,它们可以被相互组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在下述实施例的附图中,各附图所出现的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的特征或者部件,可应用于不同实施例中。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25.需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落在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述的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26.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27.实施例本发明提供的链路动态自适应方案,通过对链路状态进行监测以获取链路在空间上的变化信息,然后根据链路在空间上的变化值去调整射频配置参数以实现链路动态调整;同时,在调整过程中进行数据加密以保证数据安全性。进一步,还提供了数据校验机制来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性。
28.下面根据图2中示例的a1节点和a2节点之间的点对点通信,结合图3和图4详细描述本实施例。
29.为便于描述,以a1节点与a2节点之间的单向链路为例来详细描述链路自适应方法的具体步骤。
30.此时,a1节点作为数据发送方,为第一节点。作为典型方式的举例,a1节点可以包括滤波器模块、vga模块、ad模块、fpga逻辑模块和 app模块。所述滤波器模块主要用于滤除带外波形。所述vga模块主要用于调整接收补偿增益,保证进入ad模块的信号功率在预设的一定范围内。所述ad模块主要用于实现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转换,具体可以采用ad9363。所述fpga逻辑模块则作为控制逻辑的核心部件,用于控制整个节点设备的逻辑处理。所述app模块主要用于数据的转发处理。
31.a2节点作为数据接收方,为第二节点。a2节点与a1节点同构设置,也可以包括上述滤波器模块、vga模块、ad模块、fpga逻辑模块和 app模块。
32.参见图3所示,一种tdma点对点场景下的链路自适应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33.s100,a2节点计算出与a1节点的链路质量数据,并通过反向链路将前述链路质量数据回传给a1节点。
34.s200,a1节点获取前述链路质量数据后进行分析,计算与前述链路质量数据匹配的新配置信息;所述新配置信息包括链路的带宽和调制与编码策略信息。
35.s300,将前述新配置信息进行加密,得到加密数据发送给前述a2节点,同时a1节点将前述新配置信息下发给自身且约定与a2节点在同一时刻生效前述新配置信息。
36.优选的,将前述新配置信息进行加密时,先对数据整体进行crc加密运算,并将结果保存在末尾两字节中,该加密主要用于接收方对数据正确性的判断。然后,对前述加密得到的第一加密数据整体再进行aes加密——即第二次加密,该第二次加密主要用于提高数据在无线空间中传输的安全性,防止他人截获数据进行破解。
37.由于aes加密需要预置秘钥,可以通过配置文件将秘钥保存在预设的文件中以方便对秘钥进行变更和修改。
38.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也可使用其他加密运算算法或者私有协议方案进行加密,具体选用的加密运算算法在此不做限制。
39.在s300步骤之后,还可以包括s400步骤: a2节点接收到前述加密数据信息后,进行如下操作:对前述加密数据进行解析得到新配置信息;对前述新配置信息进行校验;新配置信息校验成功时,a2节点将新配置信息下发给自身并生效前述新配置信息以使自己的链路配置参数与a1节点的新链路配置参数一致,基于新链路配置参数建立a1节点与a2节点的链路传输,参见图4所示。其中,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生效新配置信息的时刻约定为同一个idle时序。
40.当新配置信息校验失败时, a2节点保持原链路配置参数。
41.优选的,在前述新配置信息校验失败时,a2节点还可以向a1节点发送链路配置信息回退指令。此时,所述a1节点,能够根据前述链路配置信息回退指令,在idle时序中终止前述新配置信息的配置并执行配置回退操作,从而可以使a1节点的链路配置参数与a2节点的原链路配置参数相同。执行配置回退操作后,a1节点将与a2节点基于原链路配置参数正确建链,参见图4所示。
42.进一步,如果a2节点的解析校验操作发生多次失败,表明此时链路状态已经较差,此时,可以执行对a1节点与a2节点的链路降档操作,即将链路配置参数调整到下一档预置配置。具体实施时,可以包括如下步骤:监测新配置信息的校验操作,统计校验失败的次数;判断校验失败的次数是否超过预设阈值;当超过预设阈值时,判定a1节点和a2节点的链路状态异常,对前述a1节点和a2节点的链路进行降档处理。
43.具体实施时,所述预设阈值可以由系统默认设置,也可以由用户进行个性化设置,在此不做限制。
44.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链路质量数据具体可以包括接收功率值和底噪值。
45.此时,所述a1节点被配置为:接收前述链路质量数据后,根据链路质量数据中的接
收功率值和底噪值计算得到信噪比snr,所述信噪比snr等于前述接收功率值与底噪值的差值;以及,基于前述信噪比snr,与预设的链路最优配置文件中的信噪比阈值进行比对后,获取链路最优配置文件中与前述信噪比snr匹配的带宽和调制与编码策略信息,将所述匹配的带宽和调制与编码策略信息作为新配置信息。
46.具体的,计算链路质量数据的步骤可以如下:s110,计算接收功率值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
47.在发送方处于正在发送状态时,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接收功率值rssi :rssi=10*log
10
f((float) rssi
瞬时
) + vag + temp +att 。
48.式中,f((float) rssi
瞬时
)表示发射功率,为一个与(float) rssi
瞬时
相关的函数;(float) rssi
瞬时
则表示返回rssi
瞬时
的浮点数。
49.rssi
瞬时
表示rssi的瞬时值,通过公式rssi
瞬时
=sum(i2+q2)计算得到,其中,sum表示求和函数,i表示同相位分量,q表示正交相位分量,与i相位差90度。
50.vag表示预设的fpga动态调整的值,主要用于调节adc(模拟数字转换器)在一定合理的范围值。
51.temp表示预设的温度补偿值,为与单板内部特征相关的参数。
52.att表示预设的固定补偿值,为与单板内部特征相关的参数。
53.s120,计算底噪值nf(noise figure)。
54.当发送方关闭射频开关停止发送时,接收方处于正在接收状态时,通过计算公式nf=10*log
10
f((float) rssi
瞬时
) + vag + temp +att计算底噪值nf。
55.底噪值nf的计算公式和接收功率值rssi的计算公式相同,唯一的不同点在于计算的时间不同:计算接收功率时,是在发送方正在发送的时间计算;当发送方关闭射频开关停止发送时,接收方计算的即为底噪值。
56.作为举例而非限制,参见图5所示,对于a1节点,从第1ms开始,其被配置的固定时序结构为tx、rx、idle、tx、rx、idle、tx、rx、idle、
……
,以此循环。对于a2节点,从第1ms开始,其被配置的固定时序结构为rx、tx、idle、rx、tx、idle、rx、tx、idle、
……
,以此循环。其中,tx表示发射时序,rx表示接收时序,idle表示空闲时序(给信号传输预留时间)。
57.图5中,a1节点的tx(发射)时刻计算的接收功率为rssi, a2节点的rx(接收)时刻计算的接收功率即为底噪值nf。
58.在tdma点对点固定时序场景下,各节点被配置成固定的时序结构以保证收发的同步。在时序结构中,除包括收发时序(即接收时序和发射时序)之外,还包括预留的idle时序(即空闲时序)以用于空间传输载波。在所述idle时序不会进行收发工作,因此可以用于配置链路参数。据此,本实施例选择在同一个idle时序中对a1节点与a2节点同时进行链路参数切换,保证两个节点中的参数生效时间一致。
59.具体的,a1节点在tx时序中将新配置下发给fpga逻辑模块,fpga逻辑模块再通过设置ad模块以将新配置数据调制到无线空间中,然后在自身的下一个idle时序中,将新配置下发也下发给自身,此时链路配置将在前述idle时序中生效。
60.a2节点在rx时序中接收到a1节点的新配置,此时存在以下几种情形。
61.第一种情形,是a1节点下发新配置(此时a1节点将在前述idle时序中切换到新配置)后,a2节点解析校验失败。
62.因为a2节点校验失败,a2节点不会切换到新配置,而a1节点将切换到新配置中,该操作会导致链路失步(出现链路断开或者链路未断开但数据无法解析的情况)。为防止前述情况发生,可以在a1检测到链路失步时,基于标志位判断出是因为自身下发了新配置而导致了链路失步,判定位是时,a1节点执行回退配置,回退配置后a1将与a2正确建链。
63.如果a2节点多次解析校验失败,说明此时链路状态已经处于一个比较差的条件中,可以对a1节点和a2节点的链路进行降档操作。
64.第二种情形,是a1节点下发新配置后,a2节点解析校验成功。
65.此时,a2节点将在tx后的idle时序中生效新配置,而a1节点也将在同一idle时序中生效新配置,当前述idle时序结束后,a1节点与a2节点将在新配置中继续正常工作。
66.本实施例中,设置有链路最优配置文件,所述链路最优配置文件中存储有各档的mcs值、带宽值,以及往下一档值切换的snr阈值和往上一档值切换的snr阈值。具体的,所述链路最优配置文件中记录有当前的mcs值、下一档增大的mcs值、下一档增大的带宽值、往下一档值切换的snr阈值、上一档增大的mcs值、上一档增大的带宽值和往上一档值切换的snr阈值。当计算得到的snr达到往上一档值切换的snr阈值时,将当前的带宽和调制与编码策略往上一档值切换;当计算得到的snr达到往下一档值切换的snr阈值时,将当前的带宽和调制与编码策略往下一档值切换。
67.具体实施时,所述链路最优配置文件可以为系统设置,也可以为用户设置。作为典型方式的举例,比如在恒定发射功率、恒定频谱宽度和恒定调制解调方式下,系统可以基于现有的理论公式计算出来最优配置数据后,将其写进预设数据格式的链路配置文件中。或者,基于用户导入的实际测试数据,系统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最优配置数据,将其写进预设数据格式的配置文件中。
68.优选的,所述链路最优配置文件采用表格形式从而形成一个链路最优配置数据的查找表,参见图6所示。所述查找表以当前的mcs值建立索引,查找表中存储有每档mcs值(或称每个mcs值)对应的下一档增大的mcs值(对应图6中的下一个增大的mcs值)、下一档增大的带宽值(对应图6中的下一个增大的带宽值)、往下一档值切换的snr阈值(对应图6中的往下一个值切换的snr阈值)、上一档增大的mcs值(对应图6中的上一个增大的mcs值)、上一档增大的带宽值(对应图6中的上一个增大的带宽值)和往上一档值切换的snr阈值(对应图6中的往上一个值切换的snr阈值)。
69.根据链路当前的mcs值得到对应的下一档增大的mcs值、下一档增大的带宽值、往下一档值切换的snr阈值、上一档增大的mcs值、上一档增大的带宽值和往上一档值切换的snr阈值;根据计算得到的snr,与对应的往下一档值切换的snr阈值和往上一档值切换的snr阈值进行比对后,判断是进行升档(将链路配置参数调整为上一档的预设配置)还是降档(将链路配置参数调整为下一档的预设配置)。上述基于查找表的配置调整方法易于实现并且复杂度低。
70.本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链路质量数据还可以包括循环冗余校验码crc的出错率,a2节点每间隔预设周期对链路中每一帧数据的crc的校验结果进行统计,根据统计计算得到crc的出错率后,将该crc的出错率通过反向链路发送给a1节点。
71.链路中每毫秒为一帧数据,对于每一帧数据,在数据部分增加crc校验以表征该帧数据是否正确。优选的,所述a2节点侧每隔1秒对每帧数据的crc校验结果进行统计,计算得
到crc的出错率,并通过反向链路将统计结果传递给a1节点。 crc的出错率可用于表征当前的链路质量,用于判断是否需要调整链路配置。
72.具体的,所述a1节点被配置为:基于接收的crc的出错率判断链路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在crc的出错率超过预设标准值时判定链路质量发生变化,发出链路配置调整指令以触发计算与前述链路质量数据匹配的新配置信息。
73.此时,在计算与前述链路质量数据匹配的新配置信息时,可以先判断crc是否出错。
74.当crc出错时,直接将链路配置切换到链路最优配置文件中的下一档预设配置。
75.当crc未出错时,再执行步骤s400根据链路质量数据中的接收功率值和底噪值计算得到信噪比snr;然后,基于前述信噪比snr,与预设的链路最优配置文件中的信噪比阈值进行比对后,获取链路最优配置文件中与前述信噪比snr匹配的带宽和调制与编码策略信息,将所述匹配的带宽和调制与编码策略信息作为新配置信息。
76.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监测链路的接收功率和底噪值,计算出信噪比后,再根据信噪比选取匹配的带宽和调制与编码策略,两侧节点约定在同一时间点生效匹配的参数,如此实现了链路的动态自适应。
77.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是以a1节点作为发送方、a2节点作为接收方的通信场景为例进行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知晓,上述技术方案也可用于a2节点作为发送方、a1节点作为接收方的点对点通信场景,此时,a2节点作为第一节点,a1节点作为第二节点。
78.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tdma点对点场景下的链路自适应系统。
79.所述系统包括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所述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包括滤波器模块、vga模块、ad模块、fpga逻辑模块和 app模块。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通过滤波器模块连接后进行数据的空间传输。
80.所述第二节点被配置为:计算出与第一节点的链路质量数据,并通过反向链路将前述链路质量数据回传给第一节点。
81.所述第一节点被配置为:获取前述链路质量数据后进行分析,计算与前述链路质量数据匹配的新配置信息,所述新配置信息包括链路的带宽和调制与编码策略信息;以及,将前述新配置信息进行加密,得到加密数据发送给前述第二节点,同时第一节点将前述新配置信息下发给自身且约定与第二节点在同一时刻生效前述新配置信息。
82.所述第二节点还被配置为:在接收到前述加密数据信息后,对前述加密数据进行解析得到新配置信息;对前述新配置信息进行校验;新配置信息校验成功时,第二节点将新配置信息下发给自身并生效前述新配置信息以使自己的链路配置参数与第一节点的新链路配置参数一致,基于新链路配置参数建立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的链路传输;其中,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生效新配置信息的时刻约定为同一个idle时序;新配置信息校验失败时, 第二节点保持原链路配置参数。
83.优选的,在新配置信息校验失败时,第二节点能够向第一节点发送链路配置信息回退指令,根据所述链路配置信息回退指令,所述第一节点能够在idle时序中终止前述新配置信息的配置并进行配置回退操作,从而使第一节点的链路配置参数与第二节点的原链路配置参数相同,基于原链路配置参数建立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的链路传输。
84.所述系统还可以包括节点校验监测单元,所述节点校验监测单元被配置为:监测
新配置信息的校验操作,统计校验失败的次数;判断校验失败的次数是否超过预设阈值;当超过预设阈值时,判定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链路状态异常,对前述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链路进行降档处理。
85.其它技术特征参考在前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86.在上面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并不旨在将其自身限于这些方面。而是,在本公开内容的目标保护范围内,各组件可以以任意数目选择性地且操作性地进行合并。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 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 (rom)、电可编程 rom、电可擦除可编程 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另外,像“包括”、“囊括”以及“具有”的术语应当默认被解释为包括性的或开放性的,而不是排他性的或封闭性,除非其被明确限定为相反的含义。所有技术、科技或其他方面的术语都符合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含义,除非其被限定为相反的含义。在词典里找到的公共术语应当在相关技术文档的背景下不被太理想化或太不实际地解释,除非本公开内容明确将其限定成那样。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