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34906发布日期:2023-12-21 09:24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通信,尤其涉及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云计算的流行,越来越多的服务和应用被部署到云计算中,同时承载云计算的数据中心也越来越庞大。数据中心之间往往使用路由器连接,路由器之间的网络带宽一般是租用运营商的虚拟专线,租用费用非常昂贵。如果路由器压缩待处理报文,则可以有效减少带宽租用费。在路由器压缩报文的过程中,通常需要用户提前配置压缩策略。

2、然而,上述人工配置压缩策略的方式依赖于配置者的经验,易出错。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该方法基于第一数据流中的多个报文的特征判断第一报文是否适用于压缩,可以提升判断结果的准确性,且不易出错。

2、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报文处理方法,该方法可以由报文处理设备执行,也可以由报文处理设备的部件(例如处理器、芯片、或芯片系统等)执行。报文处理设备获取第一数据流中的第一报文,并根据第一数据流中的多个报文的特征,确定第一报文是否适用于压缩。

3、第一数据流中的多个报文的特征可以体现第一数据流的特性,因此,本技术基于第一数据流中的多个报文的特征判断属于第一数据流的第一报文是否适用于压缩,可以提升判断的准确性。而且,该方案不依赖于人工经验和配置,不易出错。

4、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报文处理设备获取特征。特征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多个报文中每个报文有效载荷的长度、多个报文中每个报文的有效载荷中的内容、多个报文中每个报文的长度、多个报文中每个报文的到达时间戳、多个报文中相邻报文之间的时间间隔。例如,特征可以包括多个报文中每个报文的有效载荷中的内容。又例如,特征可以包括多个报文中每个报文的有效载荷中的内容与多个报文中每个报文有效载荷的长度。

5、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第一数据流中的多个报文的特征进行进一步的限定,提升该方法的灵活性。

6、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报文处理设备将特征输入第一模型以得到第一标识,第一标识指示第一报文是否适用于压缩。

7、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模型的方式确定第一报文是否适用于压缩,可以通过第一模型输出第一标识的方式,快速确定第一报文是否适用于压缩。

8、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的第一模型是根据至少一个第一训练样本生成的,每个第一训练样本包括第二数据流中多个第二报文的特征和第一标签,第一标签指示第二数据流是否适用于压缩。

9、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至少一个训练样本训练生成第一模型,由于至少一个训练样本对应至少一个第二数据流,可以使得第一模型通过多个第二报文的特征与第一标签学习到如何对报文是否适用于压缩进行推理,提升模型的适用范围。

10、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的第一标签由多个第二报文中有效载荷的压缩数值确定,压缩数值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压缩率、压缩时长、处理器占用率。例如,可以先将多个第二报文中每个第二报文的有效载荷进行拼接,并使用预设的压缩参数对拼接后的有效载荷进行压缩得到压缩数值。若该压缩数值为压缩率,且该压缩率小于某个阈值,则确定多个第二报文所在第二数据流的第一标签为“不适用于压缩”。

11、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有效载荷的压缩值确定第一标签,即可以根据压缩值直观看出有效载荷是否适用于压缩,提升第一标签的准确性。

12、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的多个第二报文在第二数据流中的位置与多个报文在第一数据流中的位置相同。

13、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训练过程中的多个第二报文与推理过程中的多个报文相对位置近似,进而使得训练出来的模型在推理过程中的推理结果更准确。

14、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报文适用于压缩的情况下,第一标识还指示第一报文所适用的目标压缩参数,目标压缩参数包括压缩算法和/或压缩等级。

15、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报文适用于压缩的情况下,推理过程中的第一标识以及训练过程中的第一标签还可以进一步指示第一报文具体适用的压缩参数,提升第一模型的推理效果。

16、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报文处理设备构建第一数据流与第二标识的第一对应关系,第二标识指示第一数据流是否适用于压缩,第一对应关系用于确定第三报文是否适用于压缩,第三报文为第一数据流中除了第一报文以外的报文。

17、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为了方便后续判断第一报文所属数据流中的第三报文,该第三报文是否适用于压缩可以借鉴第一报文的判断。减少所有报文都需要通过第一模型进行判断带来的时延消耗与处理流程。

18、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报文适用于压缩的情况下,第二标识还指示第一数据流所适用的压缩参数;在第三报文适用于压缩的情况下,第一对应关系还用于确定第三报文所适用的压缩参数。

19、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报文还适用于压缩的情况下,第二标识还可以进一步指示第一数据流所适用的压缩参数。并通过第一对应关系记录第一数据流与第二标识的第一对应关系,使得后续可以通过第一对应关系直接判断第一数据流中的其他报文具体适用于什么压缩参数。减少所有报文都需要通过第一模型进行判断带来的时延消耗与处理流程。

20、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满足预设条件,报文处理设备使用第二训练样本更新第一模型以得到第二模型,该过程也可以称为增量更新过程。第二训练样本包括多个报文的特征与第二标签,第二标签基于多个报文的有效载荷或所述第一数据流中的其他报文的有效载荷的压缩数值确定。其中,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报文处理设备处理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第一模型的性能劣化;第一模型的使用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长。

21、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由于数据流可能发生数据漂移,通过增量更新第一模型的方式,可以使得模型自适应漂移后的数据,进而提升模型的推理准确性。

22、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报文适用于压缩的情况下,报文处理设备确定第一报文所适用的目标压缩参数。目标压缩参数包括压缩算法和/或压缩等级。

23、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除了可以确定报文是否适用于压缩,在报文适用于压缩的情况下,还可以确定该报文所适用的目标压缩参数。可以提升报文的压缩效果,进而减少网络的带宽。

24、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报文处理设备,该报文处理包括获取单元和确定单元。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数据流中的第一报文。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数据流中的多个报文的特征,确定第一报文是否适用于压缩。

25、可选地,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的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特征。特征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多个报文中每个报文有效载荷的长度、多个报文中每个报文的有效载荷中的内容、多个报文中每个报文的长度、多个报文中每个报文的到达时间戳、多个报文中相邻报文之间的时间间隔。

26、可选地,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的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将特征输入第一模型以得到第一标识,第一标识用于指示第一报文是否适用于压缩。

27、可选地,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的第一模型是根据至少一个第一训练样本生成的,每个第一训练样本包括第二数据流中多个第二报文的特征和第一标签,第一标签用于指示第二数据流是否适用于压缩。

28、可选地,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的第一标签由多个第二报文中有效载荷的压缩数值确定,压缩数值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压缩率、压缩时长、处理器占用率。

29、可选地,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的多个第二报文在第二数据流中的位置与多个报文在第一数据流中的位置相同。

30、可选地,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在第一报文适用于压缩的情况下,第一标识还指示第一报文所适用的目标压缩参数,目标压缩参数包括压缩算法和/或压缩等级,第一标签具体由使用多个压缩参数对第二数据流中有效载荷得到的压缩数值确定。

31、可选地,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的报文处理设备还包括:构建单元,用于构建第一数据流与第二标识的第一对应关系。第二标识指示第一数据流是否适用于压缩,第一对应关系用于确定第三报文是否适用于压缩,第三报文为第一数据流中除了第一报文以外的报文。

32、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的在第一报文适用于压缩的情况下,第二标识还用于指示第一数据流所适用的压缩参数;在第三报文适用于压缩的情况下,第一对应关系还用于确定第三报文所适用的压缩参数。

33、可选地,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的报文处理设备还包括:更新单元,用于若满足预设条件,使用第二训练样本更新第一模型以得到第二模型。第二训练样本包括多个报文的特征与第二标签,第二标签基于多个报文的有效载荷或所述第一数据流中的其他报文的有效载荷的压缩数值确定;其中,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报文处理设备处理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第一模型的性能劣化;第一模型的使用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长。

34、可选地,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的确定单元,还用于在第一报文适用于压缩的情况下,确定第一报文所适用的目标压缩参数,目标压缩参数包括压缩算法,和/或压缩等级。

35、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报文处理设备,包括:处理器,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或指令,当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报文处理设备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36、本技术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该指令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37、本技术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