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89528发布日期:2023-12-26 15:08阅读:47来源:国知局
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通信,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5-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技术的成熟及大规模部署,要发挥在广域覆盖场景下的低时延、大带宽特性,需要广泛地部署边缘计算以降低端到端的业务时延,而如何高效快速的在多个节点间切换,并且保障算力服务的可用性和连续性成为技术实现重点。计算优先网络(computing first networking,cfn) 是面向计算与网络融合的新架构、新协议以及新技术探索,其使能大规模的边缘计算节点互联和协同,自适应于业务的动态性实现最优的业务访问和负载均衡。

2、一般而言,cfn可以将当前网络的计算能力和网络状况发布到网络的各个节点。在一条数据流到达cfn时,可以根据网络的计算能力和网络状况,确定计算节点,从而根据五元组和计算节点的对应关系以及五元组和服务器的对应关系将同一应用的数据流转发到同一服务器上进行处理,以保证该应用的数据流的粘性。

3、但是在移动网络中,随着终端地理位置的移动,终端设备的互联网协议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ip)以及接入节点都可能发生变化,从而无法保证将同一应用的数据流路由到原来的服务器上进行处理。也就是说,在终端设备移动的场景下,同一应用的数据流的粘性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有利于保持终端设备移动场景下同一应用的数据流的粘性。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终端设备请求访问的应用的类型;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标识以及第一映射关系,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请求消息,所述第二请求消息中包括第二标识,所述第二设备和所述第二标识基于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以及所述第二设备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终端设备对目标服务器的访问为连续访问,所述目标服务器为处理所述请求消息的服务器。

3、基于此,第一设备通过终端设备的标识,请求消息中的第一标识,以及第一设备预先确定的第一映射关系,将携带相同第一标识的请求消息路由到同一第二设备上进行处理,并在转发的请求消息携带第二标识,使得第二设备根据预先确定的第二映射关系和第二标识,将请求消息路由到同一服务器上进行处理,有利于保持请求消息中的数据流的粘性。

4、示例性地,上述第一标识可以是sid,不同的应用可以采用不同的sid标识。

5、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请求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请求消息,所述第三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基于所述第一标识确定第二标识;基于所述第一标识、算力信息和网络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四请求消息,所述第四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二标识。

6、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标识确定所述第二标识,包括:基于所述第一标识和第一预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标识,所述第一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连续访问的应用和应用的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或者,基于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第二预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标识,所述第二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为连续访问的应用、应用的类型和终端设备之间的对应关系。

7、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来自会话管理功能 (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所述smf是服务于所述终端设备的smf;或者,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来自第三设备,所述第三设备是所述终端设备上一次访问所述目标服务器所连接的设备。

8、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介质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地址、国际移动设备标识(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imei)、签约永久标识符(subscriptionpermanent identifier,supi) 或所述终端设备访问所述目标服务器所使用的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会话的标识。

9、其中,第一方面中的第一请求消息例如可以对应于下文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的请求消息 1,第一方面中的第二请求消息例如可以对应于下文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的请求消息2,第一方面中的第三请求消息例如可以对应于下文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的请求消息3,第一方面中的第四请求消息例如可以对应于下文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的请求消息4。

10、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生成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终端设备对目标服务器的访问为连续访问,所述目标服务器为处理所述请求消息的服务器;向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请求消息。

11、基于此,通过在终端设备生成的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二标识,使得识别到该标识的设备,可以根据预存的映射关系,将携带相同第一标识的请求消息路由到同一第二设备上进行处理,并在转发的请求消息携带第二标识,使得第二设备根据预先确定的第二映射关系和第二标识,将请求消息路由到同一服务器上进行处理,保证了请求消息中数据流的粘性。

12、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指示第一标识所标识的应用为连续访问的应用;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一消息,确定所述第二标识;生成第二请求消息,所述第二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终端设备请求访问的应用的类型;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二请求消息。

13、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终端设备对目标服务器的访问为连续访问,所述目标服务器为处理所述请求消息的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二标识和第三映射关系,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三映射关系指示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第二设备的对应关系。

14、基于此,通过接收到的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二标识,使得识别到该标识的第一设备,可以根据预存的映射关系,将携带相同第一标识的请求消息路由到同一第二设备上进行处理,并在转发的请求消息携带第二标识,使得第二设备根据预先确定的第二映射关系和第二标识,将请求消息路由到同一服务器上进行处理,保证了请求消息中数据流的粘性。

15、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请求消息,所述第二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终端设备请求访问的应用的类型;基于所述第一标识、算力信息和网络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二请求消息。

16、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映射关系来自smf,所述smf是服务于所述终端设备的smf;或者,所述第三映射关系来自第三设备,所述第三设备是所述终端设备上一次访问所述目标服务器所连接的设备。

17、其中,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中的第一请求消息例如可以对应于下文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的请求消息5,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中的第二请求消息例如可以对应于下文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的请求消息6。

18、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二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二请求消息,所述第二请求消息包括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终端设备对目标服务器的访问为连续访问,所述目标服务器为处理所述请求消息的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二标识和第二映射关系,向所述目标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请求消息,所述第二映射关系指示所述第二标识与所述目标服务器的对应关系。

19、基于此,通过接收到的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二标识,使得识别到该标识的第二设备,可以根据预存的映射关系,将携带相同第一标识的请求消息路由到同一服务器上进行处理,保证了请求消息中数据流的粘性。

20、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第四请求消息,所述第四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终端设备请求访问的应用的类型;基于所述第一标识、算力信息和网络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器;向所述目标服务器发送所述第四请求消息。

21、其中,第四方面中的第二请求消息例如可以是对应于下文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的请求消息2或请求消息5,第四方面中的第四请求消息例如可以是对应于下文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的请求消息4或请求消息6。

22、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方面中任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

23、在一种设计中,该装置可以包括执行上述任一方面中所描述的方法/操作/步骤/动作所一一对应的模块,该模块可以是硬件电路,也可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电路结合软件实现。

24、在另一种设计中,该装置为通信芯片,通信芯片可以包括用于发送信息或数据的输入电路或者接口,以及用于接收信息或数据的输出电路或者接口。

25、在另一种设计中,该装置为通信设备,通信设备可以包括用于发送信息或数据的发射机,以及用于接收信息或数据的接收机。

26、在另一种设计中,该装置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方面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该装置可以配置在第一设备、第二设备或终端设备中,或者该装置本身即为上述第一设备、第二设备或终端设备。

27、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包括:输入电路、输出电路和处理电路。处理电路用于通过输入电路接收信号,并通过输出电路发射信号,使得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28、可选地,处理器为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为一个或多个。

29、可选地,存储器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或者存储器与处理器分离设置。

30、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发射机(发射器)和接收机(接收器),发射机和接收机可以分离设置,也可以集成在一起,称为收发机(收发器)。

31、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存储器可以为非瞬时性(non-transitory)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其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同一块芯片上,也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的芯片上,本技术对存储器的类型以及存储器与处理器的设置方式不做限定。

32、上述第六方面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一个芯片,该处理器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当通过硬件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逻辑电路、集成电路等;当通过软件来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代码来实现,该存储器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可以位于该处理器之外,独立存在。

33、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的方法的装置,以及用于实现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的方法的装置;或者,包括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的方法的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的方法的装置,以及用于实现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的方法的装置。

34、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中与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终端设备中至少一个设备进行交互的其他设备。

35、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36、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37、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涉及的方法,或者用于实现上述任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涉及的方法。

3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保存程序指令。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