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方法及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1、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and multiple output,mimo)技术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以及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新空口(new radio,nr)的核心技术。在采用mimo技术的通信系统中,若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则需要根据下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进行信号预编码,以使经过预编码的信号与信道匹配。
2、在频分双工(frequency-sivision duplexing,fdd)的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可以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参考信号,并根据该参考信号计算出信道矩阵对应的协方差矩阵,进而根据信道矩阵对应的协方差矩阵构建特征基底。终端设备在反馈csi时,可以将特征基底和特征基底的系数矩阵反馈给网络设备,网络设备接收该特征基底后,可以结合特征基底和特征基底的系数矩阵恢复csi。
3、但是,上述方案中,终端设备确定特征基底,利用了信道的稀疏特性,需要对不同子带(subband)上的空域信息相关特性进行反馈,也就是说,需要上报所选择的特征基底和特征基底的全带宽的叠加系数,空口开销大。如何更高效地反馈csi,是mimo技术应用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方法及通信装置,能够降低开销。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方法。该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参考信号。第一设备根据参考信号确定第一指示信息,并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构建信道矩阵对应的第一协方差矩阵,信道矩阵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
4、基于第一方面所提供的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方法,通过第一设备将用于构建信道矩阵对应的协方差矩阵的第一指示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可以避免上报直接用于恢复信道状态信息的大量信息,从而可以降低反馈开销,提高csi的反馈效率。例如,可以由第二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信道矩阵对应的第一协方差矩阵,并根据信道矩阵对应的协方差矩阵确定特征基底。
5、示例性地,信道矩阵的维度可以为m×n维。第一设备根据参考信号确定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第一设备根据参考信号确定信道矩阵,并根据信道矩阵确定信道列向量,接着,第一设备根据信道列向量确定第一指示信息。
6、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一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叠加系数和码本向量,叠加系数和码本向量用于确定第一协方差矩阵。
7、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一协方差矩阵与信道矩阵对应的实际协方差矩阵之间满足预设的优化模型。如此,可以降低第一指示信息的数据量,从而进一步降低反馈开销。
8、示例性地,预设的优化模型可以包括:s.t.l≤lmax。其中,min表示取最小值,“‖‖f”表示取f范数,r为信道矩阵对应的实际空频联合协方差矩阵,σ表示求和运算,0≤l<l,且l为整数。αl为第l个叠加系数,wl为第l个码本向量,为wl的共轭转置,s.t.为约束条件,l为信道多径数目,lmax为l的最大取值,l、lmax均为大于0的整数。如此,在第一设备通过测量参考信号确定了信道矩阵并获得了r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上述优化模型获取相应的αl和wl,使得第一空频联合协方差矩阵与信道矩阵对应的实际空频联合协方差矩阵之间的误差尽量小。也就是说,第一指示信息可以通过预设的优化模型的求解结果确定。
9、可选地,叠加系数可以包括用于指示角度时延功率谱的特征的第一叠加系数,码本向量可以包括用于指示角度时延的第一信息,第一叠加系数和第一信息用于确定第一空频联合协方差矩阵,预设的优化模型包括:第一空频联合协方差矩阵与信道矩阵对应的实际空频联合协方差矩阵之间满足的第一优化模型。如此,通过第一设备确定用于构建第一空频联合协方差矩阵的第一指示信息,并发送给第二设备,可以避免上报可直接用于恢复信道状态信息的大量信息,如空频联合特征基底以及空频联合特征基底对应的叠加系数。例如,可以由第二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信道矩阵对应的第一空频联合协方差矩阵,并根据信道矩阵对应的第一空频联合协方差矩阵确定空频联合特征基底,减少反馈的数据量,从而能够降低反馈开销,提高csi的反馈效率。
10、进一步地,第一优化模型包括:其中,min表示取最小值,“‖‖f”表示取f范数,为信道矩阵对应的实际空频联合协方差矩阵,σ表示求和运算,0≤l0<l0,且l0为整数。ρl0为第l0个第一叠加系数,为第l0个多径角度对应的导向矢量,为的共轭转置,为第l0个相位变化向量,为的共轭,为的转置,为第l0个第一信息,s.t.为约束条件,l0为信道多径数目,为l0的最大取值,l0、均为大于0的整数。如此,在第一设备通过测量参考信号确定了信道矩阵,并获得了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上述第一优化模型获取相应的以及和使得第一空频联合协方差矩阵与信道矩阵对应的实际空频联合协方差矩阵之间的误差尽量小。也就是说,第一指示信息可以通过预设的第一优化模型的求解结果确定。
11、可选地,叠加系数可以包括用于指示角度功率谱的特征的第二叠加系数,码本向量可以包括用于指示角度的第二信息。其中,第二叠加系数和第二信息用于确定第一空域协方差矩阵。预设的优化模型包括:第一空域协方差矩阵与信道矩阵对应的实际空域协方差矩阵之间满足预设的第二优化模型。
12、如此,通过第一设备反馈用于构建第一空域协方差矩阵的第一指示信息并发送给第二设备,可以避免上报直接用于恢复信道状态信息的大量信息,如空域特征基底以及空域特征基底对应的叠加系数。例如,可以由第二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信道矩阵对应的第一空域协方差矩阵,并根据信道矩阵对应的第一空域协方差矩阵确定空域特征基底,减少反馈的数据量,从而能够降低反馈开销,提高反馈效率。
13、进一步地,第二优化模型可以包括:其中,min表示取最小值,“‖‖f”表示取f范数,为信道矩阵对应的实际空域协方差矩阵,σ表示求和运算。为第l1个第二叠加系数,为第l1个多径角度对应的导向矢量,为的共轭转置,s.t.为约束条件,l1为空域上信道多径数目,为l1的最大取值,l1、均为大于0的整数,0≤l1<l1,且l1为整数。如此,在第一设备通过测量参考信号确定了信道矩阵并获得了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上述第二优化模型获取相应的和使得第一空域协方差矩阵与信道矩阵对应的实际空域协方差矩阵之间的误差尽量小。也就是说,第一指示信息可以通过预设的第一优化模型的求解结果确定。
14、可选地,叠加系数可以包括用于指示时延功率谱的特征的第三叠加系数,码本向量可以包括用于指示时延的第三信息,第三叠加系数和第三信息用于确定第一频域协方差矩阵。预设的优化模型包括:第一频域协方差矩阵与信道矩阵对应的实际频域协方差矩阵之间满足的第三优化模型。
15、如此,通过第一设备反馈用于构建第一频域协方差矩阵的第一指示信息并发送给第二设备,可以避免上报直接用于恢复信道状态信息的大量信息,如频域特征基底以及频域特征基底对应的叠加系数。例如,可以由第二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一频域协方差矩阵,并根据信道矩阵对应的第一频域协方差矩阵确定频域特征基底,减少反馈的数据量,从而能够降低反馈开销,提高反馈效率。
16、进一步地,第三优化模型可以包括:其中,min表示取最小值,“‖‖f”表示取f范数,为信道矩阵对应的实际频域协方差矩阵,σ表示求和运算。为第l2个第三叠加系数,为第l2个相位变化向量,为的共轭转置,s.t.为约束条件,l2为频域上信道多径的数目,为l2的最大取值,l2、均为大于0的整数,0≤l2<l2,且l2为整数。如此,在第一设备通过测量参考信号确定了信道矩阵并获得了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上述第二优化模型使得第一频域协方差矩阵与信道矩阵对应的实际频域协方差矩阵之间的误差尽量小。也就是说,第一指示信息可以通过预设的第三优化模型的求解结果确定。
17、可选地,叠加系数可以包括用于指示角度功率谱的特征的第二叠加系数和用于指示时延功率谱的特征的第三叠加系数,码本向量可以包括用于指示角度的第二信息和用于指示时延的第三信息,第二叠加系数和第二信息用于确定第一空域协方差矩阵,第三叠加系数和第三信息用于确定第一频域协方差矩阵。预设的优化模型包括:第一空域协方差矩阵与信道矩阵对应的实际空域协方差矩阵之间满足的第二优化模型,以及第一频域协方差矩阵与信道矩阵对应的实际频域协方差矩阵之间满足的第三优化模型。
18、如此,通过第一设备反馈用于构建第一空域协方差矩阵和第一频域协方差矩阵的第一指示信息并发送给第二设备,可以避免上报直接用于恢复信道状态信息的大量信息,如空域特征基底以及空域特征基底对应的叠加系数和频域特征基底以及频域特征基底对应的叠加系数。基于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一空域协方差矩阵和第一频域协方差矩阵,例如,可以由第二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信道矩阵对应的第一空域协方差矩阵和第一频域协方差矩阵,并根据信道矩阵对应的第一空域协方差矩阵确定空域特征基底,根据信道矩阵对应的第一频域协方差矩阵确定频域特征基底,减少反馈的数据量,从而能够降低反馈开销,提高反馈效率。
19、进一步地,第二优化模型可以包括:其中,min表示取最小值,“‖‖f”表示取f范数,为信道矩阵对应的实际空域协方差矩阵,σ表示求和运算。为第l1个第二叠加系数,为第l1个多径角度对应的导向矢量,为的共轭转置,s.t.为约束条件,l1为空域上信道多径数目,为l1的最大取值,l1、均为大于0的整数,0≤l1<l1,且l1为整数。第三优化模型可以包括:其中,min表示取最小值,“‖‖f”表示取f范数,为信道矩阵对应的实际频域协方差矩阵,σ表示求和运算。为第l2个第三叠加系数,为第l2个相位变化向量,为的共轭转置,s.t.为约束条件,l2为频域上信道多径的数目,为l2的最大取值,l2、均为大于0的整数,0≤l2<l2,且l2为整数。
20、需要说明,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第一设备按照第一周期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21、进一步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设备按照第二周期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反馈系数,第二周期小于第一周期。
22、示例性地,第一反馈系数根据第一空频联合协方差矩阵的第一分解结果和信道矩阵确定。其中,第一分解结果由第一空频联合协方差矩阵按照第一分解规则分解得到。例如,第一分解规则可以包括:第一空频联合协方差矩阵分解的对角矩阵中元素的排列顺序,以及第一空频联合协方差矩阵分解的空频联合特征基底的第一行元素的类型,如正实数。更进一步地,第一指示信息还可以用于指示:第一分解结果的空频联合特征基底中前p列的第一行元素量化后的第一量化向量。其中,p为正整数。如此,在第一空频联合协方差矩阵存在重根的情况下,可以唯一确定第一分解结果,从而可以使第二设备确定的空频联合特征基底与用于确定第一反馈系数的空频联合特征基底一致,从而提高信道状态信息的精度。另外,在特征基底中特征向量按照能量从大到小排列的情况下,可以从空联合特征基底中选择能量较大的特征向量(列向量)用于恢复信道状态信息,从而兼顾上报开销和恢复的信道状态信息的精度。
23、此外,空频联合特征基底可以与第一反馈系数,即短周期系数结合以使第二设备能恢复完整的信道状态信息。
24、需要说明,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设备按照第三周期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25、进一步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设备按照第四周期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其中,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反馈系数,第四周期小于第三周期。
26、示例性地,第二反馈系数根据第一空域协方差矩阵的第二分解结果、第一频域协方差矩阵的第三分解结果和信道矩阵确定。其中,第二分解结果由第一空域协方差矩阵按照第二分解规则分解得到,第三分解结果由第一频域协方差矩阵按照第三分解规则分解得到。
27、例如,第二分解规则可以包括:第一空域协方差矩阵的对角矩阵中元素的排列顺序,以及第一空域协方差矩阵的空域特征基底的第一行元素的类型。如此,可以减少分解结果,从而提高信道状态信息的精度。第三分解规则可以包括:第一频域协方差矩阵的对角矩阵中元素的排列顺序,以及第一频域协方差矩阵的频域特征基底的第一行元素的类型,如正实数。
28、更进一步地,第一指示信息还可以用于指示:第二分解结果的空域特征基底中前k列的第一行元素量化后的第二量化向量。其中,k为正整数。如此,在第一空域协方差矩阵存在重根的情况下,可以唯一确定第二分解结果,从而可以使第二设备确定的空域特征基底与用于确定第二反馈系数的空域特征基底一致,从而提高信道状态信息的精度。
29、更进一步地,第一指示信息还可以用于指示:第三分解结果的频域特征基底中前d列的第一行元素量化后的第三量化向量。其中,d为正整数。如此,在第一频域协方差矩阵存在重根的情况下,可以唯一确定第三分解结果,从而可以使第二设备确定的频域特征基底与用于确定第二反馈系数的频域特征基底一致,从而提高信道状态信息的精度。
30、此外,空域特征基底、频域特征基底以及与第二反馈系数,即短周期反馈系数结合,可以使第二设备能恢复完整的信道状态信息。
31、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方法。该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方法可以包括: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构建信道矩阵对应的协方差矩阵,信道矩阵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第二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信道矩阵对应的第一协方差矩阵。
32、基于第二方面所提供的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方法,第二设备通过接收来自于第一设备的用于构建信道矩阵对应的协方差矩阵的第一指示信息,以确定第一协方差矩阵,可以避免传输直接用于恢复信道状态信息的大量信息,从而可以降低反馈开销,提高csi的反馈效率。
33、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叠加系数和码本向量。第二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信道矩阵对应的第一协方差矩阵,可以包括:第二设备根据叠加系数和码本向量确定第一协方差矩阵。
34、可选地,叠加系数包括用于指示角度时延功率谱的特征的第一叠加系数,码本向量包括用于指示角度时延的第一信息。第二设备根据叠加系数和码本向量确定信道矩阵对应的第一协方差矩阵,包括:第二设备根据第一叠加系数和第一信息确定第一空频联合协方差矩阵。
35、需要说明,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第二设备按照第一周期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
36、进一步地,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二设备按照第二周期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反馈系数,第二周期小于第一周期。
37、示例性地,第一反馈系数是根据第一空频联合协方差矩阵的第一分解结果和信道矩阵确定的。其中,第一分解结果由第一空频联合协方差矩阵按照第一分解规则分解得到。
38、更进一步地,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二设备根据第一分解规则,确定第一空频联合协方差矩阵的有效空频联合特征基底。其中,有效空频联合特征基底包括空频联合特征基底的前p列,p为正整数。第二设备根据有效空频联合特征基底和第一反馈系数确定信道矩阵。如此,在空频联合特征基底中特征向量按照能量从大到小排列的情况下,可以使第一设备从空联合特征基底中选择能量较大的特征向量(列向量)用于恢复信道状态信息,从而兼顾上报开销和恢复的信道状态信息的精度。
39、第一分解规则可以包括:第一空频联合协方差矩阵分解的对角矩阵中的元素的排列顺序,以及第一空频联合协方差矩阵分解的空频联合特征基底的第一行元素的类型,如正实数。
40、再进一步地,第一指示信息还可以用于指示:第一空频联合协方差矩阵分解后的空频联合特征基底中,前p列的第一行元素量化后的第一量化向量。其中,p为正整数。如此,在第一空频联合协方差矩阵存在重根的情况下,第二设备可以唯一确定第一分解结果,从而使第二设备确定的空频联合特征基底与用于确定第一反馈系数的空频联合特征基底一致,从而提高信道状态信息的精度。
41、此外,第二设备可以将有效空频联合特征基底与第一反馈系数,即短周期系数结合以恢复完整的信道状态信息。
42、在此情况下,第二设备根据第一分解规则,确定第一空频联合协方差矩阵的有效空频联合特征基底,可以包括:第二设备根据第一分解规则和第一量化向量,确定第一空频联合协方差矩阵的有效空频联合特征基底。
43、可选地,叠加系数可以包括用于指示角度功率谱的特征的第二叠加系数,码本向量可以包括用于指示角度的第二信息。第二设备根据叠加系数和码本向量确定第一协方差矩阵,可以包括:第二设备根据第二叠加系数和第二信息确定第一空域协方差矩阵。
44、可选地,叠加系数可以包括用于指示时延功率谱的特征的第三叠加系数,码本向量可以包括用于指示时延的第三信息。第二设备根据叠加系数和码本向量确定第一协方差矩阵,可以包括:第二设备根据第三叠加系数和第三信息确定第一频域协方差矩阵。
45、可选地,叠加系数可以包括用于指示角度功率谱的特征的第二叠加系数和用于指示时延功率谱的特征的第三叠加系数,码本向量可以包括用于指示角度的第二信息和用于指示时延的第三信息。第二设备根据叠加系数和码本向量确定第一协方差矩阵,包括:第二设备根据第二叠加系数和第二信息确定第一空域协方差矩阵。第二设备根据第三叠加系数和第三信息确定第一频域协方差矩阵。
46、需要说明,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第二设备按照第三周期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
47、进一步地,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二设备按照第四周期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三指示信息。其中,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反馈系数,第四周期小于第三周期。
48、示例性地,第二反馈系数是根据第一空域协方差矩阵的第二分解结果、第一频域协方差矩阵的第三分解结果和信道矩阵确定的。其中,第二分解结果由第一空域协方差矩阵按照第二分解规则分解得到,第三分解结果由第一频域协方差矩阵按照第三分解规则分解得到。例如,第二分解规则可以包括:第一空域协方差矩阵的对角矩阵中的元素的排列顺序,以及第一空域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基底的第一行元素的类型。第三分解规则可以包括:第一频域协方差矩阵的对角矩阵中的元素的排列顺序,以及第一频域协方差矩阵的频域特征基底的第一行元素的类型,如正实数。
49、更进一步地,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二设备根据第二分解规则,确定有效空域特征基底。第二设备根据第三分解规则,确定有效频域特征基底。第二设备根据有效空域特征基底、有效频域特征基底和第二反馈系数确定信道状态信息。
50、再进一步地,第一指示信息还可以用于指示:第一空域协方差矩阵分解后的空域特征基底中前k列的第一行元素量化后的第二量化向量。
51、示例性地,第二设备根据第二分解规则,确定有效空域特征基底,包括:第二设备根据第二分解规则和第二量化向量,确定有效空域特征基底。其中,有效空域特征基底包括第一空域协方差矩阵的空域特征基底的前k列。如此,在第一空域协方差矩阵存在重根的情况下,第二设备可以唯一确定第二分解结果,使第二设备确定的空域特征基底与用于确定第二反馈系数的空域特征基底一致,从而提高信道状态信息的精度。
52、再进一步地,第一指示信息还可以用于指示:第一频域空域协方差矩阵分解后的频域特征基底中前d列的第一行元素量化后的第三量化向量。
53、在此情况下,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二设备根据第三分解规则和第三量化向量,确定有效频域特征基底。其中,有效频域特征基底包括第一频域协方差矩阵的频域特征基底的前d列。如此,在第一频域协方差矩阵存在重根的情况下,可以唯一确定第三分解结果,从而可以使第二设备确定的频域特征基底与用于确定第二反馈系数的频域特征基底一致,从而提高信道状态信息的精度。
54、此外,第二设备可以将空域特征基底、频域特征基底与第二反馈系数,即短周期反馈系数结合,从而恢复完整的信道状态信息。
55、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其中,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参考信号。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参考信号确定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构建信道矩阵对应的第一协方差矩阵,信道矩阵用于指示通信装置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收发模块,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56、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叠加系数和码本向量,叠加系数和码本向量用于确定第一协方差矩阵。
57、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协方差矩阵与信道矩阵对应的实际协方差矩阵之间满足预设的优化模型。
58、可选地,预设的优化模型可以包括:s.t.l≤lmax。其中,min表示取最小值,“‖‖f”表示取f范数,r为信道矩阵对应的实际空频联合协方差矩阵,σ表示求和运算,0≤l<l,且l为整数。αl为第l个叠加系数,wl为第l个码本向量,为wl的共轭转置,s.t.为约束条件,l为信道多径数目,lmax为l的最大取值,l、lmax均为大于0的整数。
59、可选地,叠加系数可以包括用于指示角度时延功率谱的特征的第一叠加系数,码本向量可以包括用于指示角度的第一信息,第一叠加系数和第一信息用于确定第一空频联合协方差矩阵,预设的优化模型包括:第一空频联合协方差矩阵与信道矩阵对应的实际空频联合协方差矩阵之间满足的第一优化模型。
60、进一步地,第一优化模型可以包括:其中,min表示取最小值,“‖‖f”表示取f范数,为信道矩阵对应的实际空频联合协方差矩阵,σ表示求和运算,0≤l0<l0,且l0为整数。为第l0个第一叠加系数,为第l0个多径角度对应的导向矢量,为的共轭转置,为第l0个相位变化向量,为的共轭,为的转置,为第l0个第一信息,s.t.为约束条件,l0为信道多径数目为l0的最大取值,l0、均为大于0的整数。
61、可选地,叠加系数可以包括用于指示角度功率谱的特征的第二叠加系数,码本向量包括用于指示角度的第二信息。其中,第二叠加系数和第二信息用于确定第一空域协方差矩阵。预设的优化模型包括:第一空域协方差矩阵与信道矩阵对应的实际空域协方差矩阵之间满足的第二优化模型。
62、进一步地,第二优化模型可以包括:其中,min表示取最小值,“‖‖f”表示取f范数,为信道矩阵对应的实际空域协方差矩阵,σ表示求和运算。为第l1个第二叠加系数,为第l1个多径角度对应的导向矢量,为的共轭转置,s.t.为约束条件,l1为空域上信道多径数目,为l1的最大取值,l1、均为大于0的整数,0≤l1<l1,且l1为整数。
63、可选地,叠加系数可以包括用于指示时延功率谱的特征的第三叠加系数,码本向量可以包括用于指示时延的第三信息,第三叠加系数和第三信息用于确定第一频域协方差矩阵。预设的优化模型包括:第一频域协方差矩阵与信道矩阵对应的实际频域协方差矩阵之间满足的第三优化模型。
64、进一步地,第三优化模型可以包括:其中,min表示取最小值,“‖‖f”表示取f范数,为信道矩阵对应的实际频域协方差矩阵,σ表示求和运算。为第l2个第三叠加系数,为第l2个相位变化向量,为的共轭转置,s.t.为约束条件,l2为频域上信道多径的数目,为l2的最大取值,l2、均为大于0的整数,0≤l2<l2,且l2为整数。
65、可选地,叠加系数可以包括用于指示角度功率谱的特征的第二叠加系数和用于指示时延功率谱的特征的第三叠加系数,码本向量可以包括用于指示角度的第二信息和用于指示时延的第三信息,第二叠加系数和第二信息用于确定第一空域协方差矩阵,第三叠加系数和第三信息用于确定第一频域协方差矩阵。预设的优化模型包括:第一空域协方差矩阵与信道矩阵对应的实际空域协方差矩阵之间满足预设的第二优化模型,以及第一频域协方差矩阵与信道矩阵对应的实际频域协方差矩阵之间满足的第三优化模型。
66、进一步地,第二优化模型可以包括:其中,min表示取最小值,“‖‖f”表示取f范数,为信道矩阵对应的实际空域协方差矩阵,σ表示求和运算。为第l1个第二叠加系数,为第l1个多径角度对应的导向矢量,为的共轭转置,s.t.为约束条件,l1为空域上信道多径数目,为l1的最大取值,l1、均为大于0的整数,0≤l1<l1,且l1为整数。第三优化模型可以包括:其中,min表示取最小值,“‖‖f”表示取f范数,为信道矩阵对应的实际频域协方差矩阵,σ表示求和运算。为第l2个第三叠加系数,为第l2个相位变化向量,为的共轭转置,s.t.为约束条件,l2为频域上信道多径的数目,为l2的最大取值,l2、均为大于0的整数,0≤l2<l2,且l2为整数。
67、需要说明,收发模块,具体用于按照第一周期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68、进一步地,收发模块,还可以用于按照第二周期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反馈系数,第二周期小于第一周期。
69、示例性地,第一反馈系数根据第一空频联合协方差矩阵的第一分解结果和信道矩阵确定。其中,第一分解结果由第一空频联合协方差矩阵按照第一分解规则分解得到。
70、例如,第一分解规则可以包括:第一空频联合协方差矩阵分解的对角矩阵中元素的排列顺序,以及第一空频联合协方差矩阵分解的空频联合特征基底的第一行元素的类型,如正实数。
71、更进一步地,第一指示信息还可以用于指示:第一分解结果的空频联合特征基底中前p列的第一行元素量化后的第一量化向量。其中,p为正整数。
72、需要说明,收发模块,具体用于按照第三周期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73、进一步地,收发模块,还可以用于按照第四周期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其中,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反馈系数,第四周期小于第三周期。
74、示例性地,第二反馈系数根据第一空域协方差矩阵的第二分解结果、第一频域协方差矩阵的第三分解结果和信道矩阵确定。其中,第二分解结果由第一空域协方差矩阵按照第二分解规则分解得到,第三分解结果由第一频域协方差矩阵按照第三分解规则分解得到。
75、例如,第二分解规则可以包括:第一空域协方差矩阵的对角矩阵中元素的排列顺序,以及第一空域协方差矩阵的空域特征基底的第一行元素的类型,如正实数。
76、更进一步地,第一指示信息还可以用于指示:第二分解结果的空域特征基底中前k列的第一行元素量化后的第二量化向量。其中,k为正整数。
77、例如,第三分解规则可以包括:第一频域协方差矩阵的对角矩阵中元素的排列顺序,以及第一频域协方差矩阵的频域特征基底的第一行元素的类型。
78、更进一步地,第一指示信息还可以用于指示:第三分解结果的频域特征基底中前d列的第一行元素量化后的第三量化向量。其中,d为正整数。
79、可选地,收发模块可以包括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其中,收发模块用于实现第三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的发送功能和接收功能。
80、可选地,第三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该存储模块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当处理模块执行该程序或指令时,使得该通信装置可以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方法。
81、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可以是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也可以是可设置于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中的芯片(系统)或其他部件或组件,还可以是包含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的装置,本技术对此不做限定。
82、此外,第三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所述的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83、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构建信道矩阵对应的协方差矩阵,信道矩阵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信道矩阵对应的第一协方差矩阵。
84、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叠加系数和码本向量。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叠加系数和码本向量确定第一协方差矩阵。
85、可选地,叠加系数包括用于指示角度时延功率谱的特征的第一叠加系数,码本向量包括用于指示角度的第一信息。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一叠加系数和第一信息确定第一空频联合协方差矩阵。
86、需要说明,收发模块,具体用于按照第一周期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
87、进一步地,收发模块,还可以用于按照第二周期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反馈系数,第二周期小于第一周期。
88、示例性地,第一反馈系数是根据第一空频联合协方差矩阵的第一分解结果和信道矩阵确定的。其中,第一分解结果由第一空频联合协方差矩阵按照第一分解规则分解得到。
89、更进一步地,处理模块,还可以用于根据第一分解规则,确定第一空频联合协方差矩阵的有效空频联合特征基底。其中,有效空频联合特征基底包括空频联合特征基底的前p列,p为正整数。以及,根据有效空频联合特征基底和第一反馈系数确定信道矩阵。
90、示例性地,第一分解规则可以包括:第一空频联合协方差矩阵分解的对角矩阵中的元素的排列顺序,以及第一空频联合协方差矩阵分解的空频联合特征基底的第一行元素的类型,如正实数。
91、再进一步地,第一指示信息还可以用于指示:第一空频联合协方差矩阵分解后的空频联合特征基底中,前p列的第一行元素量化后的第一量化向量。其中,p为正整数。
92、在此情况下,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一分解规则和第一量化向量,确定第一空频联合协方差矩阵的有效空频联合特征基底。
93、可选地,叠加系数可以包括用于指示角度功率谱的特征的第二叠加系数,码本向量包括用于指示角度的第二信息。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二叠加系数和第二信息确定第一空域协方差矩阵。
94、可选地,叠加系数可以包括用于指示时延功率谱的特征的第三叠加系数,码本向量包括用于指示时延的第三信息。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三叠加系数和第三信息确定第一频域协方差矩阵。
95、可选地,叠加系数可以包括用于指示角度功率谱的特征的第二叠加系数和用于指示时延功率谱的特征的第三叠加系数,码本向量包括用于指示角度的第二信息和用于指示时延的第三信息。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二叠加系数和第二信息确定第一空域协方差矩阵。以及,根据第三叠加系数和第三信息确定第一频域协方差矩阵。
96、需要说明,收发模块,具体用于按照第一周期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
97、进一步地,收发模块,还可以用于按照第四周期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三指示信息。其中,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反馈系数,第四周期小于第三周期。
98、示例性地,第二反馈系数是根据第一空域协方差矩阵的第二分解结果、第一频域协方差矩阵的第三分解结果和信道矩阵确定的。其中,第二分解结果由第一空域协方差矩阵按照第二分解规则分解得到,第三分解结果由第一频域协方差矩阵按照第三分解规则分解得到。例如,第二分解规则可以包括:第一空域协方差矩阵的对角矩阵中的元素的排列顺序,以及第一空域协方差矩阵的空域特征基底的第一行元素的类型。第三分解规则可以包括:第一频域协方差矩阵的对角矩阵中的元素的排列顺序,以及第一频域协方差矩阵的频域特征基底的第一行元素的类型,如正实数。
99、更进一步地,处理模块,还可以用于根据第二分解规则,确定有效空域特征基底。根据第三分解规则,确定有效频域特征基底。以及,根据有效空域特征基底、有效频域特征基底和第二反馈系数确定信道状态信息。
100、再进一步地,第一指示信息还可以用于指示:第一空域协方差矩阵分解后的空域特征基底中前k列的第一行元素量化后的第二量化向量。
101、示例性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二分解规则和第二量化向量,确定有效空域特征基底。其中,有效空域特征基底包括第一空域协方差矩阵的空域特征基底的前k列。再进一步地,第一指示信息还可以用于指示:第一频域空域协方差矩阵分解后的频域特征基底中前d列的第一行元素量化后的第三量化向量。
102、在此情况下,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三分解规则和第三量化向量,确定有效频域特征基底。其中,有效频域特征基底包括第一频域协方差矩阵的频域特征基底的前d列。
103、可选地,收发模块可以包括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其中,收发模块用于实现第四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的发送功能和接收功能。
104、可选地,第四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该存储模块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当处理模块执行该程序或指令时,使得该通信装置可以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方法。
105、需要说明的是,第四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可以是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也可以是可设置于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中的芯片(系统)或其他部件或组件,还可以是包含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的装置,本技术对此不做限定。
106、此外,第四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所述的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107、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用于执行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的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方法。
108、在本技术中,第五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可以是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也可以是可设置于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中的芯片(系统)或其他部件或组件,还可以是包含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的装置,本技术对此不做限定。
109、应理解,第五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包括实现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方法相应的模块、单元、或手段(means),该模块、单元、或手段可以通过硬件实现,软件实现,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执行上述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方法所涉及的功能的模块或单元。
110、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执行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方法。
1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六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收发器。该收发器可以为收发电路或接口电路。该收发器可以用于第六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与其他通信装置通信。
1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六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也可以分开设置。该存储器可以用于存储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方法所涉及的计算机程序和/或数据。
113、在本技术中,第六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可以是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也可以是可设置于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中的芯片(系统)或其他部件或组件,还可以是包含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的装置,本技术对此不做限定。
114、第七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该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方法。
1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七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收发器。该收发器可以为收发电路或接口电路。该收发器可以用于第七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与其他通信装置通信。
116、在本技术中,第七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可以是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也可以是可设置于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中的芯片(系统)或其他部件或组件,还可以是包含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的装置,本技术对此不做限定。
117、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该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以使该通信装置执行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的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方法。
11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八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收发器。该收发器可以为收发电路或接口电路。该收发器可以用于第八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与其他通信装置通信。
119、在本技术中,第八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可以为第一方面所述的第一设备或第二方面所述的第二设备,或者可设置于该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中的芯片(系统)或其他部件或组件,或者包含该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的装置。
120、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并读取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之后,根据该计算机程序执行如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的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方法。
12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九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收发器。该收发器可以为收发电路或接口电路。该收发器可以用于第十一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与其他通信装置通信。
122、在本技术中,第九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可以是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也可以是可设置于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中的芯片(系统)或其他部件或组件,还可以是包含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的装置,本技术对此不做限定。
123、此外,上述第五方面至第九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所述的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124、第十方面,提供一种处理器。其中,处理器用于执行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方法。
125、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设备,以及一个或多个第二设备。
126、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方法。
127、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