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时钟同步的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3014063发布日期:2023-01-20 14:53阅读:48来源:国知局
实现时钟同步的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与流程

1.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时钟同步的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数字网络中各个网元的时钟频率和相位差别需要限制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以保证数字比特流稳定传输,避免因为设备之间的时钟频率不一致,或者由于数字比特流在传输中因干扰损伤,产生码元的丢失或重复,导致在传输的比特流中出现滑动损伤。当前业界解决方案为基于硬件的ieee1588时钟同步协议(ptp)。ieee1588是一个主要运行于以太网的网络时钟同步协议,主要目标是在局域网范围内实现高于微秒级的同步精度,目前已发展到v2版本。在ieee1588v2通信系统中,把时钟分为主时钟和从时钟,时钟同步的基本原理包括时间发出和接收时间信息的记录,并且对每一条信息增加一个“时间戳”。有了时间记录,接收端就可以计算出自己在网络中的时钟误差和延时,从时钟同步主时钟的时间并调节晶振。
3.ptp协议定义了4种多点传送的报文类型和管理报文,包括同步报文(sync),跟随报文(follow_up),延迟请求报文(delay_req),延迟应答报文(delay_resp),这些报文的交互顺序如图1所示。同步报文是从主时钟周期性发出的(一般为每两秒一次),它包含了主时钟算法所需的时钟属性。由于sync报文包含的是预计的发出时间而不是真实的发出时间,所以sync报文的真实发出时间被测量后在随后的follow_up报文中发出。sync报文的接收方记录下真实的接收时间。使用follow_up报文中的真实发出时间和接收方的真实接收时间,可以计算出从时钟与主时钟之间的时差,并据此更正从时钟的时间。
4.但是此时计算出的时差包含了网络传输造成的延时,所以使delay_req报文来定义网络的传输延时。delay_req报文在sync报文收到后由从时钟发出。与sync报文一样,发送方记录准确的发送时间,接收方记录准确的接收时间。准确的接收时间包含在delay_resp报文中,从而计算出网络延时和时钟误差。
5.但是,在上述调整方法中,当主时钟的cpu或当前链路带宽占用率过高时,会导致时间同步不稳定等问题,且在时钟同步过程中,从时钟无法判断主时钟的状态,在主时钟时间偏差大时,时间同步精度显著下降。
6.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时钟同步的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中时钟同步精度低的问题。
8.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9.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实现时钟同步的方法,应用于主时钟,包括:
10.获取主时钟的拥堵参数,所述拥堵参数包括预定时间内的cpu平均利用率和到达从时钟设备出接口的带宽平均利用率;
11.基于所述拥堵参数,对同步报文进行处理,获得更新同步报文;
12.发送所述更新同步报文至从时钟,以使所述从时钟根据所述更新同步报文确定所述主时钟的稳定状态,并基于所述稳定状态进行晶振调节。
13.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所述拥堵参数,对同步报文进行处理,获得更新同步报文,包括:
14.获取所述同步报文中的预留字段;
15.基于所述拥堵参数,根据预设的转换规则对所述预留字段进行修改,得到二进制数;
16.基于所述二进制数,生成更新同步报文。
17.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拥堵参数,根据预设的转换规则对所述预留字段进行修改,得到二进制数,包括:
18.根据所述cpu平均利用率对所述预留字段进行修改,生成cpu状态码,所述cpu状态码包括00、01、10、11;
19.根据所述带宽平均利用率对所述预留字段进行修改,生成带宽状态码;所述带宽状态码包括00、01、10、11;
20.基于所述cpu状态码和所述带宽状态码,生成4比特的二进制数。
21.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二进制数包括依次排列的第四比特位、第三比特位、第二比特位和第一比特位;所述cpu状态码的2个码值分别占据第四比特位和第二比特位,所述带宽状态码的2个码值分别占据第三比特位和第一比特位。
22.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cpu平均利用率为0~a1时,所述cpu状态码为00;cpu平均利用率为a1~a2时,所述cpu状态码为01;cpu平均利用率为a2~a3时,所述cpu状态码为10;cpu平均利用率为a3~100%时,所述cpu状态码为11;其中,0<a1<a2<a3<100%。
23.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带宽平均利用率为0~b1时,所述带宽状态码为00;带宽平均利用率为b1~b2时,所述带宽状态码为01;带宽平均利用率为b2~b3时,所述带宽状态码为10;带宽平均利用率为b3~100%时,所述带宽状态码为11;其中,0<b1<b2<b3<100%。
24.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从时钟基于所述更新同步报文确定所述主时钟的稳定状态;包括:
25.所述从时钟获取所述更新同步报文中的二进制数;
26.对所述二进制数进行十进制换算,得到稳定系数n;
27.基于所述稳定系数n,确定所述主时钟的稳定状态,所述稳定状态包括可信态、忙碌态、不可信态和高危态。
28.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稳定系数n,确定所述主时钟的稳定状态,包括:
29.当n为0~c1时,所述主时钟为可信态;当n为c1~c2时,所述主时钟为忙碌态;当n
为c2~c3时,所述主时钟为不可信态;当n为c3~15时,所述主时钟为高危态;其中,0《c1《c2《c3《15。
30.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从时钟基于所述主时钟的稳定状态进行晶振调节,包括:
31.所述主时钟为可信态时,所述从时钟按照(n+2)个同步报文周期调整一次晶振;
32.所述主时钟为忙碌态时,所述从时钟按照2n个同步报文周期调整一次晶振;
33.所述主时钟为不可信态时,所述从时钟计算预设个同步报文周期内从时钟与主时钟的时间偏差值;判断所述时间偏差值是否小于预先配置的可接收偏差值;若否,则不进行晶振调节,直至到达预设的等待时间,重新获取所述主时钟的稳定状态;若是,则判断下一个所述时间偏差值是否小于所述可接收偏差值,直至预设个时间偏差值均小于所述可接收偏差值,所述从时钟按照忙碌态的方式进行晶振调节;
34.所述主时钟为高危态时,所述从时钟不进行晶振调节。
35.在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实现时钟同步的方法,应用于从时钟,包括:
36.接收更新同步报文,其中,所述更新同步报文由主时钟基于所述主时钟的拥堵参数对同步报文进行处理后得到的,所述拥堵参数包括预定时间内的cpu平均利用率和到达从时钟设备出接口的带宽平均利用率;
37.基于所述更新同步报文确定所述主时钟的稳定状态;
38.根据所述主时钟的稳定状态进行晶振调节。
39.在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实现时钟同步的装置,应用于主时钟,包括:
40.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主时钟的拥堵参数,所述拥堵参数包括预定时间内的cpu平均利用率和到达从时钟设备出接口的带宽平均利用率;
41.更新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拥堵参数,对同步报文进行处理,获得sync更新报文;
42.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更新同步报文至从时钟,以使所述从时钟根据所述更新同步报文确定所述主时钟的稳定状态,并基于所述稳定状态进行晶振调节。
43.在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实现时钟同步的装置,应用于从时钟,包括:
44.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更新同步报文,其中,所述同步更新报文由主时钟基于所述主时钟的拥堵参数对同步报文进行处理后得到的,所述拥堵参数包括预定时间内的cpu平均利用率和到达从时钟设备出接口的带宽平均利用率;
45.稳态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更新同步报文确定所述主时钟的稳定状态;
46.晶振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主时钟的稳定状态进行晶振调节。
47.在本公开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48.处理器;以及
49.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50.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实现时钟同步的方法。
51.在本公开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实现时钟同步的方法。
52.本公开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实现时钟同步的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基于主时钟预定时间内的cpu平均利用率和到达从时钟设备出接口的带宽平均利用率,对主时钟的
同步报文进行处理,获得更新同步报文。通过该更新同步报文通告从时间,使得从时钟能够给确定主时钟的稳定状态,即确定主时钟的cpu状态和链路带宽占用情况。从时钟获取主时钟的稳定状态后,根据主时钟的稳定状态进行相应的晶振调节,无需时刻进行主从系统晶振时间间隔的判断,资源消耗更低,可靠性强。
53.进一步地,从时钟根据不同的稳定状态,按照不同调整周期进行晶振调节,在系统繁忙或端口利用率高时减少甚至停止从时钟的晶振调节,资源消耗更低,时间精度更高,可靠性强。
54.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55.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56.图1示出现有技术中ptp协议的报文交互顺序的示意图;
57.图2示出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实现时钟同步的方法的流程图;
58.图3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从时钟确定主时钟的稳定状态的流程图;
59.图4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从时钟根据主时钟的稳定状态进行晶振调节的流程图;
60.图5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一个具体应用场景中,实现时钟同步的方法的流程图;
61.图6示出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中实现时钟同步的方法的流程图;
62.图7示出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实现时钟同步的装置的结构图;和
63.图8示出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中实现时钟同步的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64.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65.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66.现有的1588时钟同步协议需要时刻进行主从系统晶振时间间隔的判断,占用设备资源较大,且在主时钟cpu高或者链路带宽占用率高甚至拥塞丢包时,会导致时间精度低、时间信号不稳定。基于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实现时钟同步的方法,以提高时间同步精度,使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了增强。
67.图2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实现时钟同步的方法200流程图。参照图2所示,一种
应用于主时钟的实现时钟同步的方法200,包括:
68.步骤s210,获取主时钟的拥堵参数,所述拥堵参数包括预定时间内的cpu平均利用率和到达从时钟设备出接口的带宽平均利用率;
69.步骤s220,基于所述拥堵参数,对同步报文进行处理,获得更新同步报文;
70.步骤s230,发送所述更新同步报文至从时钟,以使所述从时钟根据所述更新同步报文确定所述主时钟的稳定状态,并基于所述稳定状态进行晶振调节。
71.该实现时钟同步的方法,基于主时钟预定时间内的cpu平均利用率和到达从时钟设备出接口的带宽平均利用率,对主时钟的同步报文进行处理,获得更新同步报文。通过该更新同步报文通告从时间,使得从时钟能够给确定主时钟的稳定状态,即确定主时钟的cpu状态和链路带宽占用情况。从时钟获取主时钟的稳定状态后,根据主时钟的稳定状态进行相应的晶振调节,无需时刻进行主从系统晶振时间间隔的判断,资源消耗更低,可靠性强。
72.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公开示例实施例中实现时钟同步的方法的各个步骤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73.在步骤s210中,获取主时钟的拥堵参数,所述拥堵参数包括预定时间内的cpu平均利用率和到达从时钟设备出接口的带宽平均利用率。预定周期例如可以是1分钟、2分钟、5分钟等等,本公开不进行具体的限制。通过获取一定时间内的cpu平均利用率和带宽平均利用率,以表征主时钟的设备资源繁忙程度。
74.在步骤s220中,基于所述拥堵参数,对同步报文(sync报文)进行处理,获得更新同步报文。
75.为了便于理解,以下对sync报文结构进行简要描述。
76.ptp协议中,sync报文的结构如下表1所示。sync报文的数据内容由一个header(头部)和一个origintimestamp(起始时间戳)的字段组成。
77.表1
[0078][0079]
其中,表1中的header的各个字段的定义如表2所示。header中,包括messagelength(消息长度)字段、domainnumber(域名)字段、reserved(预留)字段、flagfield(标志字段)字段等。
[0080]
表2
[0081][0082]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中,步骤s220具体包括:
[0083]
步骤s221,获取所述同步报文中的预留字段。
[0084]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获取sync报文中,domainnumber字段和flagfield字段之间的reserved字段。
[0085]
步骤s222,基于所述拥堵参数,根据预设的转换规则对所述预留字段进行修改,得到二进制数。具体地,对该预留字段的低四位比特(bit)数进行修改,得到4bit的二进制数。
[0086]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预设的转换规则对所述预留字段进行修改,包括:
[0087]
根据所述cpu平均利用率对所述预留字段进行修改,生成cpu状态码,所述cpu状态码包括00、01、10、11。
[0088]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cpu平均利用率为0~a1时,所述cpu状态码为00;cpu平均利用率为a1~a2时,所述cpu状态码为01;cpu平均利用率为a2~a3时,所述cpu状态码为10;cpu平均利用率为a3~100%时,所述cpu状态码为11;其中,0<a1<a2<a3<100%。可以理解的是,a1、a2和a3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设置。例如a1为30%、a2为60%、a3为80%等,本公开不进行具体的限制。
[0089]
根据所述带宽平均利用率对所述预留字段进行修改,生成带宽状态码;所述带宽状态码包括00、01、10、11。
[0090]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带宽平均利用率为0~b1时,所述带宽状态码为00;带宽平均利用率为b1~b2时,所述带宽状态码为01;带宽平均利用率为b2~b3时,所述带宽状态码为10;带宽平均利用率为b3~100%时,所述带宽状态码为11;其中,0<b1<b2<b3<100%。可以理解的是,b1、b2和b3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设置。例如b1为50%、b2为70%、b3为90%等,本公开不进行具体的限制。
[0091]
基于所述cpu状态码和所述带宽状态码,生成4比特的二进制数。具体地,在本公开
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二进制数包括依次排列的第四比特位、第三比特位、第二比特位和第一比特位;所述cpu状态码的2个码值分别占据第四比特位和第二比特位,所述带宽状态码的2个码值分别占据第三比特位和第一比特位。
[0092]
步骤s223,基于所述二进制数,生成更新同步报文。具体地,更新同步报文中,domainnumber字段和flagfield字段之间的reserved字段的低四位bit数为步骤s220中获得二进制数。
[0093]
通过上述转换规则,用不同的状态码实现对主时钟不同稳定状态的表征,并可以通过sync报文传达给从时钟。cpu平均利用率和带宽平均利用率越高,修改后的二进制数值越大。且将cpu平均利用率与第四比特位和第二比特位关联,带宽平均利用率与第三比特位和第一比特位关联。两个状态码的设置,更有利于反应主时钟的拥堵状态,且由于cpu利用率对时钟同步精度的影响更大,通过上述设置能够赋予cpu平均利用率更高的权重。
[0094]
在步骤s130中,发送所述更新同步报文至从时钟,以使所述从时钟根据所述更新同步报文确定所述主时钟的稳定状态,并基于所述稳定状态进行晶振调节。
[0095]
请参阅图3,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从时钟基于所述更新同步报文确定所述主时钟的稳定状态,具体包括:
[0096]
步骤s310,所述从时钟获取所述更新同步报文中的二进制数;
[0097]
步骤s320,对所述二进制数进行十进制换算,得到稳定系数n。例如,二进制数为1100时,稳定系数为9。稳定系数n的最大值为15,最小值为0。
[0098]
步骤s330,基于所述稳定系数n,确定所述主时钟的稳定状态,所述稳定状态包括可信态、忙碌态、不可信态和高危态。
[0099]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330具体包括:
[0100]
当n为0~c1时,所述主时钟为可信态;当n为c1~c2时,所述主时钟为忙碌态;当n为c2~c3时,所述主时钟为不可信态;当n为c3~15时,所述主时钟为高危态;其中,0《c1《c2《c3《15。
[0101]
可以理解的是,c1、c2和c3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设置,本公开不进行具体的限制。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c1为3、c2为8、c3为11。n≤3时,主时钟为稳定态;3<n<8时,主时钟为忙碌态;8≤n≤11时,主时钟为不可信态;11<n≤15时,主时钟为高危态。
[0102]
请参阅图4,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从时钟基于所述主时钟的稳定状态进行晶振调节,具体包括:
[0103]
步骤s410,所述主时钟为可信态时,所述从时钟按照(n+2)个sync报文周期调整一次晶振。具体地,sync报文周期一般为1s或2s。确定主时钟为可信态时,从时钟认为主时钟时间准确可信,按照(n+2)个sync报文周期调整一次晶振。例如,n为1时,3个sync报文周期调整一次晶振;n为2时,4个sync报文周期调整一次晶振。
[0104]
步骤s420,所述主时钟为忙碌态时,所述从时钟按照2n个sync报文周期调整一次晶振。
[0105]
进一步地,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时钟为忙碌态时,在进行晶振调整时,还包括:确定从时钟与主时钟的时间偏差是否大于预设值x,若否,则所述从时钟按照2n个sync报文周期调整一次晶振;若是,则所述从时钟不进行晶振调整,等待下一个调整周期。
[0106]
例如,n=4,若预设值x为30μs,计算从时钟与主时钟的时间偏差为20μs,则从时钟按照8个sync报文周期调整一次晶振。又例如,n=5,若预设值x为30μs,计算从时钟与主时钟的时间偏差为40μs,则从时钟不进行晶振调整,等待下一个调整周期,根据下一个周期的稳定系数进行晶振调节。
[0107]
步骤s430,所述主时钟为不可信态时,所述从时钟计算预设个同步报文周期内从时钟与主时钟的时间偏差值;判断所述时间偏差值是否小于预先配置的可接收偏差值;若否,则不进行晶振调节,直至到达预设的等待时间,重新获取所述主时钟的稳定状态;若是,则判断下一个所述时间偏差值是否小于所述可接收偏差值,直至预设个时间偏差值均小于所述可接收偏差值,所述从时钟按照忙碌态的方式进行晶振调节。
[0108]
主时钟为不可信态时,说明主时钟cpu高并且链路拥塞,时间精度可能较低。预设个同步报文周期内例如可以是5个sync报文周期、10个sync报文周期等,本公开不进行具体限制。预设的等待时间例如可以是5min、10min等,本公开不进行具体限制。
[0109]
具体地,直至预设个时间偏差值均小于所述可接收偏差值,所述从时钟按照忙碌态的方式进行晶振调节。例如可以是,连续2个所述时间偏差值小于预先配置的可接收偏差值,从时钟按照忙碌态的方式进行晶振调节;或者是连续3个所述时间偏差值小于预先配置的可接收偏差值,从时钟按照忙碌态的方式进行晶振调节,本公开不进行具体限制。
[0110]
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主时钟为不可信态时,所述从时钟计算10个sync报文周期内从时钟与主时钟的时间偏差值t。判断连续3个所述时间偏差值t是否小于预先配置的可接收偏差值d。若是,则按照忙碌态的方式进行晶振调节(2n个sync报文周期调整一次晶振);若否,则不进行晶振调节,等待10min,重新获取所述主时钟的稳定状态。根据新的稳定状态进行相应的晶振调节。其中,时间偏差值t如下式(1)所示:
[0111][0112]
式(1)中,tj为第j个时间偏差值,j=1,2,3,

,j;ti为第i个sync报文周期时主时钟与从时钟的时间差,m为10个sync报文周期内主时钟和从时钟的时间差平均值,i=1表示收到sync报文预留字段n值在8≤n≤11范围的第一个sync报文周期,i=1,2,

,10。
[0113]
可接收偏差值d如下式(2)所示:
[0114]
d=x2ꢀꢀꢀꢀ
(2);
[0115]
式(2)中,x为用户配置的可接受的预设值。
[0116]
获取t
1-t
10
,根据式(1),计算得到t1;如果t1小于d,则获取t
11-t
20
,根据t
11-t
20
计算得到t2;如果t2小于d,则获取t
21-t
30
,根据t
21-t
30
计算得到t3;t1、t2、t3均小于d才认为主时钟的状态可信,按照忙碌态的算法进行晶振调整。反之,t1、t2、t3任意1个值大于d则不进行晶振调节等10min后再重复上述动作进行检查,直到主时钟变为忙碌态或稳定态再进行晶振调节。
[0117]
步骤s440,所述主时钟为高危态时,所述从时钟不进行晶振调节。直至主时钟变为其它状态再判断。在确定主时钟为高危态时,从时钟同步其它时钟源信号或保持原有状态,避免下一级从时钟时间信号不稳定导致网络震荡。
[0118]
通过步骤s410~s440,通过有状态的晶振调节算法确认晶振调节周期,稳定系数n值范围对应不同的主时钟状态以及从时钟调节晶振间隔。采用有状态的晶振调节算法确定
晶振调节周期。在判断主时钟状态较佳(例如可信态、忙碌态)时,以较高的频率进行晶振调节,而判断主时钟状态较差(例如不可信态、高危态)时,增大晶振调节的周期,甚至停止晶振调节。通过上述有状态的晶振调节,在系统繁忙或端口利用率高时减少甚至停止时间调整,资源消耗更低,时间精度更高,可靠性强。
[0119]
参见图5所示,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以一个较为具体的应用场景对上述步骤s110~s130的过程进行说明。
[0120]
步骤s501,主时钟510内通过探测模块511探测主时钟系统在一分钟内的cpu平均利用率和到达从时钟设备出接口的带宽平均利用率。
[0121]
步骤s502,将cpu平均利用率和带宽平均利用率发送到sync报文处理模块512,sync报文处理模块512基于获得的数据对domainnumber字段和flagfield字段之间的reserved字段进行修改,得到更新同步报文。
[0122]
reserved字段的修改过程如下:
[0123]
bits3、bits2、bits1和bits0依次表示reserved字段由高到低后四位,根据cpu平均利用率修改bits3和bits1,根据带宽平均利用率修改bits2和bits0。
[0124]
cpu平均利用率不同,对bits3、bits2、bits1和bits0的修改规则如下表3所示。其中,表3中,
“‑”
表示不进行修改。
[0125]
表3
[0126]
cpu平均利用率bits3bits2bits1bits0小于30%0-0-大于等于30%小于60%0-1-大于等于60%小于80%1-0-大于等于80%1-1-[0127]
带宽平均利用率不同,对bits3、bits2、bits1和bits0的修改规则如下表4所示。其中,表4中,
“‑”
表示不进行修改。
[0128]
表4
[0129][0130][0131]
通过表3和表4的修改规则,根据获取到的cpu平均利用率和带宽平均利用率,对上述reserved字段的bits3、bits2、bits1和bits0进行修改,得到更新同步报文。例如,探测模块310获取的cpu平均利用率位55%,带宽平均利用率为75%,则经sync报文处理模块320处
理后得到的更新同步报文中,reserved字段的bits3~bits0位为0110。
[0132]
步骤s503,主时钟发送更新同步报文至从时钟520。
[0133]
步骤s504,从时钟520接收到主时钟510发送的更新同步报文后,通过sync报文处理模块521确定主时钟的稳定状态。例如sync报文处理模块521根据reserved字段的bits3~bits0位0110,换算得到主时钟的稳定系数n为5,确定主时钟为忙碌态。
[0134]
步骤s505,晶振调节模块521基于主时钟的稳定状态确定晶振调节周期进行有状态的晶振调节。例如,n=5,主时钟为忙碌态,计算从时钟与主时钟的时间偏差为20μs。若预设值x为30μs,则从时钟按照10个sync报文周期调整一次晶振。具体地,晶振调节过程包括:
[0135]
s5051,确定主时间和从时钟的时间相减是否小于0;
[0136]
s5052,若是,则从时钟减慢系统时间;
[0137]
s5053,若否,则从时钟加快系统时间。
[0138]
图6示例性示出一种应用于从时钟的实现时钟同步的方法600。请参阅图6所示,方法600具体包括:
[0139]
步骤s610,接收更新同步报文,其中,所述更新同步报文由主时钟基于所述主时钟的拥堵参数对同步报文进行处理后得到的,所述拥堵参数包括预定时间内的cpu平均利用率和到达从时钟设备出接口的带宽平均利用率;
[0140]
步骤s620,基于所述更新同步报文确定所述主时钟的稳定状态;
[0141]
步骤s630,根据所述主时钟的稳定状态进行晶振调节。
[0142]
该实现时钟同步的方法,基于主时钟预定时间内的cpu平均利用率和到达从时钟设备出接口的带宽平均利用率,对主时钟的同步报文进行处理,获得更新同步报文。通过该更新同步报文通告从时间,使得从时钟能够给确定主时钟的稳定状态,即确定主时钟的cpu状态和链路带宽占用情况。从时钟获取主时钟的稳定状态后,根据主时钟的稳定状态进行相应的晶振调节,无需时刻进行主从系统晶振时间间隔的判断,资源消耗更低,可靠性强。
[0143]
步骤s610~s630中的具体过程可以参见方法200中各个步骤的具体描述,在此不进行赘述。
[0144]
图7示意性地示出一种实现时钟同步的装置700,应用于主时钟,包括:
[0145]
获取模块710,用于获取主时钟的拥堵参数,所述拥堵参数包括预定时间内的cpu平均利用率和到达从时钟设备出接口的带宽平均利用率;
[0146]
更新模块720,用于基于所述拥堵参数,对同步报文进行处理,获得sync更新报文;
[0147]
发送模块730,用于发送所述更新同步报文至从时钟,以使所述从时钟根据所述更新同步报文确定所述主时钟的稳定状态,并基于所述稳定状态进行晶振调节。
[0148]
该实现时钟同步的装置,基于主时钟预定时间内的cpu平均利用率和到达从时钟设备出接口的带宽平均利用率,对主时钟的同步报文进行处理,获得更新同步报文。通过该更新同步报文通告从时间,使得从时钟能够给确定主时钟的稳定状态,即确定主时钟的cpu状态和链路带宽占用情况。从时钟获取主时钟的稳定状态后,根据主时钟的稳定状态进行相应的晶振调节,无需时刻进行主从系统晶振时间间隔的判断,资源消耗更低,可靠性强。
[0149]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实现时钟同步的装置700还可包括实现上述实现时钟同步的方法中各实施例的其他流程步骤的模块。由于实现时钟同步的装置700的各功能已在其对应的方法实施例中予以详细说明,本公开于此不再赘述。
[0150]
图8示意性地示出一种实现时钟同步的装置800,应用于从时钟,包括:
[0151]
接收模块810,用于接收更新同步报文,其中,所述同步更新报文由主时钟基于所述主时钟的拥堵参数对同步报文进行处理后得到的,所述拥堵参数包括预定时间内的cpu平均利用率和到达从时钟设备出接口的带宽平均利用率;
[0152]
稳态确定模块820,用于基于所述更新同步报文确定所述主时钟的稳定状态;
[0153]
晶振调节模块830,用于根据所述主时钟的稳定状态进行晶振调节。
[0154]
该实现时钟同步的装置,基于主时钟预定时间内的cpu平均利用率和到达从时钟设备出接口的带宽平均利用率,对主时钟的同步报文进行处理,获得更新同步报文。通过该更新同步报文通告从时间,使得从时钟能够给确定主时钟的稳定状态,即确定主时钟的cpu状态和链路带宽占用情况。从时钟获取主时钟的稳定状态后,根据主时钟的稳定状态进行相应的晶振调节,无需时刻进行主从系统晶振时间间隔的判断,资源消耗更低,可靠性强。
[0155]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实现时钟同步的装置800还可包括实现上述实现时钟同步的方法中各实施例的其他流程步骤的模块。由于实现时钟同步的装置800的各功能已在其对应的方法实施例中予以详细说明,本公开于此不再赘述。
[0156]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0157]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上述实现时钟同步的方法的电子设备。
[0158]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0159]
该电子设备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和处理单元)的总线。
[0160]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
[0161]
单元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单元可以执行如图2中所示的步骤s210,获取主时钟的拥堵参数,所述拥堵参数包括预定时间内的cpu平均利用率和到达从时钟设备出接口的带宽平均利用率;步骤s220,基于所述拥堵参数,对同步报文进行处理,获得更新同步报文;步骤s230,发送所述更新同步报文至从时钟,以使所述从时钟根据所述更新同步报文确定所述主时钟的稳定状态,并基于所述稳定状态进行晶振调节。
[0162]
所述处理单元可以执行如图6中所示的步骤s610,接收更新同步报文,其中,所述更新同步报文由主时钟基于所述主时钟的拥堵参数对同步报文进行处理后得到的,所述拥堵参数包括预定时间内的cpu平均利用率和到达从时钟设备出接口的带宽平均利用率;步骤s620,基于所述更新同步报文确定所述主时钟的稳定状态;步骤s630,根据所述主时钟的稳定状态进行晶振调节。
[0163]
存储单元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
[0164]
存储单元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的程序/实用工具,这样的程序模块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0165]
总线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0166]
电子设备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进行。并且,电子设备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通过总线与电子设备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0167]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装置、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0168]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能够实现本说明书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
[0169]
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0170]
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0171]
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
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0172]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0173]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0174]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0175]
此外,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公开中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备选的,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
[0176]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移动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0177]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