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跟随式视频播放方法及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2391209发布日期:2022-11-30 08:19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跟随式视频播放方法及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1.本说明书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跟随式视频播放方法及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不断成熟,很多家庭在房屋装修时就已完成了家庭网络的建设,使得用户能在家里的不同地方使用网络。用户在使用具有网络功能的家用视频播放设备时,可以实现在不同地方观看网络视频。但是在观看网络视频的过程中,若用户希望到另一个地点的另一个视频设备上能继续观看刚才的视频内容,只能重新在新的视频查找,且现有的视频播放方法不能实现根据用户的实际观看情况控制播放方式或播放设置等。
3.因此,希望提供一种能跟随用户移动实现跟随式视频播放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说明书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跟随式视频播放方法,由投屏设备的控制器执行,包括:获取用户的观看信息;基于所述观看信息更新相应投屏设备的视频播放状态。
5.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跟随式视频播放系统,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观看信息;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观看信息更新相应投屏设备的视频播放状态。
6.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跟随式视频播放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中的至少部分指令以实现跟随式视频播放的方法。
7.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跟随式视频播放的方法。
附图说明
8.本说明书将以示例性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将通过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些实施例并非限制性的,在这些实施例中,相同的编号表示相同的结构,其中:
9.图1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跟随式视频播放系统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10.图2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跟随式视频播放系统的示例性模块图;
11.图3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跟随式视频播放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
12.图4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更新相应投屏设备的视频播放状态的示例性的流程图;
13.图5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确定主观看人的示例性的流程图;
14.图6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用户位置移动后确定投射角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说明书应用于其它类似情景。除非从语言环境中显而易见或另做说明,图中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结构或操作。
16.应当理解,本文使用的“系统”、“装置”、“单元”和/或“模块”是用于区分不同级别的不同组件、元件、部件、部分或装配的一种方法。然而,如果其他词语可实现相同的目的,则可通过其他表达来替换所述词语。
17.如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它的步骤或元素。
18.本说明书中使用了流程图用来说明根据本说明书的实施例的系统所执行的操作。应当理解的是,前面或后面操作不一定按照顺序来精确地执行。相反,可以按照倒序或同时处理各个步骤。同时,也可以将其他操作添加到这些过程中,或从这些过程移除某一步或数步操作。
19.图1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跟随式视频播放系统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20.如图1所示,跟随式视频播放系统的应用场景100可以包括服务器110、储存设备120、投屏设备130、摄像头140、感应装置150和网络160。
21.在一些实施例中,跟随式视频播放系统可以基于用户的观看状态更新相应投屏设备的视频的暂停和/或播放。在一些实施例中,跟随式视频播放系统200可以基于用户的移动信息更新相应投屏设备的投射角度。
22.服务器110可以用于处理与跟随式视频播放系统的应用场景100有关的信息和/或数据。例如,服务器110可以经由网络160访问存储在摄像头140和/或存储设备120中的信息和/或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110可以经由网络160访问存储在摄像头140中的用户观看状态数据,并基于用户观看状态数据的处理通过网络160发送控制指令到投屏设备130,以更新相应投屏设备130的视频的暂停和/或播放。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110可以经由网络160访问存储在摄像头140中的用户的移动信息,并基于用户的移动信息的处理通过网络160发送控制指令到投屏设备130,以更新相应投屏设备130的播放状态和/或投射角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设备120可以用作服务器110的后端存储器。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110可以是单个服务器或服务器组。服务器组可以是经由接入点连接到网络160的集中式服务器组,或者经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接入点分别连接到网络160的分布式服务器组。
25.存储设备120可以用于存储数据和/或指令。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设备120可以储存摄像头140获取的用户观看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储存设备120可以储存服务器110用来执行或使用以完成本说明书中描述的示例性跟随式视频播放系统的数据和/或指令。
26.投屏设备13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投屏设备130-1、130-2
……
130-n。在一些实施
例中,投屏设备130可以投放网络视频。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投屏设备130可以安装在不同的房间中。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投屏设备130可以安装在一个房间的不同位置。
27.摄像头14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摄像头140-1、140-2
……
140-n。在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140可以获取用户观看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140和投屏设备130可以是相互对应的。例如,每个投屏设备130上可以配置一个或多个摄像头140。
28.感应装置15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感应装置150-1、150-2
……
150-n。在一些实施例中,感应装置150可以感应到用户是否离开。在一些实施例中,感应装置150和投屏设备130可以是一一对应的。例如,每个投屏设备130上可以配置一个感应装置150。
29.网络160可以连接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和/或连接系统与外部资源部分。网络160使得各组成部分之间,以及与系统之外其他部分之间可以进行通讯,促进数据和/或信息的交换。
30.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110可以通过网络160从摄像头140获取用户观看信息,例如,服务器110可以通过网络160从摄像头140获取移动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110可以通过网络160对投屏设备130发送指令,例如,服务器110可以通过网络160对投屏设备130播放的视频实现暂停和/或播放。
31.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160可以是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可以是点对点的、共享的、中心式的等各种拓扑结构或者多种拓扑结构的组合。
32.应当注意注应用场景100仅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提供的,并不意图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说明书的描述,做出多种修改或变化。例如,应用场景100还可以包括信息源。然而,这些变化和修改不会背离本技术的范围。
33.图2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跟随式视频播放系统200的示例性模块图。
34.如图2所示,跟随式视频播放系统200可以包括获取模块210、控制模块220和确定模块230。
35.获取模块210可以用于获取用户的观看信息。关于观看信息的获取可以参见图3步骤310及其描述。
36.控制模块220可以用于基于所述观看信息更新相应投屏设备的视频播放状态。关于相应投屏设备的视频播放状态的更新可以参见图4及其描述。
37.确定模块230可以用于确定主观看人。关于主观看人的确定可以参见图5及其描述。
38.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模块210可以获取主观看人的动作信息。关于主观看人的动作信息的获取可以参见图5及其描述。
39.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220可以进一步用于控制所述相应投屏设备的播放状态和/或投射角度。关于相应投屏设备的播放状态和/或投射角度的控制可以参见图4及其描述。
40.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220还可以进一步用于控制相应投屏设备的视频的暂停和/或播放。关于相应投屏设备的视频的暂停和/或播放的控制可以参见图3及其描述。
41.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对于跟随式视频播放系统200及其模块的描述,仅为描述方便,并不能把本说明书限制在所举实施例范围之内。可以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
说,在了解该系统的原理后,可能在不背离这一原理的情况下,对各个模块进行任意组合,或者构成子系统与其他模块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图2中披露的获取模块210、控制模块220及确定模块230可以是一个系统中的不同模块,也可以是一个模块实现上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的功能。例如,各个模块可以共用一个存储模块,各个模块也可以分别具有各自的存储模块。诸如此类的变形,均在本说明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42.图3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跟随式视频播放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流程300可以由跟随式视频播放系统200执行。
43.步骤310,获取用户的观看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310可以由获取模块210控制模块220及确定模块230执行。
44.用户可以指投屏设备的使用人员。投屏设备的用户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用户的数量为多个时,可以确定其中一个用户为主观看人,其余人为陪看人。关于主观看人的详细内容可以参见本说明书其他部分的描述,例如,图5。
45.投屏设备可以指可以将影像信息放大并投影的设备,例如,投屏设备可以包括投影仪。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终端与投屏设备相连,投屏设备可以播放终端的影像信息。例如,可以连接终端的app来播放app内的影像信息。再例如,投屏设备可以连接终端以播放终端内存储的影像信息。影像信息可以包括视频、图片等。投影内容可以指镜头投屏设备投射出来的内容,可以包括视频、图片等。
46.在一些实施例中,投屏设备的数量可以为至少一个。至少一个投屏设备可以位于用户所在的一个空间里的主要活动区域内。一个空间可以包括多个主要活动区域,每个主要活动区域内可以安装一个或多个投屏设备。用户所在的一个空间可以是用户的办公场所、用户的住宅等。主要活动区域可以指用户所在的空间内用户经常活动的区域。例如,在用户的办公场所内,用户的主要活动区域内可以包括用户所在的办公室、会议室等。再例如,在用户的住宅内,用户的主要活动区域可以包括卫生间、厨房、卧室、客厅等,可以在卫生间、厨房、卧室、客厅各设置至少一个投屏设备。
47.用户的观看信息可以指与用户观看投影内容时的用户行为有关的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的观看信息可以包括用户的移动信息、用户的观看状态等。
48.用户的观看状态可以指用户观看投影内容的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的观看状态可以包括用户在观看投影内容、用户没有在观看投影内容。
49.在一些实施例中,观看信息还包括用户的移动信息,关于用户的移动信息具体说明参见图4。
50.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有多个用户时,在确定主观看人后,可以以主观看人的动作信息作为观看信息。主观看人的动作信息可以包括主观看人的移动信息、主观看人的观看状态,即可以主要考虑主观看人的观看信息。
5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在用户主要活动区域内的摄像装置来获取用户的观看信息。如通过连接摄影装置获取其拍摄到的包括用户、投屏设备和/或投影内容来获取用户的观看信息。仅作为示例的,可以基于该视频中用户脸部的朝向和投影内容的位置,判断出用户是否在观看投影内容。例如,当用户脸部面向投影内容,可以判断用户在观看投影内容。
52.步骤320,基于观看信息更新相应投屏设备的视频播放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步
骤320可以由控制模块220执行。
53.相应投屏设备可以指与用户的观看信息有关的投屏设备。相应投屏设备可以是基于观看信息判断用户正在远离或接近的投屏设备,也可以是用户所在主要活动区域内的投屏设备。例如,用户甲从卧室移动到客厅,相应投屏设备可以包括卧室和/或客厅的投屏设备。再例如,客厅中包括投屏设备a和b,当用户在客厅从投屏设备a附近移动到投屏设备b附近时,相应投屏设备可以包括投屏设备a和b。
54.投屏设备的视频播放状态可以指与投屏设备和投影内容有关的播放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投屏设备的视频播放状态可以包括投屏设备的播放状态、投屏设备的投射角度、投屏设备播放的视频的暂停或/和播放中的至少一个。
55.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基于用户的移动信息,控制相应投屏设备的播放状态和/或投射角度。
56.投屏设备的播放状态可以指投屏设备的启停情况。在一些实施例中,投屏设备的播放状态可以包括投屏设备的开机、关机。关机可以包括投屏设备的暂时休眠、电源关闭。
57.投屏设备的投射角度可以指投屏设备发出的投屏射线的中心线与投影位置所在的平面的角度。投射角度可以是锐角或直角。投射角度可以通过控制投屏设备旋转或者控制投屏设备的镜头旋转来实现。关于基于用户的移动信息更新相应投屏设备的视频播放状态的详细内容可以参见本说明书其他部分的描述,例如,图4。
58.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基于用户的观看状态,控制相应投屏设备的视频的暂停和/或播放。例如,当判断用户没有在观看投影内容时,可以控制投屏设备的视频暂停,当判断用户继续观看投影内容时,可以控制投屏设备的视频继续播放。
59.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判断用户的观看状态是否满足第四预设条件,响应于是,暂停播放,响应于否,从暂停点继续播放或维持播放状态。
60.第四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投影类型和用户没有观看投影内容。投影类型可以包括直播和非直播。
61.当投影类型为直播,以及用户并未观看投影内容,则用户的观看状态满足第四预设条件,暂停投影内容的播放,并在存储器中缓存后续直播内容。当用户的观看状态为满足第四预设条件,从暂停点继续播放或维持播放状态。可以基于投影的影像信息文件来源判断是否是直播。如果影像信息文件来源不是本地存储的,则可以判断为直播。例如,影像信息文件来源可以是终端内存储的视频文件(例如,培训资料、自己录制好的视频等)则为非直播等。
62.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用户从暂停点继续观看直播时,可以基于用户选择确定缓存的直播内容的播放速度,例如,加快播放速度,直至缓存直播内容的播放进度与直播的播放进度相同。
63.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自行调节缓存直播内容的播放速度、直播的暂停和继续播放。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基于用户历史播放中设置的历史播放速度来确定缓存当前直播内容的播放速度。不同用户可以具有其对应的历史播放速度设置,相应的,可以基于用户对应的历史播放速度设置播放缓存的直播内容。
64.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连接摄影装置获取其拍摄到的包括与用户历史观看视频有关的信息来获取基于用户的历史播放速度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与用户历史观
看视频有关的信息可以通过人脸识别、动作识别记录每个用户的历史操作信息,进一步确定用户的历史播放速度设置。
65.通过获取用户的观看信息来更新投屏设备的视频播放状态可以基于用户的状态实现对投屏设备的启停以及调节的智能控制,使用户的生活更加方便。基于用户的观看状态来控制投屏设备的视频的暂停共和/或播放可以使用户在突然有事时(例如,接电话、有客人)忘记暂停视频的播放,也可以节省用户在忙完后回放的步骤,又可以防止视频遗漏的发生,减少用户在的操作,为用户带来方便。
66.图4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更新相应投屏设备的视频播放状态的示例性的流程图。
67.在一些实施例中,观看信息可以包括用户的移动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更新相应投屏设备的视频播放状态可以包括控制相应投屏设备的播放状态和/或投射角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基于用户的移动信息控制相应投屏设备的播放状态和/或投射角度。
68.用户的移动信息可以是与用户位置改变有关的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的移动信息可以包括与用户离开的上一位置有关的信息、用户到达当前位置有关的信息。位置可以指主要活动区域中的位置。
69.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的移动信息可以包括移动时间、移动距离、实时定位中的至少一种。
70.移动时间可以指用户离开投屏设备所在的主要活动区域的时间。例如,用户原来坐在客厅里,现在用户离开客厅去了厕所5min,则用户离开客厅的移动时间可以是5min。
71.移动距离可以指用户与投屏设备之间的距离。移动距离可以包括用户和每一个投屏设备之间的距离。
72.实时定位可以指用户基于不同时间的位置。
7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用户主要活动区域内的摄像装置、用户携带的定位装置来获取用户的移动信息。例如,当用户从卧室到达客厅,通过客厅内的摄像装置拍摄到包括用户的视频中确定用户在客厅内的连续停留时间为5min,则对应的用户的移动信息为:移动时间是5min。
74.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用户的移动信息控制相应投屏设备的播放状态包括:判断用户的移动信息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响应于是,更新相应投屏设备的播放状态。
75.第一预设条件可以包括用户移动时间、移动距离、实时定位中至少一个对应的第一阈值。第一阈值可以预先设定。移动距离、实时定位的第一阈值可以根据用户主要活动区域来设置。例如,可以将活动区域的边界作为实时定位对应的第一阈值。移动时间对应的第一阈值可以根据移动距离、实时定位对应的第一阈值和用户的历史移动速度来确定。例如,可以设定第一预设条件为用户离开某活动区域的移动时间超过时间a。
7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条件可以用来判断是否需要关闭投屏设备,例如,第一预设条件可以为:移动时间对应的第一阈值为10min,或者根据客厅的长度为5m确定移动距离对应的第一阈值为5m。
77.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用户的移动时间、移动距离、实时定位的至少一种移动信息超过对应第一阈值,则说明用户的移动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当用户的移动时间超过移动时间的第一阈值,表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例如,当用户离开客厅的移动时间对应的阈值为
10min,当用户移动时间超过10min,例如,11min,则可以认为移动时间已经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再例如,用户距离客厅内的投屏设备的距离已经超过移动距离的第一阈值,则可以认为移动距离已经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再例如,当用户的实时定位在第一阈值范围外,则说明用户的移动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78.在一些实施例中,更新相应投屏设备的播放状态可以包括控制相应投屏设备开机和/或关机。
79.当用户的移动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说明用户已经远离相应的投屏设备,可以更新相应投屏设备的播放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用户的移动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可以控制投屏设备关机。例如,移动时间对应的阈值为5min,当用户离开投屏设备a所在客厅的移动时间为6min,即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可以控制投屏设备a电源关闭,也可以控制投屏设备a暂时休眠。
80.当用户的移动距离和/或实时定位不满足第一预设阈值时,即该移动距离小于第一阈值或者实时定位与相应投屏设备的距离在第一阈值范围内,说明用户接近相应投屏设备,可以控制相应投屏设备开机或维持其开机状态。
81.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判断用户接近相应的投屏设备时,可以开启该相应投屏设备所在主要活动区域内的摄像装置,通过该摄像装置拍摄包括用户的视频,确定用户在该投屏设备所在主要活动区域内的连续停留时间,当该连续停留时间大于第二时间阈值时,可以开启该投屏设备。例如,当用户与投屏设备a的移动距离阈值为5m,当用户移动到投屏设备a附近1m时,开启投屏设备所在主要活动区域内的摄像装置,并通过摄像装置确定用户在投屏设备a阈值范围(5m)以内的连续停留时间为30min,若当第二时间阈值为40min,开启投屏设备a。
8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基于用户的移动信息控制相应投屏设备的开机和关机。例如,当用户从客厅移动到卧室时,可以控制客厅的投屏设备关机和卧室的投屏设备开机。
83.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用户的移动信息控制相应投屏设备的播放状态还可以包括:当用户为多人时,可以先判断移动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用户是否为主观看人。当移动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用户不是主观看人,维持投屏设备的播放状态。当移动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用户是主观看人,获取陪看人的观看状态。进一步地,当陪看人的观看状态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可以关闭投屏设备。例如,当主观看人没有离开,可以继续保持投屏设备的开机状态。再例如,当主观看人离开,陪看人没有观看投影内容,可以关闭投屏设备。
84.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陪看人的观看状态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维持投屏设备的播放状态。
85.陪看人的观看状态可以指陪看人观看投影内容的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陪看人的观看状态可以包括陪看人在观看投影内容、陪看人没有在观看投影内容。关于获取陪看人观看状态的详细内容可以参看本说明书其他部分的描述,例如,图3中有关于获取用户观看状态的详细内容。
86.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投屏设备的感应装置感应到有用户离开,可以开启与投屏设备在同一主要活动区域内的摄像装置,基于摄像装置拍摄到的用户的视频,判断离开该投屏设备的是否为主观看人。例如,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判断离开该投屏设备的是不是主观看人。关于主观看人的确定方法可以参看本说明书其他部分的描述(例如,图5)。例如,用
户为甲、乙、丙,通过图5的方法判断出用户甲为主观看人,用户乙、丙为陪看人,投屏设备a与摄像装置a位于同一主要活动区域内,投屏设备a感受到有人离开,则开启摄像装置a,判断摄像装置a得到的视频中离开的用户是否为用户甲。
87.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可以指陪看人没有在观看投影内容。例如,第一预设条件中,移动距离对应的第一阈值可以为3m,当主观看人的移动距离为5m(即主观看人的移动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进一步地,如果当陪看人没有观看投影内容(即陪看人的观看状态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此时可以关闭投屏设备;如果当陪看人在观看投影内容(即陪看人的观看状态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此时可以维持投屏设备继续工作。
8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当用户为多人时,基于用户的移动信息控制相应投屏设备的播放状态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89.步骤410,判断用户的移动信息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第一预设条件的详细说明可参见本说明书其他部分的描述。
90.步骤420,当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判断移动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用户是否为主观看人。
91.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主观看人的移动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更新相应投屏设备的播放状态可以包括控制正在播放的投屏设备暂时休眠,此时可以表示用户短暂离开。
92.步骤430,当移动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用户不是主观看人,维持投屏设备的播放状态。
93.步骤440,当移动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用户是主观看人,获取陪看人的观看状态。陪看人的观看状态可以包括陪看人在观看投影内容、陪看人没有在观看投影内容。
94.步骤450,判断陪看人的观看状态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例如,当主观看人已经离开投屏设备所在的客厅,需要判断陪看人是否在观看投影内容。
95.步骤460,当陪看人的观看状态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判断主观看人的移动信息是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
96.第三预设条件可以包括用户移动时间、移动距离、实时定位中至少一个对应的第三阈值。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预设条件可以包括移动时间对应的第三阈值。例如,第三预设条件可以为:移动时间为10min。
97.步骤470,当主观看人的移动信息满足第三预设条件,停止投屏设备的播放。
98.满足第三预设条件可以指主观看人的移动时间超过第三阈值。例如,第一预设条件中,移动距离对应的第一阈值可以为3m,第三预设条件中移动时间对应的第三阈值可以为10min,当主观看人的移动距离为5m(即主观看人的移动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陪看人没有观看投影内容(即陪看人的观看状态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如果当主观看人移动时间累计为11min(即主观看人的观看状态满足第三预设条件),则关闭投屏设备。
99.当有多个用户观看投屏时,可以以主观看人的移动信息来确定投屏设备的播放状态,可以实现对投屏设备的有序控制,保证播放操作命令的有效性,可以加强主观看人对投屏设备的控制,也能有效控制陪看人的观看时长。
100.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用户的移动信息控制相应投屏设备的投射角度可以包括:基于位置确定模型对用户的移动信息的处理,确定投影位置;基于投影位置确定相应投屏设备的投射角度。
101.投影位置可以指投影内容所在平面上的位置。例如,当投影内容在墙面上或者幕布上时,投影位置可以指投影内容在墙面或者幕布上的位置。
102.位置确定模型用于确定投影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位置确定模型的输入可以是摄像装置拍摄的主要活动区域的图片以及用户的移动信息,输出可以是针对用户当前位置对应的最佳投影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位置确定模型可以是机器学习模型,例如,可以是dnn、bp等神经网络模型。
103.在一些实施例中,位置确定模型可以训练得到。例如,可以将训练样本输入初始位置确定模型中,并基于初始位置确定模型的输出构建损失函数,并基于损失函数同时迭代更新初始位置确定模型的参数,直到预设条件被满足训练完成。其中,预设条件可以是损失函数收敛、迭代的次数达到阈值等。
104.在一些实施例中,训练样本可以包括室内图片,标签可以是室内用户的合适位置及其对应的合适的投影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训练样本可以基于历史数据获取,标签可以由人工标注。
105.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所述投影位置确定相应投屏设备的投射角度包括:基于投影位置与投屏设备的位置关系,确定投射角度,位置关系包括投影位置相对于投屏设备的方向、投影位置与投屏设备的距离中的至少一种。
106.投影位置相对于投屏设备的方向可以为投影位置的中心相对于投屏设备镜头中心的方向。例如,投影位置相对于投屏设备的方向可以为左侧、右侧等。可以基于摄像装置拍摄的图片以投屏设备所在点为原点,建立球坐标系,确定投影位置中心在球坐标系的原点,通过球坐标中方位角和仰角确定投影位置相对于投屏设备的方向。
107.投影位置与投屏设备的距离可以为投影位置的中心与投屏设备镜头的连线的长度。可以基于投屏设备相对于投影位置所在平面的垂线的长度、垂足与投影位置中心的长度、投影位置与投屏设备的距离,根据勾股定理来确定投射角度。
108.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不同的定位对应不同的投影位置,不同的投影位置对应不同的投射角度,当用户在同一个主要活动区域移动时,投影位置会随着用户位置的移动重新确定。可以基于投影位置与投屏设备的位置关系确定用户移动后的位置对应的投射角度。
109.图6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确定用户位置移动后的投射角度的示意图。以图6为例,a为投屏设备镜头的中心点,当用户从位置1移动到位置2时,投影位置也会发生变化,投影位置的中心会从b移动到c,α为用户移动前后投射光线之间的夹角,β为用户移动前的投射角度,γ为用户移动后对应的投射角度,可以基于用户移动前后投影位置与投屏设备的距离通过公式(1)来确定用户位置变化前后投射光线之间的夹角α:
110.其中,b为用户移动前投屏设备与投影位置的距离c为用户移动后投屏设备与投影位置的距离a为用户移动前后投屏位置中心之间的距离
111.当用户移动后,移动后对应的投射角度γ可以根据用户移动前的投射角度β以及户位置变化前后投射光线之间的夹角α,在三角形abc内确定。例如,β为60
°
,α为40
°
,γ为
180
°‑
60
°‑
40
°
=80
°

112.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投屏设备的用户为多个时,投影位置可以以主观看人的移动信息确定,进一步的,基于该投影位置来确定投屏设备的投射角度。
113.基于用户的移动信息来确定投影位置,可以方便用户观看投影时总会有最佳的观看角度,提高用户在观看时的舒适感以及方便性,给用户的生活带来便利。
114.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确定投射角度后,控制相应投屏设备基于投射角度开始播放视频。
115.通过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可以实现用户的智能跟随播放,减少由于用户移动后再观看投影内容的不舒适感(例如,需要转头、斜看等),也可以减少用户由于位置移动带来的多余操作(例如,寻找合适的投屏位置、对投屏设备进行调焦等),给用户的生活带来便利。
116.图5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确定主观看人的示例性的流程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流程500可以由确定模块230执行。
117.步骤510,获取用户图像、播放设置信息、用户位置信息中至少一种。
118.用户图像可以指摄像装置拍摄的用户的图像。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与用户所在主要活动区域的摄像装置来连接来获取包括用户的视频信息,进而基于该视频信息确定用户图像。
119.播放设置信息可以指与投影播放的命令有关的信息。播放设置信息可以包括用户信息、用户发出命令的次数等。播放设置信息可以包括对终端和/或投屏设备的控制的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连接终端或者投屏设备来获取用户的播放设置信息。投影播放的命令可以包括控制投影的播放速度的命令、控制投影源的命令、控制投影进度的命令等。
120.用户位置可以指主观看人在所有用户中的位置。例如,用户位置可以是用户中最中间的位置、最左边的位置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与用户所在主要活动区域的摄像装置连接来获取包括所有用户的图像,基于该图像可以使用机器学习模型来确定所有用户位置。
121.步骤520,基于用户图像、播放设置信息、用户位置信息中至少一种确定主观看人。
12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基于对用户图像的处理,确定各用户的表情;将表情符合第一预设要求的用户作为主观看人。
123.用户的表情可以指用户表情对应的专注度。用户的表情或专注度可以用分数或其他方式来表示,例如,用户的专注度可以为80分。
124.可以基于专注度确定模型、预设的表情与专注度对应的专注度数据库等来确定用户的表情对应的专注度。例如,可以将摄像装置拍摄到的关于用户的脸部照片输入专注度确定模型,输出每个用户的表情对应的专注度。专注度确定模型可以为机器学习模型。再例如,可以将摄像装置拍摄到的关于用户的脸部照片与预设专注度数据库中的图片做相似度比对,可以将专注度数据库中的相似度最高的图片对应的专注度作为用户的专注度。
125.第一预设要求可以指用户的表情对应的专注度阈值。专注度阈值可以人为设定。
126.满足第一预设要求可以指专注度高于专注度阈值。例如,专注度阈值为80分,用户甲、乙、丙对应得到的专注度为70分、81分、60分,则用户乙为主观看人。
127.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获取满足第二预设要求的播放设置信息,确定发出满足第二预设要求的播放设置信息的用户信息,将该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确定为主观看人。
128.第二预设条件可以指发出控制指令在全部指令的比例阈值。第二预设条件可以基于历史数据获取。
129.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可以指发出控制指令在全部指令中所占的比例超过比例阈值。例如,收到的指令共计10条,其中用户甲、乙、丙各发出2条命令、3条命令、5条命令,播放设置信息分别为20%、30%、50%,则用户丙为主观看人。
130.用户信息可以指与发出命令有关的用户的信息。可以通过发出命令的终端来确定用户信息。例如,如果控制命令a是由终端b发出的,那么可以基于终端b的持有者确定用户信息。
13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获取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将用户位置信息满足第三预设要求的用户确定为主观看人。
132.第三预设要求可以指用户所处的特殊的位置。第三预设要求可以是位于所有用户的最中间、最靠近投屏设备的位置。
133.满足第三预设要求可以指用户位置位于特殊的位置。例如,当用户位于所有用户的最中间,可以确定为主观看人。
134.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基于用户图像、播放设置信息、用户位置信息中的两者或者三者来确定主观看人。可以对用户图像、播放设置信息、用户位置信息设置不同的权重,然后设置加权确定各个用户的评分,将评分最高的用户确定为主观看人。
135.基于用户图像、播放设置信息、用户位置信息中至少一种确定主观看人可以更加准确的确定主观看人,可以进一步保证相应投屏设备视频播放状态的控制命令的准确性。
136.需要说明的是,不同实施例可能产生的有益效果不同,在不同的实施例里,可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可以是以上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也可以是其他任何可能获得的有益效果。
137.上文已对基本概念做了描述,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上述详细披露仅仅作为示例,而并不构成对本说明书的限定。虽然此处并没有明确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会对本说明书进行各种修改、改进和修正。该类修改、改进和修正在本说明书中被建议,所以该类修改、改进、修正仍属于本说明书示范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
138.同时,本说明书使用了特定词语来描述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如“一个实施例”、“一实施例”、和/或“一些实施例”意指与本说明书至少一个实施例相关的某一特征、结构或特点。因此,应强调并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在不同位置两次或多次提及的“一实施例”或“一个实施例”或“一个替代性实施例”并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某些特征、结构或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组合。
139.此外,除非权利要求中明确说明,本说明书所述处理元素和序列的顺序、数字字母的使用、或其他名称的使用,并非用于限定本说明书流程和方法的顺序。尽管上述披露中通过各种示例讨论了一些目前认为有用的实施例,但应当理解的是,该类细节仅起到说明的目的,附加的权利要求并不仅限于披露的实施例,相反,权利要求旨在覆盖所有符合本说明书实施例实质和范围的修正和等价组合。例如,虽然以上所描述的系统组件可以通过硬件设备实现,但是也可以只通过软件的解决方案得以实现,如在现有的服务器或移动设备上
安装所描述的系统。
140.同理,应当注意的是,为了简化本说明书披露的表述,从而帮助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理解,前文对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描述中,有时会将多种特征归并至一个实施例、附图或对其的描述中。但是,这种披露方法并不意味着本说明书对象所需要的特征比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特征多。实际上,实施例的特征要少于上述披露的单个实施例的全部特征。
141.一些实施例中使用了描述成分、属性数量的数字,应当理解的是,此类用于实施例描述的数字,在一些示例中使用了修饰词“大约”、“近似”或“大体上”来修饰。除非另外说明,“大约”、“近似”或“大体上”表明所述数字允许有
±
20%的变化。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数值参数均为近似值,该近似值根据个别实施例所需特点可以发生改变。在一些实施例中,数值参数应考虑规定的有效数位并采用一般位数保留的方法。尽管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中用于确认其范围广度的数值域和参数为近似值,在具体实施例中,此类数值的设定在可行范围内尽可能精确。
142.针对本说明书引用的每个专利、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公开物和其他材料,如文章、书籍、说明书、出版物、文档等,特此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说明书作为参考。与本说明书内容不一致或产生冲突的申请历史文件除外,对本说明书权利要求最广范围有限制的文件(当前或之后附加于本说明书中的)也除外。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本说明书附属材料中的描述、定义、和/或术语的使用与本说明书所述内容有不一致或冲突的地方,以本说明书的描述、定义和/或术语的使用为准。
143.最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原则。其他的变形也可能属于本说明书的范围。因此,作为示例而非限制,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替代配置可视为与本说明书的教导一致。相应地,本说明书的实施例不仅限于本说明书明确介绍和描述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