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动静使用状态可切换的教学用麦克风。
背景技术:2.教学中离不开麦克风,麦克风的使用有助于保护教师的声带。长时间的讲课下容易造成喉咙损伤难受,导致声音嘶哑。目前教室中都预先设置有固定在墙面上的扬声器,配合麦克风对声音进行捕捉,然后通过扬声器进行播放的方式能够克服该问题,不需要大声讲课。
3.目前有两种教学用的麦克风,一种是无线形式的,将在衣领上使用,与扬声器进行无线连接,通过无线的方式传递声音信号;另一种是有线形式的,通过一底座立在桌面上,教师站立或坐在对应的桌面位置进行讲课,并通过有线的方式连接到扬声器。
4.上述两种麦克风的优缺点也非常明显,无线的方式使用方便,容易出现延迟,扬声器的声音比讲话的声音出现的慢,而且经常需要充电,一旦出现讲课过程中电量不足,就会导致课堂受到影响;有线的方式不会出现延迟或者延迟时间非常短,但是教师不能随意走动,导致教学方式受到阻碍。
技术实现要素: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静使用状态可切换的教学用麦克风,能够让教师随时切换有线和无线工作状态,方便教师进行不同的教学需求。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静使用状态可切换的教学用麦克风,包括
7.底座,用于有线连接至外部扬声器,内部设置有控制器和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
8.麦克风,用于捕捉声音并传输到底座,内部设置有用于匹配底座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模块;
9.支撑管,一端与底座连接,另一端与扬声器连接,用于支撑扬声器;
10.所述支撑管对应麦克风的一端具有用于安装麦克风的磁吸头;所述麦克风上对应支撑管的位置设置有与磁吸头进行配合吸引的吸引座;所述磁吸头上设置有触头,所述支撑管内设置有用于连接控制器和触点的导线;所述吸引座上对应触头的位置设置有触点;当吸引座与磁吸头相互吸引时,所述触点与触头相抵,以传输麦克风捕捉到的声音信号和/或传输电源对麦克风充电;
11.所述麦克风上还设置有夹子部件。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磁吸头呈环状,其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磁吸头同轴设置,两个磁吸头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内填充有陶瓷。
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磁吸头对应吸引座的一端极性相反,所述吸引座上对应每个磁吸头的位置设置有与其配合吸引的磁环;当麦克风安装到磁吸头上时,
对应的磁吸头和磁环相互吸引,且触点与触头相抵。
1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磁吸头呈环状,所述触头为具有弹性的金属件,所述触点呈凹陷状,当触头与触点位置相对应时,金属件通过弹性嵌入到触点的凹陷内。
1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引座上对应触点的位置设置为平面,所述触点位于该平面上,且所述触点具有长条形的凹陷,当金属件嵌入在凹陷中时,该凹陷限制金属件侧向移动或转动。
1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引座为金属材质;所述麦克风内设置有磁吸开关,该磁吸开关用于产生无线控制信号或有线控制信号,当所述磁吸开关通过磁吸头吸引闭合时,产生有线控制信号,且麦克风的无线通信模块关闭,并通过触点与触头配合传输麦克风捕捉到的声音信号。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具备使用状态的切换效果,根据课堂教学需求能够切换有线连接和无线连接两种方式。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的麦克风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图2中剖面结构部分放大示意图;
21.图4为图3中的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22.图5为本发明的磁吸开关与磁吸头配合示意图。
23.附图标号:1、底座;2、麦克风;3、支撑管;4、磁吸头;41、触头;5、吸引座;51、触点;52、凹陷;53、磁环;6、磁吸开关;7、夹子部件;8、陶瓷;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述。
25.参照图1-5所示,
26.一种动静使用状态可切换的教学用麦克风2,包括
27.底座1,用于有线连接至外部扬声器,内部设置有控制器和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
28.麦克风2,用于捕捉声音并传输到底座1,内部设置有用于匹配底座1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模块;
29.支撑管3,一端与底座1连接,另一端与扬声器连接,用于支撑扬声器;
30.支撑管3对应麦克风2的一端具有用于安装麦克风2的磁吸头4;麦克风2上对应支撑管3的位置设置有与磁吸头4进行配合吸引的吸引座5;磁吸头4上设置有触头41,支撑管3内设置有用于连接控制器和触点51的导线;吸引座5上对应触头41的位置设置有触点51;当吸引座5与磁吸头4相互吸引时,触点51与触头41相抵,以传输麦克风2捕捉到的声音信号和/或传输电源对麦克风2充电;
31.麦克风2上还设置有夹子部件7。
32.本方案中的麦克风2具有底座1,通过底座1与教室中的扬声器形成有线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具有高保真效果,同时还具有无线通信模块,通过该无线通信模块与控制器进行
电连接,利用控制器来接收和传输麦克风2捕捉到的声音信号。其中麦克风2上也有设置无线通信模块,此时麦克风2与底座1之间可以根据需要建立无线通信连接。当然,通过磁吸头4和吸引座5的配合,两者之间相互吸引,此时利用触点51和触头41的接触导通,能够让麦克风2和底座1之间形成有线通信连接。两种通信连接的方式可以通过判断触点51和触头41是否接触通电的方式进行判断,例如触点51和触头41设置有多组,其中有供电组、数据传输组,判断供电组是否处于通电状态,则可以判断当前是否处于有线连接状态,如果处于有线连接则可以断开关闭无线通信模块。在教师不需要走动时,能够通过将麦克风2安装到支撑管3上,并与底座1有线通信进行高保真的信号传输。当教师需要走动时,将麦克风2从支撑管3上直接取下,利用夹子部件7夹在领口即可。其中,磁吸头4与吸引座5之间的吸引配合,能够便于麦克风2的安装和取下,使用方便,使用状态切换速度快,随取随用。
33.通过对触点51和触头41是否导电的判断能够实现自动开启无线通信模块,让两者进行无线连接,使其能够达到无线传输的目的。
34.具体的触点51和触头41的通电判断可以是基于麦克风2上的控制芯片进行判断,利用其中一个引脚对通电情况进行采集,判断是否处于高电平,进而判断是否已经接通,在接通之后通过控制芯片对无线通信模块进行控制,使其关闭。而底座1内的无线通信模块可以处于持续开启的状态,当然也可以选择具有休眠功能的无线通信模块,以减少好点。底座1的供电可以是通过电池或者直接连接电源线进行供电。
35.进一步设置中,磁吸头4呈环状,其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磁吸头4同轴设置,两个磁吸头4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内填充有陶瓷8。填充陶瓷8能够隔离两个磁吸头4,并且在吸引座5与磁吸头4之间接触时具有更小的转动阻力,便于麦克风2调整角度,让触点51和触头41相互对准抵接配合。
36.以下还提供两种不同的实施方式:
37.1.吸引座5上设置有两个与磁吸头4一一对应的磁环53,通过磁环53与磁吸头4之间极性不同的作用来产生相互的吸引力,并且由于两个磁吸头4的极性不同,因此能够让磁吸头4和磁环53自动对准,进而让触点51和触头41的对准也更加方便。
38.2.吸引座5采用金属材质,此时吸引座5与磁吸头4能够直接产生吸引作用,但是不具备自动对准的效果。
39.但是基于第2种实施方式,吸引座5和磁吸头4之间额外配合设置磁吸开关6,吸引座5为金属材质;麦克风2内设置有磁吸开关6,该磁吸开关6用于产生无线控制信号或有线控制信号,当磁吸开关6通过磁吸头4吸引闭合时,产生有线控制信号,且麦克风2的无线通信模块关闭,并通过触点51与触头41配合传输麦克风2捕捉到的声音信号。
40.利用磁吸开关6配合麦克风2的装配,实现麦克风2的安装,能够在磁吸头4与吸引座5之间吸引装配时,自动的配合磁吸开关6进行通信方式的切换,在磁吸开关6被磁吸头4的磁性吸引闭合时,相当于麦克风2被安装在磁吸头4上,此时麦克风2切换到有线连接,进行高保真的数据传输状态。而在磁吸开关6打开,相当于麦克风2与磁吸头4之间分离,麦克风2切换到无线通信模块,此时启动无线通信模块。该方案下具备自动判断和连接的效果,并且随着使用状态进行切换,具有非常好的便利性。
41.基于上述的第1、2两种方案下,磁吸头4呈环状,触头41为具有弹性的金属件,触点51呈凹陷52状,当触头41与触点51位置相对应时,金属件通过弹性嵌入到触点51的凹陷52
内。吸引座5上对应触点51的位置设置为平面,触点51位于该平面上,且触点51具有长条形的凹陷52,当金属件嵌入在凹陷52中时,该凹陷52限制金属件侧向移动或转动。如果需要人工对准触头41和触点51之后在将麦克风2安装到磁吸头4上,此时的安装效率非常低,通过凹陷52与触头41(即金属件)的配合限位,其安装方式会变成,先将麦克风2安装到磁吸头4上,此时让吸引座5和磁吸头4呈同轴设置,该状态下触头41不一定与触点51处于配合状态,然后转动麦克风2,此时触头41会在磁吸头4上转动,直到触头41嵌入到凹陷52中,并收凹陷52限制继续转动,进而完成快速装配。
42.需要说明的是,结合前述的第1种实施方案能够实现自动对准,即自动让磁吸头4和吸引座5处于同轴设置,而第2种则需要借助人工方式进行同轴对准或者磁吸头4和吸引座5之间额外借助插接的凹槽和凸台进行配合定位,实现同轴插接的方式连接。
43.触点51所处的位置为平面也方便转动,同时配合前述提到两个磁吸头4之间填充的陶瓷8也能够润滑转动。
44.此外,配合前述的陶瓷8填充还能够构成如下方案,陶瓷8对应磁吸头4端部的水平面突出于磁吸头4,且磁环53的径向宽度大于磁吸头4的径向宽度,当吸引座5安装在支撑管3上时,磁环53与磁吸头4相互吸引,磁环53抵接在陶瓷8上,且与磁吸头4之间构成间隙。磁环53与磁吸头4不会直接连接,并且磁吸头4也抵接到陶瓷8上,能够让麦克风2转动调整位置时更加方便,当然陶瓷8的突出只是略微的突出,不会影响磁力的吸引。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