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定时提前的方法及装置、终端、计算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2404176发布日期:2022-12-02 20:01阅读:80来源:国知局
调整定时提前的方法及装置、终端、计算设备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整定时提前的方法及装置、终端、计算设备。


背景技术:

2.定时提前(timing advance,ta)用于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上行传输,是指ue发送上行数据的上行帧相比对应的下行帧提前的时间。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终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ta命令,并进行定时调整。随着ue的移动以及无线通信环境变化等原因,网络设备每隔一段时间下发新的ta调整命令,以使得终端和网络设备保证时间同步。然而,现有的调整ta的方法仍然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加优化的ta调整方法。
4.第一方面,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调整ta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如果第二ta调整命令的接收时刻和第一ta调整命令的接收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预设门限,且所述第二ta调整命令携带的第二ta值不同于所述第一ta调整命令携带的第一ta值,则根据所述第二ta值进行定时调整;其中,所述第一ta调整命令为上一次接收的ta调整命令,所述第二ta调整命令为当前次接收的ta调整命令。
5.可选的,调整后的ta值为所述第二ta值。
6.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所述时间间隔大于所述预设门限,则根据所述第二ta值进行定时调整,且调整后的ta值为所述第一ta值和所述第二ta值之和。
7.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所述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门限,且所述第二ta值与所述第一ta值相同,则忽略所述第二ta调整命令。
8.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是否已针对所述第一ta调整命令发送确认消息,如否,则不再发送针对所述第一ta调整命令的确认消息。
9.可选的,所述第一ta值和所述第二ta值是网络设备对不同的上行信号进行测量得到的。
10.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另一种调整ta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包括:向终端发送第二ta调整命令,其中,第二ta调整命令的发送时刻与第一ta调整命令的发送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预设门限,所述第一ta调整命令为上一次发送的ta调整命令,所述第二ta调整命令为当前次发送的ta调整命令;接收确认消息,所述确认消息是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ta调整命令携带的第二ta值不同于所述第一ta调整命令携带的第一ta值的情况下,针对所述第二ta调整命令发出的。
11.可选的,向终端发送第二ta调整命令包括:如果在第一时间段内未接收到终端针对所述第一ta调整命令的确认消息,则向终端发送所述第二ta调整命令;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的起始时刻为所述第一ta调整命令的发送时刻,所述第一时间段的时长为预先时长。
12.可选的,所述第一ta值是对第一上行信号进行测量得到的,向终端发送第二ta调整命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对第二上行信号进行测量,以得到所述第二ta值,所述第二上行信号不同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向终端发送第二ta调整命令包括:如果所述第二ta值不同于所述第一ta值,则向终端发送所述第二ta调整命令。
13.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调整ta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定时调整模块,用于如果第二ta调整命令的接收时刻和第一ta调整命令的接收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预设门限,且所述第二ta调整命令携带的第二ta值不同于所述第一ta调整命令携带的第一ta值,则根据所述第二ta值进行定时调整;其中,所述第一ta调整命令为上一次接收的ta调整命令,所述第二ta调整命令为当前次接收的ta调整命令。
14.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调整ta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第二ta调整命令,其中,第二ta调整命令的发送时刻与第一ta调整命令的发送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预设门限,所述第一ta调整命令为上一次发送的ta调整命令,所述第二ta调整命令为当前次发送的ta调整命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确认消息,所述确认消息是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ta调整命令携带的第二ta值不同于所述第一ta调整命令携带的第一ta值的情况下,针对所述第二ta调整命令发出的。
15.第五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提供的调整ta的方法被执行。
16.第六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第一方面提供的调整ta的方法的步骤。
17.第七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第二方面提供的调整ta的方法的步骤。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本技术实施例的方案中,如果第二ta调整命令的接收时刻和第一ta调整命令的接收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预设门限,且第二ta调整命令携带的第二ta值不同于第一ta调整命令携带的第一ta值,则根据第二ta值进行定时调整。由于第一ta调整命令为上一次接收的ta条调整命令,第二ta调整命令为当前次接收的ta调整命令,因此,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方案中,对前后两次接收到ta调整命令的时间间隔与预设门限进行比较,以及对前后两次接收到的ta调整命令各自携带的ta值进行比较,并在时刻间隔不超过预设门限且ta值不相同的情况下,根据第二ta值进行定时调整。采用这样的ta调整机制,允许网络设备在预设门限内下发新的ta值对前一次下发的ta值进行修正,有利于保证网络设备和终端之间的时间同步。
20.进一步,本技术实施例的方案中,如果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预设门限,且第二ta值与第一ta值相同,也即,在前后两次接收ta调整命令的时刻的时间间隔不超过预设门限,且前后两次ta值相同的情况下,忽略第二次发送的ta调整命令。采用这样的方案,能够避免重复的定时调整。
21.进一步,本技术实施例的方案中,在根据第二ta值进行定时调整之后,终端判断是否已针对第一ta调整命令发送确认消息,若否,则不再发送针对第一ta调整命令的确认消
息。采用这样的方案,能够减少信令传输,有利于节约信道资源。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调整ta的方法的数据交互示意图;
2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调整ta的方法的部分流程示意图;
2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调整ta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另一种调整ta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适用的通信系统包括但不限于第三代系统(3th-generation,简称3g)、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系统、第四代系统(4th-generation,简称4g)、第五代(5th-generation,简称5g)系统、新空口(new radio,简称nr)系统,以及未来演进系统或者多种通信融合系统。其中,5g系统可以为非独立组网(non-standalone,简称nsa)的5g系统或独立组网(standalone,简称sa)的5g系统。本技术实施例的方案还可适用于未来新的各种通信系统,例如,6g、7g等。
28.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终端可以指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mobile station,简称ms)、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设备(terminal equipment)、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简称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简称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简称plmn)中的终端等,本技术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29.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也可以称为接入网设备,例如,可以为基站(base station,简称bs)(也可称为基站设备),网络设备是一种部署在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用以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例如在第二代(2nd-generation,简称2g)网络中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包括基地无线收发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bts),第三代(3rd-generation,简称3g)网络中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包括节点b(node b),在第四代(4th-generation,简称4g)网络中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包括演进的节点b(evolved nodeb,简称enb),在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简称wlan)中,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为接入点(access point,简称ap),nr中的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下一代基站节点(next generation node base station,简称gnb),以及继续演进的节点b(ng-enb),其中gnb和终端设备之间采用nr技术进行通信,ng-enb和终端设备之间采用演进的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简称e-utra)技术进行通信,gnb和ng-enb均可连接到5g核心网。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还包含在未来新的通信系统中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等。
30.如背景技术所述,现有的调整ta的方法仍然有待改进。
31.现有技术中,通常由网络设备下发ta调整命令,ue接收到ta调整命令后,不加判断地执行定时调整。采用这样的方案,容易导致ta重复调整的问题。
32.本技术的发明人考虑到,可能存在网络设备对前一次发送的ta值进行修正的情况。对于在预设门限内连续接收网络设备下发的两条ta调整命令,如果终端不加判断地直接忽略后一条ta调整命令,则有可能错误地忽略用于修正的ta值,不利于终端和网络设备的时间同步。
33.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调整ta的方法,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方案中,对前后两次接收到ta调整命令的时间间隔与预设门限值进行比较,以及对前后两次接收到的ta调整命令各自携带的ta值进行比较,并在时刻间隔不超过预设门限且ta值不相同的情况下,根据第二ta值进行定时调整。采用这样的ta调整机制,允许网络设备在预设门限内下发新的ta值对前一次下发的ta值进行修正,有利于保证网络设备和终端之间的时间同步。
34.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有益效果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35.参照图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调整ta的方法的数据交互示意图。图1示出的方法可以包括s11至s14,其中,本技术中各个步骤编号中的s表示步骤(step)。
36.s11,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一ta调整命令;
37.s12,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二ta调整命令;
38.s13,如果第二ta调整命令的接收时刻和第一ta调整命令的接收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预设门限,且第二ta调整命令携带的第二ta值不同于第一ta调整命令携带的第一ta值,则根据第二ta值进行定时调整;
39.s14,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针对第二ta调整命令的确认消息。
40.可以理解的是,在具体实施中,上述方法可以采用软件程序的方式实现,该软件程序运行于芯片或芯片模组内部集成的处理器中;或者,该方法可以采用硬件或者软硬结合的方式来实现,例如用专用的芯片或芯片模组来实现,或者,用专用的芯片或芯片模组结合软件程序来实现。
41.在s11中,终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ta调整命令;在s12中,终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ta调整命令。
42.为便于描述,下文将第一ta调整命令的接收时刻记为第一时刻t1,更具体地,第一时刻t1可以是时隙n。类似的,将第二ta调整命令的接收时刻记为第二时刻t2,更具体地,第二时刻t2可以是时隙m,其中,m>n,且m和n均为正整数。
43.具体而言,第一ta调整命令和第二ta调整命令是网络设备前后两次发送的ta调整命令。更具体地,第二ta调整命令可以是指当前次接收的ta调整命令,第一调整命令可以是指上一次接收的ta调整命令。也即,第一ta调整命令和第二ta调整命令是连续的两次调整命令,二者之间没有其他的ta调整命令。换言之,第二ta调整命令可以是终端从网络设备接收的第i个ta调整命令,第一调整命令可以是终端从网络设备接收的第i-1个ta调整命令。其中,i为大于2的正整数。
44.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第一ta调整命令可以是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的控制单元(control element,ce)的ta命令(timing advance command),
相应的,第二ta调整命令也可以是mac ce的ta命令,但并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ta调整命令和第二ta调整命令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ta命令,本技术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45.进一步地,第一ta调整命令和第二ta调整命令均携带有ta值。为便于描述,下文将第一ta调整命令携带的ta值记为第一ta值(或者,value1),以及将第二ta调整命令携带的ta值记为第二ta值(或者,value2)。
46.其中,第一ta值和第二ta值可以是相同的,或者,第二ta值可以小于第一ta值,又或者,第二ta值可以大于第一ta值。
47.在具体实施中,第一ta值可以是网络设备对第一上行信号进行测量得到的。
48.具体而言,在s11之前,网络设备可以对第一上行信号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生成第一ta值。更具体地,当测量结果指示定时偏移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偏移阈值时,网络设备可以生成第一ta值,并执行s11。
49.在s11之后且在s12之前,网络设备可以对第二上行信号进行测量,以得到第二ta值。
50.在第一个具体的例子中,网络设备周期性地对上行信号进行测量,并根据每次的测量结果得到ta值,并发送ta调整命令。
51.在第二个具体的例子中,s11之后,网络设备在第一时间段内未收到终端针对第一ta调整命令发送的确认消息,网络设备发送第二ta调整命令。
52.具体而言,终端在接收到第一ta调整命令之后,可以根据第一ta值进行定时调整。调整完成之后,终端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针对第一ta调整命令的确认消息,以告知网络设备已收到第一ta调整命令。为便于描述,下文将终端针对第一ta调整命令发送的确认消息记为第一确认消息。
5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确认消息可以是现有协议中的acknowledgement消息(简称ack消息)。在其他实施例中,确认消息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消息,本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54.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网络设备可能无法及时收到第一确认消息,例如由于无线环境复杂等原因,网络设备可能无法及时收到第一确认消息。为了保证终端能够及时进行定时调整,以确保上行数据的正常传输,网络设备会再次发送ta调整命令。也即,网络设备执行s12。
55.具体而言,如果网络设备在第一时间段内未接收到第一确认消息,则网络设备发送第二ta调整命令。其中,第一时间段为第一ta调整命令的发送时刻,第一时间段的时长为预设时长。
56.如上文所述,终端接收第一ta调整命令的时刻为时隙n,相应的,第一ta调整命令的发送时刻也为时隙n,终端根据第一ta值进行ta调整之后,可以在时隙n+k1发送第一确认消息。相应的,如果网络设备在时隙n+k2之前未收到第一确认消息,则网络设备可以在时隙m发送第二ta调整命令。其中,k2≥k1,k2<m,k1和k2均为正整数。
57.更具体地,在第二个具体的例子中,第二ta值和第一ta值可以是相同的。也即,s12可以是网络设备进行ta调整命令的重传。例如,网络设备在s11之后以及在s12之前,并未对第二上行信号进行测量。
58.或者,第二ta值和第一ta值也可以是不同的。具体而言,在s11之后且在s12之前,网络设备对第二上行信号进行了测量,并根据对第二上行信号的测量结果生成第二ta值。由于第一上行信号和第二上行信号的发送时刻不同,无线环境可能发生了变化,因此根据第二上行信号生成的第二ta值有可能不同于第一ta值。
59.在第三个具体的例子中,网络设备发送第一ta调整命令之后,对第二上行信号进行测量,根据第二上行信号的测量结果生成第二ta值,在第二ta值和第一ta值存在差异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发送第二ta调整命令。
60.例如,无论网络设备是否收到第一确认消息,只要生成的第二ta值不同于第一ta值,就执行s12。也即,对于最新生成的ta值,只要该ta值不同于最近一次下发的ta值,网络设备就会向终端发送最新生成的ta值。
61.在一个非限制性的例子中,网络设备可以是按照预设的检测周期对上行信号进行检测。对第一上行信号的检测时间可以记为t1,检测周期可以记为t0。在第一上行信号是除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以外的其他上行信号,例如可以是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或者,可以是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如果在(t1+t0)之前接收到srs信号,则可以在(t1+t0)之前对该srs信号进行测量,以得到第二ta值,也即,该srs信号为第二上行信号。进一步地,如果第二ta值不同于第一ta值,或者,第二ta值和第一ta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阈值,则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发送第二ta调整命令。
62.考虑到对srs信号测量得到的ta值的准确度通常高于对其他上行信号测量得到的ta值的准确度,如果在检测周期内,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二上行信号,且第二上行信号为srs信号,则网络设备可以对第二上行信号进行测量,判断第一ta值是否准确。进一步地,如果第二ta值不同于第一ta值,或者,第二ta值和第一ta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阈值,则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二ta调整命令,以修正第一ta值。
63.在第一上行信号是srs信号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即使在(t1+t0)之前接收到srs信号,也可以不再对后一次接收到的srs信号进行测量。
64.在s13的具体实施中,终端在接收到第二ta调整命令之后,如果t2-t1≥

t,且value1=value2,则可以根据value2进行定时调整,调整后的ta值可以为value2。其中,

t为预设门限。
65.关于s13的更多内容可以参照下文关于图2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66.在一个非限制性的例子中,终端接收到第二ta调整命令之后,还可以先判断是否已针对第一ta调整命令发送确认消息,如否,则不再发送第一确认消息。
67.参照图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调整ta的方法的部分流程示意图。图2示出的步骤可以由终端执行。更具体地,终端可以在接收到第二ta调整命令之后,执行图2示出的s21、s25,或者,执行图2示出的s21、s22和s23,又或者,执行图2示出的s21、s22和s24。
68.s21,终端判断第二ta调整命令的接收时刻和第一ta调整命令的接收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门限。若是,则执行s22,否则执行s25。
69.在具体实施中,终端计算第二时刻和第一时刻之间的差值,并将该差值与预设门限进行比较。其中,预设门限可以是由网络设备配置的,也可以是由协议定义的,本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制。在一个非限制性的例子中,预设门限的取值范围可以是5ms~15ms。
70.当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预设门限时,可以触发上行定时调整的判决保护机制。其中,上行定时调整的判决保护机制可以包括步骤s22、s23和s24。
71.s22,终端判断第二ta值是否不同于第一ta值。若是,则执行s23,否则执行s24。
72.s23,终端根据第二ta值进行定时调整,调整后的ta值为第二ta值。
73.在具体实施中,如果终端在s23之前,已经根据第一ta值进行了定时调整,也即,将ta值调整为第一ta值,则终端可以在s23中调整第二ta值和第一ta值的差值部分,以将ta值从第一ta值调整为第二ta值。
74.s24,终端忽略第二ta调整命令。
75.其中,忽略第二ta调整命令可以是删除或丢弃第二ta调整命令。也即,在第二ta值和第一ta值相同的情况下,终端不会根据第二ta值进行定时调整。采用这样的方案可以避免重复的定时调整。
76.s25,终端根据第二ta值进行定时调整,且调整后的ta值为第一ta值和第二ta值之和。
77.具体而言,当第二时刻和第一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预设门限时,终端可以不执行上行定时调整的判决保护机制。也即,终端直接根据第二ta值进行调整,调整后的ta值为第一ta值和第二ta值之和。
78.继续参照图1,s14的具体实施中,网络设备接收终端发送的针对第二ta调整命令的确认消息。为便于描述,下文将针对第二ta调整命令的确认消息记为第二确认消息。
79.也即,如果终端根据第二ta值进行了定时调整,则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确认消息。更具体地,终端可以在时隙m+k1发送第二确认消息。
80.在一个非限制性的例子中,如果终端接收到网络设备在s12之后发送的第三ta调整命令,且第三ta调整命令的接收时刻和第一ta调整命令的接收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也小于或等于预设门限,则终端可以忽略第三ta调整命令。更具体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对第三ta调整命令携带的ta值与第一ta值、第二ta值进行判断,直接忽略第三ta调整命令。换言之,可以仅允许网络设备在预设门限内进行一次修正,以避免终端频繁地进行定时调整,从而实现修正目前的前提下尽可能规避重复调整的问题。
81.参照图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调整ta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的调整ta的装置可以部署于上述的终端,图3示出的装置可以包括:
82.定时调整模块31,用于如果第二ta调整命令的接收时刻和第一ta调整命令的接收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预设门限,且所述第二ta调整命令携带的第二ta值不同于所述第一ta调整命令携带的第一ta值,则根据所述第二ta值进行定时调整;
83.其中,所述第一ta调整命令为上一次接收的ta调整命令,所述第二ta调整命令为当前次接收的ta调整命令。
84.在具体实施中,图3示出的调整ta的装置可以对应于终端中具有通信功能的芯片;或者对应于终端中包括具有通信功能的芯片或芯片模组,或者对应于终端。
85.参照图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调整ta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的调整ta的装置可以部署于上述的网络设备,图4示出的装置可以包括:
86.发送模块41,用于向终端发送第二ta调整命令,其中,第二ta调整命令的发送时刻与第一ta调整命令的发送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预设门限,所述第一ta调整命令
dram,简称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简称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简称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简称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简称dr ram)。
97.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加载或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
98.应理解,在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99.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装置和系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100.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101.另外,在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包括,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例如,对于应用于或集成于芯片的各个装置、产品,其包含的各个模块/单元可以都采用电路等硬件的方式实现,或者,至少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软件程序的方式实现,该软件程序运行于芯片内部集成的处理器,剩余的(如果有)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电路等硬件方式实现;对于应用于或集成于芯片模组的各个装置、产品,其包含的各个模块/单元可以都采用电路等硬件的方式实现,不同的模块/单元可以位于芯片模组的同一组件(例如芯片、电路模块等)或者不同组件中,或者,至少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软件程序的方式实现,该软件程序运行于芯片模组内部集成的处理器,剩余的(如果有)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电路等硬件方式实现;对于应用于或集成于终端的各个装置、产品,其包含的各个模块/单元可以都采用电路等硬件的方式实现,不同的模块/单元可以位于终端内同一组件(例如,芯片、电路模块等)或者不同组件中,或者,至少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软件程序的方式实现,该软件程序运行于终端内部集成的处理器,剩余的(如果有)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电路等硬件方式实
现。
102.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技术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103.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104.本技术实施例中出现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105.本技术实施例中出现的第一、第二等描述,仅作示意与区分描述对象之用,没有次序之分,也不表示本技术实施例中对设备个数的特别限定,不能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任何限制。
106.虽然本技术披露如上,但本技术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