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防抖方法及相关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59719发布日期:2024-03-12 20:37阅读:10来源:国知局
图像防抖方法及相关装置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终端,尤其涉及图像防抖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电子设备的发展,用户可以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进行拍摄。用户使用电子设备进行拍摄时,通常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抖动,从而导致拍摄画面出现晃动、模糊等问题。

2、目前电子设备可以采用电子防抖(electric image stabilization,eis)方法对拍摄的图像进行防抖。eis可以通过裁剪拍摄画面,进行图像补偿来实现拍摄画面稳定。但用户在不同的拍摄场景中对图像防抖可能存在不同的需求。例如,在三脚架拍摄场景中,用户通常希望拍摄画面具有较大的视场角(field of view,fov)。再例如,在运镜拍摄场景中,用户可能希望运镜速率保持稳定。目前的防抖方法没有考虑到用户不同的防抖需求,难以给用户带来更好的拍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图像防抖方法及相关装置。电子设备可以实时检测拍摄场景,并根据拍摄场景的变化,将防抖方案切换为适配当前拍摄场景的防抖方案。并且,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主选择防抖方案。上述方法可以满足用户在不同拍摄场景中的防抖需求,并且提高视频画面的流畅性和稳定性,给用户带来更好的拍摄体验。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图像防抖方法。其中,电子设备可以确定拍摄场景为第一拍摄场景,并根据第一拍摄场景确定第一防抖方案,第一防抖方案包括第一fov、第一防抖强度。电子设备可以使用第一防抖方案对在第一拍摄场景内拍摄的图像进行防抖处理。电子设备检测到拍摄场景在第一时刻从第一拍摄场景变化为第二拍摄场景。电子设备根据第二拍摄场景确定第二防抖方案,第二防抖方案包含第二fov、第二防抖强度。电子设备对在第一时刻之后拍摄的第n1帧图像至第n2帧图像进行防抖处理的防抖方案中,fov从第一fov逐渐变化为第二fov,且防抖强度从第一防抖强度逐渐变化为第二防抖强度,n1和n2均为正整数。电子设备使用第二防抖方案对第n2帧图像之后且在第二拍摄场景内拍摄的图像进行防抖处理。

3、可以看出,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拍摄场景的变化来调整的防抖方案。这样可以满足用户在不同拍摄场景中的防抖需求,提高用户的拍摄体验。并且,当检测到拍摄场景变化,电子设备可以平滑过渡防抖方案,从而避免防抖方案突变导致的拍摄画面跳变,拍摄画面可以更加平稳。

4、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防抖方案还包括第一防抖中心位置,第二防抖方案还包括第二防抖中心位置,第二防抖中心位置是根据在第二拍摄场景内拍摄的图像上第一拍摄主体的位置确定的。其中,电子设备对第n1帧图像至第n2帧图像进行防抖处理的防抖方案中,防抖中心位置从第一防抖中心位置逐渐移动至第二防抖中心位置。

5、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使用第二防抖方案对第n2帧图像之后且在第二拍摄场景内拍摄的图像进行防抖处理之后,得到第一图像序列。其中,第一拍摄主体位于第一图像序列包含的各帧图像上的第一区域,第一区域是根据第二防抖中心位置确定的。

6、由上述实施例可知,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拍摄主体在图像中的位置确定防抖中心位置,从而使得拍摄主体能够始终存在于经过防抖处理后输出的图像中。这可以避免电子设备进行防抖处理时将拍摄主体部分或全部从图像中裁剪掉。防抖方案包含防抖中心位置可以满足用户在拍摄过程中保留拍摄主体的需求,提高用户的拍摄体验。

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防抖方案还包括第一帧间移动速率,电子设备在第一拍摄场景内拍摄的图像包含k1个图像序列,k1为正整数。电子设备可以判断k1个图像序列对应的帧间移动速率是否与第一帧间移动速率相同。当判断出k1个图像序列中的第二图像序列对应的第二帧间移动速率与第一帧间移动速率不同,电子设备在第二图像序列中插入或者抽取k2帧图像,使得第二图像序列的帧间移动速率调整为第一帧间移动速率,k2正整数,k2是根据第一帧间移动速率和第二帧间移动速率确定的。

8、由上述实施例可知,电子设备在对图像进行防抖处理的过程中,可以调节帧间移动速率。这样,便用户在拍摄过程中的手持电子设备移动的速率忽快忽慢,电子设备也可以通过上述调整帧间移动速率的方法减少电子设备在拍摄过程中忽快忽慢带来的不连贯感。上述方法可以使得拍摄的视频能够达到匀速运镜的效果,提升视频画面的流畅性和稳定性。

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帧间移动速率是k1个图像序列对应的帧间移动速率中,出现频次最高的帧间移动速率。

10、这样,电子设备可以将不同时间段内拍摄的图像所呈现的帧间移动速率调整至一致,即均为上述出现频次最高的帧间移动速率。电子设备100拍摄的物体在图像上可以呈现出匀速移动的视觉效果。

11、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第二时刻接收到第一操作,第一操作用于将第二防抖方案切换为第三防抖方案,第三防抖方案包括第三fov、第三防抖强度。响应于第一操作,电子设备对在第二时刻之后拍摄的第n3帧图像至第n4帧图像进行防抖处理的防抖方案中,fov从第二fov逐渐变化为第三fov,且防抖强度从第二防抖强度逐渐变化为第三防抖强度,n3和n4为正整数。电子设备使用第三防抖方案对第n4帧图像之后拍摄的图像进行防抖处理。

12、由上述实施例可知,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主选择和调整对图像进行防抖处理的防抖方案。这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在不同拍摄场景的防抖需求,给用户带来更好地拍摄体验。

13、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确定拍摄场景为第一拍摄场景之前,电子可以设备开启摄像头拍摄图像。电子设备使用第一防抖方案对在第一拍摄场景内拍摄的图像进行防抖处理之后,电子设备可以在预览界面显示第一拍摄场景内经过防抖处理的图像。

14、由上述实施例可知,电子设备可以在拍摄的过程中实时对拍摄的图像进行防抖处理。这样,用户在拍摄过程中电子设备显示的预览界面上即可快速看到图像的防抖效果。

15、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确定拍摄场景为第一拍摄场景之前,电子设备接收到结束录像的第二操作,并基于第二操作得到第一视频,第一视频包含第三图像序列和第四图像序列。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第三图像序列确定第三图像序列的拍摄场景为第一拍摄场景。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第四图像序列确定第四图像序列的拍摄场景为第二拍摄场景,且第一视频中第三图像序列过渡至第四图像序列的时刻为第一时刻。

16、由上述实施例可知,电子设备可以在结束录像后对录像得到的第一视频进行防抖处理。其中,电子设备可以获取在第一视频拍摄过程中的运动数据(如相机运动数据和图像运动数据),从而判断第一视频在拍摄过程中各个时间段的拍摄场景。然后,电子设备可以选择与拍摄场景适配的防抖方案或者用户选择的防抖方案对第一视频中的图像进行防抖处理。

1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确定拍摄场景为第一拍摄场景的方法可以为:电子设备检测电子设备中摄像头在第一时间段内的运动,得到第一相机运动数据。电子设备根据摄像头在第一时间段内拍摄的图像,得到第一图像运动数据。电子设备根据第一相机运动数据和第一图像运动数据,确定第一时间段内的拍摄场景为第一拍摄场景。

18、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第一拍摄场景内的运动强度大于在第二拍摄场景内的运动强度。其中,第一fov小于第二fov,第一防抖强度大于第二防抖强度。

19、也即是说,当电子设备处于一个拍摄场景时的运动强度越大,电子设备进行防抖处理的fov可以越小,防抖强度可以越大。这可以使得电子设备对在不同拍摄场景内拍摄的图像进行防抖处理后得到的图像均能具有良好的防抖效果。

20、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所处的拍摄场景为以下拍摄场景中的一项:三脚架拍摄场景、手持静止拍摄场景、运镜拍摄场景、走路拍摄场景、跑步拍摄场景。

21、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包括摄像头、屏幕、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该摄像头可用于拍摄图像,该屏幕可用于显示拍摄的图像,该存储器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可用于调用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法。

22、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该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法。

23、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包含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法。

24、第五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应用于电子设备,该芯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调用计算机指令以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法。

25、可以理解地,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电子设备、第三方面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第四方面提供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第五方面提供的芯片均用于执行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对应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