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交付方法及通信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18187发布日期:2024-03-05 15:10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据交付方法及通信装置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交付方法及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1、在扩展现实(extended reality,xr)业务中,一次数据突发(data burst)的数据包过多时,会导致多个时隙(slot)才能完成对该数据突发的调度。针对一次数据突发的数据包,设置一个最大传输延时(delay),即自数据包到达网络设备算起,到成功发送给终端设备为止的延时。超过最大传输延时还未成功传输给终端设备的数据包,视为数据包传输失败。

2、另外,接收端设备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y protocol,pdcp)实体按照数据包的序号向上层交付。在一些场景下,即使pdcp实体接收到了一个数据包,也无法在该数据包所允许的最大传输延时内向pdcp实体的上层递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据交付方法及通信装置,能够减少pdcp实体已接收的数据包未在最大传输延时范围内递交到上层的现象。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2、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交付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终端设备包括的第一pdcp实体,也可以是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的第一pdcp实体中的芯片。下面以执行主体是终端设备的第一pdcp实体为例进行描述。该方法包括:第一pdpc实体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启动定时器,当定时器超时时,在有属于第一集合的数据包未递交的情况下,向第一pdcp实体的上层递交未递交的数据包。其中,第一集合为数据包集合。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集合中的数据包,是在同一时间范围内达到第二pdcp实体的。其中,第二pdcp实体位于网络设备中。第一条件包括以下的一项:

3、条件1:第一pdcp实体在接收的数据包为目标数据包。其中,目标数据包是第一pdcp实体首次接收到的属于第一集合的一个数据包。

4、条件2:第一时刻到达。其中,第一时刻由网络设备配置。

5、条件3:第一参数小于第二参数。其中,第一参数指示第一数据包的序列号sn,第一数据包是第一pdcp实体的第一个尚未递交给第一pdcp实体的上层,且上层还在等待第一pdcp实体递交的数据包。第二参数指示第二数据包的sn,第二数据包是第一pdcp实体预计从第一pdcp实体的下层接收的数据包。第二数据包属于第一集合。

6、也就是说,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第一pdcp实体启动定时器,该定时器的停止能够触发第一pdcp实体执行递交处理,以递交第一集合中未递交的数据包,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pdcp实体未能及时(在第一集合允许的最大传输延时范围内)递交数据包的现象,也有助于减少空口资源的浪费。

7、在满足条件1或条件2的情况下,第一pdcp实体启动定时器,意味着,第一pdcp实体开始接收第一集合的数据包。定时器运行期间,第一pdcp实体接收第一集合的数据包,如第四数据包,或第四数据包和第五数据包。其中,第四数据包是第一pdcp实体在定时器运行期间未递交到上层的数据包。例如,除了数据包未按序到达第一pdcp实体之外,可能存在其他因素,导致第一pdcp实体无法正常地向上层递交已接收的第四数据包。第五数据包是第一pdcp实体在定时器运行期间递交到上层的数据包。此种情况下,定时器超时时,定时器触发第一pdcp实体执行递交处理,第一pdcp实体所递交的数据包包括:第一pdcp实体在定时器运行期间所接收的,且未递交的数据包,如第四数据包。

8、在满足条件3的情况下,第一pdcp实体启动定时器,定时器运行期间,第一pdcp实体一方面等待接收第一数据包,另一方面接收第一集合的数据包,如第二数据包。定时器运行期间,第一pdcp实体停止向上层递交数据包。此种情况下,定时器超时时,第一pdcp实体所递交的数据包,包括第一pdcp实体在定时器运行期间所接收的,且属于第一集合中未递交的数据包。

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pdcp实体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启动定时器,包括:在满足条件1或条件2的情况下,启动第一定时器。其中,定时器包括第一定时器,第一定时器的运行时长是预配置的,以使第一定时器按照预配置的时长运行。

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定时器的运行时长是根据第一集合允许的最大传输延时确定的,以使得第一pdcp实体在第一集合允许的最大传输延时范围内执行递交处理。

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pdcp实体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启动定时器,包括:在满足条件3的情况下,启动第二定时器。其中,定时器包括第二定时器。第二定时器的运行时长是根据以下三项确定的:

12、信息a1,网络设备预先为终端设备配置的时长。

13、信息a2,参考时间信息。其中,参考时间信息指示的时刻与第一集合相关联。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同一集合的不同数据包的参考时间信息相同。参考时间信息是根据第一时间范围确定的,第一时间范围是第一集合的不同数据包到达第二pdcp实体的时间范围。

14、信息a3,第二时刻。其中,第二时刻为第二定时器的启动时刻。第二时刻晚于参考时间信息指示的时刻。也就是说,第二定时器在参考时间信息指示的时间之后启动,第二定时器运行期间所接收的数据包,为第一集合的数据包。

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定时器的运行时长t=min{t1,t2+t0-t}。其中,t1表示网络设备预先为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时长。t2表示网络设备预先为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二时长,第二时长是根据第一集合允许的最大传输延时确定的。t0表示参考时间信息指示的时刻。t表示第二时刻。在本技术实施例中,t0早于t。

16、如此一来,第二定时器能够触发第一pdcp实体在第一集合允许的最大传输延时范围内执行递交处理。

1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启动第二定时器之后,第二定时器超时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第一pdcp实体等待接收第一数据包,以使得第一pdcp实体尽可能接收到第一数据包。

1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目标数据包中的第一标识为第一值。目标数据包与第二集合中最后一个数据包相邻。其中,第一集合与第二集合两者的每个数据包是第一pdcp实体接收的数据包。第一集合中每个数据包的第一标识为第一值,第二集合中每个数据包的第一标识为第二值。也就是说,相比于前一个数据包而言,第一标识发生变化的数据包为目标数据包。

1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启动定时器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第一pdcp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指示第一pdcp实体检测第一标识。或者,指示信息指示第一pdcp实体检测第二标识,以及在检测到第二标识为第三值的情况下,检测第一标识,以指示第一pdcp实体及时检测第一标识。

2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启动定时器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第一pdcp实体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业务中首个数据包集合的起始时刻和第一业务的相邻两个数据包集合之间的周期间隔。然后,第一pdcp实体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时刻。其中,第一时刻是第一集合对应的时刻,第一集合是第一业务中的一个数据包集合。

21、也就是说,第一时刻是周期性时刻中的一个。

2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息承载于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服务质量的规则信息qos rule或者媒体接入控制的控制元素mac ce。

2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集合的每个数据包包括参考时间信息,以提高第一pdcp获取到参考时间信息的可能性。

2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集合的部分数据包包括参考时间信息。其中,部分数据包中每个数据包的sn为预设值。

25、如此一来,相比于第一集合中每个数据包携带参考时间信息而言,通过部分数据包携带参考时间信息,能够节省传输资源。

2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启动定时器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第一pdcp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信息。其中,第二信息包括部分数据包中每个数据包的sn,第二信息用于第一pdcp实体确定携带参考时间信息的数据包。

2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启动定时器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第一pdcp实体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控制协议数据单元control pdu。其中,control pdu包括参考时间信息,control pdu与第一集合对应,以节省传输资源。

28、如此一来,相比于第一集合中每个数据包携带参考时间信息而言,通过controlpdu携带参考时间信息,能够节省传输资源。

2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control pdu与第一集合对应,包括:control pdu的接收时刻与目标数据包的接收时刻之间的差值小于阈值,以使得第一pdcp实体尽早地接收到与第一集合关联的参考时间信息。

3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参考时间信息是压缩后的信息,以节省传输资源。

3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pdcp实体丢弃满足第二条件的数据包,或者,向上层递交满足第二条件的数据包。其中,第二条件包括:第一pdcp实体在第一定时器运行停止之后接收的,且属于第一集合的数据包。

3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pdcp实体在第一定时器运行停止之后,在未接收到第三数据包,且第三时刻未到达的情况下,启动第二定时器。其中,第三数据包的前一个数据包属于第一集合,第三数据包的后一个数据包属于第三集合。前一个数据包和后一个数据包是第一pdcp实体接收到的数据包。第三时刻由网络设备配置。然后,第一pdcp实体在第二定时器的运行期间,等待接收第三数据包。其中,第二定时器的运行时长是网络设备预先为终端设备配置的。

33、也就是说,在第三数据包是未接收到的数据包,且无法确定第三数据包是属于哪一集合(如第三数据包是属于第一集合,还是属于第三集合)的情况下,不能盲目丢弃第三数据包。此种情况下,第一pdcp实体启动第二定时器,以继续等到接收第三数据包,从而提高第一pdcp实体接收到第三数据包的可能性。

3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pdcp实体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启动定时器,包括:在满足条件3的情况下,启动第二定时器。其中,定时器包括第二定时器。第二定时器的运行时长是根据以下三项确定的:

35、信息b1,网络设备预先为终端设备配置的时长。

36、信息b2,起始时刻。其中,起始时刻是第一pdcp实体接收目标数据包的时刻,目标数据包是第一pdcp实体首次接收到的属于第一集合的一个数据包。或者,起始时刻是第一时刻,第一时刻由网络设备配置。

37、信息b3,第四时刻。其中,第四时刻为第二定时器的启动时刻。第四时刻晚于信息b2中的起始时刻。也就是说,第二定时器在信息b2中的起始时刻之后启动,第二定时器运行期间所接收的数据包,为第一集合的数据包。

3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定时器的运行时长l=min{t1,t2-p(t)}。其中,t1表示网络设备预先为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时长。t2表示网络设备预先为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二时长,第二时长是根据第一集合允许的最大传输延时确定的。p(t)表示第四时刻与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长。

39、如此一来,第二定时器能够触发第一pdcp实体在第一集合允许的最大传输延时范围内执行递交处理。

4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pdcp实体在起始时刻,启动第三定时器。其中,第三定时器的运行时长等于t2,第二定时器的停止时刻不晚于第三定时器的停止时刻。

41、也就是说,第三定时器用于限定第二定时器的停止时刻。由于第三定时器的停止时刻早于第一集合允许的最大传输延时,也就能够避免第二定时器运行时间超过最大传输延时所导致的数据包无法及时递交的现象。

42、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交付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网络设备包括的第二pdcp实体,也可以是应用于网络设备包括的第二pdcp实体中的芯片。下面以执行主体是网络设备的第二pdcp实体为例进行描述。该方法包括:第二pdcp实体获取并发送第一组数据包。其中,第一组数据包的不同数据包在第一时间范围到达第二pdcp实体。

43、也就是说,第二pdcp实体能够将同一时间范围内获取到的不同数据包作为一组数据包,再将该组数据包进行发送。

4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发送第一组数据包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第二pdcp实体获取并发送第二组数据包。其中,第二组数据包的不同数据包在第二时间范围到达第二pdcp实体。第二时间范围与第一时间范围不同。

45、也就是说,第二pdcp实体将不同时间范围到达的数据包作为不同组的数据包,再发送不同组的数据包。

4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组数据包的每个数据包中第一标识为第一值,第二组数据包的每个数据包中第一标识为第二值。

47、也就是说,相邻两组数据包中第一标识的值不同。

4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获取第二组数据包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第二pdcp实体发送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的第一pdcp实体检测第一标识。或者,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的第一pdcp实体检测第二标识,以及在检测到第二标识为第三值的情况下,检测第一标识,以指示第一pdcp实体及时检测第一标识。

4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pdcp实体获取并发送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业务中首个数据包组的起始时刻和第一业务的相邻两个数据包组之间的周期间隔,以使第一pdcp实体确定周期性启动定时器的时刻。

5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息承载于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服务质量的规则信息qos rule或者媒体接入控制的控制元素mac ce。

5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周期间隔是网络设备从其他网络设备接收的信息,起始时刻是网络设备根据周期间隔确定的。

5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组数据包中每个数据包包括参考时间信息,参考时间信息是根据第一时间范围确定的,以提高第一pdcp实体获取参考时间信息的可能性。

5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组数据包中部分数据包包括参考时间信息,参考时间信息是根据第一时间范围确定的,部分数据包中每个数据包的sn为预设值。

5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二pdcp实体发送第二信息。其中,第二信息包括部分数据包中每个数据包的sn,以使第一pdcp实体确定携带参考时间信息的数据包。

5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二pdcp实体发送控制协议数据单元control pdu。其中,control pdu包括参考时间信息,control pdu与第一组数据包对应,参考时间信息是根据第一时间范围确定的。

5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control pdu与第一组数据包对应,包括:control pdu的发送时刻与第一数据包的发送时刻之间的差值小于阈值。其中,第一数据包是第一组数据包中的首个数据包。

5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参考时间信息是压缩后的信息,以节省传输资源。

58、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指令并执行,以使该通信装置执行如上述任一方面或任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第一pdcp实体所执行的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第一pdcp实体,或者实现上述第一pdcp实体功能的芯片。

59、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电路和输入输出接口。其中,输入输出接口用于与芯片之外的模块通信。例如,该芯片可以为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第一pdcp实体功能的芯片。处理电路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以上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60、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指令并执行,以使该通信装置执行如上述任一方面或任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第二pdcp实体所执行的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第二pdcp实体,或者实现上述第二pdcp实体功能的芯片。

61、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电路和输入输出接口。其中,输入输出接口用于与芯片之外的模块通信。例如,该芯片可以为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第二pdcp实体功能的芯片。处理电路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以上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62、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任一方面中任一项的方法。

63、第八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任一方面中任一项的方法。

64、第九方面,提供一种电路系统。电路系统包括处理电路,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执行如上述任一方面中任一项的方法。

65、第十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终端设备的第一pdcp实体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6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设备的第二pdcp实体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67、其中,第三方面至第十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