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748478发布日期:2022-12-30 23:26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会议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多媒体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会议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在通过会议机终端开会前,需要进行会议机终端的调试,即: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例如:将会议机终端通过高清多媒体接口(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连接屏幕,然后将需要投屏的资料下载到相关设备,才能够通过会议机终端展示相关的资料。此外,也需要通过遥控器等对会议机终端进行遥控控制来调节会议机的状态等,操作繁琐,进而影响开会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会议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简化了利用会议机终端进行开会的准备工作,操作简单且有效地提升了开会的效率。
4.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会议管理系统,包括:
5.至少一个会议机终端;
6.会议管理平台,所述会议管理平台通过网络与所述会议机终端相连;
7.会议机控制终端,所述会议机控制终端通过网络与所述会议管理平台相连,用于通过所述会议管理平台远程查询所述至少一个会议机终端的会议机信息,并对所述至少一个会议机终端进行远程控制。
8.在一些示例中,所述会议机控制终端包括:
9.登录模块,用于接收登录身份,以基于所述登录身份登录所述会议机控制终端;
10.总览模块,用于在登录所述会议机控制终端之后,总览所述至少一个会议机终端中预先注册到所述会议管理平台的会议机终端;
11.会议机信息查询模块,用于查看预先注册到所述会议管理平台的会议机终端的会议机信息;
12.会议机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会议管理平台向所述至少一个会议机终端发送控制指令,以对所述至少一个会议机终端进行远程控制。
13.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登录身份包括多个不同级别的登录身份,其中,不同级别的登录身份对应不同的权限,
14.所述会议机信息查询模块用于根据登录身份的级别查看所述预先注册到所述会议管理平台的会议机终端上对应权限的会议机信息;
15.所述会议机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登录身份的级别向所述至少一个会议机终端发送对应权限的控制指令,以对所述至少一个会议机终端进行远程控制。
16.在一些示例中,所述会议机控制终端还包括:
17.会服呼叫等待模块,用于通过所述会议管理平台接收所述至少一个会议机终端发送的呼叫需求,并对所述呼叫需求进行响应。
multimedia interface)连接屏幕,便可以控制会议机终端的相关显示,因此,简化了利用会议机终端进行开会的准备工作,操作简单且提升了开会的效率。
附图说明
38.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3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会议管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4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会议管理系统的示意图;
4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会议管理系统的会议机控制终端的功能处理流程图;
4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会议管理系统的会议机终端的功能处理流程图;
4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会议管理系统的语音助手的功能处理流程图;
4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会议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45.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46.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会议管理系统的用户通过登录模块登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47.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会议管理系统的唤醒模块的唤醒流程示意图;
48.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会议管理系统的语音识别模块进行语音识别流程的示意图;
49.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会议管理系统的语音播报模块进行语音播报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5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公开,而非对该公开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公开相关的部分。
5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52.目前应用于会议一体机的会议管理系统,在设备连接时通常需要使用hdmi接口,使用遥控器对会议一体机进行操控,使得会议一体机的使用并不方便,操作相对比较繁琐,同时,基于不同会议一体机的操作系统的不同,目前还没有普适的会议管理系统。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会议管理系统,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53.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会议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54.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会议管理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会议管理系统,包括:会议机终端110、会议管理平台120和会议机控制终端130,其中:
55.会议机终端110为一个或多个。会议管理平台120通过网络与会议机终端110相连。会议机控制终端130通过网络与会议管理平台120相连,用于通过会议管理平台120远程查询会议机终端110的会议机信息,并对会议机终端110进行远程控制。
56.以包括有3个会议机终端110的会议管理系统为例,如图2所示,会议机控制终端130指图2中的可视化驾驶舱,结合图2所示,并结合图1,可视化驾驶舱通过互联网与会议管
理平台120实现网络连接,会议管理平台120通过互联网与3个会议机终端所连接的网关相连,3个会议机终端可以布置在3个不同的会议室中,3个会议机终端分别与网关之间通过内部的局域网络相连。可视化驾驶舱例如包括可视化管理应用程序及具有显示功能的设备,可视化驾驶舱一般用于查看、控制会议机终端的状态、显示内容等,即:对会议机终端实现远程控制,并具有查询会议机终端的相关信息的功能。会议机终端通常是具有大尺寸屏的终端,用于显示会议信息、会议内容等。该实例中,会议管理平台可以是服务器,网关可以是路由器等具有网关功能的网络设备。
57.需要说明的是,可视化驾驶舱与会议管理平台的连接,以及会议管理平台与会议机终端的连接是通过网络实现的,该实例中,网络包括但不限于局域网、广域网或者wifi等。进一步地,可视化驾驶舱、会议管理平台和会议机终端均可支持无线网络连接,由此,使得可视化驾驶舱与会议管理平台的连接,以及会议管理平台与会议机终端的连接更加简单方便。
58.另外,会议机控制终端130即可视化驾驶舱可以是以移动终端等智能设备为载体的web(world wide web)客户端或者应用程序等。其可以通过移动应用程序开发框架构建用于对会议机终端110进行控制或者查看会议机终端110等信息的用户界面,其中,flutter是开源的构建用户界面工具包,可以帮助开发者通过一套代码库高效构建多平台精美应用,支持移动、web、桌面和嵌入式平台。这样,可以支持不同操作系统的会议一体机,例如:会议一体机的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操作系统和linux操作系统等,而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可视化驾驶舱均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查询等。从而,使得本发明实施例的会议管理系统具有更高的适用性。
59.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会议管理系统,会议机控制终端通过网络与会议管理平台相连,会议管理平台通过网络与会议机终端联网,这样,会议机控制终端可以通过网络远程对会议机终端进行控制,并可以通过网络远程查看会议机终端的会议机信息,从而实现开会的目的。该会议管理系统通过网络通信技术,例如采用广域网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通信协议,实现远程查看并控制会议机终端的状态及显示内容,开会时,不需要如相关技术中需借助如高清多媒体接口(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连接屏幕,便可以控制会议机终端的相关显示,因此,简化了利用会议机终端进行开会的准备工作,操作简单且提升了开会的效率。
60.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会议机控制终端(即:可视化驾驶舱)包括:登录模块、总览模块、会议机信息查询模块和会议机控制模块等,其中,登录模块用于接收登录身份,以基于登录身份登录会议机控制终端;总览模块用于在登录会议机控制终端之后,总览至少一个会议机终端中预先注册到会议管理平台的会议机终端;会议机信息查询模块用于查看预先注册到会议管理平台的会议机终端的会议机信息;会议机控制模块用于通过会议管理平台向至少一个会议机终端发送控制指令,以对至少一个会议机终端进行远程控制。
61.该实例中,登录身份包括多个不同级别的登录身份,其中,不同级别的登录身份对应不同的权限,所述会议机信息查询模块用于根据登录身份的级别查看所述预先注册到所述会议管理平台的会议机终端上对应权限的会议机信息;所述会议机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登录身份的级别向所述至少一个会议机终端发送对应权限的控制指令,以对所述至少一个会议机终端进行远程控制。
62.具体地说,可视化驾驶舱可以是以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服务器等硬件为载体的应用程序,具有登录、会议机总览、会议机信息查询、会议机控制等功能。可视化驾驶舱的功能处理流程如图3所示:
63.用户通过登录模块进行登录,以包括两个级别的登录身份为例,例如:用户包括系统用户(级别一)及普通用户(级别二)分别对应系统权限及普通权限,两种权限对应的查询及控制功能不同,通常来说,系统用户的系统权限高于普通用户的普通权限,即:系统用户可查询及控制的会议机终端的功能相对于普通用户可查询及控制的会议机终端的功能高。
64.其中,用户通过登录模块登录的具体流程如图8所示,其中,驾驶舱指可视化驾驶舱,驾驶舱作为一个用于远程控制会议机终端的客户端,通过其登录过程为:用户输入账号密码,密码或者密码和账号均进行加密后传送给该客户端对应的服务器上,其中,加密算法可以采用rsa非对称加密算法。服务器接收到账号信息之后,判断该账号信息是否已经注册,如果没有注册,则提示驾驶舱进行注册,如果已经注册,判断账号信息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则返回到账号信息输入阶段,如果账号信息正确,判断该账号信息对应的是否为管理员(即:系统用户,级别一),如果是,则赋予管理员权限,否则,赋予普通用户(即:级别二)权限。
65.系统用户可查询及控制的会议机终端的功能相对于普通用户可查询及控制的会议机终端的功能高。
66.总览模块实现会议机总览,登录后,可展示注册在会议管理平台上的所有会议机终端(即会议一体机:)的在线或者离线状态等。
67.会议机信息查询模块进行会议机信息查询时,可以查询每个注册过的会议机终端的会议机信息,在具体示例中,查询的会议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当前预约会议、历史会议、下载当前用户参与会议的会议纪要、查看会议机终端的系统配置及硬件信息。
68.会议机控制模块可通过会议管理平台远程向会议机终端预约或者取消会议等控制指令,还可以定时向会议机终端发送参会人员信息、会议材料、语音提示等,还可以发送控制指令来控制会议机终端的音量、亮度等,设置会议机终端的自动开关机时间,清理会议机终端缓存,会议机终端解绑等,进而,实现对会议机终端的远程控制以及远程查询。
69.如图3所示,会议机终端还包括:注册模块,用于向所述会议管理平台进行注册,以使所述会议机控制终端查询已经注册的会议机终端的会议机信息,并对所述已经注册的会议机终端进行远程控制。
70.如图3所示,会议机控制终端还包括:会服呼叫等待模块,用于通过会议管理平台接收会议机终端发送的呼叫需求,并对呼叫需求进行响应。即:会议机终端呼叫等待,会议机终端可远程呼叫会议管理平台,会议管理平台会实时显示会议机终端的呼叫需求,并将呼叫需求转发给会服呼叫等待模块,等待会服呼叫等待模块进行响应。
71.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会议机终端包括:语音助手,语音助手用于接收语音信息,并根据所述语音信息对所述会议机终端进行控制,和/或,根据所述语音信息记录会议纪要。
72.该实例中,语音助手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语音信息;语音识别模块,所述语音识别模块在被唤醒后,对所述语音信息识别,并在识别出控制指令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对所述至少一个会议机终端进行控制,以及在识别出会议纪要记录指令后,基于所述语
音信息记录会议纪要,并将所述会议纪要上传指所述会议管理平台;唤醒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语音信息确定出唤醒需求时,唤醒所述语音识别模块。
73.其中,唤醒模块的唤醒流程如图9所示,具体为:首先调用唤醒模块唤醒实例对象,进行初始化设置,并设置监听器,监听语音数据,然后对监听到的语音数据进行识别,如果确定为唤醒指令,例如:包括预先设置的唤醒词,则唤醒语音识别模块,然后释放资源,即:释放唤醒实例对象。
74.如图10所示,语音识别模块的识别流程具体包括:首先调用识别实例对象,进行初始化设置,并设置监听器,加载模型和字典,其中,模型和字典的用途为比对识别结果,从而确定是否为语音指令等。这样,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语音后,进行识别,从而根据模型和字典等的比对结果,识别出相应的语音指令等,当语音识别结束后,释放资源,即:释放识别实例对象。
75.此外,语音助手还包括:语音播报模块,用于播报所述语音信息;具体地说,语音播报模块的语音播报流程如图11所示,具体为:首先调用语音播报实例对象,并设置监听器,然后加载语音播报模型,然后,通过语音播报模型进行相应的语音播报,当语音播报完成后,释放资源,即:释放语音播报实例对象。
76.需要说明的是,用户通过会议机控制终端也可以向会议机终端远程发送语音指令,然后会议机终端通过语音助手完成对语音指令的识别,并进行相应的处理,从而,使得会议管理系统的控制方式更加多样化和便捷性,提升会议管理系统的使用体验。
77.声纹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语音信息的说话人身份,以使所述语音识别模块基于所述说话人身份记录会议纪要;会服呼叫模块,用于向会议管理平台发送呼叫需求,以使所述会议机控制终端通过所述会议管理平台响应所述呼叫需求。该实例中,语音识别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语音信息的音量和/或预设的关键词标记所述会议纪要中对应的文本。
78.具体来说,会议机终端可以是具有大尺寸显示屏的会议一体机,具有会议机注册、接收并显示会议信息、语音助手、会议纪要记录并同步上传、会服呼叫等功能,其功能流程图如图4所示。
79.其中,接收会议平台的信息为注册后,可解析并显示由会议管理平台下发的本次会议的参会人员信息及会议需要讨论的材料信息,材料信息包括但不限于pdf、ppt、图片、视频、音频等,可接收会议管理平台转发的会议机控制终端发送的控制指令,控制指令包括但不限于音量控制、亮度调节、预约/取消预约、定时开关机设置、清除缓存、设备硬件信息查看、会议机解绑等。
80.呼叫会服可呼叫会议管理平台,然后由会议管理平台将呼叫需求发送给会议机控制终端,由会议机控制终端进行响应。
81.语音助手包括语音原始数据获取及预处理模块(即:获取模块)、语音唤醒模块(简称唤醒模块)、语音识别模块、语音播报模块、声纹识别模块,其中,语音原始数据获取及预处理模块用于采集语音数据并进行基本处理;语音唤醒模块主要用于通过关键词匹配唤醒语音识别模块;语音识别模块用于将语音数据转化为文本;语音播报模块用于将文本数据转化为语音数据并播报;声纹识别模块用于通过语音数据识别音频的发出者。语音助手开机启动,唤醒后,可通过语音指令控制会议机终端的音量、亮度等属性,打开会议机终端上的应用,也可以将语音通过语音识别转换为文字表示的会议纪要,并同步到会议管理平台
上,供会议预约者通过会议机控制终端下载,或者直接从会议管理平台上下载。语音助手的处理流程图如图5所示。
82.开启会议机终端上的麦克风及语音助手,此时语音助手开始不断获取麦克风采集的原始语音数据及音频音量,可以获取到语音音频序列,通过该音频序列的平方和/序列总长度可获取该音频序列的音量,并将这些信息缓存到指定字节数的数组缓存中,语音唤醒模块周期性的从该缓存中拷贝数据到自己的数据仓库,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后,通过训练好的模型进行唤醒词匹配,本发明所用唤醒词为但不限于“嗨,小问”及“你好问问”,当匹配到任意唤醒词后,会开启语音识别模块,该模块同样从上述缓存中拷贝声音数据及音量数据到自己的数据仓库,预处理后,通过本地训练好的模型转化为文字,若匹配到指令集中的指令则执行相应逻辑,指令集包括但不限于,增大/降低音量、调高/调低亮度、打开/关闭wifi、打开系统设置、播报公司简介及愿景、今天天气如何等、开始/停止记录会议纪要。
83.当说开始记录会议纪要指令时则持续进行语音识别,持久化语音识别结果到本地,直到接收到停止记录会议纪要指令结束记录,并将结果上传到会议管理平台。记录会议纪要时会开启声纹识别模块,识别语音序列的所属人,从而标注每句话的所属人,保证了会议纪要的可读性,同时会根据重要性判断策略以句为单位判断语音识别结果的重要性,若语音数据的分贝信息超过阈值或者识别到“领导”、“注意”、“客户”、“待办”等词汇,则认为是重要信息,在将语音转换为文本后,将文本标红。语音播报模块用于将文字转化为语音,可在必要时进行语音反馈。
84.其中语音唤醒模块、语音识别模块、声纹识别模块获取语音数据时,为了避免冗余,整个语音助手仅有唯一全局语音缓存,同时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各个模块从语音缓存中将语音数据拷贝到自己的数据仓库从而进行进一步操作,各个模块对自己数据仓库的操作均采用可重入锁进行加锁,从而,可以保证每个模块拷贝数据的过程是原子的。
85.会议机终端具有语音助手,从而能够通过语音唤醒、语音识别、语音播报功能,实现对会议机终端的语音控制及会议纪要记录,相比于相关技术中通过遥控器控制会议机终端以及手写的方式进行会议纪要记录的方式相比,具有会议机终端控制简单方便且会议纪要记录效率高的优点。
86.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会议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
87.s601:会议机终端通过所述会议管理平台接收会议机控制终端发送的查询请求和/或控制指令;
88.s602:通过所述会议管理平台向所述会议机控制终端反馈会议机信息,和/或,执行所述控制指令。
89.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会议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会议机控制终端通过网络与会议管理平台相连,会议管理平台通过网络与会议机终端联网,这样,会议机控制终端可以通过网络远程对会议机终端进行控制,并可以通过网络远程查看会议机终端的会议机信息,从而实现开会的目的。该会议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网络通信技术,实现远程查看并控制会议机终端的状态及显示内容,开会时,不需要如相关技术中需借助如高清多媒体接口(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连接屏幕,便可以控制会议机终端的相
关显示,因此,简化了利用会议机终端进行开会的准备工作,操作简单且提升了开会的效率。
9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会议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具体实现方式与本技术实施例的会议管理系统的具体实现方式类似,具体请参见系统部分的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91.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92.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6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6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6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602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6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6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6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601、rom602以及ram 603通过总线6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605也连接至总线604。
93.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6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6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6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6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609。通信部分6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6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605。可拆卸介质6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6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608。
94.特别地,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机器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6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6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601执行时,执行本技术的电子设备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95.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电子设备、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技术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电子设备、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技术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电子设备、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96.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技术各种实施例的处理接收设备、方法和
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前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电子设备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97.描述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或模块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或模块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会议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会议机终端通过所述会议管理平台接收会议机控制终端发送的查询请求和/或控制指令;通过所述会议管理平台向所述会议机控制终端反馈会议机信息,和/或,执行所述控制指令。
98.作为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的。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前述程序被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处理器用来执行描述于本技术的会议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会议机终端通过所述会议管理平台接收会议机控制终端发送的查询请求和/或控制指令;通过所述会议管理平台向所述会议机控制终端反馈会议机信息,和/或,执行所述控制指令。
99.作为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的。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前述程序被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处理器用来执行描述于本技术的会议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会议机终端通过所述会议管理平台接收会议机控制终端发送的查询请求和/或控制指令;通过所述会议管理平台向所述会议机控制终端反馈会议机信息,和/或,执行所述控制指令。
100.以上描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前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技术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